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21 20:2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精选10篇

  《西蒙娜·薇依评传》是一本由[美]帕拉·尤格拉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一):《西蒙娜•薇依评传》:一个女人英雄

  (发表于20141201《光明日报》)

  善的事物拒绝所有分离。(西蒙娜•薇依)

  在文学体例中,“评传”是很独特不易驾驭的一种。它既需要评论一般,对传主的思想脉络有所把握并进行评析;同时还需要像传记一样,对其生平进行叙述和阐释。如果两件事分开来做尚且不难办到,但要将其组合却需要一定的功力了。好在美国人帕拉•尤格拉是个足够优秀作者。他的努力,使有关西蒙娜•薇依的一切,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呈现。

  关于西蒙娜•薇依,通常来说人们会以这样的头衔来描述她: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但在她短暂的三十四年生命中,这个女人用“艰苦卓绝的劳作”,践行了她所认定的生命价值。或许正因如此,比起以上的词语,我更愿意用“英雄”来称呼她。

  一个人,想要成为“英雄”,究竟有多难?在不同意识形态下,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去判定“英雄”,来固定所谓的“主体思想”。但无论如何,“英雄”总要脱颖而出,因而他必定是个独一无二的人,并且执意地,要将这“独一无二”,演绎到极致。

  薇依显然就是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女人。出生于犹太家庭的她自幼便展现了罕见的学习能力,而由于某种家庭禁忌,在她的童年时光里,她始终被以“抚养男孩”的方式对待,这似乎是她在日后展现出的性格复杂性的伏笔。

  生于1909年,卒于1943年,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这个女人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光。两次大战几乎都对她的生命产生了足以改变方向影响。在一战期间,她的学业受挫,但凭借过人的天赋,她还是在16岁时进入中学就读。从维克多•杜吕依中学到亨利第四中学,薇依经历人生中愉快的时光——她的天赋在最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实现了近乎井喷般的迸发。而在中学时,薇依结识了另一个在法国历史上足够有名的女人。这两个人几乎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般,代表了“知性”与“女人”结合的不同方式——这另一个女人,名叫波伏娃。

  英雄的世界,总与冒险有关。薇依的第一次冒险,发生在她刚刚走出校园时候。由于对无产阶级者的同情,她选择加入他们的队伍,成为一名女工。这是她生命中的第一次“受难”,在艰苦的环境中劳作,使她的健康状况遭到了重创。但对于始终坚信“受难是与神沟通的唯一方式”的她而言,这段经历,让她更加坚定自己尝试改变人类“共同厄运”的决心

  1935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得知此事的她选择参加这场战争——书斋里的正义终究无法令人信服,她要亲自对“赤色分子”与“佛朗哥分子”之间的斗争作出判断。在西班牙,她见识了战争灾难所能给予人类的绝望。这无疑对她后来的思考产生了深远影响。

  正如本书作者所说,薇依的一生经历了两次死里逃生,“但是……不会有下一次了。”从西班牙前线回到法国,到二战爆发,战火燃至法兰西之前,是她创作的高峰期,“她尝试回顾历史,寻找人类不断制造黑暗的根源,而希特勒,却在继续书写黑暗的历史”。

  1942年,薇依来到了美国,这似乎是唯一令她蒙羞的事——她是个英雄,却要像老鼠一样东躲西藏。她的健康状况也是在这一期间出现了进一步的恶化。一年后,她在英国与世长辞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薇依选择了节食——每天只进食少量“圣洁的”食物。这似乎成为她实践自己思想的方式——作为一位宗教思想家,食用“圣餐”在她看来并非是“进食”,而是人们将自己与神融为一体的方式,而普通的吃,则意味着不洁与粗暴。于是她的“节食”,变成了一场由自己主导的“祭献”。只可惜薇依死得过早,以至于她的思想无法得到进一步阐释,反而被人们认定成是来自“神秘主义者”的呓语。

  作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不妥协”显然是其表现自己独特性的方式。薇依也着实是从不妥协——她的思想与主流格格不入,她的做法总令人诧异,甚至她作为一个女性这件事本身,在尚由男权主导的世界里,她所表现的杰出,也是“不妥协”的一种表现。

  但由此,我们便可以定义她是一个英雄了吗?显然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将“成为英雄”当做唯一目的生活的人,恐怕很难实现他的目的。英雄的认定是个评价,而非客观存在的标准。换言之,你的生命里,除了独特,还要有他人。

  事实上,在薇依的生命中,总是隐藏着显而易见的同情。她参加工作、战争,显然是出于对正义的渴望。她不懈的思考,是在谋求一条出路,给所有不安的人。“维护真与善以及非世俗之物的力量并非来自内心。如果相信它是来自内心,那只会是出于傲慢,其本身就背叛了心中所爱。”她的思考与追寻,不止于心灵。尽管灵魂不断寻求与“神”的共鸣,但她的善意,却从未离开人世

  我敬佩这样的灵魂——即便流星划过天际时间再短,它也足以照亮一片暗夜。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二):笔记

  她在交给阿兰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行动从来都不困难,我们总是做的太多……缝制六件银莲花衬衣,同时保持沉默:这是我们获取力量的唯一途径…”

  在此我们发现她生命中也许是最重要概念:分离。有人可能认为,伟人事实上就是“高高在上”,因此与我们本来就是分离的,对薇依来说,事情恰恰相反:善的事物拒绝所有的分离。亚历山大不是因为有一支征服世界的军队而伟大,而是尽管他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仍然伟大。他真正征服的是内在的宇宙,而不是他周遭的世界。“每一件事都发生于亚历山大的灵魂深处……“

  波伏娃和萨特虽然都敬佩她,却没有讲她视为志同道合者,这一不和谐正常。赫尔曼明智说:“这对伴侣属于一种单纯知识分子,追寻人类存在的意义,而不是探讨人类的痛苦不幸。”他还进一步说道:“波伏娃的基本追求从来就是独立自由和意义……”简而言之,她追求自我实现,相比之下,薇依的理想是自我消弭或无私

  问及学生上薇依的课有什么收获时,其回忆说,西蒙娜说过:“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选择代价最大的”。(看得出维特根斯坦的影子,他有次写道:“你取得的任何成就,对你自己的意义总要大于他人的意义。无论你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应该付出的代价。”

  薇依写道:“善作为恶的对立面,在某种意义上,其实与恶一样,与恶对立的一面从来不属于更高层次的善。”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三):天鹅

  叔本华曾说:“一个天才是很难合群的,因为除了他的独白之外还有什么对话能如此智慧有趣呢?”西蒙娜•薇依并不是叔本华式的哲学家,虽然他们对人世间的悲苦都有深切的体会,且都具有孤独气质。不得不说,作为一名卓越的思想者,西蒙娜•薇依是20世纪著名的女哲学家,虽然她自己未必愿意被这样称道。从留世的照片可以看出,她具有天使般的美貌,而据说这与对于饮食的反感一道,是困扰她一生的烦恼

  这对我们来说或许不可思议。食与色,既是生活的根本,也是为人乐趣。许多人为了追求美貌而对自己的容颜呵护有加,更多人为了美味佳肴一掷千金。而这些对薇依来说,统统都不重要。不仅不重要,还会令人堕落和远离真理。正如她的传记作者帕拉•尤格拉所认为的,对于薇依来说,“吃以其特有的消化方式来构成一种对现实的奇特关系”。通过这一对她来说“近乎奇迹”的日常之事,薇依思考着关于“存在”和“苦难”的哲学议题。

  人类依赖不断地进食来维持生存,这在薇依看来便是一种“摧毁”:毁灭有生命的事物,进而消化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而其中鲜有智慧或虔诚可言。薇依认为,人类之间的“爱”,便仿佛一种“消化”行为,因此“我们吃我们的朋友和所爱的人”,这令人感到惶恐和哀伤。于是薇依终其一生在饮食上不太顺畅,不仅胃口小,有时还拒斥进食,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她自幼的消化不良。而基督教的圣餐在薇依看来却是一种“逆向吃法”。基督将酒和面包分享给众人,仿佛分享自己的血肉。但这并非众人在“消化”上帝,事实恰恰相反:“吃者成为被吃的”。由是,薇依对“吃”的反感,与她的哲学思考互为表里。

  真正虔诚者大多乐于分享而非索要,一方面是因为对神或真理的热爱令人变得善良,另一方面,或许更重要的,是因为索取带来痛苦,使他们沦为自己所鄙夷的那些生物贪婪而被动。于是在虔诚的世界里,放弃“索取”——美食舒适,甚至生命——免去了人在这个重负世界的痛苦,而“分享”的行为以主动姿态为自己争取着更多的快乐和光明。因此,无独有偶,维特根斯坦放弃巨额遗产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扔到枪林弹雨的战壕中受难,这一自我摧毁的方式一如西蒙娜•薇依要求作为空降兵被派往前线,或者在艰苦的工厂折磨自己。“他将一切困难,哪怕是很微小的,都看成是他不想反抗的恶运的征兆。”卡尔维诺的男爵因为年少时的一个偶然事件把自己放逐到树上,这一拒绝人群的“逃跑”行为,也令他开拓了一个更绚丽真实的世界。困难,或者说苦难,对于天才来说便是命运的预言和召唤。而无论是虚构世界中的树上的男爵还是西蒙娜•薇依,都并非出生于苦难之中。于是,他们便自我缔造属于自己的真实命运。

  苦难的世界需要更强大的面对方式。薇依以沉默的方式来呼应现实的咆哮。与库尔特•哥德尔一样,薇依是童话深沉爱好者。在他们看来,童话“代表的是正确观照下的世界”并“呼唤着读者的阐释”。那些父母念给孩子的枕边故事,不是幼稚的魔法或者幻想。或者说,不仅仅是幼稚的。格林童话中有一个关于六只天鹅的故事。巫婆将女孩的六个哥哥变成了天鹅,而拯救他们的唯一方法是女孩亲手缝制六件银莲花的衬衣,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沉默。

  可是,面对苦难的侮辱,我们不应报以最顽强斗志吗?难道沉默不是最消极态度吗?薇依写道:“行动从来都不困难;我们总是做得太多……要将银莲花缝成衬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防止了多余的行为破坏六年沉默的纯洁。在这个世界上……克制行动:这是我们唯一的力量……和道德。”圣徒式的哲学家以沉默替代了行动,正如对美貌和吃的厌恶使她更接近生命的最大欢乐,因为我们既是救赎者,也是被救赎者。银莲花衬衣拯救了六位变形为天鹅的哥哥,而六年的沉默则拯救了女孩自己。童话故事的真实性在于,它们用虚幻的场景为我们描述最真实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目的与过程、原因结果、善与恶,以一种倒置的形态结构着文本。因此关于拯救的故事或许只是为了教人习惯生活的日常,于是沉默成为了背负命运的最好行动,一如我们对于生活的忍受。

  对于犹太人大屠杀,无人不闻之泪下,而薇依“一点也不惊奇”。她的沉默并非无动于衷,而是饱含着无可名状的悲痛。“一个有面包的人给正在挨饿的人一片面包,这也不奇怪。令人惊奇的是,他做此事的姿态,竟然可以与我们买件普通物品的姿态如此不同。”施舍与漠视,这两种看似相反的行为往往源于同一种姿态:真正意义上的无动于衷。沉默着的薇依,在拒绝付出廉价泪水的同时给予这个世界圣徒式的牺牲,而这与不热衷于与人交往的她最为惧怕的恰恰是分离也如出一辙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四):薇依,饥饿的人生

  虽然被称为“黑暗时期三女哲”之一,但西蒙娜·薇依却远没有波伏娃和阿伦特等女哲学家出名。这里面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但把薇依推离大众视线最远的还属她那些“异端”行为和自残式的殉教精神

  薇依在她仅34年的人生中留下了约20卷著作,她的哲学研究也在思想史的长卷上留下雪泥鸿爪。从上个世纪开始随笔及著作《扎根 : 人类责任宣言绪论》、《重负与神恩》和《源于期待》在国内相继出版。另外关于薇依的生平,仅在国内,目前就已经出版了几本一流的传记作品,包括卡博的《信仰与重负--西蒙娜.韦伊传》和西蒙娜?佩特雷蒙特的《西蒙娜·韦伊(上下册)》。于是,今天的我们还需要再多一本薇依的传记吗?我想多少本都不赘余。最近在国内刚刚面世的由美国布兰迪斯大学哲学教授帕拉·尤格拉写成的《西蒙娜·薇依评传》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译者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院的余东。这本传记以薇依哲学探索的时间线为线索,在摘录和解读先前几本传记的基础上呈现出她34年的思想历程,和其他版本相比更加侧重于她对基督教、犹太身份话题深刻见解。当然,身为一本“评传”,评价是本分(尤其是对于薇依这样一个特别擅长使用判断句的哲学家)。但尤格拉的态度有一点十分明确,那就是重审薇依哲学思想价值的必要性。

  倘若从科学的求简态度来说(正如医学的求简态度把薇依对食物的严肃态度归结为厌食症一样),阅读薇依的一生,我们的脑海里或许会自动浮现出这样三个长名词:极端特立独行的苦修主义,一个自我反犹的犹太人,神秘艰涩的宗教研究和早逝的生命。塞莱斯丁·伯格莱把西蒙娜·薇依称作“赤色贞女”,不能说不准确。然而在把握薇依一生的思想探究踪迹这个问题上,解决她苦修精神的来源极其内在深刻性,是尤为重要的关键。并不是想要略去她生命里其他内容,而是这点太过耀眼,使她的苦修之路俨然一段英雄式的人生。

  要成为一个英雄式的人物谈何容易,但这在薇依身上就像是出于天才的自觉性般萌发的。薇依在1909年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关于她童年时期就显现出来的各种超群行为已诸多记载,例如3岁时在医院说话使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惊呆了医生和护士”,并拒绝富豪亲戚赠送给她的一枚戒指,声称“我不喜欢奢华”;5岁时因为战场前线的士兵没有糖果吃而拒绝吃糖。在儿童时期,她与比她年长3岁的哥哥(著名数学家安德烈·韦伊)争吵的方式,竟然是互相背诵古典哲学长篇,“一方在背诵中出一个错就要受到对方一记耳光的惩罚”。外人通常是听不懂这两个孩子私下交谈的内容的,因为他们常常“多种古代、现代语言混用”。无论用哪个时代的标准来看,薇依兄妹都算是神童级别的小孩了。但薇依并不像一个典型的神童表现得锋芒、锐气。一方面,她超群的智力从小就被比她更为聪明的哥哥所掩盖;另一方面,她的聪明里还掺杂着与生俱来的悲悯和敏感气质。

  说起薇依的悲悯,显然她已经把“不幸”都当成了必然:“正因不幸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因为只有处于苦难这一‘神的技巧的奇迹’之中,人才有机会与上帝接触。”她从来就对肉体痛苦视若无睹,反而将它当成神圣的操练。1934年,她向任教学校请了一年假去成为社会地位最下层的劳工,在工厂里感受工人阶级的生存处境。她的狂热甚至完全忽略了她本来就孱弱的身体和极度不灵活的笨拙的双手(有人把她的手比作苦修主义的阿喀琉斯之踵),以至于全身都是割伤、烧伤,甚至滚油烫伤的痕迹。“她与文森特·梵高有着同样的看法,工人的手就是上帝的手……人们常说,上帝隐于细节之中。在薇依看来,上帝就在葡萄园——紧贴大地母亲。”

  保罗·约翰逊曾著书《知识分子》以暗讽许多我们所熟悉的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私底下好大喜功、言行不一的真面目。摘掉知识分子的光环后,所谓大文豪、大思想家们,其实也许面目丑陋、品德低下。但有一个人会被排除在外——西蒙娜·薇依。在20世纪西方哲学界,薇依是一个“圣女”式的人物。我想大概是出自人们对她“贞德式”的联想。她极尽苛刻地将思想与行为高度一致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在整个思想史上都无人企及,甚至到了自残的地步。

  例如,薇依一直都对食物抱着十分坑诰的态度,每天只进食少量“圣洁”的食物,长期营养不足并靠咖啡因维持生存。在巴黎养病时,她拒绝鸡蛋和苹果,只因为“自己无权比留在法国的同胞吃的更多。”与她同住的朋友为了让她多吃也真是想尽了办法:故意在饭桌上提出与薇依相左的政见,以引起一场争论,这么一来,就可以趁薇依全心投入辩论时偷偷地往她碗里添菜了。在薇依看来,进食不只是吸收营养、满足食欲这么简单:“我们在吃的时候,将被消耗对象的形式与物质分开,从而摧毁之,根据柏拉图的《斐多篇》,这正是对于死亡的定义,即,将被消耗对象的质料吸收融入我们自己的质料。那么我们的生命便是建立在另一生物死亡的基础上的。卡斯说,‘吃的伟大悖论就在于要保留生命和形式,活着的形式就有必要毁掉生命和形式’,这意味着人类作为杂食动物,本质上在‘道德上是模糊的’”从薇依对食物的苛刻态度,可以看出柏拉图的影子,但“别人充其量将柏拉图的见解视为思维操练,薇依却严肃对待之,且终生受其影响。”不能排除地说,她一辈子与食物的纠结加速了她的死亡。

  然而,这并不是薇依理想中的死去的方式。“死亡是赐予人类的最珍贵之物。所以最大的不敬就是用的不妥”。1942年,薇依加入法国抵抗运动,一心想空降到敌人后方去,“她疯了!”戴高乐说。“但是戴高乐或任何其他人有权利拒绝给西蒙娜·薇依为法国牺牲的机会吗?不允许她空降到敌后以英雄的暴力方式来接受牺牲,这是仁慈之举吗?”尤格拉说:“逼她浪费自己的死亡——从幸福的勇士变成悲伤的小丑,难道这是仁慈吗?”庆幸还有人明白,这“基督式的死亡”才是最适合她的方式。薇依说:“进入角斗场的烈士,一面入场面对猛兽,一面唱着歌,并不感到痛苦。”

  战事还没来得及让薇依以她最理想的方式奉献生命,她就已经在1943年8月离开人世,死因是饥饿和肺结核。薇依一生几乎没有正式发表过任何著作,许多手稿和随笔都是在她死后由她的友人(还有后来对她十分崇敬的加缪)整理编辑的。薇依由始至终都没有正式皈依,甚至没有受到过施洗,“说到基督,‘我永远不会否认你’,但这话一经说出就已经背叛了基督。”对于上帝,她宁愿一生站在基督教的樊篱之外执行教义的训诫。虽然死后她的哲学思想也开始被重视起来,但影响力还是有限,毕竟更受世人欢迎的向来都是领袖而非圣徒。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五):相信任何人,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不会对她的著作无动于衷!

  刚创建”西蒙娜薇依小组“(http://www.douban.com/group/simone/)时我正在读一本讲二战前后三女性哲学家的传记《黑暗三女哲》,看到其中西蒙娜的部分时,被这个如此真实、如此善良、如此践行,从内而外散发着如此存粹之美的人,震惊了!于是在网上疯狂搜索有关她的一切——读了那篇传播较广的评论“穿越的光辉”,买来她的3部作品研读……事实证明她是我见到的少有的“字如其人,身体力行”的思想家。

  我要谢谢这5年里加入小组的每一个“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你们让她的思想存在并继续着,借用《源于期待》前言一句”相信任何人——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她思想的人——都不会对她的著作无动于衷“,曾经读过,便是缘分。

  在记录了她随笔的那本《源于期待》的前言中,杜小真写道,“法国20世界杰出宗教思想家帕斯卡尔认为:信仰不是拿来炫耀之物,而是艰难、绝非轻松的重负。”西蒙娜 薇依用自己的生死、血肉铸成的信仰就是一声震耳发聩的呼喊,对真、善、美——即,对存在之物间,最美好的关系——”爱“——的呼喊。她好似一位现身说法的基督——她,就是“信仰”本身!那段时间,在这个充斥着现代化思路里一切只注重当前利益和暂时结果的去人性化、淡漠的生存环境里,她是盏明灯,让我有力量践行美好的初心,谢谢你,薇依!!!翻出旧诗以资纪念:

  致西蒙娜·薇依

  薇依,我昨夜梦见了你

  你还是那样年轻、貌美

  那么纯朴、拼命

  空气中悬浮着烤面包的气味

  薇依,我梦见了你

  军旅帽,工装衣

  你沿着帕斯卡尔的步履

  却穿越了他的光辉!

  薇依,不是每个人都像你

  具有柏拉图似的感情

  薇依,你孱弱的身体可曾疲惫?

  当初你执拗地走出家门

  化身为工厂的一颗螺丝钉

  抛却高教的体面待遇

  置身吵杂的机器声中

  在灰尘里,

  在不被理解的疲惫和痛苦中,

  你是否,想起过疼爱你的母亲?

  也许,在你的馈赠中还有她的不遗余力

  薇依,昨夜我梦见了你

  还有那些跟从你的善男信女

  太多人对你嬉笑不理

  唯独他们,头也不回地跟随你去

  薇依,你可曾爱恋过谁,只片刻?

  我就快要到了你的年纪

  谁又能轻易地忘怀青春的妩媚?

  薇依,我觉得,我真得觉得——

  也许这条路并非你的唯一

  趋利乃人之本性

  占有、炫耀、诋毁

  看看吧!薇依,这些就是你所怜悯的市民

  在这个年代

  人人都只为自己,你却为了谁?

  无论活着或死去。

  告诉我,你可曾有过片刻的怀疑?

  薇依,昨夜我梦见了你

  透过你高度近视的眼镜

  我看见,这异形的城市

  尚未升起贫贱的标志

  你的爱仍无迹可寻

  他们真的值得拯救,你确定?

  薇依,你曾在冥冥之中

  预示了黑暗的来临

  可那些执掌权势者

  还是毫无疑问地在真、善、美的天平上

  选择了利益

  人类使人类

  陷入不义⋯⋯

  薇依,我昨夜梦见了你

  挥之不去

  《西蒙娜·薇依评传》读后感(六):模仿基督的非基督徒

  多年前曾经读过薇依的书《在期待之中》,现在的书柜已经找不到这本书,不知是丢在哪一次搬家的路上,但是还记得那本黑白色封面的书,曾经给我带来的精神震撼,这个相信上帝的非基督徒,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像她那样虔诚,在自己的生活中模仿基督,模仿受难。

  有人说自己没有信仰,其实只是说不信神而已,但是她会相信努力工作赚钱养家,或者在某个餐馆才有一桌子好菜,或者相信某个数学公式的正确。人的生活必须依靠信念,这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薇依当然有信仰,而且信神,但是她所相信的不是犹太人的《旧约》(她作为犹太人,却厌恶旧约中的耶和华,残忍的战神形象),甚至也不是她所喜爱的《新约》,因为她宁愿耶稣没有复活。在第九章《有十字架就够了》中,评传作者尤格拉触及到薇依的核心思想,善就是神性,而力不是。复活所体现的是“力”而不是善,倘若人们因为复活而信仰基督,那么他信仰的是力,而不是善;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因为弱小而毫无畏惧 ,所以是纯粹的善,对十字架上的基督的信仰,才是真正对神性的信仰。

  然而世俗的基督教(包括其他宗教)除了对善的崇拜,总是掺杂对力的崇拜,甚至后者是主要的成分,而这对力的崇拜总是与自私紧密联系在一起。之所以要成为上帝的奴婢,因为上帝可以保护我,这就是宗教(教会)与奴隶之间的关系。刚刚看了一部印度反教会的电影(Oh ! My God 2012),在电影的最后,印度教教会的僧侣对主人公说:“他们还是会来我的教会,让他们来的不是别的,而是恐惧。”很多人之所以信仰神,只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保护者。

  薇依不需要保护者,因为她拥抱死亡,也拥抱苦难。她没有受洗,但她是一位真正的基督的模仿者,真正的圣徒。她没有神迹,没有任何力来保护别人,只有承担自己苦难的勇气。她什么都不怕,因为她什么都不要,包括自己的生命。无欲则刚,在她身上有完美的体现。儒家说:智仁勇。三德缺一不可。我感觉,自己之所以这么多年没有长进,主要的原因就在“勇”不足。

  这不是一篇客观的书评,只是这本书给我的一点启示。

  摘录:

  薇依在后来的一篇论文中说,美是 “我们想品尝,却只能看的物品……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大麻烦就是看和吃是两种不同的操作”。确实,“也许恶习、堕落和罪行几乎总是……为了品尝美,吃我们本来只应看的事物。夏娃开了这个头”。(p22-2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