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菊与刀》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菊与刀》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4 20: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菊与刀》读后感精选10篇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日本——极度自卑发展出来极度矛盾民族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日本人是一个非常谨小慎微的民族,他们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活在强大中华民族文化辐射范围之内,感受到的是邻居的极度繁华和强大。这样的环境下如果还能养出淡泊、自由心理,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早就已经灭亡了。所以日本人只能养出来自卑、规矩的严格等级制心理和文化。因为他们始终知道:有人比我强太多,他们要我干什么我就得干什么。这样的心理孕育出超强的强者崇拜心理和一种深埋在民族血液中的野心——我也要成为强者,受人崇敬。

  矛盾是贯穿在日本人一生的一个关键词,这个词最恰当表现了日本人与全世界其它民族最大的不同之处。最明显的一个差别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是线性的,一个人的一生都是可以在某个基础上(一般这个基础是人的性格品质)连接起来的。而日本人的世界观是分散的点阵图,在每一个点上日本人都以最适合那个点的品质生存,甚至可以从一个点180°转向另一个点。

  日本人的自卑的矛盾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最能代表日本历史文化的特殊等级制,这一套完整社会政治制度也最为完整地表现了日本人的自卑态度。在日本的文化中,社会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天皇(实际上往往是将军)在最高处,然后大名-武士-农民-贱民一级级排下来,低等级的人必须发自内心地尊敬高等级的人。这种做法就将本来潜藏着的自卑固化下来了。

  但是马斯洛需求结构塔明确的告诉过我们,谁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而日本的贱民显然不能在国内的等级制中得到这种高层次满足,长期的压抑会变成病态的心理——二战中日本人的心理变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底层民众压力释放。

  《菊与刀》读后感(二):《菊与刀》:早该摒弃的时代局限与偏见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是位人类学家,她的学术身份无疑是本书权威性的背书。但这本书或许对当年的美国人有用,对今天打算真正了解日本的中国人来说,只会起到相反作用,它不是那种不必读的经典,而是根本就不应该读,读过要排毒的经典。

  本书让中国人喜欢,除了日本本身外,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谈的“国民性”符合中国人的胃口改革开放后,反省中国人的“民族劣根性”就是个热门话题,但“国民性”是个过时观念,在认识论上不但有倒因为果之嫌,而且将个体集体的某种行为共性视为不变的特质解释源头。二战后,西方几乎见不到学术界还有人探讨“国民性”,我目力所及,好像只有两位华人学者在六七十年代还有过国民性的论著。

  《菊与刀》这本学术恐龙著作在中国获得好评,最不可思议地方,是中国人居然很乐于接受作者强烈的西方文化中心论:日本文化是没有“罪感”只有“耻感”的,在“耻文化”下,善行是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维系的,而在“罪感文化”中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省。这一所谓的“知耻不知罪”理论,几乎总是被中国人拿来解释日本为什么缺乏真诚忏悔

  问题是:1、所谓的日本文化特征,几乎就是东方文化的共性,中国人与日本人并无区别;2、源于基督教原罪说的“罪感文化”果然就比非基督教文化的社会天然有更强的忏悔意识吗?不见得。干坏事远比日本人多的那一代德国人,在占领之初,哪见得到他们有更好的悔罪意识。盟国占领军对德国的观念改造远比日本更强烈,曾强制德国人集体观看纳粹暴行的纪录片,但当时很多人的反应努力把头别过去或埋着头拒绝接受。

  以今天的资讯,了解日本非常容易,但遗憾的是,无数人在介绍日本时,依然套用《菊与刀》的论断,如果日本人依然袭用二战前日本各种论述中国国民性的东西看中国,你会怎么看——那些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观察,远比从没去过日本的本尼迪克的观察更细致

  选自微信号:大象公会,文/黄章晋。标题为转者所拟。

  《菊与刀》读后感(三):我们比老美更懂日本

  自中日美三方各为其政将钓鱼岛事件促成今日之僵局时,中日政治双边关系持续动荡下滑,与此同时,松尾芭蕉的俳句却日益成为豆瓣小清新的热力追捧、痴迷研读的对象深入了解日本文化的诉求使国人重审文化人类学著作《菊与刀》的价值阅读此书的意义,对现代一般的西方读者来说,是了解大于借鉴,本书的瑕疵只会夸大神秘东方色彩的美学冲击力;而对于同根同源的中国人来说,汲取经验教训并自视自省才是最有益的。下面就从书中类比对比的中日异同来谈。

  在中日关系交好的的八十年代,甚至是如今带有劝退性质的委交部发言词,中方都易于用“一衣带水”来形容中日关系。的确,地理上的相近让两国文化有了更便捷的交流渠道,日本文字成功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遣唐使的学习经历。在本书中,作者主要提及同为传统农业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在文化层面的共通点。不科学、无法律精神至上的意识形态;重伦理道德的社会评价机制、委婉而隐晦的潜规则文化形态、以在人前认错为耻的面子问题、以恐吓威胁训练孩子屈从权威的教育方式等等。其中,面子问题和教育问题作者花了大量笔墨阐述。面子问题的本质是脆弱自尊心,而对其的守护确保了社会评价机制的运行,在日本为义理,在中国则仁义,消极结果则是不能容忍别人的意见、不能宽容别人的嘲笑,容易带来极其紧张人际关系恐怖主义性质的教育方式实际上是成年人自身童年经历的传承、因屈从权威而压抑的情绪的宣泄,作者在书中讲述了几个生动例子:长辈为了听到孩童令人疼惜的哀求和依赖感的确认,常常上演“扬言遗弃孩童”的滑稽戏;父母为了防止孩子夜里睡觉不安稳破坏了榻榻米的摆放规矩,用武士谋杀的故事吓唬孩子。

  纵使这些相似点再不胜枚举,日本也有许多与中国完全相背离的民族特性。正是这些,让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而经济腾飞的现今中国,仍在不断强调:我们只是一头和平友好文明的雄狮而遭到众多网友调侃。第一点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日本虽然复制了许多中国传统精神内核,并内化为“义理忠孝”严格推行,但却忽视了最最关键的“仁”,仁是感情的给予与宣泄,有助于把各种亲密关系合理化,没有了仁的日本强调了授受的形式主义和契约关系,残酷现实持久高效,这使他们的道德舆论压力大于中国,催生了许多遵从享乐主义宣泄本能欲望的渠道,色情业就在最压抑的日子里滋长。第二点,日本的民族性很大程度受到环境的影响,由于资源相对匮乏、地理灾难时常发生,日本人在自保与自慰的反复摇摆中,形成比中国人更加隐忍、刚毅、斤斤计较的性格,这三点都与日本商业化程度高、工作态度勤恳密切相关。第三点,日本的社会结构与中国大不相同,日本的等级制类似于西欧中世纪的层层分封制,其特点是:最高领导者为象征性傀儡,幕僚掌握实权;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制度上的相似为近代日本效仿西欧进行变革提供了便利,同时专制制度上的纰漏也赋予日本国民相较于中国国民更多的反叛精神与自我意识。第四点,日本是个乐于吸收外来文化以强大自身的国家,而且并不以学习战胜国为耻,日本的发展是唐文化奠定的基础,日本的腾飞以西欧科技作为助推器。

  自出版后,日本本土学者虽然对《菊与刀》褒贬不一,可都不约而同的赞赏了鲁思本尼迪克特令人叹服学识能力深刻思想性和翔实的资料已不用再过多赞誉,以上的评价及例证,皆是从书中概括总结而得。但此书的纰漏,也是十分显而易见的。首先,作者并未踏入日本国土一步,所有的论述和评价全部基于被囚于美国的日本战俘、影视资料、学术论文文学故事等,缺少了直接接触实地调查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著作,不够有说服力。除去方法的瑕疵,本书的论述角度也有偏颇书名为菊与刀,意味本书将有一半的篇幅论述日本精致饮食文化、茶道艺术、对自然秋色菊香的深度美感,另一半论述被延伸为好战的刀,并解释两者矛盾的原因,而作者却连篇累牍地将矛盾的焦点放在日本民族性和美国价值观上,并将日本文化的糟粕放大——压抑约束、复仇好战、等级森严,这一切扭曲甚至变态的心理,作者简单地归因于儿童教养的不连贯性而忽视了许多历史的原因。再者,作者以对原始文化的研究而见长,已著有关于普韦布洛人、夸口特尔人、多布人的研究,习惯性对于小范围非主流文化群体进行全廓形总结,而日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名列世界列强、位居东方而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当代大国,其复杂性和多变性是原始文化无法比拟的,鲁思博士用少数典型代替整体来总括,是十分不适宜的。另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作者的阐述不够明确和清晰,比如对“恩”的概念含混其词、对阶级制度、被嘲笑的后果、日本人战前战后对敌人的态度转变都很诚恳地表示了不能理解。诚然,作者的建议是深刻而有洞察力的,她认为战后日本应该自知,而天皇是很好的统治工具,可以加以利用;日本应该放弃军国主义以发展经济。

  作为经典著作,《菊与刀》的社会科学研究有其价值,它的畅销也一定有其合理性。只是令人颇为讶异的是,它出自于遥远的北美洲,而不是中国。听人说,只有善于借鉴他国经验的国家才能在发展中获得捷径。莫慌,幸好我们还有美国人写的《菊与刀》可以读。

  《菊与刀》读后感(四):读《菊与刀》有感

  大体阅读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作品《菊与刀》,虽只读了一遍,心里也有些感慨

  至此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多了一丝理解。现在我仍然有这样的习惯,希望能够剖白自己,让别人了解我的性格的原因和了解我现在经常忏悔后悔状况。在以往的日志中,总有这样的倾向,即写作是为了让关键的人看到,让不喜欢我的人喜欢我,让我伤害过的人了解到我的歉意和忏悔,让伤害过我的人了解到我实在是很好,他们那么做实在是过分和恶心,因为这伤害了我挺大的自尊心,更有甚者则激发的我偏激刻毒怨恨和下毒手的心理。自卑和恨的心理常常作怪,后悔忏悔的心理也在搅扰,还有怨恨刻毒的心理。

  我写《菊与刀》的读后感,对我自己的剖白也是不遗余力的。书中写了日本人前兵黩武、好战易变的国民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幼儿教育说起,日本人和西方人不同,在成年时候所需遵循的条条框框最多,在幼儿和老年时期又回到了没有约束的自由期。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日本人行为的不连贯性和性格中的两面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日本人的童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并且成长在一个能够满足他一切合理不合理的愿望的环境下,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情况严重的。然而成长到一定时期,需要遇见家庭以外的人,并且要博得他人的好感,则必须对自身的本位主义加以约束,他虽然能够约束,但是那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却几经涂饰停留在潜意识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认识到的,更不用说改变了。我觉得这种约束,“耻辱”类文化能算做是表层的约束,在心里还是自以为王,自我中心的。但是和别人交往不能过于自我中心,就形成了这种在表层近乎严酷的不能计数的规矩。在内心深处,也许是会有一定意识自己可能过于自大而做出什么可怕事情,却只是模模糊糊不清晰的意识。因此基于自身需求也要求自制,但是却难以确定做事准则边界,从过去的行为难以确定事物的价值,只能凭前人、自己的想象来要求自己,进而定出苛刻繁多的表面规矩。

  日本人成年以后就会有各种“情义最难接受”,人情的社会,洗涮污名等等思想行为。他们那种极端的行为在他们特有的文化下面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因而在日本也能够接受。比如日本人的复仇行为,剖腹等等。处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古代家臣要对主公尽最大的忠,然而一旦主公有侮辱家臣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责骂”,都会被神经过敏的看做是侮辱,而主动背叛主公。日本人对别人的看法、名誉看的极为重要,就是希望自我为中心的自己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名誉比其他什么都来得重要。按照情义做事,并不是说他做的是就符合道德标准,而是符合他的出身、身份等等。这样生活真的很累,却又累的不值得,因为它要求高度的压抑。

  这种文化与儿童时期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在儿童时期就确立的,儿童时期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在潜意识里跟随着他,因为他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原是基于小时候的。这彷佛一只小鸭子,在刚出生的时候遇见的第一个东西就会被它认定为妈妈,不管它是人还是鸭子、小狗。人类的行为多少也是这样,在第一次遇到的事情就会变成终身的行为准则,在《怪诞行为学》里有说到,我们被锚定了。但是第一次遇见不一定是最好的,而可能是不好的,但是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并且用它来衡量日后遇到的其他事物,自己不一定意识到,还会以为是自由意志。这使我们为不值得的事情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而价值多的东西却有可能被忽略,这是我们自己为“哨子”付出了过高代价而没有察觉,甚至自认为没有别的出路。我想日本这种脱节的教育方式是造成这种个性的主因。这种教育方式是落后的,可能源于日本过去是在太穷、环境实在太恶劣,才会穷山恶水出刁民或者说是穷凶恶极。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教育我不了解,只是一种猜测,如果是这样,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性格的两面性极端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过去我只是凭主观想象日本这种国民性,因而难免想的邪恶夸张,然而放在日本特定的环境下,这就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日本人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严苛、冷酷,更不用提对侵略国的人的凌虐了,因为这就是平常用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压迫在他们自己精神上的。更是由于“耻感”文化要求有别人的旁观,在他心中同等地位人的旁观,才会起到限制作用,那么在侵略国里,缺乏了别人的旁观,(因为他们可能根本瞧不起被侵略的国家的人,这种旁观则就几乎没有),他可能就会做出平时自己觉得可怕的事、发泄压抑情绪。这应当算是没有意识观照的恶行,恶人。所以我想“除掉日本人的表面,应当还是海盗”,这是对的。

  关于这种行为,我从前也有,因为小时候家里基本什么蛮横理由都能满足,我也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小时候没有意识到(也不可能意识到)这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但是对比现在的观点,这确实是比较极端的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与观点。我还记得我确实很在别人是否接纳我,因此尽量做一个乖的孩子,但是本质上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爱朝别人发脾气、爱发泄、爱记仇、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又怯懦强势霸道不讲理、经常看不起别人、嫌贫爱富、好中差等级观念强的人,这跟日本人的个性很像。我常猜想自己如果继续下去会像日本人那样假如在战争里就会变成一个恶魔(这在他们的文化里可以接受吧,而且认为人不必有善恶之分)。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看灵修的书,我想努力弥合这种两面性在我性格里造成的异化,这其中有压抑有创伤也有伤害。有时候我想事情是走极端的,有时候也能敏感的感觉到自己个性双面性,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自己有时候都不寒而栗。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到改正,到接受,到子的,是需要巨大勇气的,也要有足够的意识之光的。我希望也相信越来越多人会做到,有足够的意识之光照到自己的行为上的。

  《菊与刀》读后感(五):透表象看日本内在的矛盾性格

  “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这本书是鲁思•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1994)研究的结果,于1946年出版。

  随着时间的流逝书中许多东西都变了,但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承总体上没有发生改变。2014年,典子女王与神社的权宫司千家麿举行了传统的婚礼,婚后典子脱离皇籍,成为平民,改名为“千家典子”。这是因时间而改变的;不变的是〈〈爱情公寓〉〉的关谷神奇还像先辈武士那样喊着切腹自尽,武士道精神还存于日本。

  书中提到《四十七无语》的故事极为震撼人心。故事讲的是,一位名为吉良的大名故意指示大名浅野侯在举行仪式时穿上完全违反仪式的服装,浅野侯感觉自己受辱就拔剑砍伤吉良。浅野侯拔刀动武属不忠,他回到宅邸切腹自尽,浅野侯的家臣成为浪人。忠诚于浅野侯的浪人组成四十七人的团队,他们想尽一切的办法为主人浅野侯复仇。最后四十七位浪人亲手拿下吉良的头颅,接着全部切腹自尽。四十七位勇士为“义理”而牺牲一切,包括名声、家人、正义、生命,他们的墓地长期成为日本著名的圣地,有非常多的人慕名前来祭祀。

  这样的故事只属于日本,只要日本这个土壤才能孕育出“义理”这种文化。浪人的做法在我看来他们就时愚忠,我是不会赞成他们的做法的。事实上每个日本儿童都知道这个故事,不仅知其梗概,而且熟悉其细节。它不断传布、翻印并被拍成电影而广泛流传。日本人“义理”在国家的地位相当我们孔子的“仁”。时间已经过去60多年,也许日本观念改变了。天皇不再那样高,社会的规范也不再那样严格。就如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已经不那样深入人心一样。

  书中说到日本妇女出身越是低位,自由越大。妇女有手淫习惯,自农村以至高贵家庭,妇女都秘藏有用于这种的传统器具。这也许就是苍老师影响深远的原因,哈哈,这也是有历史根源的。女优在中国或者别的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它是日本特色的。他们更注重精神方面而不是物质的享受,想想二战时期日本的“神风”队员就知道他们是精神至上的。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关于日本文化习俗,虽然书很多关于日本的知识已经成为过去式。但《菊与刀》仍不失作为一本关于日本文化重要书籍的资格。

  《菊与刀》读后感(六):锋刃剑客下的樱花柔情

  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从头到尾,第一页到最后一个字。 这本书整体而言是充满悲伤的,作者鲁斯·本尼迪可特写完这本书正是事业巅峰期,三年之后撒手人寰,不免可惜,在文化人类学上辛苦耕耘二十哉,难能可贵,哀哉!翻译此书的吕万和在译完此书之时,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离开人世:“现在,我最后复阅清稿,树菊已闭目辞世五十日矣!谨补数语,以托哀思。”我始终觉得只有最平和的语言才有最伟大的力量,平和自有千钧之力,寥寥数语,引人落泪,简单真实的语言,却是心底最纯粹的哀思。再加上《菊与刀》这个名字就有一种悲伤的情绪在里面,无论怎样解释日本民族的双重性,还是不能忽略他们那极度矛盾躯壳下的抑郁情结,就像一首缓和悲伤的音乐,诉说着一个极度矛盾的民族。

  《菊与刀》读后感(七):中华次文明

  菊与刀,正是日本文化的两面。

  日本之所以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除了历史教科书上说的资本扩张的原因,精神上的原因是,日本人认为,万国应该在国际等级结构中确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稳定的世界。日本人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环境,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仰和依赖产生了安全感,他们也认为日本的这种方式也适合于其他文明。

  日本人同样注重精神,认为精神必将战胜物质,日本之所以敢偷袭珍珠港真是这种思想在作祟。即使在战争中失败,他们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他们主动期求的。最后日本被迫投降,天皇所起的作用也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么一个深居简出不问世事的天皇何以有如此大的精神领袖的力量,让日本人俯首帖耳。 看完之后我依然有疑惑,天皇何德何能,竟然超越了宗教的 信仰对象。日本在战争中的投降率如此之低,原因是他们认为死亡是精神上的胜利,荣誉就是战斗到死,他们战败了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必须以死谢罪,洗涤心中的罪恶,向天皇表明自己的忠诚,并没有让家族蒙羞。

  然而投降后的日本人,会马上180度转变态度,对战胜者表示忠诚,其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灵魂已死,丧失了名誉等同于丧失了生命,现在的他无异于行尸走肉了。在选择第二主的时候仍然不失忠诚,这却显得难以理解。选定了一条路,失败后,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这么泰然,这部分是中国人也难以理解的。

  日本人尊崇等级制度,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义务,找到自己那个不变的“地位、位置”,自然就会全心全意地做他的分内事情,毫无怨言,也就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在逻辑上也说得过去,但是这种制度下既定的事实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个人不能反抗不得反抗,这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也难以理解的,因为中国从秦始皇朝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就出现了,等级之间的矛盾到一定的程度爆发之后,就是秩序的重新构建,等级的流动性非常大。在中国改朝换代是家常便饭,但是日本的天皇却从来只属于一个家族。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不同。

  日本人为什么会对等级秩序如此依赖?而且把遵守等级制当做一种艺术?不同人之间的交流竟然可以有不同的“礼”,这也太遏制了人的天性了吧,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也严密,但在家庭成员之间这种差别却远没有日本如此严格。亲情之间的亲密关系竟然要保持着这样的“距离”,很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外在的制度或者是道德观念在泯灭人间的真情。克己复礼?中国的礼到了日本就变成了类似“刑”如此严肃生硬的东西。 这种“心甘情愿”地遵守规范的感情我们很难理解!

  日本人只祭祀与自己紧密相关的几个先人的灵位,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对中国祭祖(包括祭祀十几代以上的祖先)的习俗感到疑惑,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至少我到现在还不明白,只是一种习惯而已,并没有说从内心中自发地尊重崇拜他们,因为他们的名字以及生平我不了解,如同路人。血浓于水其实是需要后天交往中表现的爱才能产生的感情。

  日本人承认他们一生中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重大,他们所需要报答的“恩”太多太重了,他们却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种义务,并付诸行动,放弃西方认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自由。我们认为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与吃人的制度做斗争才是真正的勇士、英雄。但是日本人认为这种报“恩”的苦行却是考验着他们的意志,一个人的勇气和完美表现在于与这些规范保持一致,而不是反抗或修改这些规范。 这让我想起了,追逐梦想和保持现状同样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样!

  日本人所说的恩,其实是一种债务,他们认为除了非常亲密的人之间的恩 ( 爱 ) 是理所当然的,怎么报答都报答不完。这也是中国人常说的,父母的爱,我们永远的无法报答,这也就是“孝”道,然而现代中国人严格遵守“孝”道(像日本人那样严格遵守父母的命令更是少之又少)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中国人在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上,很少希望别人能插手干预,父母也不例外。 不知道是不是受西方思想的影响,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这样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绝大多数人的观点都是如此。

  而对于陌生人对他们的馈赠或好意,他们却难以接受,因为这无疑又增加了自己的负担,感觉接受了别人的恩惠,自己却无法报答就是占了别人的便宜一样,非常可耻,也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中国人也谈恩典,但是对于别人因遵守基本的道德仁义而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我们会欣然接受,因为这是帮别人完了表现美德的愿望,而自己对他们的报答也就是同样地帮助其他人。日本人就非常讲究这个报恩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特定的。

  日本人对婚姻的态度是绝对尊重父母的意见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对父母的恩,要找到真正的爱情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是可以到艺妓馆里享乐,因为这是男子可以自由支配的事情,他这样做并不认为是违背了父母的意愿,而且在这方面他已经尽了义务,就无可厚非了。婚姻在日本绝不能说是一种爱情,这只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维持家庭机制运行的一种办法。

  中国人所说的礼貌或者是伦理道德这个概念,日本称之为“义理”,日本人必须履行“义理”,是因为如果不这样做,世人就会说他不懂“义理”,就会在人们面前蒙羞。这是基于舆论的压力所干的事情。因此有学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可概括为“耻感文化”,这与西方以及现代中国认同的“罪感文化”不同,罪感文化是一个人做错了事情,即使别人没发现,自己也会自责、内疚,而前者却依靠外部力量来做善行。

  日本人复仇的心理在当代应该没那么强烈了,对一些开玩笑或者小小的事情都被认为伤害了自尊,因此他们要么把侮辱他的人杀了解恨,要么自己努力去做好别人认为他做不到的事情达到心理平衡,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是洗刷污名常用的办法,或者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就切腹自尽。

  日本人也很现实,他们在竞争中失败之后,他们会对敌人产生崇拜,这种认输又服输的态度其实值得我们去学习,即使他们的虚心求学,在我看来他们是想通过敌人战胜自己的办法中吸取教训,方便日后东山再起,依然是一种不认输。(这是我按照我的理解所作的判断,欢迎指正)

  日本人认为,所谓强者,恰恰在于抛弃个人幸福而履行义务,性格的坚强不是表现为反抗,而是表现和谐。

  自我修养一章读后无感。

  《菊与刀》读后感(八):菊与刀

  1.各安其位(与老师所说的徳不配位相似)

  托克维尔说过所谓的真正的尊严就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安安分分的生活。承认阶级差别并不会让人丧失尊严,而试图超越阶级的界限则是一种令人唾弃的行为,对于我来说我想不断的完善自己,然后坐上自己想做的位置。这与日本人的各安其位似乎不符。那日本人的追求又是什么,一成不变还是其他的。。。。

  2.情义的矛盾性

  日本人既会赞扬誓死效忠的行为,同时也会对这种复仇行为津津乐道。(受了主公的侮辱,弃职离去甚至投靠敌方)前者是对主公的情义,后者是为了维护个人名誉而进行的所谓的报复行为。

  3对于名誉的维护除了复仇还有隐忍。武士要忍受极端的肉体折磨,百姓则要忍受的是武士的凌辱和侵犯。(雏禽饥饿哀鸣,武士饥饿剔牙)

  4.报恩

  羞耻感比罪恶感重要

  罪恶感文化,羞辱感文化。真正的羞辱感文化是要靠外部的强制力来让自己行善,而真正的罪恶感文化则是靠强烈的自省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菊与刀》读后感(九):安全感

  受益匪浅。读的时候一直深有同感,毕竟中国文化中有很多和日本相同的地方。开心的是读到结尾想了这么一个问题:同样是成了强国,为什么我们的汉唐盛世就没有去强掠,而日本就泛起了军国主义?想想我们强大的时期的元蒙古帝国其实也是有侵略性的,同样是强大的王朝为什么行事作风这么迥异?想来想去种族文化说到根本还是上层建筑,还是精神层面的,必然是和物质基础相关,而且相对滞后性。日本和作为游牧民族的蒙古的侵略性,共同点都是物质的匮乏,直白点说就是,缺。因为缺所以没有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一强大了就要去抢,去囤,去占有,这种不安全感的民族文化或者说民族心理是一个种族生存方式决定的,不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这样想来,我们刚进入封建制度前期也是这种抢的模式,到了中期,农业生产不论在怎样的朝代更替中都不会被取代了主要地位,这种对外扩张掠夺的事就慢慢歇了,这也是用了多少个朝代的男耕女织地大物博才换来的安全感。人和动物一样,在吃饱了同时食物丰足的情况下,一般是没有猎杀欲望的,除非是把猎杀作为一种乐趣或者荣耀。所以这些年日本的军国主义又抬头,右翼这么猖獗,总感觉和国内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尖锐了,加之人口老龄化缺乏劳动力,岛屿又不断面临被淹的危险这些因素密切相关,这种情况下,和平安乐无法解决问题,危机感就又激发了掠夺的本能了。

  《菊与刀》读后感(十):一个自负又缺乏信仰,一个保守又包容的矛盾民族

  菊是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象征。 7世纪时他们创造了日文(汉字),奈良都城(京城),佛教伽蓝(寺院)。它们有一种宗教,保留至今,神道——不是儒道佛。 16世纪德川家康 1600年关原之战胜利,消灭了丰田秀吉家族 开创了德川幕府(即江户幕府)统治,此后两个半世纪。直到1868年被废。进入明治政府。 大概日本的历史,它是一个积极汲取的民族。又有其保守或骄傲的某面。 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有着严格的等级社会观念。卡斯特社会(卡斯特:世袭的等级身份制度)。天皇只是傀儡,真正掌握国家力量的是大名和(或)将军。(江户:首都)。 《四十七浪人的故事》,人可以为了“忠”,牺牲一切,一个个最后都自杀了。看看二战中日本军队的投降与战亡比例,远小于其它国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