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菊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1-24 21:35: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菊与刀经典读后感10篇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日本文化矛盾和谐

  第一次写如此宏大的题目,以我的浅薄才学,估计也只能点到为止了。

  因为今年的春节要在日本度过,所以选了《菊与刀》这本书优先阅读,以期粗浅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化,免得到了人家的地界显得唐突了。

  对于日本,父辈那一代人几乎是一边倒态度:满腔的愤怒仇恨,包括此次去日本旅行,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日本人很坏!最好不要去~

  坏从何来?

  我相信任何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是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国家这个概念既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一定是体现了阶级意志,也就是统治者阶层的意志的。那么为什么日本在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这样一个恶名呢?既然如此穷凶极恶,为何这片国土还能赢得他国的敬重,为何但凡去过日本的人,都对那里国民的高素质公众设施的文明程度深表震憾,还有一个浅显的发现,就是为何一个持重内敛的民族,在色情文化行业也能做到全球举足轻重?这样的双重性格和既矛盾又和谐的特征让人着迷。

  《菊与刀》从首次出版(1946年)到现在刚好70年。

  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原本是因为战事需要开始研究各参战国的国民性格和文化,后来由于受到排挤,鲁思放弃了欧洲文化的研究,转而投入日本文化。作品也是研究报告形式,然而没想到一经问世即举世震惊,开启了西方对日本文化的研究热潮。连日本人自己也把这本著作当作国宝,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纵观此书,作者很巧妙地抓住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并由此从各个侧面进行演绎论述。

  说到“耻感文化”,未免过于抽象,也需要花很大的篇幅来进行佐证,在此不赘言。我只谈谈给我印象较深的几个方面

  一、日本的等级制度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等级清晰且全民上下皆严格遵循的国度。究其原因,是日本民族对秩序感不懈追求

  日本的座右铭是:万物各归其位,各得其所

  “各得其所”可以说是对秩序感的一种非常形象的描述。

  日本人的执拗之处在于,他们从等级制观点出发来看待国际关系的全部问题。日本认为自己处于金字塔的尖端,日本天皇诏书中曾提及此事:

  “今世局动乱不知胡底,人类蒙祸不成何极。朕所记念者,唯有早日芟除祸根,光复和平……”

  说白了,日本人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就会处于无政府状态,日本有必要为建立等级秩序奋起而战。然而他们的这一套一厢情愿的作法完全得不到理解和响应。这一点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分歧最为鲜明。美国崇尚的是什么?是平等!意味着不受专制迫害、不受干涉、不受强制的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权改善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世界上正在组织实现的人权的基石。你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就想当老大牵头梳理国际格局,谁不服就“芟除”谁,胆儿也太肥了吧!不过日本人确实是不怕死,要么战死,要么自杀。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日本人为啥胆儿那么肥。

  二、武士道精神

  日本有一个权力“傀儡”,叫做天皇。为什么说是傀儡,因为这个天皇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力,有名无实。但是天皇是一个至高无上存在

  这个“国家元首”是日本现代国家神道的核心,如果我们挑战进而摧毁天皇的神圣性,日本的整个结构就会坍塌。

  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没有什么比用言辞侮辱天皇,或者攻击天皇,更能刺痛日本人,并激起他们的士气了。

  攻击天皇在日本人眼中无异于攻击军国主义。

  战争中的日本人,是在为天皇而效力,“天皇领导国民进行圣战,服从时我的天职”。无论是参与战争的人,还是反战人士,都是以天皇的意志作为说辞,“遵圣意、慰圣虑”,“陛下仁爱、反战”,各执一词。对天皇的无条件忠诚和军国主义侵略战争是两码事,“纵使日本战败,所有的日本人仍将一如既往地尊崇天皇”。

  而武士道精神,在战争年代突出表现在:不投降。光荣就意味着要战斗至死。绝望中的日本士兵会用手榴弹自杀,或者进行大规模集体自杀式攻击。如果活着投降,会被认为丧失了名誉,和“死人”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三、自我修养与感官世界

  在“自我修养”这一章,我很喜欢的一个概念是“一点”。

  “一点”(one-pointed)其实说的是一种自我修炼所到达的境界,就是“无我”,就像是电流从阳极直接流向阴极,在意志与行动之间没有阻隔和障碍,全然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完全意识不到“我正在做”,以此达到游刃有余的圆熟境界。

  日本人所说的自我修养,就是磨掉“躯体之绣”,使人如同快刀一样闪光。然而这种修炼,与禁欲、自我压抑、克制等等印度所崇尚的又有所不同。日本人认为享受感官的快乐智慧的一部分,除非必须为人生的重大义务而牺牲它们。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日本男人,在工作场合严格自律、谨小慎微,是因为他要服从他的上级,要服从组织的意志,这是他的责任所在,而与此同时,他在工作之余可以尽情享受风月场所带来的愉悦体验,丝毫不会将其与道德沦丧之类相挂钩。这也是日本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理解来源了解。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述:一旦弄清了日本人的人生观与西方人的观念不相符合,掌握了日本人使用的范畴和符号,那么过去在西方人看来其行为中许多的矛盾之处就不再是矛盾了。

  《菊与刀》读后感(二):很深刻、很日本、很变态

  这是以前一个同事推荐我读的书,要不我不会想到去读一部分析日本——一个我如此不喜欢的民族的书。

  同事说:这世上有两类人,一类是日本人,一类是人,所以日本人不是人。

  同事说:人是武士,花是樱花。

  同事说:看过《菊与刀》吗?很薄,写得很好。

  我对于薄这个词没有免疫力,而且,我乐意涉猎广泛的领域,所以就买来看了。

  的却很薄,却排得很满。

  开始看时,觉得作者有些絮叨,也许因为她是女性的关系,也许因为她不是日本人,而是个美国人,也许作者想藉此表达自己在描写这个民族矛盾性时的矛盾。

  慢慢看下去,觉得写得很好,虽然作者试图用英语表达日语中的一些词就会有一些费解,再翻成中文就更费解,但还是觉得写得很好,写出了日本民族那种刻骨铭心的变态。

  作者试图公正的去评述这个她和她的文化所不理解的民族,我也试图公正的去理解这个和我的民族有着仇恨的民族。但我发现,我即使是站在所谓日本文化的立场上,也无法理解这个民族,或者说,试图理解的结果是,好了,我不说他们错了,但,不能不说,真的很变态。一种历史的,人性的,意识形态的,深入骨髓的变态。

  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日本人就是变态,不服不行

  :很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很简洁,很日本。

  《菊与刀》读后感(三):破坏也是一种创造

  日本人有自杀传统,川端康成卧身煤气,三岛由纪夫剖腹,芥川龙之介也剖腹,他们的自杀总让想起李白。有一种自杀不是自杀,是殉美。有的人殉国,有的人殉情,殉美也是一种大决绝,非自杀没有办法

  好人时候会想做坏人,最平静环境中有人会想要打破平静。遵循是一种力量,破坏和背叛也是一种力量。在很多时候,是不能用道德和世俗眼光去看待它的,它不是好与坏的界定,而是两种力量而已。

  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反者道之动”,没有反,就不会有正。

  春风得意是一种美,关山难越也是一种美,美不但是成功的,更是失败的和残缺的。维纳斯如果不断臂,她的美不会成为一种大美;项羽如果不失败,荆轲如果不失败,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不会有悲情的美学。

  看菊看刀,也能看出日本人是留着关山不越的。

  日本的激烈和婉转,都是上承中国汉唐之前的美学,武士道和剖腹自杀是有士的风骨,菊的淡香是上古时中国的茶道、香道的花落旁家,本尼迪克特是战后去日本,考察这个东方民族的特异之质,美国人精研日本人这是最用心也最用力的一本书,写出了日本人骨子里的东西

  可惜对西方,对日本,中国人永远也研究不到这种地步

  《菊与刀》读后感(四):霓虹

  在日本心里其实并没有所谓“善”的概念,不知道何为真正的“正确”,根本没有自己的“是非哲学曾经的正确是为天皇献上全部的“武士道”。然而武士道本身其实是相当年轻的概念——因为以前的武士,根本没有什么武士道,只是一帮给钱就办事的砍人流氓而已。是天皇为首的利益集团为武士道穿上了浪漫的外衣贩卖给了国民而已。后来就是国民自己卖给自己了。然而武士道真正是什么,其所想表达的哲学,自然是没有定义,不成系统——因为根本没有武士道,是特效,是幻想成分。二战期间此概念的核心是忠于天皇,战后又改成什么“守护之道”,并不是说日本人不善,他们很善良,而且是非常真诚的善良,但他们骨子里其实是没有明确的正义的概念的。他们不敢大声说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日本没有自己所相信的正义。遇到状况只会一味的道歉。

  以前日本的哲学都是中国所给的,而他们却没有领悟到真正的精髓,也可能领悟到了,但是没能够传承下那些思想的核心。经历过一次二战之后彻底迷茫,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不知道什么是正义,只知道尽量不要给人增添麻烦,毕竟这至少是一种善的形式,大家互相温柔着就好。

  “中餐的筷子都是竖着摆放,呈现进攻态势,而日本料理中,筷子都是横置在自己勉强呈防守状态。”

  就我看来,日本的弱点在于:

  A.遗留的变态本性,B.不肯得罪的懦夫心态,C.沉迷过往的高傲。

  大多数人都会在事物来临前做好准备以便随时应对,而日本人的信念则建立在万事预先俱有安排的生活方式上,在他们那里,最大的威胁莫过于未曾料到。即使日军溃败,也会说:这些都是我们计划充分考虑到的。生活中的公共厕所就是很好的体现,各方面都面面俱到

  有明显的等级限制,但各个阶层都受到某种保障具体表现如学校中学长和学弟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本质的区别就是“仁”。即:中日都重视"忠"、"孝",但区别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具体来说,就是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大家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可以以死拒之,甚至大义灭亲。而这些反抗的行为在日本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 如母亲偷了儿子群众处募集的资金,儿子知道是母亲偷的却不得不自己承担惩罚他的妻子知道真相后写下了遗书,说丢钱的责任全在自己,然后怀抱婴儿投河自尽。事情宣扬出去后,母亲在这一悲剧中应负的责任无人过问。儿子在尽了孝道后只身前往北海道,磨炼自己的人格,以求日后更加坚强地经受同类考验

  由于信奉无条件的"忠"、"孝",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正如跳槽在日本难以被人接受一样;另一方面,日本的婆媳关系、夫妻关系至今仍非常传统。

  四十七士报答了“情义”,但他们还需要尽“忠”。只有一死才能两全。他们违背了未预先呈报就进行复仇的国法。

  《菊与刀》读后感(五):其实我们不了解日本

  在读本书前,我对日本的了解来自于教科书、抗战题材的影片、保障杂志以及他人口中的道听途说等。由于身在中国,这些了解片面且稍显肤浅,带有中国人的主观色彩

  我十分喜欢日本的动漫,我想那里展现给我一个真实的日本,日本眼中的日本。但总能感到一种矛盾,最清楚感受是驯服和桀骜不驯间的矛盾,当然并不只这一点。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完全不相信会有这种完美的矛盾体。

  感谢《菊与刀》,让我刷新了自己的认知,深层次地了解了日本和日本人;同时使我对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有了进一步认识思考,毕竟有“遣唐使”那段往事嘛。

  兼听则明,很赞同书中提到的日本人的“真诚”,对他人真诚,更难能可贵,要真切认识他人的“真诚”的体现。

  《菊与刀》读后感(六):初读菊与刀

  《菊与刀》,如果学过日语,那么对于书中的有关日语词汇,更有助于理解;没学过日语,那么会更有趣,因为,作者以一个中国人从未有过的视角去观察、理解日本。有些内容的描写,能使我们更客观地了解我们与日本的恩怨在日本一方面是如何形成的。

  作者从科学角度解析二战前后的日本,内容涵盖日本文化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民族性格,集体观念,价值观。主要对比当时美国的情况,分析日本社会和日本人的特性,为美国接管战败后的日本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技术支持,也从有别于以往的科学角度分析了日本在二战前后的行为动机和意识形态。由于成书时间在二战结束不久,所以,书中内容已不能用于有效了解今天的日本。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这本书可以一读。

  本书有一个特点,偏于理性,如果我们带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去读本书,那么,会纠结于作者的观点到底是一个日本人的角度还是以一个美国人的角度在解读日本。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我们要抛去固有的认知,以全新的角度跟随作者了解二战前后的日本。

  最后说一下本书的硬伤,亦属个人观点。由于作者是美国人,用英文写作,但又不得不涉及到日语词汇,再到翻译成中文,其中有些语义表达不尽如人意。

  《菊与刀》读后感(七):从“菊”与“刀”看日本国民社会性格的二重性

  (这篇文章是个人社会学经典原著导读课的一项作业,放在这里,方便大家查看。) 一、研究日本 在二战后期,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之后是否保留天皇犹豫不决。于是他们请了国内著名的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来了解日本的国民性,以便帮军方出谋划策。

  对于这样一项任务,鲁思·本尼迪克特可谓临危受命,由于受当时战争条件的限制,作者几乎放弃了作为人类学看家本领之一的实地调查的方法,转而通过间接的诸如关于日本的历史文献,倾听日本专家的意见,观看日本拍摄的影片资料等方式来开展其艰难的研究过程。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类学研究无疑会大打折扣,当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国民性的观察与分析还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或许正如作者所言:“如果只是直接从研究对象(普通老百姓)本身搜集资料并寻求解释,人类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无非是重复那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任何一名西方观察家们所做过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类学家的工作仅仅如此的话,那他是不可能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有所突破的。正是由于文化人类学家受过专门的训练、正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特质,他们才有可能在进行一段认真的研究后,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人文领域崭露头角。” 二、国民的二重性 在对日本国民社会性格的分析之中,本尼迪克特用了“菊”与“刀”这样一对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其中近乎分裂性质的日本人的性格的内在冲突与矛盾,这一点在现在来说几乎已经是非日本国民理解日本人性格的一个基本共识。“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对此写到:“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三、文化溯源 其实只要对日本国民或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不难发现日本人这似乎令人困惑的一点,但很少人却能真正看到这一“矛盾”背后的隐藏着的深深的文化内涵。作者先从语言构成的角度来揭示这一点。她指出:“日本打开紧闭的国门已有七十五年了,如今人们提及日本人时,仍对他们一系列令人极为迷惑的“但是,又……”等词句记忆犹新。这类词句极高的使用频率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任何一个严肃负责的人文社会学家,只要他不是日本人,在谈及其他民族时是不会一方面说这个民族彬彬有礼,同时又加上一句说:“但是,他们又很蛮横、傲慢”;他也不会既说这个民族顽固不化,又说:“但是,他们也蛮适应激烈变革的”;同理,他也不会既说该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轻易服从上级的命令;不会既说该民族忠诚、宽厚,又宣称:“但他们又心存叛逆,满腹怨恨”;不会既说他们勇敢无惧,又描述他们如何怯懦;不会既说他们在做事时很照顾别人的感受,又说他们其实更关注自己潜意识里的思想;不会既讲他们规规矩矩遵守军队中的规则,又描述他们是如何不服管制,甚至犯上作乱;也不会既讲该民族如何倾慕西方文化,又渲染他们的顽固保守。任何一个严肃负责的观察家,只要他不是日本人,是不会在一本书渲染该民族如何崇尚美好的事物,如何高度重视演员和艺术家,如何醉心于菊花栽培;而在另一本书中却笔锋一转,大肆描述该民族是如何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

  《菊与刀》整本书可谓都是在写日本,但不难看出的是本尼迪克特作为一个美国人,因此无时不刻不在以美国人的对比考察日本的国民性。从这一角度讲发现日本国民性格中几乎同时存在却又相互矛盾的一点很容易被看作是一种因为不能很好理解对方文化而产生的误解,因此如何理解这些看似不可理解的“矛盾”,使这些“矛盾”变得内在同一则成了理解日本文化一个重要的基础,自然也构成了本书的重点。 四、跨文化比较研究 从日本的论著出发,作者认为这些矛盾的发现组成了其中的纵横交织的经纬。于是她不惜笔墨再次强调:“刀与菊便是这样一组矛盾。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的;是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的;是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的;是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的;是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的;是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的;是既勇敢而又懦怯的;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的。他们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当别人对他们的劣迹毫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自己的罪恶感所击倒。他们的士兵规规矩矩,但骨子里他们又生性叛逆。”

  从书中的第三章开始,作者试图对这些矛盾进行解释,最先引入的是对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分析。作者以美国为参照认为:“日本人对秩序和等级制的信仰如同美国人对自由和平等的依赖一样,虽然这两个事物看上去如同南北两极一般对立。一般美国人都不太可能将等级制视为社会机制的一部分。而日本人却对等级制的作用深信不疑,认为等级制构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只有认真研究诸如家庭、国家、宗教及经济机构这样的社会团体,才有可能了解日本人对生活的看法。”毫无疑问对比美国社会来看日本的确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对这一点的深信不疑几乎同时导致日本的温顺与残暴。作者认为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说,由辈份、性别和年龄的关系而造成了极大的特权。这直接关系到他们对于“忠”和“孝”的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作者从日本的家庭对这些价值层面的内容进行了更具体的阐述。作者认为:“ 家庭是日本人学习等级制思想最早的平台,人们通过家庭的学习把自己个人对等级制思想的认识固定下来,并为以后的政治、经济活动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日本,不论这个人在一个团队中是否真正具有支配权力,只要他的位置在既存的“等级体制”中高于自己的位置,那么人们就要对这个人表示“服从”和“尊敬”。即使是夫妻之间,或兄长之间,在正式场合妻子和弟弟也不能对丈夫或兄长怠慢无礼。这种由等级制思想所规范的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不会因某个有能力的人的出现就消失,尽管这个人可以在幕后控制、引导事态的发展;同样,等级制规定的各种礼节仪式也不会为了迎合眼前当权者而有所改变。等级制依然是不可侵犯的。”

  对天皇的“忠”与对家庭长辈的“孝”一般而言会使人感到日本人温情而彬彬有礼的一面,当这种建立在等级制之下的价值观,一旦被运用到国家之间则可能是残忍而无情的。作者在这里举了对日本人对大东亚政策的看法的分析:“甚至在现今政治论坛上,在大东亚政策的讨论中这种遗留下来的兄长观念也表现得淋漓尽致。1942年春天,陆军省一个中佐发言人就共荣圈问题作了如下的发言:“日本是他们的哥哥,他们是日本的弟弟。这一事实要使占领地区的人民们都明白。不要对被征服者太体贴了,否则他们会非常依赖日本,以至对日本的统治产生不好的影响。”换言之,在做决定时,哥哥觉得怎样对弟弟好就怎么办好了,在这件事上不必过分考虑弟弟的意见。”于是在战后的东京审判上,当听到“日本侵略中国就像哥哥教训弟弟”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这种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也是日本人国民残暴性格的一个根源之一。 作者在后文中又谈到了日本的“报恩”文化与“洗刷污名”的文化。作者对于恩情的种类具体写到:“日本人把“报恩”这种行为按不同的规则分成了好多种,但每种恩情都是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或是做了多少努力,还无法彻底还清的。对于同等厚重的恩情哪个先报,哪个后报问题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对于那种永世难报的恩情,日本人称之为“义务”,认为:人们永远连那份恩情的万分之一都无法回报。这种难以回报其万分之一的恩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栽培之恩,即“忠”。”而“洗刷污名”的文化无疑是和对羞耻的看法相联系的。这两点对于日本民族性里面的矛盾无疑也影响巨大,在一个极端讲究报恩和羞耻的国度里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定是高度的自我控制和节制的,这对于外部的观察者来说无疑就仿佛美丽的菊花一样,温暖而柔和;当一旦将这些特征运用于野蛮的征服与对天皇的誓死效忠,极端的美丽就会转化成极端的野蛮,从而成为日本国民性里隐藏着的最残忍的一面。

  文中作者在后面也提到了例如情义、人情、道德等更多的因素,但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足够看出日本国民社会性格二重性有着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很多时候表现为多个层面上的一因多果——同一特性导致日本国民性既温和又残酷。日本特有民族文化对日本国民性影响是巨大的,正如作者在文中所引用的例子:“外国记者中有人这样写道:“早晨着陆时自己还是手不离枪,中午时我就把枪收起来了,傍晚时我就悠载悠载地在街上闲逛采购日用品了。”“日本人现在是按天皇的旨意用和平的办法来使‘陛下安心’,而在一个星期前,他们使‘陛下安心’的方法还是:誓死也要奋勇作战,即使是以竹竿为枪也要击退蛮夷呢!” 四、小结 因此,当我们真的了解到日本的文化的特异性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所谓日本国民社会性格当中存在的“菊”与“刀”的二重性矛盾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内在却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可以这么说,“菊”与“刀”都是日本人国民性的一部分,而具体表现为哪一部分则跟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情形有关了。对于看这本书的当代中国人来说,明白这一点似乎才更加重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去了解我们周边这个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都“渊源深厚”的国家,并且学会如何和他相处,从而真正地开创新的局面。

  《菊与刀》读后感(八):《菊与刀》想到的日本电影

  日本现代的战争电影全部都是关于牺牲和战争的苦难,没有大肆表现军队的宏伟,这种平静而隐忍的叙事正符合日本的国民性,不在沉默里灭亡,就在沉默里爆发。

  《雨月物语》里我们并没有看到战争的直播画面,然而破拜的景象让人更深刻体会战争的惨烈。为了维持生计,男主在流寇肆虐村子之际拼死保护一窑快烧好的瓷。

  《永远的三丁目》则表现日本战后的一片颓靡,然而生活在东京铁塔下的同一片区的居民,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并聚在一起为未来而奋斗。

  《黄昏清卫兵》

  只要愿意,我们总能从这个我们并不喜欢的民族学到什么。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埋头苦干的毅力,却还有我们难以企及的乐观。

  一个国家有没有文化凝聚力,对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

  我们对武士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切腹上面,其实,武士精神亦是日本精神的代表。忠,孝,情理,仁义,以及对感官世界享受的容忍表明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忠,家臣要对主君尽最大的忠诚。孝,《栖山节考》里把父亲背到山神那里的不孝子最终坠崖而死。而情理,有时是可以超越道德的。

  日本人十分注重细节,也注重自身的修养,而这种自我修养是为了完善对生活的驾驭能力。他们以认真和坚持出名,《编舟记》里的大渡海整整花了十几年。他们有最多的《寿司之神》类的匠人,而几乎生活的每个角落,每个细节都被想到了。为了追求极致,他们一生都在要求自己。

  他们崇尚自然简约的风格,比如muji。往大了说,这种设计本身具有禅理。

  不同于西方人从儿时就接受谨慎坚忍的教育方式,日本人允许幼儿和老人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放任。

  同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一样,日本父母需要孩子,不仅是情感的需要,也是因为他们如果未能传继血脉,则是人生的失败。而在家庭中,父亲是地位最高的。通过家庭关系来表现父亲,是小津的拿手好戏。在他一系列“父亲嫁女”的影片里,幸福的家庭因女儿的出嫁而破裂。这倒不是说家人之间情感如何深厚,亲密关系源于延续性的意识。比如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里,父亲对儿子的绝对管理,保持着克制的距离却包含真挚的爱。

  《菊与刀》读后感(九):你从中看到自己了吗?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因为图书馆很多版本借不到,所以看的便是黄山书社王博翻译的,而这本书是从日本版本再翻译过来,可以说是二翻,应该说有好有坏吧,好的就是日本人的文化日本人翻译完了之后再翻译日文可能翻译者来说更容易接近意思,但是隔了一成在翻译中会夹杂了日本的主观因素和与背离原作者意思更远一些。

  虽然本尼迪克特已经尽可能的客观去研究及表达,但从中还可以看到作为战胜国作为美国人,他们对自己文化的一种自豪,以及居高临下的一些影子在。还有就是,这本是是1946年写的,到现在我们在来审视作者其中的一些预测,可以看到很准确,如最后一章《投降后的日本人》里说:如果日本的国家预算中能够剔除军费,不久日本将建立起一个牢固的经济基础,并在东方贸易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立足于和平与利益的经济将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正如起所说的,战后的日本不但从废墟中走出来,其工业产品影响这个亚洲甚至世界。而我们似乎又应该警惕作者所说的:如果几年后俄国和美国搞军备竞赛试图攻击对方,日本将利用其军事知识参加这场战争。也许吧?

  再说说自己吧,是任何事务都有关联性,还是真的中国中的一些文化同日本很相似,越是落后的地区保持传统文化的时间会越长呢?比如等级观念,显然中国现在比较淡薄了,但是还是有存在的一些职业高低贵贱的偏见,不仅中国日本如此吧,相信美国有部分人也会这么看的?比如各得其所,我自己就是一个比较安于现状的人,一旦改变了之后我会不安,很怕改变,但是了同书里所说的不同的地方就是,慢慢了我就会去接受,比如毕业······情义、恩情、嘲笑教育等这一类东西在中国还是有存在的,只是它们直接有细微的不同。

  看着这本书,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日本在侵华时犯下一些如屠杀等惨无人道罪行?可以悟性太低始终没能从书里找到原因,有人能告诉我吗?

  菊与刀,很好的题目,也很好的诠释了日本人温顺与暴戾,反复不定的两面性。

  很希望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这样有利于自己辩证看待自己。

  《菊与刀》读后感(十):知日学习小结

  Ruth Benedict于60多年前写的《菊与刀》并不是通过实地居住了解,而是通过日本的一些宣传电影,战俘的访谈等侧面的对日本文化做了研究。这对于对日本不甚了解的人还是具有莫大的意义的,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抗日剧并不能使我们了解日本,而以本民族视角出发的大脑也是不能对日本发生的令人惊叹的事情给出什么解读的,只能给出一个“变态”的标签草草了事。事实上,民族之间的差异需要我们去理解,这就犹如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不少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和公认的说法都只不过是过往沉淀下来的民族遗产。感觉和思维来自与经验的积累,民族的经验积累造就了如今的态势。

  日本人对栽培菊花极其讲究,对菊花的限制就像对自己定下的规矩。刀也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象征一种对自己内心以及行为负责的精神,磨掉刀上的锈就是自我修养。

  规矩是具象的,是极为详细的规定,这不同于摩西十诫中抽象的道德原则。规矩又源于日本的等级制,日本人信奉的是“各得其所 各安其分”的道德信念,等级差别需要经常以礼仪来确认,而从日语的文字中对敬称的讲究也可以看得出来。日本人将羞耻感纳入了他们的道德体系,外部的压力会迫使日本人遵守规矩,这才能迎合别人的期望。

  在如此规矩框架下形成了日本人特殊的报恩行为,即义务与义理,义务是无限的报恩,比如对父母的孝道和对主公的忠,义理则是应当如数偿还的债务,对名声的义理就包括报复等。无论是义务还是义理也都是具象的,在中国“忠”“孝”之上还有较为抽象的“仁”,但日本干脆就舍去抽象,以便于日本人去执行。日本的道德准则是如此具体且并与执行,但他们对于感官享受却是十分宽容的,他们对于一些享乐行为并不认为属于道德问题,如此,肉体和精神不再对立。奇特的是,耽于肉体享乐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在特殊等级制下形成的规矩是亟需意志去施行的,而履行这方面义务也是日本人人生的最高任务。耽于肉体的行乐仅仅是消遣,最终感官必须为人生重大的义务作出让步。

  今时今日,日本不可能仍然是Ruth Benedict观察到的那样一直呈现静态,并且民族的复杂性远非侧面考究就能全面了解。但作为个人来说,应学会思考民族行为背后的原因,学习值得学习的地方而非不予思考的谩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