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馆不死传说经典读后感10篇
《黑暗馆不死传说》是一本由绫辻行人著作,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880 页,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一):浦登玄儿-被黑暗捆绑的幽冥
谁是犯人渐渐已经不重要了,只想知道真相,隐藏在这个家族的迷团,这栋宅子的秘密.
这么厚的小说看起来真的很吃力,吃力的不是文字的负重感,而是全书营造出来的诡秘气氛,越接近真相越觉得恐怖的颤栗感.看上册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慢慢的看过去了.但到了下册开始加快了阅读速度,迫切的想知道这个家族背后的秘密,想揪出栖身于黑暗的恶魔.
当脑子里突然想到那"肉"该不会是那个的时候就觉得心里发毛,当玄儿和中也说出一切的时候,就觉得头脑发麻,是恶心还是变态,只觉得这个家族简直就是疯狂的.一个接一个的事实揭露在眼前,一个比一个震撼.一个比一个难以承受,特别是看到"疯狂的族谱"一章,简直快崩溃了.玄儿,你究竟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难以想象那那家族之后污秽不堪的秘密,那不是道德和世俗可以承担的.玄遥是丧心病狂了还是被恶魔取走灵魂了,他就是魔物还是被为魔物着魔而发狂.达丽娅才是魔物吗?还是人对永恒的贪婪,对不死之身的垂涟最后到达了疯狂的及至...
美鸟和美鱼早就被分割的连体婴,忠教和玄儿的掉包,中村,江南两个姓氏带给读者的错觉,这些确实都是让人赞叹的小诡计.让看的人到最后还有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杀人的动机有点BT,不过本来就没指望会多正常.但是还是觉得很唏嘘.
玄儿就是忠教,忠教才是玄儿.即使如此他还是玄儿,他的记忆,痛苦,经历全部都赋予了你,甚至那份诅咒都狠狠烙印在了你的身体里情感里乃至血液里.即使你是忠教可是你完全成为了浦登玄儿去成长.
再说说中村青司吧,做为馆系列的终结篇,最后才发现一切并不是终点反而是起始点,走过黑暗馆以后才发现这座馆给了他多少影响和启示.原来这里才是他的起点,才是一切的开始.即使看到了最后还觉得一切还没完结的感觉,解开了所有的迷团,但是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书中那个少年,那个"我",那个传奇怪异的天才建筑师,到最后在角岛蓝屋杀死心爱的妻子亲手结束了自己一生的疯子.真的无法把他们联想在一起.中村真的化为灰烬了吗?或许有一天,还有机会看到这位传奇人物的后传.作为馆系列的完结篇,却成了一切的开端,只要作者愿意哪天这个系列又可以重新复活甚至可以没完没了的继续下去了.
最后那个"医生"果然是玄儿吧...
quot;我的心已经死了吗?我的梦已经死了吗?
所谓记忆,似已全无。
漫步道中,不禁目眩。“
逃脱了那捆绑你身心让你无法飞翔的诅咒了吗?
或者你将永存于"迷失"的夹缝中
玄儿...
自私的希望你再地狱之火里再次重生...
你不可能就那么消失...
那诅咒的枷锁依然死死的栓在那里...囚禁着你..
你一息尚存,可却永存于黑暗..
永生之伤..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二):所谓记忆 似已全无
很遗憾的一点是,《黑暗馆不死传说》是我看綾辻行人的第三本,之前只看过《咚咚吊桥》和《偶人馆》,所以书里与前六部“馆系列”形成的互文关系并未能有太多共鸣,我很希望有兴趣的读者按顺序来读,这就有点像李寻欢-傅红雪-叶开-丁鹏,一路走下来你才能有更多感触。
视角很多,全书算下来叙述人有四个,而且身份有互换很容易混淆在其中还经常加入闪回,静不下心来的话很难能不感到烦躁。一开始看根本难以进入情节里,而且黑暗馆格局太宏大,弄得你根本懒得去想他的建筑构造,最主要的是开场很久很久才出现第一桩凶案,我相信不少人还没等到就会先退却了。全书近80万字,900页,算是我五年内读过最厚的一本书了。
《黑暗馆》按本格推理形容也恰当,但作者明显志不在此,里面对时代的架构宏大到好像一部小的日本昭和年史,里面还提到H2N2流感,如今读来别有番滋味。之前看《咚咚吊桥》就有行人大赞某图一雄的环节,《黑暗馆》继续致敬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奎因的《暹罗连体人之谜》、贝拉卢高西的吸血鬼,又将前六部馆系列的人物全拿出来做了个剖面的解构,如贯穿始终的中村青司身世又有更详尽描写。大晚上看到中间段落,尤其是死人骨出现加之神奇的地下世界还有那段极端双重乱伦,不免有点悚人。
由于叙事人不同、还有奇怪的未知“视点”,加上几段关系互换(这种身份的互换每次都是我思考范围的盲点,看《放学后》就被戏弄了一下),阅读起来好费劲,这期间放下了很多次,间或读了福翠尔和梦野久作,然后又拿起来不忍放弃,看到最后总算是物有所值。
綾辻行人作为岛田庄司的弟子(总归是后辈)或曰朋友,尽管在宏大架构上略有欠缺,但却不像后者那样总是制造些无用的“红鲱鱼”迷惑读者,至少线索上都没有无用之处,当赞一笔。《黑暗馆》结尾有大段留白,许多人的后事根本没有交代,可能考虑有续集的因素,但这种似是而非反而更符合全书的那种“迷失感”,至于那个活了近150岁的馆主究竟是否在迷失的笼中恐怕也得看作者未来是否会写出后传了。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三):翻译版纠个错
玄儿应该是被美鸟美鱼姐妹俩比喻成“鼯鼠”而非“鼹鼠”。
日文原版是“「玄児兄さまは|※[#「※」は「鼠」+「吾」、2-94-68、251-上-13]鼠《むささび》だ、と」”。
百度百科解释是“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对松鼠科下的一个族的物种的统称,称为鼯鼠族(Pteromyini)。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产的有3种: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本类动物多数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与亚热带森林中,仅少数几种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的温带与寒温带森林中。
其飞膜可以帮助其在树中间快速的滑行,但由于其没有像鸟类可以产生阻力的器官,因此鼯鼠只能在树、陆中间滑翔。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美洲的热带与温带雨林中,已发现多达43个不同种类的鼯鼠。21世纪初以来,由于大量猎杀,鼯鼠很可能灭绝。”
鼹鼠君只能在地下打洞啊怎么可能飞,译者到底是怎么翻的=口=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四):正经感想:感动啊! / 发癫感想:闹那样啊!
-------------------------正经ver.-----------------------------------
感觉上这本的风格有点脱离本格派......
虽然这本更像悬疑小说,嗯,我同意这一点。
大概也是由于04年的书了吧,现在看来某些情节显得有些老套,也比较容易提早猜的出来啦。
不过这本发行最晚的馆系列,在故事内部时间轴上却又是最初的起点<----这一点还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发癫ver.------------------------------------
以下为俩男主对话---》
【玄儿重复说着“太好了”,将撑着下巴的手挪开,慢慢向我伸过来,然后将我睡得蓬乱的头发缠绕在中指上,顺势缓缓地向下抚摸着我的脸庞。】
【玄儿:“我等你,等你一辈子...”】
【我最后对着冲进火场的玄儿说“玄儿…我…我对你…”】
。。。
。。。
。。。
。。。
。。。
。。。
。。。
。。。
。。。
。。。
綾辻老湿你这是闹那样我在看推理小说吗真的不是BL小说吗!
而且是900页的巨著哦亲你看过900页的悬疑推理BL大作吗亲你看过900页的悬疑推理“其实我是你爹”的清涧家型()BL大作吗亲!!!!!包邮哟亲!!!!!!!!!!!
同意楼上的观点。相对于馆系列的其他几部作品,这是本悬念甚于推理的小说。虽然黑暗馆构造之复杂不亚于迷宫馆等处,但显而易见这次作者并不准备以此来作为抓住读者的核心武器,至少我读的时候是这么感觉的。以往看推理书时,我们常常会对照书前所附的地图和人物表边看边自主性地进行思考:凶手是谁?被害人为什么是他?下一个又会是谁?凶手是如何逃离现场的?然而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不同了。作者本来就没下多少笔墨来描述书中的建筑和线索,而是花了更多的心思在其他地方。于是,在看此书的时候,我就有了一种单纯为诡异的氛围所吸引,不动什么脑筋,而只是被作者牵着鼻子一路直追真相的感觉。与其说是推理小说,倒不如说是一本带有推理色彩的恐怖小说吧。和绫辻行人的其他作品比起来,《黑暗馆》的结局不如《钟表馆》来得震撼人心,推理不如《十角馆》来得缜密严谨,案发地背景又不如《迷宫馆》来得错综复杂,而唯一出彩的地方大概就是它那扣人心弦的紧张气氛和吊足人胃口的家族之谜吧。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自己能在两天内坚持看完了这个长长的却欠缺推理性的故事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作者在叙事手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本以为仍然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来描述整个案情的。没想到作者让“视点”在各个人物之间穿插游走,从多个视角实现了故事的完整性。现在电影中流行的复调式的叙事手法,我觉得在这里有点像。
总的来说,还不错。尤其是作者在写作技巧上的变化使我耳目一新。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六):馆系列中华丽的盛宴—大量剧透瞩目—
看馆系列的前六本是高三时候的事了,到现在已经有两年时间了。当初因为图书馆里面只有前六本,所以一度很失落。最近逛书店时又见到了这个系列于是就买了。
在看黑暗馆之前,看了零食老师写的Another的原作和动画,本来以为是恐怖小说包装的推理小说,结果是推理小说包装的恐怖小说啊(╯‵□′)╯︵┻━┻于是对零食老师的印象开始有些动摇了起来。
馆系列严格来说并不算很“本格”,反倒是东野圭吾,在我眼里倒是实打实的本格作品的代表作家。偶人馆也好,黑猫馆也好,这种极富想象力的诡计我倒是一点都不会嫌弃。大概其中也有京极夏彦的功劳。
总之……回到黑暗馆上来说,上下两本这么厚的书在买的时候真的吓了一跳。毕竟对太长的书实在是不怎么感兴趣。
(上)
翻开上的时候,甚至有种零食被京极附体了么这样的想法跳出来。不过有偶人馆在先,又似乎没有偏出很多零食老师的风格。开篇时气氛的描写十分的细致,甚至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会略显累赘【是“十分”累赘】,但是又似乎只有这种程度的细致才能真正将读者带入到那个让人沉沦到无法自拔的黑暗馆的氛围当中去。“视点”这种新奇的东西,刚开始会以为是什么写作手法,毕竟一个人只会有一个视野,不可能会有视点这种东西的。所以开始的时候大概会觉得黑暗馆太过意识流了。
除了过于细致的氛围营造,再然后不得不说的就是玄儿和“我”,也就是中也的难以忽视的粉红气场了。什么失忆了就让我来照顾你吧,什么记忆回来了三分之一的样子但还是不想离开你啊,什么希望你成为我家族里的一份子啊。这真的不是披着推理小说皮的耽美小说么!!!要不是看过之前几部馆系列,大概会这样想歪吧……【还是想歪了好嘛!】
上册还有一点值得瞩目的就是……拖沓的情节,对于看推理小说讲究淋漓尽致的快感的我,上册快过了一半才死了一个人这样的节奏实在是让人无法忍受啊!所以上册是断断续续地看完的,大概花了一个星期吧,当然期间也有些其它诱惑的出现。
【我会告诉你我看到玄儿说中也你要是娶了美鸟或者美鱼该多好的时候MS晚上做了个这样的梦又梦到了结果心痛死了嘛(●´▽`●)】
(下)
到了下册,是今天才开始看的,耗时四个小时,完全颠覆了上册的那种仿佛在淤泥中前行的窒息感与粘稠感。看的时候正好一整天都是阴雨连绵的天气,倒是万分符合黑暗馆的氛围,代入感也渐渐出来了。
被塞了慢慢一上册的谜题终于有点要解开的意思了,而两个主人公的感情去向似乎也明了了起来【大雾】。不得不说,玄儿答应中也要一个晚上把能够回答的全部回答实在是太让人松一口气了,再这样塞未知的信息大概脑子会爆炸的吧。于是族谱、暗道、身世这些谜团都一一解开了,着实算得上酣畅淋漓。从书中的内容来看,将一切的秘密告诉中也,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的。毕竟这一切,扭曲而沉重,若是中也接受不了玄儿的存在又会怎样?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多多少少像是魍魉之匣里那对百合恋【喂……】
你不完美了,我接受不了你。如果这样的话,总是觉得魍魉之匣的悲剧又会上演。
但是还好,中也并没有多抵触。
【输血的时候说什么另一方面又好像感到某种甘美的、奇妙的……什么的真是让人鸡血啊】
至于族谱,本人略重口,对混乱的族谱什么的啊,实在是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感想,但是对于八十多岁还能让别人怀上孩子这一点还是略表惊讶的【喂喂……】。于是解谜完了后,终于是回到了书名,不死传说上了。有些人大概对于零食老师对“不死”说法没有完全否决耿耿于怀,但是鉴于零食写恐怖小说这一设定来看,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相反,这样中村青司是否还活着这一疑问提供了证据。同时,零食老师没有套用什么人鱼肉、吸血鬼之类的荒诞玩意着实让人欣慰。再怎么说这也算是一部推理小说吧。
到了后面,“视点”这个谜团的解开,像是逆转一样颠覆了前面所有的前提——“视点”并不是什么写作手法,而真的是一个人所看的不同人物眼里视野,江南不是江南孝明。这个逆转完成得颇为华丽,称得上是上品的叙述诡计。
而玄儿真正的身份,则可谓一波三折,最后居然成了诸居忠教。但是还是觉得“玄儿”这个名字最适合那个男子,那个有些神经质、有些宗教人士的癫狂,又有着自己的冷静与迷惘的苍白皮肤尖下巴的全身清一色黑衣的男子。
或多或少,这样的一名男子都捕获了读者的心。
冷漠又癫狂,禁欲又情色【喂喂……脑补自重( ̄▽ ̄")】。
而且由作品分析的话,或许玄儿的性取向真的有点问题,因为先不说玄儿一直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个罪过,黑暗馆的混乱族谱也足够瘆人,而且后来他甚至以为自己就是“禁忌之子”,所以对男女交合这种事,大概是觉得厌恶的,因而导致同性恋也并非说不通。毕竟正常男人应当不会像玄儿一样“将撑着下巴的手挪开,慢慢向我伸过来,然后将我睡得蓬乱的头发缠绕在中指上,顺势缓缓向下抚摸我的脸庞”。
若这个前提成立,那么玄儿对中也的感情到颇为宽容,已经到了你不喜欢我就跟美鸟美鱼结婚然后呆在黑暗馆,你要是喜欢我那我们就以恋人的身份一直呆在黑暗馆里的地步了。也就是说……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
“玄儿——”
“我——我对你……”
火太大,说不完。
最后的结局,则是让人唏嘘不已的,玄儿和“玄儿”以及柳士郎的未确定死亡,黑暗馆的重建。到这里又有一个大爆炸似的逆转,这部作品中从开始到最后最大的疑点——“我”真的只是个普通的学生么——中也是中村青司。那个像是黑暗童话一样存在的黑暗馆就此毁灭。那对美艳的双胞胎,那个猴子似的阿清,都不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如何的。
但是征顺还在,鬼丸老还在,市朗还在……甚至那个皮肤苍白的医生也都可能还在。
黑暗馆的中间,“迷失的笼子”,巨大的十字。
这是中也君的改造。
黑暗馆仍旧伫立在熊本县的深山老林处。
——像是黑糊糊的一片。
即使是十年、百年,我都会等你……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七):不死梦里束缚的家族
是一本不错的书,该书属于日本新本格推理小说,描述在密闭空间内发生的奇幻色彩的案件引入推理过程。该书初始以独特“视点”切入,在叙述生活在黑暗馆中信奉“达丽娅”不死力量的浦登家族当前和18年前的命案,在叙述的同时一直插入视点的只言片语和零碎想法,刚看会觉得有些混乱。直到初代黑暗馆馆主浦登玄遥对长相酷似达丽娅的女儿、外孙女等作出的疯狂举动一一揭穿,意想不到的凶手也付出水面,最终才交代了“视点”的真实身份。
刚读本书的时候会觉得“视点”的插入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很快就会被书中描述所吸引,直到揭露视点是30年后江南的身份,让人感受到黑暗馆是一座会给人神秘体验的建筑,因此浦登家族才被牢牢束缚在黑暗馆营造的不死梦里。书中没有交代早衰症少年阿清、幸存的双胞胎美鸟的结局,30年后的“视点”江南与30年前的凶手江南,只是姓氏相同的偶然还是另有隐情,而一直默默生活着的对达丽娅忠心耿耿的佣人鬼丸老是不是成功得到了“达丽娅的祝福”,这些没有交代的内容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作者拥有典型日本作者的思路,浦登玄遥多次乱伦的兽行虽然也予以谴责,但还是将他描述成一个深深沉迷在达丽娅及与达丽娅面貌相似人中的形象,体现了一种日本男人的独特思维模式。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八):诡异的传说
看完黑暗馆,我明白了一件事,绫辻行人大师,他的作品与其成为推理小说,到不如说是悬疑小说更贴切一点儿。个人认为。
从故事开始的大雾,便把读者带入了一种诡异的氛围之中,似真亦幻。出场人物也没有谁是正常的,要么是长相变态,要么是心理变态,都在一个黑乎乎的城堡里,一看便知这不是正常人住的地方。
关于长生不老,看来真的有很多人在尝试各种方法去追求吧。这故事里面也是一个典型的畸形家庭,说是邪教亦可,这便是背叛了神的惩罚吗?那肉……唉,人心果然是奇特的,什么都能想的出来。
关于书中的内容不多评论。作者的手法倒是很能吸引人。怎么说呢,这是我看的馆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看的是十角馆。很庆幸当两部书同时在我手里的时候,我选择了正确的顺序阅读。
书中出现的视点开始让我有点晕,看来中间慢慢明白了,其实不过就是镜头转换而已,犯不着和他较真。
作者还擅长一点,就是人物角色。怎么说比较贴切呢?恩……就是障眼法很多。当我还在为江南失忆着急的时候,忽然发现此江南非彼江南;当我在为两个江南寻找所有的可能存在的亲属关系的时候,又忽然明白了其实一切只是偶然。你是我,我不是我的游戏,“我”的真实身份的告知,当一场大火将所有故像梦一样毁灭,当我以为秘密从此消失的时候,却又发现,还有活着的证人,他们不仅证明了江南并非做梦,也证明了传说的继续。
至于大火中丧生的三个人,他们真的死了吗?到了结尾,我却突然不相信了。既然影子可以活着,那么,他们一定就在迷失的笼子里获得了永生。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九):有点失望的说
读了黑暗馆,老实说感觉很失望,当然也可能是之前的
期望太高的缘故?
整整两大本的内容,可在看完后回过头来看,整书的实质内容有哪些?
1。33+18年前的案件--自杀?他杀?密室失踪?以及火灾发生时的情景
2。33年前的案件-----黑暗馆内陆续的死亡
3。现在和33年前的重合--要说我给打还行的评价,可能只是因为这个了
4。人鱼or吸血鬼传说
整本书还能让人“哦,的确,是这样的哦”发出这样感慨地部分,大概也仅只于第三项了,但它其实也是读者早就发现的问题,只是不一定会做这么大胆的假设,毕竟做梦梦见以前发生的事情。。实在不像是推理小说该出现的情节。。不过不管怎么说,读到最后,个人认为大概他是整本书的最大亮点巴,至少比清凉院流水同学的无厘头全员犯罪(还是有瑕疵的那种)要让我容易接受一点
至于内容的1和2。。也许对于初读推理小说的人还有解谜的吸引力?估计连小柯南&新一迷都不会认为这是非常特别成功的谜题巴..以这点来说,这本小说作为“优秀”的推理小说,真是不太合格
至于内容4以及整本书的节奏,个人只感觉,过于冗长的情节叙述,不够到位的情景描写,根本达不到惊悚的效果;书中某些本该略显沉重的内容也因为描写得不到位,根本无法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所谓的“视点”说,也许拍成电影会好一点?或者是因为翻译的关系丧失了原著的感觉?(没有看过台版的翻译,也看不懂原著的小艾暂时只能认为。。黑暗馆非我所爱)
《黑暗馆不死传说》读后感(十):馆系列目前为止最差的一部
绫辻行人一直在很努力地求变,从第一本十角馆开始,基本每一部都能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而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馆系列的最高峰是时计馆,而很不幸,这篇最长的黑暗馆在我看来却是最差的,绫辻行人在求变的时候已经偏离了本格派推理小说的轨道。除非作者承认这已经不是纯粹的本格推理小说。
这也许是一部很好的恐怖小说,或者是一部悬念小说,或者志怪小说,但决不是好的推理小说。这本厚厚的小说我几次差点看不下去,要不是因为抱着善始善终的念头,肯定被我扔一边去了。怪不得能凑这么厚一本,行文拖沓,废话极多,回忆和心理描写占用了很大篇幅,到三分之一处还没完全切入正题,给我的感觉和已经被我放弃的烂尾美剧《LOST》差不多,预设的情节过于神秘甚至让我不相信到最后圆的起来.......果然如此,捏着鼻子全部读完,有种上当的感觉。
岛田庄司说过,一个推理小说家成功的作品不会超过6部,馆系列已经有了7部,我一直很好奇绫辻行人会在剩下的作品里面有什么突破,推理小说发展到现在,已经很难有更大的飞跃。虽然岛田庄司祭起了新本格的大旗,但这只是名词不同而已,岛田的新本格推动了日本的本格推理小说复兴,但比起横沟正史的本格来,并没有革命性的创新,这也是作为推理小说的体裁所限制,就好比无法想象在金庸之后武侠小说会有什么革新一样。不过,武侠肯定不会止于金庸。对于推理作家来说,他们永远都能想出叫人惊叹的情节,这次求变不成功也不算坏事,我期待着绫辻行人接下来会带给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