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为什么是欧洲?》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为什么是欧洲?》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15 21:3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为什么是欧洲?》经典读后感10篇

  《为什么是欧洲?》是一本由[美] 杰克·戈德斯通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一):凭什么是欧洲

  阅读指数:7.5

  时间消耗:8小时

  为什么是欧洲?英文原文是Why Europe?很有点“凭什么是欧洲”的诘问。这让我想起已故著名公司法学家李博斯坦(Larry Ribstein)的名篇Why Corporations?(凭什么是公司),文中质疑我们对于公司为何成为主流组织形式的惯常解释。李博斯坦著述颇丰,且多有惊人论点,他于2011年平安夜辞世,着实惋惜

  跑题了。这本书算得上是加州学派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的入门介绍。加州学派的学者一般都反对欧洲中心论,甚至直接主张亚洲(或中国)中心论。他们认为在1500年世界近代史开始之前,东西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西方还在很多方面落后于东方。加州学派的学者在这样的基调之上展开了诸多研究。这本书一再强调欧洲崛起尤其是英国成为霸主的诸多偶然性,例如工程师与企业家合作,官方的开明,宗教宽容科技进步引致的认识世界的方法革新等等,这些都在英国破天荒地得到了很好的结合。书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气候地理位置发展重要性,有那么点气候决定论的意味。以偶然性为基调的讨论,多少有点让人不太舒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提到英国科学家主要通过不断的反复实验而获得知识并以此改变认识世界的方法,这正是英国经验论和欧陆唯理论对立的开始,也在法律层面逐步形成两大法系从理念到方法上的差异

  不过相比之下我更推荐另一位加州学者彭慕兰的著作《大分流》,可能是因为先看了《大分流》,所以觉得《为什么是欧洲》写得过于简单了,论证也不太充分。相比之下,《大分流》应是加州学派的经典之作。很早之前通读了《大分流》,该书可以给8.5分,其中也有些问题能激起我们反思,例如彭慕兰对这样一种事实感到惊奇:中国政府的垄断行为要比欧洲政府做得少得多,前者没有对糖、烟草、酒或其他日益流行的小奢侈品实行垄断,而这种垄断使欧洲统治者及其宠爱的商人获得非常多的钱(《大分流》第212页)。其实这很好理解:作为一个以土地为中心层层构建制度形成秩序农业大国而言,奢侈品交易所衍生出来的税收已经与土地距离甚远。常说国外的汉学研究有种隔靴搔痒感觉,不能达至问题的根本,但类似的反思在加州学派的研究当中时有激起,这是难能可贵的。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二):不适深度阅读,但可以获得很多启发和观点

  从书本身来看

  前五章一直在反对先前学者的观点,看着有点枯燥

  而且作者的很多论述缺乏信度,感觉就是提出了一个理由,然后找一些能够证明的例子数据写上去,可能是作者史学者身份限制,不过毕竟西方崛起这一个话题太过庞大,要在一本小书的体系内既完整论述又论证详实使人信服确实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

  后面几章给出了现代人明显认同的观点: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英国)

  然后就是对于工业革命和现代化原因的追究

  对于我个人来说,很多观点已经很平常了,所以读起来不是很有吸引力

  不过英文出版那年读这本书,应当会觉得很有价值的,毕竟都十年之前了

  总的来说,作者还是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原因提供了历史角度的辨析,强化了科学重要地位

  特朗普上台之后以及民粹主义东山再起的今天,读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往人类成就的一个回顾梳理,更是一个对于今天世界局势和各国内况的反省和警示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三):宽容的环境与开放的思想之于社会进步

  此书号称在中文英文两个相对独立学术圈内,横向对比研究了1800年以来的欧洲以及亚洲的社会变化,试图从而总结出欧洲崛起的原因。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史实,提出的观点也相当有价值,给我们这种从传统历史书上学习历史的人提出一个新的角度。

  在西方文明史中,“西方崛起”的历史可以简略为起源于民主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美国对全球军事,经济和政治控制。如果照这中论述来看,本书主要在描述大航海时代以及之后的50-100年的时间。

  但事实上,本书绝大部分的篇幅都在1500年-1800的时间里,也就是欧洲的工业革命之前。作者看起来太想反驳持其他各种西方崛起原因的人了,以至于本书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都在描绘1800年以前,欧洲不但不先进于亚洲,反而是整个世界发展的相对边缘地带,其文明和各项成就相对于亚洲的中国,印度乃至于伊斯兰文明来说都相对落后,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欧洲糟糕的气候和贫瘠土壤,使得人们需要艰辛的获取食物并很难有剩余可以供养社会的精英阶层进行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投入

  作者的思路清晰,他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因为这可以反映各国国内生产力的差异,围绕居民实际收入这一指标的研究显示1500-1800年这长达300年的时间里,欧洲和亚洲居民的实际收入几乎没有发生变化,一直呈现周期性波动的趋势,这和人口数量的变化所呈现的周期性变化非常类似,而欧洲,特别是英国这两个指标都于1800年后结束了周期性变化而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也就被成为西方崛起。

  作者在举例说明了技术,环境,社会变革以及人口增长模式等原因均不是产生东西方,甚至是英国和欧洲大陆产生大分流的主因后,将着眼点放在了法律,税收等方面。我们发现英国的议会制度和法律制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优势在于,英国的普通法(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英美法系)并非体现统治者的意志,这对塑造和保护个体自由方面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而议会则对政府税收有了监管以保证国家收入被用于支付皇家海军开支等而不是被皇室挥霍。但反过来讲这些并没有使国家税负减轻,而且这也只能说明欧洲在外贸航运方面获得支持。并不能作为产生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和证据

  去除了以上所有因素后,作者认为要解释“西方崛起”关键在于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广泛存在的对创新的渴望能力结论便是新的思想。而新的思想的产生则正如我的标题,需要宽容的环境和开放的思想。

  总体而言,《why Europe》可算是一本在探讨欧洲工业革命起因方面很不错的书,书中列举大量史实对其他各种观点提出一一评论,并通过对其他观点的批评引出自己对该问题的思考,吸引读者跟着一起往下看。本书对欧洲各方各面问题的讨论也颇为到位,基本没有放过各种可能因素,对工业革命前以及革命中的各种学说和发明也做了广泛的联系和思考,并对各个单个的现象建立关键并提起总结。对于想要了解欧洲崛起的原因的人来说,算是一本好书。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四):為什麼是歐洲──因為歐洲有培根

  總體而言,作者將以前歐洲的學者一些帶有“西方中心論”的論斷批判了一遍,印象深刻的就是每章開頭引述學者觀點然後跟著一句“這種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從宗教到制度,從貿易到戰爭,不一而足,其中不乏精彩的論述與駁斥,最後作者提供了自己對於“為什麼是歐洲”這個問題的答案,共有6條,我把它粗略歸結一下──因為歐洲有培根!有實證主義!雖然不能完全概括作者的論斷,但作者對於培根以及培根實證主義的推崇確是明確而果斷的,我以為這是很正確的。

  歐洲文明是在汗牛充棟的宗教經典上建立起來的文明,再加上宗教與世俗縱橫交錯的影響,使得歐洲的科學技術或者說知識學問在英國工業革命前都處於一種懵懂混沌的狀態。知識是為宗教服務的,而不是為科學技術乃至經濟貿易,而知識也是由貴族與宗教人士代表的社會精英所專有壟斷的,所以知識與科技的巨大生產力一直養在深閨人不知。而培根──在作者看來這是偶然因素──作為一個失意退休的法官,在職業生涯之後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研究知識與學問,當然這也離不開當時的背景──這個在宗教經典中堆砌起來的文明及人民的世界觀遭到了近代零零星星的科學觀測與實驗的挑戰,經典不再是經典,而培根關於“實驗才能給人們更準確的知識”的思想順應時勢,並且在英國這個有《寬容法案》庇護的知識天堂成就了他的實驗主義。

  在今天看來很多自然而然事情在當年確是了不得的變革!實驗主義之路走得並不平坦,然而它的威力是巨大的。培根之後,牛頓乃至整個英國皇家學會扛起培根主義,牛頓主義的大旗,使這種獲取知識的新方式與參與科學實驗投身經濟活動的熱情遍佈英倫。知識不再是神秘難以獲取的!只要你實事求是,就有機會獲得知識接近真理;實驗得來的知識絲毫不會不如宗教經典,也不會不如邏輯演繹。之後,各行各業的人們包括婦女都加入這場自然哲學革命,有了國家的支持,科學家知識份子企業家手藝人因“實驗產生知識,知識創造財富”走到了一起。科學成果與經濟活動間的橋樑被建造起來,頓時噴湧出巨大無比的生產力,工業革命啟動了,英國開始崛起了......

  相比較與歐洲,中國印度與伊斯蘭世界從古代開始就都有著燦爛光輝的文明,而之所以沒有在近代像歐洲一樣崛起,英國的工業革命確實是其中的重大原因。這些國家地區在1500─1800時間里,都因為各自的原因從官方意識形態上對民眾加以控制,就連歐洲除英國以外的地方也不能免於戰火頻仍宗教迫害與政治危機。嚴格的說,只有英國率先開始了工業革命,率先崛起於西方,崛起於世界,進而影響了整個歐洲或者西方世界。

  本來應該打五星的書現在只能打四星,原因實在有點令人遺憾,不知是翻譯的原因還是什麼原因,作者在書的前面與中間給人一種“為批判西方中心論而批判”的感覺,只要帶有“西方中心”色彩的觀點作者都不放過,可是卻讓我挑到了一些反駁的荒謬以及舉證的無力。比如在反駁韋伯“新教倫理促使西方崛起”時作者舉的是歐洲國家迫害新教徒和異端分子的例子,可是這並不是有力的反駁,新教倫理的作用在於讓人們重新認識上帝重新確立自己和上帝的關係,並且把目光從上帝那裡轉移到世俗經濟上來,以此“增加上帝在世間的榮耀”,這顯然和歐洲崛起是有關聯的;即使政府迫害教眾,在四分五裂的歐洲大陸,教眾完全可以選擇遷徙以尋找支持保護其信仰的國家地區;而且宗教改革和新教倫理更大的作用可類比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它使得傳統上僵硬單一的宗教教條有了多種解讀,大大豐富了社會文化,社會也湧現出了很多知識份子,而加爾文宗,聖公會也給英國人帶來新的宗教觀念,為後來的工業革命奠定思想基礎,這是不可抹殺的,而在作者這裡,新教倫理貌似不值一提,反駁得也莫名其妙。再比如,在“工廠是最關鍵性的創新嗎”一節中,作者論證工廠不是最關鍵性創新時舉得例子是除了發明了工廠,還有建橋用的鋼材和電報等等很多其他的發明,可是想想看,鋼材和電報這些發明不也大多是從工廠裡出來的產品麼?難道發明個工廠就是為了建個工廠在那而不生產東西?就算工廠不是最關鍵性的發明作者這舉例也難以服眾!其他的不合適的論證還有幾處只是印象不深就列舉這兩例,終歸還是瑕不掩瑜,打四星!

  最後,我很佩服作者的胸襟,從剛開始批判“西方中心論”時就有些許好感(雖然批判得不夠完美),到了書本最後,作者引出中國印度及其他國家崛起的秘訣──寬容高效的政府,科技教育的普及,經濟貿易的重視及開放的經濟體系──西方對中國的崛起已有所準備,但難得的是作者對中國崛起的預期與善意,竊以為中國做到這四點並不太難,中國未來大有希望,到時,也可以讓這些學者來研究研究為什麼──是中國?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五):技术的背后是科学,科学的背后是思想

  【http://blog.sina.com.cn/leiwon】关于1500年之后欧洲逐渐崛起的解释可谓汗牛充栋。有的认为地中海沿岸城邦的商贸传统使然;有的认为四分五裂导致的竞争关系使然;有的认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使然;有的认为全球殖民带来的意外之财使然……对于这些观点,赞同者众,亦不乏反对的声音,总之大家仍然处于争论之中。虽然如此,有些客观事实却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东西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分流源于各国生产力的大分流,欧洲崛起的直接原因是率先实现了工业化。

  林毅夫在《中国经济专题》一书中指出,西方在15、16世纪出现了科学革命,并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应用于技术进步为特征,从而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中国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则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的学习,于是科学革命也好、工业革命也好,均无从谈起。论及此处,林毅夫没有追问一步:为什么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而非欧洲大陆上某个国家(我想林老师一定是知道的,只不过怕跑题没有写进去罢了)?对此,本书作者在第八章给出了解释:

  1)1650年以后,欧洲出现了两种主要的认识论范式——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前者以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为代表,后者以英国哲学家培根为代表。

  2)笛卡尔创造了某种以逻辑和数学推理为基础的知识系统,他的欧洲大陆的追随者把理性置于经验之上,轻视实验的作用,这就限制了人们学习和探索的空间,甚至常常出现明显的错误。

  3)沿着培根的教导,英国皇家学会的经验论者积极使用仪器和科学机械来开展实验工作,以此获取科学知识。他们认为,这样要比那些从古代沿袭下来的的、宗教宣扬的、仅通过逻辑推导而得出的或者日常观察所得到的知识更为精确可信。

  4)历史发展的结果表明,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工作正是开启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这一过程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在了英国,而信奉笛卡尔理性主义的欧洲大陆则几乎落后了一个世纪。

  5)仅仅依靠数学和逻辑去思考自然,无法为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提供基础。必须在全社会广泛传播可控制实验的研究方法,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才能让工业发展走入正途。在18世纪的英国,这些必要条件首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一波又一波技术革新,进而触发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六):这本书相当好

  作者是公共政策学教授,算是历史社会学家。这本书逻辑严密,层层盘剥下来讲述为什么欧洲“突然”一下就超越中国、印度、奥斯曼帝国等强盛多年的文明,摆出一些常见的观点,例如耕作方式等变革、宗教差异、贸易抢掠,摆出事实一一否定,于是引领读者更深入地去思考,那到底是为什么嗫。在这个探寻过程中,把东西方进行了个全方位的对比,从地理条件到生活方式,从信仰传统到历史事件,很宏大,又很精妙。我的大脑就像放幻灯片一般,涌出许许多多画面(多半从电影里来的....)和历史八卦。当回顾历史或放眼全球(这本书同时在做这两件事)时,总是会让我觉得心潮澎湃,个人早就被这些洪流冲散了,心灵的愉悦和充实不言而喻。什么叫精神食粮,不读书的人真是不会晓得。

  我在读书笔记中摘了最后一章中总结六个关键因素的话。那真的是简版,建议还是读全文来理解,除非你对东西方的各方面都了如指掌。中间的分析才是最有意思的。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七):现代公民必读书

  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写书都是基于实证与逻辑的,非常有说服力。绝大部分被洗过脑的中国人都应该好好看看,清醒的认识这个世界的形成。通篇要点就是技术创新并产业化引领升级,而社会与文化是土壤。

  ----------------------要点-----------------------------

  1.1700年前

  1500年以前,欧洲在财富、技术和科学上仍然是比较落后的

  到了1700年,欧洲也只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上赶上亚洲发达地区

  1700以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欧洲的宗教、技术、贸易、法律和政府会在未来产生与众不同的优势

  2.1500-1800

  1500-1800年间的贸易扩张,只是代表着欧洲加入了早已存在的以亚洲为中心的跨洋贸易网络而已

  3.创造欧洲全新发展道路的六大原因

  A一系列新发现促使欧洲人质疑并最终抛弃了古典思想和宗教文本的权威知识

  把实验科学和数学研究相结合来研究自然世界

  C培根关于证据、论证和科学目的思想的注入

  D由仪器所推动的实验和观测方法的发展

  E宽容和多元性的社会,而非全体顺从和政府强加的正统性,以及英国国教对新科学的支持;1689年的《宽容法案》

  F企业家的资助,以及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与手艺工人之间紧密的社会关系

  4.现代经济增长的障碍

  A缺乏科学培训,缺乏成为企业家的机会

  教育投资的错误

  不注重培养工程技术和企业家才能

  而重视人文、艺术、医学、管理、法律等学科

  C受过训练、有想法和才能的人缺乏创立新产业的机会

  D封闭经济

  E宗教正统性对发明和革新的束缚,对科学技术教育的排斥

  5.追赶西方的方式

  A宽容而高效的政府

  坚实的技术教育

  C开放的经济

  D对企业家及贸易的支持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八):梗概

  第一章、1500年前后的世界:财富集中在东方

  1500年以前,由于其更为发达的农业和更为先进的技术,大部分亚洲国家比欧洲富有。

  究竟是为什么到了1850年时情况会发生逆转,亚洲开始变得贫困而落后于欧洲了呢?

  第二章、世界历史的变革模式

  “1700年以前在社会转型、技术或人口控制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是西方崛起的原因,然而在更广阔的视野下,它们只是历史起伏循环的一部分,而且和同时期其他文明所发生的情况也没有多大区别。”

  亚洲与欧洲的变革模式有所不同?

  一些学者认为,欧洲的社会变革模式很久以前就开始与世界其他地方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早在中世纪就开始出现,至少也不会晚于文艺复兴末期即1600年后(eg. 马克思:阶级关系;其他:技术变革、人口增长)。

  作者认为:都是不正确的,每一种观点都过分强调了1800年以前欧洲在阶级关系、技术或人口增长等方面与亚洲的差别。原因:1.对亚洲变革过于简单、模糊的理解;2.专注于某些特殊时期,如16世纪,忽略了上升阶段之后都会存在的下降;3.欧洲的技术变革看似可以证明创造性,但同时期的亚洲也发生了另一些作用同样重要的技术变革,例如16-18世纪中国出现了新的耕作技术;4.亚洲也会控制人口。——“直到1750年,东亚和西欧之间人口、农业、技术及生活水准的变化并没有出现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气候变化、疾病以及历史的长期波动

  “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地区能够逃脱这种每三四百年一波的人口下降即随后的停滞与缓慢恢复,其结果就是全世界人口呈现周期性的起伏波动……人口的周期性变动是与物价、城市化以及收入的长期变得密切相关的。”

  物价、人口、城市化及收入模式

  1750年,英国和中国平均卡路里消耗量几乎相同,甚至英国人还要略低于中国人。有的读者或许会对两国几乎相同的收入水平感到震惊——欧洲不是在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吗?英国17世纪的农业革命不是已经大幅度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吗?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是称霸于海洋吗?

  1800年以前长时段及全球化视角下的技术变革

  1800年前的技术变革,彼此独立地发生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而不是连续生成或累积出新的变化;很难说哪个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能在这个时代独领风骚。——偶然性

  变革还是革命

  “多年以来,欧洲和美国的学生们都被灌输这样一种观点,即西方的崛起始于17世纪和18世纪的英格兰。按照这种说法,当时的英格兰地区发生了一场农业革命,使得农业产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种农业产出的增长进而为制造业工人提供了食物保障……”。

  作者认为:“如果仅仅是农业产出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新水平,则很难认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早在中世纪时期……”1760年后,人口增加,农业产出很难提高。简而言之,我们这里所发现的是另一种循环而不是一场革命,1600-1760并未在农业耕作方式的创新和亩产水平的历史记录方面有所突破。大多数离开农业的人口没有将纳入新工业,而是传统手工业。中国同一时期也有农业的增长。

  “英国1800年前的早期工业革命……这些对于英国来说都是惊人的进步,但从很多角度来看这不过是对亚洲先进国家的追赶而已,因为这些国家早已能够生产出优质的棉瓷器以及大量的铸铁制品了。”

  “总而言之,到1800年时,无论是英国还是中国都经历了经济发展的最大变化,食物供给和棉纺织品的产量都大幅提高。但就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两国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还是处于几个世纪以来的长周期中。气候,人口以及工资的长期波动也造成人民生活水平的起伏波动……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也要等到1800年后才能出现。”

  问题:1800年欧亚农业文明处于同一水平线,又是什么因素导致两者的迅速分流呢?

  第三章 主要宗教与社会变迁

  世俗法则与宗教信条:宗教与王权的冲突

  1.既服从于宗教信条也服从于世俗法则(中国);2.宗教人员退出日常政治经济,集中在特定场所(如寺院)修行或传道;3.使宗教领袖成为楷模,而将政治领袖的角色交给非宗教的统治者承担(印度教、犹太教);4.宗教领袖保有世俗法则之外的宗教权利,额外拥有政治管辖权。

  宗教与经济增长:传统的观点

  韦伯:宗教改革阻止了在整个欧洲建立沉闷的正统观念的欧洲帝国的出现;新教信徒不再向教堂捐献财富;强调阅读圣经,导致印刷术和识字率爆发式增长。

  宗教与经济增长:进一步的观察

  1.“东方宗教”和“西方宗教”的提法不恰当(伊斯兰的定位);

  2.佛教鼓励探险行为、工程建设;

  3.500-1500年了,中国、印度、阿拉伯的商人推动东西方贸易

  4.竞争态势:欧洲并不独特;即便在欧洲,竞争未必促进经济进步;

  5.新教削弱了原有宗教和哲学的权威,这是筛选出的史料。

  自由信仰还是正统信仰: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的消长

  特殊的兴盛时代的终结几乎总是以权威的官方正统宗教的回归或强制推行为标志。

  举例:中国,宋朝,佛教、伊斯兰,甚至有基督教和犹太教;16世纪和17世纪的明朝涌现出大量的新思想和技术进步,17世纪晚期,清朝推行单一的儒教(理学),对很多领域的革新加以抑制。

  “自17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宗教宽容的氛围大大破坏了。在中国、中东和印度地区,异教思想被统治者们视为对政权的威胁,因而日益加强了对单一的、僵化的正统宗教的推行。”在欧洲,也是如此(耶稣会),17世纪末期以来,只有英格兰、丹麦、普鲁士宗教自由度是不断提高的。1688,英国《宽容法案》。

  结论:当有多种不同的宗教观点并存于一个多元化的、宽容的国家时,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往往是最高的;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强制推行单一、僵化的宗教思想, 经济发展往往受到束缚并逐渐衰退。

  问题:既然宗教是中性的,难道是因为贸易和武力吗?

  第四章、贸易与征服

  1500年前后,葡萄牙进入欧亚贸易体系

  葡萄牙胜利主要是能找到盟友对付某一孤立的国家,或是远离亚洲国家中心的地区。在面对陆地军事力量时,葡萄牙强大的海上军事优势几乎没有用武之地了。

  葡萄牙人的主要优势至于,亚洲大陆的强大势力(莫卧儿、明朝)不介意谁在从事沿海贸易活动,只要税收和贸易商品能源源不断留到内地就可以了。葡萄牙的贸易规模从未达到威胁。

  1500-1700年,欧洲势力在亚洲和非洲的扩张

  欧洲人的不利地位:亚洲需要白银

  欧洲的贸易地位看似提升的局面其实是不真实的——因为欧洲的商品没有大量流入亚洲,亚洲的商品只有很少一部分流向欧洲。陆路贸易几乎没有欧洲的介入。

  结论:直到1700年左右,欧洲在亚洲贸易还是小角色

  1700-1800年:扭转局面的尝试

  背景:亚洲商品不是来自异国的奢侈品,而成为了日常用品时,价值就降低了;中印获得白银越来越多,白银的价值下降;欧洲人口停止增长。

  方式:仿制亚洲商品;转口商品贸易;直接控制亚洲的生产商(必须深入内陆)

  18世纪,除了印度和印尼,欧洲人在亚洲和非洲强权攫取殖民地的行为不怎么成功;中国和日本的限制。

  “只是到了19世纪以后,欧洲势力征服全世界的进程才算拉开序幕。”

  1500-1600年,新大陆上的欧洲势力:西班牙的征服

  1600-1800年,新大陆上的欧洲势力:殖民与奴隶制度

  奴隶贸易获取的利润支撑了西方的崛起?(反例:法属海地、美国南方)

  奴隶种植业和奴隶贸易的利润真的推动了西方经济增长或工业化进程吗?种植园主没有把资金投向工业,利润不得不填补奴隶起义

  19世纪以前各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规模与奴隶制经济与它们的经济发展与势力扩张没有太大关系。1800年以前西方的崛起不是以殖民地和奴隶制为支撑的——是西方的崛起(依靠技术力量)和其他地区的衰落才使得欧洲强权得以在全世界扩张。(举例:太平天国、倒幕运动)

  帝国主义的代价和经济增长之谜

  “纵然我们认定帝国主义给欧洲以外地区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也不应把发展中国家的所有痛苦都归咎于帝国主义。”利比里亚未被殖民也一样穷,拉美独立后发展不好。

  如果帝国主义不能解释,那么先看看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是在何处、如何实现的。和以后的时期和同期其他文明相比,1800前的欧洲有多富?

  第五章、家庭生活和生活水平

  1500—1700年,英国和中国同样规模的家庭中,能够长大成人的孩子的数量是非常接近的。因此,尽管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管理上有很大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没有带来人口总体增长率的不同。→很难说婚姻模式或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造成了16-18世纪亚欧大陆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为了了解生活水平的差距,需要了解几个衡量生活水平的关键指标:

  1.预期寿命和成年人的身高(营养状况);

  2.城市工人工资和农场雇农工资(买得起多少食物)→直到1900年,西方的兴起还没有遍及整个欧洲;1800-1849年伦敦实际工资甚至和三个世纪之前持平,大部分城市只是小幅波动;伦敦是第一个突破欧洲前近代工资水平的城市→为什么伦敦如此快;为什么收入增长如此突然又这么迟发生;

  无论是欧洲和亚洲,1500-1800年尽管有波动,但总体上没有太大变化,欧亚差距甚至还要小于欧洲内部的差距。但是,亚洲的实际工资在1800年后没有继续增长,反而下降

  3.消费水平和构成(饮食、衣着、日用情况);

  4.城市人口数量(剩余产品)→1500-1800几个世纪中,亚洲拥有比欧洲更多的大都市;

  5.劳动生产率(1600-1700长三角比任何欧洲国家都要高;欧洲国家间的差距大于欧亚差距;1600后英荷增速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怎样增长的?

  自然坏境;人口增加后密集型

  为什么1850年后伦敦实际工资突然迅速增加?为什么亚洲的实际工资1800年后显著下降?(工业)

  结论:

  1.前工业时代,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生活水平有显著不同;欧洲内部生活水平也有巨大差异;

  2.生活水平的变化周期性波动;

  3.直到1800年前后,两大洲生活水平接近;1600年前后亚洲可能还要领先一些;1800-1950,大分流出现了;

  4.大分流源于各国国内生产力的差异。

  为了了解西方崛起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必须进一步考察政府的力量和工业技术的发展。

  第六章、政府、法律、税收与革命

  欧洲国家比亚洲帝国有更多的军事和宗教竞争吗?

  亚洲也有竞争,而欧洲的竞争反而加强了对宗教信仰的控制;亚洲存在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儒教等不同宗教信仰间的竞争。

  欧洲和亚洲革命与叛乱的周期

  欧亚所有主要国家在1500-1800经历了周期性的社会转型,往往是由于社会和政治危机引起的,这种危机在欧亚均多有发生。

  有观点认为,欧洲的反抗和革命与liberty和freedom有关,亚洲则相反。作者认为,欧洲的叛乱和革命除了英国和美洲殖民地,“基本都没有带来持久的自由和政治变革”(法国,1871年巴黎市民起义)。

  法律、税收和商业制度

  整个18世纪,英国一直是欧洲税收和关税最重的国家。对各类进出口产品的高关税和国内产品的高税收持续到19世纪,因此,认为低税收和自由贸易导致了工业革命的观点完全错误。

  问题在于怎样使用这些税收的

  1688年后,保证税收不会花费在国王的玩乐上,而是支付政府赤字和海军开支,良性循环。但不应该把商业和工业化混淆(反例:荷兰)。商人们在奴隶和蔗糖贸易或者亚洲贸易赚取的财富,往往用于家庭消费或者投资到了政府债券中,或者交税;英格兰银行没有对制造业企业发放贷款;早期棉纺织业、矿山、铁厂的资本投资几乎都来源于早期工业家自身的积累、朋友家人的借款。

  简言之:从欧洲海外贸易公司和伦敦银行家们的活动中,我们都无法找到新式工业的起源或者一条即将开启工业化进程的明确道路。

  信仰自由与多元化VS政府强制推行的正统信仰

  18世纪的英国,拥有保持独立的普通法法院、活跃的议会、由法律保护的不同宗教信仰以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官方教会。

  第七章、改变变革的步伐:真的发生过一场工业革命吗?

  17世纪早期开始,欧洲科技创新的数量迅速增加。这些变革没有使欧洲和其他地区间的生活水平发生大分流,绝大部分的变革只是帮助欧洲最发达的几个国家赶得上中国和亚洲的发达地区。

  如果“工业革命”指生活水平提升到了以往世界历史从未出现过的高水平,1850年前没有出现。1850年后才改变了生产方式的面貌,使欧洲的生产工艺和产量远远超过其他地区,并广泛提高了生活水平。

  如果把工业革命理解为过程,例如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地区的物质水平取决于新动力新机器新发明新技术,那么1750—1850年,欧洲的确发生了工业革命。

  作为工业增长源泉的技术革新

  改变了最基本的经济原则——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真正改变了欧洲和后来的全世界的,是诸领域长期不断扩大而且相互关联的革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广泛存在的对创新的渴望和能力?

  英国形成了社会风气,自然哲学家的思想、技师和手工艺人的技术、企业家和工厂主相互交流。

  这种风气如何出现并传播?

  第八章、亚洲与欧洲的科学发展轨迹

  科学发展的轨迹:从领先到停滞

  为什么没有像欧洲现代科学那样产生工业化呢?

  绝大多数前近代的科学传统都有共同点:1.对于自然界的科学理解嵌入在主要宗教或哲学思想而推导的宇宙观内;2.前近代科学的数学和自然哲学是相互割裂的;3.绝大部分地区,科学传统和主导性的观点地位稳固,于是进行修正性的研究,巩固和加强。

  为了应对政治和社会危机,统治者推崇正统的传统宗教。

  那么,新仪器和数学自然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发明又是如何出现的呢?

  1500-1650年,欧洲不同寻常的发展轨迹:从拥抱古典到抛弃传统

  160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新观测成果质疑古希腊的缺陷。而奥斯曼、莫卧儿、中国都在专注于解决内部问题,加强传统正统信仰。

  “于是,欧洲人而不是其他主要文明,突然发现如果想要理解世界和宇宙的真正性质,现在就必须要抛弃那些他们一直拥抱着的古典传统。”

  1650-1750年,寻找欧洲科学的新方向:笛卡尔理想主义与英国经验主义

  各种仪器贯彻要比传统的、宗教的、纯逻辑的、日常观察的更为精确

  1700-1800年,创造性的时代:从发动机驱动实验科学到发动机驱动工业

  实验知识可以为商人、手工艺人、制造商所用的观点。实验方法和最新科学发现的易得性把手艺工人和仪器技师转变为工程师,商人和工程师促使雇佣或资助工程师——与此相反,在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里,手工业、商业和科研工作存在巨大的分野。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而在1500年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思想家突破传统,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和经验主义研究自然界。然而,仅仅依靠先进的数学和逻辑,仍然会出现错误。要改变工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并且使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组成部分。

  结论:

  创造了欧洲全新发展道路的是六个特殊因素的组合:

  1.一系列重要的新发现促使欧洲人质疑并抛弃了古典思想和宗教文本的权威知识;

  2.把实验研究和数学分析相结合;

  3.培根过于论据、论证和科学目的思想;

  4.仪器;

  5.宽容和多元的文化而不是顺从政府强加的正统性;

  6.企业家的资助和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和手工艺人之间紧密的社会关系。

  现代经济增长的阻碍

  1.过分依赖自然资源;2.投资教育种类的错误;3.缺乏创业机会;4.封闭经济;5.宗教。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九):一些归纳

  全球贸易体系一直都存在,并不是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传统观点认为欧洲在贸易和征服中取得全世界,然而真相复杂的许多。

  葡萄牙。葡萄牙的贸易额占亚洲地区贸易额的百分比很少,与其说它在于亚洲人进行竞争,不如说它的主要对手是欧洲人。葡萄牙人征服依靠的是在土著地寻找同盟,且不能深入内地。因此说,它是进入世界贸易体系。

  欧洲人只能用白银交换亚洲产品,胡椒贸易从来没有超过10%。

  白银换货物的发展形式。开始仿制亚洲商品,从事转口贸易,调配商品生产地吗,深入内地,控制原料生产基地。欧洲人只能在土著地权力控制薄弱地区进行征服。(1800年之前)

  从奴隶经济中取得的利润并没有超过因为奴隶制而耗费的成本。新大陆的棉花种植对工业化进程的推动首先离不了技术进步。奴隶制并不能解释西方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国家并不是以来奴隶制。

  类似的推论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也无法解释被殖民地区的落后,其实这是一个西方的崛起和其他地区衰落的过程,西方的作用力比较有限。

  关于欧洲在历史上取得优势的各种说法

  欧洲的真正的发展始于1800年,物价工资出现了革命性增长。中世纪英国的人口并不比罗马时代更多,城市规模也没有更大。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变革模式在长时段视角下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全世界几乎没有地区能够摆脱三四百年人口下降的周期。欧洲的发展史14世纪一个衰落(黑死病),17世纪一次衰落(新的瘟疫和三十年战争)。基本规律是人口增加、城市扩张、物价上涨,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或其他因素,人口下降,带来贸易萎缩以及恶性循环。

  1800年之前的技术变革散布于世界各地,其总的特点是偶然性。

  关于英格兰农业的变化,其实是另一种的循环而不是一场革命,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可以从事手工业,然而农业产出却很难提高,一旦人口增加,农业就不足以提供足够的食物了。中国人口在明清出现增长说明农业上也出现了进步(多季轮作等方法)

  中印棉纺织业发达,西方国家只是在追赶

  两国的技术都取得进步,但是并未走出长周期

  宗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新教信仰并不能解释西方经济的兴起,这只是19世纪西方学者的看法,为自己的霸权寻找解释。

  17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范围内宗教宽容的氛围被大大破坏了,然而英格兰、丹麦和普鲁士保持了很好的宗教自由原则。

  欧洲和亚洲都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几十个国家政权

  欧洲和亚洲的政治变动都可以说的上是比较大的,亚洲的政治变动往往被人所忽视,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亚洲的政治变动没有改变上层和精英。欧洲早期的革命只要求少数群体的自由,广泛的自由是在现代工业建立后普通工人经济力量增长后才得以实现的。清朝取代明朝后,统治者遣散大土地所有者,使农业经济的主导者成为家庭规模的所有者。17世纪叛乱后,奥斯曼帝国权力移交地方精英。

  相比于大陆法,英国采用普通法和陪审制度。英国的税收是很高的,不过是用于国防事业而非王室奢侈消费。欧洲的海外贸易公司和伦敦银行家们并未在国内工业发展中进行投资,公司法可能带来商业上的成功但不一定带来工业化的进步。

  英国的法律系统保障不同信仰

  1850年前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革命是数千百发明形成的合力,不能从过去社会中寻找原因,也不能单单归于几项发明。

  各国科学发展有各自的轨迹,欧洲科学的新方向来自英国经验主义

  《为什么是欧洲?》读后感(十):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蝴蝶效应是个很玄妙的东西,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对岸的一场海啸,然而反过来说什么事情因为没有那一下轻轻的翕动,而彻底不一样。我总是想,很多时候,人们爱说的“如果”也都寄望于那些个想象中小小的蝴蝶来改变现实。可是,生活不能只靠一个如果来改变,因为一个如果变了,那么剩下的结果也就变了。在这方面,历史,更甚。

  曾经上刘老的课听他说,看着那历史,你会看不懂的,怎么好事都给别人撞上了,戊戌变法也好、洋务运动也罢,甚至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国民政府,但凡有一个坚持下去了,我们会幸运的多。就像这本书一开始吸引我的原因,他的名字实在是让我无法割舍,我太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是欧洲?

  或许是我冀望太多,然而这事原是没有什么人能知道为什么的。

  本书的开头否定了很多原本通行的略为简单的注脚欧洲崛起、亚洲没落的观点,不得不说有些振奋人心,这也是加州学派的不同之处。然而,关于人口数量、商业的发达程度、科技水平等等的简单对比却并不能直接得出他们的结论。并不能每一次都通过在一个角度的比较,由亚欧都曾经发生过甚至亚洲更早更全面更深入的发生就得出结论说这一方面并不是欧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亚洲也曾拥有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多的接受传统历史观,甚至是官方扭曲的历史观的中国人,我本能的认为商业在亚洲大陆并没能够扮演足够的作用。虽然我们的商业程度或许超过了欧洲,商业水平例如纸币、运输、GDP的数量都远超对方,但如果在亚欧都重农抑商的大背景下忘记了中国对商业的不齿,其最后的结论便无法说服我。

  背景对理解一个社会的运行至关重要,否则就无法弄懂其中的症结所在。打小看水浒传,就直接对他结局没能彻底理解,不理解为什么会被招安,不理解为什么宋江最渴望被招安,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可能造福他们的子孙。然而只有知道宋江作为一个“吏”在宋朝的体系中他的未来子嗣是没有资格参加科举的,知道宋朝十七个节度使中有近半数以上是被招安的“草寇”,你就会明白这本书、这个故事、这群人一开始的结局就几乎注定了。

  即便如此,本书在分析论证中的严谨仍然是值得尊敬的。尽量通过翔实的数据来还原当时的状况,后半部分的内容更是几乎构建在平均工资水平、人口水平这样的数据基础上,可见其信心。作者打破传统视角,将一些固有思维中的认识一一破解,也正是依靠着许多数据上的对比,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崛起背后的力量。

  最后,纵观作者最后提出六个早就欧洲发展的特殊因素以及对现代经济增长形成障碍的五种情况,比较高屋建瓴的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却还是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开放开明的社会风尚、宽容文化之类的,以及本书后半部分提出的巩固王权、强权中央政府压制反对意见和加强正统信仰稳定社会总是会扼制独立思想和创新发展。总有些新瓶装旧酒的感觉,更何况即使对天朝的现状百般不满,而这样的不满中也包含着压制反对意见以及创新的枯竭,我总是想要一厢情愿的喊一声,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扯上政治或者是反对专制的大旗?或许这只是一厢情愿,然而某种程度上这种一厢情愿是前三章中作者为我许下的。

  最后的最后,这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作为一个西方学者,作者已经非常努力,并跃出了传统学说的拘囿。第六章中对于政府的论述中更是对清政府的加强正统信仰,变本加厉的恪守儒家文化,“事实上,被我们今天当做是属于中国儒家政府和社会行为的很多典型内容,都并不适合于之前的中国历朝历代,而只是在清朝以后才发展起来的。”类似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