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0: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10篇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一本由[日] 天野庆 文 / [日] 滨野由佳 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一):妈妈读绘本——请把你原本要喊的“不要不要”变成“安全陪伴

  这是一本绘本,但是,这不是单单给孩子看的绘本,也许更适合父母来看,它会带着父母平时所有的大吼大叫一起,让爸爸妈妈们陷入沉思。它就是天野庆和滨野祐佳一起创作的《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二):没有“放纵”的童年,何来健康快乐成长

  日本人以前有种说法,孩子之所以会有种种不可理喻行为,是因为“哭闹虫”和“生气虫”在作祟。尤其是两岁左右的小孩,进入人生第一个叛逆期。“不要,不要”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同时,父母也每天重复着各种以“不要”开头的话语管束叛逆的小孩。

  那你听说过父母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穿着奇怪的衣服到处乱逛,孩子却对父母以“不要”的口吻试图“管束“父母吗?这种角色反转的故事出现在《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中,作者天野庆是短歌作者,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深刻体会到熊孩子们是多么的闹腾,不受控制。但她并不愿意用大喊大叫方法,去苛责孩子,而是认为孩子的叛逆阶段,挺好的,不去介意别人的眼光,让他们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绘本的故事梗概是,晚上窗户爬进来“哭闹虫”和“生气虫”,第二天爸爸妈妈都变得“不正常”了。尤其是妈妈,不仅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还穿着奇怪打扮的衣服到处玩。到了晚上,“哭闹虫”和“生气虫”走了,爸爸妈妈又恢复正常了。

  在绘本中可以看到,妈妈的头顶或者肩膀上一直有只蓝色的虫子,爸爸头上是红色的虫子。就是这两只虫子作祟,使爸爸妈妈“不正常”了。

  绘本中角色反转,妈妈淘气不听话,孩子充当了大人的角色,一共说了9句“不要”的话语。

  “妈妈,不要直接对着嘴喝!您不是总这样说我吗?“

  “妈妈,不要穿得这么奇怪就出门!”

  “妈妈,可千万不要随便乱跑啊!”

  “妈妈,千万不要在这种地方睡着啊!”

  “不要把果汁往地上倒!”

  “不要用奶油乱写乱画!”

  “不要随便玩我的玩具!”

  “不要大声唱歌!”

  “爸爸和妈妈怎么一点儿都不听话啊!”

  “不要做不准做的事,不要……”最后孩子歇斯里底地喊。

  这何尝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经常出现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地制止孩子,却不见成效,父母是不是也会这样歇斯里底地喊呢?

  在绘本的最后,天野庆用这样一句话结尾:“虽然这一天够乱的,但是太好玩了。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这透露了孩子的心声,乱糟糟的一天却是好玩的。孩子希望能够大胆去玩,不用完全按照大人的意愿去生活,不愿被一味地制止不能做这,不要干那。

  父母管教孩子,说着太多的“不要”,却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孩子也不能大胆地去探索这个对他们来说新奇的世界

  作家尹建莉强调:“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规范和监督,其实,“放纵”也是一种教育,是一种形式消极意义积极的教育。在这种“纵容”下,孩子可能损坏一些东西,可能制造更多家务,甚至可能受点小伤,而这正是走在受教育的轨道上。”

  绘本作者天野庆意在表达:孩子的童年是不能缺少探索和尝试的,童年完全不犯错误并不代表孩子的未来会更正确。可能结果是相反的,由于缺少尝试,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在以后的成长中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认识、适应这个社会,也可能一直生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

  父母习惯于用成人思维标准去限制、规范孩子,名曰是“为孩子好”,而这种“好”恰恰限制了孩子的行为和创造力的发展,会让孩子产生压抑感,出现严重的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等不良后果

  作为父母,是否可以考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旁边默默支持孩子的自我成长,无需过多以“爱”的名义限制孩子的发展,不要再因为把果汁倒在了地上、打碎了物品类似事情去责备孩子了,何不以更宽容方式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心目中的孩子。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色彩明亮、创意独到,不仅是孩子的绘本,更适合父母看,幽默搞笑又耐人寻味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三):你有蹲下来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吗?

  昨天一家人公园里玩,我正抱着老二晒太阳,远处的大女儿却不知为何突然哭闹起来。正在我一筹莫展为不知该怎么面对这个“Terrible Two”时,突然想起我们这几天一起读过的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我立即转笑问女儿“宝贝,告诉妈妈,这会在你脑袋上的是‘哭闹虫’还是‘生气虫’”?没想到这招非常好用,哭闹的大女儿立即笑了起来。我就顺势伸手往她脑袋上空一抓,“哈哈哈,妈妈将你的哭闹虫抓走了”。一场差点失控的情绪战就这么解决了。

  最近大女儿非常喜欢那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的绘本,每次说到看书、讲故事,她就立即将这本书抱过来。能吸引儿童的绘本才是真的好绘本!这个封面长着牛角的怒气妈妈,是通过什么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呢?

  原来在这本书里,妈妈跟孩子玩了一场角色转换的游戏。因为“哭闹虫”跟“生气虫”的捣蛋,一夜醒来,妈妈突然变了一个样子,妈妈成了一个“自由奔放”的妈妈。在乱糟糟的房间里,妈妈做了一个超级大的汉堡,当“我”以为妈妈要吃完整只汉堡时,她却只是吃里面的火腿。这个妈妈一亮相,就立即能找到孩子的共鸣,因为我常给孩子做坚果面包,她最爱的就是从里面将核桃或是葡萄干找出来先吃掉。

  在故事里的“我”只能吃没有火腿的面包时,妈妈已经开始了她“疯狂”的一天。将屋子翻得乱七八糟,穿着奇怪的鞋子出门。“我”跟在妈妈的身后,负责起照看妈妈的任务。提醒妈妈不能直接对着牛奶盒喝牛奶,担心妈妈会从高处摔跤,当她调皮的抢走别人的东西“我”还要负责跟在后面道歉。妈妈在游乐园里差点失踪,妈妈在郊外跟我玩游戏。陪着妈妈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后,充满期待中等回来的爸爸,却也变得像妈妈一样不对劲”。

  当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很喜欢角色模仿的游戏。他们喜欢在游戏里变成大人,模仿大人的言行。每次我们都会被孩子扮成大人时一本正经样子逗笑,大人如果陪着一起玩游戏,也都是以配合小孩的方式存在。可是在这本书的角色互换里,妈妈变成了绝对主角,而这个妈妈的行为几乎都是平时我们禁止孩子的行为。孩子一次次提醒妈妈“不要不要”时,我们反而能深深的感受到在这些行为背后难得的童真。当我们习惯了蹲下来像孩子们一样看这个世界时,就能多一份理解。而我们同样也渴望从孩子那里获得这样一份理解。带着“哭闹虫”与“生气虫”的妈妈并不让人讨厌,而带着“哭闹虫”与“生气虫”的孩子,同样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

  关上书本,封底换成了带着微笑的妈妈,长着牛角的妈妈变成了微笑的妈妈。“哭闹虫”带上妈妈结束了这场奇妙的旅行。在“不要,不要,妈妈不要!”之后,孩子与妈妈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微笑才是妈妈的主旋律

  也许有人能从这本书里读出说教,比如:你看家里不能这样乱七八糟的、你看这样在外面又跑又跳很令人担心、你看妈妈怎么也变得这么不懂事?那么请你再多读几次,你一定会惊喜发现,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理解、看出为人父母的亲和力、看出那份父母像孩童一样真实感受这无拘束生活时的畅快。

  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上孩子真心喜欢这本书,从这本书里读出她对世界的理解。诙谐夸张的画风、简洁的语言、绚丽的色彩,让绘本回归到阅读本身最单纯的喜悦里。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四):如何和孩子讲规则—绘本里面有答案

  最近被微信朋友圈转疯的一篇文章“爸爸,一个人有钱越了不起是吗?”,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身边违反规则的社会现象,以问答的形式让孩子明白遵守规则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行为。

  而引起大家共鸣的其实更多的是对成年人的教育意义,生活中违反社会规条、公共场所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的行为比比皆是,反射出一个极具讽刺的内涵,连孩子都懂的道理,为什么大人却做不到?

  当看到这组对话时,我站在孩子的立场其实只是感觉到一种灌输,也就是爸爸把一些大道理以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直接倒给了儿子,没有给孩子一个思考过程

  这些大道理也许说了千遍,也很难践行,看看那些仍然横穿马路的成年人,你就知道了,难道他们的老师、父母没有教过他不能横穿马路的道理吗?难道他们自己不知道这样的规则吗?那为什么就做不到呢?

  如何才是正确的姿势和孩子谈规则?让我们一起看看《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绘本故事怎么说。

  设定规则的基础态度是你首先自己能做到。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五):面对淘气的熊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说“不”

  面对淘气的"熊孩子",我们不能一味的说“不”

  做过父母的都知道孩子不好带。我们家宝宝才10个月,就已经很皮了,周末有时候带他一天,都累的不行。但是累只是一部分,有时候孩子不听话,就会让自己很火大,这时候难免会失去耐心,往往会用一些命令式的词语,比如“不要”“不可以”等。

  不要站爬高,不要玩水,不要乱跑,不要乱丢玩具,不要浪费食物,等等。但是,这些命令式的词语往往收效甚微,有时候还会引起孩子们的对抗,你不许他做的事情,他偏要去尝试。

  为什么孩子总是乐此不疲的做着很多你不准他做的事情?你是不是也有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坏毛病呢?孩子做错一点小事,就用非常严厉的态度对待他,这样真的好么?可能你冷静下来,你也知道那样做不对,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克服。

  最近看在看《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是日本天野庆等人编写的一个绘本,书里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图画解读了孩子的顽皮,更是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孩子的心理活动的窗口。

  初看标题,我以为讲的孩子如何反抗自己妈妈的故事,拿到书才发现,原来是孩子与父母角色调换的故事。

  在一个月圆之夜,一家三口睡得正香的时候,“哭闹虫”和“生气虫”两只小怪物从窗口爬进了房间。第二天早上,妈妈就变得非常非常淘气,做起一连串平时不允许儿子做的事情: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把果汁倒在地上,穿着奇怪的衣服出门,抢大熊的气球、在游乐园乱跑、爬到树上摘果子,等等,简直就是一团糟。

  淘气的妈妈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六):我的抓狂,你能理解吗?

  “不要,不要!”

  这句听着是不是很熟悉?在你的家里,“不要”两个字出现的频率是不是极高?没错,家里那个倔强执拗的小孩叫他/她做点什么,他/她总是会头一撇,手一摆,“不要,不要!”不要吃饭,不要收拾玩具,不要写作业,因为他/她根本没空理你。或者,那个抓狂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这样捣蛋那样破坏的时候,气急败坏地大叫“不要,不要啊!”

  不要,不要!

  那是因为我们都不曾换位思考,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立场,以自己当时的情绪喊出这句话。

  不要,不要!

  不如让我们换个位,来看一看、想一想,当置身于对方身份后,是否还会大叫“不要,不要”?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是一本另类的绘本,没有传统的说教,而只是通过图文,尤其是细节丰富图片,来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下爸爸妈妈和孩子角色大反转时的情景和那个要照顾爸爸妈妈的孩子的情绪和心理。

  书的扉页,一家三口睡在床上,窗台上爬进来一蓝一红两只小怪物。它们是谁?在此后的图片,你将会发现它们的踪影。

  第二天醒来,“我”(书里的孩子,这家的儿子)起床后,发现家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那个曾经勤劳干净的妈妈做了一个巨大的三明治,她在乱糟糟的厨房只吃三明治里的火腿,又拿起牛奶盒直接对着嘴喝。(这会是我的妈妈吗?这些可都是妈妈不要我做的啊!)她把卧室里的衣柜翻了个底朝天,戴上卡哇依的发箍,围上披巾,还强迫我也戴上兔耳发箍,和她一起“疯狂”歌舞。闹完这一出,她两只脚穿着两只不同的鞋跑出门去了,我追出门,看到她在踩水洼、爬到围墙上行走、还抢了别人的气球,她在球球池里胡闹、霸占着抓娃娃机玩个不停,我带她去吃饭,她吃得一片狼籍,在游乐场她到处乱跑……没完没了的闹腾,终于我带着妈妈回家了,可是爸爸也不对头了……我只想也只能大喊“不要,不要!”可是他们一点儿也不听话啊!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七):别具匠心,“不要”点睛---评《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尽管老人言:“七岁八岁狗都嫌。”但家有小童的家长们无疑肯定地认同“只要是娃都调皮”的定论。作为一个三个娃儿的娘,我身在其中自是感触满满。养而不易,育儿难;要求这样,偏要那样---- 于是乎家中我那抱怨的命令“不要---”总会时不时地响彻房间。

  乍然看到一本题为《不要,不要,妈妈不要!》绘本读物时,我情不自禁地噗嗤笑出了声。封面上那夸张到极致的妈妈造型制造了无比轰动的视觉效应。而家长们经常惯有的“不要---”的口头禅居然别出心裁地换位至了宝宝的口号。这将会是一本多么怎么样的有趣绘本呢?

  带着好奇,更带着双胞胎宝贝们,我们一同走入这本围绕着角色互换的绘本读物中。尽管小宝贝们的语言交流能力欠妥,但是我发现2个儿子在看这本书时却一点都没有困难度。他们有滋有味地读着这本恰似精心为他们设计的关于孩子和家长的绘本读物。书中颇有匠心的绘图看似夸张,却实则巧妙地表达着一个家庭中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角色身份。我家儿子们很是兴奋地点着那被丑话了形象的“妈妈”造型,欢快地喊着“妈妈,妈妈..”还动不动点点我。而翻开封面,这里的故事就以象声词“嗵咔,啪嚓,咔-吱!”有声有色地向我们拉开了帷幕。一如本书的小主人公“我”般,哪怕是书外的小读者和家长们也都相当地充满着好奇。究竟这是什么声音呢?随后的故事情节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小主人公居然发现了他的妈妈一反常态地做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只有小孩子们才会做的事情。贪吃,贪玩,恶作剧----沿袭了很多小宝贝们特有的习性,这里的妈妈身份不得不说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与众不同,故事由此展开着一个别具匠心的内容创意。书中的家长和孩子仿佛身份互换了一番。在书中,小宝贝们可能还会发现很多他们喜欢的场景出现,类似于艳丽无比的美食,类似于捉迷藏的游乐场景,类似于妈妈放下了威严的身段和宝贝玩到了一起------ 随着故事的进展,小主人公的“我”又不得不在玩得尽兴之后头疼地向他的父母开始“叫停”这样的角色互换。看似有趣的角色互换之下,其实内中深意无穷。本故事不仅仅提供了给予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空间,书中更激发着孩子们好奇,探索的激情。“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小宝贝们潜移默化地也在感受着自己一旦调皮捣蛋后家长会遭遇的头疼事情。他们同样也在这样的有趣互换之中收获着快乐,感受着亲情。与此同时,家长同样可以借助这本书册分享给孩子们“大人和小孩地位平等”的信息。引导着孩子们可以克服哭闹和生气的坏毛病,积极向着可爱宝宝的方向努力发展和成长。

  尽管孩子们身上的破坏因子不可避免,但是他们都是家长们的小天使。《不要,不要,妈妈不要!》别具匠心地向大人和孩子们宣讲着该如何出演自己的角色身份,成为对方心目中的那个最完美的她/他。

  亲爱的妈妈变了性情!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八):孩子很调皮,妈妈大吼大叫,如果妈妈很调皮,孩子会怎么做?

  如果孩子很调皮,爸妈会怎么做呢?

  以我全职带孩子3年半的经验,答案是:大吼大叫的妈妈很多。以至于有公司开“妈妈戒吼班”,生意还不差。

  其实我有自省到——孩子调皮是常数,我大吼大叫是变数,这个变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我当时处在怎样的情绪中。

  但这并不表示我很讨厌孩子调皮,我想和大多数妈妈一样,我们是欣赏孩子的调皮的——这说明他在长大。探索和好奇是人类的天性,不管是生存还是发展都需要向内向外的探索能力和强烈好奇心。

  但是当我又累又心烦的时候,他一如既往的调皮就会引爆我,我会大吼“No!”和下达“不要”、“停止”、“放下”这些简短粗暴的命令。当情绪平静之后我也后悔,那样小小的人儿,他通过摸索认识事物,只是因为不能预见后果就被暴力制止,他内心一定是惶恐和崩溃的。

  然后看着小小人儿受伤的眼神,心里又万分自责,后悔和愧疚的滋味一点儿都不好受。是时候终结这种“循环”了,神器就是这本绘本——《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角色大反转,当妈妈调皮的时候宝宝也会大吼大叫吗?让宝宝不离不弃的爱与陪伴疗愈妈妈们那颗烦躁不安的心吧。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九):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共读美好时光

  绘本的特点就是人物形象丰满,色彩艳丽,文字短小,富于想象。在与孩子共读绘本过程中,发挥孩子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绘本故事中与父母互动,融入了暖暖的情感,共同度过亲密的时光,而父母也从孩子的纯净世界中看到了自己,这何尝不是一次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的机会呢?

  打开《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由日本绘本作家滨野祐佳绘图、短歌作者天野庆书写的绘本故事,带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规则,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太着急去纠正不正确的行为,甚至为孩子的不听话、调皮而感觉沮丧与无能为力。我们都有童年,我们都是从“小淘气”“小捣蛋”“爱闹腾”这样的小情绪中走过来的,当这本书把孩子爱犯的错误放在了妈妈身上,而让孩子扮成妈妈的口吻去教训她,除了忍俊不禁的幽默感外,也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反思,我们这样去粗暴的制止孩子的探索过程是否妥当?我是那个妈妈,被孩子教训时,我是什么样的感受?我会“不服气!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知道你说的是正确的,但我就是不想听!因为听到“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时,我本能的觉得受到了压制,接收到的信息是对我的否定,甚至不爱的信号……

  绘本给予了孩子极大的表达、思考、游戏空间,做为亲子之间的媒介是一种非常好的开发智力、引导行为、建立亲密关系的工具。我将带领大家以《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这本书为例,探讨如何用好这本书。

  让孩子讲故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绘本中一个场景是妈妈把房间弄的一团糟,孩子站在房间中央不知所措。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将他看到的糟糕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孩子会说:鸡蛋碎了,掉在地上;香蕉皮扔在了地板上;水杯倒了,水撒在地板上了;番茄酱甩在地板上;妈妈光着脚在大口吃汉堡等等。妈妈可以在孩子讲的过程中做一些补充,孩子无形中会增加许多的词汇。比如孩子只说香蕉皮扔在了地板上,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去描述香蕉皮的的形状、颜色,踩到后会发生什么后果等等。

  《不要,不要,妈妈不要!》读后感(十):绝妙的角色大反转——评《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读过本书,我想宝妈宝爸一定会和我一样,唤起些许童年的记忆,想起一部你我都看过的动画短片——《小红人和小蓝人》。

  没明白的,容许我先卖个关子。

  这本书说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我”,一个小男孩,早上醒来,发现妈妈突然变了一个人:把厨房搞得乱糟糟,做了个超大三明治,却只吃一口;乱翻衣橱,一身怪异的搭配,趁机把我也胡乱打扮一番;妈妈这么就要往外去,我拼命拉住,不让穿着这么怪异的妈妈出门(角色从此开始转换咯)。

  妈妈爬墙,我在一旁看护;妈妈抢了人偶兔的气球,我替妈妈道歉。此时我俨然是妈妈的家长,但如果妈妈抓娃娃、吃大餐,我也会忍不住的跟着一起High,毕竟我还是个孩子嘛!

  转眼,不听话的妈妈又跑到郊区。钓虾、用叶子做面具(在其他绘本也看到叶子面具,看来这是日本人经常玩的游戏)、荡秋千,(和我)玩得不亦乐乎。

  终于,妈妈玩累了,天也晚了。好不容易把妈妈拖回家,爸爸竟然也变得不正常了!爸爸妈妈都不听话,把家里搞得乱作一团。情急之下,我大喊一声:“不要做不准做的事,不要——!!”突然,爸爸妈妈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啦。

  真是一个角色大反转的故事。

  恰恰是角色的反转,让孩子能够完全换位思考:平时总是一本正经的、总是训斥别人不听话的爸爸妈妈,他们突然变得不听话了,这是多糟糕的事情啊!原来调皮捣蛋这么令人头疼啊~你看“我”为了照顾不听话的爸爸妈妈,简直都要抓狂了,可见爸爸妈妈平时对不听话的我也是非常烦恼……那我是不是应该收敛一点了呢?

  这也是用“我”作为主人公的妙处,让听故事的孩子迅速进入角色,把自己想象成本书的主人公,感同身受。如果像一般童书一样,讲述的是一个儿童主人公不听话的故事,孩子就不会有强烈的反响,在他们的概念中,孩子就应该是被惯着、宠着,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家中宝贝。

  读罢,宝妈宝爸可以问问孩子:一夜之间,书中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都大变样了?细心的孩子可能早就发现——只要有妈妈出现时候,头上就会有一只蓝色的小妖怪,爸爸头上的则是红色小妖怪。原来是他们把爸妈搞迷糊了!经过我的一吼,才把两小只给吓跑了。

  那么,这两小只是怎么来到我家捣蛋的呢?把书丢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发现咯~~多看几遍,才会尽数散发一本书的能量啊。

  现在,知道《小红人和小蓝人》与此的联系了吧:相似的小怪物,一对在牙齿里捣蛋,一对去别人家捣乱,真是该打!

  最后,友情提示:读过本书的后遗症是,晚上家里可能根本没法开窗户,因为某个小盆友死活不让开。

  我去~~现在可是夏天啊-_-|||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