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活的艺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10篇

2017-12-11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10篇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8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一):对于《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的一些小感悟

  两个月断断续续的看完了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刚开始看的时候,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明觉厉,因为语言非常的晦涩难懂,但是用词语句却很优美,讲的又是一些如人生之类的深刻的主题,人们可能对于看不太懂的东西都会莫名其妙的产生些佩服的感情⋯⋯

  书中从人生、人类起源、生活、家庭、大自然、宗教、旅游等几乎人类一生中所能经历的方方面面都有所论述,让人不得不佩服林语堂先生的博学,引经据典,从古希腊文化,到中国古代文学,再到自然、宗教,均有理有据的进行概述。而且作者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举例来讲,书桌上因吸烟经常放烟头的地方的痕迹都能引申出一系列的思考

  但是看到后面,越来越觉得这本书充满了浓浓的老学究的味道,从喜欢穿袍子从而批评西方硬邦邦的西服,再到觉得女子生儿育女是天职的观念等等,书中充斥着大量与现代观念相冲突的理念。

  作者有一个很大的世界观,书中很少从小角度来论述观点,而通常都是以整个古代时期为背景写,或书中最多的就是以整个中国和以整个西方国家为对比,或是以所有中国人与所有外国人为对比,并且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一个概念叫”宇宙观”,可见作者心中有个非常宏大的世界观。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生活的艺术》本身是一本英文著作,译者越裔汉,能够将英文中深刻的含义准确的表达成中文,并且辞藻优美,可见译者不仅有着很强的翻译功底,同时也有很高的文学素养。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二):亮亮的二十一不亦快哉

  冬日午睡醒来,潜入阳台,开上一曲轻音乐,翻开kindle,品一品书中界,会一会书中人,不亦快哉。

  夏日,炎热之时,毒热难忍,益友携冰瓜而来,一口大半,凉爽通透,欢快畅聊,不亦快哉。

  春秋之时,天气怡人,办事顺畅,不亦快哉。

  开学之初,叹假期之无所作为,望本学期做番大事,随大定计划于醒目,难忘之地,顿想自己有大作为之日,不亦快哉。

  相伴同行,与学友关于某个观点发生争执,相持不下,气氛严肃,恰巧一漂亮女孩路过,转为她念,暂停辩论,品头论足,不亦快哉。

  一日,晚睡,早起,做事困倦不已,然不管不顾,脱衣扑床睡去,不亦快哉。

  一晚,忽接老友电话,相约见面叙旧,且说好久不见,这客我请,不亦快哉。

  问路,见一老年大妈,因有事相求,叫声大姐,大妈喜悦指路,我亦顺利达到目的地,不亦快哉。

  杂事已清,闲来无事,跑他个八九公里,冲澡半小时,神清气爽容光焕发,不亦快哉。

  与朋友相聚,互捧,互怼,逗来逗去,朋友气不过,声称要放鬼故事,立马泄气,闭嘴不言,几秒之后,相视一笑,不亦快哉。

  活泼之时,闲来无事,打开网易,听一听时下流行,评一评此时风尚,不亦快哉。

  敏感之时,心念多事,展键盘,秀盲打,抒感悟,写一写身之情,不亦快哉。

  伤感之心突起,想起万千往事,脑中挥之不去,任它想去,拿出照片,忆一忆前景往事,念一念心牵羁绊,暖意袭来,伤感之情顿去,不亦快哉。

  好友约晚饭,不亦快哉。

  被推荐一本好书,熬夜观看,不亦快哉。

  计划之未完成,细想明日再做,拖一日算一日,不亦快哉。

  健身,遇熟人,互谈健身之乐,之益,之想,不亦快哉。

  读《生活的艺术》不亦快哉。

  时而肠胃和谐,时而一泻千里,不亦快哉。

  照镜,柔光自拍,欣赏镜中人,照中像,不亦快哉。

  一场盛宴,尽情品尝,人生尽如此则不亦快哉。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三):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言。

  老A追中文系女研究生未果,女生送他一本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 奈何老A博士,纯正理科男一枚,无文学细胞;现在他把这本《生活的艺术》转送给我,希望我读完后帮他写篇读后感,不知七夕之夜可否挽回中文系女孩芳心,遂成此文。————题记

  。。。。。。。。。。。。。。。。。。。。。。。。。。。。。。。。。。。。。。。。。。。

  人应当诗意的栖居于大地之上——海德格尔

  喜爱叼烟斗的民国先生林语堂,学贯中西,英文写作《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苏东坡传》等,在西方享有比国内更大的声誉。当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差点抢了莫言的头彩。在《苏东坡传》里,他十分推崇东坡的守正不阿,放任不羁,隐逸旷达。现在看完《生活的艺术》,更深的知道,他为何喜爱东坡兄到为他著书立传的地步,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享受、悠闲的重要、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句句不离悠闲享受。我便以悠闲为切入点聊开去。

  中国人之爱悠闲,源远流长,一脉而承。

  民国文人中继承了自由旷达,陶情闲适一脉的代表便是林语堂了。他和8世纪的白居易、11世纪的苏东坡、16、17世纪的屠赤水、袁中郎、、李笠翁、,金圣叹,张潮交上了朋友,和伟大人物的无名祖宗成为了同志,拜庄子和陶渊明当了老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闲人是庄子。第二个要数陶渊明。但真正明诏大号来标榜闲,鼓吹闲的,是白居易。一部白氏文集,处处皆闲:

  自随意如何?闲官在闲地。 (《咏怀》)

  渐老渐谙闲气味,终身不拟作忙人。(《闲意》)

  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闲人。(《从同州刺史改授太子少傅分司》)

  回头看清静无为,逍遥避世的庄子祖宗。《庄子•刻意》云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 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所以当楚王请他去做官,庄子便对使者说,你们是愿意做供奉在庙堂上留骨而贵的神鬼呢,还是愿意做一只曳尾涂中自由自在的龟?

  五斗先生陶渊明爱好人生,悠然自得。他在《归去来辞》那首赋里就可以看出一种造成和谐生活的情感和天才,这种和谐的生活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我个人特别喜爱的东坡兄在他的抒情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便写了“闲人”的心境与情趣,极富感染力。引录如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笔调清新淡雅,景象明净澄澈,极具诗情画意,细品韵流其间,神余篇外。多美,多好,多悠闲,多享受!

  其它名人略过,十七世纪中叶的清代学者张潮的《幽梦影》,将悠闲享受拓展到方方面面。“赏花宜对佳人,醉月宜对韵人,映雪宜对高人;花不可见其落,月不可见其沉,美人不可见其夭。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著作须见其成,美人须见其畅适;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人莫乐于闲,非无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

  掉书袋便到此为止文章也赶紧收尾,越写越长,我已经错过了午饭,午睡,别又错过了晚饭。

  享受悠闲并非只是有闲,有钱人士的专利特权。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闲者便是主人。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在满足我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后,还有一个心灵需要喂养,就该全力充实我们的灵魂,渴求美,追寻美。见多身边各式成人,日夜颠倒劳碌,为赚钱疲于奔命,身心扑出外界,忽略家庭建设和维护,缺乏对个体内在价值的开发和关注。我想起古龙笔下的花满楼,他是一个瞎子,他却问出了你有没有听见过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你能不能感觉到花蕾在春风里慢慢开放时那种美妙的生命力?你知不知道秋风中常常都带着种从远山上传过来的木叶清香?多么会享受生活的一个瞎子,而许多眼神明亮的正常的人则对雪后腊梅,空谷幽兰的美熟视无睹

  相比林语堂,我更喜欢民国的另一位大师,顾随先生。先生一反文弱书生之常态,在《中国古典诗词感发》中他一再提及壮美,雄伟,力。讲究生活的努力挣扎。看他写的字,各个掷地有声“要做事,便当努力做事,愤慨是无用的,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必愤慨?见落花而哭,于花何补?于人何益?”,“要泛出一种力来,‘芳舟之草何青青’,‘池塘生春草’,自自然然,一种生意,有力而非勉强”“吾人追求知识,研究学问,有思想,有感情即为充实,自己使自己不至于空虚,一个人对什么都没兴趣,便是对什么都感到失去意义,便没有力量,真的淡泊,像无血肉的幽灵。我们要热衷的做一个人,要抓住些东西才能活下去”

  关于顾随和他的学生叶嘉莹院士,还有很多值得说下去,他们的文字中透着一种生的力量和人世间的大美,幽美与雅致。“长空淡淡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中的意象可以代表顾随其大气沉重。但是我的两个眼皮已经打鸡皮疙瘩了,困极了,得赶紧写完睡觉,便不一一展开了。

  我将林语堂和顾随的照片摆在一起,和上文所写,便有林语堂代表悠闲享受,顾随代表努力奋斗的印象。断然不是这样的,努力与悠闲是互相交织,循环一体的;如同工作和休息是人的眼睑和眼睛一样,缺一不可。林语堂早年在厦大执教时,晚年创办南洋大学时等许多时候都努力奋斗过;顾随更是强调诗人要养成悠闲之能力,无论激昂,慷慨,愤怒,要保持精神的有闲,欣赏的态度

  大师们的影子已经远去,我们凡夫俗子又怎样在风雅的“闲适”和残酷的“现实”中平衡折冲呢?

  假如父母生病需要钱,而我们无能为力怎办?

  假如女友婚龄已到,我们无力给她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怎办?

  假如好哥们遇到困难需要我们帮忙,我们爱莫能助怎办?

  当然要超脱,要有闲情,高雅;但这些是要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前提下。自由和平静需要先付出代价,所以我们在青年时代要努力奋斗,挣扎,从不懈怠,获得良好的经济基础,便可以悠闲,两者调和才能获得人生的冠冕。我们须养成在任何匆忙境界中皆能有闲,有余裕,孔子所谓“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造次,匆忙之间;颠沛,艰难之中,必于是,心仍在此也。

  “闲”也意味着放弃,放弃那些不该有的贪婪欲望。我们不要装腔作势的派对。不要用以麻醉的工作和关系。见多物质精益求精,精神苍白贫瘠。努力工作,用薪水贷款,买大房子住,买好车开。信奉形式和虚荣价值观,疲于奔命的恶性循环生生不息。我们只要解决好基础问题,然后就该断然投奔悠闲风雅的生活与自然。

  赛珍珠谈到中国之美说到:“倘若一定要我找出中国之美的瑕疵来,我只能说它太隐逸,太高雅了”千百年来,多少个我们只能默默地降生,又默默地死去,对那种妙不可言,令人倾倒的美漠然视之,无动于衷。我们要培养“闲”的能力去追寻它们。

  悠闲似孤云自得,慎微如处子行步;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

  。。。。。。。。。。。。。。。。。。。。。。。。。。。。。。。。。。。。。。。。。。。

  老A同学,七夕之夜,素月分辉,明河共影,无以为赠,聊馈此文————后记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四):睁一只眼奋斗,闭一只眼悠闲

  最近的阅读计划中有一大部分是重读经典。重读是特别愉快的过程。一本好书,刹一谋面,面目依稀可辨,又倍感陌生。随着与作者“对谈”深入,记忆的芬芳氤氲,“喜从中来乱狂呼”。林语堂先生说,读书所得实益,“读者由他自己的见识和经验所贡献的份量,是和作者自己一样多的。”作为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与自我的丰富程度成正比。时间沉淀,读者在成长,一切好书重读起来肯定可以获得新的见解和乐趣。

  重读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总结几点感受。

  人生没有好坏之分。

  一日有上午、中午、日落;一年有春、夏、秋、冬;人生有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属于自然,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在那一季里好的东西。每个人需要做的,在自己的季节里,做更好一些的自我。

  百年苦乐半相参。

  儒家积极的人生观和道家圆滑和顺的人生观念,协调起来成为一种中庸的哲学,成为一般中国人的“宗教”。这种动与静冲突的结果产生了一种妥洽的观念,使人们对不完美的人生也感到满足,产生智慧愉快的人生哲学。不去追求完美,不去寻找势不可得,不去穷究不可得知,平和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庄子云:“送君者皆自厓而返,君自此远矣。”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在动与静之间寻觅平衡,空寥自足。名和利,有修养的人只能避免利的诱惑,只有伟大的人物才能够逃避名的诱惑。绝利易,绝名心难。宽容对待自己有时驿动的心。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天地万物间,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百年苦乐半相参。

  心灵与肉体的快乐不可分。

  人类一切快乐都属于感觉的快乐。清晨起床,神清气爽,煮一杯咖啡,捧一本书,精神与身体皆与世无争,这份快乐是属于肉体还是精神?为什么有人常常不快乐?原因是感官的敏感性减退。这种人很少去感受,视觉听觉麻木不仁。获得快乐,要主动去感知生活,体味人生。

  梁实秋先生之十一则不亦快哉,与金圣叹之三十三则不亦快哉,异曲同工,彰显大师的洒脱、幽默、出尘。有了先生们的这般心性,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多不亦快哉的时刻。

  不被利用的时间是最宝贵的。

  “闲暇之时间如室中之空隙。”我们有了闲暇,才能感知生活的乐趣。城市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空间的狭仄令我们局促不安。我们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视野和心胸变得开阔。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屋前空地”,给心灵和思想以自由与想象的空间。

  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

  我们教育的危险在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脱离了教育的真正理想,即智识上鉴别力的发展。孔子说:“多见识之,知之次也。”庄子说:“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真正的学问,是拥有智力上的胆力和独立判断力。

  学者与思想家的区别。

  学者在写作中,大都借材于别的学者。他所引用的旧典成语越多,越像一位学者。一个思想家于写作时,则都借材于自己肚中的概念,越是伟大的思想家,越会依赖于自己的肚腹。“一个学者像一只吐出所吃的食物以饲小鸟的老鹰;一个思想家则像一条蚕,所吐的不是桑叶而是丝。”

  什么是美?

  所谓文学的美和一切事物的美,大都是以生活为基础的变换和动作。“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去,见乾坤最上文章。”宇宙中凡是活的东西都有着文学的美。凡是活动的东西都有一个“式”,所以也就有美、力和文,或形式和轮廓的美。

  “在被时间击败、被时间席卷、被时间吞噬方面,万物皆平等,因而都值得在颤抖中被文字拥抱。”既然如此,让我们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睁一只眼奋斗,闭一只眼悠闲,既不辜负所谓“生命的意义”,亦不要错过人生的乐趣。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五):家里没有早饭,你好歹喝完参汤出门也行啊!——林先生眼中的旅行

  林语堂先生在《旅行的享受》一文中慨叹道旅行到了现代似乎是一种没落的艺术,继而提出了不能算作为旅行的三种虚假旅行。

  第一种虚假旅行,便以旅行以求心胸的必进为基调将旅行团针砭的一文不值,在林先生看来这种停留在某一景点听导游滔滔不绝的讲解那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第二种虚假旅行,便是谈资与拍照,为了可以见到更多的名胜而拿着一张旅游行程表,为了拍照而忽略了其他景致在林先生眼中那简直是十恶不赦的罪孽;第三种虚假旅行,便是那些订好了行程的游人,因为这些游人的行程表让他总是想起工作表的那种紧张。

  于是乎我们的林先生便提出所谓的一个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的心态,要随遇而安,要漫无目的,要忘却自己,忘却一切与旅行无关的繁文缛节及大小琐事,旅行便只是旅行。

  其实归根结底林先生提出的那种旅行心态无非就是关于“钱”的那么一点事儿。有了钱,我可以抛开旅行社自由旅行,不在乎什么打折的机票、团购的酒店,可以任意甚至任性的参观与闲逛,可以在一个景点驻足一整天,也可以在一间咖啡馆逗留一个下午只为了感受下这异国情调。时间不够没关系,今天我登了埃菲尔铁塔,我可以下个月再飞次法国就为了去参观卢浮宫;心情不好,买张晚间飞往斐济的机票,什么计划和行李统统都无需准备,那么所谓的三种虚假旅行也就不复存在,林先生的困惑与担忧也便迎刃而解。

  所以哪有什么圣人之心与流浪的态度,林先生对于旅行的享受便是那富家子弟对着饿倒街头的苦力那句不解的问话:“家里没有早饭,你好歹喝完参汤出门也行啊。”

  《生活的艺术》读后感(六):全书中最喜欢的一节,读书应如此

  读书的艺术

  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极为无福享受此种乐趣的人所羡慕。我们如把一生爱读书的人和一生不知读书的人比较一下,便能了解这一点。凡是没有读书癖好的人,就时间而言,和空间简直是等于幽囚在周遭的环境里边。他的一生完全落于日常例行公事的圈禁中。他只有和少数几个朋友或熟人接触谈天的机会,他只能看见眼前的景物,他没有逃出这所牢狱的法子。但在他拿起一本书时,他已立刻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如若所拿的又是一部好书,则他便已得到了一个和一位最善谈者接触的机会。这位善谈者引领他走进另外一个国界,或另外一个时代,或向他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他讨论一个他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像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一个人在每天二十四小时中,能有两小时的工夫撇开一切俗世烦扰,而走到另一个世界去游览一番,这种幸福自然是被无形牢狱所拘囚的人们所极羡慕的。这种环境的变更,在心理的效果上,其实等于出门旅行。

  但读书的益处还不只这一些。读者常会被携带到一个思考和熟虑的世界里边去。即使是一篇描写事实的文章,但躬亲其事和从书中读到事情的经过,其间也有很大的不同点。因为这种事实一经描写到书中之后便成为一幅景物,而读者便成为一个脱身是非,真正的旁观者了。所以真正有益的读书,便是能引领我们进到这个沉思境界的读书,而不是单单去知道一些事实经过的读书。人们往往耗费许多时间去读新闻纸,我以为这不能算是读书。因为一般的新闻纸读者,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要从而得知一些毫无回来价值的事实经过罢了。

  据我的意见,宋朝苏东坡的好友诗人黄山谷所说的话实在是一个读书目标的最佳共式。他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人如读书即会有风韵,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惟一目标。惟有抱着这个目标去读书,方可称为知道读书之术。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要使心智进步而读书,因为读书之时如怀着这个念头,则读书的一切乐趣便完全丧失了。犯这一类毛病的人必在自己的心中说,我必须读莎士比亚,我必须读索福克里斯(Sophocles),我必须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全部著作,以便我可以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以为这个人永远不会成为有学问者。他必在某天的晚上出于勉强的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Hamlet),放下书时,将好像是从一个噩梦中苏醒的一般。其实呢,他除了可说一声已经读过这本书之外,井未得到什么益处。凡是以出于勉强的态度去读书的人,都是些不懂读书艺术的人。这类抱着求知目标而读书,其实等于一个参议员在发表意见之前的阅读旧案和报告书。这是在搜寻公事上的资料,而不得谓之读书。

  因此,必须是意在为培植面目的可爱和语言的有味而读书,照着黄山谷的说法,方可算做真正的读书。这个所谓“面目可爱”,显然须做异于体美的解释。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者,并不是相貌的丑恶。所以世有可憎的美面,也有可爱的丑面。我的本国朋友中,有一位头尖如炸弹形一般,但这个人终是悦目的。西方的作家中,我从肖像中看来,相貌最可爱者当属却斯德顿(G.K.Chesterton),他的胡须、眼镜、丛眉、眉间的皱纹,团聚在一起是多么的怪异可爱啊!这个形容使人觉得他的前脑中充满着何等丰富的活泼思想,好像随时从他的异常尖锐的双目中爆发出来。这就是黄山谷所谓可爱的面目,不是由花粉胭脂所装成的面目,而是由思想力所华饰的面目。至于怎样可以“语言有味”,这全在他的书是怎样的读法。一个读者如能从书中得到它的味道,他便会在谈吐中显露出来。他的谈吐如有味,则他的著作中便也自然会富有滋味。

  因此,我以为味道乃是读书的关键,而这个味道因此也必然是各有所嗜的,如人对于食物一般。最合卫生的吃食方法终是择其所嗜而吃,方能保证其必然消化。读书也和吃食相同。在我是美味的,也许在别人是毒药。一个教师绝不能强迫他的学生去读他们所不爱好的读物;而做父母的,也不能强迫子女吃他们不喜欢吃的东西。一个读者如对于一种读物并无味口,则他所浪费在读的时间完全是虚耗的,正如袁中郎所说:“若不惬意,放置之俟他人。”

  所以世上并无一个人所必须读的书,因为我们的智力兴趣是如同树木一般的生长,如同河水一般的流向前去的,只要有汁液,树木必会生长;只要泉源不涸,河水必会长流;当流水碰到石壁时,它自会转弯;当它流到一片可爱的低谷时,它必会暂时停留一下子;当它流到一个深的山池时,它必会觉得满足,而就停在那里;当它流过急湍时,它必会迅速前行。如此,它无需用力,也无需预定目标,自能必然有一天流到海中。世上并没有人人必读的书,但有必须在某一时间,必须在某一地点,必须在某种环境之中,必须在某一时代方可以读的书。我颇以为读书也和婚姻相同,是由姻缘或命运所决定。世上即使有人人必读的书如《圣经》,但读它必应有一定的时期。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尚没有达到可读一本名著的相当时期时,他即使勉强去读,也必觉得其味甚劣。孔子说,五十读易。他的意思就是说,四十五岁时还不能读。一个人没有到识力成熟的时候,绝不能领略《论语》中孔子话语中淡淡的滋味,和他的已成熟的智慧。

  再者,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部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滋味。例如我们在和一位作家谈过一次后或看见过他的面目后,再去读他的著作,必会觉到更多的领略。又如在和一位作家反目之后,再去读他的著作,也会得到另一a种的滋味。一个人在四十岁时读《易经》所得的滋味,必和在五十岁人生阅历更丰富时读它所得的滋味不同。所以将一本书重读一遍,也是有益的。并也可以从而得到新的乐趣。我在学校时教师命读《WestwardHo》和《HenryEsmond》两书,那时我已能领略《WestwardHo》的滋味,但对于《HenryEsmond》则觉得很是乏味,直到后来回想到的时候,方觉得它也是很有滋味的,不过当时未能为我领略罢了。

  所以读书是一件涉及两方面的事情:一在作者,一在读者。作者固然对读者做了不少的贡献,但读者也能藉着他自己的悟性和经验,从书中悟会出同量的收获。宋代某大儒在提到《论语》时说,读《论语》的人很多很多。有些人读了之后,一无所得。有些人对其中某一两句略感兴趣,但有些人则会在读了之后,手舞足蹈起来。

  我以为一个人能发现他所爱好的作家,实在是他的智力进展里边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这件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去找寻和自己的性情相近的人。一个人惟有藉着这个方法,才能从读书中获得益处。他必须不受拘束地去找寻自己的先生。一个人所最喜爱的作家是谁?这句问话,没有人能回答,即在本人也未必能答出来。这好似一见钟情,一个读者不能由旁人指点着去爱好这个或那个作家。但他一旦遇到他所爱好的作家时,他的天性必会立刻使他知道的。这类忽然寻到所爱好的作家的例子甚多。世上常有古今异代相距千百年的学者,因思想和感觉的相同,竟会在书页上会面时完全融洽和谐,如面对着自己的肖像一般。在中国语文中,我们称这种精神的融洽为“灵魂的转世”。例如苏东坡乃是庄周或陶渊明转世,袁中郎乃是苏东坡转世之类。苏东坡曾说,当他初次读庄子时,他觉得他幼时的思想和见地正和这书中所论者完全相同。当袁中郎于某夜偶然抽到一本诗集而发现一位同时代的不出名作家徐文长时,他会不知不觉地从床上跳起来,叫起他的朋友,两人共读共叫,甚至童仆都被惊醒。乔治·伊里沃(GeorgeEliot)描摹他的第一次读卢梭,称之为一次触电。尼采(Nietzsche)于初读叔本华(Schopenhauer)时也有同样的感觉。但叔本华是一位乖戾的先生,而尼采则是一个暴躁的学生,无怪后来这学生就背叛他的先生了。

  只有这种读书法,这种自己去找寻所喜爱的作家,方是对读者有益的。这犹如一个人和一个女子一见生情,一切必都美满。他会觉得她的身材高矮正合度,相貌恰到好处,头发的颜色正深浅合度,说话的声音恰高低合度,谈吐和思想也都一切合度。这青年不必经教师的教导,而自会去爱她。读书也是如此,他自会觉得某一个作家恰称自己的爱好。他会觉得这作家的笔法、心胸、见地、思态都是合式的。于是他对这作家的著作即能字字领略,句句理会。并因为两人之间有一种精神上的融洽,所以一切都能融会贯通。他巳中了那作家的魔术,他也愿意中这魔术。不久之后,他的音容笑貌也会变得和那作家的音容笑貌一模一样了。如此,他实已沉浸在深切爱好那作家之中,而能从这类书籍里边得到滋养他的灵魂的资料。不过数年之后,这魔法会渐渐退去,他对这个爱人会渐渐觉得有些厌倦。于是他便会去找寻新的文字爱人,等到他有过三四个这类爱人,把他们的作品完全吞吸之后,他自己便也成为一位作家了。世上有许多读者从来不会和作家相爱,这正如世上有许多男女虽到处调情,但始终不会和某一个人发生切近的关系,他们能读一切的作品,但结果终是毫无所得。

  如此的读书艺术的概念,显然把以读书为一种责任或义务的概念压了下去。在中国,我们常听到勉人“苦读”的话头。从前有一个勤苦的读书人在夜里读书时,每以锥刺股,使他不致睡去。还有一个读书人在夜里读书时,命一个女婢在旁边以便在他睡去时惊醒他,这种读法大没意思了。一个人在读书的时候,正当那古代的聪明作家对他说话时而忽然睡去,他应当立刻上床去安睡。用锥刺股或用婢叫醒,无论做到什么程度,绝不能使他得到什么益处。这种人已完全丧失了读书快乐的感觉。凡是有所成就的读书人绝不懂什么叫做“勤研”或“苦读”,他们只知道爱好一本书,而不知其然的读下去。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也同时得到了答案,即读书用不着相当的地点和时间。一个人觉得想读书时,随时随地可读。一个人倘懂得读书的事受,即不论在学校里边或学校外边都可以读,即在学校里边也不致妨碍他的兴趣。曾国藩在家书中答复他的弟弟想到京师读书以求深造时说:

  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承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有些人在将要读书时常想起许多的借口。刚要开始读时,他会憎厌房里太冷,或椅子太硬,或亮光太烈,而说不能读,还有些作家每每憎厌蚊子太多或纸张太劣,或街上太闹,而说无从写作。宋代大儒欧阳修自承最佳的写作时候乃是“三上”:即枕上、马上和厕上。清代学者顾千里当夏天时,常“裸而读经”,即以此得名。反之,一个人如若不愿意读书,则一年四季之中也自有不能读书的理由: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冬来真迅速,收拾书包过新年。”

  那么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读书艺术呢?简单的答语就是: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子。如想真正得到享受,读书必须出于完全自动。一个人尽可以拿一本《离骚》或一本《奥玛·迦》(OmarKhayyam),一手挽着爱人,同到河边去读。如若那时天空中有美丽的云霞,他尽可以放下手中的书,抬头赏玩。也可以一面看,一面读,中间吸一斗烟,或喝一杯茶,更可以增添他的乐趣。或如在冬天的雪夜,一个人坐在火炉的旁边,炉上壶水轻沸,手边放着烟袋烟斗,他尽可以搬过十余本关于哲学、经济、诗文、传记的书籍堆在身边的椅子上,以闲适的态度,随手拿过一本来翻阅。如觉得合意时,便可读下去,否则便可换一本。金圣叹以为在雪夜里关紧了门读一本禁书乃是人生至乐之一。陈眉公描写读书之时说,古人都称书籍画幅为“柔篇”,所以最适宜的阅读方式就是须出于写意。这种心境使人养成随事忍耐的性情。所以他又说,真正善于读书的人,对于书中的错字绝不计较,正如善于旅行的人对于上山时一段崎岖不平的路径,或如出门观看雪景的人对于一座破桥,或如隐居乡间的人对于乡下的粗人,或如一心赏花的人对于味道不好的酒一般,都是不加计较的。

  中国最伟大的女诗人李清照的自传中,有一段极尽描写读书之乐之能事。她和她的丈夫在领到国子监的膏火银时,常跑到庙集去,在旧书和古玩摊上翻阅残书简篇和金石铭文。遇到爱好的,即买下来。归途之中,必再买些水果,回到家后一面切果,一面赏玩新买来的碑拓。或一面品茶,一面校对各版的异同。她在所著《金石录》后跋中,有一段自述说: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一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收书既成,于是几案罗列,枕籍会意,心谋目往神授,其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这一段自述文,是她老年时丈夫已经故世后所写的。这时正当金人进扰中原,华北遍地烽烟,她也无日不在流离逃难之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