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活动变人形》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5 21:0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精选10篇

  《活动变人形》是一本由王蒙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3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一):意识随波逐荡,生活无处安歇

  王蒙作为中国小说形式探索的先锋,东方意识流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写意识流似乎上了瘾,于是在这本巅峰之作中,我们简直就是被卷入了意识流的漩涡。

  倪吾诚的悲哀不知道源出何处,正如他的女儿说的那样,可恶可怜。他并未出轨却不是个好丈夫,疼爱子女却不是个好父亲,留学归来却不是个好学者。貌似他生错了时代,可是那个时代又能容得下这样一个不挣钱的掉书袋?他热爱西方先进文明,却无法驳斥中国的传统伦理,满口都是康德黑格尔,可是他自己又知道,哲学什么也做不了。

  每天都是那样过,向往光明,不做实事。心从来没有个归途,其实,现代人又何尝不是。高谈阔论、把酒欢歌意境上是好的,可是金钱却是少不了的依托。那么,钱呢钱呢钱呢钱呢。。。。。。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二):摘一段陈晓明的评论

  王蒙是“文革后”领潮流作家,他对文革反思有他独到的深刻性,王蒙在探讨汉语言小说叙述进入心理意识的复杂层面方面有其不可否认的艺术贡献。《活动变人形》这部小说可以见出王蒙有强大能力处理一个旧式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变异中的命运,写出他们复杂的人格,他们无法超越现实的内在心理纠结。小说回答了中国这代知识分子如何才能完成自我救赎,那就是寓言式地回答了现代中国革命必然问题。小说对几位中国女性的描写也颇为惊异,他们那种顽强心性,在家庭伦理内部建构起的自我压迫,都令人扼腕而叹。王蒙的语言犀利,痛楚的反讽随时涌溢。不足在于,王蒙隐含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信念选择否真的那么明确坚定?这使王蒙对一种状态把握还未能切入到更深的更具有个人性的底层,语言的效果有时阻断了对更有深度表现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三):不错

  王蒙的文字功底还是很强的,故事人物情节比较简单,围绕着三个女人和一个出过洋的旧社会文人为主线。一个为18岁结婚,19岁守寡的旧社会妇女,守志的孤独寂寞空虚描写的很到位,为了解闷,照顾外甥,找人吵架,打牌等等,抨击了旧社会对女性的摧残迫害,摧残人性。另一位女人是两个孩子妈妈老公出过洋,追求西式文明与爱情,不回家,自己一个带着孩子,憎恨丈夫同时还抱有希望。另一人为两人的母亲,描写的较少,主要站在两个女儿一边对抗女婿。这个女婿也是本书的重点,追求西式文明,对中国恶习的摒弃,但同时又不是一个实干的人,只知道埋怨、牢骚,到最后除了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痛苦麻烦,什么也改变不了!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四):倪吾诚,一个虚荣的伪知识分子

  终于把王蒙先生的这本《活动变人形》看完了,其实对于王蒙的作品,一直以来很是无感,总觉得他的作品带了股历经尘世侵染和政治磨炼的圆滑气息,没有女作家精细的文笔,也没有极具生活气息的情节设置,看来实在无味。不过,这次耐心读完,也确有收获

  印象很深刻的是倪藻对于自己父亲的一段心理评价,倪吾诚到底是什么人?最终是没有定论的。全篇看来,都给人一种压抑无聊感觉,抓不到小说的主要情节,也不受跌宕起伏的故事逻辑吸引,支撑我读下去的,是对倪吾诚到底想要什么的思考疑问。他向往西方文明而鄙夷中国传统的文化,他所追求的是享受西方文明,他口中所谈的永远都是西方的伟人哲学家的牙慧,引经据典娓娓道来。然而,这些东西又都并不属于他,他只是这些文明物质的旁观者,敬仰着而不是拥有者。毕生所学也不过是皮毛而已,因而更不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倪吾诚的虚荣贯穿始终,讲什么文明礼仪,不过是其艳羡心理作怪罢了。外国月亮就一定比较圆么?其实现代社会中,从来不乏“倪吾诚”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当今学历普遍化的年代大学生的数目十分可观。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很容易活成“倪吾诚”的样子。他们学习西方哲学、科学,了解西方文明,在了解到中西之间文化差异之后,开始目光聚焦中国落后的一些方面来,站在知识分子的制高点上,大放厥词。这本书越看下去,越能在现实中找到共鸣

  我想,这本书实在可以告诫刚步入学术研究之路的青年学者们,明确自己想要的,少引经据典,多独立思考,不以虚荣之心对人对事,切忌变成 “倪吾诚”式的伪知识分子。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五):平凡知识分子的迷茫痛苦

  小说中倪吾诚是一个平庸的知识分子,有知识但没有独立思想,他的批判只是完全用西方的表面现象与中国作比较,不一样的就认为是中国落后、粗俗,没有尝试过去理解、探寻原因。其实,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庸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也许并不能找到一条救国救民、改变社会的道路。但是,他们已经不愿随俗浮沉,要体现出自己的特殊性来。而这种特殊性,也许是最亲近的人也不能理解认同的,反而要嘲笑讽刺。个人的痛苦,莫过于身处人群中的孤独,好比石头中的一颗鸡蛋,或者鸡蛋中的一颗石头。

  人们在很多方面可以宽容,但在生活方式上,甚至只是一丝一毫细节,也常常要当做天大事情斤斤计较。而且认为这是原则问题,是做人的问题。比如是不是能够忍受糟糕的饭食,如果像倪吾诚那样挑三拣四,就要被骂做整天花天酒地不顾家里的没良心人,妻子儿女都要嘲讽他一番。看着书上写的情形,简直触目惊心、难以想象,如何有那种如同妖精一般刻薄小女孩!但回想一下当下的孩子们,回想一下自己的过去,也许也不时有些这种行径。民主暴力往往可以从家庭里开始。而作为少数派,无法申辩,无人听你解释,只是用多数的暴力直接否定。那种绝望,是多么深刻。在这种时候,倪吾诚这样平凡的小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继续一步一步孤立自己,只希望躲到与世隔绝地方去。卢梭在晚年何尝不是遇到这种境地,他在《漫步遐想录》当中屡屡提到要隐居避世,屡屡提到遭人迫害之感。有人说,那是浪漫主义敏感情绪下的被迫害妄想,可是也许他遇到的就是倪吾诚遇到的这种情况呢?而卢梭已经不能算是平庸知识分子了吧,可他也没有任何办法。在这种时候,知识分子不免要为自己寻找继续活下去的人生意义。卢梭在自然中寻找,倪吾诚之流呢?也许只是绝望之中无望的挣扎,或者寄托于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莫名希望。可是,当连希望本身都说不清楚的时候,又怎么去实现它?

  王蒙的态度也许是要摆脱那种自诩知识分子的自怜清高,用自嘲的态度看待这一身份,随时接受贬低。然后,热烈拥抱现实,选定一种理想就满怀热情地做下去,起码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不再迷茫。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六):无法调和的行为与思想

  “ 一本《活动变人形》帮助倪藻认识到,人是由五颜六色的三部分组成的:戴帽子或者不戴帽子或者戴与不戴头巾之类的玩意儿的脑袋穿着衣服身子,第三子就是穿裤子或穿裙子的以及穿靴子或者鞋或者木屐的腿脚。而这三部分是活动可变的。比如一个戴着斗笠的女孩儿,她的身体可以是穿西服的胖,也可以是穿和服的瘦子,也可以是穿皮夹克的侧扭身子。为什么身体侧向一边呢?这也很容易解释,显然是她转过头来看你。然后是腿,可以穿灯笼裤,可以是长袍的下半截,可以是半截裤腿,露着小腿和脚丫子,也可以穿着大草鞋。这样,同一个脑袋可以变成许多人。同一个身子也可以具有好多样脑袋和好多样腿。原来人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就是这样发生的。只是有的三样放在一起很和谐,有的三样放在一起有点生硬,有点不合模子,甚至有的三样放在一起让人觉得可笑或者可厌,甚至叫人觉得可怕罢了。”

  倪吾诚一生推崇西方文化,然而对于它的学习始终浮于表面的习俗、文化,他的推崇范围也只限于自己的妻子儿女和课堂上的前言不搭后语的讲解而已,对西方文化的抬高是盲目的。知识分子总是空有一腔热情,却始终逃脱不了家庭的束缚和自己懦弱的劣根性。孩子是他最大的期望,然而他的教育方式有时候显得急于求成,有时候又有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想要运用西方的教育方式却没有系统地不断地灌输给孩子,教育的方法他都懂得也始终没做出强硬的措施来,只会呜呜咽咽感伤孩子的童年不应该在读书中度过。倪吾诚想把自己当做一个“西化了的榜样”来让孩子们学习他,然而这个“榜样”并不称职。他大概也是一个以“活动变人形”的方式拼凑起来的人,他的思想显得刻意,行为上也并不像他推崇的洋人那样洒脱,于是整个人便是生硬的,一个伪西化的懦弱知识分子罢了。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七):寻找迷失的自己

  lt;活动变人形>是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一本书,说起这本书来,还是我们专业书<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让我有机会接触它.读完这本书,我被深深震撼了,仿佛书中的倪吾城处处的映射着自己,对于一切的都不太满意,崇洋媚外,总是以为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倪吾城自以为去过欧洲留学,总是以为自己受到了西方文明的洗礼,但是自己却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对于科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热爱,却奈何自己学识浅薄,整天华天酒地,自己的妻儿却在家里挨冻受饿,对于自己的假如你,他不但没有从他的收入中进行补贴,反而榨取家中的财务,一味的要求家人接受所谓的文明的生活.奈何,自己愈是强调家人愈是反抗,家庭不合,整日不归.后来的他临死自己的小女儿也不远见他一面,所有的人对于他的死都感觉仿佛是一种解脱,他的死也许是他对于所有的人一生中做的唯一的一件好事吧.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八):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

  “阅”历不够丰富,无法对作者的文笔等等作评论,只能讲讲我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故事看时对它的理解了。

  主角倪吾诚总是让我想到《围城》里的方鸿渐:都生在一个西学东渐、但传统印记依然深刻人心的时代,都是从西方留学归来,都有些眼高手低,都当过大学教授又被排挤或者解雇,并且都有一个似乎和自己的“志向”丝毫不相容、不能理解自己的家庭。

  故事情节正式展开之后,几乎在每一章里都能看到一个为了宣扬所谓西方进步思想、摈弃传统陋习而和妻子、妻姊、丈母娘甚至儿女吵起来的“理想主义者”倪吾诚。他似乎全盘吸收着游学时看到的听到的事物,譬如把乡下人不洗澡的行为看作“对人的身体、人的肉身的无比贬抑的心理重压”,成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征伐”。

  诸如此类的“先进想法”初看好像有些道理,但是把倪吾诚所有类似的想法堆在一起再看就很可笑了——他无休止地嘲讽着现实,在家里发泄着对所见所闻一切的不满,可是他的悲剧就在于他自己从没有尝试着去看看为什么现实那么难以改变难以扭转,从没有考虑过究竟是自己好高骛远、太理想化还是家里人固执——其实这两者都有吧,姜老太太和静珍静宜姐妹的固执也是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人的心理,鲁迅先生不是说么,他们只求一个“能够坐稳奴隶的时代”,面对西方文化到来的同时家道衰落,自然是想守住那个让她们能过上比较舒心的、有人侍奉的时代的。

  后来读到倪吾诚为日伪效力就产生了兴味索然之感,原来一个有些自恃清高的理想主义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维护什么,他在对在西方看到的自由平等无比向往的同时,也没有摆脱自己本质的奴性。如果说姜家的女人们想要的是“能够坐稳奴隶”,倪吾诚追求的就是“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做奴隶”。

  觉得全书很巧妙的一点在于用倪吾诚给孩子买的玩具“活动变人形”折射出主人公自己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他的幻想、能力、所处的环境不在一个可相容的水平上,可悲的是他自己不明白,哪怕是在也史福岗告诫过之后也不懂自己的行为为何无法被家庭接受。

  此外,静珍这个有点泼辣狠毒形象倒是让我很喜欢,无论是她真实、想思念就思念、想咒骂就咒骂的性格(即使是面对倪吾诚那个已经呈疯癫状态、打扰了她打喷嚏的女儿也是毫不留情),还是后来成了“迎之”以后对母亲的侍奉与“却之”恨不得摆脱一切的行为对比,都让我觉得这个看似冰冷的寡妇还是有许多可爱之处的。

  再此外,129页的一段话“所有的痛苦、热情、疯狂傻气最终都凝聚成了石头,凝聚成了山。石无言,山也无言,于是它们守候着永恒时间自己是不爱说话的。【你好,我亲爱的读者。】”

  读到这段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忽然很感动,人称转换、人物的嬉笑怒骂背后的那个作者,忍不住地跳出来,活生生地站在了我面前。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九):要能战栗,能不战栗?

  《活动变人形》,一个颇为拗口难解的题目实际来源主人公倪吾诚给儿子倪藻买的一本日本动画书《活动变人形》,书中的人头、形和影可以奇怪的变化,一如在将要入睡时或醒来时脑海中浮现的形影隐现。

  而整本书所书写描绘的也正是一群变化的人众,孩子变成老人,忧戚的一瞬间又转为放肆。哭泣的与狂笑的,有声与无声的叹息,洋洋得意或者痛苦呻吟的,像是随机组合一般落在每个人身上。王蒙似乎想通过这些人的际遇变化,通过活动变人形,来呈现一种主题:人们究竟能承受多少痛苦,人们曾经怎样生活过。文本开始从倪藻在改革开放后出国访学开始,不知道王蒙是否是刻意经营,关于倪吾诚的形象总是暗示烘托着一种人们对于民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想象,仿佛他们学贯中西,人格高洁,然而继续进入文本就是一步步祛魅的过程,地主家庭出身后来又去欧洲留学归国后任教师大学的倪吾诚只是一个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又虚荣软弱的所谓知识分子。他知道很多的概念和名词,但他并没有真正的知识,他可以在饭桌上侃侃而谈却谈不出正真的问题。他会喝咖啡、会高谈阔论、会吃西餐,会消费但是不会创造。倪吾诚对于中国文化的深深自卑,涉及到的是中国人如何面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他渴望欧洲的先进、科学、卫生,那里的人活的像人,而他自己却属于贫瘠、麻木、充满痛苦的中国,无论他如何挣扎,他用尽一生都在挣扎,却都是徒劳。 天“欧洲”“欧洲”的倪吾诚,一想到欧洲、外国文明、科学、卫生这些概念,他就欣喜,就觉得自己升华、升仙——当然可怜可悲,但同时这其中的确有一种他所批判的麻木国人中少有的纯真热情的品格,虽然肤浅的可笑,但他对“外国文明”的热爱在普遍的灰扑扑的麻木中,自有一种色彩和温度。成天“欧洲”“欧洲”的倪吾诚,一想到欧洲、外国文明、科学、卫生这些概念,他就欣喜,就觉得自己升华、升仙——当然可怜可悲,但同时这其中的确有一种他所批判的麻木国人中少有的纯真热情的品格,虽然肤浅的可笑,但他对“外国文明”的热爱在普遍的灰扑扑的麻木中,自有一种色彩和温度。倪藻在他死后说“他死了。他一生追求光荣,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耻辱;他一生追求幸福,但只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过痛苦;他一生追求爱情,但只给自己带来过怨毒。”“每次见面,倪吾诚都在讲述自己的不幸、耻辱、痛苦。有这样的父亲吗,他竟然能对自己十几岁的儿子大发神经、叫苦连天、他竟然能把自己灵魂里的重担转嫁给自己的孩子。如果说生活冷淡了倪吾诚,那他不是更加十倍百倍地糟蹋了生活吗?他究竟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了些什么呢?”一个堂堂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既留过洋又去过解放区的人,怎么能是这个样子?他感到了语言和概念的贫乏。”这个人物身上是王蒙对于关于如何对待和处理中国文化的一种态度;作家用了相当的笔墨来写姨妈静珍,一个十九岁守寡,此后跟随母亲生活在妹妹家,她的癫狂给人所引起的恐惧多于同情。王蒙事无巨细的描写静珍每天那些仪式化的梳洗或者进食的行为,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她所有的生命都依附在这些神经质的行为上,除此之外她一无所有。倪藻的姐姐倪萍,由于性别,她更没有童年,没有童稚的纯真,母亲姨妈甚至是姥姥的作风宿命般地烙印给她,一个十岁的女孩,就可以整夜咒骂,歇斯底里地哭泣,像她的母亲一样念叨着“多费钱”,对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谁也不会可怜谁,谁也不会让谁”这是倪萍十岁时得出的结论。她像是姨母一样执迷于某种非人性的仪式——其中的传承让人心惊,仿佛一代一代都是一样。文本叙述结构有倒叙插叙,多数是全知视角的第三人称叙事,但在中间一章关于倪藻童年的描写却使用了第二人称,但其中对于心理状态和意识的细致把握,分明是以”现在的我“的视角去回忆童年,并以“你”来指代当年的自己。——“你爱他们,你为他们的丑恶感到了彻骨的痛苦。你审判了他们,一个也没有宽恕。你处决了他们,而你又那样理解他们的不幸。正式历史如正式现世,要能战栗,能不战栗?”

  《活动变人形》读后感(十):给崇高招招魂

  这本小说有点闷,或许底子薄,后半段鄙人几乎是迫不得已逼着自己读完的。匆匆竣工后忙不迭给了一个总结:本书叙述了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完全西化丧失传统缺乏核心价值的知识分子的失意而痛苦的一生。

  倪吾城这个人物好像也没有得到王蒙的多少同情,没有文字的情绪感染,我就更难对他有好的印象了,这算什么,夸夸其谈一大通,忽左忽右的随风倒,还有心比天高自命不凡,典型的享乐主义导致信念不坚定任历史乱流摆布,不知道作协副主席王蒙塑造这个人物是想展示他的大历史与小人物观还是想给文坛中间缓冲地带添些花草让上头觉得不乏生气。倒是那几个女人的“愚昧”在隔了几世的我们面前显得可爱。前辈们也是郁闷,好好立的藉以自嘲的贞节牌坊就硬给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刚断奶的小孩当做把柄用以耍滑与反叛,哎,这就是曲高和寡种下的恶果,只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只怪崇高已不再那么的崇高。

  王蒙在90年代初提出了“逃避崇高”的文艺现象,这种演变成漠视高尚的社会心理如今已渐成风气。阴面的暴露,扎堆的恶搞,忘了分寸的山寨,人们沉浸在释放的无限快感中,人们要忘掉意识形态的洗脑,要对崇高秋后算账。

  的确,人是立体的,不是一味的高大全了事,除了头上那些光圈,这个社会该有一些给人联想空间与亲切感的缺陷。崇高曾经太泛滥了,甭管伪不伪都审美疲劳了,腻了,现今各种花哨的杂耍出炉不久万分新鲜,足可以引领一时潮流,于是有了人肉搜索,有了芙蓉姐姐,有了血馒头,范跑跑的本性论······还有些人很聪明,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依傍着这样一个无可无不可的粗俗的相对主义时代,他们纵情娱乐,完全不屑于那些左|右分子的偏执。也完全不明白怎么就能轻易地投身左右呢。

  崇高从神龛上掉落下来叫一伙人把玩,叫剩下的一伙生畏,但是崇高是价值建立的地基,没有崇高,社会以及人的尊严顷刻间就会失落,怀疑主义就会像向外界投的火石最后因为火势过猛无法控制烧回到自己。

  至此,我想,每个人都该有一点倪吾城的影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