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10篇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是一本由罗曼·罗兰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13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一):优秀的人的奋斗挣扎

  柳树如烟,风吹着四月的尘土

  我们一直在追逐自己影子

  把岁月都空耗了。

  影子很浅,薄薄一层随处落

  这样无根无蒂的

  只能承载一颗空虚的没重量的心

  把时间空间嵌进血肉里

  不管酸的苦的,都受着

  化成雨露

  在你心里孕育出别人看不见的花儿

  就这样渡过吧,你的一生

  就该这样满足

  我们常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或者有些忧若不在意,便是不必要

  在你年轻时候,热爱你生命

  在你年轻的时候,热爱你的爱人

  在你年轻的时候,学会爱和斗争

  这世界诚然不美,也诚然美

  人生不过是笑话美景战争

  无尽的龌龊和琐屑

  还有那一点微光

  让你微笑温暖,爱

  就像一个云团和漩涡,笼着风雨尘土

  凋落的玫瑰,死水,春天孤独

  你若莞尔一笑,可不要太希冀会遇到莫逆于心的人

  但相信时空里总有

  相似灵魂抚摸你的微笑眼睛

  我常在想,如果坚持自己,是否会遇见懂得你珍惜你愿意爱你的人们。就像克利斯朵夫那样,他创造了他的音乐,在遥远地方竟有共鸣,有人因此爱他。因他创造的东西而爱他。多幸福。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福气。感觉好孤独。可能人不应该奢求太多。可能是自己能量不够,不够有努力。还是做一棵向日葵吧,先努力亲近太阳的光。

  克利斯朵夫是一个非常有能量的特别的人。他的生命力充沛真诚,他讨厌一切虚伪和造作,排斥一切冠冕堂皇,他富于同情,真诚到近乎傻,常被人讥笑、欺骗甚至利用,他能够痛恨,却依旧顽强,坚持真诚的音乐,对于他热爱的音乐,他无比真诚,在人类圈子里,他找寻最朴素最有思想最真诚的那一部分,而不是包裹最光鲜最喧闹的那一部分。他和奥里维、葛拉齐亚的感情,还有他的舅舅,他的母亲,安多纳德,萨皮纳,祖父,高脱弗烈特舅舅,苏兹老人,他爱过的,和爱他的那些人的感情,使我感到人世真情是那样可爱,稀少,珍贵,却又永远环绕着你。如果好好珍惜,会发现,爱从来也没少,也没增加,你得到的,就是你值得拥有的,也是你该珍惜的,不用奢求更多,它们也从未多么少。克利斯朵夫越到老年,越获得一种高远的宁静,他对一切斗争和异议都微笑,对一切追求都颔首,他拥有两个灵魂,很多个灵魂,和他所爱的人的灵魂,都汇聚到他的最后的生命里。

  “失败可以锻炼一般优秀的人物;它挑出一批心灵,把纯洁的和强壮的放在一边,使它们变得更纯洁更强壮;但它把其余的心灵加速它们的堕落,或是斩断它们飞跃的力量一蹶不振大众在这儿跟继续前进的优秀分子分开了。优秀分子知道这层,觉得很痛苦;便是最勇敢的人对于自己的缺少力量与孤立暗中也很难过。而最糟的是,他们不但跟大众分离,并且也跟自己人分离。大家各自为政的奋斗着。强者只想救出自己。"噢,人哪,你得自助!"他们并没想到这句格言的真正的意思是:“噢,人哪,你们得互助!"他们都缺少对人的信赖,缺少同情的流露,缺少共同行动需要,——那是一个民族胜利的时候才会有的,——缺少元气充沛的感觉,缺少攀登高峰的意念。关于这种情形,克利斯朵夫和奥里维也知道一些。巴黎有的是能了解他们的心灵,屋子里有的是不相识而真可以做朋友的人,可是他们象在亚洲的沙漠一样孤独。”——《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二):一本书如何遇到合适的读者

  前言或者推荐里说这本书适合学生时期读,我仔细想了想自己的年龄,首先觉得自己老了,其次觉得年轻时读书还是不够,总之不算好事。不过我年初有计划,在阅读全世界的法国作品就是这两大本十卷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毕竟已买了超过两年,再不看可能会鄙夷自己的。

  一个月下来,原本定了阅读4本书的计划,结果只把上册看完,自然不能把阅读进度归结到忙碌上去,虽说确实是有一点忙碌。平均下来,一天二十多页,其中最后两百页还是这两天看的,几乎集中了克里斯朵夫如何离开德国,以及到了法国后的各种遭遇。他的遭遇大半是因为他的个性,而他的个性在如今的世界上还不曾见到呢,为何总是有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呢?对此我表示怀疑。

  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的灵魂,是他的另一个分身,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关于德国音乐的评论,法国方方面面的批判都是罗曼罗兰自己的看法,处于法国那种环境下的作者有太多话想说想表达,借约翰的眼一一观察,揭露了整个法国艺术所包含的纯粹的丑陋

  开篇看的时候,语言的叙述和切合主人公年龄的话让我有种确实应该年少来读的错觉,然而渐次读下去,发现其所处的成人世界依然是得有一定的阅历才能深有体会,或许还会感到脸红。是的,成年后的我们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置于那种境地,用某种手段去适应通俗的法则,获得什么东西,去跟什么人交往,带着民族、出生环境和教育烙印,把自己展露无遗。而文中的批判无法不让人反省,不过应该脸红而不脸红的我们是不是更可恶了呢?

  随着克里斯朵夫的成长,我们不仅愈发感到成人世界的丑陋,而且也有其艰难,甚至有一种反驳作者的欲望,太苛责了!我们既不想做他笔下的那种丑陋的人,也做不了克里斯朵夫,我们平庸,终其一生想摆脱的那种平庸,但也并非没有一点优点,那种本性中的优点或许是善良朴实、真诚……总之,或许不够聪明至少还有自知之明;不够智慧漂亮但也知足,有信念,总之在大加鞭挞了德意志民族的显而易见缺点后,我们的作者借主人公的口,又再次认识到其独一无二的优点,那是对比之后的醒悟,更是张扬个性开始宽容的标志。

  这本书和那个时期的许多书籍一样,充满了对自然的归属感,要自然和纯真,要天然不假雕饰,要用心感受一草一木,鸟的鸣,水的呜咽,不可脱离的自然风物,是艺术的灵感来源……这些作者想要牢牢抓在手中,要拿来展示要作为宝藏的一切暗含着他自己的太多经历。是的,我们需要的寄托来自于天然,那个时代的人们都寄托于大自然,才能用柔情和真诚写出赞歌,如今是不可能的了,太多人失去了感知这种天然带来的魅力了,显得冷冰冰。

  谁还记得畅游天地间的自由无忧无虑呢?那种奢望只有在每次长假远行时偶尔当做珍宝一样拿来炫耀了,没有了自然的滋养,灵魂会逐渐干涸吗?我相信那种神秘营养必然只属于少数几个人了,而我尽管成长于乡野,曾自豪于乡间风物,几年过去渐行渐远,原有的紧密的牵连也逐渐变弱,自然也已陌生很久了。

  艺术,我们不适宜谈,可是每个人必得找到赖以生存的东西,才能不枉此生,无法理解艺术,也该好好生活不是!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三):约翰克里斯朵夫-一个比较的视角

  1、德国人把哲学文学化,法国人把文学哲学化

  读了《约翰克里斯朵夫》和《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后,感觉这两本书的精神内核都是一样的,强力意志,力量美学,但是约翰克里斯朵夫似乎更接地气一些,更通俗易懂一些,德国人强行把哲学披上了文学的外衣,本质上依然是深刻而晦涩的,而法国人把文学涂上了哲学的色彩,让文学更有悲天悯人深度

  2、罗曼罗兰模仿得漂亮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主角是一个波斯人,来唤醒麻木的德国人灵魂,而《《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主角是一个德国人,来拯救没落的法国布尔乔亚的灵魂,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好兄弟奥里维不就是优秀法国人的代表么,聪明善良感性柔弱。

  3、德法民族和解有其文化基础

  二战后,德法民族和解是欧洲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说明两个争斗了几百年的民族也可以和谐共处,其实这种思潮早已有之,至少优秀知识分子早已经开始构思民族融合的可能性,否则罗曼罗兰不会写这种德国人到巴黎扬名立万泡法国妞的故事。试想一下,如果有中国作家写一个日本人来北京批评这批评那还在泡北京美妞的故事,还不会分分钟被铁血愤青砍死?

  4、处处警句,人生之书

  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前看看《巨人三传》对理解人物性格有帮助,傅译果然是有力量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四):读后感

  人们习惯人云亦云,以为看到只言片语的评论就掌握了真理,这也是我常犯的错误。并没有什么信仰,而在不合适的年龄去追求将社会以及人生看个明白,这就使人异常空虚和自闭,尤其是内心的孱弱,不能承受较为猛烈的风吹雨打,却自以为强大,无需别人的关心经验,其实并没有什么决断和眼光

  在我灰暗的时期,曾一度将内心掩埋,拒绝接受更新自己的想法。看的几本书,起初只以为无聊,并没有解救心灵之类的寄托。然而书籍所能带来的力量毕竟伟大,每本几乎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每个轨迹都引出不同的思考,而每种思考都使自己觉得一叶障目。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要属那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在朋友的推荐下看的,全书围绕虚构人物约翰克里斯朵夫追求音乐艺术之路而展开,期间作者根据约翰克里斯朵夫不同的人生状态予以不同的视角与观点,对德法意三国文化、人物与不同阶层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深刻剖析。全书剧情博大纷乱,人物众多,甚至所呈现的观点与态度复杂多变。

  约翰克里斯朵夫幼年的时候充满反抗精神,他不似常人一般对规则有所敬畏,他的审美着重于切身感受。在青少年时期,尽情肆意的观察别人的缺点以及各种哗众取宠的虚假艺术,并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厌恶之情,而在稍长一些的时候,对历代大家与伟人的作品及思想也提出质疑,他举世皆敌并毫不退缩的与周围一切展开决斗,他经常怀着无人理解的苦闷,忍受着充斥弥漫于方圆的明枪暗箭,但同时他也沉溺于大自然的祥和宁静之中,侣清风而友孤芳。一面坚定不移的寻找自己的创作进步之路,一面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越发深刻的认识。

  在这里,作者罗曼罗兰曾一再论述人是如何走向平庸,一步步地妥协不但加剧自己生存空间的压缩,也消磨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他言道人在二十多岁就已亡故,之后不过重复之前的影子,而一些伟大人物的成长,必不可少的就是这种举世为敌的反抗。那么可以看出,人的思想其实是十分脆弱善变的东西,一旦有所疏忽,思想就会退缩,甚或死亡,而如何坚持自己,不使自己随波浮沉,作者也提出了,即性格脾气在特性形成过程中比想法更加重要。同时我认为,首先得认识到,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见得有好的结果,随波逐流要更加安全稳妥,讨人喜欢,而特立独行是强大者干的事情,不仅需要一生的时间来奋斗,也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精力耐心来支撑,而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他坚持的并不是个性,只是简单的愚昧及任性罢了。

  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德国音乐和评论界树敌如林,加之爱人分飞,朋友离世,寻求大师指点也是扫兴而归,只因老母尚在,是以他虽对法国充满兴味,但一直难以脱身。一次偶然的乡间冲突导致其被通缉,最终无奈以这种仓促的方式背井离乡。本以为上半部也该结束,结果全书结尾,通过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见闻即遭遇,呈现于我们一个更加糜烂的文艺界,哗众取宠的作品,不知廉耻的幻想,圆滑世故的评论,一切仿佛笼罩于桃瘴中的世界。约翰克里斯朵夫自然要愤声疾呼,痛骂怒贬,然而此次他居然已连举世为敌也不够资格了。他的声音情感渺不可闻,他的思想与作品似乎永远不得舒张,甚至生计也成了问题

  此时下半部简直已不忍猝读,我一度认为约翰克里斯朵夫再难逃滚滚红尘的冲刷,即使不同流合污也难免独善其身罢了。然而人的成长固然使自己显得强大坚韧,但固步自封,举世皆醉而独醒,这种怯懦的想法实在人生中最容易扼杀自身的敌人

  书的下部是以一场悲惨的爱恋(或人生经历)开场的,安多纳德的经历使人看到了另一种隐忍的强大及伟大。我以为恰是这一种有别于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坚持开启并承接了他接下来的人生之路。约翰克里斯朵夫由此走入了更为复杂烦乱,更加难以承受的历程

  作者此时已不再拘泥于情节的推动,人物的刻画,全篇以长江大河式的浩瀚滚滚而来,涉及人文、历史、哲学、艺术及心理等多方面。鞭辟入里的解析与振聋发聩名言警句比比皆是,无数次令人陷入心虚慌乱之中。而在这些不计其数的讨论中,我所感受最深的是关于真理及上帝的论述。

  真理的定义很难明确,尤其是在人文方面,我们一些所谓公平公正、自由的概念似乎仅仅是用以维持秩序的虚假概念,然而除了愤世嫉俗的颓废派,人们尽管难有定论,但都相信真理的存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的真理同样是侧面描写,根据几方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讲的真理是一种隐晦且玄妙的哲理,而且各个看明白的人对真理有不同的体悟,这种真理并非全都对人有益。正如人之成熟,我们一个劲的摆脱蒙昧及幼稚,却绝不认同小孩子应当成熟一样。

  约翰克里斯朵夫与奥里维的讨论中曾提到歌德的话,大意是“将少部分真理宣之于众,而将大部分藏于心中,使自己内心充满光明和希望”;文中还有一段故事性的叙述,约翰克里斯朵夫致信托尔斯泰,并呈上自己的作品,托尔斯泰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伟人,但他并不能理解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思想。后来约翰克里斯朵夫言道:“伟大的人物不需要我们”!

  那么通过阅读本书,我理解,所谓真理有普遍性的道德性的,也有只适合于个人的原则性追求性的。自己的真理超越个性,成为自身的准则,时刻规范并提高自己,而普遍性的真理则是我们明辨是非,品评历史、人文的依据。在表达自己的真理时需要结合普世的真理来解释说明,类似于思想及文字的关系,倘无高超的技巧则会出现较大的谬误。所以作品中往往不能一厢情愿的追求彻底和真切,创作是一件更为玄虚巧妙的事情,文采和手法应更加丰富生动,我辈所言风格实在荒谬可笑之极!

  全书中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宗教信仰发生过几次转变,信奉上帝与怀疑上帝几经反复。在他年轻的时候难以理解世间存在的一些玄虚,因而对不能看见和体会的东西往往不屑一顾,后来受到挫折,内心出现空虚,冥冥中似乎感受到一种催人奋发的生机,其伟大与柔弱仿佛圣光。而后历经沧桑,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成熟之后,又不再相信上帝,他坚信任风吹雨打,自己的思想也不会磨灭半分,事实上,此时他将自己的思想置于整个世界之上,然而当这种幻想真的破灭之后,他竟变得一无所有,完全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这个时候,他在走向复活与新生的路上终于切实的感受到遮天蔽地式的伟大,上帝在浩瀚无边的空间中与虚无做着万古不歇的斗争,他有时也受伤,也疲惫和愤怒。

  我是比较认同这最后一次的认识,上帝的存在即一切的存在,这种存在超越文明和生命。事实上,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越来越多的经历和见识,看破规则的同时也更加体会到一种冷漠和空虚。思想意识诞生的如此奇妙而毫无根据,面对孤独与空虚又如此无力,且还时不时的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苍白。虽然对上帝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当要向虚空(命运)妥协时,要解散自己的灵魂和思想时,不妨想一想那万古长空中,奋然搏起的巨大身影。

  随着《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完结,我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阴霾,人生中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各种遭遇迫使自己走入灰暗,但希望与光明是不能摒弃的,我们需要别人的开导,更需要自己的领悟,因而对于生活保持充沛的精力显得尤为重要,一些“有啥用”、“还不是那样”的论调实在可恶可厌,而刻意的谈论智慧与经验又显得不知廉耻。是以不必顾忌太多,所能做到的只有精力旺盛的投入进去。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五):圣者的歌

  这部沉重的巨著,是我有史以来受到情感冲击最为强烈的一部小说。而在此前读过的村上春树亦或是毛姆的作品,恐怕也要相形见绌。

  为了要表达这种情感,我忍不住借用了村上当年出于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钟爱,在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写的一段话: “《了不起的盖茨比》对我始终是绝好的作品。兴之所至,我便习惯地从书架中抽出《了不起的盖茨比》,信手翻开一页,读一段,一次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我真想把这其中的妙处告诉别人。但环顾四周,竟无一个人读过《了不起的盖茨比》,甚至连想读的人都没有!”。 而我在读《克利斯朵夫》的时候同样也产生了这种共鸣,每一字,每一句都让我倍感身受。

  罗曼·罗兰据说在取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法国人对于他取得的成就不怎么买账。在我看来,这恐怕是在《克利斯朵夫》一书中,将法国人、法国文化批判的体无完肤是有关的。世人总是偏好听好听的话,也乐于别人的赞美。但是这种病态的、带着腐烂气味的贵族喜好,让罗曼·罗兰一眼全都看透,他是不屑于用词藻来附合。但另一方面,他热爱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以及对他的艺术,他要用他的方式来警醒世人,而唯有苦难,痛处与斗争才能做到这一点,并且他完整地做到了这一点。

  上个世纪初期的法国也好,今天的中国也好,一个病态的社会,总是充斥着肉欲、享乐、名声、金钱的臭味,真正的艺术成了一文不值、沉闷、乏味的玩意。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作家、评论家们也都患了病,唱出来的、写出来的或是评论出来的东西,除了讨好、谄媚以及对物欲享乐的崇拜,看不到血色的,有力的东西。他们甚至有时以出卖人格和道理来换取名誉。他们的眼中就只剩下了这些。而那些与生命意义相关的人和事,在这些人眼中都是可笑的、愚蠢的话题。

  他们还没来得及认清自己,就已经踏上了事业的“征途”。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一个目标——“享乐”!这时克利斯朵夫的出现,成了这些上流社会享乐者心中的尖刀,只要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被他正直的理想、对艺术执著的追求所深深地刺伤。尽管他们受了伤,心里也视他为眼中刺,肉中钉。但心里面是清楚的,他们无法回避这个人所产生的艺术影响。

  克利斯朵夫一生走的都是条痛苦、艰辛的道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似乎就别无选择了。他唯能选择的是怎么在一条艰苦的路,怎样走得比别人更远。在他整个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用近乎强迫的方式迫使自己不远离艺术的道路。

  这是一个关于强者的故事,关于一首圣者的歌。这里面有演奏不尽的旋律,而我手上也有读不完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六):回忆散乱无章

  第一次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名字是小学的时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册子里,有位当年的文学青年写了一个约翰与世界杯的故事。故事,我早已记不清。可是,这个名字总会让我想起某一种与俗世格格不入的憨直,抑或清高。

  后来,在书店里偶然看见名叫“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书便翻了一会儿。我看到幼小的琴童,粗暴的父亲,慈祥的爷爷,流泪的母亲。匆匆离开的时候,我以为这是一部描写音乐家的书。

  前两年,在《昨日的世界》里,看茨威格笔下的罗曼罗兰,有一种慷慨义士的意味,又满是温情。或者他们都已留在昨日,现今的世界再也找不出来吧。我当时这样想。

  某一年的生日,家里来了一位远房的伯父,他问我,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喜欢看《约翰克里斯朵夫》吗?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这位伯父总给我一种没有踩实大地的感觉。我无法了解,他心目中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究竟是斗士,莽夫,天才,抑或其他。

  去年,上完程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一路送老师到车站,遇到一位姗姗来迟的文学大叔。大叔张口便是“约翰克里斯朵夫”,说看完了之后,再也无法忍受俗世的生活,连工作都没有心思做。程老师说,看《约翰克里斯朵夫》让她有一种登上精神高原的感觉,久久无法下来。

  回忆很散乱。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开篇不久后的一句,人在二十岁时,总要把过往的所学所知都吐出来。当时,看得泪流满面。想到自己曾经的混战,心底里满是感恩。

  我很希望自己在艰难的时刻可以遇到约翰克里斯朵夫一样的老前辈,对自己指引一番。然而,读书破万卷应该始终及不上生命践行的力量。成长相伴一程已是莫大的荣幸与恩惠。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直是个真诚的人,他放肆地去爱,坚定地去创作。那样多的责难与非议,那样深的孤独与清冷,或许只有一力承担的人,才触得到命运的惊弦之感。

  罗曼罗兰说这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史诗。惊涛骇浪里竟然也有最细小的情丝。或者最有力量的总归是真实二字。生命本来的面目又怎会昨是今非呢?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七):精神给养

  断断续续花了半年时间,读完了这本史诗般的巨著。居然是在三十岁头上才看到它,也许真是冥冥之中注定在此时读到。阅读体验很动人心魄,克里斯多夫宛如长河的精神轨迹,充满了生命力。艺术家是不完全的人群中比较最完全的一个,更加靠近人本身,满纸真诚。人与人之间精神、灵魂上的交融、较量和给养,无力评论,只好记下让人魂牵梦吟的句子:

  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放弃挣扎,当然比一开场就奴颜婢膝的屈服高明得多,也就是说自我的确已经大大的扩张了;同时却又证明自我不能无限止地扩张下去。

  而所谓完全并非是圆满无缺,而是颠扑不破的、再接再厉的向着比较圆满无缺的前途迈进。

  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脱腔走板。

  造成一个人的特点的,性情脾气比思想更重要。虽然人与人间因智愚的关系而又不少虚虚实实的差别,但最大的类型只有两种:一种是身体强壮的人,一种是身体软弱的人。

  唯有健全的,强壮的,自由的天性,才是独一无二的德性,其余都是废话!

  爱是在爱的人的心里,而非在被爱的人的心里。凡是纯洁的人,强壮健全的人,一切都是纯洁的。爱情使有些鸟显出它们身上最美丽的颜色,使诚实的心灵表现出最高尚的成份。

  信仰应该像泉水一般从灵魂中出其不意的飞涌而出。

  德国人天生的宜于过精神生活,没有法国人哪种轻佻而喧闹的快乐脾气,他们富有性灵,感情温婉而深刻,劳作不倦,遇事有恒。

  他所有的智慧是在于不求智慧,对什么都不用自己的意志去支配,只是听其自然的忍受一切,爱一切。

  人非禽兽,怎么能远离故土而无动于衷呢?苦也罢,乐也罢,你总是跟它一起生活过来的;乡土是你的伴侣,是你的母亲;你在她心中睡过,在她怀里躺过,深深的印着他的痕迹;而她也保存着我们的梦想,我们的过去,和我们爱过的人的骸骨。

  音乐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心事,泄露最隐秘的思想。

  历史上有一半高贵的可爱的朋友,为大艺术家做护卫,同时也靠着大艺术家坚强的心灵而繁荣滋长的。他们并没有那些宗师的伟大;可是宗师所有高贵与纯洁的成份在那些朋友身上似乎更臻化境。他们是天才的最理想的伴侣。

  全部的法国艺术都有同样美妙的香味,好似秋天被太阳晒暖的树林中发出杨梅熟透的味道。音乐仿佛就是隐在草里的小小的杨梅。

  法国人发掘艺术的远大的前程,访求那已经熄灭的和方在升起的太阳,追寻那已经消逝的希腊,和酣睡了几百年,重新睁着大眼,抱着无穷的梦想的远东。

  一个人对于别人的影响,决非靠语言完成,而是靠精神来完成的。有一般人能够用目光、举动和清明的心境,在周围散步出一种恬静的,令人苏慰的气氛。

  所谓内心的欢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悦,——觉得自己做着有益的活动,参与者伟大的事业所感到的喜悦。

  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是一颗歌唱的心的和声,而灵魂的最美的音乐是慈悲。

  在艺术中应当坚守勿失的,不只是天生的才气,还有充实人生而使人生富有意义的热情与痛苦。否则你就不能创造,只能写些书罢了。

  一个能创造的艺术家,特别感觉到逃不过神的掌握;因为真正伟大的艺术家是只说神灵启示他的话的。

  别的民族只能描绘自然,而意大利人确实跟自然合作,跟太阳一同描绘。色彩的音乐:一切都是音乐,一切都会歌唱。意大利的风景对感官是种强烈的刺激。

  不管你涂在罗马画板上的是何种颜色,调出来的总是罗马色彩。

  在这些意大利人的肖像上,我们难得找到经过思想磨蚀的痕迹,寒光闪闪的瞳子,被永无休止的精神活动磨瘦的脸庞,像我们在北方见到的那样。

  在爱情中间,往往是性格比较弱的一个给的多;并非性格强的人爱得不够,而是因为他强,所以非多拿一些不可。

  他领会到拉斐尔与提香的清明的恬静的境界,看到了古典天才的庄严的华彩,像狮子般威震着这个被他们征服的,由他们支配的外形的宇宙。

  意大利的气息有种麻醉的力量,好似温暖的南方季候风包含着迷人的毒素一样,会潜入你的血管,催眠你的意志。

  长于旋律是意大利宗师的特色,古代艺术的单纯精炼的美几乎是种本能。‘

  短时期的退隐对于精神固然有益,使它能韬光养晦——但必须以重新出山为条件。孤独是高尚的,但对于一个从此摆脱不了孤独的艺术家是致命的。一个人应该体验当代的生活,哪怕这生活是喧闹的,糜烂的;应当一刻不停地吸收,一刻不停的给予,给予,然后再接受……

  德意志的那种亲切、深奥、富有神秘气息的思想,意大利的那种热情的去掉,法兰西的那种细腻而丰富的节奏,层次极多的和声,都被他融合在一起了。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以人物名字为题的著作不多,耳熟能详的有:卡拉马左夫兄弟、约翰克里斯朵夫、大卫科波菲尔。第一本一年前已读过,第二本刚刚结束,说不上多么喜欢这种类型的书,长篇小说中,我更喜欢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以及狄更斯的双城记,甚至格拉斯怪诞的铁皮鼓也比这几部小说在情节上要吸引人,毕竟这几本是在讲故事,有人有事,事不离人,读起来也酣畅淋漓。而卡拉马佐夫、克里斯多夫则真正的更像一部史诗巨著,读起来有波澜壮阔,也有昏昏欲睡,犹如一条长河,随着岁月地表而安详而奔腾,读过之后,倒让我想起了指环王三部曲,放佛也走过了一生,不禁怅然。这书,不妙,但实在不得不佩服。

  所以也在想,到底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宗教特别了解,书中大段大段关于宗教的争论,宗教大法官那一章尽管我已忘记具体内容,想起来仍觉得心荡神怡,那种脑洞大开、世界观敞亮的感觉当真难得;罗曼罗兰喜欢欲扬先抑,甚至有些精神分裂,书中批判德国,觉得太不近人情,等到批判起法国,倒觉得对德国还算客气,到最后竟然最喜欢法国,对德国也宽容起来,说到底,作家也是有国家的,还是最喜欢法国,只不过书中非得给自己树立一种对立观念,相互吵架,也太难为读者,让读者觉得乏味了。但不得不说,两位大师对于人性的洞察实在精妙,普通人身在社会,只缘身在此山中,哪里还分得清人事,更遑论探求自己内心。小说如果只关注一个人、一件事,未免过于狭隘,而这两本书在这点,无愧于“史诗巨著”这四个字。

  我曾想做一个阿廖沙那样安静的美男子,结果太难,生性精力旺盛,易冲动;等看了克里斯多夫,又觉得自己像他,有无穷的力,对世俗规则也有抵触,等发现自己免不了要随波逐流,又困惑乃至灰心。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都不完美,阿廖沙把爱情都看得极淡,这种淡漠未免无趣;克里斯多夫把什么都看得很重,得罪一切,这样生活未免太累。这两人虽然性格差异很大,我想若能接触,说不定会成挚友,阿廖沙还是有些像奥利维的安静的,而且这两个主角至少有一点儿是共通的,那就是孤独。

  人们常说,要想伟大,必定孤独。世人都说,谁不孤独,我也孤独,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车水马龙,其实更多的是寂寞。他们是真正的独而不孤,至于我,有时候想把自己关在屋里,什么都不考虑,安安静静的呆着,不孤独,有时候却无聊的可怕,觉得快被生活窒息了,境界远远不够,不知道有没有达到这两位贤者境界的一天。入世越深,越觉得这份孤独可贵,也更羡慕这两人的特立独行,他们就像暗夜里的星火,指引我前行,而不至于迷失自我。

  “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未来的日子很沉重,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九):托遗响于悲风

  很早很早之前就听说这本书,出于对「世界名著系列」的不屑一顾,在中学时代转而用博尔赫斯等更为小众的作家作品来装逼了。当然,看的更浅薄。

  后来再看,是看到某个书评中,说到了可以称为「成长三部曲」的三部作品,分别是:「约翰 克利斯朵夫」、「人生的枷锁」、「玻璃球游戏」。虽然我仍然对XXN部曲不怎么感冒,有两个原因让我买了这套书,一是另外两本书我都有了;二是我当时对成长还是很有兴趣。实际上我买了两遍此书,第一次买了过年回家忘在了家里,回到苏州又买了一套。

  而买回来之后开始看,大约等了半年才有点时间。每天晚上一个小时,大约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多月。至今仍然还有几十页没有看完。

  书中的很多哲理性论述、大量的音乐评论看起来很吃力。如果再看一遍,我会先读一些德国和法国的历史、艺术史等。

  克利斯朵夫还是幸运的。我还没有想明白,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他的努力造就,其惊涛骇浪又相对完满的一生。

  但至少,克利斯朵夫的矗立,予人以面对生活的勇气。

  读了这样的长篇之后,我甚至都不记得书中的连续的故事。向来习惯这样,并不是文体所致;比如杜拉斯的「情人」,则本来就是一种暗流涌动的意识。或者,我根本不擅长给别人讲故事,甚至对自己也不。

  这两年,有个习惯,总是下意识的 想到,他们在XX岁的时候在干嘛?比如新听说一个人,或者刚了解了一个著名人物。读此书时候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唉,雨夜漫长,不知什么时候还有时间,把另外两本读完?

  《约翰·克利斯朵夫(全二册)》读后感(十):一部带来震撼的巨著

  这部书讲述了主角克里斯多夫从出生到死亡的一生,他坚守理想的信念,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孤傲,为成为自己而不与一般世人为伍的倔强,这种坚毅的、绝对的甚至偏激的个性为他赢得了至死不渝的友谊和爱情,可更多的是为自己树立了敌对面,看这部书时,每每拿书中的人物、场景与现在的自己、他人以及境况作比较,这种个性是值得赞赏的,但克里斯多夫在音乐方面的天才,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奇才,这样的人是有资本孤高傲慢,不拘礼数的,不管他如何作为,自有他的追随者仰慕者,而芸芸众生的我们,没有什么天赋的才干拿来恃才傲物,每天面对的也是普普通通甚至庸庸碌碌的劳苦大众,在凡尘俗世中为家人为自己讨生活,有谁能潇洒的做到抛开一切,与世俗礼教斗争对立呢,即使是有灵魂有内心生活的人也只能是在坚守与妥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吧,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已经屈服了,屈服在金钱权利美色面前,暴露出千人一面的贪婪吝啬庸俗的本色,而对于那为数不多的不愿意投降不愿意被世俗改造的,却又要在这种大环境中求生的人,它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又有几人能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