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3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

  《寒夜》是一本由巴金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页数:2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寒夜》读后感(一):彻骨的寒

  彻骨的《寒夜》,由泛黄的书渗入到触及纸张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毛孔,乃至心灵

  汪文宣,三十有四,正当壮年,有一份稳当、颇令人艳羡的职业——公务员;他母亲和蔼宽厚,始终把他当作小孩子妻子是他大学时期女友,与他一样有“教育救国”的理想,毕业后自由结合;儿子小宣十几岁了,住在寄宿学校

  看似风平浪静生活,实则暗涌不断,尤其是在波澜四起、战火纷飞年代

  他正值好年岁,本应该在工作上争取表现以大展拳脚,可小小的职位不仅“多劳无多得”,还受气受累,同事中除了潘老,其余都以刻薄言行待他;上有老下有小,本应是幸福美满家庭无奈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无论他怎么做都“左右不是人”;而活力四射的妻子在银行工作赚的钱比自己多得多,甚至小宣的学杂费也是妻子包办……在外受人欺,在内受人气,生活可以说处处不尽如人意

  他固执地等着“抗战胜利”救自己出火坑,无奈现实到处都在张舞着爪牙,一次次撕咬他已疲惫不堪身体——先是得了肺病,后来又哑了喉咙。他原本并不觉得苦,身旁有树生,他年轻貌美的妻子,守候着病重的自己;还有老母亲,不辞辛劳嘘寒问暖竭尽所能照顾他,他打心眼里感激她俩。偏偏又是他爱的这两个女人伤他最深,没日没夜地互相争吵,斗气,甚至逼着他给出“留下谁”的答复。不是有一个经典问题,问“如果你母亲和你的老婆同时落水你会救哪一个?”

  对于男人来说这是最为痛苦的抉择。汪文宣这个“老好人”,有话只往心里咽,暗地里苦恼悔恨自己不争气,抱怨她们的苦苦相逼。那边厢,树生再也受不了没有生气的家和处处计较的婆婆离开了文宣和小宣,随陈主任“私奔”去兰州。而汪文宣累垮了身体,累坏了心,抗战胜利消息传来之际,他离开人世,留下满腔无奈和怨恨。

  无疑,汪文宣是可悲可怜之人,在乱世中祈求温饱不得。由外而内,备受萧条、寒冷空气的吮噬。稍合上书,面黄肌瘦,无一处不显病相的他即刻显现眼前;他仿佛无意述说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悲惨、自己的不幸,可难以掩盖的病态、不称年龄的老态,自作主张地替他倾诉与我们听。

  《寒夜》不止从汪文宣这一面展现其时世道,它既顾及了男性角度,又从另一面赋予了女主角曾树生自由说话、自由思想权利。《寒夜》面前,读者是全知视角,我们一方面为汪文宣的痛苦所纠结叹惋,怨树生不应与婆婆苦苦争斗平添丈夫烦恼,甚至觉得她不应弃他而去,另一方面通过曾树生自我感受真情流露,我们真切领会到她的苦处,明白她身处乱世的进退两难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汪文宣所处的抗战时期战火纷飞的重庆,比起唐代杜甫的处境,可谓更加艰难。况且他满腔的郁结无处宣泄,硬生生地化作一肚子苦水,无法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内心苦楚与母亲和妻子一一道出。

  读巴老的《寒夜》,其时正值寒假。读罢此书,我竟然大病了一场,连续几天躺在床上,四肢无力,疲乏不堪。或许是身体调适不当吧,我却更相信是因为此书对我心境影响。从头到尾,此书的一章一节都笼罩在令人无法呼吸氛围中,不时引起我怜悯且叹惋。

  妈妈奶奶整天在我床边围着转,时不时为我端上姜汤,熬中药;冷飕飕的风透过窗缝向我袭来,盖了几条被子仍起鸡皮疙瘩;妈妈和奶奶老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拌嘴,我又无力去顾管;爸爸像是冷静的“局外人”,一天到晚都在客厅呆着,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我自己也没多余精力朋友们联系……

  这些不就是汪文宣在那个时代所面临的困境的一瞥吗?我仿佛置身于《寒夜》中,与汪文宣虽相交不深,却又惺惺相惜个体脱离不了社会独立存在,那个时代,再加上他的家庭环境,直接导致了他的悲剧

  可是汪文宣的悲剧还在于他忽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起作用,他不相信自己力量能够缓和婆媳矛盾,他相信的是自己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他曾经尾随妻子和陈主任,见他俩在前面走着,却又不敢上前质问,内心的软弱压抑了所有的行动,试问哪一个男人能够忍受?在那个没有信仰的年代,他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有谁能帮他呢?

  《寒夜》结局,是树生回到她之前抛弃的家,却发现自己已被家抛弃。她的梦化成了支离破碎的现实。但是撇开她抛弃丈夫儿子出走他乡的事实不说,她起码有勇气反抗现实,有胆量为自己作出抉择。她是站在自我的立场,不去委曲求全,不去迎合他人。汪文宣也曾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现实面前却畏缩不前

  《寒夜》于我的启示是,即使前方是艰难险阻,即使不如意十有八九,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且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寒夜》读后感(二):“老好人”的毁灭

  巴金的《寒夜》同《家》一般,都是以家庭为中心,展开描写一系列家庭生活故事。在《寒夜》中,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了作为新生知识分子汪文宣的苦境,他以汪文宣的痛苦、漂泊、追寻和最终无望的苦难命运来暗示那时候新生知识分子的无奈和窘境。

  《寒夜》主人公汪文宣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远大追求的大学本科生却在现实的无奈中到一家小小的报馆当一名小小的校对,曾经意气风发的他变成了忍受同事们的藐视以及上级的鄙视的“老好人”。

  在家庭里,在妻子和母亲这一对矛盾体中,他既要体贴母亲,又要理解妻子,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讲“如果两个人都想拉住,只有苦了文宣自己。”在工作上,他老老实实地辛苦工作,从不偷懒,可是薪水不高、地位卑微忍气吞声,尽量不同同事之间发生矛盾,处处退让,甚至在咳嗽时因为吴科长的一个眼神而吞掉血痰。然而作为一个事事谦让的“老好人”,是什么推向他走向绝望、走向灭亡的呢?

  我认为是四个原因造成的:

  一是,家庭原因。妻子曾树生是一位美丽而具有知识的新时代女性,而母亲则是一位受过教育的旧时代女性,婆媳之间的矛盾是造成汪文宣处事优柔寡断原因之一。而婆媳之间激烈关系也是造成妻子的离去的原因之一,而妻子的离去也是造成汪文宣走向灭亡的原因之一。

  二是,社会原因。战争的爆发和战火的持续使人们都处于恐慌之中,也是贫穷的人愈发贫穷。战争和当时的混乱社会制度、环境打破了新生知识分子原本美好的理想,所有的人都变得“势利,没有一个人不势利”。而这种势利的风气使汪文宣更难生活下去,单薄的收入,巨额的出支,使他不得不想逃离这种生活

  三是,自身原因。汪文宣具有知识分子典型性格:心地善良、爱护家人而又胆小怕事。遇到不顺心或者不情愿的事情他不会提出反抗,他只会在心里暗暗地埋怨和谴责别人。一场原本很小的病被他想的异常的复杂,在看到自己的同学唐柏青变得病态怏怏,最后惨死于车轮下后,他的心病严重了。在看到自己心爱的妻子被生活所迫要远离自己而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的心病和身体上的病越来越重了。

  四是,爱情悲剧。汪文宣与曾树生之间的爱情悲剧,最后为家庭的悲剧,就如同曹禺的《原野》一般,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夫妻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母亲树生与儿子之间形同陌路,婆媳之间充满了敌意,就连汪文宣与其母亲之间也只是普普通通的。故事的最后,奶奶带着孙子不知去向,说明家庭的悲剧已经影响下一代了。而这些都是经济带来的危机,生存带来的危机。

  总的来说,在当时的那年代,汪文宣这类小知识分子们绝望的死去是必然的。时代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战乱的社会环境是造成汪文宣家庭悲剧的必然原因。而汪文宣家庭悲剧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当时,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小知识分子遭受了类似的家庭悲剧、人生悲剧。

  于是很多人像他一样弯着腰,拖着脚步缓慢地走向死亡。

  《寒夜》读后感(三):解构 寒夜

  家春秋,随想录,估计人们对巴金的刻板印象就是个文笔平平,青年时思想先进,文革时唯唯诺诺,老年后又倒戈一击,激情反思的赵家文字工作者。

  平淡又絮叨的文字,加上算不上很深刻,只是真实的文字,最终起到的也不过是记录历史的作用。

  比起这些掺杂了太多政治因素的文献,这篇不引人注目的《寒夜》,至少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有趣的是,《围城》与《寒夜》同于1946年连载于《文艺复兴杂志,同为描写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境遇的故事,牵强点说,两部的主人公,方鸿渐和汪文宣还相当押韵。两者却展示出截然不同精神内核。一个悲观致死,另一个冷眼看世界但结合之后文革中两人的境遇,也是值得玩味。

  让我们说回小说本身。

  情节简单,是一个落魄书生,在抗战的乱世中,在世俗社会苦命挣扎,婆媳关系激烈冲突,妻子与其资本情人纠缠不清,一切的纠缠纷扰,最后用汪文宣的死亡予以消解。

  这其中也有几点感想。

  1.女性的自我价值认同

  妻子是个很奇妙角色,我相信巴金不是凭空想象的。

  四十左右的年纪还能美娟如花,独立自信感情纯粹。在糖衣炮弹的不断诱惑下,最后一刻才屈服下去。 也难怪女权主义的触手都裹缠上来,要让曾树生也作了他们展示窗里的玩偶,要叫这世间人都看到女性的觉醒意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已有之。

  而作者在构建一个对汪文宣残酷的生活境遇的时候,无形中也为曾树生的背叛加上了助力。

  难以调和的婆媳矛盾。汪文宣被病症的死死纠缠,儿子与自己的淡漠情感,加上战事传言的愈演愈烈

  将曾树生推上一条出走的滑道,一旦坐上去,一切就已经注定了。

  她多有现在女性不具有的优点。起码,感情是纯粹的,不与物质相互交织的。

  在同样的情况下,我相信一位2015年的当代女性,会义无反顾地抛弃丈夫,甚至没有什么挣扎就缴械投降。这选择太过简单,物质的差距显而易见

  所以我从不否认,这是个典型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但她并不具备纯粹的革命精神。

  因为她的决定中,只有单独的一部分“逃离”,是由她决定的。而整个生活悲剧的前定条件,决定之后的出路,未来的走向,她根本没有办法决定。而她所谓的另一条道路,也逃不离对男性的依赖

  2.知识分子阶层的自我舔舐

  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读书人一直是受人敬仰的对象,即使仕途不顺畅,但诗词作品流传后世,也不失风骨。

  但越到近代,狭义上的读书人越发式微。

  就本篇来说,巴金对他们的悲惨境地,一味地怜悯消解了本应有的自我反思。

  从头至尾,汪文宣的错,只归结在他太过善良,太过软弱。

  对于战乱时社会的动荡无能为力,对同事们的倾轧他无可奈何,对妻子年轻的情人的世俗成功他甚至没有一丝的愤恨与妒忌。

  恐怕死的时候主角心里还会想着“错的不是我,是这个社会”

  但说实在的,就是主角这样的形象才不断加强普通民众所谓读书无用的刻板印象。

  他,早在搬来重庆之前就已经死去了,在失去自己的办学梦想,被迫在小书局从事校对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而剩下一切的悲剧也都理所当然

  巴金真正应该反思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知识分子,在理想破灭之后为什么比其他人容易消沉得多。偏颇的自我认知,自尊的过度拔高,让人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坚强地生存下去,在理想实现之前能够用在残忍食人的现实社会中勇敢地前行,知识分子们永远做不到。

  3.婆媳关系

  在这篇小说里,婆媳关系像一个死结,两边的母亲和妻子用力地拉拽,中间的结死死得包裹汪文宣的心脏,在两者不断地角力之下,捏碎了他最后的一点生命力

  这问题,不知道该作何评判,看完也觉得没有出路。经济的拮据必然让人的关注点集中在身边的各类小事上。 母亲的抱怨,也并不是无中生有,是被生活重压情况下,内心苦楚与悲伤的投影。

  而妻子的反应更多处在一种防御状态,并没有急切的针锋相对

  只能说,三从四德封建社会礼教,在30 40年代的中国家庭中的逐渐失去了掌控力。

  4.结语

  文字真的很奇妙,越是回环婉转还越能抓住人的心灵。为什么现今社会对于文艺态度如此暧昧。人们毫无顾忌地推崇娱乐明星肆无忌惮地在各个场合交流视频节目与娱乐八卦。

  但往往一个喜爱读书的人,却难得交流的对象,在人群中更多的却是低调的逡巡,这其中固然也有着喜爱书籍的人们本身的静谧,但大众舆论的偏见,也一定难脱干系。

  在娱乐至死的大潮中还暗藏着一条白鲨,无情地吞噬着本来就极其稀少的文艺电影与严肃的文学作品。

  究其原因真正的文学本来就是反潮流的,是对大众文化的无情鞭挞与深刻反思,而在反智主义盛行的大陆,严肃真实的文字已经如干涸的河流。偶尔的几位大师,借着卡夫卡与马尔克斯们的荒诞主义借尸还魂,九曲十八弯的迂回进入严肃文学的乌托邦,因为他们害怕没有掩蔽的大道暗藏着埋葬他们的力量。

  寒夜是巴金最后长篇小说,他是完全的现实主义笔触,没有魔幻的色彩,也没有荒诞的意趣,但是这直接的文字却能捕获人心。

  《寒夜》读后感(四):她为什么“需要温暖” ——《寒夜》研究中的一个问题

  《寒夜》是巴金先生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后期创作中成就最高的现实主义作品,曾树生则是《寒夜》中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自1979年巴金研究者们开始广泛关注《寒夜》以来,研究者们对她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她“是一个受到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在旧社会的压迫下,失掉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并且正在不自觉地走向毁灭深渊的小资产阶级女性”,[1]有的则认为“曾树生是一个要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在她的心灵深处,东方妇女的道德观念并未泯灭。”[2]其实,巴金先生早在1962年写的《谈<寒夜>》中就曾指出:“三个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个人有是也有非;我全同情。”[3]小说结尾所表达的思想正是理解巴金先生这一创作意图的关键——“夜的确太冷了。她需要温暖。”那么,曾树生她为什么“需要温暖”呢?

  首先,从个人来看,曾树生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又有传统女性恪守家庭道德的品质。曾树生是那个年代凤毛麟角的女大学生,有过和丈夫一起创办“乡村化、家庭化学堂”的教育梦想,在她身上处处闪现着现代女性追求自我价值、独立自由、敢于同封建礼教和男权文化进行不屈抗争的光芒。她与汪文宣自由恋爱而结合,在战乱的环境中凭着自己的美貌和才干在大川银行谋得一份薪资颇丰的工作,摆脱了传统女性对于丈夫的经济依赖,并且替代患病的丈夫承担起全家的经济重担。曾树生天性活泼开朗,爱动爱热闹,追求热情的生活。她积极地参加社交活动,出入舞会、宴会、咖啡厅,没有将自己束缚在狭小的家庭生活中成为一名贤妻良母,而是勇敢大胆地走出家门做现代职业女性。在家里,面对婆母的辱骂和威逼时,她也是不卑不亢,决然回击,丝毫没有传统女性对长辈的低眉顺眼、委曲求全,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个人尊严。当婚姻失去爱的基础时,她敢于自由地解除与汪文宣的夫妻关系。可以看到,曾树生已经不同于旧社会中的传统女性,在精神上充满了新女性的自信与优越。

  但与此同时,曾树生也并没有真正地彻底摆脱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东方女性的道德品质在她身上并未完全泯灭。她虽然努力地在社会中追求着独立、自由和个人幸福,但始终没有抛弃对家庭、对丈夫、对儿子的责任,虽然她并不满意自己在银行的工作,但丈夫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一家四口的生活,还有丈夫治疗“富贵病”的医药费和儿子就读贵族学校的大笔学费,而“花瓶”的工作可以让她比较轻松地获得较多的收入,所以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继续忍耐地做着这份工作。当汪文宣病倒在床上,她就暂时断绝了社会交往,在家悉心照料丈夫,为了丈夫心里好受,还曾一度答应他不再跟婆婆吵架。在与上司陈主任的交往中,她也坚守着道德的底线,始终没有越雷池半步,没有做任何对不起丈夫的事情。她对丈夫的懦弱、婆婆的尖酸、儿子的冷漠尽管非常失望,但兰州之行还是让她犹豫再三,到了兰州后也时时牵挂着,即使在她写信跟汪文宣分手后,仍每月按时给家里寄生活费。当两个月没收到家里的来信时,她便匆匆赶回家,面对的却是丈夫病死、亲子离散、人去楼空的悲惨现实。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内疚:“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却帮忙毁了别一个人的······她再也受不了这个房间和这些家具,每件东西都在诉说他和她的故事,每件东西都在刺痛她。”[4]曾树生这种良心的责备是她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没有很好地履行传统女性的家庭职责,更是知识女性意识深处的个性解放和传统道德观念的冲突。她的这些痛苦都在表明她是多么需要温暖!

  其次,从家庭来看,曾树生更需要温暖。曾树生虽然始终放不下这个家,但这个家并没有带给她内心的温暖,反而让她感到痛苦和恐惧。曾树生是个受新思想深刻影响的现代女性,对自己在社会上谋得的工作并不满意:“我觉得活着真的没有意思。说实话,我真不想在大川做下去。可是不做又怎么生活呢?我一个学教育的人到银行里去做个小职员,让人家欺负,也够可怜了!”她在外交际,常常想到家里,可是一回到家,沉闷窒息的家庭氛围又让她受不了,这个家没有困境中相濡以沫的温情,丈夫的软弱、婆婆的刻薄、儿子的疏远,这一切让在寻求依靠的曾树生反生浮萍之感。

  家中的主要矛盾是婆媳之间的冲突。汪母很爱这个家,爱他的儿子汪文宣和孙儿小宣,但对于儿媳曾树生却是百般的挑剔和责难。曾树生也毫不示弱,跟汪母针锋相对,闹得整个家鸡犬不宁、乌烟瘴气,以至于到了曾树生所说“有我就没有她,有她就没有我”的敌对状态。曾树生跟汪母的矛盾实质是新旧观念的冲突,是现代与封建两种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取向的抵触。汪母早年丧夫,独自将儿子抚养成人,所以将儿子看成她全部的希望所在,对儿子更是百般的呵护和依赖,而儿媳的出现让她感觉分走了儿子的爱,于是对曾树生满怀嫉妒和怨恨,辱骂她是“我儿子的姘头”,“比娼妓还不如”。她还用封建家庭伦理观念来约束管教儿媳妇,她认为儿媳就应该在家好好伺候公婆、相夫教子,看不惯曾树生打扮时髦地在外应酬,骂树生是“花瓶”,“不守妇道”。她也不能接受儿媳比儿子强的事实,对在外工作挣钱养家的曾树生说三道四,尖酸刻薄,还极力挑唆儿子拿出丈夫的权威来压制儿媳,甚至不顾儿子的痛苦,逼他撵走儿媳,“她希望恢复的,是过去婆母的威权和舒适的生活”。而曾树生接受的是现代新思想,绝不会在任何阻碍她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行为前屈服:“你管不着,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我老实告诉你:现在是民国二十二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她坚持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在那样污浊恶劣的社会中,她仍然能保持住独立的人格精神。但在家中得不到长辈的关爱,还要常听婆婆莫名其妙的毒言恶语,她怎能不未进家门就心生痛苦和倦意啊!

  再说曾树生的丈夫汪文宣。汪文宣同曾树生一样,也曾共同有过“教育救国”的宏伟理想。但社会的战乱和经济的贫困,终使两人的理想破灭,彼此间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差异开始逐渐显现并进一步扩大。汪文宣在一个半官半商的图书公司当校对,刻薄古怪的上司、冷漠无情的同事、繁重琐碎的工作,换来的仅是一点微薄的薪水,汪文宣在艰难的生活中很快消退了锐气,变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猥琐懦弱,成了不折不扣的“老好人”。偏偏在这样的环境中汪文宣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坏,卧床不起,不得不靠妻子养家,这更使他在妻子面前有强烈的愧疚感和自卑感,就连看到自己的妻子和别的男人走在一起又说又笑,他也不敢迎着他们走去。当母亲和妻子发生激烈争吵时,他从来没有拿出一个男人应有的理性和气魄来分清是非、谏母劝妻、化解矛盾,而总是以叹息和哭泣的方式来乞求冲突的终止,有时甚至到了自残自虐的地步,用曾树生的话说就是“永远是敷衍和拖”。这一切都是健康、美丽、乐观的曾树生深感失望的,她不能忍受“永远亮不起来,永远死不下去”的生活,正如她给汪文宣的那封长信所说:“你只用哀求的目光看我。我就怕你这种目光。我就讨厌你这种眼光。你为什么这样软弱!······可是我只能怜悯你,我不能再爱你。”从这些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曾树生的无奈和委屈,她确实需要一个真正疼她爱她、能给她温暖的丈夫啊!儿子小宣的一切同样让她感到无望,特别是儿子的冷漠与疏远更是让她感觉到自己在家中孤立无援的地位,她的心灵充满了悲切与凄凉。这个家对于曾树生来说像寒夜一样的阴冷,她不能从中得到丝毫的温暖和幸福。

  第三,曾树生的所有努力和抗争在那样一个黑暗腐朽的社会环境中,注定都将变成虚妄。巴金在《关于<寒夜>》说:“我写汪文宣,绝不是揭发他的妻子,也不是揭发他的母亲。我对这三个主角全同情。要是换一个社会,换一个制度,他们会过得很好。使他们如此受苦的是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5]这就是说,曾树生的理想悲剧、爱情悲剧、家庭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更主要的是那个动乱时代和黑暗社会造成的。

  《寒夜》的故事发生在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当时正处于国名党的专制统治下,社会动荡、政治腐朽、物价飞涨、人心惶惶,高官巨贾凭借特权大发国难财,而普通百姓却食不果腹,倒着国难霉。汪文宣一家的境遇就是千千万万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黑暗社会的无辜者的一个缩影。夫妻二人大学毕业,如果没有战乱,本可以在上海实现他们的教育梦,跟婆母、儿子一起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可是战乱迫使他们全家辗转逃难到重庆,腐败不公的社会制度摧毁了他们的梦想,贫穷苦难的生活磨灭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馨和谐,连曾树生的最终出走也未能追寻到自己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当时的时代赋予了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的勇气,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却没能给她们的理想提供实现的基础,哪怕是一点点的生存空间都不曾有过。像曾树生一样的现代女性仍然背负着封建传统文化的历史重压,女性的经济独立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支撑她们人格独立的程度。曾树生起初由于生活的重压,被迫当了“花瓶”,“她并不愿意做‘花瓶’,她常常苦闷、发牢骚。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为了避免吃苦,她竟然甘心做‘花瓶’。”在与陈主任的交往中,她获得了物质上的极大享受,但她的内心却常常空虚,她并不爱陈主任,可是她不想也无法摆脱陈主任的物质依靠和情感纠缠,她是一个“无所爱的、在精神上流浪着的女人”[6]。从曾树生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知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她们好不容易挣脱了家庭的束缚走向了社会,可是社会中腐朽黑暗的政治制度、残存的封建文化因素和崩溃的经济状况等等,都让她们在独立面对社会时不堪重负,困境重重,她们始终摆脱不了男权文化的压制,永远都处于精神和物质的矛盾冲突中无所适从。

  小说结尾处,曾树生依旧独自徘徊在寒夜中阴暗的街道上,黑暗沉闷的社会环境和冷漠疏远的人际关系永远像“寒夜”一样笼罩着她,她既没有追求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和解脱,也无法再寻回自己的家庭,她的前途更渺茫了。巴金在《谈<寒夜>》中曾说:“我写到曾树生孤零零地走在阴暗的街上,我真想拉住她,劝她不要再往前走,免得她有一天会掉进深渊里去”。[7]曾树生不可能寻找到正确的出路,因为她所要抗争的不仅仅是某个封建家长和作恶者,而且是包括了封建传统意识在内的旧势力、旧观念,还有整个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总之,只有新的时代、新的社会才能给她以温暖,而新时代、新社会到来之后,巴金即“万分愉快,心情舒畅地歌颂向初升太阳一样的新社会”,并说“那些负屈含冤的善良的小人物要是死而有知,他们一定会在九泉含笑的”![8]

  [1] 陈泽光:《一曲感人肺腑的哀歌》,《文学论》1981第1期。

  [2] 戴翊:《应该怎样评价<寒夜>的女主人公》,《文学评论》1982第2期。

  [3][7][8]巴金:《谈<寒夜>》,《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1983年2月第1版,第292页,第295页,第301页。

  [4]巴金:《寒夜》,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以下所有《寒夜》原作引文均出于此版本。

  [5]巴金:《关于<寒夜>——<创作回忆录>之十一》,《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1983年2月第1版,第439页。

  [6] 刘慧英:《重重樊篱中的女性困境——以女权批评解读巴金的 <寒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第3期。

  《寒夜》读后感(五):生命被时间拖垮

  我看此书是用很零碎的时间看的,但还是觉得若用一个完整的时间读它,更能体会到巴金先生在其中传达的,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的悲伤感。

  痛苦,这个感觉始终弥漫在书里。汪文宣是痛苦的,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得不妥协,不得不为了生存苟延残喘。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缩头缩尾的庸人,或许他心中仍有想要呐喊的念头,但是卑微的社会地位让他无奈地选择在现实面前下跪。

  汪文宣精神上的痛苦也蔓延到身体上,肺病在生活的煎熬中愈发加重,直至最后酿成悲剧。

  “痛苦继续着,而且不停地增加。”

  在工作上,是自私自利的同事以及压榨员工、形式主义的上级让他痛苦,尽管有“和公司间唯一的联系”钟老,让他在工作的寒夜中感受到一丝温暖。但也正是这份温暖,让他在钟老因霍乱离世后,独自站在钟老的坟头,像是看着自己简陋的新居一样,感受到了更加寒冷的夜晚。

  在家庭里,树生和汪母之间的争执让他痛苦。“永远都是这样的控诉、仇视。”“他甚至想说:你饶了她吧。”他陷入了梁楠楠的境地,但他的可悲也在于他只是妄图伪造和谐的假象,实质上并没有为母亲和树生着想,促使她们的互相理解包容。

  对于曾树生而言,这份痛苦首先在于青春年华的不在以及家庭纷扰的疲惫。“这里不就是使生命憔悴的监牢?她应该飞,她必须飞,趁她还有着翅膀的时候。”

  她这么想着。

  她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对汪文宣没有爱,而是在生活中,这份爱已经成了令人疲惫不堪的包袱,压得她想要逃离。尽管多年的夫妻情感让她割舍不下,但是在婆媳关系上汪文宣的怯懦,逼得她想要离开这个地方。在这里她只感受到烦躁与痛苦,而没有归属感。

  汪母是一个可怜的老母亲,为儿子操劳一生,年将就木仍旧奔奔走走,最终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她的思想有一定的封建的地方,有一种封建当家主母的影子,看不惯儿媳的各种行为。“她咬牙切齿的说,仿佛就在咬那个女人的肉似的。”恨意至此。

  但她也从未理解过儿子和儿媳之间的感情,正如汪文宣心中的呐喊“既然你爱我,为什么不能也爱她呢?”

  她不清楚,自己也是压倒儿子生命的稻草,也不明白自己对儿媳的讽刺话也是深深伤了儿子的心。她的一生充满了痛苦,也十分可悲。

  记得书里不断出现这样的问话:

  “我们没有偷人、抢人、杀人、害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

  以及到最后,汪文宣终于在街道嘈杂声的掩盖下呐喊出来:

  “为什么他们都应该活,而我必须死去,并且这么痛苦地死去?”

  他的一生,是被时间留下的烙印拖垮的。他甚至不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当然即便认识到也于事无补。是这个名为生存,名为将来的野兽拖垮了他的生命。

  然而谁又不是承受着生活的拖累呢?

  唐柏青、钟老、邻居张家、睡在他们台阶前的两个孩子……

  说实话书中这种压抑沉重的感觉让我觉得有些无法适从。或许也正是因为一些细节的生活矛盾似乎更有真实感而让我觉得无法适从。

  甚至也有点困惑,当我离开校园,是否还能怀揣着梦想一路前行呢?还是也会因为生活的任务与负担而拖垮了原本旺盛的生命?

  《寒夜》读后感(六):巴金《寒夜》观后记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

  一个懦弱、压抑、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汪文宣,一个自恃清高、爱子胜过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旧婆婆,一个生性犹豫、追求物质、自由、浪漫的花瓶曾树生,还有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小宣,古道热肠、善良热情的老钟,以及代表压迫、刻薄、自私的科长、主任,代表冷漠、嘲讽的同事们,代表掌握权势、金钱、绝对自由的陈经理。《寒夜》最先夺我眼球的是懦弱的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周主任们”的刻意刁难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内在世界的抱怨中,而这种抱怨也只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少的可怜的两个好友也从未真正的将这些话说出口。他的内心抱怨着、咒骂着、不平着,却依旧行为上不差一点分毫。旁人的一声咳嗽,他人的一瞥眼神,都是“他们知道了”“他们都在取笑我”“他肯定讨厌我”的内心回应。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以及老好人式的自我压抑是导致他最终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样的心理状态都是极不正常的。

  《寒夜》其次让我叹息的是婆媳之间的战争。为儿子牺牲了一切、爱他大过天的婆婆,将“姘头”媳妇儿视为夺了儿子的爱的敌人,而媳妇的名头不正、行为不端,是她对分走儿子关爱、且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树生的反击名头。母亲对文宣的爱一点都不伟大,而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怜的。母亲对文宣说“我不恨,我从来没有恨过她。”其实她对树生的感情并不是恨。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树生夺走了儿子的爱,这对将儿子视为一切的母亲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而儿子对树生时时的爱——无论母亲从中说过多少“坏话”,文宣依旧被她“迷了心”—— 更是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失落;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母亲作为旧时代的媳妇,处处守规,处处吃苦,好不容易才熬成了婆婆,对她而言,媳妇就是听话的,只有经过千重万苦的媳妇才能过上稍微好点的婆婆生活。而树生作为新时代的媳妇,不从规不依矩,依旧潇洒而年轻,生活地比她这个婆婆还好,这样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姘头、花瓶、不守妇道等名目,只是母亲失落之感、嫉妒之情的幻化武器。

  而树生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时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而精神上她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接处的失落之魂。她唾弃旧时代的思想——如她对婆婆想法的不屑,但并未真正了解新时代自由、自我的思想。她为汪文宣而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不定,可她犹豫的关键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是应该与不应该;得知汪离世消息的那个夜晚,她徘徊在街头,“我会有时间来决定”,而其实“事情是不难决定的”,如何抉择她早已心知肚明,却始终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悦服旁人的借口。她离开汪文宣是因为汪的病衰、婆婆的恶意、儿子的寡情,他们推走了她;她选择兰州是因为多金多情的陈经理、轻松而浪漫的生活工作,他们拉近了她,而她其实从未真正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她的离开有借口,她的选择有理由。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这也是她总犹豫、徘徊的原因。她就像邯郸学步里没有找到自己步伐的人,也像偷穿妈妈高跟鞋和长裙的小女孩。她为自己装饰上新时代的外壳,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时代的血肉。

  《寒夜》的结局的确耐人寻味。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一直以胜利作为好生活曙光的他们却在胜利的鞭炮响起之时离别,这一衬托不禁让人抚掌叹息;而树生在得知消息之后徘徊于街头,也同样听到关于“胜利”消息的议论之声。从代表光明、遥遥不可期的胜利,到映着死之光的胜利,再到真正胜利后百姓的窃窃私语,“胜利”一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也就颇多意味了。巴金在后记中总说,书的主旨不在于批评主角们,而在于批评那个黑暗政府的统治,他强调这个政府导致了社会的紊乱,导致了好人无好报的恶果,导致了凄凄惨局。多重原因让我不喜在作品中以政治为因谈论评析,但是不同时期作品必然烙印着不同时期的痕迹,而在那样的年代,政治是无可磨灭的烙痕;但我也不赞同巴金将政治因素全扩至小说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三人的性格状态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虽然他们的性格多少受时代影响,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以这样的的性格剧本,恐怕也会重演这样的结局。政治是一个因素,但不应该被过度渲染。

  其实从这个角度,应当重新战时评定作家们的价值,重新评定小说、作品的价值。如序作者叶兆言所言,《家》是否真的好,还是因为表现着斗争而好,而好又应是什么标准?冰心、林徽因、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等等作家,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只是被捧出来的,哪些人只是时代的片面缩影?或许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也不应该让别人给,而应该自己谈,自己揣摩,自己评析。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寒夜》读后感(七):在凄风凌厉的寒夜

  读完巴金的《寒夜》,自始至终是一种压抑,是一种令人暗无天日的绝望。

  压抑从小说开始描述的寒夜起,主人公汪文宣走在凄冷的夜里,在已经司空见惯的的警报里,麻痹的走着。又以另一位主人公曾树生走在同样寒气逼人,不禁打起冷噤的夜里而收尾。同样的夜里,两位主人公,一对有过理想,有过14年朝夕相伴却被岁月不断消磨的夫妻,以不同的心境,走在同一条街,同样的暗无天日,在这里抗日的胜利前,胜利后没有丝毫区别。

  而这两个凄风凌厉的寒夜中间更是用一种无望的笔调写出了国统区下小人物们的无奈,没有大起大落的恢弘情节,却在细碎微小的情节中,把为数不多的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合上书本,我们会想起软弱善良的“老好人”文宣,时尚青春的树生,可能是昆明才女却沦为二等老妈子的汪母,少年老成的小宣,抑或是唯一一个热心的同事钟老……每一个人物都不是坏人,却造成了婆媳间难以维持的局面。她们都是善良的人,却以自身的价值观丝毫不能容纳对方。树生与汪母都是文宣最爱的也是最爱文宣的人,却一直在争吵中,在动乱不安的年代,那是一种更禁不起折腾更刺耳的声音。也许这是因为自私,汪母不愿分享儿子给予的爱,也嫉妒媳妇的年轻看不惯她新思想和花枝朝展的银行“花瓶”生活。也许又因为自私,树生挣脱了这个贫困病重丈夫和婆婆的羁绊,去寻求那所谓的自由。可能就是自私吧,让这两个善良的人身上也充满了她们无法相容的缺点。而文宣呢?他用尽了一切方法来维持这个脆弱的家庭,他从不反抗她们任何观点,他任劳任怨的领着微薄的薪水做着无穷无尽的校对工作。他是所有人眼里的“老好人”。但也正是这种软弱妥协的性格,成了文宣致命的弱点,他凡事为他人着想,他也相信他身边的每个人。可最终除了无数累赘的情感交织在心上外,无济于事。只能等着肺病一点点浸染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后,凄冷咽气。

  文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是饱满的,读者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主人公牵肠的无奈。这于作者也是一个鲜明的改变了,已经褪去了早年在《家》中人物性格的单一化。当然《家》中的人物我认为觉新是算比较成功的塑造,性格会比较饱满。但读者往往会更留意思想激进的新青年觉慧,因为往往说觉慧身上有早年巴金自己的影子。如果说《家》中在文章的最后写觉慧的离家,仍是一种给予青年们希望的象征,那《寒夜》的文末剩下的却只有淡淡的绝望。文风从热情外露的着笔封建大家庭到客观冷静细抒市民小人物的转变,也象征着巴金自身经历后的成熟。他见证了抗战前,抗战中,抗战后的种种。从当年对一切都充满希望的少年到明白胜利失败是他们的,自身只是劳苦大众中的一员后,好像所有的梦想都在现实面前黯淡了。看尽白衣苍狗,挥去嬉笑怒骂,社会周遭的一切一切好像并不能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去改变什么。

  于是,于是也只能剩下自己孤独的走在凄风凌厉的寒夜,面对这现实生活的无奈,在寒夜里的是文宣,是树生。也是作者自己。更是有无限共鸣的你与我。

  《寒夜》读后感(八):不可不读的巴金《寒夜》

  推荐这本书,实在是“憋闷”了很久,自然而然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一次偶然逛书市,看到了地摊上一本黑色封皮的书就顺手拿起来看,只看作者就当即决定买下来了。必定是大家,而且看着封皮也是喜欢的那种。买回后就没有多管,去忙别的事情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偶然翻到了这书,恰是个冬天又有时间,于是就围坐在火边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我进入了一个“忘我”的境界,竟忘记了时间和空间,一气的看了下去。这本小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这书名叫《寒夜》,作者是德高望重的巴金先生。这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1946年8月开始在《文艺复兴》连载,它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作品反映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八年抗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作家带来太多快乐和喜悦以及对希望的憧憬,他沉重的写了男主人公汪文宣怎样在庆祝抗战胜利的锣鼓声中默默地死去,留下的凄凉。小说最后让女主人公在失去亲人的孤独中真切的感受到:“夜,的确太冷了!”这种个人悲凉命运感与社会喜庆场面的鲜明对照、艺术氛围上弥散的绝望的冷气,都表明了作家对国家和社会的清醒认识。

  小说是通过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凄凉命运来展示这一主题的。它描写的是一个走向崩溃的家,但已经不是封建末世大家庭了,而是新文化运动中产生的新型家庭模式:一对理想主义者因恋爱而同居,并产生出爱情结晶而形成的三口之家。汪文宣和他妻子曾树生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他们大学毕业,追求爱情与理想的统一,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和勇气。可是,这样一个称得上美满的家庭最终还是被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战争、日常生活中的贫困、疾病的折磨,特别是在长期仰人鼻息的社会环境中讨生活,使得他们的理想、性格,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扭曲。汪文宣成了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公务员,懦弱、多病、善良而无能。曾树生则凭借美色当了资本家银行的“花瓶”,必须不断应付着感情和经济双重压力。这种贫困以及心理的沉重负担给家庭带来严重危机,而战争又为它加了一道催命符——汪文宣的母亲为逃避战祸由云南来到了重庆,加入了他们的家庭,婆媳不和使原有潜在的感情矛盾急速升级并复杂化,终于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悲剧。尽管这对知识分子夫妻很相爱,温情无法与寒夜般的现实抗衡,他们不得不走向破裂;曾树生随人他去,汪文宣吐血身亡。

  这部小说让人称道的是几个主人公。写到了灵魂入微的境地。

  先说汪母,首先她不是大家认为的“恶婆婆”形象,她是个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母亲,但她可恨就可恨在她对儿子的爱上!她越爱儿子,就越不满意媳妇。她看不起媳妇的职业,可又不得不间接地用媳妇赚的钱;她想恢复昔日婆母的权威,而事实又不得不做着“二等老妈”的事情,现实处境让她感到了自己处于下风的痛苦,于是她操起了落后中国人惯用的自卫武器——精神胜利法:“你不过是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无可奈何的老女人只能搬出早在五四时期就被打碎的“旧式婚姻”来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这是一个丧失了原先优厚地位的旧时代人物在现实生活大变动面前软弱、可笑、自欺欺人的精神状态的反映。值得回味的是不仅汪母,即便是受到新文化熏陶的汪文宣在经济上、道德上束缚不住曾树生时,他也像他母亲一样,竟怀恋起旧式婚姻来,懊悔自己当初轻易丢掉了这个唯一可以用来对付妻子的武器。这个细节的出现,表明了作家对生活严峻性的思考,他不再像创作《激流三部曲》那样,把反对旧式婚姻制度的斗争看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事实上,“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巴金通过二十几年的探索,在《寒夜》中表现出了真正的现实主义的深刻性。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曾树生的形象也是耐人寻味的。作家没有过多的指责她抛弃了重病中的丈夫随人而去,相反,对她给予了许多同情,并认为她找到了一条为争取自己幸福走出家庭束缚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这部作品任然在沉重的令人窒息的黑暗中,留下了一线希望的光明!曾树声是个人主义者,她健康,漂亮,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容忍守旧婆母的恶语中伤,甚至无法容忍早熟的儿子的沉默寡言,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的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决绝和感情的折磨。作家同情她啊,这么美丽,美好的一个女性,就要葬身在封建的尾翼里,是多么的于心不忍!作家相当细腻地写出了这一复杂的心里过程,写她在汪文宣与陈经理之前的抉择以及对汪文宣的深厚感情,但最终,她还是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这种行径完全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追求幸福,至于她所走的那条路是否正确,是否一定会带来幸福,就不在小说表现范围内了。从小说文本看,作家强调了敢于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敢于自主选择,而没有陪同毫无希望的家庭做无谓的牺牲。汪文宣的家庭并不是封建式家庭,因而曾树生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更不同于娜拉出走;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哪怕这本身包含着无穷的辛酸和痛苦。

  汪文宣这个人物是既可怜又可气。他可怜在于他得了很重的肺病,他不停的咳嗽,身体上痛苦,而当他看到妻子和银行家的暧昧关系后,又只得“默不作声”,在心里压抑着。可谓精神上痛苦。而当妻子被他母亲无理辱骂的时候,他更多的不是选择来保护一个,而是在心底里站到母亲一边,更试图和母亲一气用封建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约束她!母亲近乎变态的爱被他全盘接受了!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体现了巴金美学理想:无技巧的艺术。《寒夜》完全达到了不资炉冶,自然天成的艺术水平。从小说的第一页起,凄厉的防空警报声把人们带进了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典型环境:战争失利,物价飞涨,人心浮动,谣言四起,喝酒,打架,生病,死亡。。。。。。小公务员汪文宣一家的悲剧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的,生活艰难造成的婆媳失和,无穷无尽的争吵又导致家庭破裂。作者是把人物都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任由它发展,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人物的命运根源。整部小说结构上仿佛没有刻意布局,情节发展都是在一系列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的推进,使人读了,不觉得是在读小说,而是就像进入了生活本身一样朴素自然,浑然一体。

  在创作之后的采访中,巴金说,汪文宣并不是真实的人,但是,他总觉得自己和他是很好的朋友,而且及其熟悉。“在过去,我天天看见他,处处看见他。他总是脸色苍白,眼睛无光,脸颊少肉,埋着头,垂着手,小声咳嗽,轻轻走路,好像害怕惊动旁人一样。他心地善良,从来不想伤害别人,只希望自己能够无病无灾,简简单单地活下去。他们在旧社会里处处遭白眼,生活辛苦,终日劳累。他们一步步走向死亡,只有在断气的时候才真正得到休息。可是妻儿的生活还是没有安排和保障,到死都不能瞑目。”巴金说几个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背景,事件却十分真实。对于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巴金全同情,但又要批评每一个人。他们都有缺点,当然也有好处。他们彼此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他们都是在追求幸福,可是反而努力加速走向灭亡。对于汪文宣的死,他的母亲和妻子都有责任。她们不愿意他病死,她们想尽办法挽救他,然而实际却正正相反,她们加速了他的死亡脚步。

  其实写这些也不能够完全表达对《寒夜》的感受。因为这个作品给人带来的艺术的感染力简直令我无法形容。小说远远比评论好看一万倍。

  巴金是个了不起的作家。《寒夜》看完后,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小说里的三个人在我的头脑里挥之不去。那种刻骨铭心的压抑令我感觉不到我还停留在现代,新的世纪,我仿佛已经进入了那个特定的时代和人物生活的情境里。在那间黑暗的小屋子里,我仿佛还能看到汪文宣在病床上不断的又寂寞的咳嗽着,而不多时仔细的闻一下,那是一种曾树生身上才有的淡淡的香水味道。听!脚步声,在墙的另一端是否有汪母正悄悄的偷听或偷看?无论如何灯光都照不亮这黑暗的,彻底黑暗的小屋。一切都太令人窒息了。书中的人物仿佛要和我一起逃离。

  我还是没有哭过,在看书的过程中或者看完它之后。因为这部作品简直叫人欲哭无泪!仔细回想当时我看《寒夜》时候的情景,不知道何时了,大概是另一天的清晨了,我已经看了一夜的书,终于把它看完了。我感觉到胸口很闷,忘记了世界。书中的人物也压抑的要和我一样想逃离出来。呆呆的坐着,对,就那模样的傻傻的坐着。久久的,久久的都不能回到现实中来。

  当我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桌子上的《寒夜》,恍如一梦。而当翻开书的第一页的时候,想起我从来没有看懂过的三排字来。因为这是旧书市上买的,第一页上想必是从前的主人留下的感慨吧。但我一直都没有看懂为何物。这时候我猛然间认出来了!那三排,用毛笔字写的黑黑的字竟然是:“愤怒!”这,这不正是我看完书后的感悟吗?

  巴金先生,长篇小说,《寒夜》,无论如何,您要读读。

  《寒夜》读后感(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本文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丈夫。

  环境和时代可能影响一部分,但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与丈夫。

  丈夫性格上懦弱,是老好人。这点我觉得没有问题。

  但是他又在另一方面有着矛盾的“男子气概”。 他无力赚钱养家,而另一方面,又非常排斥妻子赚钱比他高。

  在家庭方面,无法沟通好婆媳关系,很多时候,有些话挑开说,反倒好,捂久了,要发酵。

  正如树生希望的,能够吵一架,或者打一段也是好的,而温吞的,敷衍,拖,给人造成的精神折磨是巨大的。

  他们矫情的说“爱情败给生活”。 时代变了。但是两人原生的矛盾,不是在时代和婚姻生活下产生的,更多的是被激发出来的。

  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强烈的不同,虽然有着短暂得交集,如果没有一方牺牲,那么无法在一起。

  书里是文宣的牺牲,但是如果他不这么做,牺牲便是树生。

  书中每一个人都可怜,但是每一个人又都应该为自己负责。

  树生和妈,言语相激,两看生厌。

  而夹在中间的文宣,里外不是人。不能捅破,又不堪忍受,何苦?

  还是一句话,婚姻和爱情不同,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寒夜》读后感(十):入夜而寒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巴金的《寒夜》。

  一个懦弱、压抑、忠厚、善良的老好人汪文宣,一个自恃清高、爱子胜过自己、控制欲极强的旧婆婆,一个生性犹豫、追求物质、自由、浪漫的花瓶曾树生,还有少年老成、不苟言笑的小宣,古道热肠、善良热情的老钟,以及代表压迫、刻薄、自私的科长、主任,代表冷漠、嘲讽的同事们,代表掌握权势、金钱、绝对自由的陈经理。《寒夜》最先夺我眼球的是懦弱的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周主任们”的刻意刁难让他时时刻刻处于内在世界的抱怨中,而这种抱怨也只存在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从未对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少的可怜的两个好友也从未真正的将这些话说出口。他的内心抱怨着、咒骂着、不平着,却依旧行为上不差一点分毫。旁人的一声咳嗽,他人的一瞥眼神,都是“他们知道了”“他们都在取笑我”“他肯定讨厌我”的内心回应。汪文宣的“受害者心理”以及老好人式的自我压抑是导致他最终凄惨结局的根本原因,无论在哪个社会,这样的心理状态都是极不正常的。

  《寒夜》其次让我叹息的是婆媳之间的战争。为儿子牺牲了一切、爱他大过天的婆婆,将“姘头”媳妇儿视为夺了儿子的爱的敌人,而媳妇的名头不正、行为不端,是她对分走儿子关爱、且不符合大家闺秀的树生的反击名头。母亲对文宣的爱一点都不伟大,而是自私的,甚至是可怜的。母亲对文宣说“我不恨,我从来没有恨过她。”其实她对树生的感情并不是恨。从儿子的角度来讲,树生夺走了儿子的爱,这对将儿子视为一切的母亲来说是不可忍受的,而儿子对树生时时的爱——无论母亲从中说过多少“坏话”,文宣依旧被她“迷了心”—— 更是让母亲感到极大的失落;从女人的角度来说,母亲作为旧时代的媳妇,处处守规,处处吃苦,好不容易才熬成了婆婆,对她而言,媳妇就是听话的,只有经过千重万苦的媳妇才能过上稍微好点的婆婆生活。而树生作为新时代的媳妇,不从规不依矩,依旧潇洒而年轻,生活地比她这个婆婆还好,这样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于婆婆来说是不公平的。所谓的姘头、花瓶、不守妇道等名目,只是母亲失落之感、嫉妒之情的幻化武器。

  而树生其实也并非什么新时代女性。她所追求的新生活,其实只是物质层面,而精神上她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接处的失落之魂。她唾弃旧时代的思想——如她对婆婆想法的不屑,但并未真正了解新时代自由、自我的思想。她为汪文宣而在走与不走之间摇摆不定,可她犹豫的关键并不在于爱与不爱,而是应该与不应该;得知汪离世消息的那个夜晚,她徘徊在街头,“我会有时间来决定”,而其实“事情是不难决定的”,如何抉择她早已心知肚明,却始终在找一个能说服自己、悦服旁人的借口。她离开汪文宣是因为汪的病衰、婆婆的恶意、儿子的寡情,他们推走了她;她选择兰州是因为多金多情的陈经理、轻松而浪漫的生活工作,他们拉近了她,而她其实从未真正自己做过什么决定。她的离开有借口,她的选择有理由。但她并不明白自己是谁,这也是她总犹豫、徘徊的原因。她就像邯郸学步里没有找到自己步伐的人,也像偷穿妈妈高跟鞋和长裙的小女孩。她为自己装饰上新时代的外壳,却始终没有找到新时代的血肉。

  《寒夜》的结局的确耐人寻味。汪文宣死于胜利之夜,一直以胜利作为好生活曙光的他们却在胜利的鞭炮响起之时离别,这一衬托不禁让人抚掌叹息;而树生在得知消息之后徘徊于街头,也同样听到关于“胜利”消息的议论之声。从代表光明、遥遥不可期的胜利,到映着死之光的胜利,再到真正胜利后百姓的窃窃私语,“胜利”一词在书中出现多次,也就颇多意味了。巴金在后记中总说,书的主旨不在于批评主角们,而在于批评那个黑暗政府的统治,他强调这个政府导致了社会的紊乱,导致了好人无好报的恶果,导致了凄凄惨局。多重原因让我不喜在作品中以政治为因谈论评析,但是不同时期作品必然烙印着不同时期的痕迹,而在那样的年代,政治是无可磨灭的烙痕;但我也不赞同巴金将政治因素全扩至小说的说法,如前所述,这三人的性格状态决定他们的命运走向——虽然他们的性格多少受时代影响,如果他们活在现在,以这样的的性格剧本,恐怕也会重演这样的结局。政治是一个因素,但不应该被过度渲染。

  其实从这个角度,应当重新战时评定作家们的价值,重新评定小说、作品的价值。如序作者叶兆言所言,《家》是否真的好,还是因为表现着斗争而好,而好又应是什么标准?冰心、林徽因、鲁迅、巴金、茅盾、郭沫若等等作家,哪些人是真的好,哪些人只是被捧出来的,哪些人只是时代的片面缩影?或许这个答案没人能给,也不应该让别人给,而应该自己谈,自己揣摩,自己评析。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寒夜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