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慈悲与玫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10篇

2018-03-18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10篇

  《慈悲玫瑰》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一):共寻美好世界 ——《慈悲与玫瑰》编辑推荐

  如果说《自由在高处》是让年轻人成为自己启蒙书,谈的是如何自洽,《慈悲与玫瑰》则在审视自我抵近自我的同时,谈人如何与社会和他者共洽。它既是《自由在高处》精神的承继,又在这种精神内核的承继中寻得更深广的外延,其高标独在的风骨和气质,以及基于成全而非压迫、建构而非毁损的悲悯情怀,恰如为一切孤军奋战灵魂所作的书证。

  自由在高处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二):孤独的灵魂 -《慈悲与玫瑰》编辑手记之三

  9月中旬,《慈悲与玫瑰》终于下厂开印。

  从动议到出版,恰好十个月,正应了十月怀胎之谓。

  一段人生岁月就此化为它的注脚。

  是日,驱车数百里,请熊老师去河北沧州的印厂为读者签名盖印。

  往返途中,在疾驰的汽车内,云兄几未与我们闲聊,只将笔记本电脑放在腿上,或闭目凝思,或双手如翅舞动于键盘

  他在专注地整理另一部书稿。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三):人生如歌 ——《慈悲与玫瑰》编辑手记之四

  做编辑多年,看稿量大,兼且诸般事务,日呈疲累状,情绪和精神常常难以饱满。多数时候抱着“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思想认真编完书,最多再写好宣发所需的新书资料卡里的各项内容(那也是要将脑细胞写死或说写激活几千上万个的),基本就放手,让金子书们自己去市场上发光发热。

  《慈悲与玫瑰》与《有如候鸟》改变了我。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四):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只是跟着人群走,不要在日复一日热闹里播种一生荒凉

  越来越喜欢读熊培云的书,不但因为是同龄人,更有与他相似经历,以及共同的性格特点,他的文字总是引起我的共鸣极大的触动,同时又带给我极大的安慰。所以当这本新书出来时,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并特意留在去丹东出差时阅读,“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以发挥其最大的慰藉作用

  果然篇篇文字直击人心温暖我、感悟我、支持我、坚定我,以致于飞机还未到沈阳,我就读完全书,大呼过瘾又嫌不够,幸好同时还带了他去年底出的一本新书《追故乡的人》,否则难以平复我的饥渴。

  每次读作者的书,同时也会感觉作者也写得不过瘾,因为总是有很长的自序和跋。所以,作者写不够,读者读不够,多么和谐平衡啊!由于这本书虽然都围绕一个主题,但由于篇数众多,所以我仍然以我最初写读书笔记方式来撰写此笔记,记录下感悟我的一句句美文佳句。

  1 那些源自心灵深处寂寞牺牲欢喜,直接通向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人的神性。而这种神性,正是基于深藏人心中的美的激情

  2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鹿桥的《未央歌》,其中描述雨水,好美“看雨景要在白天。看她跨峰越岭而来,看她排山倒海而来.......”,结果在网上无此书的现货,只有到图书馆去借了。

  3 正是因为人世间还有这般锦绣温润生活,人生才值得期盼,而和平也才有意义

  4 当一个人身处困厄之中,源于内心审美可以帮他超越现实中的苦难

  5 人的真正幸福不是自由,而是承担责任。更重要的是,责任不仅为人赋予生的意义,也赋予死的意义。

  具体详见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63508932603897&mod=zwenzhang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五):年少时,谁不想仗剑天涯

  读完朋友圈里分享的简老师为《慈悲与玫瑰》写的一万字编辑手记,字字珠玑气势如虹,读罢已经是两眼泪花直流。

  熊老师在书里说说唯有你与自己共度一生;说自救乃第一天理;说孤独才是人生的真相;说人生如借;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生活;说这个世界上最不缺弱者,最不缺绝望。也许是天性乐观,这些话对于一个20来岁的我来说仍只能理解表面意思。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忧伤痛苦,每天迎着日出,心想着生活多美好,青春美妙太阳公公对我笑,工作结束呼朋唤友聚餐喝酒玩耍一番。虽偶尔也在加班加到怀疑人生之际不理解这一切是为了什么,但是睡一觉之后依旧是精彩生活继续。对于有些严肃东西,我们总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甚至远离逃避态度,有些事情,有些话题,太严肃,太沉重,太残忍,以至于不想面对。

  而熊老师却毫不留情地揭示着一个个人生的真相,残酷真实。如简老师在手记中所言,他如同一个独行侠,独自疾行在一条人迹罕至的道上,那里或荆棘丛生,或果实累累,时有毒蛇猛兽,间或野人出没。他将这一切或惊险或美曼的体验,用他手中无所不至的笔,倾诉与你,为你拓展经验视野提升思辨和审美的能力

  在我不解生活深意时而迷茫时而畏缩时而惶恐时而胆怯之际,给了我这本治愈的良药

  生活不止是为了面包和马戏,还为了玫瑰和星辰。面包和马戏是最基础的,我们要去努力获得,但是那一个个在深夜唤醒灵魂使之夜不能寐的却是玫瑰和星辰,那一个个让人正气凛然独立天地之间不愧于自己内心的也是玫瑰和星辰。

  应了雅思贝尔斯的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不知道这株生命之树会如何摇动另一棵树,这朵苍穹之云将如何推动另一朵云,但我却在过去的这一个个日日夜夜看见了一个灵魂逐渐被另一个灵魂唤醒,那一个灵魂也在用文字唤醒着更多的人。

  生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年少时,万事都有依靠,无论如何任性总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而当仗剑天涯归来少年初长成之时,亦是直面生活披荆斩棘寻找独立自我之时。

  简老师在文末写道:

  无论你将日子过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为你高兴,有人漠然无感;

  无论你将文章写成什么样子,总会有人为你叫好,有人表示不解;

  无论你长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以为你美若天仙,有人以为不过尔尔

  异见,并非最紧要的,要紧的是,你的选择是什么,你的立世之基,为人之则,作文之心,阅读之道。

  而,生命如寄,唯有你与自己共度一生。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六):人生或许多舛,而我愿你收下这束玫瑰

  我不敢妄言自己身处于和平的年代风雨大概只是尚未席卷到此地。

  但能够静心坐下来读罢一本书,已经让人心存感激。

  若非如此,我或许也没有足够的余力去从容思考面对苦难时的选择。

  书中开篇里提到到弗兰克尔自述处于集中营的经历,虽然笔墨不多,但是却令我印象深刻

  作为一个肉体心灵的双重幸存者,其精神支柱核心有二:一为责任心,一为向往美的能力。

  对此两点我以为缺一不可且无分上下。而谈及后者,又总是担心顺境的宠溺会把美的概念涂抹得一片模糊。当苦难真正来临之际,再去擦拭寻找怕是为时已晚了。所以我很感谢自己可以在尚未堕入深渊时能以共情来感知苦难,同时思考对美好事物追求所赋予人的意义。

  人们若以玫瑰象征美,那么保持对玫瑰的向往便是人在被黑暗吞没时夹藏于身的一丝光明

  人有了光明,便有了希望,便有了前行的欲望

  倘若这向往与追求永不泯灭,那在西西弗斯看来,也许自己推动的就不仅仅是一块石头吧。

  但想来其中最为困难的又恰是持之以永恒。一旦什么事情被拿来和无限做比较,怕是再也高大不起来了。可还好人的生命如此有限,不至于让这份坚持看起来那么遥不可及。在无尽延伸的时间轴上,甚是感谢大自然生灵万物赐予死亡的平等,好让我们不迷失终点之外。

  我一直认为人是欲望的动物,是目的的动物。

  欲望的根源是私欲,目的则是私欲的具象化。

  人们喜欢把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对立起来分析,然而我认为无论是是哪一方,其投身于自己所信奉的主义时,若达成了其中目的并从中获得了满足感,那么就是对自己私欲的肯定。既然双方精神都是富足的,那么差别只在于谁获得了物质丰盈的结果罢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是精神上的利己主义者。既然如此,只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情况下,任何一个人都有遵从自己内心的义务

  在利益与道德界限内,去理解并且包容,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选择与行为(当然也包括自己),也许便是我个人理解到的完整的慈悲。

  以及文中还提到了对于鲁迅的评价,我也简单说两句自己的看法笔者将鲁迅与胡适,鲁迅与雨果相比较,指出了他在投身于阶级斗争中时丧失掉对一个人人个体的慈悲,而从历史留存的成果来看也难称其有启迪民智之功。

  从我的角度来看,鲁迅如果说从日本归国时是弃医从文,那么在投身于阶级斗争中的他便是弃笔从戎。笔者同样提到其认为鲁迅是相信武器文学”的,那么也许鲁迅在那时的心境可能已经放弃文人自诩了吧。

  即便看过《血战钢锯岭》,我依然相信人如果决心投入战争中,他的心中必有舍弃,或者是舍弃的觉悟。“战争不决定对了,只决定谁留下了。”罗素这样看待战争,而我也更愿意这样去理解投身于战争中的鲁迅。

  最后想提到,在品读熊培云老师的文字时,心生激情却不存激昂,多有沉思却未感沉重。正如此书的致敬,与每一个有独立自我追求的人,进行一次理性上的畅谈。

  予己玫瑰,心向慈悲。

  愿与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共勉。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七):推玫瑰上山的人:孤独灵魂

  自救乃第一天理!

一个人进山找神,找了一辈子,最后才知道山顶上的那个神就是他自己。推玫瑰山上的人

孤独灵魂

  上一周,学校召开了秋季田径运动会。趁着这间隙,我陆陆续续用了一周的时间读完了熊培云的新书《慈悲与玫瑰》。

  其实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阅读的激情差不多已经快被消耗殆尽了,这自是每日的工作将我搞得焦头烂额缘故,哪还有一颗闲心去安静地沉浸于阅读的乐趣之中呢!

  但这本书让我又找回了久违的阅读激情,也不妨说它助我唤醒了一度沉睡的自己。

  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我早先已在熊培云的思想国微信公众号上读过了。比如,既有关于《钢锯岭》《驴得水》等几部电影影评,也有引起热议的罗尔事件、赵春华事件、动物园老虎人事件以及抚顺官场枪击案的评论文章等。这里,林林总总自然算是一遍温习了。

  这些文章单篇来看不免显得零碎而又散漫,但当一页页耐心读下来之后,再仔细思量整本书的写作主题,它们则又构成了一个统一逻辑,我且称之为“孤独之美”吧!

  在其蓝色书腰的正反面上分别印着“致敬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和“自救乃第一天理”两句话,于此我似乎听到了远处传来一声豪迈的慨叹,让我听到之后倍添信心,亦备受感动

  除此还有两行诠释性的话,一句是熊培云自己说的,“当我们仰望星空时,星空也在仰望我们。”另一句则来自加缪,“在隆冬,我终于知道:在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前一句传递出一种“我思故我在”的思辨精神,后一句则透达出一股“大彻大悟”的觉醒精神。

  “孤独,才是人生的真相。”这句话其实有两层蕴意。是的,当我们向外看去,你我之个体不过是这个苍茫宇宙中的缥缈一粒,托寄于这个巨大时空里,籍此可见我们其存在是多么的孤独!然而当我们像一个修炼者那般来观照自身时,就会发觉自己就是那片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从而心怀激情并鼓起勇气去开拓和创造一切力所能及的美!

  看破荒诞,但仍充满了审美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渡己赎我”之境。到此我也立刻明白了熊培云自设的封面的深意:他把西西弗所往复推动石头改画成了玫瑰,这种往复推动可谓荒诞,而石头变成玫瑰之后,则让我们对美的追求变得更加具象化。

  一如熊培云自己所言:“我宁愿相信,以追求美好生活的本性,我所往复推动的不再只是大地上的石头,而是生命中的玫瑰。”

推玫瑰上山的人

  熊培云就是这样一个我所遇见过的潜心涤虑地推着玫瑰上山的人。

  我在南昌上学时,曾在青苑书店组织的读书沙龙上三会熊培云,谈文学、聊日本、话故乡,无不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早就相识了,只是相识于文字里而已,那时我还在德州上学,偶然读到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被其真诚、济世的情怀书写所打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络续又读了他的《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这个社会会好吗》《思想国》,一直到《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西风东土》《追故乡的人》,包括当下这本《慈悲与玫瑰》。

  在今年1月份理想国微信公众号所做的一项线上活动上,我还收到了熊培云的一段鼓励的话,那也正是我即将面临毕业身处茫然之际,“在你这个年纪关键的是把自己建设好……当然,在建设自己之余,也可以为老家做些事情,要随缘。做你有能力也有激情的事情,同时不忘建设你自己。”这些语重心长话让我深受鼓舞,使我对来日也多了一份坚定,何况它是来自于自己的一个精神偶像。

  如今,我可以说是心如所愿!在老家找到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并且不忘来时的初衷。

  我说熊培云是一个推玫瑰上山的人是有理由的。他坦言自己年少读书时因受到羞辱差点走上弯路,正是老师的一句简短的话点醒了这位少年的心。他也不掩的回顾了一些年少时做过的种种恶事,比如拉断一只蚂蚱的腿。除此,还有投稿被拒、写作遇到“天花板”无法发表等事项。当然,还有作为一个时代观察者,他所见证的种种不美好。

  但是这些荒唐、荒诞之事并没有将其毁掉,在年少的乡下大自然之中、在热爱的阅读与写作之中、在日复一日的奔走和领悟之中,他完整地捍卫并守住了自己。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当我回首往昔,纷至沓来的不再是生命中的聚散离合与时代的起落沉浮,而是我有限生活的一点感悟——疏远谁也不要疏远你自己,唯有你与自己共度一生。而我能够回报这个社会的,就是带着几粒慈悲和玫瑰的种子,真实地生活。

  凡懂得自己肩负使命的人的心灵似乎总是相通的,此时我再次想起了易卜生的那句话“你此生最大的责任,就是将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当玫瑰从山上滚落而下时,愿你我仍能拥有一份将其再次推向山顶的激情!

  行吾,2017年11月6日

  《慈悲与玫瑰》读后感(八):北京青年报·人文问卷

  受邀者:熊培云

  受访者简介:

  熊培云(1973- ),江西永修人,学者、评论家,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传播学与文学。曾任《南风窗》驻欧洲记者(主笔),为多家知名媒体撰写专栏与评论。现执教于南开大学。主要作品有《思想国》、《重新发现社会》、《自由在高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西风东土——两个世界的挫折》、《追故乡的人》等。新作《慈悲与玫瑰》由新星出版社于2017年10月出版,现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1. 为什么想到写《慈悲与玫瑰》?

  答:“慈悲”与“玫瑰”,这是两个压迫了我很多年的词汇。我知道我内心是有慈悲的,然而我没有活成我最想要的样子;我也知道我内心有玫瑰,但我同样没有活成我最想要的样子。有一天早上,我从梦中醒来,这两个词突然同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时灵光乍现,我对自己说,很好啊,为什么不就此完成一本书的写作?就这样,才有了现在的《慈悲与玫瑰》。在这本书里,我着重讲了“无私心即无公德”、“自救乃第一天理”以及面包、马戏、玫瑰、星空等与美好人生相关的议题。因为涉及到个体的价值,有些地方延续了《自由在高处》的风格,但是更为集中。

  2. 您说“‘慈悲’与‘玫瑰’,这是两个压迫了我很多年的词汇”。请您具体谈一谈“玫瑰”有何象征意义?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压迫”感?

  答:我曾经有过一个签名——“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慈悲是我人生的理想,然而我没有全心全意按着这一理想生活。为此我时常自责不已。我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有希望不负初衷。至于玫瑰,则寄寓着个体之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甚至是有些矛盾的。或许可以说,慈悲代表着我对世界的态度,我爱这个世界,不想辜负它,甚至愿意为之牺牲一切;而玫瑰代表着我对自己的人生的态度,它是对自我的慈悲,既有此生,你便不要辜负自己。不幸的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努力错了方向……为此,我又陷入了焦虑与自责。我相信于人于己的这种双重压迫感会伴随我的一生吧。

  3. 《追故乡的人》这部作品的题目该如何理解?为什么用“追”来形容人与故乡的关系?

  答:通常每个人对故乡的理解不一样。在我这里故乡既有地理和人情意义上的,也有语言和文字意义上的。甚至,它还有可能是时间意义上的,即我说的关于未来的乡愁。我所谓的“追”实则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此岸已经逝去的美好的不舍;二是对彼岸美好世界的求取与追寻。总而言之,我的故乡里寄寓着一种美好生活。所谓追故乡,就是追溯或者寻找我以为的美好生活。

  4. 几年前出版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和《追故乡的人》相比,你的创作心境有怎样的不同?你对故乡的理解与认识有怎样的变化?你说“故乡于我慢慢变成了一个双重的囚笼”,为什么?

  答:必须承认一点,就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言,很多年来我一直身陷困境。一方面它是我人生的起点,另一方面,它又随时可能对我构成某种压迫。这就是我说的故乡变成一个既回不去,又走不出的地方。为此我也时常感到苦闷。所幸,在写作《追故乡的人》的过程中,我渐渐获得了自由。如果说《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写的是我的“归故乡记”,那么《追故乡的人》则是我的“出故乡记”。

  5. 你认为自己创作的长处和短板分别是什么?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我认为这不是写作者最需要考虑的事情。重要的是他必须找到并且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像我在大学所追求与施行的教育也是长处教育。我属于理性与感性都非常饱满的人。我很清楚在写作上我这两方面的长处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些年虽然写了不少书,但我也常常为上述遗憾而感到沮丧。一个原因是我还没有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完全自由的状态,但我已经感觉到自己渐入佳境了,前提是我要给自由足够自主的时间。我要远离自己所处的时代,以此让自己获得重生。

  6. 你理想的读者群体是?你在意读者对你作品的评价与看法吗?

  答:无所谓“理想读者”吧。我的作品犹如我的生命,我不拒绝任何人去接近它。至于读者评价,看到中肯的我会心怀感激;看到责备我为什么没有按他们的要求去写作,我则一笑置之。每个作者只能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作品。

  7. 听说你近几年想“回到文学中”,计划写一部关于乡村的小说但迟迟没有动笔?为什么想“回到文学中”?对你而言,写小说、诗歌和写评论有怎样的异同?

  答:生活会有惯性,我为此蹉跎不少岁月。我是要回到文学的,而且已经开始了这种回归。这不意味着我要抛掉过去的一切。只是说在写作上我不能失之一隅。前面说过,我感情上的饱满,对自我意义世界的建立,我要仰仗文学。我能够从乡村走出来,并且还有一颗不算坏的心灵,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得益于文学的哺育。所以我想在这方面多做点努力。对于我而言,文学不只是人学与心学,同样也会是哲学,故而是诗与思的相拥。这方面我有很多想法,希望能够平衡好这一切。

  8. 在《慈悲与玫瑰》里你多次提到总在图书馆里读书,你是什么时候迷上阅读的?不同阶段对书籍的偏好有什么侧重?你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

  答:我小学和初中读的都是“天书”,因为家里无书可读,学校也无书可读,所以只好抬头望天。这种阅读,算是一生都在迷恋。真正迷上纸质书,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学校的图书馆里有些书,所以我因此有幸了解到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当然,我自己也买了一些。正是在那个年代,我知道了诗人雪莱,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此刻为什么会在牛津访学。喜欢一个人,就该去他的故乡走一走。

  我对书没有特别的要求,哪怕只是一个书名打动了我,这也是收获。阅读不是目的,收获思考与阅历才是。对我而言,在书店里阅读一位哲人的夸夸其谈和与在书店外听一位流浪汉的曲折故事有着相同的重量。

  9. 欣赏的学者、作家、评论家?(请例举3-5位并分别简要说明原因。)

  答:学者、作家、评论家,这完全可能是在同一个人身上体现的。比如说董时进,他是农业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评论家和作家。我欣赏他坐得住书斋,下得了田野。在我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时,他的慈悲、独立、远见与赤子之心都深深打动了我。胡适我也很喜欢,以前谈得比较多。至于国外,我想特别提一下阿尔伯特•加缪。在某种意义上说,《慈悲与玫瑰》也是对加缪的致敬之作。

  10.可以请您具体谈谈您欣赏加缪的原因以及在新书中是怎样对他致敬的吗?

  答:喜欢加缪有很多原因,比如天才式小说《局外人》。这是加缪26岁时的作品。我喜欢他对人生与世界的态度。人是悲情的存在,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因为有美所以注定是悲剧。而在加缪那里,人却是一种可以对抗悲剧的存在。他正视人世无穷的荒诞与苦难,但并不忽略阳光可以温暖我们的身骨。他看到死去上帝之后的人类更自由,更看到了人类的责任因此更重。同样让我欣赏的是,加缪试图在人类西西弗斯般周而复始中的徒劳中寻获意义。《慈悲与玫瑰》里有一些内容与西西弗斯有关。我甚至还画了一幅与慈悲有关的西西弗斯图,并把它用在了封面上,这本身也是对加缪的一种致敬。

  11.您说“‘慈悲’与‘玫瑰’,这是两个压迫了我很多年的词汇”。请您具体谈一谈“玫瑰”有何象征意义?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压迫”感?

  答:我曾经有过一个签名——“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慈悲是我人生的理想,然而我没有全心全意按着这一理想生活。为此我时常自责不已。我不知道这辈子是否还有希望不负初衷。至于玫瑰,则寄寓着个体之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两者之间甚至是有些矛盾的。或许可以说,慈悲代表着我对世界的态度,我爱这个世界,不想辜负它,甚至愿意为之牺牲一切;而玫瑰代表着我对自己的人生的态度,它是对自我的慈悲,既有此生,你便不要辜负自己。不幸的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努力错了方向……为此,我又陷入了焦虑与自责。我相信于人于己的这种双重压迫感会伴随我的一生吧。

  12.你在南开大学任教,先后在巴黎留学、到东京和牛津做访问学者,你认为现在中国当代大学教育中最缺少什么?国外高校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吧。这方面我只想说,中国教育的问题在教育之外。国外的如果有可以借鉴的,那就是让教育回到教育本身。

  13.在江西永修农村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对你影响深远的经历?

  答:首先我不歌颂贫穷,如梵高所说,贫穷妨碍成长。如果小时候我有很好的教育条件,至少我对音乐会多一些了解。我在过去的文章中偶尔也会提到自己在音乐方面的遗憾。艺术是人最接近神性的地方。就成长而言,我至今无法深入体会音乐之美或许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14.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受什么影响最大?

  答: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吧,一是农村的生活经历,它给我的更多是经验思维。因为接近底层生活,对时代的虚饰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因此更接近生活的本质。二是来自书本等媒介的古今中外的知识。它们不仅开拓了我的视界同时也增进了我理性的成长。三是我个人的游历,无论是从乡村到城市,还是从中国到国外,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阅读。不过,总的来说这些因素对我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最终的关键还是我如何思考和面对我所获得的这些价值观或者人生的境遇与素材。

  15.你最欣赏自己的什么品质?

  答:罗素曾经说过他一生受到了三种激情的左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我身上的品质和这三种激情都相关吧。不过我觉得自己做得并不好,虽然每天都很忙,但我活得并不全心全意。人到中年,我希望自己身体下坡的时候,灵魂能够继续上坡。我所有的努力,无外乎让自己看得起自己,让我觉得这一生是值得过的。

  16.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答:很难说我刻意交过什么朋友,这是一件很随缘的事情。更别说朋友有很多种,就像中国人常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这或多或少是个被功利化的称谓。与此相比,最难寻觅的是灵魂上的知己。我的微信朋友圈早就满了5000人,但真有什么事想说的时候,常常又是一种举目无亲的感觉。和很多人一样,我想我的骨子里是孤独的。好在我并不是一个爱倾诉的人,所以他人通常只会看到我的热情却看不到我的痛苦。如果实在有必要我会把内心的感受写成文章或书。虽然有的书有很多读者,但我也时常觉得自己是在自言自语。

  17.你怎么看精英与大众的关系?你认为自己属于精英还是大众?为什么?

  答:精英与大众只是一组被定义的概念而已,严格说它们之间的界线并不那么清晰。一个人完全有可能在不同层面既属于大众,又属于精英。至于什么是精英,我与很多人想的不一样。在我看来,凡是愿意拿自己的一生去担负某种理想的人,他就是其所在时代或者阶层中的精英。而我并不想将自己归类于大众或者精英,也是基于我对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些概念对我没有意义,我只属于我自己。

  18.你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是更倾向与乐观还是悲观?

  答:乐观与悲观,如花开花落,是生命中的常态。整体来说,我对社会与人生是悲观。不过我所理解的悲观,并不只是消极主义,更包括佛经里说的“以慈悲观世”。

  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恍惚感。几天前的一个晚上,坐在牛津的公交车上,我便问自己,“为什么此刻坐在车上的不是年少的我,也不是年老的我,而是现在的我?而且,刚刚提出这个问题的我也在瞬间消失了。”这种恍惚感伴随了我很多年。人们常说“人死如灯灭”,可我总觉得当我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像灯一样熄灭。简单说,我与这个世界一样,都不那么真实。

  很难说人生有什么意义,但这恰是我们可以寻获意义的关键。正如我在《慈悲与玫瑰》一书中所写,正是因为人生没有意义,人的主体性甚至神性才得以发挥。人生最大的希望就在于人有审美的能力与审美的激情。而美的存在,也恰恰是我们一切悲观的起点。

  19.什么时候会有“无力感”?你如何面对这种“无力感”?

  答:没什么无力感吧,我没有试着举起自己举不起的石头。针对并不如意的现实,我时常听朋友们谈起无力感,我知道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做了过高的估计。比如知识分子以为自己写几篇文章,就可以改变社会。我从来没有这种奢望。早先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我也谈到“因为无力,所以执着”。“无力”不是我要考虑的事情,这是人的局限,甚至是先验的。重要的是你自己决定“有为”,这是你能控制的。所以我说,你不能控制太阳几点升起,但能控制自己几点起床。很多人是为太阳忧虑,而自己却整天赖在床上无所作为。

  20.比较难忘的梦境?

  答:我经常做飞翔的梦。比如有一次梦见自己飞上了天心,用手摸到了碧蓝的天空。后来又慢慢地落下,落在秋日森林澄黄的树冠上。我曾经把类似的梦境告诉一个朋友,他和我说培云你这辈子不用吸毒了,瘾君子的幻境不过如此吧。我听完大笑。

  21.通常如何排解负能量?

  答:把肉身低到尘埃里,把精神升到天上去。我的意思是说,承认作为肉身的人的局限性,同时又要相信精神上的可能。我在思想国网站上附了一句话,“我们来自虚空,却又身处无穷”,也有这层意思。

  与此同时,我还想说的是,负能量本身也是一种能量。我们的一生,我们的社会都不能没有负能量,必要的时候,它是对正能量的一种中和。比如一辆车吧,刹车对于油门来说就是负能量。但是没有刹车的汽车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说一个社会要有相反的声音,而不只是一种声音。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相较于自由,责任可能就是一种负能量,但是没有责任的自由完全可能让一个人彻底失去自由。

  22.触动你心灵的电影作品?(请列举3-5部,并分别简要说明原因。)

  答:好作品太多了。如《肖申克的救赎》《美丽人生》《放牛班的春天》《天使爱美丽》,都是些自救与救他的电影。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当中,拯救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吧。

  23.如果可以携带三本书去荒岛,你希望是?

  答:《约翰•克利斯朵夫》《小王子》和《局外人》。很巧合,这些都是法国作家的作品。

  24.您说希望带“《约翰•克利斯朵夫》、《小王子》和《局外人》”三本书去荒岛,可以请您具体谈一谈原因吗?您似乎偏爱法国文学?为什么?(这种对法国文学的喜爱与您在巴黎留学的经历有关吗?)

  答:二十多岁的时候,《约翰•克利斯朵夫》拯救了我。我曾说这部长篇是我的心灵圣经。而《局外人》在我面对荒谬的世界时,的确给我了许多安慰。我虽然日日辛劳,骨子里却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至于《小王子》,则为我呈现了一个超拔于现实之上的想象的世界。这并不意味着我偏爱法国文学,但我的人生机缘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

  25.如果可以与古今中外任何人对话,你希望是?会与他/她聊些什么?

  答:读书是我和古今中外者对话的一种方式,遗憾的是我能从中听到他们的声音,而他们听不到我的声音。当然,如果灵魂不死,也许他们也能够听到。而如果可以穿越,我想和加缪及其笔下的默尔索交谈。不必一定要聊什么,哪怕只是坐在一起看人来人往,云飞雪落。其实,我并不介意和谁对话,什么人都可以吧。我愿意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

  26.描述一个生活中你最享受的时刻/场景?

  答:我太注重精神生活了。我所谓的享受通常也与此有关。比如在图书馆里读了一天书,晚上十点多最后一个从图书馆里出来。馆外是一片浓稠的夜色,此刻若有一阵阵凉风吹来,那种感觉美极了。

  27.有哪些一直想做但还没有做的事?

  答:写小说算是一件。年少时有这样一个梦想,至今仍被搁置,这让我非常不安。我无力改造现实世界,便想另起炉灶,叙述另一个世界。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同样重要的是,我相信的我创造性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文体中方能得以呈现。我必须承认一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对意义的追求远甚于追求真理。

  28.现在每天通常的生活/工作状态是怎样的(时间安排)?最近在忙些什么?

  答:因为在牛津访学,我现在的活动半径基本都在牛津这座小城里。牛津大学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学校。这里最让我迷恋的是平日里每天都有几十场讲座。当然,这也让我时常犯难,所以要花不少时间来挑选自己究竟去听哪一场。通常一天听两三场讲座,有的学院之间离得有些远,所以路上也会花掉些时间。

  29.未来三至五年的创作规划?

  答:2017年是我最忙碌的一年。我试图把手上积压的文稿写完,不过显然没有成功,所以后面我会继续清理。未来三五年,我不能再搁置那些让我寝食难安的事情了。我决定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做好一直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作为思考者,我必须远离自己所处的时代,以求重生。我要关注一些更为广阔与根本的物事,这也算是近年来的一点感悟吧。

  源地址: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7-11/02/content_267928.htm?div=-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