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水别墅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10篇

2018-02-05 21: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10篇

  《流水别墅传》是一本由富兰克林•托克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5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一):流水别墅的“动水流深”

  550页的中译本《流水别墅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卷首摘录了这样两段话:

  第一段是流水别墅的设计师,美国现代建筑大师弗兰克•赖特(Frank Wright)写给别墅主人埃德加•考夫曼(E .J. Kaufmann)信中的三句话:“我对你的热爱远远超出了客户与建筑师之间的普通关系。这热爱给了你流水别墅。你这辈子休想再得到另外一件这等东西了。”而底下则是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在其布克奖获奖小说《阿姆斯特丹》里的一句:“创造,然后死去。”

  通常我们期待从一本关于一栋建筑的书里得到什么?建筑本身和建筑背后的故事。而本书作者富兰克林•托克(Franklin Toker)则想说出更多,多到让读者叹为观止,甚或“难以承受”的地步

  很多美国人至今相信着关于流水别墅的诸多神话。一位上了年纪的美国建筑师听说我正在看一本关于流水别墅的书就笑着说,呵呵,流水别墅是赖特憋了几个月之后,在考夫曼上门拜访的时候一下子在纸巾上画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托克想在这本书里捅破的第一层窗户纸。

  而即便是在捅破这层纸之前,他追溯了形成流水别墅的所有契机:已年届七旬的赖特几年实现不了方案,正等待着东山再起时机;其时尊崇“国际风格”的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和赖特在美国倡导的“有机建筑”之对立;考夫曼家族作为德国犹太移民的家族史在美国的创业史、发达史和作为犹太人的不利境遇;还有熊奔溪,从3亿年开始逐渐形成的地质地貌历史和所形成的“风水”招揽来的考夫曼和有钱人的注意;当然,最重要的“前传”少不了匹兹堡伴随着美国风云一时的大发展和来自罗斯福的新政策……

  终于,在一切的机缘巧合之中,上帝让赖特遇到了埃德加•考夫曼。即便熊奔溪为此准备了3亿年,流水别墅也并非水到渠成。一个专横暴躁、始终对犹太人抱有成见的设计师和一个不肯轻易顺从、并不对赖特盲目崇拜的客户,注定要在不断的摩擦中彼此激发和撼动。痛恨欧洲人的赖特最终向热爱欧洲艺术的老考夫曼交出了一份难产9个月,也生得先天不足孩子。这个先天不足,就是造就了流水别墅的悬挑结构,因为赖特对结构工程的疏忽,流水别墅多次处在垮塌的边缘

  看上去很美的东西,必定有一段不寻常的前世。而像流水别墅这样,至今仍令无数美国人不辞千里地跑去观赏的一处隐秘的私宅(这里既没有诞生伟大人物,也没有签署过政治条约)——这样的垂青,单靠建筑本身的魅力不够的。流水别墅之所以在大萧条中鹤立鸡群,到如今成为美国建筑史上的里程碑为后人顶礼膜拜,除了它正好赶上了美国建筑趣味转折点外,同考夫曼打得漂亮媒体密不可分

  最后被作者抓住紧紧不放的是小考夫曼。在父母老师赖特全部过世之后,他向所有人吹嘘是自己介绍老爸给赖特认识,而且是促成流水别墅的头号功丞——这个不理家族生意却以艺术收藏为乐的年轻一代满足人们对于流水别墅最后的“合理想象”,哪怕故事里的时间地点被窜改得面目全非,而他老爸的功绩也被一笔勾销

  若非对建筑、对匹兹堡和对流水别墅本身的热爱,托克绝无可能花费如此这样大的气力去做如此细致入微的史料搜集和调查分析,去穷尽它的细节,并用事实逻辑去澄清角落中的每段原委。然而读毕此书,流水别墅却没有因此而失落了它的神秘。凝结在这栋房子身上的微小却浩瀚的历史比传说精彩得多。它诱惑着人们去承认,被创造之物固然可以成就等待咸鱼翻身的设计师,期望挤进上流社会核心的出资人,和将功劳记在自己一个人身上的后来者——但是它最终将成就的是它自身。“流水”二字恰恰暗示,“创造,然后死去”,这是穷尽自己的个人在历史中的唯一使命

  流水之上,只存别墅。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二):怎样看完500页

  首先我得承认,买这本书是因为这个美好名字,当然还有百度来的那张著名照片

  我以为它是一册风景画,或者是一大堆的建筑图。还好,都不是。单却让我看的无比费神。

  连着五个晚上,坐在被窝里读这本书,很吸引人,却让平时11点以后睡觉的我9点多钟就觉得很累。我脑子里要想的东西太多。

  我以为它是讲赖特的传奇,最后吸引我的却是考夫曼。赖特像达利像毕加索一股不近人的艺术家范儿,考夫曼却像掌控流水别墅的那双手,像马龙白兰度一样的巨星,而且是商业巨星。

  我甚至觉得有一段基情。

  本书内容详实,主线突出却又铺展广阔

  这本书的水平我觉得赶上诺贝尔奖了。该书的作者算不上国外大家,却对比出中外学者教授的对学术态度

  同时让我对译者林鹤很感兴趣。他的句子不见得都很规整,却自然合适,我觉得很好。

  还有,我觉得它很像小时候读红与黑的心境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三):资本主义的生意

  流水别墅是建筑师赖特十年潦倒之后的翻身大作,借此他教训了他在美国趾高气扬的客户和评论家,回敬了欧洲的牛掰同行,洗刷了自己混乱的私生活,也掩盖了他谋生谋钱的小聪明,把自己死死钉在了最现代的建筑师的牌位上,由此在将近70岁高龄时,焕发二次艺术青春,在最后20多年间又建造出一批批、没造出更大一批批的建筑。

  它是犹太百货商考夫曼最知名的名片。这个继承父业巧于经营擅长包装的艺术家,用最入世的时尚表述着最出世的念想,甩给了消费者一个看的见摸的着无法拒绝的梦想。由此,他击败了匹兹堡当地曾拒绝接纳他的最高级的私人交际圈子,并终生拒绝再加入。他用最潮的工艺品和最古老的艺术品打点着这座房子,在此冷落妻子,款待情妇。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走进这里举办的Party,最牛的传媒机器卢斯甘愿供其驱使,文学家兰德奔走前后著《源泉》为其树碑立传畅销300万……考夫曼的商业帝国的血汗钱,在这个后花园悠悠然香气氤氲。

  ……

  纵使时代给了他们再多的机缘,我依然坚信没有此二人,就产生不了流水别墅。我们眼前的时代不谈也罢,没有生意只有交易英雄难有三亩地,去哪儿给谁盖房子?伟大的建筑歌颂它的主人,不成样子的建筑同样讽刺着它眼前的人们。

  译文流畅,文笔生动,如此厚重的书,读起来轻松——想起来沉重……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四):转:《流水别墅,谎言还是神话?》

  最初鼓励作者研究流水别墅的是它的继承人小埃德加·考夫曼,但作者费时18年完成的《流水别墅传》却注定不会让这位继承人满意,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作者颠覆了他一贯的说法,把他排除在了催生流水别墅产生的人员名单之外。

  其实被颠覆的说法还有很多。自从1937年弗兰克·埃德加·赖特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瀑布上为犹太商人埃德加·考夫曼建起这座别墅后,媒体、学界和公众对它的赞誉甚至演绎历久不衰。这些演绎和小埃德加对真相的摆布让这座“美国最杰出的别墅”始终处于云山雾罩之中。

  为了揭开层层迷雾,作者像位有经验的侦探一样,不仅翻看了建筑师留下的无数图纸、文件书信,还找到了考夫曼家几百年前的家族记录,更没有忽视赖特的学生、考夫曼家的园丁和厨娘等见证人,用层层剥茧的手法讲述着流水别墅的来龙去脉;没有直接证据支撑时作者也总是自信的,他严密的推理让人不得不服,除非你能有比他更强大的逻辑,或者掌握更多的资料。在需要做出判断时,作者又变成了公正的法官,他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于从不做模棱两可的判决。

  去伪存真之时,愈发觉得流水别墅是萧条年代的一个神话。这么说不仅因为它在建筑史上的意义和它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的宣传攻势,还在于它成全了处于生命“萧条期”的两个人——一个是设计师赖特,他受命设计这座别墅时年近七旬,盛名不再,是流水别墅让他完成了“咸鱼翻身”计划,迎来了又一个创作黄金时段;还有一个是赞助人考夫曼,在那个对犹太人不太友好的社会中,他凭借流水别墅带给他的声誉真正跻身社会上层并闻名全国。其实有几次作者对有些人建造流水别墅时不纯的动机耿耿于怀,尤其是对考夫曼——他一向把建筑作为实现商业目的手段——但这座富人的“周末别墅”在美国经济萧条的1930年承载了公众的梦想和期望,它既能满足人们避世的需求,又代表了他们追逐的生活方式。当然,这只是全部真相中的一部分

  书的副标题是《赖特、考夫曼与美国最杰出的别墅》,可见这不仅是一本为流水别墅做传的书,同时也是赖特的传记、考夫曼的家族传记,甚至可以看作一本简略的建筑思想史。作者也不总是用逻辑的力量吸引人读下去,除了少数侦探小说惯用的心理分析手法之外,他更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对一些看似与流水别墅无关的细节表现极大的兴趣,例如赖特和他的情妇、考夫曼一家三口的紧张关系、赖特和考夫曼之间的合作背叛、考夫曼在上流社会遭遇的歧视、赖特和与他同时期的其他设计师的争论等,把流水别墅的故事讲到了极致。这容易让人想起金庸的小说,主线分明,但支线故事同样精彩。

  只不过在这本书里,实在不好判断主角是流水别墅,还是它的创造者们,就如同不知道是谎言造就了神话,还是神话引来了谎言。能肯定的是,没有流水别墅的魅力,就没有这一切。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五):一本伟大的传记

  富兰克林·托克著的《流水别墅传》太厚了,50万字,550页,售价为75元,我断断续续地读了好久才读了半本,最终不耐烦,用了一整天加一个夜晚,才将剩下的半本读完。好在此书虽厚,但写得异常精彩,有如一本文笔出众的纯粹小说,又有如一本让人不忍释卷的侦探推理小说。

  小小一幢别墅,作者用了这么长的篇幅,历时近二十年给它写了本“传记”,这在中国人看来绝对变态,中国没有任何一本关于某座建筑的传记,更不会有人花二十年去给一座建筑写传记。在中国常见的,是关于建筑的词章,比如《阿房宫赋》,或者游记,或者诗词,最多的是用来糊弄游客的景点出版物。

  在中国,建筑是物,物是为人服务的,不需要人去研究它、服务它,也许这与时间观念不同,西方的时间观念是断裂的,历史被分为许多时期,被物理计量过的时间。而中国的时间观念是绵延的,历史就是今天,今天就是历史。于是带来不同的对建筑的态度,西方要保留不同的历史时间的建筑面貌,中国则不断地拆了重建。西方视建筑为有生命的,要尊重它,中国则视建筑为器,可以随便处置。这也是中国没有多少古建筑的原因,也是中国城市没有历史建筑的原因。对历史的态度,中西方也有区别,于中国人而言,历史中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没有真相可言,一切只是“叙事”,所以给建筑写传记、写史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有,也只是近乎民间性的传说加技术数据。而在西方人那里,历史一定是有真相可言的,所以托克才会孜孜不倦地研究流水别墅,为它开讲座,为它写传记。中国是一个造反不断的国家,在所有领域里造反,最终革掉了自己的命,将自己变成不三不四的浅薄的使用没有历史印记的白话语言的国家,最终,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国家也就不可能有流水别墅式的建筑。不要以为你是中国人,所以你还有五千年的传统,其实传统中国早就随着文言文的死掉而死掉了,现在的中国就是一个只有九十年传统的暴发国家,你与传统中国没有关系。

  流水别墅之所以成为美中建筑中的经典明星,与它锲合了美国精神有关系,“流水别墅的现代主义映射着大萧条中新的追求目标明确、社会稳固、亲近自然。”托克这样说。流水别墅表现了美国人对自然的态度,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并延续了美国土地上的建筑传统,更受益于东方建筑的空灵。历史、价值、审美、生活、建筑都交织于这座建筑上,所以它一诞生就成了经典。它的投资者是匹兹堡的商业大亨考夫曼,设计师是赖特,围绕这座别墅,托克详尽地考察、分析了赖特的艺术经历、考夫曼家的历史与他的经历、建造地点熊奔溪、考夫曼与赖特之间的交道、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媒体宣传、历史意义、商业意义、小考夫曼对它的维护、它今天的影响力,每一项托克都写了专章论述。

  流水别墅建成是1938年,1963年其主从就将其捐赠给了西宾州环境资源保护部。也就是说它从建成到捐出去,只有25五年时间是私人所有。这与西方的传统有关系,西方人会将好的私人建筑变成公共资源,它们不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好东西,而是创造更多的好东西,并将之变成公共财物。但中国则不会这样,中国人习惯于将公共资源变成自己囊中叮当作响的铜板。在中国你不会看到私人建筑捐成公共资源的,不,你也会看到一些,比如在旅游景点,许多收费昂贵的景点就是以前的深宅大院……但别忘记了,这些建筑是“打土豪分田地”硬从人家手中夺来的,归了“公”,后来扔在那里没人管,再后来开发旅游了,又圈起来收门票,再“承包”出去,这就是中国民间优秀建筑的命运。今天中国的富翁们也有很漂亮的庄园别墅,但他们万万不会捐出来的,他们一直将它作为自己的行宫、或者营业的场所,当然,这样一个不懂得尊重建筑的国家,也不配得到私人的捐赠。

  流水别墅是现代主义的建筑,但它有两点至关重要的地方让美国人因此深深地喜欢上它,第一是它表现了美国人对自然的精神,从爱默生到惠特曼,自然文学一直是美国文学的传统,同样,热爱自然,从自然中汲取简朴、天真、热情的元素一直是美国人民的传统,流水别墅建在远离工业城市的地方,在僻远的熊奔溪,在瀑布上空,并且,它毫不张扬地伏在在山坡上,像要飞扬起来一样,而它的内部则是一个“洞穴”,这种与大地亲密无间的设计,透出了浓郁的大自然的气息,是赖特“有机建筑”的代表作。这种对自然的态度,让它获得了美国人的热爱。此外,它在设计中采用了美洲土著的元素。“赖特却在这抽象的骨架上另加了明白无误带着美国味道的镀层,它的根源(传乎)是维德台地国家保护区或别的阿那萨奇土著人的遗迹、查科峡谷像编毯似的石墙,还有圣伊尔德丰索的印第安地穴公堂门外的土坯台阶。”这些美洲传统元素的摄入,让这座现代主义的建筑获得了深厚的本地传统。此外,在传统的借鉴上,赖特得益于日本浮世绘葛饰北斋的《小野瀑布》一图,该图上房子建在瀑布边上,也就是说在选址上,参照了东方的传统。当然,它也参照了旧大陆的传统,“急流从流水别墅的底下冲过就像个磨纺厂,这个特点或是暗示着欧洲的作品,或是暗示着19世纪的大型水力纺织厂,……而且我们也已经看到,起居室里到处充满了历史暗示,可以从殖民时期的新英格兰地区一直回溯到青铜时代的古希腊。”托克写道。

  反观中国建筑(请原谅我在说到中国时的激烈与不满,请让我弱弱地声明一下,这种不满不是针对政府或党派,而是针对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国民性),目前中国的城市建筑只是对西方建筑的想象——甚至不是抄袭或模仿,中国的乡村建筑,则是对城市建筑的想象。在中国目前的建筑上,可以极为明显地看出“中国已死”,建筑是一个种文明的躯壳,是它的象征,什么样的建筑对应的是什么样的国家。中国建筑对应的是一个没有历史感没有传统没有创造精神没有创意没有自信力的暴发户国家。随便看看中国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建筑,里面不曾有一点点传统中国建筑的意味,没有对西方传统的借鉴,更没有对未来的创造,只是“观念性”地堆积起来的一些石屎森林。现在的中国人不明白建筑是什么,中国人只是将它理解为“三室一厅”、“小区”、“购物广场”、“独幢”……再没有比这更为浅薄的了。

  也许你会说中国也有地标性建筑,有先锋建筑。对不起,中国的地标性建筑都成了西方三流设计师的失败试验,不过是观念艺术的扩大化。陈冠中与张充和在最近的一次对话中,就谈到中国喜欢将建筑师明星化,再将他们艺术家化,然后将政府与公众资源投入在他们身上,于是,结果就是不伦不类的央视大裤衩、是奥运场馆,研究者早就指出,奥运场馆是历史上将建筑师明星化的最高峰。这些建筑目前看起来还很抢眼,但类的建筑在历史上早就证明过不过是过眼云烟、是建筑史上的笑柄。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也许,我们需要的是继续了中国建筑传统、表现了东方人与自然关系的、又能表现中国价值观与未来感的建筑,不管是城市商业建筑或是乡村栖居建筑,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建筑”,而不需要不伦不类不三不是的“小区”。

  阅读此书,再比照目前中国的建筑状况,故有此所思。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六):《流水别墅传》读后

  看完了《流水别墅传》。

  从2月27日开始,到昨天刚好20天,550页50万字的书,比自己想象中要快一点。在结束的时候竟有看完一部深度沉浸的电影的感觉,以致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这20天的时间里,每次打开书,仿佛进入围绕流水别墅编织的虚幻时空中。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它几乎囊括了围绕流水别墅的三位主要人物的一生,以及作为其背景的美国和世界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流水别墅不再是一个名词和漂亮的照片,它仿佛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们看到它承载着老考夫曼和赖特的希望诞生,随后又变成整个美国在大萧条时期所有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赖特也不再是简化的标签人物,我们看到他在很多方面的矛盾之处以及大师商人市侩的一面,开篇第一章作者冠以赖特“咸鱼”的名头也迅速褪去了他的大师光环,让读者看到一个更真切的大师。而对于老考夫曼,则能隐约感觉到作者对其的褒扬,我们看到一位成功的商人——因其犹太裔血统而不被匹兹堡的上流社会接纳,一个有想法有野心有能力有品味的建筑赞助人。作者成功了,在看到老考夫曼逝世的章节时我竟有些难过。在这个时空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不是伟大的建筑师赖特,而是诱发了该建筑的老考夫曼。

  而现实生活里,流水别墅离我们特别遥远,这种遥远不仅体现在时空上,还体现在社会人文环境、法律法规约束、土地政策、生活状态等等很多方面。它在诞生之时仅仅受赞助人和建筑师意志的影响,而且这两位关于建筑的思想和意识又都是顶级的,这点犹为难得。

  从安藤忠雄的《在建筑中发现梦想》,到王澍的《造房子》,到《世界伟大城市的保护》,再到《流水别墅传》,以及潘11的传道解惑,我似乎越来越了解现代性和现代建筑,有一些感悟,但还不成体系。

  波菠菜的夜与梦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七):林鹤史建老师讲座

  2009年4月12日,14:00-16:00 单向街

  依旧简单记录留下自用

  @《流水别墅传》是一个美国的建筑史教授花了20年时间做了200多份独立访谈之后写出的一部书。野心很大,涵盖面很广,内容很八卦,书很厚。。。还好还好啦。英文原名Falling Water Rising,对仗的生动喻示了流水别墅诞生的整个过程,中文翻译很难,所以用了一个“传”字。译者林鹤老师认为,书中所写的是赖特生平许许多多以及业主考夫曼一家许许多多,按照中国传统,应名为“世家”,史建因这个称谓太中国味而弃用此名。

  @两位老师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从书中“看见了人”。建筑圈里常常自嘲“看图不识字”,是一种专业能力要求,却也限制了专著的可读性,而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就很出彩。按我理解,就是跟小说似的,八卦多多。。。

  @上来第一章,大标题英文直译是“死人要复活”,中文译过来“咸鱼翻身”。是说赖特。当年赖老已经七十高龄,之前十年都没有做过任何重要建筑,之前五年根本没有房子建起来。美国主流媒体提起他,都用的是过去时,直接当死人处理。。。当时美国正当红的是包豪斯风格,赖特不服气了很久,期盼着一个爆发的机会。

  @流水别墅有过严重的结构错误。当年选调结构尚且是新鲜事物,赖特出于艺术考虑坚持要用。当年还不懂悬挑结构的钢筋应该在上方,就像伸出胳膊十分钟,肯定是上面比较酸。而赖特设计的悬挑部分钢筋在下面,像一般钢梁一样。设计好了找专业结构工程师来看,工程师说千万盖不得,要出人命的,但是赖特和考夫曼都极想借此建筑扬名立万,就直接无视了这个意见。。。结果现场就出事了,悬挑部分有了裂缝,眼看着就不行,现场建筑师就瞒着赖特和考夫曼,拼命往悬挑部分上部加钢筋,总算保住了。因此也导致了这部分过重,之后又该导致别的问题了吧。不过,人人的私心杂念揉在一起,多年后,就成了令人唏嘘的奇迹。

  @封底是赖特和考夫曼在塔里埃森互相对视的照片。一般来说,甲方都被称为“万恶的甲方”。。。学习建筑史时,大家都说,是小考夫曼读到了赖特的传记,从此十分敬仰,去那里学徒,还教唆自己的父亲委托赖特盖别墅,因此有了流水别墅。据说,根据这本书的考证,这都是瞎扯出来的野史。史建老师说,这本书还是很细致的讲了考夫曼父子的关系,这也是这本书很打动他的一个地方。父子两人性格完全不同,父亲是当时美国数一数二的犹太商业大亨,活着时风光无限,死了之后连基本资料都查不到了。。。而儿子小考夫曼是收藏家,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史教授,纽约MOMA策展人。而且,是个gay。。。我承认我听到这里时不禁笑了。。。他对父亲的商业帝国完全不感兴趣,而死后他的收藏品拍卖所得的财产竟高于了父亲一生的收益。光说他死后赠与自己同性爱人的收藏画作,拍卖就得了一亿美元。

  @赖特一心沉迷于流水别墅的设计,也曾一度想要在流水别墅外面淡黄色的钢筋混凝土外面贴金箔。。。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个想法一提出就被考夫曼直接毙掉。倒不是因为考夫曼本人的建筑审美水平有多高,主要是当年美国尚且还处于大萧条的阴影,要是自己别墅外面镀着金,那些被减薪的职工怕是要找自己拼命的。

  @一人提问,是否流水别墅风水不好,不宜居住,小考夫曼实在住不下去才把它捐出去的。林鹤老师解释说,这是好几个问题。先是风水,中国建筑教育现在完全遵守着西方的游戏规则,高等院校都舍弃了风水的研究,只有天大貌似还在搞;关于不好用,林老师认为建筑学生膜拜的大师名作肯定都是在一些方面有所牺牲的,就像巴黎时装周的时装,根本不能穿上街,但是作为艺术品就是要这么极端这么妖冶,即使不好用也影响巨大。而且作为逢年过节才去住上两天的地方,潮点吵点也就那样了吧;至于小考夫曼为何舍弃了这栋住宅,倒不是因为对它没感情,实际上他在捐出之后还常回这里住,在这里办过一些社交活动,甚至参与改变陈设,比如书架上换几本新书啥的。他舍弃了这个房子主要是因为交通不方便了。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在MOMA做策展人,主要生活都在纽约展开,从纽约到别墅有一条铁路,不是重要线路,后来美国铁路局直接取消了这条铁路,回去很不方便,于是小考夫曼直接做出捐赠的姿态,实际上还在享受这栋别墅,只是把养护的工作丢给了别人。我不禁不厚道的想,反正他死了之后考夫曼家族也就消失了。。。木有子嗣可传家产,不捐了还能咋整捏。。。

  @流水别墅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地位,在当年是操作媒体的结果。考夫曼作为一个商人,花钱花精力必有所图,他巴望着要靠这栋住宅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公司的知名度。于是他利用自己和报业老板的私交,对流水别墅进行了轰炸式的宣传,在当年,这房子,全美国人都知道。书中写,从现代建筑出现以来,这么多年,只有一栋建筑的宣传力度可以媲美流水别墅,就是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当然,这两座建筑也确实有料,所以得到了大家的热爱。美国一直以来倾向于全盘接受欧洲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不自信。再加上大萧条时期人心惶惶,这时一个充满美国本土特色元素的建筑杰作出现,使美国人民十分兴奋,时代背景下它的成功也是必然的。

  @有人问起,为什么中国建筑没有这么优秀的。林老师答,中国的建筑教育一直在遵照欧美的游戏规则,一共才五千米的赛程,人家都泡了三千米我们才起跑,落后是必然的。但是日本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日本建筑完全用的是西方现代建筑的材料,结构,装饰主题,但是一看就是日本人的房子。要做到这点,重要的就是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真正的自信。

  流水别墅的成功也不止是一个有野心的建筑师和业主的功劳,它后面是美国强大国力的支撑,以及不间断的文化积累。流水别墅建在一个美国文化得到了全面确认的年代。文化是需要积累的,一个优秀的建筑师需要从小就受到周围美的熏陶,可中国这样的环境太缺乏。艺术家需要艺术空气来养着,如果不然,只是十八岁上了大学学习了几年就开始“从事”建筑创作了,就是扯。

  @关于中国建筑的现状,两老师表示,很遗憾,现在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实验建筑,并没有什么强势的成功的风格出现。中国的所谓“中国风”建筑,出现于西方后现代建筑时期,实际上还属于前现代主义。西方建筑师和中国建筑师相比,一个很重要的操守或伦理,就是真实。真实是现代建筑最初的理论根本,而中国建筑师对外皮贴青砖或大屋顶这种类造假手法不以为意。

  林老师说,中国建筑现在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建筑生态单调。如果没有重要设计单位作为背景,一个建筑师以私人身份根本没资格也接触不到博物馆之类大项目,只能做办公楼、宾馆等商业项目,必然做不出什么东西来。如果土地所有制政策改变,不同土地上千奇百怪的甲方业主才会请来千奇百怪的建筑师做设计。而现在这个严重体制化的时代背景下,所谓的实验性建筑只有圈内人才能看得到。

  @有人问中国文化精神何处去的问题。史建老师答,赖特就从来不会想这个问题。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太聪明了,不像美国人,日本人,一根筋,想问题非常简单。想把东西做的“很中国”,实际上这个想法就已经太功利了。不必想把中国所有的文化问题都想清楚,不必想明白,要对自己的文化底蕴足够自信,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就像明清园林,当年设计者们根本不会想我想在这里表现什么民族精神,是他们凭自己的想法去做了,后人评价他们,才说有怎样怎样的讲究,做出来很中国。

  林鹤老师答,以北京城为例,很多人痛心,如果当年采用了梁陈方案,现在的老北京城会不会就是另一个京都或弗洛伦萨。但是林老师认为北京现在这样挺好的。生活总是向前走,建筑是记载整个时代的,现在北京的生存状态就像它的建筑一样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很多人骂CCTV的大裤衩丑,但这建筑很精辟的表现了北京的心态,如果丑,也是北京现在的心态丑。

  之所以总是强调中国特色,是因为心里没有这东西。与其研究什么是中国的,还不如强调创造性,出来的就都是当下的中国特色的。现在最可怕的是,教育正在每一个阶段扼杀学生的创造力。

  @文化艺术的进展是急不来的。林老师形容为“攒沙成塔”。美国文化的形成也是几辈人的积累结果。二战后,欧洲极穷,美国极富,于是美国当年整船整船的从欧洲买东西,欧洲很生气觉得都快被美国搬空了。这之后经过几辈人的努力,美国才终于形成了自己的拿的出手的文化,有了自信。而中国本来积累就不够,再加上文革一个断层,不是说发展就发展的起来的。这代人就不应该想扬名立万,能在塔上立一粒沙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人问中国的艺术精神何去何从。林老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根本不存在了。提问人提起中国文化符号时提到了秧歌,林鹤老师说,把小沈阳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说明人民对传统文化毫不了解。二人转本来也不是可以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形式。而且中国艺术精神,是士的生活方式的衍生品,这些字画等被称为器,只是用于寄托一种文人的情怀,本身并不被看重。与其研究中国艺术精神这个细枝末节的东西,还不如直接去研究士的文化。推荐《士与中国精神》。1848年后中国传统文化就已经被打烂了,并不值得那么重提。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八):希望在富二代

  希望在富二代

  《流水别墅传》,这本书是几年前出版的。因为我正好放年假,原来读过一点点的书,我又看了一遍。

  这是我看过的很难得的专门讲建筑的传记,别开生面。难得在于,虽然是很独立的一座别墅建筑,但作者把它放到二十世纪现代建筑设计的演变和美国三四十年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双重背景之中,同时又不止于大背景,大背景也是由个体的人性、父与子的家庭关系、甲乙双方合作与博弈、建筑设计师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很勾心斗角的一个个小故事表述出来的,读起来非常过瘾。

  流水别墅为什么会成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为什么出现以后在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体性呼应。

  当然首先,流水别墅无疑是赖特天才的设计,建筑价值无可衡量,但同时也得益于业主考夫曼和设计师赖特彼此之间的需求、愿望和配合。考夫曼本身是一个不读书(据考证,反正他的家人从来没见过他读书)的具备直觉天赋的商业奇才、营销高手(这么说,MBA什么的是不是甚无用)。

  但流水别墅产生的时代背景更为有趣。美国这个国家没有欧洲那么深厚的文化基底,美国的富一代和中国的富一代也是一样的,抄袭拼贴那些可控的欧洲古典建筑符号,以显奢华。像赫斯特城堡,金碧辉煌的建筑,其实没有什么原生价值。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源起也是在现代欧洲,赖特虽然是美国人,但长期呆在欧洲,自己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始作俑者。赖特从欧洲回到美国以后沉寂了很长时间,因为美国人也不接受这种东西。就像现在中国富一代群体很难接受现代的东西一样,你做现代的东西就像骗他一样,保守得只相信有根可源。

  跟随赖特学习过一段时间,深受赖特影响的考夫曼的儿子小考夫曼,把赖特介绍给了自己的父亲。《流水别墅传》花了很大的笔墨吐槽小考夫曼如何在考夫曼去世后,如何挖空心思隐去父亲对流水别墅的影响,无所不用其极的放大自己对流水别墅的贡献,甚至挖出很多资料拆穿小考夫曼的谎言。但我仍认为,作为富二代的小考夫曼,对说服父亲委托并信任赖特设计流水别墅,是决定性的。

  流水别墅出现以后,美国人突然在三四十年代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发现终于有不是欧洲舶来品的建筑,原创扎根于美国自身的文化、自身的生活方式。传播音量的放大,也恰巧美国在那个时代节点上,希望找到一些符号,找到一些自己国家的文化,具备向外传播的价值,可以骄傲的勇气。

  这只是本书一个小小的截面,评论有偏颇,大家自己看。

  《流水别墅传》读后感(九):这热爱给了你流水别墅

  2009-4-6

  我第一次看见流水别墅的照片是在小学的美术书上,那张突出了瀑布上大挑台的著名照片代表了整个“建筑设计”,有点儿明白了为什么把“建筑”也算作一类艺术,在灰突突的四合院、住宅楼和黑黢黢的厂房之外,还有别的存在。别墅的设计者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我第一个能记下全名的外国建筑师。曾经用了2周专门临摹他整套的建筑图纸,其中很多张,我画了三遍以上才交给老师,那时,作为《流水别墅传》封面的透视图被印成大张海报,贴在教室的后墙上。

  多少年,我沉溺于号称20世纪最伟大建筑的流水别墅的传奇之中:天才建筑大师赖特最终战胜愚蠢暴发户考夫曼——赖特坚持把别墅建在水上,考夫曼竟然还因为瀑布太吵而告他;建筑设计比结构设计更具智慧——赖特2个小时就设计了这栋别墅,那挑台远远伸出即使不符合力学也不会塌,他甚至自己站在下面敲碎了混凝土模具的最后一根支柱。可想而知,我知道流水别墅的悬挑部分快要倒塌感到多么幻灭,2002年它终于不得不用工程方法重新修复。

  从专业角度,《流水别墅传》解释了很多问题,它为什么建在那儿——熊奔溪是什么地方,它如何在工业城市之中保住潺潺流水和大片森林;它是赖特的灵感乍现拍脑袋想出来的么——即使是70多年后的现在,流水别墅也算不上老土;它是怎么在那样的技术条件下建起来的,修复它的方法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问题不难回答,但匹兹堡大学建筑历史教授富兰克林·托克并不想写出答案就算了,他用了长达将近20年的时间,采访了几十位相关人物,查阅了所有现存的相关资料,从图纸到信件、备忘录,寻找某个票根,他研究了与流水别墅相关的“一切”,揭开“传奇”的表层:流水别墅的设计期其实长达9个月;考夫曼并非设计的障碍,他与赖特彼此吸引也彼此利用,成功的一半功劳要记在他的名下,没有他,挑台那部分在施工之初就会塌垮,赖特还会命人在混凝土上贴上金箔,这在1937年大萧条尚未过去的时候会显得多么为富不仁;流水别墅的盛名也并非偶然,而是很多人花了心思潜心运作、广为宣传的公关成果,让它最大程度地迎合了经济危机之后民众新的文化价值观,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新精神……

  基于迄今为止最深入的研究,托克提出了一个很新的核心观点:“我相信,这座别墅之所以如此极端,是因为它的设计师和赞助人都觉得这个世界对不起自己,极度需要获得补偿。”于是,为了证明,这本厚书所讲述的内容远远超越了建筑本身,不仅仅讲出了一个事业陷入低谷的著名建筑师(建了100多座建筑却忽然接不到订单的赖特)与一个想体面地进入社会上层的犹太家庭(风流的大型百货公司老板考夫曼、不大相爱的妻子与他们别扭的儿子小考夫曼)合合分分、信任与背叛的故事,提到了近千个与他们有关的人物,也更讲开了现代建筑那几十年的发展、匹兹堡百多年的变化,那些历史、社会、文化……更广泛的“世界”,施加在当时的赖特与考夫曼身上重重阻碍与压迫,又赐给他们借由流水别墅破茧而出的无数必然与偶然,这些情节,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颇有一种性情复杂的英雄人物终得翻身的豪情。托克以一本建筑的传记,写出了更立体多面的人物,展现了比人物传记更丰富的内容,他熄灭了一些以讹传讹的旧“传奇”,又告诉读者一些新的神话。流水别墅并未因这本书揭露的“真相”而贬值,反而更具光彩,仍然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将来也永远不会再出现”的。

  传记作者常常无法抑制住那种在文字间表现自己多知多懂的冲动,不自觉地卖弄,有时会对他们所写的人物揭露得太过分,以致显出嚼舌根的残忍相。托克在其流畅的行文之中也偶尔有一些小地方让我感到证据似乎并不确凿,他还会为显示自己如此长时间的调研工作而插上一两句无关的话,但我很高兴并没就此放下这本书。他始终对笔下的人物怀有敬意与同情,就算他对小考夫曼总是在把设计流水别墅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拉心怀不满,也还是在最后颇用心地提出了三种非常人性的解释,读后让我很感动。可惜的是,书中的图片数量过少,有一些也太小了。

  读完之后,我看到封底,赖特与考夫曼面对面坐着,赖特很自信地说着什么,考夫曼听着,陷入沉思。因为流水别墅和各自独特的性格,他们要比一般建筑师与客户的关系更加紧密,赖特写给考夫曼的信里嚷着“这热爱给了你流水别墅”,说的大概是事实。他们没能建成更多的建筑,令人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