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让我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别让我走》读后感10篇

2018-02-03 20:2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让我走》读后感10篇

  《别让我走》是一本由(英)石黑一雄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让我走》读后感(一):口袋里不仅有温暖

  如果有一座圣殿摆放着古往今来杰出作家的牌位,我想其中一席必属于石黑一雄。

  看作家的名字可知道他是一位日本作家,但他更应该算作一位英国作家,因为作者在5岁时便搬往了英国。整篇读完后,给我一种温暖而又心酸感觉,在这几种感觉之间传递作者对于世事态度:用服从和心安去抵抗人类的虚无。

  故事内容是关于克隆人的生活感情,但在开始时,他并没有让读者知道这是一群“非常人”,而是在叙述中不断地设置疑问从而揭开主人公们的身份,在最后几章进入了高潮,篇尾克隆学校创办人的大段对话直接指向了生物发展和人类道德观之间的矛盾同时作者也表达了他的观点,通过女主角凯丝告诉我们:科学的进步绝不能踩踏在人性的泯灭之上,否则,那将会是人类的噩梦。

  我想这部小说的最具价值之处在于它对未来可能事件的预测上。作者写的是几十年或者几百年之后的一群人的一种生活形态,假使那时真的出现了文中的遭遇,当时的人们如看到了这部小说,他们会作何感想?他们会称赞石黑一雄的“远见”吗?更让我好奇的是:那时的统治者会如何处理这事,再假如你不幸地转世在克隆人之中,你会像文中主人一样等待命运的降临吗?

  读完它之后,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把捐献这词比作正常人类的正常死亡,就会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和克隆人一样都在等待死亡,我们的出生也只是一场悲剧而已,当一些人意识到这个想法之后,他们中会出现关于生活怎样的选择,而又会有多少人会像女主角凯丝那样埋首任事、竭尽所能去做一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情

  此外,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封面图片非常吸引我,它不禁让我想入非非~

  《别让我走》读后感(二):一小口袋诚实 满口袋沉重

  正如石黑一雄本人所述:(希望这本书会是)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的确,《别让我走》装着一小口袋的诚实与厚道,然而主人公真的幸福吗?我只觉得心中装了满满一袋石头:无比沉重。

  书一开头凯丝便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平凡而美好的英式校园映入眼帘,同时,我们明白了三个主人公那已注定了的人生。他们别无选择,生来只是别人的备胎——克隆捐献者。

  凯丝、汤米、露丝三人的三角恋平淡而沉重。露丝是个自私好胜的女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许多人同她一样,也许有些东西我们并不真正喜欢,却总因为虚荣与傲慢据其为己有。于是,本该走在一起的凯丝和汤米就在无形中被分了开来。

  凯丝则是一个善良的女孩,总是默默无闻地承受并帮助着朋友。书中的学校黑尔舍姆已不单单是学生的避风港。在凯丝的回忆中,它承载了太多美好,可以说是"学生们"的家。从后面埃米莉小姐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它能存在县经过了多少艰辛努力

  电影版中令我落泪整整五分钟的便是汤米得知推迟捐献的传言只是谣言后的厉声尖叫的片段。凯丝抱住汤米,两人在绝望中归于平静"着于是我们这样一起站着,站在那片野地里,站了很久很久,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彼此相拥,此时风还在不断地向我们吹着,吹着,撕拉着我们的衣衫,有一阵子,我们好像就这样彼此依偎着,因为这是我们唯一不被卷入黑夜办法。“

  不同于其他的科幻小说,《别让我走》的主人公没有反抗,而是"怀抱着那个仁慈的旧世界",默默地承担着自己责任

  最终,凯丝失去了她所爱的人,面对她的,也是终结

  石黑一雄在此书中不单单是批驳生物科技,亦与我们探讨了人心至纯至善的一面

  《别让我走》读后感(三):不让你走

  看到结尾处,以为前篇大幅度的平淡会有个转折,至少是一点的起伏。没,只是在浅浅的涉及一下,这些被赋予某种用途而被圈养的孩子,有没有灵魂

  普通人的人生,有这样的生活,学习吃饭住宿,朋友间的友情有笑有泪有值得记住的感动,也会有猜忌和想忘却的尴尬。伴随着自我意识萌生的烦恼,来自父母老师谎言,和周围环境变化转迁,糊里糊涂就长大了,可能到死,都不会去想,有没有灵魂。

  如果是用灵魂来区别那群孩子跟正常人类的话,他们会比大多数正常人可爱的多。并非所有人都有灵魂;有灵魂,也并非所有人的灵魂都是干净通透,某些人人性里透出的恶早把灵魂染黑。

  合上书之后,我也没理解到作者的意思。理解多虚妄啊,就这么看完就算了吧。

  《别让我走》读后感(四):最终还是要走

  看Never Let Me Go,我的电子书告诉我说看了11%。第一页就看见“捐赠”这个词,当它同一无所有的人搞在一起的时候,我能猜想到的也不过是这些人死后捐赠自己;但是当我读到“after her first donation”后,感到有些weird,等我看到11%,发现这些捐赠者原来从小就知道“捐赠”这回事,突然感觉毛骨悚然。

  石黑一雄像谁呢?显然不是康拉德海阔天空下隐藏的秘密,不是纳博科夫特殊个人极端个人主义,不是朱利安•巴恩斯的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不是马丁•艾米斯的痞子,更不是大卫•米切尔的宏大叙事理想主义,与格林的上帝也没有关系。如果我对Never Let Me Go的情节发展推测不错的话,那我觉得他有点像1984。

  等看完了Never Let Me Go,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很多人认为石黑一雄是少有的不以国族认同作为题材的小说家,具有国际视野。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至少他没有在小说中刻意宣扬自己是日裔,如果我们不看他与众不同的姓名,初看他的小说,例如Never Let Me Go,的确不会想到这是一个日本人写的。但是,既然我们早已知道他是日裔,就难免会想要从他的书中“挖掘”出一些东方因素

  其实,再仔细想想,抛开“克隆人”这个框架,把那些少男少女的名字换成日本人,谁又能说它不是同《挪威的森林差不多的日本小说?Kath几乎就是一个典型的日本人,有着日本人才有的那种小团体认同,而只有日本人(还有中国人)才会在与人交往每时每刻都“替人着想,察言观色”,心中是“我、他、她(或者你)”三个人。西方人不会这样,西方人的心中永远是“我”,最多也只考虑“你/他/她怎么对待我”,最近的布克奖The Sense of An Ending就是这样的例子

  那为什么要谈到克隆人呢?或许有这么几个理由

  1) 用它作框架,增加小说的悬念和可读性。

  2) 在英国长大/居住的日本人,或许会发现其实很难真正融入Anglo-Saxon人的世界,石黑一雄自己的心理感受或许类同于那些“克隆人”的感受,他们所处的世界对他们有好奇,有怜悯,但没有真正的同情。最后一段对话可说是生动地再现了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一方面实在的生活/生命需求,而另一方面却只是观念为先:

  “Maybe that’s why you started to cry when you saw me. Because whatever the song was really about, in my head, when I was dancing, I had my own version. You see, I imagined it was about this woman who’d been told she couldn’t have babies. But then she’d had one, and she was so pleased, and she was holding it ever so tightly to her breast, really afraid something might separate them, and she’s going baby, baby, never let me go.”

  “That’s most interesting. But I was weeping for an altogether different reason. When I watched you dancing that day, I saw something else. I saw a new world coming rapidly. More scientific, efficient, yes. More cures for the old sicknesses. Very good. But a harsh, cruel world. And I saw a little girl, her eyes tightly closed, holding to her breast the old kind world, one that she knew in her heart could not remain, and she was holding it and pleading, never to let her go.”

  3)讨论“克隆人”的道德问题。正如他在《长日留痕》这样的仆人生涯中讨论一、二次大战之间的外交问题,他当然也会关注其他重大题材,例如“克隆人”。相信任何人读过这部小说,都不会再认为克隆出人是一件道德上行得通的事情,无论什么理由。然而,那些最终会要克隆出人的“科学家”,有几个会去看小说?

  4)关于人生。谁又能说我们自己与克隆人有很大区别呢?谁不是身体慢慢衰败,受尽折磨,最后死亡?无论我们一生如何努力,有无创造力,最终,也还是要告别这个世界。假如有一个能够主宰我们生命的更高者,他并不会因为某些人的个人原因改变他的“计划”,而我们也没有谁会因为反正自己最终是要死的,而放弃努力和追求

  《别让我走》读后感(五):心甘情愿的接受现实

  读这本书我一直在想,学生们为什么明知自己的命运,而不试图反抗。他们最多幻想可以因为真心相爱而得到几年的自由时光

  如果这是美国大片,导演一定会让男女主角领导学生们战胜捐献,赢得全世界人民的同情,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吧。

  可惜,作者是一位经历颇丰,看透现实的人。他早就明白,虽然同情,但是人们在自己和克隆人之间,必定会选择自己,人们一定会刻意忽略克隆人这个事实。只要有疾病,有需要,克隆人就不可能得到自由。即使他们反抗而获得了自由,也一定会有新的克隆人出现。这就是现实。

  石黑一雄总是想要教会人们认清现实,心甘情愿的顺从于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现实。这或许不是心灵鸡汤,但却是更好的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坦途。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看清楚这个世界,而依然爱这个世界,才是石黑一雄希望教给我们的。

  《别让我走》读后感(六):蒙太奇联想

  我想到了几米漫画里有一张是一个小猪坐在一张桌子前上面有一个放着红樱桃的盘子,旁边写着一句话:我不想想太多未来,还是赶紧吃下眼前的樱桃吧!(具体的不记得了大意如此),我还想到了鲁迅说的“着火的铁房子”里面尽是睡着的人,后来有的人醒了想出去却出不去,这究竟是睡着好呢还是醒着好呢?我还想到了富士康那些曾经活着如同机器般的年轻生命最后终于消失在了天空与地面之间,我最后想到了现在还能在北京公交车上看到的那种面无表情的上班族,然后我发呆了5分钟,想到友彦那句关于梦想解释:梦想或许并不是为了实现才存在的。对于醒着又不能出去的人来说这或许最好的活着的理由。说到“天使”,我想到林夕有句词“天上人间,如果真值得歌颂,也是因为有你才会变得闹哄哄”

  我觉得这是我活到现在看过的超越《对不起我爱你》的最好的故事之一。

  《别让我走》读后感(七):文艺佳作,逻辑缺陷——评never let me go

  我是先看了电影再看小说的。看电影的时候,我被一种似有似无但却浓黏难化的忧郁感给笼罩。后来看影评,有人说这是他看过最depressing的电影,然咧!我始终深深的被他们对于生以及生活的渴望所感动,但是实在无法理解他们无力和无意改变这种命运的原因。有人说,因为他们是克隆人,不是真正的人,他们也接受了这种身份和命运;即便他们不是人,是动物,但是,看过杰克.伦敦写的热爱生命,在求生的时候所表现出的力量和意志,动物或许也不会比人差多少。

  带着许多问题,我决定读这本小说,看看有什么在电影无法表达的内容,或许能够解释我的问题。这是一本文字非常优美的书,它能让你在任何时间捧起来从任何地方直接浸润进去,而不需要预热;它没有情节上的强制感,逼的让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总之是“拿得起,放得下”。跟《未央歌》很像,是在风花雪月鸡毛蒜皮中展现生活意义。我想,之所以这两本能够写出感觉,可能是因为小说里虽然刻意避免谈及,但却始终笼罩在一种对立的基本氛围中,未央歌中是战争,这本书里是捐赠。在无所不在的阴影中,生活中的全部点滴都弥显珍贵。

  反过来看,作者花大力气来慢慢铺陈,描写那些曾经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种种小事,不仅仅用来展现美好。它更被用来反衬捐赠制度的荒谬,引发大家的思考。被破坏的事物越美好,破坏者就越罪恶。这种效果如此之好,我甚至想象,如果Kathy写出此书,并且将之出版,或者仅仅是在他们中间传抄,这都将是对该制度多大的打击啊。

  我看得很慢,直到Kathy和Tommy见到Miss Emily和Madame的片段之前,我都没有找到我想看到的答案,事实上电影相当忠实于小说的内容,只有最后这段对话,电影里有相当大的删节。这个片段并没有让我满意,虽然它让这个故事稍微更合理了一些,但是也暴露出作为一部科幻小说,基本设定上的不足。(容我稍后再叙)

  怎样看待Hailsham的作用?

  早期的捐赠体系中,克隆人是被当动物养的,没有教育一说。正是Miss Emily他们发起一场运动,希望更加“仁慈”的对待克隆人。他们依靠支持者的捐款建立了以Hailsham为代表的学校,希望通过教育使得学生们短暂的人生过得更美好。参与这场运动的人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我想如同多数社会运动,参与者一定“各怀鬼胎”。Miss Emily显然不是一个克隆人权利主义者,她同情他们,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但是,这不是她的目的,她投机的游走于权力和同情之间,不去触碰高压线。她失败的原因正在于,她从没有信赖过她帮助的对象,始终只是在可怜他们,一种高尚(高高在上)的歧视,因此,她从来没有获得过力量,这场运动没有这些受益者的支持,最终被各路机会主义者肢解。我认为Miss Emily本人并不把Hailsham的主要目的放在洗脑上,虽然她认为洗脑这部分是必要的恶;我还认为,这场运动中,显然有人持有这样的目的,这是他们支持运动的原因;但是,我还是认为,无疑的,Hailsham这样的学校实际上是对整个捐赠体系的致命性的危害,因为,教育最终让人觉醒,正是如此,才有了整本小说的故事。这,可能才是所有Hailsham们最终被关掉的原因。

  你如何表现自己是人?

  中国有句话叫“禽兽不如”。所有的克隆人都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求生欲望,因此,他们急于要呈现出自己的灵魂,展现自己是人。但是,这种欲望居然能够被“理性的”抑制住,我只能说,这一定不符合事实,否则,仅此就证明了克隆人不是人,甚至“禽兽不如”。有人认为在巨大的绝望面前,在愚昧面前,在洗脑面前,他们没有什么选择,其实选择实在太多了,如果他们真的希望能够生存久一点的话。

  ===========================

  正如前面我已经提到的,该书作为青春小说的部分既得益于作为科幻的部分,又强化了科幻的部分。这部小说跟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样的英国科幻小说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的。一样是阴郁的气氛,对人造社会(乌托邦)的警惧和反思,心灵自由的追寻。但是,在逻辑上,此小说却有所欠缺。小说设定的年代是从50年代初开始的现代,那么我们不是在谈“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我们说的是现实的克隆技术,那么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人,其实非常容易判断。克隆技术本质上和人工授精的试管婴儿几无差别。因为生殖细胞只含有一半的遗传物质,所以必须要受精(一雄一雌两个生殖细胞核合并)才能构成“完整的”细胞。而一旦受精卵生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所有遗传物质就已经确定,所有后来的细胞都含有相同的遗传信息。这样,如果我们用一个体细胞(任意的完整细胞)的细胞核替代掉一个卵细胞的细胞核,那么它就变成一个跟受精卵一样的细胞。该细胞所含有的遗传信息和提供该体细胞的人一致。我们立即就有了一种伦理上的迷惑感。为了帮助理解问题,可以这样思考:首先,克隆人其实是自然存在的,同卵双胞胎就是互为克隆人的,你能说他们不是人吗?如果用人工克隆技术,克隆一个小孩,由同一个母亲妊娠,那么该小孩就有了一个“存在时间差”的同卵双胞胎弟弟/妹妹,这看起来也不是很大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跨时间和“换母亲(妊娠者)”,这个问题在人工受精时完全一样存在。精子可以冷冻后多年再用,而试管婴儿的胚胎可以植入非卵子提供者的子宫。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克隆人的胚胎也是通过女性的子宫妊娠,如果发明了某种技术使得克隆人胚胎不须子宫就能发育的话,那么任何人的胚胎也就不须子宫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科幻设置就回到了美丽新世界了,我们也就更没有必要划分克隆人和正常人了——被奴役的是不分克正的所有人了。

  正因为需要妊娠才能产生克隆人,实际上克隆人无论其基因来源是什么,他/她更可能被当作家庭中的小孩对待。作为器官移植捐献者,亲子之间的案例其实很多的,但这些都是基于自愿。克隆跟器官移植挂上钩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克隆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因此器官移植几乎不存在排异,成功率高。这样,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克隆人的“捐赠”应该是“专属”的。社会强制批量“生产”克隆人,然后向社会提供器官的方式,很不make sense。

  回过头来,我们假设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捐赠制度在现代社会中也是无法持续的。捐赠制度存在的基础是所有人都认为克隆人不是人,或者低于人。这里所有人既包括了所有“正常人”,也包括了所有克隆人。只要一部分正常人反对,就会出现地下铁路(Underground Railroad);只要有一部分克隆人反对,就会出现汤姆叔叔和斯巴达克斯。

  首先来看正常人,其一,器官移植并非对每个人都有意义,但是大量供养克隆人的社会负担却需要所有人来承担,必然会有相当多人反对;

  其二,就算供养克隆人的“事业”私有化,不需要整个社会负担,也会有大量人反对,因为,既然他们不再是器官移植的受益者,他们就没有道理掩藏自己的同情心和所知道的真相;

  其三,就算器官移植能够解决大多数重大疾病,因此对绝大多数人都有意义,被作为公共服务提供,其严重的低效率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一个捐赠者只能捐赠1到4次,平均两次,可以救活两个人,那么平均下来,这两个人就需要付出把这个克隆人从“制造”到养大的整个过程,长达20多年时间,即便不提供Hailsham式的教育,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价格,如前所述,还必须要向整个社会“平等”提供,否则就会被反对;

  其四,就算大家觉得平均来看可以象多养一个孩子一样养活一个用来供给自己治疗的克隆人,也一定会有人发现可以把这些克隆人用于苦力,这不但不会减少其器官移植的价值,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价值来减少平均社会供养费用;

  其五,一旦克隆人开始工作,就一定会有人发现,稍微加以培训可以成倍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社会供养费用,于是教育得以普及;

  其六,随着克隆人的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整个社会一定会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杀掉一个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以拯救一个垂垂老人,是否正确;

  再来看克隆人,其一,所有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这是本能,洗脑无济于事;其二,一旦有流言在克隆人群体中传播,他们就可能会组织起来,形成反抗力量;其三,从小就单独禁闭的方式将大大减损克隆人的健康使得成品率大幅下降;其四,如果长大开始单独禁闭,可能无法完全阻挡肖申克的救赎似的越狱行动;其五,如果完全按照囚徒严格管理,成本太高;其六,他们完全可以采用自残自杀,或者威胁自残自杀的方式来胁迫系统,这个方式将会严重加大系统本来就很严重的负担。

  《别让我走》读后感(八):谁也不能让谁别走

  石黑一雄确实是一个英国作家,这一点在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他没有具备其余日本作家的什么共性。硬要说有的话,这是一部悲伤的书,和大多日本小说的基调相似。看到很多人在评论这部书的逻辑,我觉得有些搞笑。这本书的定位应该就是“科幻小说”,就像你去抗议《哈利波特》的逻辑漏洞一样是毫无疑义的。而这部小说的出彩之处不是在于石黑的想像力,而是以科幻为背景,构造出了一个忧郁孤独的现实小说,这是非常少见的。

  关于克隆人的主题的书和电影自然不在少数,但是这本书却是以一个克隆人为“我”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的。我们在她的言语和经历的事情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克隆人像动物一样被利用和痛苦,我们也看到了“孤独”本身。

  我几乎可以说是一口气看完这本书,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急迫想知道后面怎么样了。石黑的文字像流水一样推动着读者往前走,而我们这条木筏是在黑暗的山洞里的。其实这本书的结尾来看,是在意料之中也是较为积极的。在我看来,这本书的出彩部分是在寻找露西真人的之前,最后一部的话,我觉得少了一些刺激点或者更加令人触动的地方。可以说这条悲伤的河流是很平稳地在前行。

  “别让我走。” 虽然是克隆人内心的感触,但这也体现了我们正常人的心声。我们利用他们的器官,也是希望一直活在这个世界上,也不要承受任何苦痛。“别让我走。”我们对上帝说,上帝没有理睬我们。这让我们和克隆人期望的“推迟捐献”的荒谬想法一样,但都把我们推向了一个事实:人生虽然未知,但结局都是痛苦。谁也避免不了苦痛和死亡,谁也不能停止死亡,谁也不能让谁别走。

  也许石黑只是想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而已,也许石黑只是不支持任何克隆作业,也许石黑没有多余的别的意思只是我想多了。但是,他给我那种悲伤的基调却一直笼罩着我。而这本书出彩就在于,即使没有任何多余的隐喻,在未来的看书之旅中,你也不可能忘记这一篇特殊的故事。

  《别让我走》读后感(九):至少他们证明了自己的灵魂

  在格非老师的推荐下,读了《别让我走》,很喜欢,我想这可能是老师看过的不多的科幻小说吧,尽管这本书几乎不会认作是科幻。

  许多科幻小说靠提供智力愉悦来赢得读者,作者试图以一个惊人的“点子”作为核心驱动,通过逻辑推演出非现实世界的运转规则以及人物的行动,比如《三体》,核心的构想是壮大的,就此展开的命运博弈也是惊心动魄的,而最终能够赢取读者美誉的,则是作者本人的一种雄浑气魄和悲悯情怀。与此不同,石黑一雄作品中的“克隆”题材并不新鲜,作者的了不起在于他真正理解了人物的命运,明白了他们的生活对他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说的庸俗点,他并不比读者懂更多关于生物技术的知识(事实上书中对技术问题完全不予解释),但他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洞见”,这使他能够赋予人物去领悟自身命运的能力,而且,他们的领悟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从幼年直至生命尽头的不同阶段,通过一次次对之前的察识的“再理解”来最终完成的,而这又在叙事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时间的层层往复运动(想起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一高超的技巧,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洞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和发展过程,作者对此了然于胸并清晰地为我们层层剥开或累计起来事件的过程。

  就此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成长小说”的变体/反题:人物从儿童成为成人并最终完成了对“自我”的理解,但悲剧的是,他们的一生,从根本上而言是早已经被事先“预定”了的——他们的使命就是牺牲,这完全否决了结局可以改变的可能性,因此这不是一般的“自我”完成,而是一个毁灭性的命运的自我实现,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物对“有可能会有不同的命运”所做的种种幻想、期待、自我慰藉和揭穿,所有这些努力和挣扎的破灭,构成了悲剧的核心。尽管是一个悲怆的故事,但仍然有着动人的美丽,因为他们仍然表现出了可敬的勇气,在短促的一生中,毕竟向人们证明了自己的灵魂。

  《别让我走》读后感(十):平常人心非常人(代译序) ——恺蒂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的新作《别让我走》,我是一口气读完的,并觉得意犹未尽,又去找英文原版来读,还在网上搜寻到了石黑一雄自己朗读此书某些段落的音频,闭眼倾听,几次热泪盈眶。

  好作家必须是讲故事的高手,擅长闪烁其词,能够耐着性子掩藏秘密。石黑一雄也不例外,这部小说对书中人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层层描写,对他们的身世秘密和未来命运一步步披露。虽然《别让我走》故事本身比较简单,然而,这并不影响小说中催人泪下的悲情和无与伦比的凄凉。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英格兰,叙述者是三十一岁的凯茜,她是一位看护员,从事这一工作已经快十二年,专门照顾她称之为“捐献者”的人。她说自己来自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又说起黑尔舍姆是如何被其他的“捐献者们”刮目相看。然后,她回忆起在那里的生活,想起她的两位好友,并说“那是我第一次明白,真正明白,汤米、露丝、我,我们其他所有的人,是多么幸运”。

  于是,小说开始的几章,像一本关于寄宿学校的书。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坐落在如画的英格兰乡村的深处。女学生们在白色的休息亭里,边嚼舌头,边观看男孩子们的各种球赛。小路围绕着宿舍外部并且通往宿舍的每个角落,学校里有鸭塘,雾气弥漫的早晨,从美术教室能眺望到田野的景色。老师还算友善,课程也挺有启发性,学生们在自己的床底下都有一个木箱,收藏着各种从拍卖会上交换或买来的东西。如同每一个典型的英式寄宿学校——纪律严明,老师们不苟言笑,孩子们之间恃强欺弱,互相施予残酷的玩笑,例如汤米就常常因举止古怪且不擅艺术而被同伴取笑,足球比赛时没有人选,他还成为别人恶作剧的对象,而女孩中也有排外的小团体,在宿舍里闲言碎语,常常钩心斗角。

  同时,这所学校又被神秘的气氛缠绕,例如孩子们从来不提他们的父母,也从来没有周末假期回家的举动,他们好像与世隔绝,老师被称为监护人,他们的成长似乎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每周都要进行身体检查,学校非常害怕抽烟对于他们的危害,以至于要在图书馆里禁止福尔摩斯的故事。孩子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恐惧中,有很多话怕被别人听到,“监护人”对他们的关爱似乎别有用心。那种不可解释的恐惧和秘密让人想到卡夫卡或奥威尔的小说。艺术与诗歌创作在这里似乎也格外重要,一个人是否受人喜爱,绝对和这个人擅不擅长“创作”有关。监护人露西小姐告诉汤米“创作”不重要,一开始听上去像是鼓励汤米的另一种独创性,例如与众人背道而驰,但是很快读者发现并不是那样,因为露西小姐因此而痛悔且辞职离开。还有一位“夫人”定期来“收藏”学生们的作品。“夫人”虽然听上去很有权威,高高在上,但是看到这群孩子竟然非常害怕,而且,在主人公随着歌曲《别让我走》拥着枕头跳舞时,夫人”竟然热泪盈眶。其实,这神秘学校背后的秘密并不深奥,叙述者这样卖关子的同时已经向读者披露了其中的真情和悲哀,但是读者并没有因真相大白而对故事失去兴趣,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已经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你不由自主地一口气往下读。你想知道,他们究竟是否能够左右自己的未来?他们会不会抗争?他们能否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存在是否有一线希望?

  凯茜、露丝和汤米三位朋友慢慢长大,性格也逐渐成型,露丝直爽急躁有时惹人生气,汤米忠实厚道但是会突然大发脾气,凯茜是理智的象征,宽容而有毅力。他们都在寻找,想知道自己究竟源自何处,凯茜不断地翻阅色情杂志,露丝去一个小镇上的写字间里盯梢。他们虽知自己的既定命运无可逆转,但对未来仍有着幻想般的向往——露丝就常常憧憬能去 一个宽敞明亮的写字间工作。虽然凯茜和汤米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吸引非常明显,但却是露丝成为汤米的女朋友。露丝在“完结”之前,请求两位好友原谅自己阻止了他们真心相爱,同时鼓励他们以爱情去争取对自己命运和责任的推迟。

  石黑一雄的高明之处,是完全像描写平常人那样描写这些非常人,他们的梦想、感情、恶作剧、嫉妒、猜忌、八卦、三角恋爱,都是平常人的心态。与《AI》、《我是机器人》之类关于生物工程的科幻作品不同,从一开始作者就没有让读者和作品的主人公之间产生任何距离。例如,有一段写到露丝相信自己的原型是一个白领,于是她开始向往着能如她的原型一样在一个窗明几净的写字间里工作。

  所以,吸引读者的并不是这部小说的悬念,因为对于读者来说,小说中人物的身份一猜即中,吸引读者的是主人公们如何发现自己的身份,如何仍然向往着平常人的生活,小说的悲伤和凄凉是这些不平常人偏偏拥有他们永远无法享受的最平常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悲凄颤栗的同时,小说也就逐渐升腾出它的主题,不只是生物工程的道德伦理的对错,不只是对于人性的探索,此书的主题更是叹息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与生俱来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和责任。例如,小说临近尾声时,向读者道明了为什么“夫人”看到儿时的凯茜拥着枕头随着歌曲《别让我走》跳舞时,会热泪盈眶:

  我掉泪是因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原因。那天我看着你跳舞的时候,我看到了某样别的东西。我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迅速来临。更科学,更有效,是的。对于以往的疾病有了更多的治疗方式。那非常好,却又是一个非常无情和残忍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紧闭双眼,胸前怀抱着那个仁慈的旧世界,一个她的内心知道无法挽留的世界,而她正抱着这个世界恳求着:千万别丢下她。那就是我所看到的。我知道,那并非真的是你,或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但是我看到你,这让我的心都碎了。

  命运和责任是石黑一雄作品中惯有的主题,他笔下的主人公永远是安静的牺牲品,对于“责任”认命且默默承受,不知道“抗争”是什么。此书中的汤米,如同《长日留痕》中的史蒂文,让你想抓住他的衣领大声疾呼:“你为什么这么重视你的责任?你为什么不反抗?”

  石黑一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故事虽然很悲伤,但是他还是希望这个故事能给人以鼓舞,因为他要表现的是人在没有任何权利和能力的情况下,仍然能做厚道的事情,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希望这本书能是“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石黑一雄如此擅长描述人物内敛的性格和对责任的承受,并且从中发现鼓舞,也许与他受日、英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关。

  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长崎,在英国长大,深受这两种语言文化的影响。他并不多产,但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就一直走红英国文坛。他的第一本小说《山影淡淡》(1982),获英国皇家文学协会的奖项;第二部小说《浮世艺术家》,获一九八六年惠特布来德奖,并获布克奖提名;第三部《长日留痕》获一九八九年布克奖,后来出版的《无法安慰》(1995)和《上海孤儿》(2001)不如前三部作品那么成功。

  二OO五年四月出版的这本《别让我走》,以平常人心写非常人的生活和情感。《别让我走》的结尾,也像《长日留痕》一样,主人公收敛泪水,继续她并不如意的生活,因为她有着“该做的事情”和“该去的地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