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年与故乡》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1: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10篇

  《童年故乡》是一本由[挪威] 古尔布兰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1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一):回忆“从前”

  今天天气很冷,中午刚吃完午饭就收到当当网快递的电话,火速冲下楼,付费之后迫不及待的拆开这本装帧朴实精致的《童年与故乡》,封面简单牛皮纸质地,丰子恺先生手写的标题,似乎还闻到久违了了的碳墨香味,仿佛又回到童年时代学校刚发了新书总要习惯要嗅嗅。

  下午很轻松地翻看了大概三分之一,古先生生动简洁的漫画配上丰先生的手抄繁体字,像是小时候阅读的大号小人书,里面有着一段段有趣悲伤甜蜜、恶作剧的甚至诡异的。。。的天真体验,我想这是我们每个人在那充满好奇的童年都会经历着的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二):《童年与故乡》之读书笔记

  读书摘录:

  等到九十岁的时候,他软弱了,他的良心开始责备他。他为忏悔而祷告。

  “亲爱上帝,你早就认识我,我是里尔斯 黑尔杰恩,你现在一定要救我。

  我既不酗酒,也不胡闹。

  我才九十岁。”

  巴尔的悲哀是无法形容的,他过不惯孤独生活

  他把夏天支撑过去,到了秋天,他简直不能动了。大地在召唤他,他在十一月里死去了。

  我因为沉默,变得十分忧郁了。

  最后,我坐在闵兴的夜车里面,夜是长的,然而一下子也就天亮了。我走到走廊上去眺望。

  我们就要到了,然而看不见什么南方的气象。

  最后远远地现出两座尖塔的影子,这是圣母教堂

  但是没有椰子树的踪迹

  我完全定心了。这里到处是结冰的沼地,像我的家乡一样

  我就这样来到闵兴。

  我还住在这里。

  因为我没有被送回去。

  2011年5月16日 写于兰州西关 沐田书店

  书的质感很好,包装非一般国内图书可比,看得出出版人是下了番苦心才有而后的作品。咋一看,还以为是台湾或是香港出版的书,细一看,原来是老六策划出版的。丰子恺的书法和插画都很好(词穷了,岂止一个好子了得啊,没看过的人不知道。),丰子恺先生说对吴朗西的翻译稍作修改,但我觉得那修改如点睛之笔,无论是添加还是删减亦或是换个词语都刚刚好,读起来很上口,似乎一气呵成,如神来之笔

  单就古布尔兰生先生所著述的原著内容来看,所描写到的童年时候的所见所闻你我亦或多或少的有类似经历,看似不禁意的点点滴滴,其实更透露了对生命人生世事最初的观察和探究是如此的可爱,尽管在成人之后,那份可爱里参了份无奈

  中国有句古话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并且中国人深信入土为安。为此此书很对国人的口味,尤以离乡在外多年的浪子为甚。

  事总与愿违,正如古布尔兰生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回到故乡,或许正因为如此思乡之情尤为强烈才促使他完成此书。以抒一颗浪子漂泊但未忘原乡的赤子之心

  不由的想起胡兰成先生在《今生今世》里说过的一句话:“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转而又说他的哀而不伤。这个老家伙总是这样的调调,我大致理解为他不愿面对欲辨已忘言的那种心伤而已。

  扯远了,回归正题,丰子恺先生随图附着的文字是繁体的,但是很耐看,也很配对。此书的后面附有原版的简体印刷体文本。算是照顾不熟悉繁体字的年轻读者吧。我是照着图读完丰子恺先生的手写体的。好文好字好图,一举三得。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三):推广一下

  这是一本漫画文字书,作者以漫画和文字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一个19世纪晚期的普通挪威少年的普通生活。书中的文字和漫画结合的很不错,让我这个与那情那景全不相干的读者,能够感觉到那时那地,真实的体验一下100多年前的欧洲生活。尤其是书中的画画形象,字又写的飘逸,再配上厚实的纸和浓浓的墨,让人很有提笔的冲动。唯一稍显美中不足的是,漫画并不是我的最爱,而读到它时年龄也有点偏大。我想,如果我再晚生几年,是一个十几岁就开始被漫画包围的小孩,在20岁时我一定对它爱不释手。但是,虽然没有在最合适的时候遇到,总算是本好书还没错过,这样也还幸运吧。我的幸运之外,还可以让我未来孩子幸运一下:从今以后,亲手感受纸书之美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了。

  不过,在这里推广这本书,内容只是理由之一。在书的价值已经很不完全取决于其内容的今天,该书的附加值和性价比更加诱人。它的附加值来源于四个人名:古尔布兰生、吴朗西、丰子恺和张立宪。虽然我们大众,大多数时候都只听过第三个名字,甚至有的连第三个都不知道,但这四个人,在弄这本书时,都已成为业内的行家了。

  古尔布兰生,是漫画和文字作者的名字。这位作者1873年生于挪威,二十岁后赴德国慕尼黑从事漫画杂志编辑工作,而《童年与故乡》这本书是在他61岁时的1934年在德国出版的,此时,这位从小爱好画画的人完全已经无愧于“杰出的漫画家”这个称呼了。

  吴朗西,是译者的名字。这位译者从1934年开始成为编辑,1935年创办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中外名著,与巴金、鲁迅也有过多次合作。《童年与故乡》的翻译出版,是他在1951年完成的事。这时,他还在文化生活出版社主持工作。

  丰子恺,是该书中文版中那些飘逸的中国字的书写者。鉴于这个名字的普及性较高,这里就不再多说。只讲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书写者:作为一本漫画文字书,《童年与故乡》的德文版是采用手写的形式,在中文版出版时,吴朗西认为这一点值得借鉴,所以请了漫画名家丰子恺来配字,而丰子恺也很喜欢这项工作,欣然同意了。(以上三人资料主要来自张立宪博客

  张立宪,是该书中文版第四版(即2010年版)的出版策划者。这位策划是中国著名出版人,曾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还任过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领域。 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其追求完美一丝不苟,均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颜。对于《童年与故乡》这本书的再版过程,在他的博客里有详细的记载。(以上资料来自百度知道)

  由这四个重要人物所增加的附加值,使得2010的《童年与故乡》中文版有了阅读、收藏和送人三种作用,而为了回馈《读库》的老读者,该书的策划者张立宪又在自己的淘宝店上打出了不高的价格(定价RMB78,淘宝价为包邮价RMB42,该书为大开本,精装),使得它的性价比也足够合适。

  好了,谁想买,就去淘宝的读库专卖店吧(到目前为止,这里已经卖了1000多本,剩下不过几百本,有人愿意去抢吗?)。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四):每个人的童年与所有人的故乡

  每个人的童年与所有人的故乡

  □三皮

  打扫房间,从一个几乎被光阴遗忘角落找到了一本多年前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挪威漫画家奥纳夫·古尔布兰生的图画书《童年与故乡》。在这本书里古氏用40篇散文200幅图画,生动有趣描叙他自己的童年,家庭初恋等生活故事同时旁触到北欧的大自然动物,以及淳朴粗野的农民生活。

  更加想不到的是,居然还在最后一张空白白纸上看到自己用那个时候稚拙的笔迹把自己假想成古氏写下的一长篇文字。 

  “我叫奥纳夫·古尔布兰生(Olaf Gulbransson).如果可以活到今天,那么,我已经整一百三十岁了。即便到了这个年纪,我甚至还是会逗留在德国闵兴(我二十岁来到这里一直到我老去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甚至还是会继续在《Simplicissimus》漫画杂志社做我的编辑工作。我太喜欢漫画了,从我六岁上学那一年起,一直喜欢到现在,已经喜欢一百二十多年了。

  小时候我有些笨笨的,那时候我喜欢的是草。我喜欢走到那些比我高得多的草丛里去,那里面真好玩:满眼睛绿色微风阵阵,它们被吹得彼此碰撞在一起,发出一种青翠的声音,伴着泥土气味。我听到这样的声音,觉得比每个礼拜教堂里的音乐还要好听

  草里头还有鸟儿,它们把草茎连在一起做窠。我必须掂起脚尖才看到那些待哺的小鸟。它们饿了,我就把我的唾液涂在草茎上面喂它们,我把草茎插进它们的嘴巴里去,它们欢快的叫起来。那样弱小,甚至还没有眼睛!

  这些童年里又欢乐宁静的光阴多年来就象一张风景画一样悬挂在我心房墙壁上,午夜梦回,总是影子一样漂浮到眼前。总是在瞬息之间把我带回遥远的故乡和更加遥远的童年。那些过去的事那些过去的人以及那些积满了灰尘的陈旧的物件几乎形成了一块结石,不经意就碰击纤细的心灵,打开那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跌入那个一去不返的旧日美好时光之中。我要将这样许多张心灵版图上的图画拿到现实里来。

  到了一九三四年,也就是我六十一岁的时候,我终于出版了一本叫做《从前》(ES WAR EINMAL)的图文书(在遥远的中国它被翻译为《童年与故乡》)。这是一本充满怀念之情的小书,在这本书的头一页我就画了那些童年的草、草丛里的鸟窠,当然还有那个站在微风吹起的草丛里喂给小鸟唾液的小小的我自己。

  现在看起来,那个时候的我是多么的微小啊。头一幅图画里的那个我头朝着纸张的另一面,那样矮,稀疏的头发,松松垮垮的半开裆裤子。我的头那样的深入纸张深处,我能够看到什么呢?

  我看到了只属于我们北欧的那些自然风光,看到它的动物、山林,以及纯朴粗野的农民生活。那是怎样本真的一些人物呀!好象活得全没有渣滓,对于生活充满了激情;同时,对于死亡也不缺少必要恐惧

  我至今记得那个叫里尔斯的老头,年轻时候用斧子砍死了他的情敌,直到九十岁,他软弱了,他的良心才开始责备他,他为忏悔而祷告。他在大地上做最后的漫游,他太老了,跌倒在离开黑尔杰恩不远地方的一个沼泽里,他越挣扎陷得越深。到了傍晚,他太疲倦了,便开始祷告,他合拢那衰老的冰冷的两手说:“亲爱的上帝!你早就认识我,我是里尔斯·黑尔杰恩。你现在一定要救我,我既不酗酒,也不胡闹。我才九十三岁。”

  里尔斯九十三岁的那一年我才六岁,进学校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算完全的明白我们的国家叫挪威,我们附近的那个城市叫做克利斯坦那,也就是现在的首都奥斯陆。我就是在这个城市郊区的乡村度过了我的童年,并且一直过到了二十岁,然后我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

  那些天真烂漫的乡村生活到我五十岁的那一年开始反复在我眼前浮现,以至有时午夜梦回也历历在目。然而身在德国,故乡遥遥,那些故人事情折磨着我的神经,使我惊觉年华老去。返乡之旅并非艰难,而再入童年却是没有可能的了。再者战争频仍,故乡恐怕也不是往日故乡了吧!

  幸好我还有一支笔,我用这支从离开故乡就一直带在身边的墨水笔绘制了两百幅漫画,还用四十篇散文描叙了我的童年、家庭、学校、军队、初恋,以及形式各异顽皮的生活。

  我做完了它们,觉得这一生心满意足了,觉得只有这些才是我心底诗意也是最真实的东西。这是一个交待,安妥了我遗落在时光中的那些纯真。这样的纯真惟有童年在故乡的时候才显得那般的细致体贴,如一股清泉静静流过心间,充满友善,不带一丝愤怒。让我的那些政治性漫画见鬼去吧,我老了,我只渴望那童年的平静,和那故乡弥漫到一切角落的安宁

  而时光是这样的飞快,我现在更老了,一百三十岁!然而,就象多年前我用我的十个阿尔给一个心爱的姑娘买了一个糖老鼠,身上再没有一分钱了,就徒步走了四十公里,终于走到特拉门,不但肚子饿,脚也受了伤。礼拜堂的大钟在空寂的市场上面正敲着十二点,太迟了!我不敢去惊动这个姑娘的家属,于是躺在一张椅子上睡着了。大清早我去敲门,她的叔父被我吵醒,生气地叫到:“阿丝达昨天坐火车到火克松去了。”我拿着那个糖老鼠,楞楞的站在那里,满眼睛的泪水,是那样的疲惫,仿佛一下子就老了。

  只是,我想,要是能够再回到童年的故乡,我仍然会买了糖老鼠,仍然会心甘情愿的去走那四十公里的路,即使脚伤得再重,也是真正的心甘情愿。

  但是,亲爱的上帝再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了,我除了坐在窗前,看这样一本饱含着思念感伤的图画书被城市上空吹来的微风一页一页的翻过。

  我除了去冲一杯最苦涩最苦涩的速溶咖啡,然后坐在那里静静的把它喝掉。双手再无力气去做其他任何一件事情……”

  时日久远,我这些稚拙的字迹受到地面潮气的侵袭,胳膊腿子都臃肿不堪了。然而读着这些多年前的文字,再回头去翻看那一张张简洁的图画,在这样的深夜,立即陷入对童年与故乡不尽的思忆之中。

  微风拂面,空气里有雨水潮湿的味道,嗅觉也好象回到了最原始的童年,所有的一切都安静的存在着,想到这无所不在的宁静就在手边,触手可及,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五):【默之读书】从前的童年与曾经的故乡

  从前的童年与曾经的故乡

  □三皮

  我曾一度以为绘本不如动画,少掉了流畅的意识和丝丝入扣的背景音乐,再精美的册子,因其静态示人,总丢掉了些牵引心魄的驱动力。后来读到古尔布兰生才发现这样固执的想法需要修正,一概而论的理念往往失之偏颇,不曾邂逅经典而妄言优劣,徒然落得短视的罪名。

  也许古尔布兰生这一本《童年与故乡》就只当是静态的,一帧一帧地贯穿着对于往昔的遥望,非要连缀起来,就必然要毁坏那一种放言不羁的淋漓,也将削弱那么一种于己有关又仿佛身在事外的超脱,他这样淡然地叙旧忆往,在线条上是闲散数画便即形神毕肖地勾勒出人物音容,在文字也是轻描淡写就活灵活现说尽了乡间身畔的成长与衰老。

  有时候,衰老来得更其泛滥,其间潜隐着诸多的死亡,落下桅杆、跌落泥塘、“没有人再给赫克鲁地梳洗背上的毛了。他受不了,他生病了。这样一来他便不得不死了”……不晓得是原文就是这般腔调呢,还是身处乱世的吴郎西先生译笔如此,总归是连写死亡亦是如此轻描淡写,这样淡漠而又现实,愁绪用叹息道出,再轻微,也绵长。

  及至你去细察那挪威乡间的人事,尤其静夜,那本来陌生的场景便即跃现眼前,个个生龙活虎来到身边,也就如你的旧交故友,就是你童稚的玩伴或暗恋许久终未如愿的恋人,或逝去的雌猫雄猫甚至流浪猫,那些以为遗忘的昔日点滴为其一勾引,就又回到身边,这一次带了无限的怅惘,带了无穷追索的失落,虽美好却久远,虽久远却清晰,是这样奇怪的情绪,挑动了无尽的追思。这时候的绘本文与画已经交融一处,无法分割亦无从解剖,它们就那样相得益彰,形影不离,谁也离不开谁。它将一再向你证明古尔布兰生当日成此佳作定然是一气呵成,完全有如神助,是把线条当作了字迹,又将字迹用线条的思维结构,交互错综,分不出宾主。

  不过两万个字的容量,倒充塞了几乎最辉煌也最奇妙的小半生。游丝一般的思绪貌似散落,实质一一有所出,总是交织一种时日远去,好时光不再的悲怆。不啻你翻到哪一页,总可以兴致盎然的读下去,类如“他合拢那衰老的冰冷的两手,说道:亲爱的上帝!你早就认识我,我是里尔斯•黑尔杰恩。你现在一定要救我。我既不酗酒,也不胡闹。我才九十三岁。”的段落层出不穷,镶钻一样点缀在叙述之中,时时让人解颐,甚至莞尔一笑。

  古尔布兰生没有过火的讽刺,倒也不是英伦风那种一本正经的幽默,他只是乡间多语的老农一样叙事,是否这样原生态的书写正是挪威人的民族性格使然?天地冰冻,冻出了平原、山地、雪橇、河流,此间的童年也好故乡也罢就总可亲可爱,是粗布衣裳上的一点油渍,经久不散,带着某日闹酒时的朗笑与喧哗。

  1873年生人的古氏二十郎当岁移民德国,从此做了闵兴(慕尼黑)人,再也不曾回去故乡,这样状态下的故乡先不谈梦魂牵系,便是午后打盹前的一番畅想怕都带着眷恋的吧。而抵死回不去的故乡正如永远回不去的童年,是每个个体一辈子的纪念,愈发苍老则愈发光辉,渐渐照彻朝向消逝的路。

  从前与曾经到底带着悲观的色彩,既有的荒诞不再具有无稽的困惑,既有的愉悦也慢慢褪色,风化成帆布白,任由你着色,任由你涂抹。以此来看,个个人皆有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童年与故乡,猫在无从抵达的从前。这一点正如滴漏,也即沙漏,细沙流下,时光逝去,是简直连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们翘首望向苍穹,雨水斜过柳丝,除非溅落眼中,身理上万不会有任何动静,心固然要怅惘,那也是心的事情。恰恰是那雨滴,滴出了人之于世的悲欢离合。回忆总归是个悲情的化学作用,如歌的行板黯然神伤,过去了;撕心裂肺的绝望情绪也已悄然远遁,落下的是最最孤单的自我。沿着滴漏的轨迹或许可以搜寻出往昔的一点温暖,也就有可能碰到反胃的不堪。岁月是以滴结构的,也当以滴衡量,得失皆为烟云,既曾经,则必经,事关回忆,又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讲。

  没有道理可讲的“ES WAR EINMAL”(即从前,原书名)与其粉饰不若老实写来,倒更易牵动心怀。跌在思忆之中的人终归是幸福的,咀嚼自己的故事也照例比阅读他人的生涯来得更为蕴藉,至少它曾经与己有关,其间哪怕再微小的一点也足以导出另外一段迥异的人生。事后的回望让那样的小点变得不再微不足道,不再可有可无,它简直成了上帝的一个念头,是命运的急就章。

  这《童年与故乡》一九三六年就零星呈现在国人面前,到五一年才终于全本出版,翻译自然还是吴郎西,原文的手写汉语之后换作丰子恺先生来写。想必当日丰先生也是大爱的了,由其笔书已可见端倪,颗颗字都洋溢着童趣,好像天生,也好像这书简直就是丰先生的作品。一辈子欢喜竹久梦二漫画风的子恺先生到这里方始珠联璧合般找到了意气相投的同志,他大约在此中也第一时间发见了自己的童年与故乡吧。

  此后,要再过五十九年,才能再见这般原汁原味以至和德文版一般开本的绘本出现,无论如何这算得一桩幸事。倘若时间的流转是每个人必经的序列,这过去的五十九年不晓得又消逝了几多的童年、沦陷了多少人的故乡?好的物事总是这般难得么?一年算一段音符的话,这漫长的五十来年也该是一曲交响乐了。何妨让你我静下身心来聆听这自久远传来的缅怀。且由着古氏引领,重新梳理我们的从前与曾经,重新涉足那注定回不去的童年与行将老去、面目全非的故乡。

  二零一一年三月九日

  童年与故乡

  原作名: Es war einmal

  作者: [挪威] 古尔布兰生

  译者: 吴朗西 译 / 丰子恺 书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1

  页数: 112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16开

  ISBN: 9787513300698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六):《童年与故乡》编辑报告

  大约在2009年底,我和几个做图书编辑的老朋友,密谋成立了一个既紧密又松散的组织,名曰“水汪汪小组”。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某种奇妙的巧合,这几个会员都是双鱼、巨蟹、天蝎等水相星座。由这种团队构成也可以反推一下,是不是水相星座更易于从事出版行业?

  所谓紧密,是指大家结成一个守望相助的小班子,彼此分享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切磋,而大家共同的手段和目的,就是鼓捣几本自己最想做的书出来。所谓松散,是因为各自没有什么同事关系和利益冲突,每个人对自己要做的书,负最大程度的责,这本书出版过程中所有的环节,都由这个人说了算。一个人浸淫这个行业久矣,但说实话,当家做主的时候并不多,而我们这个小团体,就是要结结实实地推行一种“编辑中心制”。

  这一年来,几个人分头确定了自己的项目,便各自投入战斗。大家同时相约,要把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与他人共享,以求共同进步。有的人还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了自己的编辑日志。我理解,这有点儿像DVD光盘里附带的幕后花絮,制作特辑,“Making of”什么的。

  我做的书中,有一本是《童年与故乡》,这本书相较其他同仁的出版计划,显得较为容易(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没有他们那么严重的拖延症),所以11月份就出版了,是水汪汪小组中最先推出的一本。按照起初的设想,把自己编辑这本书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和想法汇报如下。

  2009年9月份,《读库》推出了新一批Notebook《线条的舞蹈》、《张光宇》等八种。我收到老读者宋焱的一封电子邮件,言及“看到这次线条舞蹈的主题,向你推荐我最喜欢的漫画,古尔布兰生的《童年与故乡》”;“我见到的是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年版的十六开本,黄纸封面。古氏的漫画有特别淳朴诙谐的意蕴,尤其加上吴朗西的译文和丰子恺的书写,可谓三绝。我觉得特别适合你的NB选用。那本书我初次见到买了一本后,中午回去看过,马上返回书店把所有库存的十几本买回来,分送友人。后来又见到2001年再版的本子,封面设计和印制都没有上次的好,但还是把店里进的大概二十本都买回来”。

  宋焱在信中说:“说了半天,没准你也有那个书。再拿出来看看吧,我觉着特别耐看。我还想买这个书送人可是买不到了,下次你出笔记本,就用那个温暖的黄色封面,想想都美极了。”惭愧的是,我没有这本书,曾经在书店里翻看过三联书店版的《童年与故乡》,但印象不深。

  2010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我去三联书店汪家明老师的办公室串门,他送我一本书,正是山东画报出版社版的《童年与故乡》——这本书是他当年在该出版社供职时做的,那时他还署名“汪稼明”。翻看这一版,我才知道“三绝”——古尔布兰生的绘图、吴朗西的译文、丰子恺的书写——结合在一起的妙处,而我此前所见的三联书店版,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居然将丰子恺的书写体内文改为印刷体排版。我擅自揣度,大概因为丰子恺先生的手书是繁体中文,编辑担心出版会有麻烦,读者会有阅读障碍,所以才有此变动吧。

  山东画报这一版初版于1998年,早已绝版,我便动念,应该重版此书。但山东画报这一版内文用纸较为薄透,不能用来扫描。汪家明老师说,他这一版中的图画、文字,是以五十年代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版本为蓝本制版的。遗憾的是,原书在制版过程中被工厂丢失。

  与水汪汪小组说起此事,曾在国家图书馆工作过的王曦老师自告奋勇,说看看能否从国图借出品相较好的五十年代版本。但最终未遂。我又想起向每次邮件署名都有“甘肃省图书馆”字样的宋焱同学求助。电话打通,才发现原来宋焱是位女士。

  宋焱同学动用业内资源,最终是从辽宁省图书馆借出了一本馆藏的文化生活版《童年与故乡》,五十年前的书,近乎全新。

  后来才知道,这本书江苏美术出版社也曾经出过一版,名曰《故乡的回忆》,但不是吴朗西先生的译本。

  文化生活版拿到手,才发现山东画报版的封面字体,不知道什么缘故,居然有些横向压缩,导致丰子恺先生的手书变得瘦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次再版,原始信息都会有所损失,有所改变,几乎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这很让人遗憾。那么,我们根据文化生活版转制,会不会离原版更远呢?我决定,寻找德文原版,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并尽量按照最原始状态来重版这本书。

  再次向《读库》老读者求助。“老读者”是我自己起的一个名谓,意指那些《读库》的多年订户,甚至从创刊伊始就不离不弃。我们之间有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是默默地交钱订书、等着收书,而有的则在书之外还要探讨人生,长久以往,许多人的底细,都被我知道了大概。我把邮件发给了远在德国的吴枚同学。

  一个月后,我收到了1934年出版的德文版《童年与故乡》。这本书大概来自旧书市场,封二还粘有一张原主人的藏书票。

  看到原版,才知道中文版从开本到版心,均做了调整。德文版比中文版的规格大了那么一号。对于一本书来说,有时候三五毫米的差距,给人的观感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德文版的版式要疏朗粗放,中文版则紧凑密致。

  按照“无限接近原版”的原则,我确定了这样的编辑方针:依照德文原版样式,采纳中文版中丰子恺先生的手写体正文,及德文版中古氏的插图素材,重新拼版制作,并恢复为德文版的开本规格。

  经对这些泛黄的页面的修复、整理、拼接,最终出来的内文版心便是大家最终看到的样子。

  内容方面的修复之外,则是图书物理状态的还原了。中文版的三个版本,应该说是每况愈下,三联版的编辑理念便不足道,前两版与原版的差距,主要是受时代条件所限。平心而论,那时候中国出版界与世界的差距,主要是硬件方面的,导致七十多年前的德文版,我们过了二十年、六十年再做出来的,仍大有不如。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超有钱,国内印厂拥有了几乎世界上最顶尖的设备,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出不逊于七十年前德文版的书呢?

  首先,德文原版是精装。精装书的最大难度,在于能让内页平整地摊开,封面不弓不翘,平展熨帖。经过这几年来与印厂的合作,我相信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而原版的用纸,却令我大伤脑筋。

  拿到德文版后,我之所以产生“一定要按原版来做”的冲动,主要原因就是内文纸张给人的那种温润、爽利又厚实的手感。为此,我寻访了许多家纸商,并请中国造纸研究所来鉴定这是一种什么纸,最终的结论是,当年的造纸工艺,现在已经没有了。好在经过百般挑选,最后总算找到一种基本接近原版的特种纸——这家纸厂采用的就是德国技术。等我战战兢兢拿到成品书,触摸到那种古朴醇厚的质感,看到线条印在上面宛如手写的错觉,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从封面来看,新版比原版似乎大了一些,这主要是现在精装书的装订工艺所致,图书封面的纸版要比纸芯多出三毫米,而原版的纸版是与内文同大的。新版有所改进的是,我们将原版的钉装改为锁线,这样时间长了,不致有锈迹。

  由于我国对出版物的一些硬性规定,所以封面没能采用原版的设计方案,这算是一点小小的遗憾,为此我将原版的封面用图印在了封底上。

  考虑到大家对繁体中文的荒疏,特别是这本书很大一部分的目标读者是青少年,所以又将吴朗西先生的译文整理为简体中文,以印刷体附后。由此导致新版比德文原版厚了将近五分之一。这是一件让人不得不生发感慨的事情:长此以后,我们为繁体中文需要额外付出的,将不止五分之一。

  并不夸张地说,《童年与故乡》是我职业生涯中做过的最具备“一本书本来该有的样子”的书。

  如此热切地鼓捣这本书,并非只是出于对一本书物理状态的迷恋。《童年与故乡》真正好看的,是它的内容。

  “奥纳夫·古尔布兰生(Olaf Gulbransson),1873年生于挪威,二十岁后赴德国慕尼黑从事漫画杂志编辑工作,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童年与故乡》出版于1934年,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记录。四十篇散文,两百幅漫画,非常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他的童年,家庭,学校,军队,初恋等天真烂漫的生活履历,同时旁触到北欧的大自然和它的动物,山林以及纯朴粗野的农民生活。图画文字都有独特的风格。

  “译者吴朗西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出版家、编辑家和翻译家。由于德文原版为手写、手绘,为了使中文译本‘更加生色’,吴朗西先生便也遵从德文版体例,请好友丰子恺亲自书写配图文字。

  “丰子恺先生也认为:‘古尔布兰生的画,充分具有写实的根底,而又加以夸张的表现,所以能把人物和景物的姿态活跃地表出。他的文字近于散文诗,也很生动。他把童年在故乡所为,所见,所闻的精彩的片段,用绘画和文字协力地表现出了。有的地方文字和绘画交互错综,分不出谁是宾主。这种艺术表现的方式,我觉得很特殊,很有趣味。’”

  以上几段文字,是我整理出来的关于这本书的简介。古尔布兰生、吴朗西、丰子恺,这样梦幻组合的创作团队,提起来就足够诱人,童年、故乡,更是图书市场非常讨喜的“概念股”。但这本书并非只是有个怀旧又讨巧的书名而已。编辑过程中,我屡屡惊喜于书中插图精妙的表现力,更惊讶于作者的文字表达,给我带来的新鲜阅读体验。

  先说绘画。古尔布兰生确属大师级别,线条之生动,构图之幽远,让我经常感觉像在看一部电影的分镜头。事实上这本书创作于上世纪初,那时的电影工业应该还没有这么丰富的镜头语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伟大的画家,其实是启发了电影导演?

  再说文字。一提童年、故乡,多是柔和、舒缓、亲昵、怀恋的完美主义温情基调,但古尔布兰生并没有这样写。他的文风硬朗,粗砺,荒蛮,沉厚,一反那种甜腻腻、软绵绵的写作定势。看他描写的主人公及其父老乡亲、男男女女,我总想起两个字眼:混、嘎。他写出人与人的冲突,也正视人性中的弱点,甚至直面伤痛与死亡,但骨子里却有一股既冷又热的趣致。我们的文字,也可以有这样的表达吗?

  在这个拿男孩当女孩养的脆弱娇嫩的时代,在这个背离家乡再渴望寻找心灵原乡的矫情时代,古尔布兰生吹奏的关于童年与故乡的箫管之声,便显得尤为悠长。

  这本书的编辑过程中,有几点感触,与大家汇报。

  校样交到出版社,复审编辑问,为什么没有页码?我回答,没有必要有页码,也没有必要有目录。这本书在后记之前的所有内文中,我希望看不到一个印刷体的字(当然出版社的社标不得不加上)。事实上,图书出版之后,并没有读者质问这一点。打破一些小小的常规,其实没什么大不了。

  要想做一本“能拿得出手”的书,除了编校质量、设计品位、印制水准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努力做到版权上没有瑕疵。我查了一下,古尔布兰生于1958年去世,所以少了联系外文版权这一道。但应该尽力找到吴朗西、丰子恺两位先生的后人,得到他们的授权,并支付相应的报酬。汪家明老师与丰子恺先生的女儿丰一吟女士相熟已久,很快就联系上了。如何找到吴朗西的后人?当时毫无线索。有好几位同行劝我,可以不必理会,或者在版权中心挂个号、寄存一笔稿费即可。但我尝试在网上搜一下“吴朗西之子”、“吴朗西之女”,马上就有了他的儿女的名字,然后找张小强、李辉老师帮忙,很快联系到在日本的吴念圣先生,得到授权。原来吴朗西先生过世时,他们几兄弟就商定,父亲的稿费收益都捐献给上海鲁迅纪念馆。等书出来,再与吴念圣先生通邮件,得到他们兄弟三人的地址,吴念祖先生在上海,而长兄吴念鲁,就在北京。分别打电话给他们,原来历年来的出版情况,他们都知道。真是“人在做,天在看”。即使他们不追杀上门,但如果没有经过这几关,如何能够心无挂碍地到处秀这本书,像一个丰收的农民一样享受收获的喜悦?

  图书出版之后,我登陆豆瓣网,试图上传相关材料。这才发现,豆瓣的图书条目中,不像影视剧那样,没有图片展示栏。难道不需要吗?任何一本出版物,都应该是内容与形态的完美统一,文字排出来的空间感、纸张、封面、印刷、装订所依附的物理属性,越来越重要,读者也越来越看重。以后再有新书出来,编辑除了写宣传文案外,还应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找摄影师拍关于这本书的性感写真。

  《童年与故乡》一经推出,反响惊人,读库网和淘宝店的销售创历史新高,发行商也直说他们的货要少了。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当宋焱同学向我力荐这本书时,当汪家明老师赠送我这本书时,当吴枚同学在德国上下而求索,得手后反而感谢我让她买到了一本好书时,一位出版界老前辈的话言犹在耳:一本好书,一定会让人产生与人分享的冲动。

  身为编辑,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种分享变成现实,荣幸莫名。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七):再版后记

  《童年与故乡》德文原版由作者古尔布兰生手写手绘,一九五一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刊印吴朗西所译《童年与故乡》中文版,便是依照德文版版式,文字部分由丰子恺手书,插图部分依原作,开本比德文版略小。此次再版,我们依照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德文原版样式,采纳中文版中丰子恺先生的手写体正文,及德文版中的插图素材,重新进行拼版制作,并恢复为德文版的开本规格。同时保留了吴朗西先生的“译者后记”与丰子恺先生的“写者后记”。

  为方便当代青少年读者阅读,我们将吴朗西先生的译文整理为简体中文,以印刷体附后。除与现今语法相异的少数几处有所改动外,原译文中的人名、地名及当时的表述习惯,均依照原样。并增加了几条注释,以利大家理解。

  此书在编辑制作过程中,得到汪家明、宋焱、吴枚、王曦等诸位师友的帮助,特此致谢。

  读库

  二○一○年九月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八):回忆与家乡

  从图书馆借回来时很是惊喜,我所借的这个版本装订相当豪华。硬纸板的树皮非常简洁,偌大的马黄色版面上只有三行黑得发亮的丰子恺手写的书名作者名译者名。翻开以后更是为满眼的插画,手写的字体所惊诧。书很厚,但内容并不算多,所以读起来也很快。

  有一点遗憾的是,由于繁体字有时候不太习惯,读起来比较累,没读多少就改读书末的简体字版本了,欣赏不到作者的插图,同时也欣赏不了丰子恺先生用心的书写。但对于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并没有减少。很难想象这书出版时作者已逾花甲,毕竟书中对事件的细节刻画依然生动。即便没有插画帮忙,读到那段文字时,相应的画面还是能够浮于脑海。

  书里所讲的内容书题便很简洁的概括了,一为童年,二则故乡,似乎这书原本应该叫《从前》,有人觉得原题更有韵味,个人认为各有千秋吧。

  作者的回忆起始于4岁,只有寥寥几行字却十分有趣,描写的是小时候在个子比他还高的草丛里喂鸟的趣事,这一下子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虐待虫子的事情:以前住的还是平房,夏天门前总是会有虫子,有一种体积还算大的(我们当地方言叫“土地狗”)经常被我们捉过去玩。我和我哥也记不清从哪里弄来了一个针筒,每次捉到虫子就用针筒向虫子注水,现在想来都有点恶心的事情却是当时每天傍晚的固定娱乐项目,罪过罪过。

  第二件事便到了5岁,被年长一些的孩子戏弄的故事。好吧,又勾起了我许多回忆,但不是我被戏弄,而是我坑蒙比人家孩子。这类记忆好多,因为以前一起玩的小孩子太多,站在今天看当时我还真是没素质,以欺骗小孩子为乐趣,厚颜无耻了都。

  而我所记得的过去都是这些带有黑暗属性的,并且远不如作者的回忆那般细致,比起作者61岁高龄我这20岁便如此不记事儿就显得很不堪了。看到作者在小学以及以后丰富的生活经历真觉得我这20年都有点白活的意味了。在我的家乡,唯一能让我有特殊记忆的节日也许只有春节,但这些记忆的构成因素也大多是人,而与城市无关。没有山峦没有湖泊没有牧场没有庄园。故乡的文化不那么深入人心,也许是我记忆略显苍白的原因。

  但尽管如此,我仍是热爱着家乡的,我仍会做出将来不留在上海而是回家乡工作的设想,我不想离开她,只有那里才有归属感,有安全感。这些是别的城市所不能给予我的。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九):这本书的一些照片和购买网址

  请移步这个相册: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37991655/

  目前为低价酬谢阶段,六二折销售。

  淘宝地址:http://shop35372084.taobao.com/

  读库网店:http://www.duku.cn/pages/Store.aspx

  《童年与故乡》读后感(十):原来是“从前”

  始终觉得别扭,原来原书的题目为“从前”,但是将“故乡”单拎出来,也说的通这是对20岁之前的回忆。

  我感兴趣的是那几个女人。

  1,茵加。古尔布兰生爱她,但她一声不响,就像刘瑜说的施虐与受虐,所以我在猜这位先生幸福吗?

  古老师写东西有个特点,举个例子。

  年轻时,他不得不出门服兵役,但是走的前一天,茵加刚刚生下他们的孩子,所以他很担心这对母子。所以在军队就不停的写信,先问她和孩子的情况,没有回信;再问是不是邮局出了问题,没有回信;那你是不是生病了,没有回信;是不是发生什么事情,一切都完结了,没有回信;当布老师把一切苦恼用信件都发泄完了,没有回信。

  布老师瘦了。

  兵役期满,布老师回家推开门第一句话:啊,怎么搞的,......你为什么不写信给我......。没有回答。

  但是,他俩一同经历生命危险的时候,茵加也是一言不发的。

  2,克节斯提娜。半山腰的会讲故事的克理斯坦的同居者,曾经至少有11个私生子,所以在生了第三个以后,每年去监狱报到一次——1950年代的挪威,有三个私生子以上的妇女要去坐牢(如果在中国换成男人,那首先去的就是爱新觉罗xx,这时她母后还要说多亏得祖宗保佑,所以马丁路德金呐喊平等的事,基本瞎了),监狱长便教育她,她“把拳头伸到他的鼻子遍:’你,不要压迫我的天性,你!‘ ”

  多牛的一个女人。

  就是这样个性的一个女人,后来一定没有孩子赡养她,不然如何会变成乞丐,与矮小的会讲故事的克理斯坦住在有森林可以滑雪的半山腰,而且还有一张“从来没有整理过”的床。当布老师还是小朋友的时候,在他们家喝酒,她只能坐在那里“使劲的摇着两腿”,讨一杯酒喝。

  插一句,喝什么呢——火酒,石脑油和酒精的混合物。

  3,老里尔斯的老婆。这位太太没有名字,但有故事。后来的老公不是原配,原配死了,几乎村里明眼的人都知道是怎么死的——被里尔斯在森林里砍死,再让树倒在尸体的身上,看上去就像被树压死。

  因为里尔斯爱上了这位有夫之妇。

  布老师没有讲这个女人为何就这样心知肚明的和里尔斯一起生活了,帮凶?愚蠢?孩子?爱情?不知道。

  后来,岁数大了,她身体不好,长期卧床,这位曾经爱他的男人和她争夺两样爱好:抽烟、冰糖。他抽的只剩最后几口,便把它塞进因此喃喃骂他的女人的嘴里;他率先把冰糖放进自己的嘴里,可是冰糖有绳,而且人老牙掉,女人便灵巧的拽着绳子一拉,放进自己嘴里。

  4,补充一只母猫土莉,它和一个叫玛亚的姑娘异曲同工。

  土莉和芒斯本是一对,但是芒斯被猎人的狗干掉了,土莉一点也不着急,因为没有发情。秋末,在纵横几里之内,没有一只公猫,土莉开始哀号,这时它或许能想起芒斯是被两只凶狠的狗撕毁的。

  好在,住在侃们的公猫豪尔来了,它又幸福了。在储草室的屋檐下,在厩房,狂欢。

  不幸,因为雪季没有食物,豪尔吃了太多人们的东西,“嘣”的一枪,它的生命留在了土莉的肚子里。

  那位玛亚呢,说不清那位长工到底和她发展到什么程度,是有一定交往,但是在一个夜晚长工的太阳穴碰到了弧面的冰棱,淹死了。玛亚拒绝收尸,“他是曾经和我在一起”。

  多坚决的女人。

  布老师写的这几位女人都很坚决。

  这是很多年来唯一一本,一个字一个字看完的书,而且是因为前面有图画,开始读的时候自己都很鄙视自己,后来才发现,就像老罗说的,这个世界有很多人,你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