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入殓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入殓师的读后感10篇

2018-02-09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入殓师的读后感10篇

  《入殓师》是一本由百濑忍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132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入殓师》读后感(一):死亡这件小事

  该怎么说呢,死亡这件事。

  我很小的时候是个思维古怪的姑娘(现在大概也是),那个时候我整天想着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宇宙,银河系会不会和地球一样只是更大星系的一个小小部分传说中故宫的女鬼会不会是因为多维时空的重叠出了问题而显现出来的影子这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当然了,还有死亡。

  在我的脑海里死亡从来都不是一件多么可怕事情,可怕的是走向死亡的过程。但是如果真的死了,那就像是列车走到了某个节点一样,在换乘之后继续在另外一个空间行走,或许还要更加的轻松惬意呢!所以我打小就不怕死。

  我从没死过,大概这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人是真正死过的,所以这样想来,一切对于死亡的描述、想象恐惧,不过是人们对于失去未知的恐惧,而死亡本身,真正是值得被尊敬和善良的对待的。

  在《入殓师》这本书中,作者背景设定在秋冬。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适合死去的时节,不像春天那样不庄重,又不像夏天那样局促,这种氛围洁净而干燥,带着辽阔的凉意,一切都显得从容。大提琴,天鹅,瀑布和冬雪,所有的意向汇聚在一起,营造出的是一种薄薄的、近乎透明哀伤

  故事从小林大悟梦想的中断开始,然而拥有沉郁气质的大提琴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就是一曲《天鹅》。

  天鹅的来而复往却又生生不息,瀑布的一落千丈却又远远流去,冬雪消融,循环往复,似乎都在指向一种豁达生命轮回,趋近死亡的过程凄婉悲切,但是在跨越这些离开的瞬间,坠落的瞬间,融化的瞬间后,一切又会趋于平静,生生不息。

  这种循环奇妙而充满上天对自然的眷顾,因而是值得被尊敬的,譬如生命。生是一种馈赠,死也是一种馈赠,二者同样被重视,对生的喜悦是对馈赠的感恩,对死的敬畏是对自然的臣服。

  很喜欢最后结尾时在火葬场工作爷爷说的话:每次打开焚化炉的门,将死去的人推进去时,总觉得自己是在将他们通过这扇门送往另一个世界。

  谁又能说不是呢。

  《入殓师》读后感(二):关于死亡,让逝者有尊严美丽地走完最后一程

  还是电影比较精彩

  一心想当一个大提琴手的小林大悟因为剧团的解散,在妻子美香的默默支持下回到了他其实一直在回避的老家, 三年前他母亲过世,而在他6岁的时候,他父亲抛弃了这个家庭跟一个服务生私奔。出于生计,他找到了一份原以为是旅游代理实际上是入殓师的工作。老社长录用他的原因简单,因为小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说会长期干下去,也许面试更多靠的就是一种直觉。于是,跟着社长经历了送别逝者的一幕幕。这一幕幕让人真切体会到对逝者的尊重,让逝者有尊严并美丽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其中有装扮成女生少年孤独死去多日尸体已经长虫的无名老太太,不听父母管教出车祸少女,病逝的中年母亲,脸上印满亲人口红印的老翁等等,之后是有福不享独自拼命经营澡堂的阿婆,最后则是孤独终老的小林的父亲。当见到父亲手中紧握的鹅卵石的时候,小林心中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而童年记忆中父亲那张模糊的脸也渐渐清晰。小林从父亲僵硬的手中取出那块圆的鹅卵石传给了已有身孕的美香,在悲伤无助之时,美香又用鹅卵石代表她的心情的传给小林,一起相依相偎紧握着鹅卵石还有未出生的孩子,这种对逝者的尊重,生命的敬重的情感需要一代代的传递下去。影片的后半段穿插着小林在户外田间堤上独自拉大提琴的镜头,由久石让配乐大提琴曲中缓缓地透出深藏于心的忧伤和对逝者的追思。也许这样置身旷野并融入个人情感且没有观众的演奏更得音乐真谛。人虽孤独,心中却是满满的。

  图片

  C探索人体奥秘的系列节目。拍摄一位身患肿瘤的老者真实逝去的镜头。以及其后简单却温馨的葬礼,将骨灰由亲人好友撒在自家的花园子女轻声地弹唱吉他曲做最后的告别。没有痛哭,只有那种埋藏于心的牵挂祝福。从微观看,人体跟大自然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一样由分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模糊记得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单位。不管人火化也好,入土为安也罢,原来组成人体的这些原子都是不变的,能量守恒,我们将化为无数的分子、原子,质本洁来还洁去,开始一段全新的旅程。还是陶渊明说得洒脱:“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反观国人对逝者和葬礼的态度,死者为大,葬礼大多而隆重而铺张,悲伤者有之、忌讳者有之。葬礼似乎更多的是给生者看,往往越隆重的葬礼就会越可笑,孔子早就一语道破:礼有余而悲不足。但人死了一定要悲伤痛苦吗?到无法挽回的那一刻才这么悲伤,平常都干什么去了,原本可以不用这么悲伤的。阮籍在母亲的葬礼上痛哭,吐血数升,不顾礼教而喝酒吃肉,完后继续,让人佩服。李敖在父亲逝去的2000多人丧礼上不磕头、不穿孝、不烧纸、不念经,让人佩服。我只愿在亲朋离去的时候能够无愧地说:“新的旅程,一路走好!他日再会!”

  长久来看,人都是要死的。生前关于死亡也许会有很多猜想,毕竟现在应该还有点遥远,死会是什么样子的,只有到了的时候才知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何必着急呢。人生就像打电话,到最后总要挂,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要不一起挂?被留下来总是会有更多的感伤,不禁像孩童般问:“天堂很好吗?要不,怎么去了的人都不回来呢。”活着有时就够闹心的了,既然还没死就好好活着,就像许三多说的,“好好活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总要给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入殓师》读后感(三):一路走好,我们还会再见!

  不厚的一本书,一个多小时就看完了,却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看这部电影时也没这么失控。我知道,是因为刚过完年,外婆的去世。

  外婆去世的前一天,我出门竟然忘记带钥匙,只好打电话叫妈妈送钥匙给我,正好就在我这里住下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妈妈就接到舅舅的电话,说外婆情况不好,于是我和妈打车到外婆家。进门,120的急救人员正和舅舅说着什么,我纳闷,怎么不送医院那。其实那时候外婆已经去了。

  看着形如枯槁的外婆,神态还算安详,于是我们就开始给外婆穿衣裳。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很欣慰外婆的最后的一身衣服鞋袜是我给她老人家穿的。如果前一天我没有忘记带钥匙,那妈妈就不会来我这里,我的手机就会一直关机,第二天几点开机要看我的心情了,那就根本没有机会看外婆最后一面,没有机会给她穿衣服了。

  外婆信基督教,所以葬礼一切从简,没有那些繁琐的仪式。但是,也没有人给她化妆。不过没关系,外婆进入天堂,那里人人平等,她一定会健健康康,得到永生。我的信仰,不知从何时起也向上帝靠拢了,我相信有天堂,会默默为家人祈祷。以前就知道,外婆每天都为我祷告,她身体不好,每次祷告跪在那里都一身的汗。有时候我会想,外婆走了,没有人为我祷告了,我的守护神走了。不过,现在的我同样信仰上帝,也许我还不够虔诚,但我的心一直属向于上帝。因为,我对外婆说,一路走好,我们还会再见!

  《入殓师》读后感(四):《入殓师》(书&电影)后

  《入殓师》是好几年前的电影,早就听说过非常好看,可是因为我的懒惰,对什么都难以提起兴趣,所以一直没有看。存在硬盘里存了好几年,却动都没有动过,偶尔鼠标扫过,犹豫之后还是放弃了。后来看了“果壳网”的文章确定了自己是“拖延症”的严重患者,就有意识地去改变一些什么。在图书馆看到了《入殓师》(东方出版社2010年4月版)的小说,想都没想就拿了,一方面是它看起来非常薄,估计着两节政治课就能看完,另一方面是看了书再看电影,可以先通过看书确定我到底喜不喜欢看这部电影。

  我也不知道是先有书还是先有电影,虽然倾向上是先有的电影。书和电影的设置和进程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然也有微妙区别。比方说书中对于小林大悟关于成为入殓师的情绪抵触描写得更加具体,而在电影中或许是为了舒缓电影深沉气氛,这一幕生生被我看出了好笑的部分,于是又一部不幸的影片被我归结为——“喜剧片”。

  很多人都知道,经历了伤病才会体会到健康美好;经历了死亡,才能对生命之美有更深的感悟。我觉得《入殓师》就是这样一本书,一部影片。它将生者与往生者的距离拉近,将死亡这件黑暗而且有些恐怖的事情放到读者和观众面前,并使其成为了一种艺术。这种艺术不同于音乐的动人绘画的风姿,但却有着这个世间最根本最极致厚重感。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逃避,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死亡这件事有着清楚认知了解。大部分人只是知道,但却从来没有去细想过,而且也不需要去细想。虽然人生短暂,可细细过起来却也要好多好多个日出日落。歌舞升平,足以让人们忽视甚至暂时忘记那个共同的归宿——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样呢?我并没有亲自经历过类似场景,周围的亲人去世时我还很小没有切实的感受,因此若是让我来说,只能以管窥豹,想当然了。我不是太清楚我们国家的丧葬行业流程,但也看到近些年来殡仪馆的化妆师一职因为其高薪而吸引了不少人前去尝试,但“死人钱”往往不是那么好赚的,它需要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对逝去者的尊敬,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电影里说的,“对往生者的温情”,平田先生说:“死亡是一道门。”那么入殓师,或者是我国殡仪馆的化妆师们,就是送往生者去往另外一个世界的送行人永垂不朽什么的说到底对那个死去的人来说没什么了不起,就像钱财一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这个时候人类才开始真正平等,因为归宿都是一样的。

  个人觉得《入殓师》的成功,不论是作品本身的还是获得的那些奖项,关键在于创作人员们共同的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敬。清水安三说,好吃东西就应该吃,方便的东西就应该引进,但是“道”是不能变的。中国人,或者东亚地区所讲的“道”就是宇宙自然的法则。正是因为对“道”的思考与关注,才让这部作品获得成功,因为“道”虽然抽象,却蕴含在日常生活一点一滴之中。作品直指人心,触碰到观赏者内心深处柔软的部分,唤起人们的敬畏之心,促使人们对生命本身进行思考。

  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或许生命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生命就是生命。虽然日常生活中不用把人生意义这件事天天挂在嘴边,时时挂在心头。但我认为,对于书籍和电影来说,这些恰恰是核心部分,不可以舍弃。去引导人们好好地生活,过自己的生命,教化和启迪人类,应该是书籍和电影的本职工作。

  《入殓师》的电影荣获了诸多电影界的大奖,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大家听着一定异常熟悉,因为我国的导演常倾其心血,想方设法,绞尽脑汁想拿那个奖,为国人争光。虽然为国人争光这件事本身非常地具有爱国意义,但是用来一门心思地想,就未免功利。不过近几年的作品已经进步不少了,因为开始关注更加具象和深层的东西,如《金陵十三钗》就算不错的作品,可是还是与“最佳外语片”奖失之交臂。我觉得细细分析起来,是可以找到一些原因的。这些年来,国人的生活水平好了,对精神食粮就越发渴求和挑剔。于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又收回成本,电影的特效越做越炫,请的演员也越来越国际化,可是渐渐地渐渐地让观众觉得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也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东西。我倒是觉得,没有必要为了“最佳外语片”奖而特意去迎合外国人的口味,因为我想无论文化差异为何,对于生命本身的认识都应该是差不多的。国人有个奇怪的心理,有些人并不会承认,可是确实在潜意识中存在着,那就是不完全的“拿来主义”。我是赞成“拿来”的,问题是,“拿来”的应该是好的,并且不要只拿形式不拿内容。什么东西学啊学的学了半天,却给人以“四不像”的观感。什么国外电影的特效好,就请来那个团队,为下一部电影做特效,却忽视了对电影内容本身的关注。大家是去看电影,是去感受电影的内容与情感,又不是看招贴画,太炫的外表容易造成喧宾夺主。

  一个好的研究人员,是要能沉得下心来做学问的;一个好的读书人,是要能沉得下心来学习的;一件好的艺术品,是要能沉得下心来细细打磨和推敲的。同样,一本好的书,一部好的电影,是要创作者沉下心来细细准备的。千万不要如同“邯郸学步”里的那个人一样,到最后路都不会走了。重要的是,在灯红酒绿现实下,还能找得到原来的自己,永远记得最初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是为了什么才还在努力坚持,“道”是不能变的。

  《入殓师》读后感(五):情感的交流

  从受人尊敬的音乐人,变为受人鄙视的入殓师,从玩弄大提琴的高雅之手,变成清理尸体的肮脏之手,起初无论主人公自己、还是他的妻子、朋友都无法接受。主人公冲进澡堂想用肥皂将肮脏洗去,妻子无法忍受丈夫的职业离他而去,朋友也因此不再和他说话。

  面对重重阻力主人公决定辞职,但谈话中社长对自己妻子的怀念,勾起了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想念,而入殓工作所能体会到的那种生离死别的真挚感情,与主人公对父亲的幽怨和渴望在内心深处形成了强烈共鸣,这一切又促使他决定坚持下去。

  用自己对死者的尊重和爱护,消除生者对尸体的恐惧和排斥,帮助生者放弃前嫌,无拘束的将内心深处最真挚骨肉亲情喷涌而出。

  为死者打点衣衫,让他们漂漂亮亮的上路,用死者最美好的面容勾起生者对死者的无限怀念。这种成功消除生者与死者宿怨与隔膜的成就感,让主人公对父母的思念获得了巨大的慰藉,也让他对入殓工作的热情与日俱增。

  后来主人公用一次对澡堂老太太的入殓,成功感化了朋友和妻子的对自己职业的偏见,这时剧情也迎来了故事的高潮,主人公父亲的死讯传来,最终主人公用一次入殓仪式完成了自己都父亲的一次关爱。

  于其一直羞愧自己以前犯下的错,不如用实际行动补偿那些曾经被自己伤害过得人,执着的逃避其实是对他们的最大折磨。哀大莫过心死,只要你有一颗火热的心,仇恨与偏见终将消融在亲情的汪洋中,切忌世间一切情,皆有心生。

  《入殓师》读后感(六):死当如秋叶之静美

  原想这部片子会有很多阴气逼人的镜头,于是特地选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开始观赏,不曾料想却看得十分平静,只哭了两次,一次是在片终,一次是被那个看似一辈子暴躁漠然的男人在妻子棺盖即将合上时突然失声痛哭给传染的。

  看完这部片子似乎应该谈谈生的意义或死后的归属。但是从小到大想过太多,加上书上看过太多,脑中却似一团迷雾,不知从何说起。

  人为何要畏惧死亡,是因为世上牵挂的太多还是怕死后的虚无,是因为怕死前往往有的各种磨难,还是因为死时对一切的无可掌控?

  哎,真的糊涂了,只是爱极了小林大悟,他的妻子还有社长,爱他们默默的默默地承受生命的重压,在漫天的大雾中找到一条通往平静愉悦的路。

  尤其欣赏入殓的程序,如此静谧···如此尊重···如此温柔···每个动作都充满了美,优雅还有虔诚······写到这里的时候,窗外锣鼓喧哗,哪家老人出丧了,街边定是围了不少人,相识的在指认着死者的晚辈,丧礼的规格,以及谁哭的最惨,没有人管这样的喧闹,死去的人喜不喜欢,丧礼是给外人看的。

  宗教之外,如果有这样静谧的丧礼,死亡也许没那么狰狞。

  《入殓师》读后感(七):生与死的叹息

  死亡,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我至死都是一个人。

  活着,也许并不是最寂寞的,寂寞的是我的一生都在演戏。

  生,死的对立面,是一个现在的我无法触及到的世界,总是抱着对万物都好奇的心态,我们,似乎都对死亡有一种莫名的幻想,残酷的,唯美的,堕落的,畸形的,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十分之一....

  人生真的很无常,生的人,也许在下一秒就会步入死的边缘,这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而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

  生的时候想着的是如何拒抗死亡,而死的时候想着的是如何享受生活,似乎我们总是那么容易就掉入了一种命运的陷阱,从此学会在昏天暗地中挣扎。因为,我们,惧怕死亡。

  入殓师,像是连接生与死的叹息桥,让死者在离开的瞬间还享有活着时的一切,美丽,亲情,尊严。如同古老的仪式般,软化,更衣,化妆,定容,最后在家人的注视下送入棺材,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似乎完成地有多么认真,就表示对死者有多么地尊重。

  彼此的呼吸在静谧的空间中流动,陪伴死者的只有他最亲密的人,入殓师在帮忙为他绽放最后的美丽。我在想,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经历一次吧,不过生前的我是经历过怎样的起伏,怎样的悲哀,在那一刻,我就丧失了感伤的权利。

  一个死人,需要有什么样的情感呢?

  答案是,不需要。

  生的人对死者往往有种莫名的恐惧感,虽然我们一直喜欢刺激,喜欢探寻死亡的味道,但是当真正临近时才会发现,一切都不如想像中的美好。新鲜的尸体也许能够保持死前的状态,但是,如果接触到的是腐烂的尸体,那就是另外一幅景象了。满地爬着的虫子,或许有一两只在飞行,尸体散发出难闻的臭味....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能阻止死亡的能力,我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正如情圣卡萨诺瓦的名言那般:“人的一生,幸福与否,走运与否,都只能享有一次,谁不热爱生活,谁就不配生活。”

  也许,死亡,只是为了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仅此而已...

  生与死的叹息,永远不是我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入殓师的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