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斯通纳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斯通纳的读后感10篇

2018-01-17 21:3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斯通纳的读后感10篇

  《斯通纳》是一本由[美] 约翰·威廉斯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通纳》读后感(一):今天能像斯通纳一样活着吗?

  斯通纳?!最初选择这本书是被推荐语“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生活,所幸追求完整的自我”吸引,读完却很压抑,他除了对文学不懈追求外,爱情婚姻得来似乎并不费力、出了问题也没有想方设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他就像个旁观者,事情做着做着才醒悟,哦,原来这正是他想要的。所以他有追求过完整的自我吗?还是只是运气好?!但斯通纳是有光芒的,他在很年轻时,就确定了自己传承文学的使命,并坚定一生。但也正是由于他在学术上过于执着追求,对爱人同事又不能折中的态度,才会让他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失败者。他的人生在我看来是惨淡的,但我们身边却有很多斯通纳,他们年轻时也许怀抱理想,却稍遇挫折就退却了,人到中年回首往事只能感叹年少轻狂、意气风发,这样看来,很多人竟然还不如斯通纳,至少他有为之坚定的“信仰”。 所以之前无法理解这本书畅销的原因以及出书意图,现在看来当做反面教材也是极好的?!以后一经发现身上暴露斯通纳思维行为模式,就要引以为戒、严厉纠正。想要燃烧,坚定自己的选择,时刻感到活着。想要找到活着的意义,不白来世间走一遭。不想只是盲目的低头工作,像既定程序一样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完成所谓该做的事。我不想忙忙碌碌一辈子,到头来却想不起来经历过的精彩,记不起有趣的事。所以 “今天能像斯通纳一样活着吗?”我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斯通纳》读后感(二):斯通纳的平凡一生

  感觉这本书能成为自己的年度最爱。

  文学在斯通纳的一生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文学让他某方面意识苏醒了,而意识的苏醒让他脱离了父辈们世代面对的土地,其次是追求了自己的爱情,虽然没找到那个幸福的切入口,但毕竟追寻过。而后他在与年轻研究生经历的一段隐秘感情中仿佛找到了他青春时追寻的幸福感情。多年后六十多岁的他看到昔日爱人特意献给他的书籍时笑了,相信他终于确定那就是自己一生中拥有过的确切的幸福。最后是对于事业,或者每个人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挣扎愤怒或不甘,但到了最后他也可以说无愧于心

  真是奇怪呢,人类对于爱恨情仇以及命运种种的感觉,时隔几千年,好像也没什么变化。斯通纳平凡的一生,让人在阅读中几次觉得他可以改变下人生的轨迹,但很快又会觉得好像在那种大环境下也没有比他所选择的更好的出路。在人生中或许我们都是斯通纳,或许我们甚至不如斯通纳。

  《斯通纳》读后感(三):平凡人的不平凡

  最近因为很多事,静不下心来好好品读任何书籍,原打算过年期间把《斯通纳》看完,可是出乎意料的,拿起就放不下。

  读此书时的无奈让我心碎,斯通纳在此文中以一名教师身份出现现实婚姻与不曾浮现在脑海中的理想婚姻之间的差异,自己对待专业认真,对教室职业的尊崇,让他与同事(以后的上司)结下梁子。与同事的地下恋情让他体会到一生不曾体会过的幸福,可是终究还是这个社会的人,逃不出这世界,两人的分手带给斯通纳是毁灭性的伤害,虽然这结局是两人共同的选择。

  一辈子能称得上朋友的,一个战死在国外,一个在同个学校工作却来往得不那么热情。一辈子爱的两个女人,一个成为他的妻子,却形同陌路。一个爱到骨子里,最后却不得不分开。这样竟然被称作平凡的一生?

  不,一点也不平凡:

  对爱情,敢去爱,也愿意为爱付出所有。

  对事业,全身心投入。

  对孩子深入骨子的爱怜。

  《斯通纳》读后感(四):献给斯通纳的花束

  书看完了之后,才在豆瓣看到,这也是一本出道时,鲜有人关注,许多年之后人们重新发掘,对之大加赞赏。

  如果你经历过长途旅行,也许碰巧旅途中身边的陌生人曾经向你讲述他自己或者朋友的故事路途可能很长,可是用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又太短。也只是平凡的人的故事,可是就像这本书如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样,你知道故事中的人可能和你一样出生、上学、上班、结婚、生子等等。你也知道命运会给每个人同样的难题,你也知道你已经提交的答案,可是你还是很想知道故事中的人会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所以你那么耐心的当一个热衷的听者。

  那么让我给你讲一个斯通纳一生的故事吧。

  斯通纳童年像他自己一样瘦小无甚营养老实巴交父母沉默的黄土地,劳作的日常。听到这里你可能想到千千万万个拥有如此经历的人,因为太普通你觉得有点无聊

  只是后来他竟去上了大学,由于家境贫寒,认真学习同时,他在亲戚家里任劳任怨打工已换取少许报酬。他虽学的农业方面的专业,到后来自己作主换到学习文学,直到毕业才向父母说明。哈!你现在才对斯通纳有点兴趣,对他的抉择或许赞许或许责备。你可能会问起斯通纳如今学业和生活。

  他在学校结交了几位相谈甚欢的好友战争爆发,好友都自愿参军,斯通纳却一直坚持完成了学业,毕业后留校任教。我给许多人讲斯通纳的故事到这里都会问为什么他没有也参加这次及之后的两次战争。我想一方面

  “你必须记着自己是什么人,你选择要成为什么人,记住你正在从事的东西重要意义。有很多人类的战争、失败胜利,很多并非军事之争,历史著作中也没有记载。要记住这个,当你试图要做什么的时候。”另一方面也是对好友牺牲的思考

  “正如阿切尔 斯隆曾经做的那样,他意识到了把一个人的自我完全托付给这些毫无理性黑暗力量纯属徒劳和浪费,这些力量推动着这个世界走向不知的终点。”

  战争结束,好友返校,但是有一位却牺牲了。这位牺牲的朋友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阿切尔 斯隆,斯通纳之前就非常喜欢,之后的岁月也一直都非常想念,对他的影响也很大。有次聊天,那么朋友说

  “大学就是一个庇护所或者--他们现在怎么称呼来着?--是给那些体弱、年迈、不满以及失去竞争力的人提供的修养所。”之后斯通纳职业生涯中碰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差点丢掉工作,很大部分受这位好友的影响。

  斯通纳带研究生时,有一位教授推荐一名学生上他的课。虽然这名学生身体有残疾,但是却很优秀,很有创意。可是到结业提交论文时,斯通纳才发现这名学生徒有虚表没有真才实学,而且由于学分不够已经到了被退学的边缘,这才想着到斯通纳这里企图蒙混过关,争取毕业留校。斯通纳很是气愤,想到之前好友所说,更是不容许这样的人得逞。

  结果当然是惹得当初推荐的教授和那位学生,以歧视,作风问题等等之名举报他,一通大闹。斯通纳很是坚持,虽然心力交瘁,不过终于还是把那样的学生赶出了大学。

  你刚才听到我说他的作风问题,那就要先说一下他的婚姻。他娶了一位用他自己后来的话

  “斯通纳对她的童年也更加熟悉了;他开始觉得,这在她那个时期条件的大多数女孩是很典型的。她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接受的教育:在自己的道路上会受到保护,免遭生活可能投向她的粗俗事件,而且除了气质优雅顺从地附属于这种保护,她没有别的应尽义务,因为她属于这样一种社会和经济阶层,对这个阶层而言,保护几乎是一种神圣的义务。

  她是怀着某种脆弱、偏女性化的艺术天赋长大的,日复一日,不曾有过任何生活必需的知识。她的针头很秀气,却不实用。她画些雾蒙蒙、轻薄的水彩;用弱不禁风但相当准确的手弹弹钢琴;可是她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功能,生活中没有一天曾经独处过,稍微关心下那个自我。她从来没有想过可能要对别人的幸福生活负责。”

  虽然年轻时怀着对爱情和生活的美好憧憬,斯通纳尽力维持婚姻和家庭。最后仍然是和妻子似两个仇视的陌生人,与孩子忽远忽近缺乏沟通最后也是酿成遗憾

  她是他的同事也是他的学生。她的论文让斯通纳很是赞赏,他不辞辛苦的给予建议和帮助,她视他如师长和知己。两个人也犹豫过,忍者不见,那段时间两人都似大病了一场,为这段感情愁苦。终于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斯通纳一生都很努力,他对爱情也怀着美好的愿景,对大学有敬畏之心,对文学孜孜追求,对女儿也是尽职尽责,对工作有一种奉献精神

  可是如当初那位好友一语成讖的评价

  “可是你也够聪明----但只是够聪明---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自己会怎么样。你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知道这个。虽然你有能力当个混帐家伙,可是你不够无情到坚持不懈地当下去。虽然你不完全是我认识的最诚实的人,你也没有那种异常的不真诚。一方面,你有工作能力,可是你有又懒,工作不够勤勉,达不到这个世界要你达到的程度。另一方面,你又并不那么懒惰,你又给世人一种印象,一种你很重要的感觉。你并不走运---真不走运。从你的身上看不到升起的光环,你总是带着副迷茫表情。在这个世界上,你总是处于成功的边缘,你会被自己的缺点毁掉。所以,你被选中,被挑出来是天意,它的幽默感经常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老天已经把你从这个世界的大嘴巴里抓出来,安全地放在这儿,放在你的兄弟中间。”

  “他强迫她大笑,他心怀无法度量的悲伤看着他们最后欢乐的努力,就像生命利用死亡的躯体跳的一场舞蹈。”正如他无力掌握生命中那么应该享受快乐一样,他也只能看着她远走。

  他退休时已经得了癌症,学校办了小小的欢送会,之后病情恶化。他走的那天就像无数个平常日子

  “他躺在小后屋的那张日用床上,盯着打开的窗户外面。这是下午,时候已经有些晚,太阳沉入地平线,树顶和房屋上方,垂挂在西边的一条长长的涟漪般起伏的云朵的下侧,放射出一条红光,一只苍蝇顶着玻璃板发出嗡嗡声。邻居家小院里焚烧的垃圾散发出的刺鼻的气味停留在安静空气中。”

  旅途的终点战到了,你带着斯通纳的故事和陌生人各奔东西

  只是如果你也路过,请记得为斯通纳献上一束花束。

  《斯通纳》读后感(五):真正好的文本让人观照到自我本身

  二月,在不记得哪个公号上看到《斯通纳》的书评,大意这是部好小说,讲述了一个一生都很失败的大学教授的故事,蒙尘已几十年,幸而最近重返大众视野作者从台湾友人处读得此书,可惜大陆尚未有译本云云。那时候就已经有想来读读的念头,可惜没找到版本,遂罢。四月买回的一众书里最先拆看了这本,向来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本却读得很快,却又舍不得读完。合上书地那一瞬,我望着台灯发了会儿呆,感受到了心脏在胸腔的剧烈跳动。

  它让我找回了阅读地愉悦感。

  很长时间了,碎片化的阅读让我无法耐心沉浸于小说文本本身,通常只阅读几千字的非虚构写作,或者其他更为碎片化的东西。枯燥的文本解读让我陷入一种疲惫,都快忘记文字本身的美感了。《斯通纳》有精准控制节奏感,语言流畅从容,也因为它描述的故事本就不复杂,不用顾忌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和悬念设置,所以它可以缓慢而细致地描述一场对话,一堂课,一次无意义的放空,而这些似曾相识的顾虑、思考与全情投入,才真正以一种缓慢但有力的叙述击中我们。

  “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这是三百年后,莎士比亚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借由斯隆先生之口,而后他感受到血液在动脉里流淌,从指间开始微微颤抖,四周寂静无声,所有熟悉的同学面容似乎都重归陌生,脑袋里仿若一片空白,却被某种巨大喜悦与力量覆盖和淹没。

  这种感觉我也有过,当我坐在冬天暮色四合的地坛公园里,重新想起他说太阳落下去,孩子们依旧会从山的那一边又蹦跳着走过来。你会觉得,那些离去的人,其实并未远走,这种洪荒之中的心意联接,在证实着某些东西的存在

  书中让人读到自己的角落太多,让人时时得以观照自我。

  我相信,宇宙在无形中发出不同频道的电波,在某些时刻,你接受到微弱的信号,也冥冥之中决定了你之后的道路,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斯通纳是幸运的,他早早地接受到了这信号,不用犹疑、不用挣扎,只是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可以。

  他婚姻的不幸教学上受到打压,或许让他过得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他一开始的选择。我总觉得,或许是因为他及早地确立了自己的道路,少了去追寻探索地曲折艰辛,才多了这些情感上的磨难。其实相对于其他被命运逼迫地更为狼狈的人来说,这还算不上苦难,只是斯通纳对自己所作出的选择的无奈承担罢了。

  对于伊迪斯加之于斯通纳的种种痛苦,为什么他不选择离开,而进一步的放任,导致女儿格蕾丝在极压抑的状态下最终选择逃离这个家庭。这一点我始终无法明白。他对沃尔克的谴责,源于对学术纯洁的维护,这证明他并非没有直言以对的勇气,婚姻问题上,他却选择了隐忍或者退缩。

  到后来,我开始想,在种种事情上,他的放弃与退让,只是为了固守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位置,这一容身之所,代表了他的追求,其实也构成了他的全部。某种程度上,斯通纳的爱与热情,全部献与文学,献与事业,对于爱情,他渴望、追逐、坚持,但是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方,他最终选择放弃,选择守住他唯一能守,也是生命里无法抗拒的东西。

  这也让我回想起,在书中最开始,三个好友讨论大学以及彼此的苦涩时,马斯特思就已对他作出精准预言。

  他对斯通纳说,“你觉得这里有某种东西,有某种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你太弱了,你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没有安身之地”。

  斯通纳不断被世界吞掉又吐出来,外在世界颠簸不断,但马斯特思错了的是,他有安身之地。无论是书房、地下室、阳台上堆满书的空间,亦或是办公室。任何能阅读,能思索,能重新沉浸于文学海洋中的地方,甚至是他得以施教的课堂,都已成为他的避风港。而这也正是他们所谈论的,大学存在的意义:“这所大学就是为我们存在,为这世界的弃儿而存在;不是为那些学生而存在,也不是为了无私地追求知识而存在,不是为你听到的任何理由而存在”。

  这是属于他的庇护所,他所有的软弱被接受被原谅,而对于生命里始终燃烧的东西,却得以在静默中重生,以语言,以某种无声无息就让你浑身发颤的方式达成。你发现生命里的一个主题,往往成为另一个主题的核心,而环环相扣的巧妙中,美与尊严同在。其他的所谓磨难,成就,都已经不重要了。

  人生的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个冷漠的人,所有无法忍受的生活,都能在这里得以消解。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某种绝对的纯洁。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感觉得到力量,也许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无法感受到的,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是什么样的人。

  这就足够了。

  《斯通纳》读后感(六):即使生活總會重佔上風,我們仍然逃離——讀《斯通納》

  三點四十八分,醒來就再也睡不著,在黑暗中迫切地想要寫字。

  空調大概是太舊了,一直發出吱吱的聲響,聽得煩躁。突然樓上傳來一陣混亂,孩子的哭喊,大人的責罵,這個時間除空調之外的聲音,讓我有點興奮,但一陣就歸於平靜了,我又陷入煩躁地翻來覆去。

  想起斯通納,讀完好幾天了,他還是一直在我念頭里揮之不去。無論生活如何做到每一次都重佔上風,他還是逃離進精神的方寸小屋,沉浸於書籍和片刻的安寧。當生活又一次佔領高地,更穩、更狠,他還是逃離。

  慶幸年輕的自己,擁有逃離的心和力氣。每一次逃離的快樂越大,現實的耳光就越響亮,但我還是,想不顧一切了。

  要找一本書,與“我”相關,是不容易的,多年前我找到過一本,他叫西決,讀時我感到平靜下內心的震動,一些日子後我發覺仍然珍視和難以忘懷他的原因是,我看到了自己。

  近來讀了石川啄木,我是有共鳴的,僅僅是悲觀的那一面。而斯通納,我才活到他幾十頁而已,但不害怕妄下定論地認為,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現在的狀態,和未來的影子,字句清晰地被記錄在案的感覺,很奇妙,卻也不怎麼好。

  要說斯通納有勇氣,真正地活過,我不是那麽認同。他只是做了一個正常人的在那個情況下會做的事,很多時候是無奈的。他年輕時也是有過熱情的期盼的,對於伊迪絲,有過純正的愛,他盡力了,但得到冷淡、病態、怪異,他的希望被澆熄了,只能轉向去尋求生活中別的些什麼。格蕾絲長大到一定程度時,跟她媽媽變得一模一樣,讓我覺得斯通納有點可憐。好在他在情人那兒感受過愛情的存在,真實、誠懇,也來之不易的體會:

  ”你最終愛的那個人並不是你最終愛的那個人,愛不是最終目標而是一個過程,藉助這個過程,一個人想去了解另一個人。“我很喜歡這句話,十分中肯。

  斯通納不掩飾懦弱,這是真實的他。斯通納也不曾妥協,也是真實的他的樣子。

  斯通納沒有被美化或者醜化,那就是現實中,一些人的真實的樣子。

  不想細數他年復一年經歷了什麼,回顧人生總是無力的,帶著即將終結的遺憾感。

  作者用不着痕迹得語言真實、誠懇的,跟隨斯通納度過了他的一生。

  ”你也在弱者之列——你是個夢想家,一個更瘋狂世界的瘋子,我們中西部本土的唐吉坷德,但沒有自己的桑喬,在藍天下歡跳。你足夠聰明——只是比我們共同的朋友聰明一點。但是你有這個瑕疵,那個頑疾。你覺得這裡有某種東西,有某種東西值得尋找。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你很快就會明白。你同樣因為失敗而與世隔絕;你不會跟這個世界拼搏。你會任由這個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來,你還躺在這裡納悶,到底做錯了什麼。因為你總是對這個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沒有那個東西,它也不希望如此。棉花裡的象蟲,豆莢里的蠕蟲,玉米里的穿孔蟲。你無法面對它們,你又不會與它們搏鬥;因為你太弱了,你又太固執了。你在這個世界沒有安身之地。“

  斯通納這位早早就因戰爭離世的朋友說的這段話,是全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一段,它有點絕對,有點悲觀,但是斯通納,還有我,都被他說中了。

  《斯通纳》读后感(七):Stoner教会普通人的

  起初选择读它,是由于它是本“三无”书: 无情节起伏,无浓烈情感,读起来无需费脑。这样的书最适睡前促眠,宁心静神。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短短数日便已读完,每日都是欲罢不能。前夜凌晨合上最后书页,居然老泪纵横。静静想着七十几年的人生,自己的?Stoner的?傻傻分不清。

  从一个乡野无觉少年,到一个因病辞世的老人,随着回忆闪现,觉得自己也与世长辞了一回。

  toner这一生其实真的很苍白,苍白到没有任何可以大书特书的经历。

  生于农村,父母对于大学的不了解,反而阴差阳错促成了他的求学。又因为自己的办行不行聪慧不足,志向飞远,成就了他的经历数次不远不近的战火,当挚友与爱徒女婿战死沙场时,依旧继续自己波澜不惊的一生。

  普通的故事无聊的人生却道出了四海皆通的感悟。

  稀里糊涂的大学,搞不清楚状况的课程,帮stoner选择了自己一辈子为之沉浸的文学事业。一页页读着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的一切。

  第一次踏进大学校门的茫然无措;

  第一次学习文学的不明就里,甚至连课程具体内容与目的都不理解;

  第一次在研习中自我意识的觉醒,让他仿佛在深夜开了天眼一般,宇宙星空都在向大脑输送清澈的灵感与能量;

  第一次见到心动女孩,莽撞的约会与求婚。感受到女孩的第一次的羞怯紧张与生硬;

  第一次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发现自己激情所在;

  第一次意识到妻子的传统束缚与婚姻的彻底失败;

  第一次感受到女儿的成长体会到为人父的喜悦,体会到女儿逐渐的成熟与聪慧带给他的欣慰;

  ut,再平凡的人生也还是会有but的,but妻子不允许这些,她要破坏。

  于是,人到中年,他体会到了妻子的偏执,无情,嫉妒,刻薄与不近人意。

  随后他的人生开始没有了第一次。开始每一件发生在身边的小事,都只能让他回忆起与之类似的经历。

  与象牙塔内的无事生非相比,外面的世界却是腥风血雨。这个简单的故事若能有什么大事值得说起,那么只有几次战争了。问题是,stoner作为一个典型“国家大事关我屁事”的小人物,战争对他的影响充其量就是学生们的些许紧张兴奋和身边鲜活生命的离去。

  第一次战争夺去了他认为最聪慧挚友的生命,那时的他作为一个胸无大志的半呆青年,还不能完全弄清楚战争意味着什么。心中只有对于挚友佩服喜爱与惋惜。

  也许聪明人总是事先了解许多,觉得自己有着聪明人应完成的远大使命,义无反顾地投入战争。而像stoner般的糊涂蛋们,无法理解这种满腔热血和传说中伟大生命应该经历的那些真谛与意义,只会埋首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然后,聪明的英勇就义,糊涂的行尸走肉,死了,活着。

  第一次战争,stoner不太明白那是怎么回事。战争再来时,他却又太清楚的认识到战争的真相,总是想起死去的挚友和恩师泪满沟壑的老脸,这让他更不愿去接近它,选择刻意地无动于衷。

  年轻人总是对战争跃跃欲试,却不考虑之后会留下什么,抑或是留不下什么。

  挚友、爱徒、女婿随着战争的相继离去。留下一潭死水一般的婚姻生活,一个被母亲从小逼迫而与自己疏离的女儿,一份有热情却被学术权谋笼罩的文学研究工作。

  老stoner日渐麻木之际爱上了自己的学生,枯木逢春,重燃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他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焕发出年轻的活力。

  可是这美好的感情却成了视他为眼中钉的系主任弹阂他的筹码。年轻女孩无奈的离开,带走了他最后的春天。

  生活终沉入了一片死寂。直惊不动,让人窒息。

  如果说,他的生活中还能有什么能让他不被麻木所淹没,那应该只有他的学术研究了。每每生活欲夺去他的信心,他的研究工作总能将其一点一点地拽回来,使他获得片刻宁静、感受些许满足与专注。甚至昙花一现的父女情与婚外情,也是建立在学习研究与交流中。

  简单的故事,单调的人物关系,就这么贯穿了他的一生。

  女儿嫁人离家后,他的身体日渐不适,脾气开始发臭,开始不畏惧。却没想到这么无聊的一生,唯一的一次对系主任的意气顶撞,成就了学生们口中的传奇人物,甚至自己那一无是处的妻子都被连带传说成了为了爱情而放弃前途壮志未酬的艺术家。

  toner于白发苍苍时注意到自己满脸的皱纹,却重新焕发出对文学最后的激情,觉得精神还年轻,老的只是自己的躯壳。可是,癌懒得理会他怎么想,又像是特意要惩罚他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一样,开始用疼痛、昏厥轮番折磨他,和他那直到他上大学后才觉醒的自我意识。最终,他们都消逝于一片片苍白的回忆片断中。

  合上书本,夜已黑透。孤灯、空调暖气、加湿器都在不服输地用光影雾声强调着自己的存在。

  下床,在洗手间的镜子前端详自己的脸,圆润饱满,与想象中的沟壑网布完全不同。

  真是年轻,感觉仿佛时光倒流了一般。上天垂怜,让我又重新年轻了一回。

  这一回,我决定要与上回不同。

  《斯通纳》读后感(八):人生可以平淡,但不能没有...

  这是一本读完之后,耐人寻味的书。

  ——题记

  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斯通纳》

  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

  ——莎士比亚诗集

  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其实是看到很多人的介绍,心中一开始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兴趣,也许是不甘于落后他人,怕错过这本被称之为2016年最受期待的书,于是我决定在网上买来看,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从初看的淡味无奇,到中间的产生共鸣,到最后的深深感触,也终于理解封面那句“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所蕴含的意味,这句话是对这本书写斯通纳一生的书最好的注解。

  出生在密苏里中部布恩维尔村附近的一家小农场,从小唯一与他打交道的便是天地之母——土地。如果哥伦比亚没有设立农学院,如果没有父亲的坚持,也许斯通纳的一生就像大多数人一样,一辈子都生活在那片属于他的小小土地里,结婚、生子,安静的度过一生。所以,哥伦比亚大学——斯通纳人生的转折点。

  “年轻时他不假思索自由地释放这种力量,他曾经把这种力量投到阿切尔·斯隆展示给他的知识中——那是多少年前?在求爱和婚后的最初那段盲目、愚蠢的日子里,他曾把这种力量投放给伊迪丝。他曾把这种力量投给凯瑟琳,好像从未投放过。他还以古怪的方式,而且在自己完全意识不到的时候,把这种力量投到生活的某些关键时刻,也许投入得最充分。”这段话是在斯通纳收到曾经深爱过却不能在一起的爱人凯瑟琳所写的书时,骨子里发出的一种感慨,那时的斯通纳已经进入老年,58岁的年纪,但他在收到这本书之后,过往的激情和力量再次回到自己的身上,这种力量正如书里描述的,既非心灵也非肉体,而是两者合一。在我看来,这段话是对开头带斯通纳进入全新世界的莎士比亚诗集的对应,这段话可以说是概况了他的一生,也让我会到:人生可以平淡,但不能没有热情和爱。

  1989年出生,19岁进入哥伦比亚的农学院,大学一年的时间除了完成大学功课外,依旧干着像在农场的生活,生活谈不上愉快也不痛苦,但他看不到自己的未来,这时他遇到了人生第一件让他投入充分热情和爱的事情——斯隆展示给他的知识,于是,大学剩下的几年,他陶醉在文学的世界里;

  1918年,当他还沉浸在朋友马斯特思死亡的悲伤之时,伊迪丝的出现,他再次遵从自己的内心,勇敢的追寻自己的爱,并在婚后的一段时间里,享受着这种甜蜜;

  婚后的生活,直到女儿格蕾丝的出生,斯通纳才意识到生活不如他婚前期待的那样,伊迪丝与他的战争已经进入严重的状态,但他们都知道,双方不可能离婚,好在这时他还有格蕾丝的陪伴,还有他付诸热情的文学研究,生活过的也还可以;

  但是,当伊迪丝对斯通纳的抗战越来越偏执,进而转向格蕾丝时,斯通纳对这个家更加的失望,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生中的知己、爱人——凯瑟琳,即使那时的他已经四十几岁,但他依旧将热情全身心投入这份极具诱惑又充满危险的爱中,直到这份爱的逝去......

  斯通纳的一生中,有过太多的失望,甚至绝望。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遇上两次世界大战,朋友极少,而仅有的一个知己却在他刚刚意识到时,就已经死去,命运对他如此不公,但却又如此的眷顾,因为在他最好的年纪,他找到了他的人生目标——教书,而且在他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教书事业时,生活又出现了令他惊喜的,令他投入热情和爱的东西,例如伊迪丝、格蕾丝、凯瑟琳等等。书中很多时刻都在描述着生活带给斯通纳的绝望,但每一次的绝望时,斯通纳又会觉得生活其实过的可以,甚至还充满着一点欢愉,而给他带来欢愉的就是这些能让他投入热情和爱的对象。

  随着纸页的翻篇,我好像进入斯通纳生活的世界,短短七天的时间,却跟随着斯通纳生活了一生,有悲伤、有惊讶,也有思考。相比那些名人录,或者成功励志书的主人公,斯通纳这本书更像我们每个人的真实写照,因为并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能如此闪耀,他们成功的人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复制的,而斯通纳的一生,平淡无奇,顺其自然又有选择的过着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试问,大部分人的生活不都是平平淡淡的吗?虽然斯通纳就像是我们其中一员,或者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但是他又与我们有点不同,那就是他总能找到让他投入热情和爱的对象,即使在一次次绝望时,这种热情和爱的力量依然存在他心里的某个角落,而这也是支撑他走完一生不可或缺的力量。回到我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容忍生活过的平淡,但绝不能没有热情和爱的力量,无论你是把这种力量放在追星、学习、工作等等上面,只要是内心还有这股力量,那么生活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书的结尾,当斯通纳趟在床上,呼吸着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回想着他的一生:在漫长的岁月尽头,他到底寻找了什么?其实,在他的一生中,他差点就能够完美的一切,与马斯特思的友谊,与凯瑟琳的爱情,在挚爱的教书生涯中获得永远的荣誉...但这一切都被现实阻挡着,但人生似乎需要点残缺美,所以直到最后斯通纳对自己说:”你还期望什么呢?“

  至此,斯通纳的一生以“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结束,享年六十五岁。

  合上书本,全书到此结束,再次回味,这时我才恍然醒悟,开篇莎士比亚那首诗的含义: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每年的这个季节,

  黄叶或尽脱,或只剩三三两两,

  挂在冷得瑟瑟抖颤的枯枝上,

  荒废的歌坛,甜美的鸟儿曾在那里欢唱。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这种时日的暮光,

  日落后渐渐消失在西方;

  黑夜,死的化身,慢慢把它赶开,

  在安息中笼住万物。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那火光的闪耀,

  在他青春的灰烬中奄奄一息,

  在惨淡灵床上早晚要断魂,

  被滋养过它的烈焰销毁。

  目睹这些,你的爱会更加坚定,

  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

  初看书时,朦朦胧胧,似知非知莎士比亚这首诗集所蕴含的意义。直到读完书,才真正的恍然知道这首诗的含义:时光易逝,所有的美好都在一点点消失,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时,我们才会更加用力的去爱,因为再美好的,都只是瞬间的,始终会离我们而去。也许,斯通纳在第一次从阿切尔·斯隆那里听到这首诗时,就意识到这层含义吧,所以一生才会一直努力的去爱吧。

  无论你现在是否还年轻,只要还生存在这个世界,就努力的去爱,努力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要永远离去......

  (补:书里写斯通纳与父母的片段并不多,但却深深触动我的心,读大学后长年在外的我颇有感触,父母永远都是背后的依靠。另外从伊迪丝的父母到她,再到她的女儿格蕾丝,他们的家庭教育方式令人同情又心寒,其实也是现在很多家庭存在的一个问题,值得深深讨论,这里我就不做评论了。)

  《斯通纳》读后感(九):一些

  凌晨两点多合上书本,终于还是读完了,结尾年迈身患癌症的斯通纳躺在玻璃房里,朦胧中看到窗外三五年轻人轻快地迈过草坪,如此之轻到草地上不曾留下一丝痕迹,这番景象描述的真没,反复的翻阅这几页却迟迟不远翻到最后一页,在我看来,威廉斯笔下的斯通纳并不平凡,他从家族几辈人的务农人生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文学教学,他勇敢的去追求自己一见钟情的人,他幸运的遇到了自己的soulmate并结束的如此完美,他毫无犹豫的去捍卫自己心中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标准而无畏其他同事的打压和威胁,即使在最后那段岁月,死亡将至,他越发的坦然和平静,。或许斯通纳的一生经历是平凡的,但我想我最羡慕他的便是他对于自己职业的热爱和一生追求,已是他生活不幸部分的避风港。

  《斯通纳》读后感(十):斯通纳的幸与不幸

  一、总论

  我就是斯通纳,我们每个人都是斯通纳。

  ——西戎王

  《斯通纳》这本书讲的是美国农村子弟斯通纳在成功考进大学之后,沿着高中的勤奋习惯认真学了两年农学,后来受益于美国大学宽松的选课制度,突然发现自己对于有文学的强烈兴趣和天分,继而在选修课老师英文系系主任斯隆的引导下,勇敢地转而学习英国文学,最后成功留校任教直至退休的故事。

  斯通纳的爱情线在我看来是文章的主线。文中,斯通纳有过两个情人,一个是伊迪丝,一个是凯瑟琳·德里斯科尔。

  斯通纳在宴会上对美丽优雅的富家小姐伊迪丝一见倾心,随后两人在伊迪丝父亲(单人,伊迪丝母亲并不愿意)的主导下,在相互没有多少了解的情况下就火速成婚。但是婚后不久,两人就发现他们的婚姻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失败。伊迪丝认为自己为了嫁给斯通纳而永远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生活:比如她本来要和姨妈去欧洲旅游,但是结婚后,她认定凭斯通纳的微薄工资自己不可能去欧洲了,也不可能保持自己从小时候就开始过的那种闲适的生活;而且她在骨子里是鄙视斯通纳的农村出身的,她很快就消沉下去。而斯通纳婚后也立刻发现,自己和伊迪丝其实并没有任何共同语言,自己只是因为伊迪丝的美貌而娶了她,却从此背上了一个一生的负担:虽然伊迪丝并没有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但是两人婚后很快就不再同房,貌合神离,他们的婚姻变成了僵尸婚姻:没有夫妻之实,但是两人又都没有勇气也没有意愿离婚,于是就还是作为一个脆弱的共同体继续共同生活。

  后来,斯通纳和伊迪丝的女儿格蕾丝出生了。本来,斯通纳是可以把女儿培养得很好的,至少可以让她顺着自己的天性成长为具有完全而健康人格的人,斯通纳也能从女儿这里享受无法从伊迪丝那里得到的亲情和温暖。如果伊迪丝对女儿的不管不顾从格蕾丝刚出生起,就一直持续到她成年之后,这本来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突然有一天,也许是嫉妒斯通纳和女儿之间深厚的父女之情,伊迪丝夺走了对女儿的监管权,开始按照曾经培养出她的那种高压教育方式来教育女儿(斯通纳对此无能为力):要求她学钢琴学艺术,参加由她组织的各种尴尬的派对以让女儿学会待客,以“变得受欢迎”,同时通过隔绝斯通纳和女儿的交流消除斯通纳之前和之后对女儿的影响。伊迪丝成功了,女儿和斯通纳之间温情不再,格蕾丝原本沉静的性格和正常的成长进程也就此受到扭曲,成为父母之间的无声战争和不谐家庭氛围的牺牲品,最后故意在上大学的时候未婚先孕,在伊迪丝(单人,斯通纳并不愿意)一手张罗下(格蕾丝想主动脱出家庭这个牢笼的主观愿望也起了推波助澜作用),草草嫁给那个让自己怀孕的、并不了解更谈不上喜欢的陌生人。这个男人不久后就参加二战战死了,格蕾丝带着一个遗腹子孤独过活,重复了父母婚姻的悲剧。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啊,上一代经历了不幸,又亲手把不幸降到下一代身上。

  妻子和女儿两条线都不通了,斯通纳从此无法得到爱情和婚姻以及家庭的温暖。因此,斯通纳头发白得很早,背驼得很快,身体也逐渐变差。这是斯通纳的第一次衰老。如果斯通纳的人生没有其它变数的话,那么他的故事也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也不会写这篇文字了。

  也许是上帝可怜好人,给斯通纳送来了(也是我最喜欢的)爱情和事业的完美结合——灵魂伴侣助教凯瑟琳·德里斯科尔小姐。她和斯通纳因为在文学研究中的共鸣而相爱,走到了一起。和凯瑟琳在一起的时候,做爱和看书做到了无缝衔接,二人的灵与肉水乳交融,斯通纳度过了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这也是知识分子所能期待的最理想的爱情吧。然而由于斯通纳因为坚持学术道德,不放系主任劳曼克斯的不学无术的研究生查尔斯·沃尔克过预答辩,从而得罪了他,虽然自己一生兢兢业业,也早已具备了教授的学术能力,但是却在副教授的位置上呆了一辈子,这是后话。现在,劳曼克斯由于无法容忍斯通纳有了情感的寄托,威胁要辞退德里斯科尔,两人没有办法,最终德里斯科尔主动离开了斯通纳,直到斯通纳因癌症去世,两人也没有再相见。经过这次打击,斯通纳第二次衰老了,而且比第一次更甚。然后斯通纳在一种比没遇见凯瑟琳之前更消沉的状态之下继续教学,直到发现自己得了癌症,才主动提出退休。在退休后不久,斯通纳就死去了,回光返照之际手里还欣慰地拿起一本书,书掉了,他也就去了。

  二、分析

  纵观全书,从爱情和事业两个标准来看,斯通纳都是幸又不幸的。偶尔的幸运和总体的不幸(斯隆——伊迪丝——格蕾丝——伊迪丝——凯瑟琳——劳曼克斯)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了斯通纳的人生轨迹,本书的情节也随这条线波澜起伏,充满变化而又不断向前发展,吸引我不断往下读。

  首先说事业。斯通纳因为得到贵人——前英文系系主任斯隆的指点和鼓励,重新选择并走上了适合自己的道路——文学,不仅成功离开了土地,而且在学术上也小有成就,从研究中也体会到了“悟道”的无上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他的幸;他的不幸则是因为继斯隆担任系主任(成也系主任,败也系主任)的劳曼克斯,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不过我认为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残疾——斯通纳拒过的那个研究生沃尔克和劳曼克斯一样是残疾人,因此这点共同之处可能蒙蔽了劳曼克斯的双眼,只看到沃尔克的一点小聪明而没有看到他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而斯通纳坚守学术道德的行为被他看成是针对残疾人,对残疾人太过苛刻,缺乏基本的同情心,这样,斯通纳对沃尔克的拒绝就被劳曼克斯看成是对他自己的直接攻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身体残疾对一个人的心理肯定是有影响的)。虽然由于终身制的保护,劳曼克斯不能辞退斯通纳,但是他做了三件事:(一)只让斯通纳教一年级的学生,不让他教高年级和研究生,让他一身的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做简单重复劳动;(二)课程安排散乱,一周六天都有课,让斯通纳疲于应付而无法顾及家庭和自己的研究工作;(三)不给斯通纳晋升与其贡献和能力相称的高级职称。这三条也让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脆弱之处——更不要说在中国还没有终身制这层保护呢。

  再说爱情(还有亲情)。斯通纳一生大部分因为伊迪丝而处于不幸之中,幸运的是他先得到了女儿格蕾丝,后遇上了凯瑟琳,但是两者都是得到又失去,我认为这比一生一潭死水更加痛苦。

  三、启发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也就有两条:(一)我愿意与知识做一生的朋友,既能养活自己和家人,又能在“悟道”的过程中得到无上的精神满足,精神世界一生都不会贫瘠,也能够保持睿智,不至于老了就给子女转发微信上面的各种标题吓人的养生文章,也不用去学广场舞和打麻将,看书一项就够了,书海无涯,快乐也是无涯的。生命不息,阅读不止。二、婚姻是神圣而影响一生的事情,不仅仅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那么简单。 要是有人问我:“你怎么还是一个人啊?”我会回答他:“为什么要找对象?是书不好看还是手机不好玩?”

  四、其它

  《斯通纳》封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斯通纳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