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篇

2018-01-16 21: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0篇

  《为何家会伤人》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007-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一):更重要的是找出伤口并且包扎好它。

  你知道的,像我们这种还没成熟大人,总是困惑自己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样的自己,也不知道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

  珍视爱却又总是错失爱,决定了一门心思付出却看起来好像又走了弯路。以敏感的心性早早的发掘出自我意识,然后又敏感的觉察到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你转动,然后你想融入却又总无法完全融入,自身上那点别样的部分总是在阻碍着你。哪怕你已然察觉了这个世界上某些成就梦想秘密,但是内心深处总是不断的在抛出绊脚绳,是软肋么,还是命中注定。

  还好亲爱朋友适当时候推荐了这本书,平时不会主动去看的心理类,也还好刚刚看过一本着重描述家庭对于未来生活走向影响小说,所以接受起来也更为顺畅。

  某些总也想不通的命运般的部分,以及一些总也避不过的弱点,现在知道了原因童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如果不是狠狠痛过几次,恐怕是再也不会想到的吧。

  很多东西都和近期偶然冒出的想法不谋而合,譬如对于自己真实样子的接纳,以及破釜沉舟要去改变决心。不得不承认一旦找到了共鸣者,不管是朋友是电影还是书籍,都好像得到了一个盟友一般的得到新的勇气

  也有很多东西是给出了全新的解读,拨开了众多的谜云。

  1.童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回应,会造成成年的自我封闭。

  2.“内在的小孩”和“内在的父母”论

  3.家庭对于人性格的塑造,不仅仅是复制,而是会有反叛--烙印的过程

  4.再次体会到保持开放接纳心态对于自我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感谢作者,从人最迷茫事件思想中着手,给予一个有力的解释体系。解人之结,释人之惑,既有智慧又有功德。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二):别再提原生家庭的创伤,难道你只是时代巨婴吗?

  对大部分人来说,家是情感的堡垒;对另外的一部分人而言却不。

  他们终其一生在逃离,对原生家庭弃之而去,尘世中寻觅另一半,想要开始崭新的人生,最终却发现所有的背离都逃不过父辈生活的重蹈覆辙

  为什么?他们总会这样问自己。难道真的是出身决定命运吗?

  弗洛伊德提出,“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这也是近来大热的观点:“原生家庭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深远”。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亦屡屡提到类似观点(不难猜测他是弗洛伊德的忠实粉丝),指出童年时代留下的创伤,会在成年后通过与配偶建立联系来弥补,尽管这种方式通常盲目失败

  初碰原生家庭的理论,我也曾恍然大悟,将其视作金科玉律,立即回溯童年,企图从蛛丝马迹中打捞出人生的真相。后来逐渐发觉这种方式徒劳无功且满载负能量

  佛家有云,人生莫过贪嗔痴恨爱恶欲七宗罪。弗洛伊德派向童年寻求救赎的做法,恰恰占了其中六宗罪,除了爱。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固然会对其人生产生影响,且原生家庭的作用大于其它社会环境。但亦有另一种说法:三十岁前的相貌靠父母给予,三十岁后的相貌由自己负责。

  可理解为:年少时的轨迹是父母手把手教学画下的临摹画,成年后的人生可由自己亲手绘制。一开始,我们会模仿父母的绘画技巧,经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画布上会逐渐呈现自我风格

  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范老师一再强调人在成年后的择偶、婚姻、育儿模式会不自觉地复制原生家庭的模式。而在原生家庭中未获得幸福孩子自然难以在成年后组建的家庭中获得幸福

  这种对原生家庭影响的深入解读,私以为是过度的,实为过度渲染。

  殊不知岁月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身上进行着修复手术。大大小小的伤口早已在不经意间痊愈。成年后一味强调、揪出童年阴影,对现今生活毫无益处,相反会因不断地撕裂伤口而聚集无法消除的负能量。

  脱离父母的手把手教学后,我们曾有无数次修正人生方向机会。譬如,把玩游戏时间归纳于学习提升,从而收获一份心仪工作尽善尽美完成上司下达的刁难任务,从而获得升职肯定坚定踏上全职妈妈道路,从而获得陪伴孩子成长的珍贵时刻;给爸爸一个拥抱,使爱的表达成为“古板”原生家庭的常态……

  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抉择,正是岁月抛来可改变人生的橄榄枝,如果我们视而不见,又有何权利埋怨生活的不公?

  妈妈阻扰你的抉择?别开玩笑了。年过三十仍依仗父辈的指引行走世间,问问自己,是否准备做一辈子的巨婴?

  以上反对意见,基于对原生家庭过度解读的反思,并非反驳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不可否认,个人性格多少带着家庭的烙印。但也要清晰地看到,成熟的成年人必须从原生家庭中脱离出来,才能成为从独立理智、对自我命运具备运筹帷幄的个体;而非将所有失败的缘由归根于父辈的时代巨婴。

  私以为,出身不是决定人生成败核心因素,个人理想才是。潜意识里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冥冥中会牵引你的前进方向。

  也许你要反问,我想要成为李嘉诚,可现在仍是风霜露宿三餐不饱。注意,理想不等于妄想。

  也许你还要问,生活已经够匆忙劳累,我没有时间去追逐理想。嗯,那你终将成为放羊娃。

  范老师也屡屡谈及潜意识,他认为人的潜意识在婴儿时期已形成,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将影响终生。颇认同他在书中的观点有二:夫妻关系应始终处于家庭关系的第一位;儿子丈夫)是婆媳关系的关键人物

  这两个观点并不新颖。换作婚姻育儿专家的流行说法,应是:爸爸爱妈妈是最好的家教;哪有什么婆媳难题,只不过是婆婆、儿子(丈夫)、媳妇的三角关系。

  这两个问题是相通的,夫妻相爱的家庭,较少几率发生婆媳冲突

  若果公婆相爱,婆婆的情感在夫妻间得到了充分满足,无需通过排斥儿媳妇、依赖儿子获取。

  若果小夫妻相爱,丈夫自然会得体维护媳妇,使之免于陷入婆媳之争的苦恼

  若果小孩看见父母相爱,将会获得巨大安全感小时安心一个孩子,长大后踏实找另一半与自己像爸爸妈妈那样相爱。

  而懂得夫妻相爱之道的成人,自然也会懂得敬重公婆、爱护幼小。

  可以说,夫妻相爱与否关乎三代人的幸福。

  所以,跳出原生家庭创伤的论点,与原生家庭正确分离,正式“断奶”,认真地爱孩子的爸爸(妈妈),才是低成本回报的成人生活方式。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三):《论孩子》——纪伯伦

  就以这首诗做书评吧。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四):家庭关系处理零基础扫盲好书

  家庭问题的处理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在这里,单纯经验是不一定对的,单纯的谈理论是教条主义的,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是真正可行而有效的。而本书恰是例子丰富,如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高考压力、家庭与事业、恋母情结、“婆媳关系”等等最要命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同时又兼具浅显易懂的案例分析。例子来源于生活、而穿插其间的分析又高于生活,阅读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会拿来和自己的家庭、经历作对比、进行分析,每每都有醍醐灌顶感觉说实话现在觉得一个孩子能长成一个心理健康的青年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顺便说一句,想看传统理论书籍的读者可以绕行,这里收录的是报纸上登载的专栏文章,没有教科书似的冷冰冰的大框架、大道理,有的只是最实际的问题、最贴切的解读。真希望什么时候我们的专业书也都能从读者角度出发,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五):最爱我的人,伤我最深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引发痛苦之身,尤其是当它与你过去的痛苦产生共鸣时。

  ——(德)埃克哈特•托利

  首先要说的是,这并非一篇书评。

  我只是试图释放我的情绪,于文字之间。

  -----------------------------------------------------------

  这本书我看了一个星期,就哭了一个星期。

  怪不得我想借给秦师奶看的时候,黄小姐阻止了我。因为她认为这虽是一本适合成年人士进行自省而用的心理学书籍,并不适合孕妇阅读。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它有如此强大力量,足以引发我的pain body,还差点一发不可收拾。不过秦师奶这“大肚婆”跟我观感可能会不一样,如果她接受的家庭教育比我健康的话。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觉得家庭其实是一个罪过。拥有血缘的关系这么一样东西,从某程度来说是一种最最最深的羁绊,但是如果之间存在着无法化解的积愤、怨愤甚至仇恨,那血缘也会成为一种最最最邪恶的连结。我们的罪就会通过这那所谓的“爱”,一代一代无休止地传递下去。

  读完武志红,我明白这样子的自己因何而来。在陌生人面前莫名噤声手足无措,皆因年幼之时,每当我在人前有何举止不雅,母亲就会怒斥甚至暴打,以至于我年纪小小在陌生人面前就事事都看母亲的面色办事。而母亲那句“如果你有什么做得不对人家不会说你的不是,只会说是你父母没有家教”至今仍然深植我心,原来把别人的评断当作自己的生存价值这么一个外在价值系统,是我母亲“复制”到我身上的,而或许这就是我一直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别人的爱的原因。

  另外,还有两件幼年的“不幸”我记忆得非常清楚的。第一件应该是念小学之前,那时候我跟很多小朋友一样深爱折纸,创意无限且求知欲旺盛。某天我缠着刚下班的父亲要求他教我新的折法。但是父亲可能工作不顺或者过分劳累,二话不说就抢走我的折纸书,撕得粉碎。年幼的我只见过和颜悦色的他,何时领会过这样子的暴怒,于是我的潜意识被植下了“想要尽善尽美去求知是要被打压的”这样子的想法。

  第二件应该是小学的时候,那时候貌似我数学成绩还ok。某天老师布置了一条数学题,我不知何故跟同学放学之后讨论了起来,竟然一连想出了好多种解法,成就感大增。貌似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原来学习是快乐的,而不是义务。回家之后把这事情告诉了爸爸,还希望跟他一起进行更多的求解,希望想出更多的答案。只是爸爸却用异常冷淡的态度对待了我,貌似你解得多还是少,都是应该的。于是我念书以来的第一次点燃的求知火焰被浇灭了,后来对待数学更是觉得就一个烦字。

  武老师说一个小孩子应对世界的基本模式会在五岁之前就形成。那我想,这几件事情足以解释我何以成为这样子一个人,心智不熟逃避现实情绪不稳外加“爱无能”。

  这就是家庭的不幸。原来我所有的不快乐的源泉都是因为它。那里有口口声声最深爱我的人,但他们却伤我最深。

  而今晚,我跟母亲大人爆发了数年来第一次很大型的“大战”,其激烈程度是严重到连我爸都喊我俩shut up的程度(当然他说的不是英文,哈)。母亲大人总说我什么都不告诉她,但是到我终于情绪爆发将问题“怒斥”出来的时候,她不懂得如何去接受我的情绪,她只懂得无所谓地说,说什么人生就是这样子的了,有得有失。TMD,这样子的垃圾话,我不懂么,我能写书了!

  结果吵吵闹闹数十分钟,这个家还是一切如昔。我们居于同一屋檐之下,却形同陌生。他们继续用他们的方式继续“爱”我,然后我用我的方式不断挣扎。

  母亲始终是一个自以为已然给了我最好的一切、自己根本毫无愧疚、发生问题都只是因我而起的母亲,但是我却不想当一个只会对他们作无意义指责和控诉、死命装无辜推卸责任的女儿。

  如果说我不怪他们,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正于张德芬而言,父母总是在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内给予我们最好的东西,而且这一切已然过去,所以我会试着对这一切臣服。因为只有清理了自己负面的能量,才能看到真正的智慧之光。

  如你问我心所想,其实我除了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心智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之外真的并无所求。然而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未能修得此道。长路依旧慢慢,而吾也只能仿效但丁,继续上下求索。

  家最会伤人。但愿看到我这篇东西的我的朋友,都去看看这本书。保持警觉之心,请别让下一代,重蹈我们覆辙。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六):没有说服力的泛泛之谈

  很惊讶这样一本由二三手,甚至四五手信息拼凑而来的唯心主义读本竟然连个附录,连条注释或参考文献都没有,完全不可想象。个例千千万,表象皆不同,不考虑社会规范的导向,不测定生理功能的作用,不思考演化学的动力因素,没有一般研究方法,没有实验设计,没有心理测量,不进行逻辑推算,也不展示论证过程,有的就是个案、个案、个案。什么“内在的父母”、“内在的小孩”,不辨语境的加以引用,没有论证过程,完全是个人概念。讲多动症却忽略遗传、神经递质等因素,讲抑郁症而不分内外源,这是以偏概全。这种类型的书,要么用逻辑推导引出一般方法论,要么用踏实的科学数据得出一般行为准则,可惜它没有一样做得还可以。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七):父母-家庭,非常重要,不要伤害孩子。

  小时候的家有爸爸妈妈,却总是每天看到的是伤害。长大以后,我不渴望组织家庭,也不渴望生孩子。

  听大家说什么七七八八生孩子的好处与坏处的理由对我来说全是夸夸浮谈,我觉得每一个有道理,又觉得每一个没有道理,一直以来,都让我很混乱。读了这本书和《为什么越爱越孤独》,我稍稍明白的一点是,别人说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听到自己的声音,不要被他人的声音所左右和掩盖。

  非心理学出身的我,读了这本浅显易懂的书,才了解为何爸爸给妈妈那么多伤害,也大概了解了一点点的成长过程中,什么东西左右了我的人格。

  如此种种,很希望更多人意识到家庭以及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希望不要再让更多孩子被父母所伤。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八):有时爱也是一种伤害

  自古有句老话,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可能也是这么一句话,让人觉得,只要是父母为了孩子好的,就一定是对的。而父母也就是这句话来训斥叛逆的孩子。这是横亘在父母和孩子中间的鸿沟。也是伤害的源头。

  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因为爱的方式不对。本书中就是讲了因为爱的不对造成的家或者说父母对孩子的伤害。由于是案例,所以全文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很值得大家读一读,看看自己身上是不是也犯着同样的教育错误。

  但是,这本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稍差。只是一些案例的叠加,没有提出一个新的观点,也没有什么系统可言。当然,作为大众读物,这样的要求有点过了。

  总之,还是可以的。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九):【书虫读后感】《为何家会伤人》by Jing

  发现家庭成长的钥匙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

  写此篇文章的时候正播新闻:一恶父亲怒甩孩子,致头着地,颅脑损伤,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为谁带孩子争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时气愤,拿孩子出气。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愤怒。

  家原本是避风港,为何会变成血淋淋的战场?为何家会伤人?!

  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诠释了很多心理真相。一个人的人格6岁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道理教导出来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6岁前的主要抚养者形象会被孩子内化为“内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会内化为“内在的小孩”。所谓人格即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关系,一个人和外界相处的任何关系都是我们内在关系的投射。即我们原生家庭中我们和抚养父母关系传递到我们和他人的关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关系模式中。

  家既是爱的最主要传递者也是恨的最主要传递者。家庭暴力的因子从小种下,新闻事件报道中形容伤害孩子的父亲为恶父,从心理学角度是说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执。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伤妻子腹部。孩子问题引发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问题么?没了孩子家庭就相安无事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猜想该男子小时父母和他的关系,父母对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胁打骂来表达父母的不满情绪。受伤的孩子因畏惧而妥协,即使表面没有反抗,也会心生恨意,因为这是强迫加给我的,给我带来痛苦,不是我自主选择。孩子从切身经历学会和其他人沟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让你听我的。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简单复制,长大后会把吵架武力打骂的沟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发生矛盾,对待妻子、孩子、单位同事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伤害了妻子和孩子,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我们已经知道棍棒教育的坏处,许多年轻夫妻不会体罚孩子。可现在我们身边还是能看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孩子不听话,抚养者会威胁说:“你再不听话,我就要打你了。” 在孩子小时言语威胁通常容易奏效,孩子听话了,满足了大人的希望。这仿佛是最立竿见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这样么?言语威胁是偷懒的教育,家长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这种方法来“快速”让孩子听话,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赖家长,没有能力反抗,他学到武力能使别人服从,强悍的人有话语权。孩子把用学到的方法来和同龄人相处,把内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语威胁来表达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几天报纸上频繁出现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这样的结果。

  在书中,特别提到目前中国家庭常见的几种教育问题,分析下去是心理问题。比如中国文化中,特别不鼓励孩子独立,对好孩子评价就是“听话”。在家听父母话,依赖父母。在学校听老师话,依赖老师。父母控制欲太强,没有给孩子独立空间,甚至抑制孩子独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该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自我评价很低,不会自己做决定。长大后,觉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评价体系,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做事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好评。他们学习,生活的动力来自父母的压力,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发展,其实扼杀了孩子独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复制。我们不乏听到从选择大学专业到选择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养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会习惯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适当放手”,给孩子设立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没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引用书中的话:最好的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本文作者:@幸福修行在路上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十):《为何家会伤人》带你重新认识家庭

  这是我看的武志红老师的第二本书,其实中国式家庭是最奇特的,让我们通过这本书从新认识中国式家庭。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人一生经过两次“诞生”,一次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一次是恋爱。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能黏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个体,而对方也是个独立个体。

  恋爱前期,我们会给对方无条件的爱,而获得了足够的爱之后,我们又会变成孩子,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这个阶段决定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恋爱真相

  恋爱的甜蜜期,恋人会彼此彼此的理想父母,等蜜月期过去,我们就会把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不满,都转嫁到恋人头上。童年我们渴望父母时时刻刻留在自己身边,也渴望恋人时时刻刻留在自己身边。但这并不可能,对方是个独立的人。

  家人之所以难以相互理解,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以自己的标准去推测、评价对方,却忘了,对方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我们看到的事情,经常只看到表象,要想知道事实,必须了解对方的感受。

  结婚前,老公经常陪妻子买内衣,妻子就以为老公喜欢给自己买内衣,一天,妻子打电话让老公去买内衣,结果老公,第一天忘了,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此。

  当天晚上,妻子很生气:“不想买就早说,害得而我浪费精力。”

  老公反问一句:“为什么非让我买?”“我以前内衣就是你买的啊!”

  “但你想过没有,我一个大老爷们,真的喜欢去买吗?你记得哪次是很高兴、主动去买呢?”

  很多人很难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开,但是如果是为了家庭的核销,不要把你工作的权力规则带回家。

  分离是永恒的主题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

  老家的农村就陷入一种怪现状,孩子刚上初一,或者初二,稍微有点成绩不好,父母就觉得孩子学坏了,不是读书的料,反正读书也没用,还不如送到外面打工,能挣钱,就这样,很多农村孩子初中就辍学出去打工,我当年很多小伙伴就是这样。

  辍学打工

  如果孩子成绩差,去寻找原因,帮助孩子去探索,而不是武断决定孩子上不上学。

  在孩子眼里,父母都是强大的。三到六岁的孩子,没什么外界的评价体系,如果这阶段孩子开始跟别的孩子比较家里的物质条件,那肯定是父母教的。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种画面,老婆嫌老公挣钱少,每次都当着儿子的面指责老公,还跟邻居对比,结果儿子也学会了嘲笑爸爸,这不仅会让爸爸受伤害,也会让儿子最终表现成不愿意向男性认同,并在以后的成长中遇到一系列问题。

  溺爱其实是阻碍孩子成长。比如孩子要捡10米外的玩具,家长经常帮孩子捡起来,而不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这件事,这是阻碍孩子培养自己的独立动手能力。

  家长总是帮助孩子,让孩子形成依赖,他觉得自己很弱小,什么事情,家长都会帮他完成。但是当孩子十几岁,他的交友、学习甚至是恋爱,家长并不能帮忙,这样大孩子的世界观就会崩溃,他还会对父母产生怨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社会上出现那么多孩子殴打父母的现象,就是溺爱的后果。

  还记得自己青涩的青春期吗?充满着莫名的忧伤,而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也是这样。

  不知道大家周围的生活中有没有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很好,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在家永远亭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其实这种好孩子自己独立空间已经被压榨了。

  这会造成两种严重后果,一个是叛逆期推迟,甚至30多岁跟父母对着干,二是缺乏生命力,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别把焦虑转给孩子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我早就不读了,”“为了父母,我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不知道多少人是为了父母才努力考大学的,我就是,为了家里出个大学生,为了父母努力学习。

  上大学

  父母没有达成的愿望,把压力压在孩子身上,孩子承受着双倍压力,他们不会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好,但他们总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把过去的遗憾压给孩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学生中有很多出现了考试瘾,一旦没有考试,孩子就会烦躁、空虚。这一切源自不正常的奖惩。

  “只要你成绩好,电视随便看,”“只要成绩好,家里啥活也不用你干”,不知道多少父母都是这样要求孩子的,结果出现考试瘾,这比网瘾更可怕。考试上瘾的孩子的心理机能已经被严重破坏,而网络成瘾的孩子,起码心理机能还正常。

  中国式家庭

  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有意思的是,愚孝经常出现戏剧性的一幕:父母一方面对孩子无限索取,一方面对另一个孩子无限付出。

  在简书上就碰到一位这样的朋友,她无条件的给妈妈各种支持,而她妈妈却只对她弟弟哥哥好,甚至说:“你早点嫁人,给你哥哥弟弟多要点彩礼,好让他们早点结婚。”

  在中国式家庭里有那么几条谎言。

  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现在社会中,各种虐待孩子已经证明这就是个谎言。

  2.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父母把爱当成了控制,其实不止这样,老师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

  3.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尤其是当妈妈必须要面对的,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最想脱离父母的控制,所以分离避免不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