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菊与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菊与刀读后感10篇

2018-03-10 20:5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菊与刀读后感10篇

  《菊与刀》是一本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武汉出版社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2011-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菊与刀,读书笔记

  第一章 研究课题——日本

  一。作者通过了何种方法写了本书:

  1.与被研究的民众进行面对面接触

  2.查阅资料

  3.向曾在日本生活过的西方人请教

  4.日本人的文献(日本人有强烈的自我描述冲动,即写生活琐事,也写宏伟的全球扩张计划

  5.在日本编写和拍摄的影片

  6.结合文化相似性,进行文化比较,获得日本人生方式线索

  7.分析最孤立的行为之间存在某种系统联系经济活动家庭行为、宗教仪式政治目标

  二。研究的目的

  描述日本人心灵深处思考行动态度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一。西方国家对战争有共有的观点

  1.如果出现局部战役的失败,往往要鼓舞士气

  2.规定死亡人数到达何种比例时可以投降

  3.在对待战俘问题上应遵循哪些行动规则

  而日本人是不计伤亡,不投降主义

  二。美国与日本对战争的态度:

  1.美国人把战争归因于轴心国的侵略,认为是日本、意大利、德国三国的非法征服破坏了国际和平。当轴心国占领了中国东北、埃塞俄比亚和波兰时,他们实际上是实施压迫弱小民族罪恶政策;他们违反了“让自己生存、也让别人生存”这条公认的国际准则,或者至少是破坏了针对自由企业的“门户开放”政策

  2.日本的观点:只要各国都拥有绝对的主权,整个世界就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因而,日本必须为建立一种等级制度而斗争,而这个任务只能由日本来完成,因为只有日本才是唯一的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等级制度的国家,也只有它懂得“各安其位”的必要性。

  三。日本对于胜利寄托基础精神,美国理解的是物质

  四。日本人相信世界万事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那些未曾料到的状况,而美国人时刻转被迎接挑战学会生活适应充满挑战的世界。

  五。对所有日本人来说,天皇代表了一切。对皇室的忠诚与军国主义及侵略战争政策是两码事。日本人不缺乏辨别善恶意愿,对天皇的忠诚是无条件的,而对其他的人和集体是横加批评的。

  六。面对救援行动:

  1.美国人:勇敢的行为如果能够挽救受到伤害的人,就更加是英雄主义的行为

  2.日本人:只有勇敢地面生死才是最高尚的,预防措施毫无价值的。

  第三章 各守本分

  一。日本人信奉秩序和等级,美国人信奉自由和平等

  二。日本人对孝道的定义,只局限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之间。最多包括父亲祖父、伯父、伯祖父和后代。遵从绝对的长者,其他人必须服从。日本人并不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对专制权威尊重,也不培养对专制权力屈服的习惯。无论要求多么苛刻,每个成员都必须以最高价值名义服从家族意志。因为这个决定与每个人利益生死攸关,这是以共同忠诚的名义进行要求的。

  三。日本世袭的等级制度:士(武士)农(农民)工(工人)商(商人),贱民。每个层级受的限制很大,但却有秩序和安全。可以采用技巧打破等级制度,商人成为地主,通过与武士通婚成为贵族

  四。关于农民起义:即便最后判决对农民有利,但是农民起义违背了“必须效忠”的法律,必须被判死刑

  第四章 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做法

  1.废除了大名在各藩征税的权利,权利收归政府

  2.从法律上废除了不同阶层见的不平等,废除了标志不同等级、地位的标记和服装,颁布散发令。贱民被解放

  3.废除了禁止土地转让的法令

  4.各藩间的关卡被拆除了

  5.取消了佛教的国教地位

  二。关于政治。政府对国家和人民间的义务作出了明确的划分,要求各安其位(新等级制度),普选产生的众议院代表,代表选民的意见,虽然有一定的权利对政府高官提出批评和质询,但却在人事任免、决策、财政预算等方面没有真正的发言权,也不能提出立法要求。

  三。关于宗教。国家神道教,日本政府认为并不是宗教,对永世统治者天皇的崇拜

  四。军官的晋升不是看家庭出生,而是看个人的实际能力,所以军人享有极高的声誉。军队首脑独立平民政府

  五。关于工业。当产业组织完善业务获得发展,政府会把企业出售给私人公司。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工业发展关乎日本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不能相信简单的供求规律和自由企业的政策。日本的成绩,是用最小的失败和浪费来建立一批它最需要的企业。日本从重工业开始发展,而不是日用消费品和轻工产业。

  第五章 历史社会的负恩者

  一。日本人理解的“义”,就是要在巨大人情世故网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这个网络包括祖先同龄人

  二。日本人的“恩”,有偿还的义务,一定要报恩,恩惠是一种包袱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一。人们欠恩不是美德,而报恩却是美德。人们为了报恩而致力于感激就是一种美德。只要人一出生就肩负着巨大的恩情

  二。日本人所称的“义务”:1.报答父母的恩情,孝。2.报答天皇的恩情,忠。

  三。恩情的相应义务:

  1.义务,无论如何努力,无论经过多久,都无法偿还的:忠、孝、敬业

  2.情义,必须根据所接受的利益数量偿还,并且有时间限制:对社会的情义、对自己名誉的情义(复仇)

  第七章 情义难当

  一。情义和义务的区别

  二。日本人对于复仇的热衷,源于对君主的情义,对自己的情义

  第八章 洗刷污名

  一。履行对自己名声的情义,意味着要消除别人的诽谤和侮辱,因为诽谤会玷污自己的名誉,因而必须消除。主要做法是,报复、自杀或其他,绝不能淡然处之

  二。道德的定义,只要是维护情义、洗刷污名,那就不能说这个人犯了侵犯之罪。

  三。日本人对竞争的态度,在竞争态度下,人们往往对对手异常敏感,觉得自己正处于一种被侵犯的状态,而将精神放在与竞争对手的关系上,因而不能专心工作

  四。日本侵略的理由,需要得到世界的尊重。而当战败,他们意识到侵略不是赢得荣耀的方法。维护情义采用两种方法:1.侵略。2.遵守互敬关系。战败后转向了第二种方法。

  第九章 人情世界

  一。日本人的爱好:洗热水澡、睡觉、吃饭、浪漫爱情(性享乐),同性恋、手淫、酗酒

  二。日本民族的道德优越性,日本人天生善良,值得信赖,没有必要再与自己性恶的一半进行战斗

  第十章 道德困境

  一。近代以来,日本人试图建立某种能够凌驾于一切领域的道德标准,“诚”

  二。《军人敕谕》五条训令(天地之正道,人伦之纲常):

  1.最高的道德,忠

  2.按照军衔遵守礼仪

  3.勇气,从不轻视弱小者,也从不惧怕强大

  4.勿空守私情

  5.勤俭

  三。以耻为主的文化和以罪为主的文化 ,美日。耻感文化依赖外部的约束力来行善,罪感文化则借助于从内心确认罪恶。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一。自我修炼的概念

  1.培养能力的

  2.可以给予更多的东西

  二。修炼就是磨掉身上的锈,使人变成一把明亮锋利的剑

  三。禅宗为例的教派,强调自助,教导人们潜力只存在于自身,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增强潜力。”禅并不是一无所知,只是相信求知在一切经典、文献之外。你并不是来求知的,你只不过是来求解佛经的罢了。“

  第十二章 儿童教育

  一。儿童幼年期不受约束,老年人不受约束。

  二。儿童经历,造成日本人害怕受嘲笑和遭到别人轻蔑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一。战败十天后报刊文章

  1.我们必须坚信,军事上的失败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毫无关系,应当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

  2.日本必须获得世界各国的尊重。因而,日本国民责任就是要在新的基础上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怀疑耻在日本社会中的作用,希望在国民中发展出新的自由,即从对世界的批评和排斥的恐惧解脱出来

  《菊与刀》读后感(二):我与日本思想之悖

  通篇阅读完《菊与刀》,终于觉得最初看到的对于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黔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受人摆布;忠贞而又不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评价是最贴切不过的,对日本人而言并无矛盾与拧巴。

  其实《菊与刀》算自己对日本人首次全面系统的了解,但毕竟此书主要是针对二战及二战前的日本所做分析,已经在时效上失去了一定效应;另一方面本尼狄克特毕竟只是通过查阅过相关文献及相关游记进行的阐述,却并未真正在日本生活体验过。但此书中对于日本本性两面性及情义等思想价值观念的分析还是很受用,毕竟人的本性是很难做出改变的。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生性敏感而拧巴,但了解了日本极端的两面性后我才知道世界之大,任何性格都有其优劣。其实,我不太喜欢日本的性格,但另一方面,日本一直带着其独特个性与性格却也走到了世界前列,我想是有其原因的,所以在《菊与刀》的基础上我需要继续探究。但在此,我想先记录自己的相关见解困惑,以便和大家讨论及自己做后续探讨。

  之前曾和身边同事探讨过到底是日本女性会地位更低还是中国,她的观点在于日本女性可以心安理得的做家庭主妇,没有经济的压力,也随着日本的发展,日本的女性也可以选择外出工作;而大多中国的女性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选择外出工作还需兼顾家庭与孩子,而家庭的劳动却并不被大家接受为创造社会价值的一部分,所以中国的女性社会地位更低。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在我看来,根深于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中的东西才是最可怕的。日本从中国引进了封建思想,至今还有很大残留,女孩必须尊崇丈夫婆婆,嫁随夫姓,礼仪等级的严格,职场女性比例限制等都是对女权的剥夺。在中国,随着城市进程改革夫妻两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也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只是中国女性家庭劳动价值需要被尊重。

  早就熟知日本的和尚可以结婚生子,喝酒吃肉。这一点我想基本所有虔诚的佛教徒是并不接受的。而在日本的观念里,他们认为人肉体与精神是相分离的,他们并不拒绝肉体的享乐主义,他们也并不尊崇佛教的因果观与生死轮回。在他们的观念里神没有善恶,他们对神的服从也是不分条件有些盲目的,所以他们会对天皇无限服从,对父母忠义等无限服从,这与中国否定愚孝愚从的价值观是相悖的。所以在我看来日本本性中的善变是基于没有原则性。

  与我而言,日本比较极端的另一方面是对于自我的束缚,他们时时刻刻活在框架,背着枷锁。他们太过在于他人的观念与看法,所以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太过压抑。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本性中的报恩思想,他们不愿意麻烦别人,拒绝别人的帮助,所以就又没有了感情的输出口,所以我不得不佩服日本的忍耐力。日本认为精神可以主导一切,所以为了提升意志力,他们专门通过洗冷水浴,学生教室的冬天没有暖气等途径锻炼,在我的观念里意志力是有限的,而并非不断激发,它只会不断耗尽。日本极强的报复心理与对自杀的“狂热”更让我对其嗤之以鼻。在我的观念中,对他人的报复是对自我的惩罚,通过自杀来解决所有事情是最软弱表现

  好多偏见是因为无知带来,所以以上有些观点如有偏见,暂先原谅我的无知,我会在之后对日本进行更深的探讨。之前曾记得我们对于他国文化的探讨是循序渐进的,一开始的不认同与不理解是初始阶段,而我最终并不要求自己能够达到融合,只求能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对待日本。

  《菊与刀》读后感(三):从二战时美国人的角度看日本人

  我真的好想说我看完了这本书啊 剩下最后两个章节 今天上午又看了两个小时不知道有没有,还是没有看完。现在最后一章还没有开始看。

  看的心理学教材,还有之前看的《武士道》,都没有这么= =。。像教材又不像教材的。我都怀疑原著并没有分章节,是后来的人分出来的 = = 看起来每个章节都有个主题,都是围绕着主题写的,可是从序开始我就觉得他有点混乱,不能让我很明显感觉到逻辑主线,就像一个人想跟你讲清楚一个很有意思复杂故事但是他自己不知道从哪开始讲一样感觉。每个章节提出日本人的一个个性,然后举出一些证据来 ,我想他是想这个样子的,但是看了题目之后总觉得要自己去里面总结出、找到关键词关键句样的= = 总之就是。。尼玛这个书看的我真累。

  ------- 然后说说书的内容吧。一个美国人,在可能是二战结束后写他们的奇怪的对手日本人的性格分析。虽然题目里直接说到“菊与刀”,但是书中并没有直接花大篇幅从这两个意象出发,去写日本人的各个方面。主要是写了日本人的道德、伦理等等这些精神方面的东西,我觉得。一个美国人,一个西方人通过他所了解到的种种资料,在战争时期,来分析一个日本人,无论如何我都觉得并不能太客观。或许我也是身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中,也意识不到在西方人眼里我们的文化有多奇怪,但是看到一半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个笑话。我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非常推崇这本书,甚至可以上畅销书排行榜。甚至还有好多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以为这本书是日本人写的。总之,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本好书。我觉得这完全是因为他们心中希望日本人是书中写的那个奇怪的样子,还是对日本人从内心深处不抱有好感。

  -------- 书中不断的把日本人和美国人进行比较,以突显出他们有多不能理解,和不赞同日本的风格。他们一个个的遵从仁义道德,无条件的忠于君主,情义,把自己牢牢的束缚在这些规则和报恩的债务之中。一味的追求,在社会给自己圈定的框架内完成自己的职责,等级分明,各司其责。女性地位低下。翻译成“人之常情”的种种行为,如出去**宵,婚后的女人们放肆的谈论这些,自wei什么的上不了台面的行为,在日本是人之常情,与道德并不违背。尤其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家庭之间,亲人之间(他描写的男人们之间的情义倒是挺深厚的),好像除了道德规定他们应该完成的那些义务之外就没有感情了一样。好像日本人做的所有事情就是限制自己,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从这些东西就可以看出来当时他们眼中的日本人是怎样的,也就可以猜测到一点现在世界对中国人的误解有多大。

  -------- 当然,我不能否认这是本好书,作者身为一个人类学家,也是本着客观的原则,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走访,总结出来了这些。但我觉得这就跟《钢铁…》是一样的,他是有时代背景的,就像中国女人的三从四德,在封建时代确实根深蒂固,但是到了现代,不能否认一个民族的这种像原始意象一样的性格总是保存在了内心深处,表面上却名不明显了。日本人也跟美国一样自由民主平等。

  ---------- 但是也就是这些原始意象,对了解一个民族的性格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看写本书的人不要被那段侵略的历史所纠缠,而不能看清真相。了解作者创作的背景,意识到时代在发展。书中直接描述的只能算还未开化的日本人的一些片段。

  --------- 从中找到那些在当代仍然受用的原始意象,从而了解到你眼中的,这个民族的性格。 当代日本人各司其责这个是这样,个人被要求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不要越线,不要给他人添麻烦,性方面确实也有点不能被其他文化接受。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也提不起一点兴趣。但他们也是人,不是冰冷的机器。

  --------- 还有就是我觉得,好比中国女人三从四德,如果根深蒂固了,身在其中的人其实并感受不到痛苦吧。遵循着那些东西,或许有些当事人还能感到开心呢,你把她从里面拉出来她反而会感觉到不适应。 好吧这个有点像落后思想了,人性还是要解放的= = 但是就是不由自主的会这么想。

  《菊与刀》读后感(四):过去的日本

  本书前十章为此译本,后三章为商务印书局增订本,前者易读后者严谨,各有所长。

  《菊与刀》是大二时老师极力推荐的人类学著作,但是《金枝》都看的人恹恹,就更不喜欢美国去研究日本这个概念,工作之后竟然有机会被迫去读,也是人生一种轮转。当年教我的老师已经辞去老师的工作,去做了我最想从事的职业,而我被莫名的机遇卡在这里,还在浑噩中摸索前进。

  闲话少叙,看过《菊与刀》才明白,被广为推荐的书必定有它的好处,即使二战已经过去如此之久,即使作者其实根本没有去过日本,学者能通过书籍资料得到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菊与刀》这本书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战时策略的研究,而我们今日来看,更多的则是对是日本社会现象及其行为的理解。为什么日本在二战中以自杀式战斗,却又突然地接受了无条件投降?为什么日本战俘人数如此之少,但其中却会出现美剧所说的模范战俘?为什么日本人会如此一致的展现出在处事选择中的矛盾性?阅毕此书,也许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可以认同的答案。

  等级、恩、情义、忠孝、名誉、人情……都是日本社会道德中的关键词,都包含了许多用其他语言难以解释的含义,也是日本人所以为日本人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解释以上问题的关键

  我们不理解其他人的思维,究其根本还是没有进入思维系统本身,现如今我们不能接受的等级观念,可能依旧是日本人所信奉的义理,而对天皇、父权、女权等相关问题的态度,大概也很大程度上源于此。《菊与刀》回答日本无条件投降中态度的转变,就是将对天皇效忠的观念放在了首位,这一行为表面呈现的是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实际却是思想中对等级忠孝的笃信。

  我们看忠孝一词是多么熟悉。日本自公元2世纪以来就开始大规模的学习中国文化,从日本的文字到世俗的文化以及社会的规范都能看到中国的影子,但即使是同样崇尚“忠孝”的中国人,也无法认同日本人的道德规范。

  同样是“忠孝”,日本与中国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中国自古有忠孝难两全的说法,愚忠愚孝都不是社会所倡导的,“忠孝”的根本在于“仁”,当政者不施仁政,人民便可以推翻他,父母宗亲不行仁义,子女也可以去揭发他。

  日本则不同,孝道要求对于父母的恶行儿女要无条件的宽恕,只有对天皇的义务发生冲突时才可废弃。孝道的前提从来不是获得家人的好感,而是履行彼此间不得不为之的“义务”,所以“日本孝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家庭成员之间存在露骨的怨恨”。而中国的社会与家庭都建立在相互的仁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是说每一家或每一朝都会有自己的仁,兄弟阋墙、王朝颠覆一直是历史玩不完的把戏。

  在日本,只有“忠”是凌驾于“孝”之上的,这也是日本天皇制度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的原因,也是日本人不理解我们的一个根本,中国的朝代迭兴也是日本不能理解的。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从古至今,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掌权者的变迁都无法改变这一点。相反,无论是封建统治“将军”还是资本主义“首相”,都在极力维护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形象。

  提一句题外话,今天是2016.8.1,昨天日本明仁天皇提出退休要求,还未查到新年号是什么,日本能继承下从唐朝时学习的年号制度,这种坚持或者说一条路走到底的性格,在其他民族实为少见。

  我没有真正接触过日本人,不知道是否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真的有这份执拗,但根据书中的数据,日本在二战中确实经常直至全员战死,欧美国家在幸存与伤亡比例达到4:1时就会选择投降,而日本战役则达到1:200+,与其说是勇敢或是坚定,不如说是被千百年的武士思想所禁锢,他们在战斗的时候,大概并没有意识到战争以及死亡的意义。

  然而对于日本来讲,战争与死亡的意义本就和一般人不同,至少在那个时代应该是大有不同的,很多国家会发战争财,但他们并不欣赏死亡,对日本而言,死亡就是一种美,就是最后的解脱。《菊与刀》说日本也是佛教国家,只是少了禁欲与轮回的观念,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信佛之人,无论能否做到禁欲,一般都会笃信因果轮回,抛弃了轮回,死亡就成为了日本人最后的解脱。

  去年看《人间失格》时的一些震撼与不解,很多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答案,既不能正正当当的活下去,也无法选择死亡,所以才失去了作为人的资格,这种颓废挣扎才是痛苦的根源

  《菊与刀》成书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半个多世纪后的我们再去看日本,他们社会以及文化又呈现了新的变化。日本人独特的价值观念正是他们不断改变的原因,即使做出了其他人眼中错误的决定,他们仍旧有一往无前的坚定。当代的日本人也在批判本国人对于传统的漠视,过去的义理与人情,不知是否还是一样的重要,过去的一切都在渐行渐远,在这里和在日本,大概都是这样。

  《菊与刀》节选:

  日本人鞠躬意味着施礼者明白别人的权利,

  原本由自己处理的事情承认别人有权干预;

  受礼者的一方也认识到自己要承担与其地位相当的责任。

  一个人要是有所畏惧,

  那么他就不是神,也不是不可触碰的存在了。

  虽然每个灵魂原本都闪耀着美德的光辉,

  如同一把新刀,

  但是,如果不勤于磨砺,

  它就会失去光泽。

  如他们所说的"自身的锈迹",

  它和刀上的锈迹一样有害,

  因此人们必须像磨砺刀剑一样对待自己的品行。

  光辉的灵魂一旦被锈迹掩饰,

  所有需要做的就是再磨砺一次。

  日本人的行为准则是:选定一条道路全力以赴去做,

  如若失败,就自然而然的换条道路从头再来。

  《菊与刀》读后感(五):正常生活,这是个美好的愿景

  “美国人强调自由是实现目标的必要条件,而具有不同文化烙印的日本人则认为光有自由是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更充分地体现自我价值。要不然的话,人们怎能控制那种充满冲动的危险的自我呢?生活中太多的激情会淹没人们正常的生活!”

  战败后的日本承认了其“失败了”的事实,一只手蒂除了战时军国主义称霸世界并赢得世界尊重的美梦,另一只手却伸向以“耻”为传统的文化根基。前者使其寄希望于世界和平的理念而重获世界认可,后者让它撩开遮掩已久的帘幕,饱含着激动的心情朝着远处自由的光亮挥手。

  但是,在天皇的“领导下”生活了近千年的日本貌似并不完全适应以普选为象征的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很多制度在此也与在其他西方国家的效果差之千里。纵使五十年来日本的大发展备受世界瞩目,但也许它付出了我们看不到的代价。

  日本人在世人眼里简直就是怪胎,但是一旦你读懂了那种种蹊跷行径后的文化支撑,所有都将不足为奇。吸收了中国等他国文化理念的日本传统文化对整个社会制约力极强,虽然青年人在精神上备受社会压迫,但他依然可以拥有灿烂的童年和晚年;虽然女性在为人妻时受到婆婆的百般责难,但日后她也可以拥有同婆婆一样的权力。虽然奇怪,但是这些都默默地平衡着。

  今天我们向往的自由固然美好,但也正因它的美好,所以诱惑力极强,让人贪念滋长,欲罢不能。我越来越觉得,一个人生活也好,整个社会运作也好,一定程度的制约不可或缺。自由之光辉不可一直照耀全身,适当的黑暗与休憩才能让身体和精神平衡,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因此,无法说战后的日本究竟是成长了还是退后了,因为我始终相信让世界良性运作的制度和方式绝非当下一种。万年之前的原始部落也可以生活得很好,相较于物质上的丰实,精神上的满足似乎更能给个人和族群带来幸福感和稳定度。只是历史向前,我们周遭的一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赋予了我们很多,也让我们丢失了很多。

  正常生活,这是个美好的愿景。

  《菊与刀》读后感(六):矛与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商人,他一边向大众推销着自己的盾,夸耀着:“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将它打破。”又一边赞扬着自己的矛:“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它刺破。”但是突然,有个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商人顿时哑口无言了。在这世上,什么都能刺穿的矛和永远坚固的盾,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自相矛盾”。

  六十多年前,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下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将其出版,便成为了日后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著作——《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就如同“自相矛盾”故事中的楚国商人一样,日本人同样有着一种矛盾的性格——一方面爱美,一方面又黩武;一方面尚礼,一方面又好斗——日本人的性格的双重性,就是一个个反义词的相互对峙,但又同时包容与同一个民族文化中。

  但是这么一种矛盾的文化,从何而来,又将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走向做出怎样的影响呢?在一个人作出选择时,影响他的,除了外在的物质拘束之外,最重要的是其内心的想法,一个人的世界观所认知的一切,将会通过他的行为来呈现。如果缺失了内心的认知,一个行为或选择将无从立足,对于一个人如此,对于一个民族更是。

  在中华文化中,儒家的“仁”的思想深深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千年前的战国时期,孔子将这种“儒”的文化首先提出,他认为儒家文化应成为每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而其中的中心即“仁”,“仁”所首先提倡的,是一种相互包容的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是孔子对于“仁”的解释。相同的,在日本文化中,“忠”、“孝”成为了日本人心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日本人认为在所有道德准则之上,必须首先顾及“忠”、“孝”,也正是因此,日本人拥有稳固的君臣关系以及家庭关系,一如中国人不愿将自己的不幸强加于他人身上。

  然而,除了“忠”、“孝”两者之外,日本人同时也将“武士道”精神置于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的最高点。这种“武士道”精神使日本人在面对对于自己文化相悖的方面时,会选择用武力文化来解决问题。但这一点也同时是十分矛盾的,一面是“菊”所象征的对于皇室的谦卑、恭敬,另一面是“刀”所象征的暴戾、甚至于有些野蛮的武力文化。听起来完全相悖的两种事物共存于同一种文化中,就像最锐利的矛与最坚固的盾,似乎是无法共存的。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理论,即所谓实际价值低的劣币会将市场中价值高的良币逐渐驱逐,最终取代良币。那么在文化中,是否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呢?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日本文化经历长时间的发展,这两种似乎相悖的事物并未像“劣币”与“良币”一样,相互驱逐,而是在相互包容中继续发展。日本人本身貌似并不觉得这一切有什么矛盾的,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他们有着一种面对矛盾特殊的处理方法。在二战后,日本必须面对自己战败的事实,面对美国队日本的某些特殊的战后政策。日本人在面临这一切时,一面,对于美国日本的战后政策,用其文化中的谦恭和忍让接受,对自己文化中某部分进行改造,而同时,他们不容忍让、坚毅的武士文化,保证了日本人在面对西方自己文化影响时,能够很好的保留日本文化的精髓,以一种日本独特方式发展,最终使日本迅速从二战战败的阴影中走出,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矛与盾,菊与刀,相悖可却又同时给予日本文化影响,而日本人将两种事物包容、运用,促使日本文化发展。而在中华文化中,也有着很多相悖的方面,如君王专制与文人的自由主义等等,如同矛与盾,似互不包容,但也同时共存。

  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向着好的方向,但是其所经历的过程又必然是曲折的。一种矛盾的文化也同时必然是和谐的,在矛盾中遭遇困难,又用和谐的方式推动文化的发展。日本文化用其的矛盾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方向则是对自己的文化发展有着好的推动作用的。但对中国文化呢,矛与盾,是否又能同时推动中华文化向前发展呢?也许我们需静等时间解答。

  《菊与刀》读后感(七):书中和今天日本之对比

  这本书写完都快七十年了。那么书中描述的日本对于了解今天的日本到底有多大帮助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七十年前觉得和现在很像的,

  比如有因为等级制遗留下来的繁文缛节。不同场合使用的敬语和词汇依旧复杂,“你”仍旧是有好多种说法。

  公司就像是等级制里的某个阶层,职场晋升困难,职员干一辈子也是正常吧。女人结婚后辞掉工作当家庭主妇也和过去一样,等级摆在那里,各司其职。AV也做的非常敬业,因为那是个职业,入行就当遵从本阶层的规范。

  天皇一千年来一直都是傀儡。军国主义时代如此,民主社会后也是如此。

  对于恩惠日本人确实感受负担的压力,所以中国人的那一套请客吃饭交朋友好像在日本不太行得通。日本人不喜打搅邻居甚至朋友,同时也不希望接受他人的恩惠。但是对谋生人又很友好,问路的话甚至愿意帮忙一直带你到目的地,这我分析觉得可能是相对熟人,帮助谋生人不会带来太多的恩或义理的压力,同时又能排解平时太过压抑的生活。

  七十年前又觉得和现在不太一样的,一方面日本人极其克制,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一方面因为义理又报复心极强。现在应该不会这么强报复心了吧,倒是无骨气的日宅和食草男遍布霓虹的感觉。

  书中把当时的日本真个社会结构描写成无欲无求无反抗,除非极端报复并以死为代价。那当然是因为等级制和义理的价值观作用。今天虽然日本个阶层流动缓慢,但毕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富足,社会安定,个体的价值已经得到非常高的尊重。这也是他们具有创新力的前提。再结合匠人精神就产生了繁荣璀璨的高科技产品,文艺作品,流行文化,和生活中无所不在的体贴的小发明(比如可加热的抽水马桶盖)。

  当然还了解了很多日本的历史。比如日本学中国,很多东西并没有传过来。比如科举,太监。说到这里倒是韩国学习的很彻底啊,甚至一直尊崇大明。hoho

  《菊与刀》读后感(八):读《菊与刀》有感

  大体阅读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的作品《菊与刀》,虽只读了一遍,心里也有些感慨。

  至此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多了一丝理解。现在我仍然有这样的习惯,希望能够剖白自己,让别人了解我的性格的原因和了解我现在经常忏悔后悔的状况。在以往的日志中,总有这样的倾向,即写作是为了让关键的人看到,让不喜欢我的人喜欢我,让我伤害过的人了解到我的歉意和忏悔,让伤害过我的人了解到我实在是很好,他们那么做实在是过分和恶心,因为这伤害了我挺大的自尊心,更有甚者则激发的我偏激刻毒怨恨和下毒手的心理。自卑和恨的心理常常作怪,后悔忏悔的心理也在搅扰,还有怨恨刻毒的心理。

  我写《菊与刀》的读后感,对我自己的剖白也是不遗余力的。书中写了日本人前兵黩武、好战易变的国民性,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从幼儿教育说起,日本人和西方人不同,在成年的时候所需遵循的条条框框最多,在幼儿和老年时期又回到了没有约束的自由期。这种教育模式造成了日本人行为的不连贯性和性格中的两面性。这是可以理解的。一个日本人的童年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并且成长在一个能够满足他一切合理不合理的愿望的环境下,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的情况是严重的。然而成长到一定时期,需要遇见家庭以外的人,并且要博得他人的好感,则必须对自身的本位主义加以约束,他虽然能够约束,但是那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却几经涂饰停留在潜意识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认识到的,更不用说改变了。我觉得这种约束,“耻辱”类文化能算做是表层的约束,在心里还是自以为王,自我中心的。但是和别人交往不能过于自我中心,就形成了这种在表层近乎严酷的不能计数的规矩。在内心深处,也许是会有一定意识自己可能过于自大而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却只是模模糊糊不清晰的意识。因此基于自身需求也要求自制,但是却难以确定做事的准则和边界,从过去的行为难以确定事物的价值,只能凭前人、自己的想象来要求自己,进而定出苛刻繁多的表面规矩。

  日本人成年以后就会有各种“情义最难接受”,人情的社会,洗涮污名等等思想行为。他们那种极端的行为在他们特有的文化下面就变得可以理解了,因而在日本也能够接受。比如日本人的复仇行为,剖腹等等。处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古代家臣要对主公尽最大的忠,然而一旦主公有侮辱家臣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句“责骂”,都会被神经过敏的看做是侮辱,而主动背叛主公。日本人对别人的看法、名誉看的极为重要,就是希望自我为中心的自己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名誉比其他什么都来得重要。按照情义做事,并不是说他做的是就符合道德标准,而是符合他的出身、身份等等。这样生活真的很累,却又累的不值得,因为它要求高度的压抑。

  这种文化与儿童时期的教育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行为准则是在儿童时期就确立的,儿童时期形成的第一印象会在潜意识里跟随着他,因为他自己都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原是基于小时候的。这彷佛一只小鸭子,在刚出生的时候遇见的第一个东西就会被它认定为妈妈,不管它是人还是鸭子、小狗。人类的行为多少也是这样,在第一次遇到的事情就会变成终身的行为准则,在《怪诞行为学》里有说到,我们被锚定了。但是第一次遇见不一定是最好的,而可能是不好的,但是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并且用它来衡量日后遇到的其他事物,自己不一定意识到,还会以为是自由意志。这使我们为不值得的事情付出了过高的代价,而价值多的东西却有可能被忽略,这是我们自己为“哨子”付出了过高代价而没有察觉,甚至自认为没有别的出路。我想日本这种脱节的教育方式是造成这种个性的主因。这种教育方式是落后的,可能源于日本过去是在太穷、环境实在太恶劣,才会穷山恶水出刁民或者说是穷凶恶极。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教育我不了解,只是一种猜测,如果是这样,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性格的两面性极端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过去我只是凭主观想象日本这种国民性,因而难免想的邪恶夸张,然而放在日本特定的环境下,这就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是理所当然的。日本人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严苛、冷酷,更不用提对侵略国的人的凌虐了,因为这就是平常用在他们自己身上的、压迫在他们自己精神上的。更是由于“耻感”文化要求有别人的旁观,在他心中同等地位人的旁观,才会起到限制作用,那么在侵略国里,缺乏了别人的旁观,(因为他们可能根本瞧不起被侵略的国家的人,这种旁观则就几乎没有),他可能就会做出平时自己觉得可怕的事、发泄压抑情绪。这应当算是没有意识观照的恶行,恶人。所以我想“除掉日本人的表面,应当还是海盗”,这是对的。

  关于这种行为,我从前也有,因为小时候家里基本什么蛮横理由都能满足,我也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小时候没有意识到(也不可能意识到)这是一种自我为中心的观点,但是对比现在的观点,这确实是比较极端的自我为中心的自私,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与观点。我还记得我确实很在别人是否接纳我,因此尽量做一个乖的孩子,但是本质上知道自己脾气暴躁、爱朝别人发脾气、爱发泄、爱记仇、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又怯懦强势霸道不讲理、经常看不起别人、嫌贫爱富、好中差等级观念强的人,这跟日本人的个性很像。我常猜想自己如果继续下去会像日本人那样假如在战争里就会变成一个恶魔(这在他们的文化里可以接受吧,而且认为人不必有善恶之分)。这就是我为什么会看灵修的书,我想努力弥合这种两面性在我性格里造成的异化,这其中有压抑有创伤也有伤害。有时候我想事情是走极端的,有时候也能敏感的感觉到自己个性双面性,这种巨大的反差使我自己有时候都不寒而栗。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到改正,到接受,到子的,是需要巨大勇气的,也要有足够的意识之光的。我希望也相信越来越多人会做到,有足够的意识之光照到自己的行为上的。

  《菊与刀》读后感(九):对于理解日本文化,值得再读;对于理解文化差异,值得再读

  多少年来,多少身边人,都对日本人的处事风格,不论是严谨的还是荒谬的,都诧异不已,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多的是唏嘘可憎。但当这本书陈述的那么些文化观念摆出来时,却发现当初的诧异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从大的方面看,我们甚至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些观念,让这些观念根治于一个一个自己捏造的小人身上,让它形成一个社会,一个国度,这是不是很神奇?

  从小的方面看,虽然在同一个国度,甚至你以为在同一种文化熏陶下,人跟人做出的事情就是可以差很多,你不理解,谩骂,嘲讽,但对于别人来说,你自己就是一朵奇葩。所以,我们真的有资格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指手画脚吗?

  《菊与刀》读后感(十):一个民族的双重性格

  最近钓鱼岛问题日益升温,中日之间矛盾日益加深,当全民愤怒憎恶日本的时候,我更愿意冷静的分析日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了解日本人究有怎样的内心世界,从文化的核心,从民族性格的本质去寻找对待这样一个邻居的方法。当然了,本人水平有限,只能借助他人的成果,所以这本号称“史上最懂日本人的著作”自然成为了我的首选。

  简单介绍下书中的各章节内容吧,并穿插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二章

  二战结束,日本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个国家“好斗又温和,黩武又爱美,桀骜又谦逊,顽固又善变,勇敢又怯懦,保守又开明”,在战争中他的士兵可以依靠强大的精神动力将自己的生命草芥,可以严格甚至苛刻的遵守等级制度对天皇誓死效忠,可以在战争中宁死不降而在听到天皇的投降命令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为敌人的朋友……日本人矛盾的双重性格让人难以捉摸。

  而作者本尼迪克特正是要通过这样一本书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特点,日本文化产生的根源以及战后需要对待日本的方法。作者号称从未到过日本,全书的写作均是通过对于现有的各种材料加以分析总结而成,应该说作者极强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是本书成功的关键,当然要不是条件所限,让作者有机会能够亲身来到日本,接触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相信本书将更加优秀。另外作为对于敌国的分析评价文章,作者客观冷静的立场是值得学习的,只有跑开主观的有色眼镜才能更深刻的揭露其本质所在。

  三、四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是日本文化的核心所在,是日本人一切处事方法的根本原则,就像美国人对于“自由、民主、人权”,中国人对于“仁”的信奉一样,这是日本人的文化信仰所在,而严格的等级制度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根本体现。在日本,各个阶级之间有明确的划分,又绝对不相同、不公正的待遇,但是绝对不会存在阶级斗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告诉日本人,只要遵守各自的等级制度就会保证安全,自然会有美好的生活。等级制度以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信念之中,革命、变法都无法根除,而这也恰恰是统治者所需要的,只要民众不触及等级的红线,自然会有国家的安定团结。等级制度是日本一切思想的核心源泉,真正的尊严在于各安其分,不卑不亢。

  书中提到日本的工业发展道路,在发展初期,由统治阶级来制定政策提出方案进行扶持。当条件成熟,组织完备时将其转卖给私人企业,比如三井、三菱等。因为日本的政治家认为工业发展是关乎日本民族存亡的大事,不能信任供求法则和自由企业理论,这样的方式以最小的失败和浪费建立起了其最迫切需要的企业。这种看起来像是社会主义国家才有的方式在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空间,而在中国却举步维艰。不能不说这其中与日本的等级制度有关。

  五、六章

  负恩与报恩是日本人内心世界中最沉重的负担,从他们一出生开始就对于历史负下了沉重的恩情,对于父母家人,对于社会,对于天皇,对于他们得到的一切恩惠都积压在日本人的心中。而负恩自当全力回报,对于日本人来说是一种债务,欠债必还、有恩必报,报恩成为日本人一生的追求。而等级观念又让他们对于不同阶级所给予自己的恩情有了不同的回报方式,日本人认真的将所有恩德记在心底,将回报落实在行动上。

  七、八章

  相对于恩情,最让日本人痛苦的是情义。不同于恩的是,情义让人不愿意,而又不得不履行,而且恩情要求的是等量齐观的报答而情义的回报却是永无止境的,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的情义让日本人承受了痛苦的折磨。情义相当于义务,是强加于日本人的责任所在。一是对于社会的情义,包括对父母、对亲友;二是对于名誉的情义,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不惜一切代价。日本人对于不能报答情义视为人格的破产,情义时时刻刻都在折磨着日本人。

  九章

  这一章题目叫做人情的世界,我理解,人情即人之常情。日本人追求并尊重享乐,对于睡眠,性,酗酒等等事物,他们认为这都是人之常情,人性本就如此不应该刻意去掩饰,就要尽情去享受。只是所有的享乐都要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日本人可以将各种享乐发展至极致,可以尽情的自我放纵,但是他们会严格的遵守限度。他们认为人性本善,值得信赖,无须和自己恶的一面做斗争,只要洁净心灵的窗口并让自己的举止适合各种场合就可以了,正所谓各安其分。

  人情的世界是日本人在恩情,情义的重压下的精神释放,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享乐,酗酒后的失态,对性的态度,对睡觉的喜爱等等,日本人在人情的世界里完全展示出了自己人性的另一面。而这在中国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允许的,中国要求的是表里如一讲究的是慎独,这样的人情世界早就了日本人这样两面性的性格。

  十章

  在日本人的道德体系里,有恩,有情义,有人情,他们需要在忠,孝,名誉之间不断地转换衡量,这些构成了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各自不同的评判标准和核心价值追求,这也就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的行为当中可以从容的进行转变,因为他们遵循的是不同的评判标准。日本人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并不会整体的评价,只是像填表格打分一样对某一项作出判断。而不同的价值体系相互之间有时候甚至会发生矛盾,这种不可兼得性造成了日本人的道德困境。

  这一章还提出了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他们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对各种道德要求的严格遵守,是出于对社会肯定评价的追求。而当他们对他人的评价无所顾及的时候,日本人就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被压抑的一面,这又促成了其两面的性格。

  十一章

  日本人的耻感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成了一种名为观我的自我约束,同外人的评价一样,观我所产生的羞耻感同样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日本人企图通过修行来消除观我,排解这种羞耻感。当他们达到一种圆熟的状态时,就可以达到一种更辉煌的层次。

  十二章

  作者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是造成日本人双重性格的根本原因。幼时的娇惯在他们的心底构建了一座美好的天堂,而当他们长大成人后面对强加于身上的种种道德压力时,总会想着逃避回到童年,因为童年的日本人无需考虑任何道德束缚,可以尽情顺应自己的天性。而这种现实束缚与童年放纵在内心中的对比,也恰恰是日本人的双重性格根源所在。此外,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的各种道德思想和接受的羞耻教育也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以至于延续一生。

  十三章

  战后的日本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因为天皇一句承认战败的宣告,日本人即从誓死抵抗变成了绝对服从,但是他们追求的核心仍然没有改变,仍旧渴望获得世界的尊重,而且此时作为战败国,按照自己的名分所在就应该虚心的学习服从敌人的指挥,这才是各得其分。

  总之,作者认为儿童时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对于日本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导致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和一切战后的行为。但是我觉得造成日本人如此性格的原因是其核心价值的缺失,虽然日本人秉承着各种各样的价值理念,但其道德体系的多样和交织导致相互之间甚至存在着冲突,以致于在践行信念时产生了迷茫与矛盾,不知何去何从。究其原因,是在学习中华文化的时候摒弃了仁的核心所在,而这一点却恰恰是作者在书中所忽略或者说并未着重强调的。日本人虽然信奉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但是这在道德评判和善恶区分时难免力不从心,对于选择的迷茫引发了日本人性格的变异。所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所在仍旧是我们所无法忽视的重要理念,仁义礼智信终会放光芒。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菊与刀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