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Good to Great》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Good to Great》的读后感10篇

2018-03-06 21: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Good to Great》的读后感10篇

  《Good to Great》是一本由Jim Collins著作,HarperBusiness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99美元,页数:30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Good to Great》读后感(一):道理很簡單,關鍵是能否做得到

  這是2013年精讀的第三本書。

  獻給@浪裡格朗個百花香,時光有限,看了我下面的總結,你除非對書中內容特別感興趣,否則就真的不用通讀了。

  這本管理學著作主要講述如何讓一家“好”企業更上一層樓,成為“偉大”企業。雖然我不是企業高管,但管理企業與自我管理有相通之處,不失為一本勵志書籍。不過,與大多數勵志書籍一樣,道理很簡單,看完很激動,但關鍵還在於能否付諸實踐。

  首先,”好“或“偉大”企業的標準是什麽?書中將股價連續15年增幅超過市場平均水平3倍以上的企業定義為“偉大”,將連續15年增幅超過1.25倍以下的企業定義為”好“。

  其次,如何實現飛躍?簡而言之,5級領導水平、任人唯賢、直面殘酷事實、”刺猬理念、自律、高技術應用和持之以恆是書中列出7項指標。

  1、5級領導水平是指謙虛謹慎且具有很強專業能力。說白了,就是既有能力,又不囂張。什麽叫有能力,衡量指標就是在其任內企業業績是否有所增長。作為一個后驗性指標,完全不具有前瞻性的指導意義。用網絡流行語表述就是,事前豬一樣,事後諸葛亮。什麽叫不囂張,就是能聽進其他人的意見,行事風格簡樸樸素,不搞形式主義。但領導不是智囊團,是最後要拍板決定大事的人,其他人的意見多種多樣,聽誰的不聽誰的依然要有所抉擇。總而言之,第一條指標太虛。

  2、任人唯賢是指選用品質高的人,而不是業務能力強的人。業務能力來日方長,在實踐工作中可以慢慢培養,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第二條指標說得在理,但實在是太常識性了。最佳方案當然是人品好業務能力也強了,如果不能艱巨,兩者相較,業務能力只要讓位於人品。

  3、直面艱巨挑戰是指遭遇挫折之時,既不盲目樂觀認為定會化險為夷,也不盲目悲觀認為大限將至,而是認真對待困境,將其定位為長期攻堅目標,集合群智群力,團結一致對抗時艱。這麼淺顯的道理難道還值得單獨提出來說嗎?

  4、”刺猬“理念是指要一以貫之公司核心價值觀,具體分為三個衡量指標,一是是否有激情,二是是否能盈利,三是是否能比其他人做得好。問題是激情難以持續啊,一時激情和一輩子的執著是兩回事啊,天下有幾個人能保持一生執著呢!能否盈利是后驗性指標啊,我要是知道能盈利,我肯定會做啊,天下有幾個買賣是穩賺不賠呢!能否比其他人做得好這個指標簡直相當於廢話,吉尼斯世界紀錄只有一個啊。按此指標,一個行業只需有一家企業就足夠了!

  5、自律是指員工無需額外激勵即可自行約束。當然,既然第二條已經任人唯賢了,不自律的員工就壓根不會進入這家企業,根本就不存在自律不自律的問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都是爲了賺錢,而不是爲了理想,或者說理想的工作根本就高攀不上,或者說理想的工作根本就無法養活自己。金錢的激勵作用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有效的,漲工資和發獎金是必不可少的啊。難道老闆一個人瘋狂斂財,然後告訴員工你們需要自律嗎?當然這種老闆也不屬於5級領導。

  6、高技術應用是指技術只是輔助,不是核心競爭力。當然,對于非技術性企業來說,高技術只是實現企業提供其他產品或服務的基礎工具。例如,不能指望一家藥店靠高新計算機技術成為最牛藥店。

  7、持之以恆是指一以貫之地完成上述六項指標,經過長期積累終於有一點會實現質變。換句話說,成功可能一蹴而就,沒有奇跡可言。

  我的評價是,凡是勵志或者成功學的書籍幾乎都有一個通病,即毫無內容的常識累積。這本書就好像家長教育孩子如何成為好學生,第一要勤奮,第二要好學,第三要不怕困難,第四要持之以恆,第五要自律,第六要懂計算機等技術,第七要堅持做到以上六點。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知道這七點,而是如何培養勤奮、好學、不畏艱難、持之以恆、自律等品質以及如何將這些品質或者說好習慣保持下去。

  儘管這本書有著嚴格的研究方法,研究團隊也是來自于鼎鼎有名的斯坦福大學,但管理學終究難成系統,理論基礎太單薄。許多結論都來自于對過去的總結,這種后驗性理論都要面對兩個挑戰:一是,過去的結論是否對未來依然有效,二是總結是否全面

  個人感言:與其貌似全面籠統的總結成書,不如深入行業具體的案例研究。(完)

  《Good to Great》读后感(二):理科生如果只读一本商业书籍,请读这本

  我自己读商科,这本书老早听说,一直没有拿来读。看《Search inside yourself》的时候,那名Google的资深工程师强烈推荐:如果只看一本商业书籍,就读这本。时隔1年,找到audio book,在每天的30分钟workout中听完这本书。

  看到有读者说管理者不能信这本书,一个重要理由是11个超越市场表现的公司现在大多数都表现不佳。我认为这并不能成为这本书研究方法或是结论问题证据。正如书中所提到的comparable company,有一类就是没能有sustainable great performance. 显然有15年的卓越表现,并不能保证就能last forever,这中间需要有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比如书中提到的level five leader,hedgehog concept, first people then what, disciplined culture 等等。如果真想证明,就应该用本书使用的定量方法,搜集表现不佳期间公司的各种数据信息,然后证明即使是做到了这些原则,公司依然未知原因走向衰败。

  个人觉得这本书在商业书籍满天飞,诉诸感性,事后拍脑袋归因大行其道的今天,用定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这种思路和方法独树一帜,花费时间相当惊人,非常值得肯定。从结论上讲,不算特别的unexpected,但还是给我一些观察自己公司的新视角。比如level 5 leader,比如people first then what。先前跟我接触的其他部门的一个director 每天忙到没有时间午饭,但还是对其他部门的要求尽量满足,之前他跟我留下很好的印象,觉得他非常hard working 并且helpful。后来了解到他总不放心让手下接收工作,事事躬亲。Great leader并非是没有work life balance那种,而是有能力surrounded by great capable people。另外,以前自己也比较推崇有魅力强势的leader,也有点自卑的认为自己天性内向,并不是十分好的leader的材料,但事实上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公司在卓越表现期间,更大可能性是有一个坚定内敛不喜欢抛头露面但会把公司的发展放在首位特别是自己ego之前的leader。有关人才重要性,先前有听说过因人设位的,但没有理解到这样的高度团队建设比我想的重要,招到对的人甚至比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重要。

  如果说书的不足,一个显然是可实践程度较差。比如people那么重要,如何找到合适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一般公司的招聘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招聘的流程?这些实操性的范畴书中没有提及。不过对于致力于基业长青,建立一流公司的企业管理者观点本身就会有启发。如Jobs所说,你知道why 就会自然推动你去寻找how,方向对了实际操作可以慢慢摸索。综上推荐,特别适合理科生中对商科有兴趣的一读。

  《Good to Great》读后感(三):strive for greatness

  作者的治学态度真是严谨。210页正文,40页附录。1个研究小组,5年时间(15000小时)。

  我认为附录比正文更精彩;正文基本上是附录的文字呈现/总结

  看此书没有花太多时间:先看每章小结中的KEY POINTS和UNEXPECTED FINDINGS,遇到不清楚地方或者特别感兴趣的点,再往前细读。不少知名企业的小故事相当有趣

  11强公司中的几家,2000年前的辉煌已是过眼云烟,颇具教育指导意义。这场金融风暴过去后,大约没有基本具有"good-to-great"特征的公司笑傲江湖了吧。

  Good to Great这个概念,应当被地球人广泛使用。

  《Good to Great》读后感(四):跟Built to last一样逻辑错误

  是的,作者使用了巨量的数据,但是数据又不是靠数量取胜的。

  在Built to last的评价里面说过,作者犯了一个简单逻辑错误,

  找出n个成功者,分析它们的特点,然后认为重复它们的特点就能成功??

  成功者具有某些特性,能代表具有这些特性的企业一定能成功么?

  典型的A -> B so B-> A 逻辑错误。

  建议读读The halo effect和Black swan,迅速把本书的逻辑漏洞揭秘了。

  大概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涌现了巨量所谓商业成功的书,都是犯了一样的错误,往往还非常畅销。

  天下忽悠!

  《Good to Great》读后感(五):从优秀到卓越?

  吉姆·柯林斯在2001年撰写的《从优秀到卓越》是历史上最为畅销的商业书籍之一。在美国,《从优秀到卓越》已经累计卖出了400万册。10年后的今天,这本书的销量依然每年有30万册。在世界其他地方,《从优秀到卓越》也同样受欢迎

  在书中,柯林斯列举了11家在他看来做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并指出这些公司拥有7个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第5级经理人(能力强、但以公司为本)、先人后事(人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直面残酷现实(有一说一,但决不失信念)、刺猬理念(专注目标方向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训练有素文化员工不会被其他因素所干扰)、技术加速器(技术是工具、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以及飞轮和厄运之轮(好运和恶运都是一点一滴、积少成多)。

  柯林斯认为,卓越和优秀公司最大的差别在于,优秀的公司可以在一时表现优异,但因为缺乏上述7个特性中的某一不可或缺部分,优秀公司难以长期维持优异表现。相比之下,卓越的公司因为自己的基因结合了上述7个特性,可以将自己的优异表现持之以恒

  不幸的是,近几年的事实似乎完全击溃了柯林斯的理论。在柯林斯列举的11家卓越公司中,只有Nucor一家表现依然卓越,其他公司的表现不是平庸就是惨淡,其中Circuit City已经破产,Fannie Mae如果不是因为由美国政府接手也避免不了败走麦城下场

  这一事实似乎在告诉我们,卓越是一个能意会、却不能达到的境界。即使再卓越的公司,内部也可能问题多多,在遇到外部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冲击时,也可能只是一个在裸泳的人。

  这种看法前提是,柯林斯本身的研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其希望找到卓越公司的愿景有些太过远大。然而,如果我们深究就会发现,柯林斯所谓的“研究”其实从本质上和买大力丸的没有什么区别

  柯林斯最基本的假设是“市场是有效的”,因此他把股价当作衡量企业是否卓越的唯一标准。这个假设的问题在于,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股价不能证明一个公司是否管理良好,市场有效假说也早已土崩瓦解,甚至有人专门著书(《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Market》)来说明这一问题。

  柯林斯这一基本假设的破产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将Fannie Mae列为卓越公司之一。从表面上看,Fannie Mae在2008年股价暴跌之前确实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利益。然而,像《All the Devils Are Here》等书告诉我们的一样,Fannie Mae能够利润源源不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GSE的Fannie Mae本身是半官半商。另外,Fannie Mae崩溃之后,国会对其的调查也显示这家公司管理不但算不上良好,甚至连合格都算不上。被柯林斯各种夸奖的Fannie Mae原掌门人James Johnson更多是一个长袖善舞的政客,他所谓的“管理”的确为Fannie Mae的股东和高管赢得了短期利益,但也埋下了Fannie Mae在2008年崩盘的伏笔。

  柯林斯的另一个问题是他最大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畅销书的作家,第二个理想才是严谨的做学问。在学术研究中,学者只能把自己的眼光聚焦在很小的一个点上,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往往局限和保守,因为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的结论是站得住脚的。畅销作家则和学者完全相反:一本书的主题越泛泛而谈、受众越广,潜在读者才越多。而且,这些主题越是老生常谈,读者的接受度就越高。当然,主题应该有新颖的外衣,不然读者会发现内容是老生常谈。

  这也是为什么在《从优秀到卓越》之中,每个概念很老套(“管理者须德才兼备”),但都有新颖的外衣。这也是为什么柯林斯一再强调,获得卓越之路虽然艰难,但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实际上,这是所有畅销“自助类书籍”的一个共性。

  这样写作的最大问题是写出的东西未必是真的。比如柯林斯写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作为畅销作家,他必须要这么写,不然那些本身并不处于潮流行业之中的管理者是不会成为他的信徒的。

  然而,从Circuit City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家公司是否“入对行”是十分重要的。Circuit City作为一家实体电器商家在2000年之前的确风生水起。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模式明显越来越过期。一家企业即使管理能力再强,也很难逆势而行。

  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柯林斯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错的。一家公司股价高并不代表这家公司的管理能力强。这两者有关联性,但未必有因果性。柯林斯的问题是希望从有很大随机成分的关联性中归纳出因果性,而且为了让图书畅销,他还必须把这些因果性归纳得越笼统越好。

  管理者不能信柯林斯,因为他总结为卓越的公司在10年间要么破产、要么表现不佳。投资者不能信柯林斯,因为从理论上来说,我们知道一家企业股价越高,其回落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唯一能够信柯林斯的恐怕要数那些希望自己的作品也同样畅销的作家们,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为自己都不相信的作品披上科学的外衣,并且为一些老掉牙的概念用新颖词语包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