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2018-02-02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10篇

  《为什么读书》是一本由[法] 夏尔•丹齐格著作,理想国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一):书是一棵钻出坟墓大树

  半本书Evernote笔记

  读书是纹身:

  1. 我的思想逃离了我,我不得不一边说着话,一边突然从它的背后捉住它。----苏珊.桑塔格,《重生》(reborn)

  2.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于勒.巴尔贝.多尔维伊,《日记

  3. 阅读箴言等同于纹身,如此相像以至于那些并不一定酷爱箴言的读者,当他们发现一句令其印象深刻的箴言时,甚至都回将它纹刻于自己身体上。

  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

  1. 读者完全能识破虚伪

  为了恶习而读书:

  1. 而某人甲回答说再一次参加晚宴之后,某人乙给他讲了一个奇特的故事而这个艳遇故事不断地被延迟,赋予叙述一种精确的节奏,一种手淫不停地被打断而不断推迟快感到来的精确节奏。

  反理性读书:

  1. 在艺术里,理性令在世者开心疯狂则令遗作作者开心。

  面包皮读书:

  1. 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

  阅读坏书:

  1. 我们一边阅读着某本糟糕的书一边自言自语道:多么遗憾啊!一个那么好的想法竟然未被加以很好的利用!于是,有人把它从那部有可能被人遗忘作品里抽离出来,对它加以完善,甚至因而挽救了原作。

  秘密与奥秘:

  1. 小说是对奥秘的一种澄清。人物的奥秘。我们在他人的眼里似乎始终简单如一,因为我们通常只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一面,一种经过简化的既适合自己也适宜于他人的性格。一旦我们过世,这种礼节消失之后,我们才变得复杂难测。

  2. 一个(小说里的)人物,就如同一位死者,某个被人们在各个方向翻过来调过去以便弄明白其构成的人。

  3. 不过,对于许多小说家而言,人物还是如同一个人,一个在重要关系上被缩减为(他们认为,这时为了他们的方便着想)阳光的一面和阴暗的一面的人。这是一种机制。它的关键部分是个秘密。

  赌博式读书:

  阅读古典作品:

  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

  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

  1. 阅读回忆录,尤其是政治回忆录,可以令青春再现。我们曾经经历那个时代。我们欣悦而惊讶地重新发现了那个时代。当时的政权曾经掩饰的事实真相被揭露出来了。

  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

  1. “抹除时间”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这种阅读给人以时间不复存在感觉。我们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种永恒感。

  2. 这就是为什么从书中世界走出来的读者有着潜水员的申请,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

  3.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读者始终感觉自己青春年少原因。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某种使用时间的方式所消耗,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

  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

  1. 就像我们的思想不会出现在X光照片一样艺术家顺利完成作品时所出现的那个天赐的时刻也不可能被一部传记作品捕捉到。从某种意义上说,传记掩盖了奥秘。

  读书而无视作家:

  1. 劳伦斯说:每个人都有一个群氓自我和一个个体自我,对于不同的人,两者各自的比例有所不同

  阅读皱纹

  1. 面孔是唯一写实主义书本

  在书本以外阅读:

  在飞机上读书:

  1. 飞机的外观美与其内部的不舒适成正比。尤其是乘坐远程客机旅行。天知道这些远程客机是否真的远程。它们使我想起《热情如火》的导演比利.威尔徳曾经说过的话:“昨天晚上,我去看《纽伦堡的名歌手》。八点钟开始,三个小时后,我看了看我的手表:八点一刻。”

  在海滩上读书:

  在书店里读书:

  1. 书店里的这些顾客神情如此平静,如此沉浸于内心,好像一些在慢腾腾咀嚼树叶的长颈鹿,但他们却是一个个充满热情的火球,内心沸腾、跳跃、全神贯注。

  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

  读书如同花朵绽放:

  阅读书的细枝末节

  作家读书:

  1. 当人们在青年时代阅读大量的书籍时,我认为那是为了成为作家,而如果这个梦想没有实现,那位伟大的读者就会成为不显露于外的作家。随着光阴流逝,他忘记了自己的作家梦,继续读书。如果他不感到辛酸的话,那么这样很美好

  高声朗读:

  读访谈录:

  以朋友身份读书:

  读者是继承人:

  他们的读物:

  谁读代表作:

  为了从麻木不仁清醒过来而读书:

  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

  为什么不读书:

  1.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二):一点书摘

  阅读并非生活的对立面,阅读即是生活。这种生活严肃,但没那么激烈。少一分琐屑轻浮,多一份稳定耐久、更多自持的骄矜,更少空虚的自负,同时伴随着各种弱点骄傲、羞怯、压抑,退缩。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份有利于思考的超然。

  读书为了理解世界,读书为了理解自身。如果读者再稍微大度一些,那么读书也可能是为了理解作者。我认为这种情形只会发生在那些最伟大的读者们身上,一旦他们满足了理解世界和理解自身这前两个需求之后……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阅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我觉得,听任自己准确回忆阅读某本书的时间和地点,可能有悖于阅读的本质。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的一刻。

  成功地读完一本书,如同一次完美的性行为一般少见、有益并且给人留下一个圆满的回忆。读者与读物同床共枕。这么说来读书其实也参与了写作,即使这种参与是出于人的无耻,因为写作类似于性欲……读者是作家的同谋。安徒生赤裸裸地站在国王面前。

  人们通过阅读向生活抗议。生活是做工低劣的产品。我们不断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无用之人。生活充满了重复。生活的景致没完没了。假如它向一家出版社投稿,定会被拒绝。每当我想到现实生活中听到的那些对话,是那么迟钝笨拙,老调重弹。我认为这是戏剧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

  箴言是最接近作家本人的文学作品,几乎是其思想的情感的直接表露。箴言不是摘录,而是精髓。一个经过雕琢的完美成品。一颗子弹。作者将其瞄准他称之为“人”的对象。箴言作者心甘情愿地成为愤世嫉俗的人。箴言往往是一个由正题、反命题构成的二项推理,活像一个能把人压碎的核桃钳。

  信息化将更好地为权贵服务,他们可以把人类安置在狭小的公寓里,因为人类不再需要图书馆,而一切都存进了iPad ;有朝一日,当所有一切被浓缩成一个极小的红点,它将焦躁不安地闪着光,然后,亮光断断续续、越来越少,它,终将熄灭。 因为再也不读书,人类将重返自然状态,与动物无异。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三):对数字阅读充满厌恶感的读书人

  最近一段时间的观察,得出一个不是很严谨的结论:对读书有神圣的偏执喜欢的那群读书人,似乎都不太能接受数字阅读。

  本书的作者应该就是一例,整本书都是在读书的种种理由,不读书的那些的个中原因,文章最后,作者用一段伤感中带着警告的段落结束了全书,似乎要表达的就是对于把书香和翻页的快慰全部销毁在ipad里的一种恐惧

  “当纸质读物最终消失,那些牢骚满腹的人会带着痛苦的满足感挖苦道:我早就料到了;我们则反问:那又怎么样?我们早已不再看古罗马的卷轴书,仅有少数渊博的学者知道它们曾经出现过,但古罗马的文学依然存在,部分地存在着。比满腹牢骚者更悲观的人会说,信息化将更好地为权贵服务,他们可以把人类安置在越来越狭小的公寓里,因为人类不再需要图书馆,而一切都存进了ipad;有朝一日,当所有这一切都被浓缩成一个极小的小红点,他将较早的不安地闪光,然后,亮光断断续续、越来越少。”

  学院一位被我们称作“女神”的老师研究方向主要是新媒体网络传播,经常和学生探讨对于数字阅读的体验看法,她的观察是,年轻人对于数字阅读并不是十分有好感,原因大抵是他们本来就把读书作为品位和标榜和象征,拿着一本“上档次”的书仿佛就是在告诉身边所有的人:嘿,你看我是个文化人哦。

  另一位偶像青年教师,常在课堂上表示对于电子阅读嗤之以鼻态度,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有知识分子优越感的“读书人”对于纸质阅读的眷恋。

  似乎只有把一本带着独特的气味和手感的纸质书拿在手里,一边阅读,一边带着感想地来回抚摸和翻转才能抒发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感慨和体悟。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内容和介质完美结合的综合体,如果一个ipad、kindle在手就可以说拥有万卷宝库,仿佛显得对于书籍缺乏了一点敬畏,如果连一点空间一点纸张都又吝啬又拧巴,叫什么读书人。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四):“我久居于宏阔的穹廊下”

  近来我的读书有一半时间是在公共交通上,上下班时,外出办事或约见朋友时,包里始终带着一本,或两本,坐定了,就拎出来看,摇摇晃晃的,大概我眼睛已开始有点花就是这么晃出来的。每天在车上和等车的时间少说有两个小时,实在找不着更好的消遣。车上看书的麻烦之一是不能随手在书上钩钩画画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读过某个精彩句子后,回头再想找来重温时却遍寻不见,让人恍若以为梦中。这次标题用的是作者在本书中引用过的波德莱尔的诗句,看到这句诗时,我当即想到它就是我这篇读书笔记的名字,生活在书的世界里,如同久居于宏阔的穹廊下,多么美好的意象,就是它了。谁知提笔开写时,诗句已记不得那么精准,只得翻开书来找,颠过来过来倒过去过了几遍,也没找着它藏在什么地方不得已,再从头开始一字一句读起这本书来,幸好,只读到第13页,诗句便映入了眼帘,我像遇见了老朋友般再从头到脚把它打量了个遍,怎么看怎么觉得美。

  我最初喜欢上读书可能是源于小时候自卑、自闭和叛逆小学时看小人书,初中时只读些《十万个为什么》、《世界之窗》、《中学作文》之类的书刊,高中时开始疯狂痴迷外国文学名著。当时正值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人文和上海译文陆续出版了一套《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系列(共152册),上海译文出版过一套《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系列(共出版过95册),合起来我有买了超过50册,读的似懂非懂,但一直乐此不疲。高一时我住校,剩下菜钱买书,想油水了就跑回家大吃一顿。“对我来说,文字将帮助我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它们当众发生,却又神秘不可思议。无论发生的原因如何,所有这些事情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呢?这一切是怎样联结起来的?我对文字予以绝对信任相信它们可以告诉我问题答案。然而我不相信话语。尤其我父母的话。我在承认话语的奥妙之前就已经感受到其中的权威,所以我一直对其持怀疑态度。我与权威之间总是存在着问题。即使到现在,也没什么比所谓的权威论据更让我愤慨了。众所周知,权威论据就是借助某个假定权威迫使提问者闭嘴。它们与理性对立,与绝妙的理性对立。绝妙,因为它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而权威论据则建立在蔑视之上。与我对权威的质疑相对应的,是我对书面文字近乎奇异的信任。”

  “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我们应该承认——是类比。文学,尤其虚构文学,是一种类比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我再进一步准确地说,它是一种不仅作用智力,更诉诸情感的通过类比进行理解的方式。类比,情感。这正是它有别于哲学这种思维模式的地方,哲学以分析和智力为依据。”前一阵子读过的《权宜之计》让我想到文学的“类比”唤起功能。《权宜之计》讲的是一位前东德的访问学者逾期滞留在西德的经历,他割不断与东德的联系,又无法在西德安家生活,经常借酒浇愁喝的烂醉如泥,一直处于得过且过的状态。他在东德有一个前女友,却始终下定不了决心跟她提出分手,到了西德后结识了一位新女友,是一位从苏联还是波兰流亡来的女性,跟他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一门心思想嫁给他,但这位流亡者却怎么也拿不定主意,裤裆里的小弟弟都陷入到不能起立的休眠状态。他的根已经断了,他创作不出新的作品来,但生活在继续,他不知道还要在那儿徘徊多少年才能挣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想要的生活。这部小说让我见识了什么是被阉割的男人什么是半个男人的样子,我也由此类比起我自己。出门打工十几年,此时此刻,一家三口分隔三地,有家难回,虽然我在外没去混个新女友之类,但实际的生活就像是一直处于被阉割的状态。权宜之计。

  “在我刚出道的时候(假如人能够不用出道该有多好),每当我出版了一本书就非常耻于上街。为什么我的喜怒哀乐如同性器官一样暴露在外,但所有人都不说什么?人们如此无心,如此匆忙或如此自我封闭,甚至连有人可能赤身裸体他们都看不见。或者他们很有礼貌,假装看不见。或者有人不读我们写的书。总之,圣日耳曼林荫大道日复一日地被一些从不停步驻留的暴露狂们走遍了,它们就是作家。读者是作家的同谋。安徒生赤裸裸地站在国王面前。”很多话到了作者嘴里,说出来的味道就变得绵长悦耳了,比如说上面这段。写字很容易暴露内心,从一个人的文字大致可以理出这些文字背后的书写者的脉络,不仅是他的所想所感,还有他自身的处境和状态。

  本书由很多篇短文组成,有的精彩,有的平淡。我把那些精彩的段落统统摘录了出来。正如作者所说,这是“扔过来几根多愁善感的肉骨头想让我们高兴得摇尾巴吗?”显然不是,“书是一棵钻出坟墓的大树”,我们在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生活里望见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这棵大树上每一片靓丽奇特的叶子都焕发着勃勃生机,忍不住让人一一采撷。

  “我读的书越多,就越没有被教化的感受。阅读伟大作家的作品使我认清自己没有一刻不是野蛮人、无知的人、最不完美的不完美者,人家不相信我会为此沾沾自喜。我的内心缺少安宁,读书没有给我内心带来安宁。但我并不因此而怪罪书籍。”

  “我想,当探险者刚刚走进原始丛林时,他会对自己遇见的第一只千足虫惊叹不已;可是,当他在森林里跋涉数月之后,在他到达林中空地,看见仙女们在那里随着琴鸟的吟唱翩翩起舞时,他不会失去感觉而无动于衷。即使我们读了很多书,阅读的数量也不会使其质量有所折损。”

  “优美的表达:‘夏天在那儿,毋庸置疑的。’”

  “我所找到的这些优点令我决定忘记杜拉斯在她的许多小说里对动词‘哭泣’和名词‘泪水’的滥用。对于这样的一位相当无情的女性来说,此类滥用令人万分吃惊,我因此不由得暗自思忖:这是由其大脑所授意的对多愁善感之情的表达,换言之,这是一种歇斯底里,是一位无情女性的观念的客观反映,她认为如果自己不使用这些表达忧愁的程式化语言,我们就不会相信她受到了感动。”

  “青春和暮年(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过渡)是思想认识的两种全然不同的状态。我们不再是天真无知的年轻人,为了继续生存且不被权力碾碎而做的种种妥协带来了宽容,而我们知道有别于宽容但与宽容同样真实的东西,我们知道这是不容妥协的时刻,如果我们试图像童话故事里那样把拥挤攒动的蚯蚓变成修长挺拔的花朵,就要斩钉截铁地在蚯蚓群中笔直行走。生活是由事实组成的故事。生活是散文,而非浪漫诗歌。”

  “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一刻。”

  福楼拜用了五年时间来创作《包法利夫人》,而司汤达采用四十二天就完成了《巴马修道院》的写作。“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孟德斯鸠:“我从没有什么连一个小时的阅读都无法驱散的忧愁。”

  帕斯卡尔说:“我们从未生活于天国,可是我们希望能够在天国生活,而且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努力让自己幸福,尽管我们确定自己从来都不幸福。”他简单的做出结论:“我们会独自死去。”而且,这并不悲伤。失望是一个如同雨水或阳光一样的事实。与其说失望,不如说正是希望可能会令人伤心,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幻觉如同围巾一样围在我们的脖颈上,以便随后能更紧地扼住我们的喉咙。

  “阅读一本有趣的书与锻炼身体一样有益于健康。”康德

  “抨击性文章属于那类吃下肚很容易就饱的菜,它很快就让读者得到满足。虽然把书中被夸大的以偏概全看在眼里,我也发现唯有这种夸大和它的不公正才能捕捉到某些思想,那些无关痛痒的细小差别永远触不到的思想。而我再也离不开它那熊熊燃烧的怒火。读书:一个点亮自我、熄灭四周光亮的灯泡。”

  “我喜欢肉汤的原因之一就是看着那些熟肉片在绞肉机里被碾磨出汁来。这就是读书。”

  “是的,人们是出于对生活的反抗才读书。生活是做工低劣的产品。我们不断地在生活中碰到一些无用之人。生活充满了重复。生活的景致没完没了。假使生活向出版社的编辑毛遂自荐,那么它会被拒之门外。更何况,每当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的那些对话,那些对话时多么迟钝笨拙、优柔寡断、老调重弹!我认为这是戏剧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之一。人类发明了戏剧,因为人们受不了那些可笑无用的谈话。而这恰恰说明了为什么生活的一大乐趣就是看剧本。”

  “假使我们观察人类,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过着一种或腼腆或有争议的生活,发现大多数人都忧郁而死。”“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示和重见天日的生活,因而是我们唯一确实经历过的生活,就是喏喏喏喏喏喏;我说完了。”

  “我的思想逃离了我。我不得不一边说着话,一边突然从它的背后捉住它。”苏珊·桑塔纳

  “约翰,让我们看看你的短浅目光。”

  “一位作家,一旦他的书被合上,他就缩小、简化成为一个‘物’,简言之,一个几乎已经死亡的东西。一个木偶。阅读将他拉近读者,重新赋予他生命。”

  “当我们读书时,我们是在抹除时间。并非是‘度过时间’的意思,度过时间是指我们打着哈欠读着书,在乡下悠悠闲闲的度过一个下午,‘摸出时间’则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这种阅读跟人以时间不复存在的感觉。我们甚至模模糊糊地生出某种永恒感。这就是为什么从书中世界走出来的读者们有着潜水员的神情,目光朦胧,呼吸徐缓。他们需要少许时间以便重新回到现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伟大的读者始终感觉自己青春年少的原因。他们的生命没有被某种使用时间的方式所消耗,他们将时间用在了听命于寻常时间以外的事情上。即使他们活到百年,仍然会青春永驻的辞别人世。每一次新的阅读都是一次在清凉海水里的潜泳,都是一个我们并非全然虚幻地征服了时间的时刻。”

  “昨天晚上,我去看《纽伦堡的名歌手》。八点钟开始。三个小时候,我看了看我的手表:八点一刻。”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害怕坐飞机,他有个方法:带上一本书,只带一本书,那本书很难读,而且需要多做思考,因而它占据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使他远离恐惧。这本书,就是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以苦恼来治疗恐惧是精神科专家们未给予充分考量的治疗方法。”

  “书店里的这些顾客神情如此平静,如此沉浸于内心,好像一些慢腾腾咀嚼树叶的长颈鹿,但他们却是一个个充满热情的火球,内心沸腾、跳跃、全神贯注。”

  “当我们是作家并且正在写作时,一本读过的书有时候成全了我们正在创作的作品。它们不一定相像。您可能会讶异地发现作家与作家之间的相似性正是处于缝隙之中。虽然这种相似并不存在,但我们可以猜测出它可能存在于这些地方。由于另一个人的书成全了我们的书,应该珍惜它,否则就会轮到我们来成全他人的书了。于是我们开始读另一本书,一本同样引人入胜的书,因为我们在其中找到了一些自我的元素,我们还是始终不屑做。写作是将自我封闭于文学之中的活动。”

  “耳朵听声音比眼睛看图文更加漫不经心。耳朵面向所有的声音,眼睛则始终全神贯注于它所看的东西。所以雄辩的口才几乎正处于笔扫千军的反面。口头的雄辩几乎必须始终都是喧嚣花俏的,而书面的雄辩则可能显得干巴而简略。当我们对耳朵说话时,必须提高嗓音以盖过其他令人分心的话语声。还应当在讲到重要事情之前放慢语速。耳朵像一只蝴蝶。它只在物理上是固定的;但在感官上,它到处拍翅飞舞。如果因果关系没有被表达出来,我们永远不确定耳朵是否捕捉到了这些意思,因此才有了那些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出现了那些为什么。”

  “我觉得自己关于世界的一切感性知识都在消逝无踪。我不再懂得任何东西。”

  “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

  “读者的书,他的阅读,与他一同死去。至少看似如此。”

  “作品随后陷入了最最无聊的由对话淤积而成的烂泥潭。”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五):【笔记】图书馆是墓地唯一的竞争对手

  3p 理性建立在信任之上;权威建立在蔑视之上。与讲道理相比,人与人之间的相伴相交更重要。

  12p 意志薄弱时刻,阅读就无比危险,因为此时很容易选择过于遵循你的思路或兴趣方向的书籍。

  18p 一个好读者是纹身师,用批注和评语让书成为“钻出坟墓的大树”,而不是狼吞虎咽的“饕餮”或占有欲旺盛的“葛朗台”。

  22p 自私不意味着自恋,我们并非是为了发现自我才去读书。当我们惊喜于自己受到的感动时,我们只会更加快乐。应该像个小偷一样,否则读书会变得太过道德化。

  32p 我们出于利己主义而读书,但无意中达到了一个利他主义的结果。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55p 如果人们拒绝承担一切责任,那么我们的文学只会是一片牙牙学语之声。

  84p 提供矛盾,需要矛盾。智慧的火花正是诞生于对抗之中。所以怀疑自己吧,质疑你正在阅读的内容吧。

  88p 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到的那永恒一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

  93p 想在一本并非以教学为目的的书里学到些知识,等于付钱给别人,请他替我们思考。

  110p 读者的放肆之处,在于行动之中的沉思冥想,在于远离实际功利的精神。我们在你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中间加固着自己那可怜而渺小的存在,相互奉献着各自的绵薄之力。

  111p 相比于电子游戏引起的癫狂,读书的沉浸却是平和、专注、令人有距离感,从而看似身处异国他乡。

  121p 书里的人物不会背叛和隐瞒读者,于是他们容易忘了现实生活的冒险。

  126p 读书的理由并非永久成立,种种理由都具有时间性。

  136p 箴言是治疗痛苦的糖衣药片,是伦理学家愤世嫉俗的精髓。当一个人有了才华,就会忘记道德,发现情感。在生活里勇于承认错误、积极拥抱现实的硬球,既不会是箴言的读者,也不会是箴言的作者。

  137p 箴言往往是一个由正题和反命题构成的二项推理,活像一个能把人压碎的核桃钳。正因如此,簇拥这些思想和情感的不是无知的青年,就是无情的老头。

  142p 任何激情终结之后都会再现怯懦。箴言集属于需要用最慢的速度阅读的书籍。它们具有高度浓缩性,服用过量有可能会导致头晕目眩。

  146p 书中不曾出现的内容可能比那些故弄玄虚更有揭示意义。所有的好书都是极具形式感的设计。

  149p 读者或者喜欢虚伪,因为取向相同,或者不喜欢虚伪,因为另他不快;他可以宣扬他从而欢呼,或者蔑视它从而击破。

  173p 出现于书名的“秘密”,就像拙劣电影里的妓女在抛媚眼。真正的秘密无法澄清,因为它生来就应该是深奥的。

  194p 对艺术和文学焦灼不安的人酷爱传记,因为传记似乎是在作出解释。只是,传记不能觉察、甚至遮掩了秘密。

  231p 书店让人们接受了文学,因为它让文学走进了商业。

  241p 无价值不等于糟糕;再糟糕之中,有一个失败,我们可以顺着去猜测失败的原因。无价值与杰作一样,都晦涩难解,不同的是在无价值的书里学不到任何东西。

  241p 当我们持之以恒地读书时,有必要连续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好几本书。如果这位作者擅长写作,亦即改造素材,那么他不会在与我们的初次相遇时就向我们揭示出他的种种特点。

  256p 好的采访者知识渊博却不好卖弄,态度恭敬却不奴颜卑膝,有好奇心却非不通世故。

  288p 不读书的最佳理由,就是:为了思考。因为最终,我们用来读书的所有时间中,我们就像是盘在吹笛子的舞蛇人面前的那条蛇。

  290p 热情,是最合情理的(读书)方法。

  291p 读书即是生活本身,而非其对立面。这种生活更严肃,少有激烈自负、琐屑轻浮和空虚的自负,多有稳定持久与自恃的骄矜,同时伴随着各种弱点骄傲、羞怯、压抑、退缩……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为我们维系着一种超然于现实的姿态,这有利于我们思考。

  292p 作者和读者结队向着失败前进,尽管最后总是死神获得胜利,艺术却最能持久地与之抗衡。

  292p 读书毫无用处。正因如此,它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我们阅读因为它是无用的。

  293p 死亡是一种忘却,当然如此,但它更讲生命一笔简化。读书为我们还原了生命那些值得崇拜的纷繁复杂,由它们来对抗死神的傀儡。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六):一点感想

  断断续续看了很久,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讲了读书的若干个理由,以及和读书有关的事情。看得出来,作者是一个有着大量阅读的人,他看过许多经典著作,喜欢司汤达,喜欢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也像一本书单,里面提到了许多书,也提到了一些书里的句子,对于作者提到的大部分书籍,我都不知晓,对于外国文学,我还读得太少,也没有太多了解。对于作者表露出巨大热情的书,我记了下来,其他的有缘再读,还是想先看自己感兴趣的书。

  读到有些地方的时候很有趣,作者是一个幽默的人。缺乏对外国文学和历史的知识,所以很多地方也只能囫囵过去,看得时候想的比较多的还是:我读的书太少了。

  为什么阅读?这个问题不应该存在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想从书中获得的东西不一样,但是对于经典作品,对于美好伟大的作品,我们是应该有一个态度的。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七):你为什么读书?

  有时候会不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读书?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目录的时候,我似乎觉得找到了一些更好的理由......

  学读书

  读书的年纪

  自私的读者

  读书不会改变我们

  为了(无须先认识自己再)发现自我而读书

  书神

  为了被言说而读书

  隐形的芭蕾舞团

  阅读是再创作

  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

  只因爱而读书

  为了憎恨而读书

  滴里嘟噜!尖端小说

  读者的假定被动性

  顺从的女读者

  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

  为书名而读书

  为了不再是英国女王而读书

  阅读权利

  阅读空白

  为了手淫而读书

  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

  为了形式而读书

  读书时间

  读书地点

  为了黑暗而读书

  为了学习而读书

  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

  为了健康而读书

  为了美德而读书

  为了享乐而读书

  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

  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

  乐趣之后

  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

  读书的危险

  为了不逃避而读书

  赞成阅读的读者的天真

  为了交友而读书

  阅读戏剧

  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

  读者是一只装句子的口袋

  读物是文身

  为了发现作家未说的话而读书

  为了恶习而读书

  反理性读书

  面包皮读物

  阅读坏书(吸血鬼众生相)

  秘密与奥秘

  赌博式读书

  阅读古典作品

  阅读作者没写的东西

  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

  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

  为了不读(传记)而读书

  读书而无视作家

  阅读皱纹

  在书本以外阅读

  在飞机上读书

  在海滩上读书

  在(萤火虫的光亮) 书店里读书

  为了把书放在桌子上而读书

  读书如花朵绽放

  阅读书的细枝末节

  作家读书

  高声朗读

  读访谈录

  以朋友的身份读书

  读者是继承人

  他们的读物

  谁读代表作

  为了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而读书

  在纸张以外的其他介质上阅读

  为什么不读书

  怎样读书

  书:一颗钻出坟墓的大树

  所以,

  你为什么读书?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八):不可日无书

  我们从来不会去想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吃喝拉撒睡,因为这是常识,但是有人会去想我们为什么读书,于是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写了本有趣的书,叫《为什么读书——毫无用处的万能文学手册》,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读书?

  我发现如今要找一本有趣的书真不容易了,要不就是故作深沉,尽显老态,如余秋雨;要不就是假装大师,在北大被轰,如于丹;要么就是矫情、低俗、装逼、跟风,垃圾书多得是。《为什么读书》列举了几十个读书的理由:为了不令逝者长眠而读书,只因爱而读书,为了憎恨而读书,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为书名而读书,为了自我反驳而读书,为了形式而读书,为了黑暗而读书,为了学习而读书,为了自我安慰而读书,为了健康而读书,为了美德而读书,为了享乐而读书,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为了知道阅读并不能改善什么而读书,为了已经读过而读书,为了我们之间津津有味的读书乐趣而读书,为了再现青春而读书,为了改变时间而读书......仅仅看这些标题就觉得有意思,最短的只有几句话,长点的也就几页,丹齐格围绕着读书的话题说得幽默智慧精辟。

  现在我的业余生活大多是读书,特别是在冬天,天早早就黑了,外面又阴又冷,除了带黄夏木出门散步,大多数呆在家。中国的电视太幼稚,上网又太浪费时间,屁大点地方也没什么好的娱乐方式,于是只有读书。黄夏木没睡之前和黄夏木一起读书,黄夏木睡了在床头和彦一起读书。加上买黄夏木的书,加上我的阅读兴趣广泛,我家每月在购书上的消费超过500元。这是一件好事,你看,黄夏木可以分清楚卡尔的绘本,哪本是《拼拼凑凑的变色龙》哪本又是《好饿的毛毛虫》了,我们的床头也堆满了书,这里面有我这期读三十本书的计划,当然杂志除外。

  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有家名为 TOWER的书店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假如你上某人家发现居然没有书,休于他上床。”说得文雅一点就是:宁可居无竹,不可日无书。如果中国人也有这样的认识,恐怕光棍会呈几何数的增加。中国的光棍们不读书,都在做什么呢?在光棍节上淘宝网购物呗,仅这一天淘宝网的销售额就达191亿元,但你可以想象的是销售额中大多是服饰、电器、化妆品,有多少是属于书的呢?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是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我们为什么不读书呢?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九):为什么读书?你自己清楚!

  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似乎很少透彻思考的问题。常常喜欢拿起一本书就开始通读,读过之后就扔下了读下一本,脑子里最多留下的是几个故事而已。这是读书的僵尸派,连知识的搬运工都算不上。但是,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读书阶段,那段未曾开悟的时光。

  《为什么读书》是法国作家夏尔·丹齐格的作品,书中讲述了很多读书的理由,为了发现自我、为了爱、为了交友、为了自我安慰等等,都是作家在读书过程中一些主观感受。在我看来这样是书对于其他读者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最多可以学习一下作者记录自己读书感觉的敏感性。

  回到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从书中虽然没有找到理想的答案,但是自己心中也有了一定的思考。首先,阅读是要带有一定的实用主义的,就是功利性必须有,尽管不是全部。读书是为了于己于人有用,要从读的书中学习到自己未曾了解的未曾感知过的东西,知识层面、精神层面的都可以。拒绝再做没有脑子输入文字的僵尸派。其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在书中印证自己的一些本有的想法,或者是为了孤独的本我找一个朋友。很多人在一本作品中都会发现其中的某些人物或者每个桥段很像自己,如果故事的结局可以再英雄主义一些或者以完美收场的话,就会读者心中在产生更大达到共鸣,读者就会觉得找到了知己,感到由衷的满意,就会觉得这部作品写得好,就会五星好评,吐血推荐的。这个模式有点像韩国出品的青春偶像剧了,妹纸都觉得自己是故事中的灰姑娘,等待着与白马王子相遇的狗血剧情,所以明知看了没有意义但是依旧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最后,读书的过程也是自己思维成长进化的过程。有人说有理性的人读书,就是与作者展开的思想交锋。在字里行间中感受作者的思想和看法,读者也在加以整理自己的思路。对于一个问题,作者这么想,那么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倒逼式思考的过程,放在平时这个问题不会想起,但是作者的抛砖引玉,让读者脑洞大开。所以,书得的多,就像和很多人交谈过了,自然三观就会更加丰富,也更加成熟,思考会更加全面而深刻。

  每年光中文简体的书籍发行量就有200万册之多,所以阅读速度永远赶不上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带着什么目的读书固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在书海之中与某一本作品相逢,不恰恰也是一种缘分吗?如果喜欢,不妨掬捧在手,细细研读,随风月轮转,任时光蹉跎。

  几句摘录:

  对我来说,我所需要的印刷品是可以在上面划线以及在页面空白处写批注的书。有人告诉我这是读书的最佳方式。

  一个好的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在书写,他圈词画句,在印刷品所有空余缝隙里写下自己的评语。

  我们不是为了书而读书,而是为了自己而读书。读者是最自私的人。

  读者们并非希望自己与书中的人物和思想相像,而是希望自己与天才相像。

  通过读书我们使沉睡的思想重生。

  我们对于一位作家的评价不仅取决于我们阅读其作品的时间,同样也取决于接触其作品时,我们所处的年龄,作家的年龄,我们的年龄。

  每位读者在读书时都是独自一人,不过他晓得其他人的存在并且有分寸地与之擦肩而过。

  阅读使我们从现实世界中暂时抽离。阅读是由若干避世独处者在略微古怪的可以称之为精神之境的无形空间里共同感知的那一刻永恒。

  箴言是最接近作家本人的文字作品,几乎是其思想和情感的直接表露。

  某些读者读书是为了给自己的偏见找一个理由。

  当我们在读书时,是在抹除时间,而不是度过时间。抹除时间则是指认真读书,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书中。

  面孔是唯一写实主义的书本。

  处于激情状态的阅读有时是写作的预兆。读,读,读,于是差不多自动发展到写,写,写。

  当我们持之以恒读书时,我们明白有必要连续阅读同一个作者的好几本书。如果这位作者擅长写作,亦即改造素材,那么他不会在与我们的初次相遇时就向我们揭示出他的种种特点。

  在舞蹈里,并非一切都是舞蹈动作。所以读书不能仅仅看到故事情节,还要看到文学手法、思想、修辞之后的东西。

  一个好的访谈录,必须有具有才华的采访者,他必须知识渊博却不好卖弄,态度恭敬却不奴颜卑膝,有好奇心却非不通世故。

  我所喜并非我所是。

  《为什么读书》读后感(十):为了“拔剑四顾心茫然”而读书

  《为什么读书》的作者夏尔.丹齐格很了不起,通过全书随随便便的文笔,作为读者我的惭愧胜过于崇拜。因为此君此作,有种为了全世界乐于读书的读者而“精神分裂”的勇猛态度。一开始我没看作者是谁,还以为这书是西方读者群的集体作品,有些篇章非常精辟,有些显得粗鲁不堪,还有精英人士的刁钻刻薄和顾盼自得。当我发现它们都是一个人写的,我才发现我是个多不合格的读者。

  丹齐格写的读书理由,应该已经囊括大多数人的感受,我在里面读到了起码10条以上我也有的理由,这让我很不爽。读者难免自恋,总以为自己是一些作者的知音,或不阅读的人群中的先知。不过卸下自恋,读者内心的柔软和脆弱,应该是相通的——如果没有谦卑的人生态度,谁愿在一本书里下潜又上浮呢?

  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多数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真的。之所以阅读完毕后让人有抬头挺胸的气魄,那是因为“自我”得到了养分,而让人遗忘了“自我”受到的牺牲。我从来不觉得阅读有多了不起,或“阅读改变了我”这种和“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划上等号的话。丹齐格也是这么想的,他在“读书不会改变我们”一文中写道:

  “即使读过拉辛的作品,坏蛋依然是坏蛋。与之前没有教养的坏蛋相比,他只会成为被文学装饰过的坏蛋。反之,一个好人不会因为读了一本坏书就变成坏人。读书的坏影响和它的好影响一样都是个愚不可及的传说。”

  获得知识让人快乐,这是肯定的;素质提高使人为了尊严而活,这是正面的。但要问我阅读真的是让人最快乐的事么?我越来越倾向于否定态度。我觉得我最快乐的时候,是5岁以前的日子,随着年龄离30岁越来越近,我才迟钝地发现,我在一些伟大的小说、散文、电影剧本、宗教经典等文本中寻求的快乐,其实就是5岁以前的快乐。

  那是孤独的快乐。

  不能熟练说话,没有语法约束,不必考虑谁的面子,哪的规矩,什么前途,何为成功,左边或右边,男女之间只有开裆裤没有时尚感。我能清楚地回忆,那时的自己会为一些大人看不到的东西傻笑半小时或痛哭几十秒,讨厌归讨厌,但最终还是被大人抱起来亲着脸。才在发育程序上走出第一步的身体,无比孱弱,但做什么都是凭本能。有时我幻想,若有那么一个空间,居民只有婴幼儿,真善美根本就不用去追求,真善美随时在发生,不,根本就没有真善美,只有“咿咿呀呀”的一片欢腾和战争。不必阅读,就有智慧。

  “读书读傻了吧?”不知道这是不是你读到这里时的感受。

  还有更傻的,我决定说我的“为什么读书”了,我相信这是丹齐格再读十年书也写不出的理由——“为了拔剑四顾心茫然而读书”。

  窃以为,李白能写出这么多只此一家的诗,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很多“5岁以前的快乐”。这么说倒不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都是人嘛,我和李白都有过5岁前的时光,所以这一点我们是一样的。我窃用李白的这句诗来阐述阅读理由,当然不是从他“做官的痛苦”上出感慨,而是“知识分子”的共性。

  还得回到丹齐格身上来,虽然他写不出这题目,但他已经写出了这理由。在“为了孤立自我而读书”一文中,他写道:

  “读书是一种孤立人的严重行为。那些真正的读者被人厌恶的事实总是令我印象深刻。早在童年,我就曾因为读书受到攻击,他们憎恨我的与众不同。”

  “这些人是群体思维的先锋,这种思维受不了看到有人在公然地享受孤独。读书对于实用主义者来说是个丑闻。”

  很多次在阅读后,我会茫然地看看周围,对这个环境充满疑惑。我疑惑我怎么已经到27岁了?放下书本我能去做些什么?

  疑惑了半天,你猜怎么着,要么我放下了书本继续长大,要么重新拿起书,变成小孩。

  于2013年4月26日发表于《台州日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