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神分析与宗教》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神分析与宗教》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1 20:5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神分析与宗教》经典读后感10篇

  《精神分析宗教》是一本由埃·弗洛姆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8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一):信什么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信

  《精神分析与宗教》是弗洛姆以精神分析的角度剖析宗教现象——也就是信仰问题的著作,与《自为的人》有明显的延续性,可算是其续作。不过,信仰问题本身也可视为伦理学的一个特定范畴,加上本书篇幅较为短小,因此本书更像是对《自为的人》的补充。 书一上来,弗洛姆便阐明了为何将精神分析和宗教同列。因为在这个日益物质化,心灵日益扭曲的时代,精神分析学家和教士都是“关注灵魂的人”。在展开讨论前,他还列举了另两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宗教的看法。显然,弗洛姆这次站在了弗洛伊德这边,如他所说,弗洛伊德是在以宗教的态度反对宗教的虚妄一面,而荣格却试图建立一种名为无意识的新宗教。 话到此处不免让人混淆,为何反对宗教的人倒是有宗教的态度,为何无意识也可以是宗教?我们不免要问,到底什么是宗教呢?是不是相信神的存在,比如上帝,比如佛祖,然后向他忏悔膜拜就可以算宗教信仰呢?那些给佛祖烧香磕头以求现世保佑或来生福报的是否就是信徒呢?狭义来看也许是这样,但弗洛姆给出的是更广义上的宗教定义:一种定向框架和信仰目标。以此观之,不仅是各种类型宗教,包括世俗中对政治权威或是某种物体的崇拜,或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或是权力成功的信奉,均可以被视为“宗教”。虽然形式千差万别,但这些行为目的性是同一的。那么是否既然信仰目标是必需的,有信仰就应该肯定?当然不是,弗洛姆明确指出,信什么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信。“问题不在于是否信奉宗教,而在于信奉哪种宗教,它是增进人的发展,还是只能遏制它们。” 针对对上述问题的不同回应,弗洛姆将宗教分为两大类,即“权威主义宗教”和“人道主义宗教”。读过《自为的人》的读者自然发现此一划分与“权威主义伦理”和“人道主义伦理”的区分如出一辙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所以说本书是对前书的补充了)。其实弗洛姆在《逃避自由》《自为的人》中已经多次论述到宗教信仰,比如加尔文新教徒的上帝观,又比如斯宾诺莎语境中的上帝,而本书无疑给他的宗教观给出了最清晰的界定:权威主义宗教强调人对神的无条件服从,强调人的渺小无力和孤独感,并以神为庇护,而教徒得到庇护的代价就是放弃自我的独立,这正是逃避自由机制;而在人道主义宗教之中,神是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境界象征,这样的神不是压抑人的存在,而是鼓励人们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终极目标。只要一种宗教鼓励人们去求真,去实现自己价值所在,去“成为他自己”,那么这种宗教就是善的。相反,如果一种宗教一味要求服从,遏制信徒的自我发展,那么其就是一种堕落,无论它是否宣传自己是宗教。而精神分析,正是认识宗教信仰的表面背后真正潜藏目的的手段。 精神分析会取代宗教吗?这问题就如同科学会否取代宗教一样。正如弗洛姆所说,随着科学的发展,宗教的一个功能,即对世界做出统括解释的功能已经被科学渐渐取代,但科学并没有解释所有,对人的灵魂的探索,对终极目标的质询均是如此。因此,定向构架和信仰体系还是需要的。更何况科学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权威,如今不少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与偶像崇拜并无太大分别。即使是精神分析,也可能沦为一种“为适应社会”而做的治疗。我们要做的,并不是寻求心理庇护和依赖,而是挣脱心理脐带,发展自己的理性,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那么,我们应该有宗教,或者说有信仰吗?弗洛姆其实一开始就给出了答案:“宗教只是一种符号系统,症结不在于人是否皈依宗教,或使用哪种符号,而在于他能否行爱和求真。”相信这对尚处在信仰困惑中的人来说,是再确切不过的答案。 如此说来,那些烧香以求福报的人是有信仰的吗?以弗洛姆的观点,大概他们的行为和购买保险一样纯然是市场交易行为吧(甚至更极端点,用史铁生的话就是“向佛行贿”)。这种人,大概是不在此书讨论范围中的~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二):《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

  读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同样,读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弗洛姆是谁。对精神分析感兴趣,也只是在皮毛上有一些了解,读了几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书而已。前一段时间突然迷失,心灵脆弱。但是我这个人有个特质:就算心灵再脆弱,也不会慌张,没事人似的。只是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改变一下。于是就想读一些相关的书。在豆瓣上看见的这本书的书名,如开头所说,很合我意。话说豆瓣真是万恶啊,经常上豆瓣之后,在网上买书要比以前多很多。

  买的时候还以为是个大部头,没想到打开箱子只是一个小册子,属于“袖珍经典”中的一本。八十页,捏在手里很诧异

  可是就这八十页,读了很长时间。也不是反复读要参透啥,而是每次打开这本书,还没读几页就不想读了。觉得里面密度很大,如果说读通俗小说是淌水走,那读这样的东西就是淌泥巴塘。我在这之前并没有读类似的东西的经历,是觉得密度大的最主要的原因。读一段,然后想一想,嗯,是那么个理。

  书里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叙述了权威主义宗教和人本主义宗教的表现和内在。看完后很受用。一神论的宗教,当然是为了在教徒心中树立一个外来的权威,而多神论的宗教,则更多的鼓励教徒在心里面把自己树立为自己的权威。如果建立外来的权威对于一个宗教来说很重要的话,那么自然而然的,会压制教徒本身的能力和心里位势。鼓励教徒以自己为权威,则是直接鼓励教徒将自己的潜能挖掘。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很认真接触了一次人本主义。我想起初中高中课本上都或多或少的提到过人本主义,只是轻描淡写,在期末考试的卷子上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存在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就很难真正的从心灵上皈依宗教,因为那条自由独立的路就在那里,它等着你去走。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三):在混乱中反思,在虚无中选择

  在这本小册子里,弗洛姆探讨的是“治疗”的问题,宗教、精神分析、权威、理性……?什么才是灵魂所需要的。

  人是被大自然抛弃的孩子,独自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生活是混乱的,混乱会使人发疯,还好我们可以用想象力来创造一个虚假秩序

  巫术和神话并不荒诞,恰恰相反,是对世界的合理化,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宗教,所有这些都是被遗忘的象征的语言,包括歪曲后才能用于我们自身的科学和理性。或者,我们可以陷于“日常生活”之中,当我们不再仰望天空时,就可以安心的生活。“我们假装我们的生活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忽略了从没有离开过我们的不安焦虑和混乱的阴影”。终会生出异端,打破这虚假,面对这混乱,但是,人应该怎样面对自己呢?这才是混乱之源。

  当宗教被怀疑时,我们转向虚无。但这不是弗洛姆的分类法,在他那里,我们只有两种选择:好或坏、生或死、创造或毁灭。不是宗教和理性的分别,不是这种宗教和那种宗教、这种理性和那种理性的分别,而是人本主义或权威主义,爱和怕、自信和服从的分别。

  权威主义宗教要我们屈服于一个超人的力量,不服从即是恶,而人本主义宗教则以我们自己的力量为中心理解自己,发展自己的理性力量。在这里“德性是自我实现而不是服从”。

  “早期的佛教,道教,以赛亚、耶稣、苏格拉底、斯宾诺莎的教导,以及犹太教和基督教(特别神秘主义)的某种倾向,还有法国革命的理性宗教等都是主张人本主义宗教的例证”。甚至,禅宗表现了一种“更为激进的反权威主义态度。禅宗提出知识除非是由我们自己而来,否则便没有任何价值”。在我们之上的神无法拯救我们,或者说,只能通过取消我们自身来拯救我们,唯一的道路,是我们自己面对世界的混乱,通过创造性的生活本身,才能让我们分裂的心乐观淡定,大自然抛弃了我们,却是我们走向独立的第一步。

  走出屈服是一个可怕过程个体的人独自面对整个世界:发疯、超越、自我欺骗,会有三种结果

  当我们处在清醒疯狂之间,抗拒自我欺骗引诱的甜蜜冲突压抑着我们的无力,而我们已抛弃了上帝,现代的巫师就会登场,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我们希望如医治身体一样医治灵魂,可惜这是不真实幻想

  弗洛姆说:“精神分析对宗教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在思想体系背后的人的现实”。而“分析的疗法本质上是一种帮助病人获得或重新获得爱的能力的尝试”。精神分析不是一服见效的药丸,只是在艰巨的过程中引导我们克服自己的异化。而我们需要的是“治疗灵魂”的精神分析学而不是“社会适应”的精神分析学,后者发现我们的本质,却要压抑它们,舒缓我们的焦虑,却只是为了我们能符合秩序地生活。而没有真实的欲望,成功的社会生活也只是一种躯壳的假象。正如弗洛姆对精神病的论述:“有些人提出抗议,由此出现了冲突;他们并不比那些成功的自我适应的人更弱,相反,在人的意义上说,他们更健康”。精神病人可能是疯子,而社会才是病态的。

  我们只有“努力去认识真理”,“必须独立、自由、有自我目标,而不是别人目地的工具”。这样,我们才是一个完全的人,而不是在阴影下寻求安全。治疗灵魂精神分析学的“精神分析过程本质上是寻找真相的过程,其目标不是外在于人的,而是人自身现象的真实情况”。

  “问题不在于人们是否要重新皈依宗教、信仰上帝,而是他们是否热爱生活思考真理”。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力量的自信中不断发展理性,我们就能“在否定偶像崇拜中坚定团结起来”。

  在现代的混乱和后现代的虚无中,在权威和自欺中,在科学和宗教的迷雾中,在质疑一切中,只有在生活中创造和创造中生活才是我们唯一的自由选择。这就是最根本的生活悖论。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四):《精神分析与宗教》摘抄二

  如果“爱”像大多数人所感觉的那样容易达到,那么人们就无法理解,人类伟大的精神导师为什么要求人类应该爱。什么称之为爱呢?依赖、服从、无力离开熟悉的“畜舍”、支配、拥有控制渴望都可以被感受为爱;性欲、无法忍受孤独的经验都是需要强烈的爱的证明。人们相信爱是简单的,而被爱却是困难的。在我们的市场定向中,人们认为他们不被爱是因为他们不够“吸引”人,而吸引是基于长相衣着智力、社会地位和威望。他们不知道真正的问题不是被爱的困难而是爱的困难;只有当一个人会爱,他才会被爱。如果一个人爱的能力在另一个人身上产生爱,而这种爱的能力又不是虚假的,那么这是极其难得的。

  ……

  精神分析同时表明爱就其本性而言是不会局限于一个人的。任何人如果只爱一个人而不爱他的邻人,那他对某人的爱只是一种屈服或支配的感情,而不是爱。更进一步说,任何人如果爱他的邻人却不爱自己,那他对邻人的爱就不是一种真诚的爱。爱是基于一种肯定和尊重的态度,如果连对他自己也说不上有这种态度,那爱就根本不会存在。在人本主义宗教中,在对上帝的爱的观念背后,人的现实是人有丰富的爱的能力,没有贪欲、没有屈服、没有支配的去爱;是来自他完善个性的爱,正像上帝的爱象征着一种来自力量而非来自虚弱的爱。

  。S:可以摘抄的地方太多了,不知道怎么具体说明,只能说这是本很经典值得反复读的书。市面上,单讲精神分析单讲宗教的书太多了,而两个联系起来且处于自己的智慧思考过的真是极其的少。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五):精神分析与宗教的摘抄

  5:

  我们的生活不是兄弟般的、快乐令人满意的,而是精神混乱、迷惑危险地接近于疯狂状态----不是存在于中世纪的歇斯底里的疯狂,而是类似于那种与内在的真实失去联系、思想从情感中分离出去的精神分裂症。

  11:

  如果他是这样做的,那么他使用的符号系统就是次要的问题:如果他不是这样,那么这些符号系统就根本不重要。

  12: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面对外部自然力量和他自身的本能力量是的无能为力

  18:

  弗洛伊德坚信,人类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这些理想,即知识(理性、真理、道)、兄弟般的爱、减少痛苦独立自主责任感。这些理想构成了东西方文明建于其上的的所有伟大宗教的伦理核心,也是孔子、老子、佛陀、先知们和耶稣的教导。

  20:

  我理解的宗教是:任何一种有群体参与的思想和行为的体系,它能给予个体以定向的框架和信仰的目标。

  24:

  神学家对他的或别的宗教的特定教义非常感兴趣,因为他关心的是以他的信仰真理来反对别人的信仰。

  25:

  如果一个人不能在更高的自我方向上成功的使用他的精力,那他就会在较低的目标中寻找出路。

  33:

  禅宗----佛教中最后一个派别----表现了一种甚至更为激进地反权威态度。禅宗提出知识除非是有我们自己而来,否则就没有任何价值;权威、导师除了唤醒我们的怀疑,不可能真实的教给我们任何东西;文学和思想体系是危险的,因为他们易于让我们落入崇拜的圈套。生活本身必须在生命历程中,领会和经验,德行即在其中。

  41:

  每一件曾具有的东西现在都归于上帝了;他变得一无所有。他只有通过上帝才能接近他自己。在崇拜上帝的过程中,他试图与那部分在赋予中失落的自我相联系。在把他所有的东西给了上帝后,他又向上地祈求归还一些本来是他的东西。

  43:

  必须有一种外在与人的力量或存在物,因为我们发现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向往,使自己与超越自己的东西联系起来。…… 因此,上帝是人需要爱的一个象征。

  47:

  人倾向接受群体中大多数人希望是真的东西,他的判断决定于群体联系的需要,和对离开群众而感到孤独的担忧。只有很少人能忍受这种孤独,不顾失去联系的危险而仍然坚持真理。他们是人类真正的英雄,对他们来说,我们则仍然生活在洞穴中。

  只有当社会建立在对人类详尽的区分上,只有当对人类和他的理想的忠诚被认为是存在的首要忠诚时,人才有充分的能力去获得客观性和理性。

  48:

  精神分析对宗教的研究目的,在于理解在思想体系背后的人的现实。

  63:

  在我们文明中大多数的人由于比神经病患者更早更彻底的停止了为独立而战斗,从而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他们完全接受了大多数人的判断,从而避免了由冲突造成的尖锐痛苦----而这种痛苦正是神经病患者所遭受到的。

  他不得不运用各种文明所提供的逃避途径,以防止由于孤独以及看到自己的无能和人的贫乏的深渊而产生的可怕经验。

  64:

  犹太教,尤其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强调罪恶的因素,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这种罪恶把人从天堂的安全中解脱出来,它是真正的人的发展基础。

  70:

  面对幽暗,要张开眼睛使自己醒来是很困难的,但只要我们非常希望醒来,也就能够做到。

  71:

  生存,一个人自己的生存和他的同类的存在并不是想当然的,而是作为一个难题而感受到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个问题。

  72:

  我们必须研究无意识,不是好像它是我们必须顶礼膜拜的上帝或必须杀死的撒旦;而是在谦卑中,以一种深邃的幽默感,在其中看到自我本身的另一部分,既不是害怕,也不是敬畏。

  抑制是一种强力行为,一种隔绝行为,一种“律法和命令”的行为。它破坏了自我和无组织化生命的联系,后者产生自我并使自我终结,使它不再生长而是死亡。为了清除抑制,我们让自己感受生命的过程,相信生命胜于相信命令。

  77:

  人对自己的态度难免受这些成功标准的支配。他的自尊感首先不是基于它的力量的价值和在既定社会中对这种力量的使用;而是依赖于他在市场上的可卖性,或别人对他“吸引力”的有关判断,他感到自己是一件被设计出来的商品,以获取最有利、最昂贵的价格。

  如果人的最高价值是成功,如果爱、真理、正义、仁慈、怜悯对他毫无用处,那么他也许会声称信仰这些理想却绝不会为这些理想而奋斗。他可能认为他敬畏上帝,但他实际崇拜的偶像是那些扎根于市场定向中的理想化了的实际目标。那些只关心宗教和教堂能继续存在下去的人会接受这种情况。人们会去寻找教堂的避难所和宗教的避难所,因为他内心的空虚促使他去寻找某种庇护。但是,声称信仰宗教并不意味着真正皈依宗教。

  81:

  我们不仅需要能使我们存在有意义的定向结构,它使我们能与同伴苦乐与共;我们也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表达我们对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的忠诚。一种仪式广泛的讲是以行动来表达根植于共同价值观的共同奋斗。

  82:

  对公共仪式的需要尤为专制政治体制的领导重视。他们提供富有政治色彩的新形式以满足这种需要,并借助它把普通市民束缚到新的政治教义中去。

  83:

  互助团体吸引力就像礼仪书中表达的那种具有适当行为的先入之见,给现代人需要仪式以及他扮演角色的空虚性提供了可行的证据。

  但意识是不可以被制造出来的,他们靠真正享有的共同价值而存亡,只有当这种价值出现,并且成为人的现实的一部分时,我们才可以期待出现一种有意义的合理性仪式。

  象征性语言的本质是内在经验,就像他们是感觉经验那样,表达的一种思想和感情。只有在我们睡着时,我们才“说”这种语言。

  象征性的语言是人类知道的唯一普遍语言。

  85:

  宗教讨论围绕着接受还是否定象征性的上帝这一中心问题,这妨碍了把宗教问题作为人的问题来理解,阻碍了在人本主义意义上可以称之为宗教的人性态度的发展。

  88:

  人不可能对上帝做出肯定的、明确的论述,却可能对偶像做出否定的论述。是否可以停止关于上帝的争论而集中揭露当代的偶像崇拜形式?现今的偶像崇拜已经不是崇拜巴力(Baal,太阳丰饶之神)和阿斯塔蒂(Astarte,生育和爱情女神)的问题了,而是国家及其专制权力的神化、机器的神话、对我们自己的文明的成功的神话,而这个文明竟威胁着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关心的是本质而不是外壳,关心的是经验而不是文字,关心的是人而不是教会,因此,无论我们是不是宗教徒,是相信新的宗教的必然性,还是相信没有宗教的宗教,或继续犹太—基督教的传统,我们都可以在否定偶像崇拜中坚定地团结起来。在这种否定中,比在任何对上帝肯定的论述中更能找到共同的信仰。当然,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谦卑和兄弟般的爱。

  摘抄时是让我妈给我念我在书上画下的句子,我打进电脑。结果有的时候我妈自己读着读着,小声说一句,嗯,有道理,就自顾自的读下去,也不管划线不划线了。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六):梵谛冈出售南美洲的房地产,售出所得就足以一天之内解决全世界的贫穷问题

  一般人认为天主教的教宗只是平凡的老好人,但是如果梵谛冈出售南美洲的房地产,售出所得就足以一天之内解决全世界的贫穷问题。罗马天主教光是在南美洲的房地产就价值5兆美元。耶稣会在16世纪透过征服者们入侵南美洲,并且占领土地;兴建很多耶稣会的会堂。

  耶稣会并不会直接控制所有土地的产权。他们利用旗下的公司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可能一家公司名下有几块土地,另一家公司名下有几栋大楼。这些公司的股东都是耶稣会成员。教宗甚至可以利用教宗谕令决定房地产的所有权谁。实际上这些房地产都是民众的财富。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全球主流媒体的幕后大老板,因而新闻版面很少提到他们。大家可以看到关于罗马教廷的新闻,但是关于耶稣会的新闻就非常少。

  一两句说不 清 楚,有些词发 不上来,详 情可百度 : 文有第一

  耶稣会先前就派遣特务渗透东方联盟。他们企图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跟世界银行掌控重置后的世界金融秩序。抵抗运动非常清楚他们的计划,也知道这些特工在银行的身分。

  《精神分析与宗教》读后感(七):读后感

  这是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了,半个月才看完。

  这本书像是一本宗教性质的精神启发经典,每一段都耐得住认真推敲、反复阅读。事实上,作者写书的态度也是很严谨的。如其前言所说,成书后的N年后拿来出版时,本想大刀阔斧修改一番,却发现原稿言简意赅尽善尽美,完全没有修改的必要。

  作者的精神态度很倾向于书中提及的人本主义宗教,差别只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崇拜对象。这估计是作者生活的大环境中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的缘故。这种追求自我、积极进取的精神取向值得推崇。

  读完后想了想,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取向(或称宗教态度)也很奇特。姑且称之为“权威主义崇拜”,同样地,没有一个固定的信仰对象。遇佛拜佛,遇神拜神,遇领袖拜领袖。几多历史人物,都被人们搬上了香台。远至大禹,近至毛主席。谁有能耐就拜谁,烧些金银纸箔就算是信仰了,理应就会得到神灵的庇护。说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国家,多少有些道理。再换位思考一下,神仙们或许也像当今的娱乐明星一样常常感到落寞,埋怨自己的“粉丝”不够忠诚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