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10篇

2018-01-19 21:4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10篇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一本由顾随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一):林奕含的“不应该”乐园

  

这本书阅读得颇为漫长。其因有四:一是个人时间问题;二是此书为顾随先生课堂讲录,诗内诗外,上下前后,谈天说地,充满了顾随式的“跑野马”;三是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词本便是玄之又玄事物;四是既相干而又不相干的一个原因,这些天我总克制不住地想到她:一个女孩子,一个才华横溢面容姣好的女孩子,一个不久前以一种最决绝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女孩子。她叫林奕含,或者房思琪。

  林奕含或者房思琪的毁灭,罪魁祸首当然是李国华,或者现实中的**。但是有另外一小部分开始发话:

  林奕含,你不应该学文学

  一个信仰文学甚至迷信文字的人,如何面对语言艺术的魅惑本质?如何面对语言表象和道德内核之间出现巨大断裂?如何面对文学功用的虚伪?如何面对文学梦境的破碎?那段十六分钟的访谈视频我看了很多遍,我不断地听着这个穿着粉色上衣,语调轻柔的女孩子不断地诉说着她的质疑与叩问:

  “我们都知道人言为信,我甚至没有要谈到所谓大丈夫,所谓仁,所谓义,所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所谓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谓浩然正气。没有。我要讲的是比较小情小爱的,我要讲的是中国的诗的传统,抒情诗的传统,讲的是诗经从情诗被后代学者超译,误读成政治诗之前的那个传统。我们都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缘情而绮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我们明明知道,一个人说出诗的时候,一个人说出情诗的时候,一个人说出情话的时候,他应该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是思无邪的。”

  “这个故事最让我痛苦的是,一个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语境?!他为什么可以背叛这个浩浩汤汤已经超过五千年的传统?!”

  “你可以说他们的思想体系非常畸形,可是你能说他们的思想体系不精美,甚至不美吗?他们的思想体系有着无数的裂缝,这些裂缝最终用语言,用修辞,用各式各样的譬喻法去弥补,以至于这个思想体系最后变得坚不可摧。”

  “所谓一个真正的文人应该有的千锤百炼真心,到最后回归的不过是食色性也而已。”

  “我要叩问的第一个问题是,艺术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第二个问题,会不会,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所谓的艺术家不停地创新形式,翻花绳一样创造各种形变,质变,这些技法会不会也是一种巧言令色而已呢。”

  “我的审美观是,我相信,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开的,表现存在是不可分开的。我是非常迷信语言的人,我没有办法再去相信任何一个人的文字和为人。”

  “我的精神科医师在认识我几年之后对我说,你是经过越战的人。然后又过了几年,他对我说,你是经过集中营的人。后来他又对我说,你是经过核爆的人。”

  “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我的整个小说,从李国华这个角色到我的书写行为本身,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诡辩,都是对艺术所谓真善美的质疑。怡婷她在回顾整个大楼故事的时候,她有一句心里话。”

  “她说,她恍然觉得不是学文学的人,而是文学辜负了她们。”

  在这场崩塌与毁灭中,文学似乎充当了最残忍的迫害者,又似乎成为了最无辜的受害者。所幸,更多的人清楚,林奕含应不应该学中文并非这件事的重点

  而我想叩问的是,文学究竟还能否成为人类的乐园,那里还能否有一些所谓的信仰、真诚、希望、勇敢纯洁、良善、正直、高尚温柔、博爱、宽厚、平等、谦卑……

  我还是多么愿意相信这些美好的词汇啊,可我又多么明白,象牙塔中的我,多少次被动或者根本就是主动选择视而不见,选择听而不闻

  这些天,这个穿着粉色上衣的女孩子,一直在用最温柔的双唇讲述最丑恶的故事,撕开最痛楚的伤疤,给我看,给那么多人看。

  文学的根基到底在何处?当然可以像教科书说的那样,分为阳刚之壮美与阴柔之优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学的屋子中充斥着极致的暴力血腥、阴郁邪魅;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也是文学;更加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是美的。

  文学究竟还能否作为一所圣殿,走进这所圣殿的人,还能否得到一些心灵的洗礼与慰藉?或者说,文学自始至终,从来就不可能成为一所圣殿。又或者说,文学自始至终,从来就没有想过成为一所圣殿。

  文学,究竟是良药还是砒霜?呵,甚至,连良药与砒霜都算不上。

  语言,到最后,不过是工具而已。

  文学,到最后,不过是食色性也。

  那个穿着粉色上衣的女孩子,就这样慢慢地,渐渐地,变灰,变淡,变冷。

  我回头,看着她静止不动的灰白照片,再也说不出任何。

四、书摘笔记(引用:quarkmeteor)

  开场:诗之感发作用

  • 自觉-觉人;自利-利人;自渡-渡人;自了汉-自救不了。

  • 平实-儒-知耻近乎勇;虚无-道-萎靡、否定;空-佛-大雄。

  卷一 唐之编

  第一讲 初唐三家诗

  一、王绩五律《野望》

  • 王氏此诗是凄凉的。平常人写凄凉多用黯淡颜色,不用鲜明颜色。“树树”两句,“牧童”两句,“相顾”两句,生机旺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诗中二句是生的色彩、力的表现。• 王维诗《观猎》前四句,不能将心、物融合,故生的色彩表现不浓厚。

  二、沈佺期七律《古意》

  • 唐诗之好处有两点:(一)韵味、韵;(二)气象。韵味有远近,气象有大小。凡一种作品文体初一发生时气象皆有阔大处,五言诗之在汉,七言诗之在唐,词之在北宋,曲之在元,皆气象阔大,虽然谈不到细致。晚唐诗每字称量而出,故不及盛唐气象。

  • 诗人人生极富同情心,而另一方面又极冷酷,言人之所不能言,欣赏人之所不敢欣赏,须于二者得一调和。极不调和的东西得到调和,便是最大成功最高艺术境界

  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意=理。世俗所谓“理”,都是区别人我是非,是相对的。相对最无标准,辩白不能使人心悦诚服。诗可以说理,然不可说世俗相对之理,须说绝对之理。• 其实高的哲学论文中也有一派诗情。

  第二讲 王绩•寂寞

  • 不论派别、时代、体裁,只要其诗尚成一诗,其诗心必为寂寞心。有一颗寂寞心,并不是事事冷漠,并不是不能写富有热情的作品。必此寂寞心,然后可写出伟大的、热闹的作品来。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淡、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若认为一个大诗人抱有寂寞心,只能写枯寂的作品,乃大错。

  • 平常人之简单不能动人,只因其只是动而未生,心不愉快时只能动不能生,故没有生机。诗人写悲哀、痛苦,照样复杂动人,何以故?有生机也。

  第三讲 王维诗品论

  一、摩诘诗之调和

  • 在表现一点上,李、杜不及王之高超。杜太沉着,非高超;李太飘逸,亦非高超,过犹不及。杜是排山倒海;李是驾凤乘鸾,是广大神通,佛目此为邪魔外道,虽不是世法,而是外道。

  • 王摩诘诗法在表现一点上,实在高于李、杜。说明、描写皆不及表现,诗法之表现时人格之表现,人格之活跃,要在字句中表现出作者人格。• 右丞高处到佛,而坏在无黑白、无痛痒。右丞学佛只注意寂灭、涅槃、法喜、禅悦,而不知“惭耻之服,于诸庄严为第一”。如其《桃源行》,老杜、放翁对桃源不游,必有悲哀,而右丞写来不知悲喜。

  • 杜诗其实并不“高”。杜甫,人推之为“诗圣”,而老杜诗实非传统境界,老杜乃诗之革命者。诗之传统实在右丞一派,“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皆此派。中国若无此派诗人,中国诗之玄妙之处则表现不出,简单而神秘之处则表现不出;若无此种诗不能发表中国民族性之长处。此时中国诗特点,而不是中国诗好点。

  • 言中之物,物外之言,要调和,都要好。右丞诗是物外之言够了,而言中之物令人不满。姑不论其思想,即其感情亦难找到。如“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亦不过四伤感而非悲哀,浮浅而不深刻

  • 右丞诗不是制,而是化。制,还是有;化,便是无了。制,是不发;化,便欲发也无。

  二、摩诘诗与“心的探讨”

  • 中国多只注意事情的演进,而不注意对办事人之心的探讨,故无心的表现。• 欲使生的色彩浓厚,第一,须有“生的享乐”,第二,须有“生的憎恨”,此外第三,还要有“生的欣赏”。

  三、摩诘诗之静穆

  • 王维乃诗人、画家,且深于佛理,深于佛理则不许感情之冲动,亦无朝气之蓬勃 ,其作风者,乃静穆。• 王维之“行”并非意在“到水穷处”,而“到水穷处”亦非“悲哀”;“坐看”亦非为“看云起”,看到“云起时”,亦非快乐。只是自然而然,人与自然合而为一

  第四讲 太白古体诗散论

  一、高致 • 王国维《人间词话》:“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人要能在困苦中并不摆脱而更能出乎其外,古今诗人仅陶渊明一人做到。• 中国幻想发达,千古以来仅屈原一人可为代表。屈子之后,诗人有近似《离骚》而富于幻想者,不得不推太白。• 太白幻想并无根,只有美,唯美。

  二、诗之叙事 • 开合在诗里最重要,诗最忌平铺直叙

  三、诗之散文化;四、诗之美;五、豪气与豪华;六、诗之议论;

  七、秀雅与雄伟 • 在沙场、战场上还写出美的作品,此太白之所以为太白。

  八、“小家子”与“大家子”

  九 写实与说理

  • 诗的写实必是新的写实派。所以只说山青水绿、月白风清不成,必须说了使人听了另生一种东西,而此必从旧写实做起,再转到新写实。• 读晚唐诗便有此感,姑不论其意境,至少在文法上已是太诗味了。如义山“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好是真好,可是太诗味了。“白云千载空悠悠”、“芳洲之树何青青”,似散文的诗,是健全的诗。

  十、俊逸鲍参军

  第五讲 杜甫诗讲论

  老杜在唐诗中是革命的,因他打破了历来酝酿之传统。他表现的不是“韵”,而是“力”。

  一、杜甫七绝 • 近代的所谓描写,简直是上账似的,越写得多,越抓不住其意象。描写应用经济手段,在精不在多,须能以一二语抵人千百。

  二、杜甫拗律 • 晚唐病在不美求美,老杜病在无力使力。• 若论有意与无意,古代伤感多为无意。

  三、杜甫五言诗 • 中国古诗以五言最恰,四言字太少,七言字太多。(五言诗开合变化成功者仅杜工部一人。)• 文学是表现(辛弃疾“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不是论述(杜甫“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说明(作者“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也是春寒了”)。论述在诗中尚有佳作,说明最下。• 老杜与义山有时皆不免意深而语拙,后人则意浅而语拙。作诗“滑”不好,而治一经,损一经,太涩也不好。放翁诗就滑。有志于诗者应十年不读放翁诗。诗甜滑,容易得人爱,而易使人上当;涩,有一点不好,而无当可上。

  第六讲 退之诗说

  • 韩退之非诗人,而是极好的写诗的人。诗人需个性强而通达人情,且生活有诗味——然若按此标准,则古今诗人不多。

  • 《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句,内容与形式几乎不调和,而是极好的作品。猛一看似思想与形式抵触,此种思想似应用有力句子,而屈原用“夷犹”表现,成功了,险中又险,显奇能。

  • 老杜诗坚实而有弹性;“江西派”诗自山谷起即过锤炼,失去弹性,死于句下;若后山诗则全无弹性矣,如豆饼然;韩退之介于老杜和山谷之间。

  • 诗的姿态夷犹缥缈与坚实两种之外,还有氤氲。其有夷犹之姿态,而不甚缥缈;有锤炼之功夫,而不甚坚实。若说夷犹是云,锤炼是山,则氤氲是气。

  • 好的文学对于无聊事,可略;对于好事,那时快而可以说得慢。凡快事皆精彩之事。文学能与造化争功即在此。

  第七讲 李贺三题

  一、说长吉诗之怪 • 李长吉若年寿稍长,或当更有好诗。然而读其诗者并不白费,即因其尚有幻想。此条路自《庄子》、《楚辞》后,几于茅塞。至唐而有长吉。• 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老杜抓住人生而无空际幻想,长吉有幻想而无实际人生。

  二、长吉之幻想 三、《李凭箜篌引》

  第八讲 论小李杜

  一、总论小李杜 二、牧之七绝

  三、人生与自然之调和

  • 义山“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整个是艺术,因其中没有人生。

  四、欣赏的态度,有闲的精神

  • 一个诗人、文人什么都能写,只要是保持欣赏的态度、有闲的精神。最怕急躁,一急躁便不能欣赏。

  五、小杜之“热衷” 六、余论咏史诗

  第九讲 义山诗之梦的朦胧美

  一、绝响《锦瑟》 二、平凡与美 三、力的文学与韵的文学

  四、情操之自持 • 义山诗好,而其病在“自画”,非写人生,只限于与自己有关的生活。此类诗人是没发展的,没有出息的。所以老杜伟大,完全打破小天地范围。

  第十讲 唐人诗短论三章

  一、初唐五言古 二、诗眼中之草

  三、唯美诗人韩冬郎

  • 中国诗写爱,多是对过去的留恋。写对未来的爱,对未来爱的奋斗,是西洋人。

  卷二 宋之编

  第一讲 宋诗说略

  • 唐人重感,宋人重观;一属于情感,一属于理智。宋人重观察,观察是理智的。• 诗有“思”(思想)、“觉”(感觉)、“情”(情感)。• 凡一种学说称为一种学说时,已即其衰落时期。上古无所谓诗学反多好诗,既已成为诗学则真诗渐少,伪诗渐多。

  第二讲 简斋简论

  • 中国一切都是技术成熟,冲动不够。

  第三讲 真实诗人陆放翁

  • 西洋人往往40岁以后不作,或此前不作,老来忽作。中国如此者甚少,唯高适,50岁后始学为诗。通常人只要不死,一直作。• 放翁虽非伟大诗人,而确是真实诗人。先不论其思想感觉,即其感情便已够得上真的诗人。

  第四讲 词之“三宗”

  • 词史亦有“一祖三宗”:词之“一祖”乃李后主,词之“三宗”乃冯延巳、晏殊、欧阳修。• 冯延巳,沉着,有担荷的精神。中国人多缺少此种精神。• 文学上的理智是经过了感情的渗透的,与世法上干燥、冷酷的理智不同,这便是明快。• 感情是诗,感情的节制是艺术。普通人不是过,便是不及。李义山在某种程度上比老杜高,就在此。• 上所举大晏一类词是好的,有希望,有前途;而此类最容易成为叫嚣。文学不是口号、标语,文学中的最高境界往往是无意。• 若说大晏词色彩好,则欧词是意兴好。• 写热烈文字要有冷静头脑、寂寞心情,动中之静。或者说热烈的心情,冷静的头脑。因为这不是享受,是 创作。只作者自己觉得热不行,须写出给人看。• 表现是使人觉,说人是使人知,而觉里也包括有知。欧词第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只是让人知;第二句“彩云易散琉璃脆”,是使人觉。

  第五讲 闲叙《樵歌》

  • 宗教都是想为别人做事,只道家是为自己享福,真该活埋。长生不老,住在洞天福地,吃龙肝凤髓,引琼浆玉液,这样的神仙要他何用?• 写作怕没东西,而东西太多又患支离破碎,损坏作品整个的美。

  第六讲 稼轩词心解

  一、健笔与柔情 • 中国词传统是静,而辛词是动。这是以《水浒传》笔法写《红楼梦》,以画李逵的笔调画林黛玉。这很险,很容易失败,但他成功了,而且是最大成功。

  二、文辞与感情 三、“通”与“不通”

  四、才气与思想 • 周清真吸收了许多北宋词人的好处,独于东坡未得其妙处。• 在南宋可以学辛者盖克庄一人。• 一个天才,总有几个拿手调子。辛之拿手调子如《贺新郎》,两宋无人能及。

  五、性情与境界 • 稼轩虽是老粗,但真能写女性,了解女性,而且最尊重对方女性人格。此一点亮嗓无人能及,便苏东坡亦不成。• 在中国诗史上,所有人的作品可以四字括之——无可奈何。

  六、英雄的手段与诗人的感觉 • 我们要承认现实中铁的事实,同时要在此铁的事实中想办法。

  七、含笑而谈真理 • 《西江月》调太俗,欧公、苏公所作尚佳,南宋而后则推稼轩。此调之俗,一因小说中用俗了,一因此调本身即俗,盖因六言之故。• 人同什么开玩笑都可以,绝不可用自己的生活开玩笑。能同生活开玩的人非大英雄即大天才,我辈决不可如此。

  八、余论

  第七讲 说竹山词

  • 南宋词家多走入纤细、用典之路,而多咏物之作。宋末词路自北宋清真一直便至南宋白石,其后则梅溪(史达祖)、梦窗(吴文英)、碧山(王沂孙)、草窗(周密)、玉田(张炎),此为一条路子。南宋除此六家外,无大作者。

  一、伤感

  二、情致 • 努力,为将来而努力;留恋,对过去而留恋——这是人生两大诗境。这两种境界都是抓不住的,而又是最美的时期。

  三、纪事 • 余于词讲究清楚,而梦窗词太黏糊,不但是胶,而且是膘。

  四、贫与瘟• 柳耆卿《八声甘州》有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若写作“江头错认几人船”,词填到这样就成刻板文字了。

  五、感觉与印象 • 读者非要与书打成一片才能懂得清楚,而作者却需保有一定距离。

  第八讲 宋诗词短说三章

  一、山谷诗之学力 二、少游词好语言 三、从程垓《小桃红》说到咏夏

  四、姜白石之“干净” • 白石太爱修饰,没什么感情。白袜子不踩泥,此种人不肯出力、不肯动情。• “自胡马窥江去后”,挑得好;但“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多少兵灾乱离不敢说,而说“废池乔木”,太干净。

  卷三 外编

  第一讲 古代不受禅佛影响的六大诗人

  • 陶渊明,第一能担荷,第二能解脱。对人生之苦担荷,对生死之苦解脱,然亦非佛家思想,而为中国老、庄思想。• 太白号为仙才,近于道家,又与陶之老庄不同。李所近乃汉方士之道,老、庄是哲理,秦汉方士则有“服食求神仙”。• 杜工部不懂禅,亦不爱禅,乃人,非仙非佛。• 另有韩退之、欧阳修、辛弃疾。

  第二讲 欣赏•记录•理想

  • 义山的小天地并不见得老是快乐的,也有悲哀、困苦、烦恼,而他照样欣赏,照样得到满足。• 记录与欣赏相似,只不过把范围扩大而已,仍不能向上、向前,没有理想。

  第三讲 知•觉•情

  • 人有知故能写花,然但有知不成,须有知且有觉。• 理智是冷静的,感觉是纤细的,情是温馨或热烈的。• 后人诗学、诗才都有,而往往没有诗情。普通把回肠荡气看成喊、豪气,而老杜不是豪气是真情。

  第四讲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二):感情是诗,感情的节制是艺术

  语言的功能是沟通交流。但沟通交流的工具不止语言这一种。

  任何一种交流工具都有其局限性,因此世界才成其丰富多彩的形态。

  语文教学对于沟通交流该有怎样的目标设定以及过程安排呢?

  沟通交流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本,一类是人。

  对文本的理解,即与其作者的沟通。

  对于人,沟通交流的形态主要指课堂上的对话。

  教学到现在,会对文本解读保持审慎的心态。

  我的理解就是作者的真实意图吗?

  换言之,多数人的理解就是正确的理解吗?

  如果无法进行准确解读,不就等于将人引入歧途吗?

  所教年级越低,危险系数就越高。因为孩子尚未形成完整的分辨系统。

  大学中的教学相对自由得多。

  里面可以掺杂个人好恶的评论。

  但似乎无论对于哪一领域,新手都应被谨慎对待。

  因为如果初始阶段接触的是不够准确的信息,而新手没有产生进一步接触的意向,那么就会造成一种误解。

  对于境界高下的判断,尤其要小心对待。

  在文学作品而言,因为标准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个人情感掺杂(百分百的理性不存在),所以这种排名也许更适合以个人好恶排行榜命名。

  顾随在教学时是希望用比较理性的语言传达其感性体会的。但是仍然不够。

  郑师说,不愿将诗讲细碎。会破坏其中美感。

  如果追求的就是朦胧的感知,就不需要老师存在。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感,或许才是需要讲明的内容。

  俗语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郑师说,没有不能讲清楚的,所谓不可言传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

  这书给我的仍然是感性认知多于理性分析。

  只有感性认知是很难应用的。

  还是需要拆开扒碎,知其原理,才可学习组装。

  至于韵味,诗歌高下的区分点,大致是学不来的。

  ======================================

  “有人以为文学中不可说理,不然。天下没有没理的东西,天下岂有无理的诗?不过说理真难。平常说理是想征服人,使人理屈词穷。这是最大的错误,因为别人不能心服,最不可使被教者有被征服的心理,故说理绝不可是征服人。以力服人,非心服也;即以理服人,也非心服也。如读《韩非子》,尽管理充足,却不叫人爱。说理不该是征服,该是感化、感动;是说理,而理中要有情。一受感动,有时没理也干,舍命陪君子,交情够。没理有情尚能动人,况情理兼至,必是心悦诚服。故写实,应是新写实;说理,不可征服,是感动。”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野草·希望》)”

  “诗中非不能表现理智,唯须经感情之渗透。文学中之理智是感情节制。感情是诗,感情的节制是艺术。普通人不是过,便是不及。李义山在某种程度上比老杜高,就在此。义山诗“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上句尚不过写实;下句真好,是感情的节制,诗之中庸。陶渊明诗有丰富热烈的感情,而又有节制,然又自然而不勉强。”

  “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第一部分《创作论》开篇指出:“有如铁和石相击的地方就迸出火花,奔流给磐石挡住了的地方那飞沫就现出虹彩一样,两种的力一冲突,于是美丽的绚烂的人生的万花镜,生活的种种相就展开来了。”

  ”陆、黄一类诗,写欢喜便是欢喜,写悲哀便是悲哀;而观照诗人则在欢喜、烦恼时加以观照,看看欢喜、烦恼到底是什么东西。一方面观,一方面赏,有自持的功夫。沉得住气不是不烦恼,不叫烦恼把自己压倒;不是不欢喜,不叫欢喜把自己炸裂。“

  ”人非圣佛,则心不能长在“中”(儒)、“定”(佛),应“执一以应无穷”——道。“

  ”学七律当少读放翁诗,盖放翁诗少唐人浑厚之味,而人最易受其传染,应小心。余当日恨学不像,今日恨去不尽。俗所谓“见猎心喜”,佛家所谓“积习难改”。“

  ”下棋亦有品格,棋品高的不但输了不急,赢了也不赶尽杀绝。“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要强是要强,要好是要好,而心要宽绰。“

  ”幻想是向上的观照,人生是向下的观照,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须以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须以观照为后盾。观照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如用兵焉。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

  ”诗人必须养成在任何匆忙境界中皆能有余裕,孔子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造次,匆忙之间;颠沛,艰难之中;必于是,心仍在此也。今借之以论诗,作诗亦当如此,写作品时应保持此态度。“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三):秋水文章不染尘

  秋水文章不染尘

  ——略记顾随先生《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文 / 素闻

  中国文字对于意象、意义与意境的探讨可谓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如滔滔江河之入海,亦如垂天之长云,亦如亘古不息的大道,浩瀚无边,周流无穷,然则诗文之教究竟与生命何干呢?顾随先生道: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则即变为一种偶像,失去起原有之意义与生命。因此顾随先生这本讲坛实录——《中国古典诗词感发》的根本意旨即在于:以诗词来兴发感动生命,开启生命,然后悟入。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洁静精微,易之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广博易良,乐之教也;恭俭庄敬,礼之教也;疏通知远,书之教也。而在顾随先生这里,有统纳贯通之妙,从乐而知诗词的节奏情韵,从文而知礼的疏狂繁复,从事而知变化权衡,其言大如橼,又如杨过所使的玄铁重剑,腾空而来,有开天辟地之功,避免诗教之愚,也避免乐教之奢,更无贼心与繁琐,而语境背后所依之实,皆循因而发明之语。

  首要是担当。顾随先生不喜言佛道之诗,但他常用佛道的超越之眼来审视诗词与人,在他这儿,词中纤巧尚可,诗中一露纤巧便要不得,亦不看中“为艺术而艺术”,而是要为人生,为有力的人生而艺术,晚唐诗是美,老杜表现的是力,他推崇老杜、辛稼轩,亦觉得欧阳修、苏东坡学陶渊明而不象陶渊明,言语皆铿锵如金鸣鼓响,忌讳自私与消极,“恋爱不是自私,自私的人没有恋爱……恋爱是宁牺牲自己,为保全别人……孟子说,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因此,读顾随先生讲诗词,现今多数的文艺作品都在被批评之列,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小资们的享乐主义,在顾随先生这里皆是气量太小,不足与言。他理解的宗教“都是想为别人做事”,一旦道破“道家只为自己忙”,就认为“该活埋”,“诗之好在于有力,不勉强不是没有力,不计较不是糊涂。近来人之计较都是想多享权利,少尽义务,这样便坏了。古人栽树不计较乘凉,看似傻,但是伟大。”

  伟大乃在于消灭自我,诗词创作的最高境界乃是要消灭自我。“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再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如果不如此,写得再好,他也不赞叹,在他的眼中,天才是彗星,不知何所自来,不知何往而去。在中国,屈原就是一颗彗星,此外,诗中太白,词中稼轩。尤其是辛稼轩,极热心,极有责任心,是中国旧文学之革命者。“中国词传统是静的,而辛词动,他有极健康的体魄,同时又有极纤细的感觉。稼轩词带“军”气,且带梁山水泊气,写来赶尽杀绝。”顾老就喜欢这样的浩然之气,在混乱的时代,有“虽千万人,俱往矣”之勇。他认为朱希真是小我,总想自己安闲,稼轩是英雄,总想做事。“英雄与佛不同,与伟人不同。伟人是为人类做事,英雄是为自己。”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在文艺作品里的体现竟被顾老一语道破。敏锐,直接,没有任何拐弯,有香象渡河之势,如禅师之接人待物,磊落光明,且是云门天子禅,渊默雷声,或者雷声连连,再寻理由与路数,却又极幽深,难形容,他有孟子浩然之气,恐人不担当,故而比一般人都更懂得立定生命之根。

  作品的好坏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看,好内容令人活着有劲,有兴趣,文辞表现得好,合适,所写之物与心中感情相合……如人有灵有肉,不可或缺。既要言之有物,又要有物外之言,缺一不可。有时诗的失败在于只剩言中之物而没有物外之言。顾老论胡适写东坡的文字,处处比胡适高明,乃因为顾老常善超越,如鹏鸟腾空,万里河山尽在眼下,并不关在具体的何人何诗何词而论其美。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应努力发现自己的长处而发展之。诗教之在顾随,亦透彻至极。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道相资,是中国人的根本精神。数十年来,叶嘉莹先生随时带着这本听课笔记,从燕京大学到台湾,到加拿大,到天津,直至2011年正式出版,其诚其敬,独于其师乎?!2011年冬,素闻参访叶嘉莹先生的时候,先生道:“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在讲诗的时候,提到了做人的理想和境界。我把我的老师的意思归纳在一起:以无生的觉悟做有生的事业,以悲观的心态过乐观的生活。”此亦大勇大智大仁之所在,如杜甫与辛稼轩,秋水文章不染尘,秋水之情亦清冽,文化总是赖人而弘,前赴后继,无有断绝,如是而有其道统与学统,蔚然成秀。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如果心怀真像天地那样博大,海洋那般浩瀚,大概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可含容,不可体解,不可抵达,一切古圣先贤,知其精神,必可与之同在,如舍利弗在洞中打坐,却先于莲华色比丘尼见到佛。此亦诗文之教的核心所在也。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四):追寻壮美

  追寻壮美——读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顾随先生《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叶嘉莹先生40年代听顾随先生课的课堂笔记,近读感觉很受益。顾随生逢乱世,取的是入世精神,受近代思想影响,读古人诗希望从其中得一种力量,亲切地感到人生的意义,所以对有“力”的古诗,格外倾心。

  何谓“力”?顾先生曰:“心里是不调和,而将其用极调和的笔调写出,即是力。”力的生发,来自生活,诗须有生的色彩,有心的探讨,此方为美。这种美,可以是优美,但更多是壮美。杜甫诗是壮美的,有力的,虽然有时候不免着意用力,李商隐诗是优美的,是白日梦,有心无力。李白诗入生活浅,无思想,而有高致,杜甫诗入生活深,有感情,纵然不伟大,但却深厚。但短处即长处,谁也代替不了谁。

  有力,故取勇猛精进,这种精神,汉魏后儒家失落了,沦为淡薄,保存的反在佛家,故顾先生多用禅语灯录论诗,颇契我心。顾先生对很多诗人是颇失望的,所以他说:吾国诗人亦未尝不自人生出发,只是入得不深,感得不切,说得不明。这话不但说古人,更说后人。论诗时顾先生也不免说得远点,刺一刺世人,比如关于面子问题:中国人要面子,可是顶不要脸,古人则反是。现代人真不要脸,可是要别人留面子。其实这很没必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行了:文学批评不是说文学中的真理、真是非,只是文人在此发表“偏见”。

  顾先生课堂上跑野马,讲的是诗词,却有布道的精神,如诗之说理,并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感化、感动别人,这有点宋明理学讲学的味道。讲学,修业是一方面,重在进德。可惜到了近代,书院变为学院,修业专门化,进德沦为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者,扯虎皮做大旗也,且此面大旗又为杀死老虎得来。

  文明古国,遂近于文明死国矣。

  (顾随著,叶嘉莹笔记,顾之京、高献红整理:《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另,此书有几处错误,包括不多的几幅插图的说明文字,浏览所及,罗列如下:

  第13页插图:说明文字为“王树榖《弃胡琴图》”,“弃”应为“弄”。

  第27页:去头去脚则对矣。“头”应为“投”。

  第28页:桃花流水杳然去。“杳”应为“窅”。

  第102、103页:积雪明林表,城中增暮寒。“积雪明林表”应为“林表明霁色”。

  第107页插图:说明文字为“杜甫《蜀相》诗意图”,实为元钱选《贵妃上马图》局部,画的是唐明皇回头看。

  第118页注:百丈淮海。“淮”应为“怀”。敢乞以亡僧津送。“津”应为“律”。

  第134:“行有余裕,则以学文”。“裕”应为“力”。此段顾先生从“观必须有余裕”讲起,因《论语•学而》此文而误,应是顾先生误记。

  第157页:频频袅袅十三余。“频频”应为“娉娉”。商女不知亡国根。“根”应为“恨”。

  第161页:只是当时已悯然。“悯”应为“惘”。

  第162页:吴昌硕……直到90岁,老年尚如此。按吴昌硕活到84岁,此90岁应是吴先生误记。

  第204页插图:说明文字为“明崔子恩《苏轼留带图》副本”。“恩”应为“忠”。

  第208、209页:杏花消息春雨中。“春雨”应为“雨声”。

  第314页:插图说明文字为“马远《陶渊明逸致图》”,这幅图作者应是明代画家周位(字元素),而不是南宋画家马远。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五):大师

  读完已有一个星期,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绝品。

  一本好书先得好看。读了几十页就被吸引住了,跟诗词赏析之类完全不一样。读的时候好像读小说一样。因为顾先生跟你说的是诗,但是他更关心作诗的人。他把每一个诗人的生活、品格、才能与所作之诗结合起来讲,显得自然而然,深入浅出。仿佛这样的人必然会做出这样的诗,这样的诗必然出自此人之手。一首诗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面的,与当时的时代紧紧结合,与一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息息相关。

  韩寒说,一个人应该超越这个时代。从顾先生剖析的这几位诗人来看,很难。一个诗人的创造风格受时代的影响很深。初唐诗开阔大气,晚唐诗再难有此风格。不得不说,时代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好书当然不仅仅是好看。由于是笔记整理的,里面很多语句并不是很连贯,但是这并不妨碍理解。大师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字里行间,一边读,一边觉得醍醐灌顶,对人生对命运的态度豁然开朗。读罢,想回头找一些名言警句,可是一无所获。更觉顾先生功力深厚,在平淡的文字里,让我们感觉到了至美的存在。

  我向很多人推荐了这本书,因为我觉得读不读诗没有关系,这本书更重要的是能给你人生的指导,能带给你基本的人生感悟,能让你对人有更透彻的理解。书里面的诗人都是我们早就知道的,甚至有一些是我们喜爱的,在读的时候,会带着感情去体味这些诗人的性格品格和才华

  真心羡慕叶先生能聆听这样的授课,也十分感谢她能坚持听6年,认真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将笔记带在身边,保存完好,让我们能在几十年后有机会享受到这样的盛宴。

  高晓松说过,这是一个平庸的时代。读一读生活在不平庸时代的大师的书,也算是一种弥补。能够遇到这本书,真的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六):优秀得像神一样

  文如其人,读文章、诗词跟作者一生联系起来看才更有味道。知道作者的生平,知道他的才情到什么位置,便知道他是不是够努力,是不是够有智慧。 可以看出顾随先生最喜欢陶潜与稼轩。小时候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只觉得陶渊明避世,不勇敢。可一个追名逐利,患得患失的人又何以去评价一个洞悉世事,心不为物质所累,有才情的过来人?杜牧的诗有一种放荡不羁,自带悲伤的特效,虽然顾随评价杜牧的诗词浅薄,可是杜牧的诗易带给人感发,如《汴河阻冻》浮生恰是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是不是有点哲学的味道? “李白有才情无思想,杜甫很努力但是笨拙”这些都是顾随说的。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了解唐宋诗人的大门,原先认为那些大诗人、大文豪其实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优秀得像神一样。需要客观一点再客观一点。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七):书摘

  第二讲 王继 寂寞心

  不论派别、时代、体裁、只要其诗尚成一诗,其诗心必为寂寞心。最会说笑话的人是最不爱笑的人。寂寞心盖生于对现实之不满(牢骚)。叹老悲穷的牢骚不可取,就是说,牢骚不可生于嫉妒心。纯洁的牢骚是诗人的牢骚,可发。

  平常人之寄托多“不诚”,故不成;“诚”则能得到愉心,此所谓“涅槃”。盖即当做一件事,心不外骛,心完全着落、寄托在所做事物上,是“诚”,是“一”,即是“涅槃”。在“二”以上则是精神分裂。孟子:“定于一”是静,而非寂寞。作诗的那点境界,像得道而不是得道,动机不是“定于一”。因若在作诗前已“定”,则无诗矣;然若“不定”,也做不出诗来。

  第三讲 王维诗品论

  缺少生的色彩,或因中国太温柔敦厚、太保险、太中庸(简直不中而庸了),缺少活的表现、力的表现。

  首须“返观”——认识自己;后是“外照”——了解人生。

  人生常感到愤慨、不满足,于是羡慕、嫉妒,此真如大毒蛇来咬人心。每节《佛经》末后皆有“诸弟子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等字,真好!“信受奉行”之前必为“皆大欢喜”,欢喜则无“隔”心。有时理智上令人做事,而心中不欢喜,勉强之事不能持久。不必拍掌大笑,只要自己心中觉得受用、舒服即可。令人大笑之事只是刺激,佛不要刺激,甘于平淡而欢喜。

  第四讲 太白古体诗散论

  太白诗第一有豪气,出于鲍照且驾而上之。但豪气不可靠,颇近于佛家所谓“无明”(即俗所谓“愚”)。一有豪气则易成为感情用事,感情虽非理智,而真正感情亦非豪气。因真正感情是充实的、沉着的,豪气则颇不充实、不沉着,易流于空虚、浮漂。

  太白诗字面上虽有劲而不可靠,乃夸大,无内在力。

  所谓“俗”,即内容空虚。只要内容不空虚,不管内容是什么都好。如《石头记》,事情平常而写得好,其中有一种味。《水浒》之杀人放火,比《红楼》之吃喝玩乐更不足法,不可为训,而《水浒》有时比《红楼》还好。《红楼》有时太细,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水浒》用笔简,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

  中国人要面子,可是顶不要脸,古人则反之。现代人真不要脸,可是要别人留面子。

  第五讲 杜甫诗讲论

  “莫思身外无穷事”是说“人必有所不为”,“且尽生前有限杯”是说“而后可以有为”。老杜这两句有力。但如太白“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便只是直着脖子囔。

  中国古代安土重迁,人情厚重,不喜暴露发扬。不是说中国人厚重即美德,日本便轻浮浅薄,而日本的好处在进取。中国人凡事谦逊,坏了就安分守己、不求进取、苟安、腐败、灭亡,因果相生,有好有坏。……中国是一盘散沙,若谁也不肯为国家、民族负责任,只几个人干,也不成。中国人原是谦逊,再一退安分守己,再一退自私自利,再一退腐败灭亡了。我们能否在进取中不轻薄,在厚重中还要进取?

  第六讲 退之诗说

  西洋人以“十”代表艰苦,“卍”代表印度之神秘,“O”代表中国之玄妙。“玄”说好是玄,说坏是混沌(糊涂)。中国国民性懒,听天由命,爱和平;而西洋人不爱守规矩,以犯规为光荣,且强悍起来又不像爱和平的。中国文字是糊里糊涂明白的,混沌玄妙。故选“氤氲”二字。

  王维《鸟鸣涧》曰“鸟鸣山更幽”,好。王安石曰“何若'一鸟不鸣山更幽'”?不可。静与死不同,静中要有生机,若曰“百虫绝”,则是死,寂静中有生机,即中国古典哲学所谓“道”,佛所谓“禅”,诗所谓“韵”。佛家常说心如槁木死灰,非真死,其中有生机。

  一切事业躁人无成绩,性急可,但必须沉住气。学道者之入山冥想即为消磨躁气。盖自清明之气中,始生出真、美、合而为善,三位一体。退之思想浮浅而感觉锐敏,感觉锐敏之人往往躁,如何能从感觉锐敏中得到平静,而非迟慢、麻木?

  第七讲 李贺三题

  幻想与人生不能成为一个,不能一致。若能,则真了不起。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幻想是向上的观照,人生是向下的观照,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须以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须以观照为后盾。观照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则实之——如用兵焉。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

  第九讲 义山诗之梦的朦胧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二字真好,梦的朦胧美即在惘然。不是悲哀,也不是欣喜,只是将日常生活加上一层梦的朦胧美。庄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尚嫌其多此一笑。诗人在惘然中,谈不到悲哀、欢喜。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八):听先生讲古典诗词

  搬过家的人都知道,搬家的过程是一个精简生活物品的过程。如果在一处住一辈子,房间里存着小学的习字本、中学的考卷都不是什么难事;若是搬过几次家,依然留在身边的东西,必是对主人而言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了。叶嘉莹在半生流离辗转的生活中,始终随身携带着当年听顾随先生讲课的笔记。因而吸引我的不只是这笔记的内容本身,更是它背后时光的沉淀,精神的升华。

  顾随先生的父亲是前清秀才,先生幼承庭训,诵习四书五经、唐宋八家文、唐宋诗及先秦诸子中的寓言故事,后考入北洋大学,两年后转入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即投身英语及国文的教育工作。先生在古典诗词方面留下了不菲的著作,而教学之于著述,除去了踪迹及规范的限制,更是全任神行,一空依傍。

  叶嘉莹聆听顾随先生讲授古典诗词前后近六年之久,不仅记下了大师的高谈阔论,也批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她说:“我深知先生所传述的精华妙义,是我在其他书本中所决然无法获得的一种无价之宝。古人有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先生所予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提升。”这与顾随先生的几句话相得益彰:“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则即变为一种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义与生命。”师生可谓跨越了生死离别的时空界限,情致情思相会交融。

  顾随先生的女儿将叶嘉莹半尺多厚的听课笔记整理成书,用实录的形式,保留了顾随先生雅正与通俗合揉、严肃与幽默并在的讲课风格,仿佛文字跳动起来,依旧是大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顾随先生讲古典诗词,常是先拈举一个当时有所感发的话头,层层深入,可以接连讲授好几小时甚至好几周不止,看似讲为人学道之方,实则论诗的妙义;不仅就用字遣词、诗人风格展开比较,也就诗之情意引申发挥,加入了自己研读和创作的心得体验,还掺杂了西洋文字的特色。当年他的课已有“跑野马”的美誉,这野马不是毫无羁勒、没边际地随意狂奔,而是有生命力量、生活色彩的浩浩荡荡。

  古典诗词可谓汉语言文化的瑰宝,不仅在文字技巧、节奏韵律上登峰造极,在思想意境上也凝练高致、意蕴深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又说“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这样高远通达的诗性,为我们展示了“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人文关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雄魂壮志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物我相融,将小我化而为大我,让一脉相承的精神文化撼动千年之后的我们。

  与搬家的道理一样,改朝换代也是一个筛选文化成果的过程。太平盛世,藏书万间不是难事;但社会动荡之时,间或举国迁徙,文学书籍毕竟不是逃难的必需品,留于身后而毁于战火者不可计数。又有新朝焚旧书,保留下来的更无几。如李清照的《漱玉词》十六卷本已交与朝廷,却埋没在深宫之中,一直到明朝,被当做年深日久的废纸盒垃圾,清除出来,和许多发黄的破书一同烧成了灰烬,流传在外的仅诗词数十首。我们今天得以背诵的诗词,不知有多少靠口口相传才流传下来,岂独“珍贵”所能形容。

  中国是一个悠久的史国,也是一个辉煌的诗国。如果说历史是现代基业的承重墙,古典诗词就是墙上的精美壁画,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与灵魂,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在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发达的今天,文字的保存与流传已经不是问题,然而对古典诗词内涵的体会与感发,却在快节奏的工作和层出不穷的娱乐中渐渐疏离。惟愿这些历经了说不尽的艰难而终付刊印的书籍能广为人读,古典诗词得以真正地流传。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九):读书笔记

  中国古典文学自有一种文字之美,那些浓缩后的语言,朗读后更美。老早读完就想写篇读后感,往后一拖,倒是忘记了当初读书最初的感觉了。

  作为一名赏析诗词的书,顾老先生,讲起来一是不枯燥,读起来觉得有意思,仿佛能看到一老先生在你面前摇头晃老,认认真真的解析起,他的感悟;二是有自己见地,对于广为流传的诗词,先生倒不觉得好,觉得遭,不过想来本来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先生在他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看法。

  诗词这种东西,读书的时候死记硬背,往往忽略了他们的美,不读书的时候,看到一处风景,心中一处感慨,曾经背过的诗从脑海出来,这才映了景,这才理解了诗中的情。每到春天,看到湖边的柳树,会念 “二月春风似剪刀”,看到梅花,会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感慨时间,会想,“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科举制度,也造就了一批多愁善感的诗人。而这些诗人,有天赋的是李白,用力的是杜甫,有天赋有技巧的是李商隐,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在诗中的地位绝对高。

  还有一种即使意义不大,念出来自然而然就很美的古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只可惜,才疏学浅,倒是没有完全跟上大师的节凑,平平仄这些总也不明白。

  ————————摘抄分割线——————————————————

  1.真正寂寞,外表虽无聊而内心忙迫。

  2.作品不能无“意”,然在诗文中,文第一,意第二,诗中好坏不在意之有无,须看其表现如何,古人是以声音、字形表现意义,不是说明。

  3.唐诗之好处有两点,(一)韵味(神韵)、韵;(二)气象。韵味有远近,气象有大小。凡一种作品文体初一发生时气象皆有阔大之处,五言之诗在汉,七言之诗在唐,词之在北宋,曲之在元。

  4.不论派别、时代、体裁,只要其诗尚成一诗,其诗心必为寂寞心。最会说笑话的人是最不爱笑的人。如鲁迅先生最会说笑话,而说时脸上可刮下霜来。寂寞的心看不见,可寂寞的脸看得见。最是失去母亲的小孩儿,那就是一张寂寞的脸。

  5.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淡,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

  6.寂寞心盖生于对现实之不满(牢骚),然而对现实的不满并不就是牢骚,改良自己的生活,常欲向上、向前发展,也是源于对现实的不满。

  7.世上许多事情,不许说,许懂。

  8.人在真生气、真悲哀时不愿让人劝慰。

  9.有许多好笑的事情无足道、无足取,而可爱。问别人家事皆知,问自己屋里事,十个有五双不知。谁个背后无人说,谁个人前不说人?

  10.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故一轻一重。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诗里表现伤感,是肤浅的。

  11.一切文学的创作皆是“心的探讨。”

  12.欲使生的色彩浓厚,第一,须有“生的享乐。”施为,生的力量的活跃’第二,生的憎恨,憎恨是不满;第三,生的欣赏。

  13.中国字给人一个概念,而且是单纯的,西洋字给人的概念是复杂的,但又是一而非。中国字单纯,故短促,外国字复杂,故悠扬,愈是富贵之名家小姐,愈穿的朴素,愈显得华贵。

  14.故创作时,心中不可有一人。用功时虽贩夫走卒之言皆有可取,而创作时脑中不可有一人。读书不要受古人欺,不要受先生影响,要自己睁开一双眼睛来,拿出自己的感觉来。看书眼快也好,上去便能抓住;但若慌,抓不住,忽略过去,便多少年也晃过去,一个读书人一点“书气”都没有,不好,念几本书处处显出我读过书来,也讨厌。

  15.人往前看总觉得来日方长,而到老年时回头看已是逝者如斯,人愈老这种此种感觉愈迫切。

  16.假如没有沉静,也不能写热烈激昂。因为你经验过了热烈激昂,所以真切,又因为你写时已沉静,所以写出更热烈、激昂了。悲哀、痛苦固足以压迫人,使人写不出诗来。太高兴也写不出来。

  17.中国文学在修辞上易美,而在表达思想及写实上有缺憾,因为音节太简单、单音、整齐。

  18.出于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近代青年不肯实际踏上人生之路,不肯亲历民间生活,而在大都市中梦想乡民生活,故近代文学难以发展。

  19、一人对什么都没兴趣,便是表示对什么都感到失去意义,便没有力量;真的淡泊,像无血肉的幽灵。我们需热衷地做一个人,要抓住些东西才能活下去。

  20.诗人之将日常生活加上梦的美是诗人的天职。

  好诗皆有梦的色彩,梦是有色彩的。

  21.一个诗人有时候之特别可爱,并非他作的诗特别好,特别高,便因他是我们一伙儿的。

  22.能说极有趣话的人是极冷静的人,最能写热闹文字的人是极寂寞的人。

  23.人在恋爱的时候,最有诗味,便因恋爱不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没有恋爱,有的只是兽性的冲动。何以说恋爱不自私?便因在恋爱时都有为对方牺牲的准备。自私人是不管谁死都成,只要我不死。

  故恋爱是义务,不是权利;恋爱是给予,而非取得,并非要得到对方什么。恋爱如此,真个人生亦然,要准备为别人牺牲自己。

  ————打累了,歇会儿。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读后感(十):一部让人愉悦的精神美食

  拉拉杂杂看了2个多月,主要是做枕边书来看,闲暇时间翻一翻,所以没有任何负担和压力,看起来也格外愉悦,单纯的心灵享受,很喜欢。

  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这是叶嘉莹当年跟随顾随先生学习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叶嘉莹和顾随在看《原来如此》的时候大致了解过,知道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很高,而叶嘉莹更是被誉为最后的女诗人(词人?),顾随是她授业恩师,领入法门的导师,由此可以想象这些笔记对她的重要性(辗转多年都随身携带),从中不仅可以了解顾随先生的学术观点、文化底蕴,也能从侧面了解顾先生教学风格。

  书中从顺着历史时间讲述中国诗词,点评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两座高峰,所以在这两个阶段停留时间格外长,细细讲述了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苏东坡、黄山谷等人的诗词特点,结合中西文化点评分析,不仅有大量诗词佐证,还时不时把西方文化观点引入,可见民国时期的大师真是学贯中西啊。

  就当做闲暇阅读,看的很随意,可以说是随看随忘,但看的过程很开心,很享受,好像回到大学课堂,老师讲的开心,兴致勃勃随心引发,而我们跟着春游一样,他看见什么就说点什么,满心愉悦。说陶渊明的诗真好--好像所有的大师点评的时候都会讲陶诗好,有内容有诗情,而李白是文采太高,但不切合实际,随意学不得,而杜甫则是能吃苦很有力,有同理心,又有诗心,所以能写出好的诗句,而李商隐的文字很好,有观照,所以也能写出好诗,但格局相对还是太小了......诗到了宋朝就开始偏向“理”学了,越来越讲究格律,很多活泼的有生命力东西没有了,于是词越来越好了。为此,顾先生动辄提起诗经里面的“杨柳依依”,这些文字很浅显却很美,所以诗歌其实还是要有内容,有生活,有诗心诗情的呀。

  书是很厚很厚的吧,看着看着就忘了很多,但一旦想起来,似乎又能想起许多,真是有趣。至于不少人说很多内容和别的几本书重复了---根据这些笔记整理出了好几部,但这部应该是最完整的了,所以感兴趣还是看这一本就好了。至于书里面有一些车轱辘话(比如“杨柳依依”的相关说法讲了很多遍),想想顾先生讲了6年的课,课堂上肯定要大量重复,而且大量重复也可以加深学生认识,是很正常的教学手段,所以都能接受。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成为丰富、有情趣的人,所以尽可能多跨一些领域,这种人文类的书,没事翻翻可以陶冶一下情趣,看着耳熟能详的诗人、诗词被点评,不少从前不懂、没意识到的东西在大师点播下也有新的认识,对诗词乃至人生都有了新的感悟,这就是人文的魅力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