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10篇

2018-03-02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10篇

  《一个人面包生活》是一本由[美] 安娜·昆德兰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一):这或许就是我的人生说明书

  著 安康小确幸

  开始阅读后,第三人称的叙述并未吸引到我,甚至看了一篇后也看不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一些失望情绪陡然上升。然而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则这样评价安娜•昆德拉:“读她的书时,我总是在想:噢,她道出了我的所思所想。”直到读完小说,我才深有体会,这确是一部温暖富有力量作品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二):纽约,我已看透,但仍眷恋

  文/豆瓣ID:文艺青年(原创作品,转载请告知)

  当一本书要读到终点时,总有些恋恋不舍。就像人对青春怀念曾经拥有的好和坏诚然都是生命印记,但我们仍如杜拉斯那般热爱着如今“衰老容颜”。因为读完了,才有权拥有故事”。从青年到老年,各有其精彩,只是状态属性不同,老年不是年龄的鸿沟,而更像是一种生命旅程的回归。而且,你必须回归。

  安娜·昆德兰的履历,和纽约这座城市一样耀眼,她的文体涉猎很广,在评论、纪实、虚构等方面都有建树。《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她的第7本小说。昆德兰浸淫纽约媒体圈多年,眼光独到老辣,是个浑身上下都流着专栏血液的人,所以这本小说读来也总透露着一股“专栏气” :字里行间,总让人忍不住要像古人批注古籍般,对其遣词造句细节处的小心思来个击节点赞。实在非常会写,而且每个场景都写得不一样,有机趣,笔触很有纽约的时尚感。

  我注意到一个时间数字:美版此书于2013年由兰登书屋出版,也就是说,昆德兰是在60甲子之岁时写成此书。有意思的是,书中的主人公摄影师丽贝卡也正好于60岁那年开始了一段奇异的冒险。这个暗示再明显不过了,丽贝卡显然就是昆德兰的一部分化身,而且小说中很多意向都有作者现实经验索引:比如昆德兰养了很多只狗,还为一只13岁的狗写过讣告;其19岁时母亲患乳房癌去世(这个意向时常出现在其私人写作中)等,都被巧妙融合入书中不同人物身上。

  在我眼中,这些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也就是说,昆德兰在花甲之年写下了一本祭奠青春、坦然接受和享受生命不同年龄阶段之作。评论圈之前都把这本书定位励志、疗伤之书,但如果分析细想下,这么一个有抱负、有力量的女作家,绝不会自毁形象,写一部中国人所谓的小清新鸡汤之作。英文书名原叫Still Life with Bread Crumbs,译作《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为直译。但如果细究,会发现Still life解释平静安静的生活更好些,这个在小说中是有典故的。丽贝卡和彼得的失败婚姻(在书中是条很重要线索,也是一个女人成长成熟的契机),归根结底就是两个人是不同的人:“丽贝卡不喜欢改变,而彼得就靠改变活着;彼得喜欢故事,爱读故事,讲故事,分析故事。开头,中间,结尾。戏剧性。丽贝卡不是个好故事。要不是厨房洗水台系列,她根本连个故事都算不上。最近几年她才开始认识到这不是她的错。她意识到婚姻并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甚至在她自己这种被删减的婚姻里——多少也有九年——大部分都是四平八稳的故事中间部分。这是彼得不能忍受的部分。却恰恰是丽贝卡最喜欢的部分。是她仍然深深怀念却不自知的部分。”

  于是,我们需要重新再来梳理下全书的脉络——《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其实讲述了一种生命旅程回归的故事,昆德兰既是旁观者,也投身其中——她笔下的纽约(城市),正如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充满了繁华的“故事”,人们扮演着叫做青春的角色经历成长、职业、婚姻,在象征着力量和繁华的纽约大都市追逐金钱名利,直至衰老、家庭变故,才发现早已熟悉的一切原来那么不真实,原来“故事性”是属于他人的,生活需要回归如面包屑般的日常性,而日常性的物理承载体就是乡下,它的年龄阶段叫做老年。

  作者用了很多前后关联的段落来描述自己有关年华逝去和生命无常观点,我们可以对照起来读一下。另外补充下,昆德兰是个语言高手,文中每一页都有很精彩的比喻,而且她的比喻不落俗套,非常新颖妥帖,其中充满智慧

  “她看着城市浮光掠影般被抛在身后。有时候工作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吧,她想,用来忘记。”

  “然后她很吃惊地发现她对彼得和离婚感觉也是如此,不痛苦,仅仅是有错位感。她的婚姻就像一条崭新的真丝裙,特别美特别摇曳生姿,不过很很快袖边就脏了,沾上酒渍,裙边也拖地了。如果她和彼得谈了半年的恋爱后便分开,那么这将成为一段特别美的回忆。但恋爱中很少有人能得体地自行抽身,爱情沉淀为一种奇怪不舒服友谊,或变质为彼此指责悔不当初。这就如同裙子没了型,特别显旧。昨日种种被装进塑料袋里,塞进了衣柜深处。”

  下面这段更是点题之笔:“一种旅行时特有的感觉涌上心头,看似她很享受那种新鲜感,但其实最开心时刻是打开旅行箱,穿着舒服衣服,待在家里回味旅行的时候。”

  除了旅程这个主线索,作者在书中还穿插了很多辅线:比如关于十字架照片之谜,牵起吉姆和她妹妹莎莉的故事,作为文中的悬疑故事线,一直到书尾女孩香消陨落时才得以揭示,再比如关于乡村中最有生气的两个人——丁丁和莎拉的穿插牵引,作者给他们安排结局,一个是本该属于纽约(正值青春),所以回到纽约都市;另一个与朴素的乡村人结合,回归享受带点英式理想主义的生活。

  此外,摄影和照片也是全书的第二寓意:有些人把照片当做与人生际遇贴近的方式;丽贝卡却用照片当做超脱的方式。她通过打印、装裱和凝固改变了自己的一部分存在性质。别人,陌生人的书写、分析和追捧让它们进一步变性。有时候甚至连她自己都相信《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是关于“女人的工作”。

  城市是路途,乡村是归宿

  城市是新鲜,乡村是常态

  我们每个人都用特有的工作方式,来祭奠青春的逝去,明白生命不同阶段的意义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幸福就是保持正念的当下

  这本书真是文如其名,如一堆琐碎零乱又松散的面包屑一样,但一点不影响它的口感和味美。《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拿到这本书的最初,我以为是一个人的孤单杂乱生活,然而读罢却知道,书名本身是一幅摄影作品,寓意是一个人通过这种面包屑的生活找寻到了真正的清简人生,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四):书名太丧

  看完一脸懵逼,感觉是看了本假书。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国外特别喜欢这种时间交错的写作方式。真的是像面包屑一样的文字。。。取个这么丧的书名大概是为了不让读者分心,而专注于文字内容。中间部分的一个人生活倒是比普通人生活有点味道,可结尾回归到两个人的生活时,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反而显得没意思了。可能人在和自己独处的时候,会更能在乎到自己内心感受和对外界更为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这大概就是我觉得的一个人独处的魅力所在,对女人而言,过多陷于家庭生活中可能更多的关注点往往放在另一半和子女的身上,女人总是会习惯性的去依赖另一半和子女对自己付出的反馈,但这种反馈并不会有太多的积极性意义。那种全世界都精彩,可我的眼里只有你的状态,还蛮可怕的。完全丧失了对外界变化的不断接收和反馈。

  有些感触倒是挺真实的,而且相对于国内,国外不太注重描写大量的个人情绪。有感觉但不会过于夸大情绪化。这点我倒是比较喜欢,对那种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我真的很嗤之以鼻,表示接受无能。看的时候内心很平静但真实,一个平静而有安全感的状态下,大脑才能正常思考,正常去感受。毕竟生活不仅仅只有爱情才能让人觉得有趣,也不是有了另一半和子女就是完整。女人容易忽视自己的感受,容易没主见。所以明白我是谁,知道我在做什么,不糊涂,我觉得这个人才算完整。一群蜜蜂,一个蜂房,没有蜜的时候,更要反思了。啰啰嗦嗦说这么多,反正是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生活吧。

  女人写的东西好像风格差不多,外交官夫人的回忆貌似也是这风格,有空会去读读。感觉我该换个类型看看了。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五):女人,别为面包而活

  昆德兰的这本《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可谓文如其名,内容像面包屑一样凌乱,线索也如面包屑一样松散,如果你想看个感天动地的故事,那么恐怕要失望。但是如果你拥有一个晴好的午后,不看朋友圈的各种“晒”,不刷网站各种“头条”,不去想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如果你愿意单纯地倾听一个“老女人”跟你讲述生活的种种滑稽和逆转,这本书将是非睿智选择——说不定你将获得一次大哭或者大笑的机会

  故事里的女主角丽贝卡是个六十岁的、曾经红过却已经过了气的、经济基础马上就要土崩瓦解老太婆摄影师。她最光彩夺目的时候,用摄影图片的版税给孩子交住宿学校学费,给离婚后的自己购买公寓,去巴黎和伦敦旅行,也靠它来付账单、请发型师。但这是好的时候。一旦人不红了,日子开始窘迫,遭经纪人嫌弃,迅速被业界遗忘,她不得不把公寓转租出去,到乡下租一间顶楼闹浣熊的脏乱差的小木屋。她曾经是矫情地花几千块买炊具的人啊,如今却为一份免单的甜点暗自庆幸。还有谁比她更有资格自嘲?

  昆德兰是太懂得女性心理的作者,也非常善于细腻地展现女性的丰富世界。蒙太奇一样的故事画面不断闪回,丽贝卡的前半生像一场女性励志电影

  传统教育告诉我们,认认真努力做事的人才会成功,女人更是要贤良淑德、任劳任怨。丽贝卡曾经是这样的模范标兵。她勤俭持家,敬重丈夫,爱护孩子,但随着时间从灶台、餐桌、摇篮边溜走,她内心有一种蒙尘已久的情感渐渐苏醒。她不知道怎样描述这种复杂的心情,于是拿起相机,对准了那些洗不完的盘子碟子和酒杯。她渴望倾诉和关注,然而丈夫冷淡地说,谁会对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感兴趣呢?

  然而,丽贝卡偏就红了,就凭借那些“杂乱无章的东西”。除了锅碗瓢盆,她还拍摄玩偶,拍摄孩子,素材都源自家庭主妇的日常。于是,无数家庭主妇被她的图片打动,无数人又被这些家庭主妇打动。他们不懂构图,不懂摄影,他们只是感性地通过图片感受到一种共同的落寞和怅然。是啊,大家期待的都是丰盛美好的生活,是一块喷香美味的刚出炉的面包,谁都没想到迎接我们的不过是一地碎屑,和永远看不到尽头的重复。青春和生命在日复一日的无意义损耗中逝去,女人们心中那无处言说的积郁,日久成疾。

  有了自己的事业,女人终于觉醒了,作者的笔调也变得轻快起来,她甚至开始嘲讽丈夫了,虽然他事业有成可是他对家庭关心甚少,昆德兰借着丽贝卡的口吻来揶揄男同胞:有两种男人,一种想要个按套路出牌的老婆,另一种想要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可问题来了,女人成了男人的老婆,时间一长,自然就会按“老婆”的套路出牌,那么丈夫就会觉得她乏味;少数一直不按套路出牌的,又会被丈夫称之为神经病。女人的自我认知一苏醒,男人就觉得她“神经病”,这到底是谁的病?昆德兰毫不留情地给了“直男癌”们一个耳光

  可惜励志大片的调子病没有贯穿始终,六十岁的丽贝卡几乎要被业界遗忘了,存款快花光了,不再有新的版税收入了,可她每个月还要为母亲缴纳高额的养老院费用,还要维系自己的日常开销。说完全不后悔,那恐怕是骗人的。每个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都免不了会有几句没出息的“悔不当初”。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日子是回不去的,解放了的驴子不会再主动回到磨坊。丽贝卡依旧钟情于摄影,依旧从她细腻的女性视角出发,钟情于那些因为太平凡而被人们忽略了的东西,并最终因此而得到救赎。

  现在的社会不再以力量为主导,但以力量为傲的男性并不愿在王者美梦中醒来。他们理所应当地享受着更多资源,然后以施舍姿态给女性一点边角料,美其名曰保护弱者”。我想,这是昆德兰的书名“面包屑”的寓意之一。

  法拉奇在她的《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中对腹中的宝宝说:“你必须做好准备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敏捷而强壮,学会把别人从阳台上推下去。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女人,就更应该如此。这也是一条法则,不成文但却更有效力。”看似凶狠决绝,却带着悲怆的宿命感。

  这个社会渴望女人制造面包,却把她们碾压成一地粉末,并且彻底无视。丽贝卡这个角色,恰恰是在要在最凌乱不堪的间隙里,开创出一个丰饶的天地来。

  不要在歧路上浪费时间,不要再被弯路迷惑心智,不要像拉磨的驴子一样在原地打转,而是要积极思考怎样尽快脱离困顿,并从中得到教训。这是丽贝卡后半生的选择,也是所有女人很早就应该思考的一课。女人需要面包,但绝不是为了面包而活。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六):《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书评

  开篇平淡,细腻地叙述了日常生活的冗杂和碎屑的情绪。大约看到一半,线索逐渐显现,我才开始意识到这的确是一本小说。读这本书就像做拼图,小镇的面貌和人物逐渐清晰,最后成为一幅完整的图景。情节不丰富不曲折,孤独感贯穿全文,而三两人相聚的温馨转瞬即逝。散漫地开始,最后却以两人相当认真地生活在一起为结局。破碎后的个人世界重新组拼,开始一段新的生活。

  结尾过后,我重新回归自己的生活,孤独感时常环绕在我身边。文中的断章和极个人的情绪描写也时常浮现在我脑海。孤独感是寂静充盈脑海,只有在无事可做,无人无物可爱,无所期待时,才会显露。对于我来说,孤独并非不可忍受,只是享受孤独正如享受拉伸舒展肌肉和韧带,正如享受长跑持续的喘息。直面孤独感,把繁杂的思考丢弃,单纯而直白地重复单调和痛苦,是前篇的清教徒式絮语。在重复和孤独里遇见一些偶然,则是后篇作者对生活仍有期待的确认。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七):人生大起大落,没人能永远站在巅峰

  看似杂乱无章的文字,跳脱的章节名称,刚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你似乎无法知道这本书究竟要写什么。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看起来是讲述一个人生活的内容,但真正读起来才知道,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的生活描述,而是一个曾经在上流社会炙手可热的女艺术家在过气之后一个人的生活。整本书的文字叙述方式,像一部老的留声机,暗暗的,淡淡的,不紧不慢说话。声音把我们带回到乡下,生动而入微的文字,不温暖,也不冷酷,像一个耄耋老人追忆年轻时候的故事一样那样的流淌在心中,她的生活,其实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每一天非常害怕但又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状态。

  一个人的单身的生活,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内心的焦灼与卑微才是最难熬的时光。很多人聚焦在女主在乡间的独身生活的描写了,但我却更关注她从炙手可热的明星光环退下后的心路历程。她像极了现在每一刻的我们。

  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每个人都疯狂的想要成名,想赚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从那些标题党的文章中获取到迅速成名成家的方法,好让自己一夜暴富,迅速成名。可是然后呢?才是我们开始害怕的生活。新互联网的时代让很多人开始爆红,然后迅速赚到了很多钱。可有一天如果自己不红了呢?有一天自己江郎才尽了呢?有一天自己的一切都不再被众人喜欢了呢?

  昨天看到著名作家远近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不敢自诩为成功者,但在广告圈和作者圈内,大家对我也算略有耳闻,出过一些书,做出过一些成绩,所以,我就感觉自己越来越胆小,越来越害怕。就是越来越如履薄冰,越来越觉得自己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了。是不是一个曾经小有成就的人,在踏入新的领域之后,都会战战兢兢,都要先承受许多的寂寞,通过努力和坚持,也不一定能达成自己的期待呢?”

  我也像远近一样,很多时候在担忧。虽然自己有点小小的名气,但也依然担心如果有一天什么都写不出来了,或者文字不再被人喜欢了,该怎么办?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知道如果发生变化会如何面对呢?是不是当人突然开始不红的时候,才能接受这样的生活,而之前自己内心根本想都不敢想?是生活无奈的安排,还是世态炎凉的结果?在全书的最后,女主又开始成名,她周围的一切又重新环绕包围着她。我所佩服的并不是她的东山再起,而是能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全书我最感同身受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次不断的跳脱,总觉得女主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完全是两个世界。人有勇气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的生活里,切断与之前的联系,是一种心理安慰,也是一种重新来过的决断。有时候自己去旅行,去听音乐会,当一个人沉浸在另一种环境的世界中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完全抽离出来。很多次我都恍惚的觉得,那个每天努力工作,跟各种客户天天沟通不停的自己,是真实的存在过么?甚至于每个周末,都会觉得工作日就像另一个世界的事情,自己几乎是一个失忆的状态。

  我曾经想过,一个人到一个全新的地方生活,是否能用一个新名字,塑造一个全新的,与以前截然不同的自己,给自己一个换位人生的机会。有时候看着自己的小孩跑来跑去,会有一种幻觉,这是否是我真实的生活?如果自己当初没有遇到老公,现在会如何?是否依然单身?是否依然在自己的小房子里,天天一个人上下班,洗衣服,做简单的饭菜,一个人抱着被子睡着?在天黑打雷的夜晚惊醒,战战兢兢很久难眠?

  女主从一个众星捧月的位置,走到了一个乡间小木屋里,年久失修的房屋,让她总会叫各种修理工来整理。这是她从未有过的生活,也让她的人生开始进入另一条真实生活的轨道里。那些周围的花草与邻居成为了自己的新伙伴,烦心的经纪人与老公,渐渐消失在风里。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期盼不同的生活,全新的世界,但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会打鼓,如果是我自己,这样的新生活自己是否能承担的住?会不会在半夜里失声痛哭,会不会在没人的时候后悔自己现在决定?

  读书最大意义就在于,看别人的故事,揣摩自己想要的人生。作者用一种轻柔和平实的语言风格,把各种细碎点滴捡起来串联在一起,描述了真实的生活的样子。她告诉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从成名到落魄再到成名的过程,这个过程,无关金钱和荣誉,也无关成功与失败。我想,作者想要分享的是一种心境与心态。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高峰和低谷,站得越高的时候,其实也是心里最脆弱不堪一击的时候。低下头看一看,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能站在自己人生的巅峰的时候,生活应该以怎样的模样继续下去?

  人生大起大落,没人能永远站在巅峰,重要的不是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是自己将怎样面对未来的生活。是自暴自弃,还是平和的接受并让自己过上一种全新样子的生活?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八):自然而然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听这个书名,你有什么感受?

  我当时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书名。

  我以为,生活不就是面包屑嘛,如此庸常平凡,看上去索然无味,日复一日。

  作者安娜·昆德拉预备怎么描述枯燥的面包屑生活呢?

  主人公丽贝卡·温特,年轻时,曾是名噪一时的著名摄影师。

  出身名门,母亲贝贝是钢琴艺术家,父亲奥斯卡继承了老丈人的事业,是商人。

  丽贝卡嫁给了一个优秀的学者彼得,住着可爱的大公寓,有一个漂亮的孩子叫本,人生完美。

  如此顺遂的人生,她觉得很累。

  文中这样说,“是那种有孩子有丈夫有房子有工作有生活的女人才会感到的累,累到就像是一种轻微的慢性病。”

  我想,大多数已婚女性都会感同身受。

  看上去拥有了一切,又好像什么都不属于自己,每天忙忙叨叨,也不知道留下了什么。

  丽贝卡如今60岁了,跟彼得离婚了。

  离婚的起因也简单,彼得有了别的情人,而且怀孕了,彼得需要跟情人马上结婚。

  文中说,“随着时间的过去,丽贝卡伤心地明白了这一点。跟许多婚姻一样,她的婚姻是建立在根本性的误解之上的。”

  “就她来说,她之所以误以为彼得很可靠,可能就是因为他总会细心地把香柏鞋楦放进鞋子里,因为他总是用同一种月桂油香味的古龙水,那个牌子只能在拱廊街一家店里买到。”

  “结果其实他并不可靠,只不过是在小的个人物品上过分讲究。他仍然在用剃须刷和折叠式剃刀。”

  恋爱里的我们,尤其女性,往往多男性和婚姻有着过多的幻想。沉浸在幻想里的感觉,是绝对美好的。

  这种幻想,也并不会轻易消散,会在婚姻里继续维持,直至破碎。

  “但丽贝卡很长一段时间喜欢嫁给他的感觉,或者至少是喜欢成双成对的感觉,能有人讲讲话,哪怕他似乎没在听;羽绒被里能有人暖暖床,尤其是寒夜里老暖气片光响不散热的时候。”

  “她喜欢读他的手稿,他对她的画没那么喜欢,但她不怎么介意。因为她自己也不太喜欢它们。”

  在一次欢送会上,丽贝卡撞破了彼得和情人的私会,一场“想被发现”的私会。

  俩人晚上到家后,丽贝卡要求彼得睡在沙发上,彼得说,“我就想睡在我那张特别舒服的床上。”

  听到这句话,大约是现在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渣男”动物又出现了,劈腿也如此理直气壮。

  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地方在于,它并不过分渲染情绪,或者放大事实。

  就是简单地把这些事实描述出来,不纠结于某个情节。

  丽贝卡甚至并不因此感到沮丧,也没有跟彼得大吵大闹,就好像这是一件本来就会发生的事,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谩骂的。

  丽贝卡的父亲和母亲,她的儿子本,书中也没有他们对丽贝卡的同情维护、对彼得辱骂的任何语言描述。

  好像大家天然有这样一种态度,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吧。

  我愿意把这理解成是一种对自我的自信,不依附任何人的自信。

  当然,这是我的解读,书中没有任何渲染或者刻意的主张。

  即便当初在婚姻里丽贝卡对丈夫有那么多依赖,面对丈夫的无赖时,她会毫不犹豫地离开,然后谋划接下来的生活。

  说完她的婚姻,我们再来聊聊她的事业。

  丽贝卡专业学习的是画画,后来无意中成为了摄影艺术家。

  在一次被临时安排的家庭聚会过后,“彼得直接上了床,跟以往一样深信在睡前白兰地和早饭之间这段女巫出没的时刻,厨房会像变魔术一样自己就干净了。”

  丽贝卡休息到凌晨,起床准备收拾。她拿起相机开始在厨房拍照,就是这种实实在在拍来的照片,“脏红酒杯、成摞的盘子、两根法棍面包撕下来的碎块和被煤气炉烤焦了一角的洗碗布”,为她带来了荣誉和金钱,“被艺术评论家和随笔作家形容为对女性生活和女性工作的擢升和控诉”。

  “聊艺术时艺术家个个听起来有的放矢自信满满,但她从来没这种感觉。这么多年来她编了很多理由,因为人们好像不喜欢真相太随意。”

  惊艳的作品不断被更惊艳的作品替代,丽贝卡很长时间没有好的作品问世,也许是因为她个人局限,也许是因为经纪人不够用心推广。

  60岁的丽贝卡,离婚后,搬出了之前可爱的大房子。她靠着摄影作品赚来的钱,为自己买了一个位于市区的公寓,同时还要承担母亲养老院的费用、父亲住所的租金以及养房养车的所有费用。

  生活从富裕陷入了穷困,“丽贝卡每天都要看一遍银行账户的余额。”

  为了节省开支,她将自己的公寓租出去,再另外租了一个在农村的便宜农舍来住。

  远离了精英阶层,她每天去村口的咖啡店收邮件处理工作和生活,听店主莎拉热情洋溢又毫无逻辑的唠叨着自己的和别人的八卦。

  乡村有更少量的人,更宽阔的景色,供她寻找灵感。想要孤独的时候,就往丛林深处走;想要热闹的时候,就去莎拉的店里坐坐。

  没有了暖烘烘的公寓楼,在村舍处处可及的寒冷里,大量的时间用来自我相处。

  婚姻,父母,儿子,前途,似乎一点点看透开来。

  ”最近几年她才开始认识到这不是她的错。她意识到婚姻并不是故事的主要部分。甚至在她自己这种被删减的婚姻里——多少也有九年——大部分都是四平八稳的故事中间部分。这是彼得不能忍受的部分。却是丽贝卡最喜欢的部分。是她仍然深深怀念却不自知的部分。“

  ”然后她吃惊地发现她对彼得和离婚的感觉也是如此,不痛苦,仅仅是有错位感。她的婚姻就像一条崭新的真丝裙,特别美特别摇曳生姿,不过很快袖边就脏了,沾上酒渍,裙边也拖地了。如果她和彼得谈了半年的恋爱后便分开,那么这将成为一段特别美的回忆。但恋爱中很少有人能得体地自行抽身,爱情沉淀为一种奇怪又不舒服的友谊,或变质为彼此互相指责,悔不当初。这就如同裙子没了型,特别显旧。昨日种种被装进塑料袋里,塞进了衣柜深处。“

  她慢慢结识了新的朋友,影响了一些人,还跟谈起了新的恋爱。

  事业上也慢慢有了新的起色,一切都又变得好起来。

  日子谈不上过得多富裕,却是令人愉快地多了。

  ”她开始感觉她原来的生活是一个雪花球,以往她迷恋它的光鲜外表,但现在已经不再喜欢。也许是过去的生活不再喜欢她。每个人都那么年轻。所有的裙子都那么短。所有的高跟鞋鞋跟都那么高。所有人的眼睛都那么饥渴,充满欲望。“

  也许就像书中那句话,”这样的事是自然而然的”。

  全书的节奏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没有感到特别紧张的情节,也没有特别强烈的价值观涌现。

  就像面包屑一样,看上去细碎无价值,却天天都在发生着。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九):我要身上长出锋利的倒刺

  丽贝卡60岁了,60岁才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虽然老话讲,迟了总比没有的好。可毕竟太迟了。

  太迟了。

  纵然有值得骄傲的事业成就,可青春年华仍有大半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她的原生家庭,她的婚姻,老天爷这真是太讽刺了,书至此处可见即使是有才华的艺术家,精神境界与众不同的艺术家,还是会陷入到这种麻烦中。不,我说的太轻了,不是麻烦,是日复一日的消磨,是不被欣赏不被认同的痛苦。

  真的太迟了。

  丽贝卡离婚了,和父母一起吃饭,有人和他们打招呼,问她,你就是那个丽贝卡·温特?

  她妈妈则答非所问地说,她离婚了。

  原来全世界都还是这样啊?还是在把离婚当家丑啊?

  透过书里的描写。我只看到一个没有理解的原生家庭。就像丽贝卡的爸爸始终认为她搞摄影是二流艺术,不管她拿了多少奖。而她妈妈始终觉得她离婚是羞耻,总是说,我还是喜欢彼得。

  那这个家庭有爱吗,我不好说。至少在我眼里,一切没有以理解出发的爱都是对当事人没意义的。“你为了我好,批评我这个那个的,我只觉得你目光狭隘,并在持续几十年的时间里折磨我。”就如我心里咆哮着离开自己的家一样。你们不知道我喜欢的电影导演是谁,不知道我喜欢的演员是谁,不知道我在听谁的歌,不知道我喜欢独处,不知道我不喜欢那些狗屁应酬,不知道我不喜欢三鲜馅饺子,不知道我小学的时候想看哪个动画片,不知道我初三的时候很绝望,不知道我高中的时候最信任的人是心理医生,不知道我在大学忙什么。你们只会,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打发八九岁的我去小屋自己呆着。我初二的时候才看了人生第一场电影,理由是你们有事要我离开屋子;强迫我参加各种饭局,还要我笑脸相迎;然后每年只做三鲜馅饺子,并认为我迟早有一天会改掉这个“毛病”。这些痛苦的记忆从来没有褪色。

  丽贝卡的前60年,由于她温柔又软弱,所以受了好些苦。我喜欢温柔软弱的女孩子,她们让我怜惜。但每当她们没有勇气反抗的时候,我又会感觉到强烈的愤怒。就像看这本书一样,看丽贝卡一次次委曲求全,我真的很生气很生气。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能醒悟,等她真正醒悟的时候她的人生已经过了大半了,她60岁了。

  她60岁了,才说出:“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

  太迟了。

  我自认是个还算有执行力的人。起码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重大抉择没有受到别人的操纵。高中是我自己努力考上的,大学和专业都是我自己选的,电子产品是我自己选的,什么时候回家也是我自己定的。我不知道将来怎么样,但我会努力去坚持,去掌控自己。

  未来,过去,现在。

  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

  我要身上长出锋利的倒刺。因为我怕太迟。

  不要浪费时间和志趣不同的人解释太多,能说就说,不能说就各自滚吧。

  要好好努力读书工作,别让自己妈妈60岁了还要给自己送钱。(我真的要讽刺一下书里那个儿子)

  父母跟自己观念不同的话,尽孝就好了,别多说添堵了。

  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搞出《麦琪的礼物》那样的结局。

  如果真的不得不逃离原生家庭,就要勇敢的享受孤独。

  《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读后感(十):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哦,孤独,孤独。如今它住在她身体里,简直成了一种病,就像她一直没放在心上的流感,突然发作就能让她病倒。她在想要是她从铁道栈桥上掉下去,要多久才会有人发现,有谁会在意,有谁会难过。她几乎可以想见《时代周刊》上会怎么写,旁边再配一幅她拍的照片,也可能会换成她的照片。“丽贝卡·温特,”画廊和餐馆里会有人说,“你没听说吗?我猜是意外。也可能......唉,难啊。”有时她感觉好像她正在消失,渐渐无形,只剩下这种可怕的感觉,就像一种突然出现的无处不在的疼痛,这种痛不是在身上,而是在灵魂里。

  ......

  一个人不快乐人们会想到上千种可能,而一个人若是满足,人们却只能想到区区几种原因。

  第二天在电梯里,她见到了住在8C的女人。她穿一身黑色套装,肩膀处别着一枚大胸针,拎着和鞋子相配的大红色包包,对丽贝卡露齿一笑。丽贝卡也对她微笑。这些微笑都是为了伪装。独自在农舍的时候她不需要笑,也从来不笑。

  ......

  她不想卖掉自己的家。她把它看作和曾经的自己的最后一丝联系。

  ......

  ——节选自【美】安娜·昆德兰著《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

  在京城第一个雨雪交加的周日,听着佛家净心曲《传灯》捧读此书。浮想连篇,促使自己第一次在没有读完一本书的时候就决定要在订阅号里推送与其有关的文章。只是因为我知道关注可普茶客的都是我的至家亲朋,那么,如果远方的朋友也能够读到此书该是我最大的心愿。

  20世纪90年代初,女友一人进京当北漂。期间经历了行李在火车站被抢,下班回出租房的路上,手包被抢......有一次,女友说:“像我这样子的必须把身份证时时带在身上,否则有一日出了车祸,想必都没人知道我是谁。”

  时隔二十多年后,又一名女友在与可普喝茶的时候,突然放下手中的茶杯,也说了大概相同的话语。

  我只当没有听见似的转移了话题。

  只是,这种针刺般的痛却是难以忘怀的。

  孤独不可怕,怕的是心不知所向。

  遇见,一个的人清简生活,找寻小确幸里的人生觉醒。正如安娜·昆德兰所言,“在这个世界上, 你是唯一一个对你的生活享有监护权的人。”

  百万级畅销书《不曾走过,怎会懂得》升级版《一个人的面包屑生活》,由普利策奖得主安娜·昆德兰著,一本激励希拉里·克林顿、谢丽尔·桑德伯格等全世界千万女性勇往直前,走向生命高潮的畅销书,值得摆在女性案头的人生醒悟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