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经典观后感集

2018-02-02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经典观后感集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是一部由长井龙雪执导,入野自由 / 茅野爱衣 / 户松遥主演的一部动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一):如果勿忘我有100个花瓣,我会给《花名》打100颗星星

  在豆瓣给看过的动画打分时,我一直有一种“选择恐惧症”。3分、4分还是5分?我会从剧情、画风、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考量,为打几分纠结不已。甚至有一些自己特别喜欢的动画,因为觉得它在某一方面还有缺憾,就不会给5分。我一直在想,豆瓣要是能给4.5这种分数就好了。

  这次看《花名未闻》剧场版,按我以往的打分标准,也是给不了5分的,总集篇+部分回忆+部分1年以后的故事,怎么想也到不了满分呀。但看到途中ED响起的时候眼泪还是掉了下来,在片尾出现“超平和busters,永远好朋友”这句话的时候,我到豆瓣毫不犹豫得打了5分,然后给自己最好的两个朋友打了电话

  这两个朋友里,有一个就是像花名里一样,是和自己从小玩到大,拥有很多共同回忆的幼驯染。我们没有一起联机打过口袋妖怪,也没有秘密基地,但我们一起用自己心爱的四驱车在我家院子比赛,我们在踢了一下午足球后在他家熬夜玩大航海时代,每次寒暑假我都到他家抄他的作业。另一个朋友,是小时候认识高中变得要好起来,我们大中午不睡觉偷偷到网吧玩地下城与勇士,为打出一把青龙步枪高兴了一个下午;我们在班里的元旦晚会演脑残剧,我演秋香,他演唐伯虎。。。这些记忆,对于我来说真的是最珍贵的宝物。

  在看花名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自己的朋友。很多人都会陪自己走一段旅程,但因为毕业、因为天各一方、因为有了新的朋友,就悄然离开自己。只有那么两三个人,死皮赖脸,你骂他赶他,嫌弃他,他总是陪在你身边,在你得意的时候嘲讽你,在你失落的时候陪你聊天,这种朋友,是能陪自己走完一生的朋友啊。在看花名的时候,看到那些已经疏远的朋友为了实现面码的愿望一步一步又走到一起,我一直感觉热泪盈眶,为他们感到高兴,为他们祝福

  关于花名剧场版的剧情,我认为还是相当不错的。以六个人的视角作为针和线,将众人小时候、面码回来时、一年后这三段时期碎片缝合在一起,而且每一个转折不显得生硬。例如从鹤见一年后转到面码小时候,是鹤见画的那幅画上盖的布掉了,镜头伸向画中的面码,逐渐模糊,然后开始讲述面码小时候的故事,丝毫不显得突兀。至于故事结构,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事情,有人就喜欢起承转合经典叙事方式,而花名剧场版是将三段时期的故事巧妙得打乱然后又拼接在一起,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不适应,至少我觉得脚本和监督都十分用心得去叙述这个故事吧。

  花名剧场版里很大的篇幅是回忆,还有一年以后的故事,但我觉得最重要,也最让人心疼的,就是面码的黑历史。因为我认为正是那段黑历史,造就了面码那种特别爱替别人着想的性格。因为被排挤,才会试着讨好他人,试着为他人着想。也正是因为不被接纳,当仁太抓住面码的手,让她拥有了从未有过友谊时,她就已经对仁太有了“希望成为仁太新娘”那般的喜欢。在看火影的时候,我一度对黑历史感到反感,但这次花名剧场版中面码这段小小的黑历史,却让面码的性格更加饱满,也更加让人心痛

  总得来说,《花名剧场版》没有辜负我漫长等待。很多让我等待了很长时间东西都让我失望了——三国志12、信长之野望14、仙剑5等等。而这一部让我又哭了出来的剧场版,已经足够让我打5颗星星了。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二):主线剧情中间杂着总编辑回忆-----未闻花名剧场版

  当年曾经一起玩闹过的那群童年好友,随着年纪增长,步入不同学校联系日益减少,最终更奔东西。对于现在的他们,或许只是QQ等通信软件中的一个头像而已。

  2011年,此番是一大黑马,在未播之前被当时宣传的一些热门番压得毫无立足之地,播出后立马与制作精良的“花开物语”并列为四月两朵花,后期凭借与同龄人相近的话题结局的催泪,好评如潮

  后来剧场版也在去年播出,剧场版的主线发生在TV版完结后1年,主线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面码消失后的超和平buster的相聚,并在聚会上将各自想对面码说的话用比较古老方法(烧信)传递给面码。因为信中间杂着大家对面码的回忆,因而总篇集内容也顺理成章巧妙地插入。

  整部剧中,有些角色形象发生了变化,仁太简短了头发,帅多了;anaru也把头发放了下来,真的漂亮加新潮不少;雪集与鹤子头发也长了;倒是bobo感觉消瘦了。而剧情方面,童年时代的六人故事也慢慢地被讲述出来---诸如:向孤独的面码伸出手,裤袋妖怪(neta口袋妖怪,话说任天堂给了多少钱)的联机交换,神社旁的捉迷藏,老师交待的课外作业,还有那段黑历史的真相....除去黑历史,剧中很多情节都与童年时代的我们相似,为了购买心仪游戏而攒钱,为了游戏胜利不惜打破规矩,还有那一如既往的夏日晴天....

  对我来说,里面也有不少亮点,首先,肉松秀了下自己的唱功,唱了西野加奈的会いたくて 会いたくて;其次喜欢上了桥上的那一段,anaru面对仁太的内心表白,配上bgm还是让人很温馨的,有种夏日暗恋苦涩感;还有鹤子的作画,雪集的卖萌;然后是傍晚时分的捉迷藏,对了我这样20多岁的人,真心难以想象再一次与童年好友玩一次捉迷藏的感觉,拿现实来说,也许是你还若有心,他未必有意了。结尾,众人还是约好明年今日再齐聚,不禁让人感觉二次元还真是温馨。

  最后还是想吐槽一下,编剧还是没让仁太与anaru成对啊,太痛心了这一对....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三):对于讲友情的故事,就真的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这是唯一的一部,看了剧场版之后疯狂地想把TV版追完的动漫;也是唯一的一部从一半开始,就有一种想哭的欲望,却一直含着眼泪一直憋到结尾才哭出来的电影。非常包含深情的治愈系动漫。《未闻花名》以其独特风格,在热血动漫称霸的世界里,却带来一阵清爽

  电影本身就是TV版剧情的总和,没看过TV版的我会有一点跳戏,因为情节比较松散。但正因如此,从一半开始,理清楚故事的大概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想哭的冲动

  从小一起玩耍的六个小孩,因为芽间的死亡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而分散了,几年后,芽间以幽灵的形式,出现在仁碳面前,要帮忙完成她的心愿,但是只有仁碳才能看见芽间。剩下的5个人,因为芽间的再度出现,又聚集在一起,共同去完成她的心愿……

  或许是因为电影里友情的羁绊是彼此再次走在一起的力量,所以觉得引起了我很多的共鸣。六位少年,转眼间已经长大,各自也有了各自的道路。他们现在再次重逢,为了芽间,也为了他们自己。心中有千千万万句话想对什么人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时过境迁,一切已不再是当年模样。那年芽间落水的小溪旁的野花、刻在秘密基地木板上的“超和平buster 永远的死党”、每个人留下的最爱用的马克杯,似乎都没有变,但已物是人非

  友情是纯洁的,是至高无上的。电影从捉迷藏开始,又从捉迷藏结束。芽间的心愿,究竟是什么,或许她也不清楚。但是的的确确,捉迷藏,对于他们不仅仅是一种童年的回忆,还是与芽间深深的羁绊的体现,是想看见芽间的急切的心愿。开头看到芽间说我在玩捉迷藏,还感觉一头雾水,后半段再次出现这个场景的时候,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几乎是从那里开始,我就一直在哭。感觉一下子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游戏,儿时的伙伴,却感觉再也回不去了。在芽间将要消失的时候,看到儿时的好伙伴已经看不见芽间去山头满山喊着她的名字;看到芽间用最后的力量在日记本上写下对每个人最后的话;看到5个好伙伴在那棵充满回忆的树下看到那些纸条时的泪水;看到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芽间的身上;看到芽间消失后超和平buster的成员们把自己对她说的话写在信上烧给她……每一幕,都是直直接接地戳到我心中最软的那块地方。最后一刻,超和平buster的每个成员都看见了芽间,看到了她最后一眼。那或许就是他们羁绊的回报吧。

  感觉自己对这种讲述友情的治愈动漫一点抵抗力都没有。看过了一边,就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它。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四):随便写点,表达不出什么,但真的深深感动

  OK,作为一个只看电影版的人,我从头哭到尾,天生泪点低。

  被留在过去的人,已经被否决掉一切的权利和拥有了。只能看到仁太一个人的芽衣子内心应该是很孤独的。

  我也不打算去看TV版了。觉得所有的感觉都在电影版里多少触及了。

  里面的每一个人似乎内心都保留着,唯有芽衣子。完全给别人的爱,没有些自私。剧外的一种憧憬吧。

  她得到了很多爱,但是也失得很快。留不住啊。

  世事多如此。活着的人得不到的,却在本不存在的人那里,问题是本不存在的人收不到啊。而那一份感情到底去哪儿了,不得不说,我一直在思考

  芽衣子让大家都在一起了,他们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曾经的感情,在一起的回忆。只有深刻体味过孤独的人才能对爱有更深的理解吧。

  最喜欢了。芽衣子对每个人都这么说。

  尤其是仁太。回来的愿望也是为了他。

  我根本没有在意过看得见看不见,所谓的BUG。

  好像一切本来就是那么合理的事情。

  想想每个人也都如此吧。

  一边成长,一边走失,生命的BUG何其多,又有谁真能补的回来呢。

  没机会了,向前走的每一步,都隐含着下一刻的可能消失。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五):未闻花名,但已无妨

  知道这部作品是因为看到了电影的预告,一下子就被这个超长的名字吸引了,然后从TV动画开始看起。虽说号称催泪巨弹,但至少在这11集里,只有湿湿的东西在打转,并没有落下。之前的9集氛围已经酝酿的很好了,可惜最后的告别过于仓促,似乎因为早已定好的集数限制,让一切发生的太快,当我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整个故事戛然而止。不过好在还有这个剧场版可以弥补不足,这最后一集补全了拼图,当《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再度响起时,泪水悄然滑下。

  但是看完了12集完整的故事后,自己认为尚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释,片名中的花究竟是指什么。

  是面码吗?似乎这是最容易想到的答案,角色设定中她的花语就是勿忘我,而且第11集最后仁太的独白就像是最好的解释。根据剧场版的剧情得知原来她加入如此普通特殊,还以为是青梅竹马的他们,结果却是一次学校的外出分组让6人集合到了一起,然后超和平Buster成立。但是一切的发生似乎都集中在那个夏天,他们相遇、产生羁绊、然后分离,面码的出现到离开发生的如此快速,似乎昙花一现般只存在了一个短暂的夏天,还未知道就已离开。

  抑或是6人间的友情?年少时的友情总能特别的单纯,一次换座位、一次结伴出游、甚至一次争吵或打架都可以产生友情。然而随着长大,会有些人因为缺少联系逐渐疏远,而5人间的疏远更加的特殊,因为充满了自责,满怀愧疚不愿面对同伴,让自己慢慢地远离群体,结果是所有人都离开了,秘密基地也成了空屋。如果面码加入的时间很短的话,那么其实他们几个好友在一起的时间也不长。或许就是因为时间太短,所以当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后,并不深的羁绊无法牢牢的栓住他们,才会选择放下离开,然后在心里空出一个角落留给回忆。

  那朵花似乎也可以认为是自己,那个曾经年少的自己。时光总会过去,人一定会慢慢长大,无论如何留恋如何不舍,还是要学会说再见。懵懂无知时的初恋抑或曾以为永远都不会分离的友情,最后时间总会让人找到过去的替代品,然后用回忆去思念过去的人和事。最美好的时光可能是5年、10年、15年,但是再长也有结束的时候,对比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永远显得如此短暂,还没好好品味就要挥手告别。

  他们因为面码的重新归来,有了机会再度认识彼此,如果珍惜时光把握机会,这次他们也许能够弥补过去。那么三次元中的我们会有这样的幸运,得到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虽然可能再也没有机会遇见那朵美丽无名的小花,也许就会这样永远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她已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而且我相信来年的春天,她还将继续盛开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六):你在那里吗?

  其实更喜欢的名字是 我们仍未知道那日所见的花的名字

  但是每当和朋友提及的时候 总会不自觉选择那个短一点的名字

  之前看过的是它的动漫版 这一次出了剧场版

  感觉和之前的好像没什么太多的感觉 明明就是很多拼接

  可是

  可是还是感动了啊

  ( ̄▽ ̄")

  没办法呢

  耳机里的音乐是陈楚生的《我知道你离我不远》 就像片中的本间 她就算离开了世界 还是在十年后找回了自己的伙伴

  而后他们在完成她的心愿之后 又用烧信的形式给她写了天堂的信

  一直都没有离开过的样子: )

  多少年后都会一样吧?那份爱和友谊,一直在!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七):最美最易忘的少年时代

  在没有看过电视剧版本的情况下,直接看剧场版会不会有些吃力呢?

  我是无意间看的,所以整个观影过程会很痛苦:一开始是硬着头皮看的,看了半个小时不知所云,经常是意识流形态的回忆,让人抓狂啊,要不是看到里面面麻可爱,而且画面也很漂亮,早就准备换了,但是到了最后看到面麻所说的愿望,也很感动呢!特别是为大家留言一段,突然背景音乐响起,很是喜欢!

  之后看了剧情的介绍,才对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了解地更加详细,年少时候的友情啊,似乎一直都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珍贵的东西,长大后却因为找不到倾诉,慢慢藏着藏着,连自己也找不到了,但是总有一天,它会在某个无意识的时刻出现,把我们坚硬的外壳击得粉碎,看到自己柔软的心----------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八):我的怀念,我们的童年

  第一次看到这么长的名字,以前也未看过TV版。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我也仍未知道那些天所相伴的人儿的现在的样子。

  据点。Team。哪个童年的Team没有据点?

  我怀念那些年的松树,石桌,天井梯。

  队长。队员。“波波”“鹤子”“雪集”“安鸣”“仁太”们,还有“面麻”,回想起来,你的童年玩伴有他们谁的影子?

  我怀念那些年的傻妞我,还有已经在天堂的黄哥哥,你还好吗?你知道我那时候很崇拜很崇拜你吗?

  游戏。认真。缩影在影片中是简单的捉迷藏。

  我怀念那些年的探险,动漫角色扮演,煽板,过家家,我是那个傻傻的跟屁虫,我们多么开心多么认真。

  时光。分别。ED的大树和那些信,每个人激动的表情还有心痛的泪水。

  我怀念那时我们坐在石桌上聊天聊我们共同的小秘密,还有幼稚的梦想。

  亲爱的儿时的玩伴们,我是最后离开那个工行大院的吧。

  我想你们。

  我想念那些年的我们。

  我也想跟你们每一个人写一封信。

  祝我们都好。现在未来都好。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九):你在遥远星球也是外人

  明明是很悲伤的动画作品,看到一半我突然变得高兴起来了。纯粹的11集tv动画混剪成了这样一个剧场版。tv应该是去年冬天看过的,最后几集好像还是在火车上。但我记得最后一集应该是一个人看的,看完以后恨恨地关掉窗口,擦掉眼泪缩回被子睡觉。完全不记得自己的那种恨意来自哪里。

  当时觉得是,所有人都爱芽衣子,这个穿白裙的女孩子。真让人羡慕啊,能收获所有人的爱。因为她自身不缺少什么,可以分出爱来给大家。就像手上攥着一大把玻璃糖的女孩子,随时都能给你一颗。但是也是出于几乎所有人的意愿,是大家杀死了她。也许有人会解释成这是一个意外,不容多想。但我觉得这是编剧安排的一个点,那就是他们杀死了自己小时候最爱的小女孩。也就是杀死了小时候的自己。

  于是这个帮芽衣子找寻愿望的过程就变成了找回自己的过程。小时候作为leader的仁太,变成了终日打游戏不上课的废宅。作为跟班的雪集,成为了可怕的冷面学霸。以及总是站在一边起哄的最小的波波,却在完成着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

  小时候的你,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也有一个小团体,也有一个秘密基地?

  在这部动画里,一开始所有人都不承认小时候的自己。他们封存了外号,记忆和感情,努力去维持着自己现在的样子。我一直相信,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改变,大家之所以变成这样,也是在无可奈何的长大啊。在这个过程中和过去的自己告别是必然,记忆的丢失也是必然。唯一不变的是,大家依然喜欢着自己小时候喜欢的人呢。

  这个过程之中,死去的芽衣子不仅仅是记忆的封存,也是记忆的开始。谁都无法忘记这个最美最温柔的女孩,死在最灿烂的夏天。参与她死亡的每个人,都怀着万劫不复的秘密,努力告别过去的自己,似乎就能告别这段惨痛的记忆。

  但是大家也忘记了,芽衣子代表的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世界,她是无忧无虑的小时候,是放学回家的路口对你说:”一起回家吧~”的女孩;是在夏天来到你身边的女孩;是和你交换游戏机宠物的女孩;是我们再也见不到的女孩。

  有时候我会在想,故事的线索未免过于惨烈。仁太遇见了小时候的好朋友芽衣子,她死去多年这次回来是要完成一个心愿。大家努力完成这个愿望就是为了送走她,字幕里的翻译是“成佛”。明明是很温暖很治愈的动画,为什么要以死亡作为开始,以彻底再也不见作为结束呢?后来我想明白了,那就是只有死亡能有这样强大的召唤力,能够吸引消失的记忆,快乐,愧疚,负罪,和爱。如果一切没有打上死亡的烙印,也不会来的这样刻骨铭心。

  那么我们说回芽衣子,在这次的剧场版里,对芽衣子的形象做了一个丰满。和我设想的不一样,芽衣子不是那个天生就有全世界的阳光和爱的女孩,她觉得自己是一无所有的。在独白里,她说, 一直觉得自己没办法成为大家的一员,她说芽衣子是外人,是不能够进到家里和学校的人,要不要睡到邻居家小狗的窝里呢,反正那是外面…

  其实我也不知道芽衣子这种孤寂从哪里来,但是这个点其实非常非常打动我,让我觉得,嗯,我们是一样的。

  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我经常自己躲起来,不想和人说话,这种情况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会看书看片儿,不能待在有认识的人的地方,也不怎么用手机和他人联系。芽衣子独自一个坐在座位上,拿着小猫铅笔画着”口袋妖怪”,想着我是一个外人,这种感受我在大学之前感受过无数次。被困在学校里,哪里都是熟悉的人,不像现在可以较为轻易地藏好。那种被死死钉在座位上,周围是嗡嗡的人声,只能一笔一画去隔离世界的感觉,真是再熟悉不过了。

  然而,后来我也遇到了很好的人,芽衣子也是一样。仁太说

  ——就算你睡在狗窝里,无论你去哪里,总有人会找到你。

  对于小朋友来说,睡在狗窝里应该也是很惨的一件事儿了吧。而且邻居家小狗好像还很凶呢。为什么不回家?因为不想。为什么不说出来呢?因为根本不知道怎么说啊。

  终于啊,芽衣子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有多喜欢仁太呢,喜欢到她的最后一个愿望都是因为仁太。可是她又要去一个全新的地方了,可能是遥远的星球,也可能还在地球却变成了一朵小花。

  就像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叫做未闻花名,叫做我们仍然未知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直到刚刚才福至心灵。因为芽衣子就是那朵被大家遗忘在夏天的小蓝花。开过一个季节以后,喜欢过以后我们就会忘记她。

  就像你也会忘记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小时候对方伸出的手,暑假跑到树林里的感觉,无所事事看着太阳的样子。

  直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她的名字,我们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无忧无虑,为什么生气勃勃,为什么每天都有玩不腻的游戏,为什么你在我身边是这样高兴。

  再也,再也不能这样和大家说话了,芽衣子。而且,也没有人对你说,找到你了。

  毕竟没有什么比你更像春天了。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说。

  但是,但是我们最喜欢的还是夏天呢。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剧场版》观后感(十):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乱七八糟写一点

  之前并没有关注,所以看到剧场版出来兴奋得不行,就像从天而降的福利,还记得看tv版时在书房里哭得一塌糊涂,还记得那时候一遍一遍循环着ed。看了剧场版,毫无悬念地又哭了,虽然基本上都是对TV的回顾,但是剧场版梳理了几个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对TV版很好的补充,还是一样让人感动。

  看TV版的时候最大的悬念莫过于面码的愿望,为什么面码还要回来?有点像angel beats,都是因为前世的牵挂,所以才久久流连在生死之间的那个世界。让人疑惑不解的是,最后竟然是因为要完成仁碳的妈妈曾经的愿望,这个理由让人觉得不足够啊,虽然仁碳是面码最爱的人,但只为了仁碳一个人似乎和整部剧要表达的有偏差吧。当然,最后面码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超和平组织永远是好朋友”,但是好像前者重而后者轻了,前者解开了谜团而后者好像只是顺便。也许是太注重这个悬念,总之,这个明里的愿望让人觉得实在是美中不足。

  好在剧场版有了解释。

  剧场版的剪辑看起来非常地凌乱,有童年的记忆,比如捉迷藏,比如交换口袋妖怪,但大部分是面码又一次出现后的回忆,也就是TV的主线。TV动漫的剧情说起来真是很慢,意识流一般反反复复出现关于那一天的灰色记忆,几位主人公各自的回忆,一点点地把那天发生的事拼凑完整,但是在拼凑记忆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感情也被细腻地表现出来,六条感情线在那一天因为面码的消失结成了死结,剩下的五人从此默契地分道扬镳,而面码的再度出现则让潜伏着的矛盾加剧加剧再加剧,最后在纠结的顶点,解开了。所以虽然最后一集泪崩得不行,但当初觉得倒数第二集才是最精彩的,每个人的感情都爆发了,把那些隐藏着的私心脱口而出的时刻,面码的愿望也就完成了吧。

  其实仁碳妈妈的愿望是面码想要代为完成的:希望仁碳不要压抑自己,哭也好,笑也好,都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感情。但是从仁碳引申到面码爱着的其他小伙伴们,他们不也一样,需要好好整理自己,需要好好面对自己的感情吗?面码真正的愿望是希望大家都能坦诚地面对自己,坦诚地面对彼此,永远永远守护着超和平基地,守护着友谊,这才是重点。

  一年过去了,仁碳开始走出自己的世界,走出了颓废,不知不觉中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变得重要起来;雪集渐渐学着不再对周围的一切冷冷淡淡,多了许多亲和气息;鹤子也慢慢放下了过分的思虑和谨慎,正视自己的迷茫,面对感情也一天天勇敢起来;安城选择对自己的真心坦诚,依然喜欢仁碳但不再带着负罪感;波波一如既往的幽默与活泼,依旧把那天河边的小花戴在身上,但这不再是对自己的惩罚而是单纯的思念。一切的一切都因为面码的再次出现与离开,变得不一样了。所有的人终于都带着对面码的爱,以及面码的祝福和愿望,走出了那一天带来的阴影,不再自责,不再逃避,就像TV的ed里所有灰色的花朵变得绚丽缤纷。

  花名未闻给人的感动不会只停留在故事中,知交零落乃人生常态,有那么多的选择让我们不小心失散,有那么多沉默让透明的心墙筑起,哪一种真情不是美好而脆弱的呢?愿我执着现在的执着,我没有超和平的秘密基地,但是心里有个很温暖很温暖的地方,住着几个很可爱很可爱的人,相互依恋,不可弃。

  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这天或许是生命中最悲伤的一天,但这天却又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无名夏花静静地开了一地。还有好多个平凡的明天,还有好多个夏天我们要一起度过,花儿将依旧开放,恍然觉得面码从未存在却也从未消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