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费马大定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10篇

2018-02-12 20: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10篇

  《费马大定理》是一本由西蒙·辛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6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一):“费马大定理”传奇

  皮埃尔•德•费马无疑是数学史中最令人着迷的家伙之一。他出生在十七世纪法国一个商人家庭,仕途一帆风顺,以至于有资格使用“DE”这个具有贵族姓氏的前缀。费马是个富二代,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数学上了。才华横溢的他被《业余大数学家的数学》一书的作者排除在外,“他那么杰出,应该算专业数学家。”当时数学刚从黑暗的中世纪缓过神来,整个欧洲只有牛津大学对数学研究积极态度。巴黎数学家从十六世纪传下来的守口如瓶并非是一种好传统不幸的是,“费马大定理”的两个核心人物都继承了这个不太招人喜欢的传统。

  一本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所著的《算术》跟随了费马一生。他在这本书上简单、潦草记下了四十八个评注。这些评注即是一系列数学定理,费马对此要么根本没有解释,要么仅仅给出一点点证明提示。后人任务便是求证费马潦草笔记正确性。例如:大于2的任意质数可以表示为4n+1或4n-1两种形式,其中n是某个整数。费马断定第一类质数总是两个平方数之和,而第二类质数永远不能表示成这种形式。质数的这种性质非常简单,但证明这种性质对每一个质数都成立则非常困难。大数学家欧拉经过七年的努力,几乎是在费马去世后的整整一个世纪时,才成功证明。费马说过,他对其每个评注都有一个证明,所以它们是定理。实际上,在后人证明这些评注之前,它们应该叫猜想而非定理。随着时间流逝,费马猜想一个个被证明,除了“费马大定理” ,因而,它也常被叫作“费马最后定理” 。

  读《算术》第二卷时,费马观察着毕达哥拉斯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叫勾股定理,它有几十种证明方法。这对费马来说,肯定没有吸引力——忽然灵机一动,如果将毕达哥拉斯方程X2  +Y2  =Z2  中的X、Y、Z的2次幂升级到3次幂会怎样?他发现方程将没有整数解。他试着将其变为4次幂、5次幂……结果都没有任何整数解。在数的无限世界里,竟没有“费马三元组”的位置,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费马在这个结论的第一个边注后面,写下了令一代又一代数学家为之苦恼的一段话:“我有一个对这个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在费马看来,它只不过是随手写在页边的众多数学评注之一。他从没想到,这个问题困扰人类长达三个多世纪之久。尽管他的好友梅森尼不断鼓动,费马仍旧我行我素,拒绝公布他的证明。费马十分满足自己外界挑战成功:只有我能证明,而你们不能。他并非与数学界毫无接触事实上,他与他们通信,在信中费马叙述他的最新定理,却不提供证明。这种明显的挑衅叫他人无法忍受。有人叫他“那个该诅咒的法国佬” 。费马仅有的一次与他人探讨数学的通信是同帕斯卡,他们探讨了概率论。当帕斯卡催促费马发表他的某个成果时,这个喜欢恶作剧的数学家说,“不管我的哪个工作确定值得发表,我不想其中出现我的名字。”伟人自有其特别之处。我们不能苛求费马改变个性,只能埋怨当时的图书出版商为何不将书籍的页边弄得更大些。如今的书籍并没多大改变,我们有理由相信,假如以后有费马式的数学天才再次降临,我们还会再受一次同样的折磨

  欧拉只证明了3次幂的形式。“数学家之王”高斯虽然没有研究过费马大定理,但他得知女数学家热尔曼(当时他并不知道热尔曼是女性)对证明费马大定理有突破性进展时,一反常态,忘记了他一贯的态度而显得惊喜万分。1825年,两个年纪相差一代的数学家在热尔曼的基础同时独立证明了5次幂的形式。14年后,法国人证明的7次幂的形式。在热尔曼取得突破性的工作后,法国科学院设立专项奖励,但以后每一次声明成功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证明都被发现致命漏洞。数学家渐渐绝望,大多数人认为费马大定理无法证明。他们端出笛卡尔的话证明他们的无法证明。笛卡尔说费马在这个问题上吹了牛。

  数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由假设开始,然后在自然界或实验室进一步验证它的预言能力。例如,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猜想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科学家于十七至十八世纪在实验室中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十九世纪末,汤姆逊发现了电子,原子不再不可分割。后来,陆续发现基本粒子与反物质粒子。现在物理学家猜想基本粒子是由更小的“弦”构成。数学则一开始就要求唯真。它从公理出发,经过逻辑论证,得出某种结论,一经证明便永远是对错分明。如果不经证明,便有犯错的可能。例如:欧拉猜想X4  +Y4  +Z4  =W4  不存在整数解。二百多年来,没人证明,也没人举出反例。直到1998年,有人发现了这个解:26824404  +153656394  +187967604  =206156734  这个解已经相当大了。事实上,欧拉方程有无数个解。如果数学不经证明,那么它所构成的数学大厦便有随时坍塌的可能。数学家不能容忍这种危险的存在。

  关于费马大定理,有无数数学家的传奇,甚至包括了决斗、自杀、绝望。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奖金的设立人却仅是一名数学爱好者。德国人沃尔夫斯基凯尔失恋决定自杀,他利用离他设立自杀的时间前的几个小时,在图书馆里翻看数学书籍,如你所料,他看到了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与其他著名世界数学难题一样,有中学数学水平的人都能看懂。沃尔夫斯基凯尔着迷了,忘记了自杀这回事。他立下遗嘱,以2007年为限,奖励第一个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人10万马克。奖金的设立使证明费马大定理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疯狂起来,以至于负责这笔钱的格丁根皇家科学协会不得不印刷大量的退稿卡片来应付来自各地的信件

  英国人安德鲁•怀尔斯默默埋头费马大定理很多年了。那时费马大定理已转换为证明谷山—志村猜想,但它同样令人绝望。怀尔斯像进行着007的间谍工作,成功地隐瞒了七年。这与他的前辈费马有神似之处,他们都不希望被外界打扰,又同时对荣誉十分渴求。毫不夸张地说,怀尔斯动用了自从人类发明数学以来的几乎所有的知识,汇集了20世纪数论中所有的突破性工作,才证明了费马大定理。他的证明写了满满二百页,被分成六章,由六个世界顶级数学家独立审核。很显然,经过358年的努力,虽然人类成功地证明了费马大定理的正确性。但这个证明用到了费马根本没听说过的模形式、谷山—志村猜想、伽罗瓦群和科利瓦金—弗莱切方法,并且,怀尔斯的证明即使浓缩到最短,也有一百页之多。这与费马留在页边的那段话格格不入。包括很多著名数学家在内的人认为,一定有以十七世纪数学知识为基础的简洁巧妙地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费马大定理至今仍没有完美解决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徐迟一本《哥德巴赫猜想》让全国人民忽然议论起“1+1”和“1+2”来。这其实是哥德巴赫猜想的形象说法。陈景在1966年证明了“1+2”,证明过程也写了二百多页,离最终的“1+1”只有一步之遥。但人类迄今为止,还在这一步之遥上努力。不仅是数学,每一个科学理论的发现与完善都是由一个或者很多个传奇故事组成,人类探索自然的好奇心永远不会得到满足。科学包含了功用利益,又永远超越功利主义。这是一个艰辛、充满传奇而又幸福的过程,即使是对数学一知半解的人读来,也觉得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二):真正推动文明车轮的人们

  这本书我非常推荐。写的非常浅显易懂,即便是文科生看懂整个逻辑也是没有任何问题(好像不小心黑了谁),配合BBC同名纪录片效果更佳呦。正经来说,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从一个非常好的侧面反应了解决一个数学(科学)问题所需要付出有时是惊人的,也许要费尽一整代人的努力才能在问题中前进一小步,同时,那些为了追求真理绝对正确而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数学家(科学家)们,真正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前进,今天我们所享受的一切,追本溯源,也许就来自于他们的某一句证明,或者某一次实验。当然,我相信,还是会有人一辈子都无法理解为什么证明形如x^n+y^n=z^n的不定方程在n>2时没有自然数解值得一代又一代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花费360年时间来完成。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三):数学,是唯一不朽的存在

  费马这个鸟人,活着可恨,死了可惜!一个不想搞出名堂的人,却臭名昭著了几个世纪,把后辈玩得团团转。毕达哥拉斯的数能成仙理论若是真理,那费马一定在天上看得不亦乐乎。从初中接触物理学开始,运动是绝对而静止是相对的定律一直让我深信不疑,却被这本书一开篇就推翻了!《三体》到最后吞噬了一切,世上怎么可能有“不朽”的存在?恍然大悟,是数学!只有数学,才是永恒,证明是绝对的,只要对了,就再也不会错。想起张五常的《经济解释》,他认为数学只有形式而没有内容,那是对经济学而言的,他反对搞经济学的人拿数学做文章。而数学本身是神秘的,是神留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一个待破解的密码。为何上帝要用6天的时间创造万物,220和284之间到底有多少秘密等等,这是一本能引人思考的书,同时也让你明白应试教育有多可恶,把数学这么好玩游戏给毁了!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四):热爱数学吧

  就这样在工作之余我把这本书看完了!希腊,埃及,从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开始到独眼巨人欧拉,数学之王高斯,拉斐尔,柯西的失败,库莫尔的论断,再到希尔伯特的逻辑梦想,罗素的努力却引来了逻辑悖论,哥德尔不可判定性定理的证明这宛如量子幽灵般的测不准原理差点让数学的大厦轰然倒下,原来除了是非竟也可以有似是而非!年仅21岁便逝去的悲剧天才伽罗瓦的理论成了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关键,再加上谷山志村猜想,历经几个世纪的沉浮从定理的诞生到证明,经历无数波澜,有着太多的曲折辉煌跌宕起伏!这费马一句让人蛋疼不已的话好生强悍!历经这艰难的证明过程,最后是怀尔斯成功了!看着这波澜壮阔的证明之路,成功失败起起落落让人感叹不已。。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五):理解数学与科学的区别

  在我看来,这本书除了描述清楚了费马大定理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证明求解的思维过程,最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一直以来在数学教育中最缺乏的数学理念教育。本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最有价值地方在于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数学和一般科学(主要是指物理)的区别,直接引用书本里“绝对的证明”一节里的话:

  费马大定理的故事以寻找遗失的证明为中心。数学证明比我们在日常用语中非正式使用的证明概念,甚至比物理学家或化学家所理解的证明概念都远为有力和严格。科学证明和数学证明之间的差别既是极细微的,又是很深奥的。这种差别是理解自毕达哥拉斯以来每个数学家的工作的关键点。

  经典的数学证明的办法是从一系列公理、陈述出发,这些陈述有些可以是假定为真的,有些则是显然真的;然后通过逻辑论证,一步接一步,最后就可能得到某个结论。如果公理是正确的,逻辑也无缺陷,那么得到的结论将是不可否定的。这个结论就是一个定理。

  数学证明依靠这个逻辑过程,而且一经证明就永远是对的。数学证明是绝对的。为了正确地判断这种证明的价值,应该将它们与比其差一些的同类证明,即科学证明做一比较。在科学中,一个假设被提出来用以解释某一物理现象。如果对物理现象的观察结果与这个假设相符,这就成为这个假设成立的证据。进一步,这个假设应该不仅能描述已知的现象,而且能预言其他现象的结果。可以做实验来测试这个假设的预言能力,如果它再次继续成功,那么就有更多的证据支持这个假设。最终,证据的数量可能达到压倒性的程度,于是这个假设被接受为一个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的证明永远不可能达到数学定理的证明所具有的绝对程度:它仅仅是根据已得到的证据被认为是非常可能的。所谓的科学证明依赖于观察和理解力,这两者是容易出错的,并且仅仅提供了近似于真理的概念。正如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指出的:“虽然这有点像是悖论,然而所有的精确科学都被近似性这个观念支配着。”甚至被人们最为普遍地接受的科学“证明”中也总有着一点儿可疑成分。有时候,这种怀疑会减少,尽管它永远不会完全消失;而在另一些场合,这种证明最终会被证实是错的。科学证明中的这个弱点导致用一种新的理论替代原来曾被认为是正确的理论的科学革命,这种新理论可能只是原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也可能与原有理论完全相反。

  接下来的一段结论:

  科幻小说作家和未来学家阿瑟·C. 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这样写道:如果一个有名望的教授说某事毫无疑问是正确的,那么有可能下一天它就被证明是错误的。科学证明有不可避免变化的不定和假冒。另一方面,数学证明是绝对的,无可怀疑的。毕达哥拉斯至死仍坚信他的这个在公元前500年是对的定理将永远是对的。

  科学是按照评判系统来运转的。如果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一个理论“摆脱了一切合理的怀疑”,那么这个理论就被认为是对的。在另一方面,数学不依赖于来自容易出错的实验的证据,它立足于不会出错的逻辑。

  本书最后“第八章 大统一数学”的“计算机证明”一节里,还有一段特别值得大家深思的话,在计算机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下面这一段,永远值得刻在所有的码农脑子里:

  这个奖到底是不是会被认领还是件有争议的事,但可以肯定的是计算机证明总不如传统证明那样发人深省,相比之下它显得空虚。数学证明不仅回答了问题,它还使人们对为什么答案应该如此有所理解。把问题送进一个黑匣子然后从另一端收到一个答案,这增加了知识但没有增进理解力。

  看,只增加了知识,但是没有增进理解力!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六):数学的故事

  使出少有追剧的劲头,在三天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本来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还在顾虑,这本书会不会深奥了些,要不要做一些笔记甚至准备一些演算草稿纸?结果当我看上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想法都是多余的,道理很简单:这本书更像是讲故事而不是讲抽象的定理。尽管书中涉及到了很多的定理、公式、推导和计算,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其实都不难,而且很有趣,尤其是那些有趣的历史上有名的题目,真是让人忍不住动手算上一番。

  尽管这本书最终讲到了解谜人怀尔斯而且用了很多篇幅,可是读罢全书,却让我感觉到这部分内容和前半部分来比较,相对无趣,更多的是讲怀尔斯解题过程的艰辛曲折,尽管读到他解答上这个题目的时候我也激动万分,但是和书前面的那些大牛对比,似乎少了些传奇色彩,也许正是书作者所说,他不苟言笑,是一个学者型的教授。

  而前面部分涉及到的那些大牛真实各个有着精彩的故事,比如出题人费马,经常在书边写些结论和公式,却很少写推导过程,他还喜欢把他推导的这些东西寄给科学院等,可是却不附上推导过程,那意思很明显:你看,老子又发现了一个定理,老子多牛逼,可是你们这群渣,老子把结论都写出来了,你们却连过程都写不出来!又比如本书作者的真爱欧拉,真是一个传奇的人,上学时候就能圆规直尺画出正十七边形,让我膝盖都跪碎了……可就是这么一个legend man,也只推导出了费马大定理的一种情况,可见这个公式被证明之艰难。

  当然,书中还有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比如沃尔夫斯凯尔,为了实现费马大定理被证明的愿望放弃了自杀,并且捐出全部财富奖励第一个推导出题目的人;再比如伽罗瓦,睡了法国神枪手的女人,在决斗前夜写出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结论和推导;比如热尔曼,这个嫁给了数学的女人,不让须眉,让人肃然起敬;而上古时期的毕达哥拉斯等人的故事就更富有传奇性了,其将数学视为了宗教……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在近现代的科学发展中基本没有做出贡献,而全书很多的文字写了日本的两位数学家的谷山志村猜想,因为它为费马大定理的破题付出了关键一步,也许会令读这本中译本的人稍感遗憾吧。

  当然书中还涉及到了精彩的破解密码的故事,其大质数相乘得到密钥的方法,以及二战时精彩的密码破解攻防战,书中这部分写到了偶像图灵,其由于同性恋的身份而备受歧视最终自杀,想想仅仅半个世纪之后的观念进步,人类还是迈大步在不断前进的。

  最后,实在是要强调一下,附录部分很精彩!如果错过实在是遗憾之极,这部分有计算,有推导,有反证,有归纳……很多的数学类型,每一道题都十分震撼!而且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的题目甚至是公元前的。

  如果家里有孩子不喜欢数学,不妨让他(她)看看这本书,也许从此孩子就会爱上数字不能自拔呢?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七):数学的理性与人类的感性

  费马大定理,一个困惑了世间智者358年的谜。费马仿佛无心却又有意的在《算术》书上所写的注记“我有一个对这个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让之后三个世纪各大杰出的数学家深受逻辑与才智的折磨。这整个证明的过程,可以说是从充满绝望的反抗到意外的转机,而没有这些数学家的隐忍的耐心和灿烂的灵性,这个定理证明的成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热情可能是维系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上的欲望的最重要的因素,数学家们对数学的热情能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付诸一切努力。然而由于数学的抽象难懂,数学家们大多是孤独的。可能也是由于这种懂得与孤独相处的技能让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为他们的热情会让他们在突破了某些难点之后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是拥有再多朋友与身外之物都无法相比的。正如安德鲁·怀尔斯被费马问题强烈吸引住的原因:“纯粹数学家就是爱好挑战。他们喜欢解答未解决的问题。做数学时会产生一种极好的感觉。你着手解一个使你迷惑的问题,你无法理解它,它是那么的复杂,使你一点也看不明白。但是后来当你最终解出它的时候,你会不可思议的感到它是多么的美好,它组合得又是多么地精巧。”

  同样因为数学的神奇魅力,沃尔夫斯凯尔从中得到的便不只是成就感与满足感了,他得到的是更重要的——活下去的力量。被他迷恋的女性拒绝之后,沃尔夫斯凯尔在极端失望中决定自杀,然而他被在无意中翻阅的数学书籍中有关库默尔解释柯西和拉梅失败的原因的经典论文吸引住了,之后他惊讶地发现了库默尔逻辑上的一个漏洞。他坐了下来,仔细审阅那一段不充分的证明,渐渐地全神贯注于做出一个小证明以补救库默尔的证明。这使他的失望和悲伤都消失了,数学重新唤起了他对生命的欲望。

  从这个方面上讲,数学的存在与人类的存在似乎是矛盾的。因为使人类主体区别于客观事物的是人拥有的意识与对客体的感受能力,这种意识的存在与感受的能力让人类不可避免地拥有感性。与感性相对的即是理性,数学体现了人类理性存在的一个方面。不论是出于感性的为情自杀还是出于理性的对数学的痴狂,其实都是人类智慧的证明,但是相比于理性的智慧,感性的智慧似乎总会让人们觉得更低级一些。可能是因为感性的智慧若是脱离的人类的存在,那么它就变得毫无意义,就像把人类从古到今的文明历史都强加在猫狗身上一样无意义。与此相对的理性的智慧,至少在人类出现的历史上是对万事万物普遍适用的,只要接受那些系统与规定。设想一下如果人类像猫一样每个手有四个指头,那么可能现在使用的就是八进制而不是十进制,那么人类文明就要在八进制的系统下建设。因为八进制与十进制并无对错之分,所以只要能接受这种体系,就可以在任何事物上对其进行套用:假设火星上有另一种生物,他们所有的构造都和人类不同,包括各种情绪感受系统还有维持生命的机制,事实上他们的组成有可能是地球上不存在的元素,但是他们的文明若想达到地球人定义的“高级”状态就必定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如果地球人想与他们进行交流,就肯定要通过椅子“体系”的翻译来了解对方。而这种“体系”对于假设中的火星上的生物也是一种理性的智慧。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理性的智慧要比感性的智慧高级。感性的智慧是在人本性上加之一些理性的思考,而理性的智慧更像是纯粹的,与人类无关的存在,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对数学没有兴趣,认为数学抽象难懂的原因。然而理性的纯粹性是否就说明了如果不存在理性,只有感性的人类将会变得十分愚蠢,根本就不会有“智慧”的存在。或是说如果人类真的只有感性,他们就又会自己创造出一些有关“智慧”的定义,然后继续沉醉在自己与自己的游戏中。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可能本来就很愚蠢地一直说服自己并不愚蠢,然而同时却发现了切切实实存在的象征智慧的数学,所以说数学的存在的人类的存在是矛盾的。

  数学作为一种理性的代表,让人类在真理的深渊中挣扎。数学家们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对真理产生过怀疑。比如,有些数学家在一些包括费马大定理在内的定理的证明始终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时就会怀疑是否这些定理根本就是不可证明的。罗素与不相容性的相遇;哥德尔的论文迫使数学家们承认数学永远不可能是逻辑上完美无缺的,他的第一、第二不可判定定理证明了要创立一个完全的、相容的数学体系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保罗·科恩发展的检验给定问题是不是不可判定的方法表明了确实存在不可判定的问题。这些工作都表明了费马大定理可能根本就无法判定,如果真是这样,数学家们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却在寻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证明。那这是否就预示着对这种艰难问题的求解本来就是荒诞可笑的?因为前人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假定费马大定理是正确的条件下展开的,只是因为费马说了一句“我有一个美妙的证明”就让所有人相信它确实存在,如果这只是费马的一个玩笑呢?或是因为他的逻辑错误导致的幻觉呢?“研究费马问题的风险是,你也许会虚度岁月而一无所成。”幸运的是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的不变性,它不会因为众人的意志而转移。即使费马大定理是错的,那么也可以通过找出一个特殊值来证明它是错的,即使这个特征值的发现也是十分艰难的。虽然真理不会变,但是人的意志要变起来就容易得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怀尔斯的成就能够举世瞩目的原因。

  虽然怀尔斯也怀疑过费马大定理的真实性,但是他也说过“只要研究某个问题时能在研究过程中产生出使人感兴趣的数学,那么他的研究就是值得的——即使你最终也没有解决它。判断一个数学问题是否是好的,其标准就是看他是否能产生新的数学,而不是问题本身。”在费马大定理没有得到解决的300多年间,数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曾经库默尔在1856年论证了费马大定理的完整证明是当时的数学方法不可能实现的,一百多年后,谷山-志村猜想的出现让数学学科的不同领域的连结成为可能,弗赖的论断表明:费马大定理的真实性将是谷山-志村猜想一经证明之后的直接结果。可是谷山-志村猜想在被研究30年之都以失败告终,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但是怀尔斯却仅仅依靠着儿童时期的梦想坚持了下去,最终用七年时间证明了谷山-志村猜想,又因为突然出现的灵光补足了之前论文的缺陷,最终完成了费马大定理的证明。

  虽然问题解决了,怀尔斯却有一种失落感,毫无疑问将永远没有问题能完全取代他曾对费马大定理所具有的那种迷恋。“童年时代的恋情”,怀尔斯这样描述费马大定理。能让他对这个世纪难题产生兴趣的恰恰是他与生俱来的感性,而由此产生的理性在达到顶峰时又让他回归了感性。也许数学是个纯粹理性的存在,但是人类对数学的热情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这也是为什么数学有一种抽象美感的原因。

  最后摘抄一段书中的话来体会数学给怀尔斯带来的神秘诱惑:“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肯定有一种失落感,但同时也有一种无比的轻松感。我着迷于这个问题已经8年了,无时无刻——从早上醒来到晚上入睡——我都在思考它。对于思考一件事那是一段太长的时光。那段特殊的漫长的探索现在结束了,我的心灵归于平静。”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八):这是关于江湖中费马大定理的传记

  千万别被书名吓到了,这本书并不是怀尔斯对费马大定理的详细证明过程,而是一个关于费马大定理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

  从毕达哥拉斯到欧拉,高斯,热尔曼,沃尔夫斯凯尔,图灵,冯诺伊曼,谷山,志村 到怀尔斯(不完全统计)中有关费马大定理的剪不断的联系,不由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个简单描述的猜想引无数英雄折腰,能在此留下一笔的都是风流人物。

  另外书中也介绍了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数学题,例如洛伊德的拼图游戏,因为我高中就特别喜欢玩手机里面的那个拼图游戏,当时我也隐隐猜到会有拼不成的情况,但我总是在最后快拼完的时候能看出来到底能不能拼成功,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公式来证明它是否能成功,没想到看到这本非数学书解答了我的困惑,这需要引入一个不变量逆推出拼图乱序状态的有效性。还有很多的数学题目可能对于非数学专业的人比较陌生,但也非常的具有技巧,例如勾股定理的证名,欧拉的网络公式,无理数的证明希尔伯特的旅馆等。

  作为一个数学专业的学渣,说说数论的难度。在大学时候上的第一堂数学课是《数学分析》,第一章就要求证明根号2是个无理数,我一看尼玛,这怎么下手。那时候我觉得最难的就是数学分析了,拿非数学专业需要学的《高等数学》相比,后者的难度简直弱爆了,后来发现原来我的惨淡还没完,《组合数学》不期然的来了,组合数学的第一堂课就看得我怀疑人生,这还不算完,上完了《组合》接着还有《数值计算》《微积分》《图论》《运筹学》《信息论》分分钟刷新世界观,然而我上述的那么多的数学教材在一本不到220页A5大小装帧的《初等数论》面前全被秒成渣。这就是数论的难度。在我们那本薄薄的惜墨如金的数论教材里面,花了两页纸介绍了费马大定理的一个小故事,并写下那让人又爱又恨的话:

  我有一个对这个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这也难怪花费了3个世纪将这个定理证明出来,这也难怪怀尔斯用两百多页的初稿将这个证明过程写出来,后期精简完善这个证明过程后也有100多页,这里面用到了几乎所有的数论知识还有部分几何数学,不过或许如书中所言,这个解答遵循着毕达哥拉斯和欧几里得的传统风范,这可能是传统式证明的最后一个范例,将来的成果可能依靠计算机进行野蛮式的证明。因为这种怀尔斯的证明方式很有可能已经达到人类的极限了,耗了8年,而且需要长期思想集中在这一个问题上,融会贯通古今所有的理论等等这一切都昭示着以后猜想的证明程度。

  最后希望数论学科能充分的被应用起来。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九):单纯的奢侈

  虽然是理科生,但是我数学一直不太好,最多是勉强做做题,考考试的水平,而且不管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学起来都比较慢。在我心里我一直觉得,数学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我心里的文科,是读、识、背、写、论。理科呢,是看、思、懂、解、用。数学在我心里高贵冷艳,又不像文科那样刻板呆涩,也不像理科那样眼花缭乱,就是数、形、算,不考虑人和事的关系,无关乎物体的运动,不食人间烟火,只存在于纸张上和幻觉中,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在一番严格的证明和精妙的计算背后,仿佛给人一种接触了上天的神明,探寻了世界的本源一般的奇妙感受。大一那时候刚学高数,我觉得比较痛苦,有高中同学在他的本科学的是数分,被完虐之后反而可以来显示被虐的优越感——你被高数折腾算什么,我是被数分虐的。那时候有一个段子,说学数学分析是什么感受,三大感受:1,这TMD也要证?2,这TMD也能证?3,这TMD居然还可以这么证?当然这只是一个段子了,可是你读一些数学的故事,数学家们的故事后你会发现,数学家们在别的方面或许没有大的亮点,在智商上,在纯粹的智商上,完全是碾压众人的。

  对于数学,十几年的数学教育带给我的基本是烦躁和无奈,一方面高高仰视数学这个怪物在验证世界运行的奇妙,一方面又在内心无数次怀疑数学的美感究竟在何处。当我同学告诉我他们大一的数分有道作业题是要求证明,实数在数轴上是连续的,当时我恨不得一头扎进火锅底料汤里。可是我学了吉他之后,当我知道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毕达哥拉斯就发现弦长、频率和音高的关系之后,我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无奈,原谅我对乐理的无知,竟然现在才发现艺术的最高点与数学相通。前段时间看一期罗辑思维讲到了这本书,莫名地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于是开始读。读完发现,这真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大故事。

  你知道,数学,尽管它对科学的指导和基础作用不可否定,它对人类物质和精神发展的奠基作用不可否定,但是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坚定,数学这东西,它更多地接近美学,说到底它是一场智力游戏,一场纯粹的智力上的秀优越的比拼。科学证明与数学证明的不同就在于,数学是绝对的,从不可以再被证明的所谓「公理」出发,进而证明定理,进而再严格地证明各种猜想,一旦证明了,就不出错,永不出错。而科学是依赖观察、理解与实践。物理化学生物,说到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模型。数学就不是科学,跟数学比,科学甚至不那么「科学」。

  数学一方面在贴近自然 ,当它抽象时,却有些反自然——在自然界中找不到对应的实体。负数的出现,以及负数的平方根——虚数的出现,都是人们面对不停地单纯地对数追问下产生的结果。虽然后来的实践证明对自然的认识中,它们非常重要。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大牛们都是高贵冷艳的主,把数学做成了宗教的毕达哥拉斯因为弟子一个不长眼的弟子西帕索斯发现了无理数根号二破坏了它心目中的数学殿堂,将其扔到河里淹死;几何教主欧几里得都曾让仆人给来问数学有什么用的人几个金币让人家滚蛋;写出可以看到上帝后脑勺的欧拉公式的欧拉,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眼睛给算瞎了;完虐正十七边形的高斯对费马大定理的态度是,证这东西有毛用?不要浪费时间。其实他偷偷在一直算,嘴上不说吧,谁知到呢。

  数学家玩的东西,那就是高端的智力竞赛。简简单单的数,他们愣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比如说盈亏数,毕达哥拉斯说,一个数的除去它本身的正约数加起来小于这个数的,就叫亏数,比如1+2+4<8,大于这个数呢,就叫盈数,比如1+2+3+4+6>12,完满数呢,比如1+2+3=6,哇,他们发现了这么一件事儿,觉得特牛逼。事情没有完,可以完更高级的,有多少这样的数?多少到多少之间有多少?奇数多还是偶数多?一路玩下去。那素数就不用说了,哥德巴赫猜想还没有变成定理呢。

  这本书的标题是费马,可是主人公并不是他。这个业余数学家之王一如毕达哥拉斯以来的数学家们,代代继承着对数的热爱,并且一步步地玩,玩得愈发高级了。比如一个数的约数加起来等于另一个数,而那个数的约数加起来刚好又等于这个数,好了,这下结下了亲家,就叫这对数为亲和数——继续玩,如果三个数满足这样的关系,就有三元组,五个数,就有五元组,他还发现,26这个数很神奇,恰好夹在一个平方数(25)和一个立方数(27)之间,找来找去,再找不出这样的数了。好了问题来了,自然数里还有这样的数吗?你说玩这个有劲吗?诶,不要闹,我们玩的是数学,数学是什么,说过了,纯粹的智商上的优越感和单纯而奢侈的智力比拼。你就说吧你证不证的出来,解不解的出来吧。不行退下。在数面前,众生平等。只要有笔有纸有脑子,是随时都可以说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的。

  费马在研究丢番图(对,就是那个在墓碑上都要给人出一道分数应用题猜他挂的时候是几岁的丢番图)的《算术》的时候,想到了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升级版是不是无解,顽皮的费马在他的惊天猜想的一侧写下了那句对世界的高逼格挑逗:「我对这个命题有一个十分美妙的证明。只是这里地方太小我写不下。」

  三百多年来,一串串神级名字从天空飘过,可从未有人抓住这朵恼人的乌云。为数学算瞎了眼镜的欧拉,神一般的老狐狸高斯,都难以爬上这座数学高峰。还有热尔曼,柯西、谷山丰、志村五郎,这些你只能在书里读到的名字,共同构成了这一场接力竞赛的绚丽画面。

  不读此书你不会知道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样一个看似逗逼的,“毫无意义”的猜想,竟然拯救了一个情场失意的德国商人的生命。1908年那位德国业余数学家保罗•沃尔夫斯凯乐,原定在午夜时分举枪自杀,严谨高效刻板的德国逗逼啊,提前几个小时就把书信、遗嘱和其他事情全部办完了,于是来到图书馆看数学书,结果如你所知,这位逗逼被这个逗逼猜想迷住了,午夜已过,沃尔夫博士不自杀了——他还要干一件大事——改遗嘱,留一大笔钱给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人,他坚信人类在99年内应该可以干完这件大事——他设定了2007年为限。

  最后,一个叫安德鲁•怀尔斯的数学家,利用了群论和椭圆方程解决了这个悬挂了三百多年的问号。或许难以想象,这个人从孩童时代起,第一次看到费马大猜想的时候,就梦想着拥有向世人解决它那一刻的荣光。而解决了费马大定理之后,安德鲁•怀尔斯说的是:「我得到了这种非常难得的荣幸,就是在我的成年时期追求我儿童时代的梦想。我知道这是难得的荣幸,不过如果你能在成年时期解决某个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事,那么再也找不出什么比这更有意义了。解决这个问题之后,肯定有一种失落感,但同时也有一种无比的轻松感。我着迷于这个问题已经8 年了,无时无刻从早晨醒来到晚上人睡我都在思考它。对于思考一件事那是一段太长的时光。那段特殊的漫长的探索现在结束了,我的心灵归于平静。」

  据说证明初稿就有两百多页,不管怎么样吧,后人们终于为费马找到了一个地方可以写下证明了。

  故事读完了,我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奢侈。

  几个世纪,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将人类对于数的知识推向极限,只为了一个业余数学家的一句看似玩笑的旁注,这是不是一种奢侈?无止境地用数和上天对话,只为寻找数是天地见最优美的谜语的见证,这是不是一种奢侈?用自虐的方式体验数学的美,算不算一种奢侈?体验高贵冷艳的数学的美,说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一次体验数学的美,还是在知乎看到一个关于自然底数e的回答(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96247),突然震撼地发觉,有一种触碰到世界运行齿轮的惊诧 ,似乎抚摸到了上帝的心跳。

  在日日通瞎忙的环境下来读一本闲书 ,还花了半个上午来写书评,又令我感到一丝的忧虑,什么时候我还能这的样纯粹,去看一个纯粹的故事,去看由一个猜想展开的300多年的一段历史 。而说到底,这个故事只是一场关于一句话的猜想的智力游戏,多么奢侈的故事,多么奢侈的阅读,我真害怕失去这样单纯的奢侈 。

  《费马大定理》读后感(十):费马大定理简介

  课上老师提到《费马大定理》这本书,但是当时快考试了,就只搜了BBC费马最后定理纪录片看了看。考完试又把书看了,看完后大概懂了,但是想写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怎样开始。好想任性的写下“看完后我有一篇很完美的介绍,但是今天很晚了,太困写不下去”如同皮埃尔•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三两句话给这个世界留下来358年未解之谜的潇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