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精准努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精准努力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0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精准努力经典读后感10篇

  《精准努力》是一本由[日] 野口真人著作,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精准努力》读后感(一):抱怨工资低,不如先来算算你值多少钱!

  优衣库创始人、日本迅销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柳井正与初次见面的人交谈时,最先提出的问题就是:“你能为我带来什么?”他在人才管理上也奉行铁腕政策,采取完全实力主义男女平等,不讲究排资论辈,他说“不会游泳的人,就让他们沉下去好了。”

  在这个实力至上的时代,“会游泳的人”能在职场压力洪流里逃出生天,而“不会游泳”的人只能“沉入海底”,永无翻身之日。这才是职场的真相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工资低,但有多少人算过自己值多少钱吗?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既然大家都为利益而来,你不值钱,多给你薪水不是在损失老板的利益吗?老板又不傻,当然也不是活雷锋。工作本质就是一场等价交换,你付出劳力、技术创意,公司则提供同等价值的真金白银。你能为公司赚多少钱,能让老板多满意,老板也能让你的薪资多如意

  当然也不要以为成功的人是因为他们能力太强,其实他们是提早做好了人生数学题,即做好自己的估值。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与最佳职位,而后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那么,职场价值怎么计算呢?

  金融专家野口真人在《精准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维在职场快速超车》中提出个人的职场价值可以用评估企业价值的现值公式衡量,只要算好这道数学题,我们就能精准提升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脱颖而出,从而在职场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精准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维在职场快速超车》

  野口真人,是日本有名的金融专家,专职从事企业价值评估,累积完成2000余件企业评估案。著有作品学会花钱》《我值多少钱》等。他在《精准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维在职场快速超车》中将基本的金融常识与职场进阶结合起来,教会读者用金融估值的黄金公式找准自我提升的方向无所畏惧地面知识加速迭代的未来

一、你在职场值多少钱

  野口真人在《精准努力》中提出可以用金融估值的黄金公式来衡量自己的职场价值:

  现值(PV)=未来的现金流量(CF)÷折现率(R)

  也就是说,我们的职场价值有两个决定因素:未来的现金流量和折现率。未来的现金流量即指未来你能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折现率则指未来赚的钱相当于现在多少钱的一个比率(在本书中,野口真人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折现率在一定程度上可等同于被信任度),这两个数据相除得出的结果就是你当下的职场身价

  所以你的职场价值并不取决于你的工资:一个人是否能够给公司带来利,决定其是否值钱。试着用现值的公式来计算自己的身价,做好精准定位,而后通过增大未来能创造的现金流量和减小折现率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二、成为“能赚钱的人”

  要让自己在职场中值钱,首先就要使自己给公司带来更多利润,也就是让自己能赚钱,提高自己能带来的现金流量(也就是加大公式现值(PV)=未来的现金流量(CF)÷折现率(R)中的分子)。野口真人在书中提出只有重视自我成长,提升能力,我们才能赚到钱。

  1、投资自己

  投资自己是零风险、价值最高的投资,你花大价钱买的名牌服饰过时,你投资的房产会贬值,但是你花力气给自身的投资只会越来越值钱,投资自己才是永远的王道。多渠道、花时间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必要时甚至可以上一些培训班,让自己向稀缺人才发展,你的工作能力越强,你也就越能赚钱。

  2、活用公司资源来提升自己的价值

  除了等价交换获得我们期待的薪资,企业与员工关系还应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企业借助员工的付出打造自己的品牌,获得更大的利润,而我们则可以借助公司的资源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常说的职场附加值,包括结交优质人脉、有好的导师引领、能大幅度提升自己的格局,拓宽自己的视野。好公司有很多非常好的资源,在专注工作的同时,也要善用公司资源来给自己增值。

  3、修炼卖方思维

  有人说过,销售是最容易提升“创造现金能力”的工作,因为销售人员站在卖方的立场,不断揣摩顾客想法,长此以往,他们很容易抓住顾客的心,顺利卖出自己的产品。所有工作的实质不都是一场买卖吗?即使整天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最终不也是为了能让产品更受欢迎,销量更好吗?拥有卖方思维,我们能更精准的抓住顾客的需求,做到让顾客满意,你自然能为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你自己也就更值钱。

  4、避免过分局限于本职

  有句话叫“技多不压身”,会多种技能永远比只会一种技能更能给人底气,如果将自己工作的范围划分的过分精细,视野会变得狭窄,最终很可能就会错过成长的机会。当今社会,很多行业已经被发展的如火如荼的IT淘汰了,未来人智能的发展将会淘汰更多的行业,过分局限于本职,只能做好一种工作,将来必然会面临较高的失业风险,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将会变得一文不值。

三、成为“被信任的人”

  想要提高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仅需要增大现金流量,减小折现率同样重要(也就是减小公式现值(PV)=未来的现金流量(CF)÷折现率(R)中的分母)。事实上信用越高的人,公司为其承担的风险就越小,他的折现率也就越低。就拿国债来说,只要政府拒绝履行,借给国家的钱就一定能收回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折现率反映的是现金流的信用度,所以获得他人信赖,就是最有效的减小折现率的方式

  关于提高职场信任度,《精准努力》这本书中提出了3个关键词速度稳定性和长远利益。

  速度:什么时候赚比赚多少更重要。涉及到金钱,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一个因素:通货膨胀,物价每年都在上涨,货币的购买力日渐低迷:钱,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你在一年内为公司增加500万的利润,与5年为公司增加500万的利润完全不是一回事。你需要提高赚钱的速度,老板才能看到你的能力,给予你更多的信任。

  稳定性:体育竞技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尤其在十米气步枪、跳水这种多轮成绩累加的项目中,偶尔的爆发力是不足以弥补可预见的失误的。职场也一样,比起偶尔灵感爆发为公司带来一笔大利润,之后可能长时间都不能为公司带来任何收益的人,那些能稳定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人才能获得足够的信任。

  速度和稳定性有一定冲突,二者都能做到为最佳,如果不能同时兼顾,稳定性更能为你带来信任。当然,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应该注重长远利益,眼光放远,才能为自己带来长久的信任。

  职场如战场,很多时候残酷可怕,但它也是公平的。你的价值和薪水就处于跷跷板的两端,你的价值高,份位重,就能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顺势让薪水飞的老高。推荐大家看看这本《精准努力:如何用金融思维在职场快速超车》,算好职场价值数学题,让老板主动给你加薪!

  《精准努力》读后感(二):怎样衡量自己的“身价”

  每次到了年终岁尾,都有很多朋友这样吐槽:

公司太抠门了,我做了这么多,才给这么点儿工资,我要离职!我想要跳槽,换个企业当经理。我感觉这个行业太累了,想要换个行业重新开始……

  作为生涯规划师,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

那么你当下的情况是怎样的,能说说吗?

  或者

你期待的薪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呢?

  这时候,对方经常处于一种懵逼的状态,因为他们自己并不清晰自己当下的情况,只是一种被困住的感觉,或者认为自己的身价低了,为什么低了,什么是自己的真实身价,没有人说清楚。日本私人咨询公司的NO.1 Plutus Consulting的创办者野口真人在他新书《精准努力》中提出:

用估值公式,看看自己到底值多少钱?

  我翻了翻这本书,目录上的第一个小标题就吸引了我:

与其“鞠躬尽瘁”,不如做到“不可或缺

与其“鞠躬尽瘁”,不如做到“不可或缺”

  野口真人说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之前在知乎上遇到一个问题:

努力工作的员工会让老板感动吗?

  对于作者野口真人所处的日本,他们的职场上加班文化比咱们国内更加普遍。几乎无人正点下班,每个人都像是忙忙碌碌的蚂蚁一样在格子来回穿梭,兢兢业业的员工很容易在公司内部得到表扬,久而久之,在这些员工心里出现一个心理定势,就是:

我为公司鞠躬尽瘁,老板包揽我“死而后已”的事情

  《精准努力》里面把这种员工称之为“社畜”,指的是没有独立认知,只求苦劳,没有功劳的蚂蚁型员工。这种员工用野口真人的话来说,就是只能在公司内部有用根基不牢,一旦公司需要在“盲目顺从的员工”和“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的人才”中选择,就会被出局。因此,《精准努力》中强调的努力,就是努力给组织创造价值;精准,就是搞清楚努力的方向。所谓鞠躬尽瘁不如不可或缺,就是成为给公司带来利益的人,而不是盲目努力的人。这本书通篇强调的,其实就是这个简单粗暴结论——增加企业价值,有能力创造现金流的人,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这么说话可能有些做销售岗位的读者会洋洋得意,而做HR、财务运营的读者却忿忿不平

我们为公司也兢兢业业,凭什么说我们不能不是人才呢?

  其实,这本《精准努力》中强调的,是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现金流而不是现金本身。销售岗位为企业创造收入是价值,财务、HR为企业降低成本,同样也是价值。当然了,大家也很清楚,一个好的销售收入比好的HR要好,这意味着对企业来说,销售带来的现金流更大,更加直接,也更加重要。这个价值概念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其实并不是多新鲜的事情,对于作者来说,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给出一个金融角度的公式,帮助计算人的价值。这个公式,学过经济学伙伴都不会陌生:现值(PV)=未来现金流量的平均值(CF)÷折现率(R)

  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公司的价值,用以衡量企业股价是否被低估,以及是否值得被收购。对于个人来说,同样也可以用这个公式测算自己当下的身价是多少,应该如何决策。这样可以计算出自己身价多少钱吗?其实也不是这么容易的,毕竟,即便是拿提成的销售岗位,也不能清晰的计算出自己未来能给公司赚多少钱,更不知道自己应该计算多少折现。但是,至少,你可以根据之前的业绩销量等信息了解这么几个点:

公司给你的待遇,往往是和你未来能和公司带来的价值呈正比,以及你的不赚钱时公司需要养你的成本呈反比。你在判断自己被高估了还是低估了的时候,需要考虑当下给公司赚了多少钱的时候,一定想清楚未来还能赚多少钱。你的未来发展方向,要考虑提升现金流收益的同时,还需要考虑降低自己的“折现”。

重发展别重赚钱?工资高价值从更高

  通常,很多小企业,或者创业企业的老板,在忽悠员工的时候,往往会用:

我们提供很多发展的机会,这些发展机会比工资重要的多。

  一些员工因此被洗脑,把所谓“成长”、“机会”看得特别重,而对薪水不太在意。也有些人过于看重薪水,哪怕月薪高出200元来,也会考虑跳槽拿更高的工资。这个问题孰是孰非其实一直没有定论。之前我也比较认可成长机会和平台比工资重要的多。这可能和我所处的行业有关。我在法律这个行业中,很多年轻律师助理进入律师行,不仅没有薪水,而且因为挂职在律所实习,还得出一笔实习费。工作加班加点不说,很多时候,出差差旅费用都得自己贴钱。这样坚持几年下来的人,成为律师以后,收入很快比一般行业的其他人高出不少,成为“精英阶层”的一员。

  读完这本《精准努力》以后,感觉自己的想法需要从金融思维的角度去重新评估。律师这个行业一开始的微薄收入甚至零收入,其实是提前替未来“折现”,因为这个行业越到后期收益越高,所以这种折现倒置其实是一种“门槛”。折现率对于很多行业来说,其实是不确定的。越是发展迅速不同时间段收入差异较大的行业,折现率就越高,比如高科技行业或者投资金融行业。而医生、律师这样的行业,因为个人品牌的逐步建立,可能收益稳定且直线上升,这样的职业,折现率就会很低。这是从一开始选择行业的时候就需要注意地方。所以,今后再有人问工资低但有学习机会的工作要不要做的时候,我可以增加一个维度,问问对方:

你未来的收益预计有多少,值得不值得前期低水平进入的成本摊销?你选取的行业,收入能力是否前期和后期相比特别大,以至于进入的时候可以接受很低薪资水平呢?

  著名生涯咨询师马华兴老师以前有个论断,大意是别被忽悠,老板和企业都是傻,给你更高薪水的位置往往一定是有更多机会、有更多价值的职位。阅读这本《精准努力》、了解金融思维以后,我大体明白两种截然不同观点的交汇处是什么了。这个交接的地方就在于:

同一个层次、同一个行业的企业,提供相类似的岗位时,报价会相差不大。因为价格反映了这些企业对员工的期待和产生价值的基准判断。在这个相类似报价中,不需要考虑非得要最高的,而应该考虑和自己最匹配的,或者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如果有个企业提供远远高于同类型其他薪资水平的职位,需要认真分析这个企业到底要的是什么人,期待提供什么样特别的价值?你是不是能够提供这个价值的人?

  阳志平老师也提出,新人不用太在意A公司的B职位比C公司高出一千或两千块薪水,这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工作职位的薪酬都在同一个数量级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其他内容哪个更加容易让员工跃迁到下一个层级。这种情况下,并非企业规模庞大、给薪酬收入最为丰厚的职位最有吸引力,而是在这两个维度都还不错的基础上,考虑发展前景和机会。这样,既不容易被一些无良企业老板拿发展机会,学习机会之类当做克扣工资、剥削劳动力的借口,也不至于被薪水所绑架,随波逐流。

你的时薪重要吗?让自己的名片变成信用卡

  做过一个线下游戏——你的时薪是多少钱?用你的月收入除以22个工作日,以及每天八个小时,然后计算你的时薪是多少钱。有的朋友计算出来的时薪收入是1500元,甚至有高能的伙伴时薪超过万元!而我拿着自己的不足40元时薪收入在那里黯然神伤。后来,有体制内朋友吐糟说自己工资少,军人工资高的时候,我用时薪的概念去安慰他说:

你看你抱怨自己一个月八千块,人家军官一个月一万五,但人家天天加班值勤,不能回家陪着妻子儿女,而你早九晚五安逸舒坦,你每天八小时,每个月22天,人家每天16小时,每个月31天几乎满勤,从时薪角度看,你收入比他们高多了……

  当时这个朋友显得“豁然开朗”,从此把偷懒翘班当做提升“时薪”收入的“最佳方法”……在这本《精准努力》中,作者却说:

别用“领时薪”的心态工作!

  所谓领时薪的心态,其实就是我之前安慰朋友的那种方法,让大家过于在意工作的时长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员工在工作上花费的时间其实是自己企业人力资源上花费的本钱,一方面员工在公司工作,要支付工资,另一方面,员工如果仅仅是混日子,不产出价值,则时薪工资意味着他们的纯利润,而不是满足企业要求以后赢得的薪酬……想要真正让自己身价倍增,其实应该屏弃这种心态,让自己不仅产出足够多的价值,而且建立强大的个人品牌,让自己的名片成为可以靠自己的名字就获得价值的“信用卡”。

  怎么衡量自己的“身价”,关键是从时间长河中认清楚自己,想清楚自己能给未来和当前雇主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从价值角度去衡量自己的身价,从价值尺度去和雇主谈判自己的身价,从大时间尺度降低自己的折现率,让自己不轻易被“贬值”。你会越来越变得高价!

  《精准努力》读后感(三):想要收入倍增?你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身价

本书思维导图

  刚毕业的时候要在北京租房,当时已经找好工作,知道自己的薪资水平不高,所以总想着找个便宜的房子。当时在豆瓣上看到一间房子招租,距离公司坐地铁半个小时,但是从小区到地铁站就要10几分钟。看到1000多块钱的房租,我还是挺动心,但是我爸坚决不同意。他说,你想想那些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你的时间多宝贵啊!

  《精准努力》的作者野口真人曾就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于2004年创办了一家专门从事企业价值评估的公司,至今已完成估值案2000余件。他还在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教授财务管理。这本书中,作者野口真人提出一个估值公式:现值=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现率,他认为,我们应该用这个公式来评估自己的价值。在职业生涯中,如果能用如何增加现金流入、如何减少现金流出,以现金流量作为评价个人的标准,对于提高自身价值将有重大意义。

你是你自己的老板

  升职永远是职场上绕不开的话题。一直以来,我们看过太多教导我们如何在职场上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文章,但是却很少提及升职的关键其实是我们自身的价值。一个是“能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人”,另一个是“十分了解老板喜好的人”,如果企业需要在这两人中选择,那么一定会选择前者。毕竟,假如换了一个老板或是你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你需要再花时间去摸透老板的脾性,你会发现这是无休无止的,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

  野口真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把自己在做的事当作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当公司属于自己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产生成本意识。当我们仅仅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职员,我们不会考虑现金流出。如果把自己当做是老板,那么我们会考虑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能否产生最大的价值。

  比如为了创造更大价值,我们会尽力在最短的时间做完最多的工作,以此来节省“自己”这家公司的成本。也不会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完成的工作的时限。

“自己”才是最大的资产

  我们在评估自己的资产的时候,一般考虑的都是银行卡里存了多少钱,以及房子、车子这类的固定资产。但却往往会忽略,其实自己才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回到文章开头租房的例子,住得离公司近一些,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学习、运动,甚至是休息。现在看来,节省的几百块房租好像是很多钱,但和浪费的时间相比,实在不值一提。作者也认为,年轻人不该被买房所困扰,买了房之后不仅要考虑每个月负担的利息,同时也要考虑公寓等房地产的租金属于“非劳动所得”。投资自己则相反,自己会随着经验的积累,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越来越强,即使遇到房市震荡、房价暴跌等突发情况,现金流入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说到投资自己,工作后的才别有乐趣。野口真人写道:

学校学习之所以非常痛苦,是因为我们是“被逼着学习”,我们并不清楚学的那些东西在将来会有什么帮助,学习的目标也只是暂定为在当前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自主学习的动机。

  但是在工作中的学习,我们可以跳过总论,只学习必需的专项内容,而且学到的东西能够即刻用到工作中去,我们会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欲望,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从微观到宏观,从分论到总论——这就是社会人学习的铁则。

如何使未来现金流最大化

  当下的工资并不代表你的真正价值,不要为当下的低工资而沮丧。如果不满意现在的工资,就去为公司赚取更多的现金流量,提升自己在公司的评价,如此一来,工资也会随之增长。

  那么,应该如何成为“会挣钱的人”呢?

  第一,顾客导向。即使不做销售,我们也需要培养“卖方思维”。把同事、下属、老板都当做自己的顾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要知道,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人就会在你的人生中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不要过分局限于本职。工业化的一大表现是分工越来越精细,因此我们的工作职责往往只是负责某一方面。但是

如果将自己工作的范围划分得过分惊喜,事业会变得狭窄,最终很可能会错过成长的机会。

  因此如果想要开阔视野,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把握好本公司的“价值链”,即了解本公司的上平或服务是通过哪些步骤最终到达顾客的,这样俯瞰整个公司的企业活动,你可以了解你所在行业的运行逻辑。现在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工作的讨论甚嚣尘上,人人自危,想要不被替代,你需要多了解自己职责以外的知识,才能保证自身价值不论在哪里都会得到认可。

  第三,年轻时应该掌握的三种能力。首先是礼貌用语,要知道,职场中的人际关系是很复杂的,如果不注意自己说的话,就很容易在不经意间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其次是记住业务伙伴姓名和长相,最后是严格守时的能力。

如何选择供职的公司

  作者认为,在选择所供职公司的时候,一定要以“能否提高自己的现值”为标准。

  不要盲目选择“大公司”,一家公司的人气高低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在我国刚建国的时候,在工厂工作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在21世纪初,银行等金融企业是赚钱最多的公司,但等到互联网兴起之后,BAT等互联网公司则成为利润最高的选择。

  无论多么优秀的企业,都难以保证永远处于上升阶段。即使一家企业的发展势头一直非常好,我们入职后也不一定就可以大展身手,因为这样的公司聚集着一大批优秀人才,想要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付出极大努力,而大多数人都只能沦为大企业的一颗小螺丝钉。

  你要知道,你自己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要过分关注工资,想要提升自己的身价,投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飞机的飞行高度,取决于起飞时消耗的能源量,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打好基础,才有可能实现收入倍增,提高自己的身价。

  《精准努力》读后感(四):当我们都想做包租婆时···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包租婆”这一形象深入人心——白色睡衣、满头发夹、嘴角斜叼着烟,还有双手叉腰睥睨一众看客的不屑眼神。且不论演技,就凭身家房产无数,成天只管打麻将抽烟收租子的“包租婆”称谓,慢慢成了现代人眼中的理想职业。

  上班又苦又累,每天操着白粉似得生意,每月却拿着白菜一样的工资。近年房地产价格一路飙升,社会中开始弥漫着“读书无用论”“好好工作不如投资买房”等各种投机心理。

  当你运用高杠杆,换来30套房子,每天轮流收租,然后再灯红酒绿的全部花掉,周而复始,乐趣在哪里呢?如果经济泡沫增大,不得不卖房子以换来基本生活时,勉强挺过金融危机后的你,一穷二白又靠什么来继续活下去?

  靠自己。

  不要笑,很多人压根就不明白什么叫做靠自己。

  毕竟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不知道该怎么努力,甚至连努力的方向都拿不准。

  如果不信,试着读读野口真人的《精准努力》吧,用金融习惯的思维来解答社会及个人发展的目标、方向及方法。

  野口真人,曾就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证券,后创业成立一家咨询机构,专职从事企业价值评估,至今已完成估值案20000余件,客户涵盖软银、大和房建、电筒等200多家上市企业。同时,日本著名的Globis商学院中,他还教授财务管理的课程。

  《精准努力》这本书,通篇只有一个金融公式:

  V=CF/R

  这个公式常常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也就是说,衡量一家企业现在的价值是多少。

  决定现值PV大小的,并不是企业现有的资产数量,而是它将来能够创造的现金流量。

  也许你们会反感用钱来衡量一个人,但话说回来,还有什么比钱更客观的呢?

  野口真人试图将金融知识口语化,所以《精准努力》对这个公式的阐述也相对直白:

  现值PV就是营业额减去费用支出的剩余现金,在个人层面,就是赚钱能力;

  折现率R在我们日常个体的体现,就是信用度——信用度越高,风险越低。

  来,咱们举个栗子~

  年关将至,大家都在准备年终述职,和领导沟通升职加薪的事情。如果硬着头皮敲响领导的办公室,开口就是“领导,我今年已经做了这些业绩,希望明年能够升职加薪”之类的话术······

  此话一出,多半都是闭门羹。那咱们来试试用金融思维来处理这事呗。

  薪水,体现的事一个人的能力价值,并不是为未来的潜在力买单。

  那么,当你在要求升职加薪的时候,先看看自己的能力和那个预期的职位和薪水是否匹配?(p.s:不要以司龄或者工龄来说事,现在就是能力居上的残酷社会)

  如果我们能够用数字证明自己获得的薪酬远低于自己为公司创造的现金流,向领导提要求,无可厚非!即便在成本部门(技术、人力、财务),你完成的工作量也是可以被评估的!

  我们刚刚说到的就是你的个人PV(现值),但是如果你同时争取到领导和团队的信任——能够把工作放心的交给你,而你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后者就是公式中的折现率R的提现。

  在提升个人能力时,我们也应注意自己的信用度,也许下次和领导提升职加薪的时候,你可以这么说——

  “我今年做了哪些事情,希望下次能给我分配更大的项目或者其他的工作内容”或是“希望能参与其他部门或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等,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向公司表达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领导又会有什么理由反驳你呢?

  但是,这个公式并不能说服我们放弃做一个“包租婆”的梦想,那么咱们再看看下面这两张“资产负债表”:

  左侧的“资产部分”,各项目按照是否容易变现从上至下依次排序。

  右侧的“负债部分”,即住房贷款等借款项目。

  一般来说,右侧资金的总额,就是购买左侧资产所花费的总和,即该表左右两次的数额必定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这样看看AB两人的财产目录,显然A更有钱。可我们似乎忽略了“人”这个具有能动性及创造性的因素。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有员工、品牌力等看不见的资产,它们可以在将来创造出现金流量。同样,《精准努力》也反复强调,我们个人的资产负债表中也有不能缺少的部分——自己将来能够创造出现金流量。

  有时候看到娱乐新闻中,许多艺人都背负这上百万或数千万的债务,于旁人来看,恨不得直接跳楼一死百了。可是你会发现,数年之后,这些人依然活跃在聚光灯下,债务还清,同时名利双收。

  这就是个人的赚钱能力,它无关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体现你日后能赚取多少财富。

  也许我们都认为艺人这个职业,对于许多人都太不切实际。

  那放眼周边,凭借个人努力,留学深造、成功晋级高管行列、环游世界、创业成功等“稀疏平常”励志人生,也不用大瓜来一一列举了。

  在这个开放而自由的市场中,微信的客户端都像大家灌输着“在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如果你顺遂的成为了一个“包租婆”,坐拥30套房产,成功开启退休模式,是不是真的就高枕无忧了呢?

  想必,也很难。

  因为时代变化的速度太快,每天都有不同的行业淘汰。当人工智能碾压传统工作岗位时,《精准努力》也强调到——

  “即使被计算机抢走了工作,只要我们在之前的工作中吸收了各种知识,实现了自我价值,那么无论继续从事那种类型的工作,都会做的很好”。

  也许,你会摇摇头,承认“包租婆”这个梦想离我们太过遥远,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我价值,也就是是增加自己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

  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公式:PV=CF/R

  很显然,我们在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赚钱能力即“PV值”,还要努力提升信用度即减小“折现率R”。

  两者具体的职场操作方法,在《精准努力》中几乎是相当全面的给予了多种建议。

  也许你是成本中心——财务、人力或技术等部门的员工;

  也许你是银行柜台的一名小职员;

  也许你是一名刚毕业就被分入销售部的新人;

  也许你在犹豫要不要换份工作;

  也许你在纠结是否应该和上司谈谈年底升职加薪的事情;

  也许你正考虑要不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门新的知识或语言;

  甚至,你正在苦恼要不要拒绝部门同事的聚会邀请;

  ······

  与其自己冥思苦想,不如参考一下过来人的经验吧。

  最后,《精准努力》提出三种基本能力作为参考建议:

  能够充分运用礼貌用语和商务礼仪;

  记住业务伙伴姓名与长相的能力;

  严格守时的能力。

  日本经济泡沫是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之前由于各种复杂因素,“土地永不贬值”神话论深受追捧,社会上各种投机活动泛滥,地价、房价被炒的窜天高,加剧企业的成本快速上涨,然而受国际影响,日元大幅增值,最终导致经济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进入平成萧条时期。

  并不是说投资房地产就是一件非常糟糕的行为,大瓜十分认同《精准努力》书中所写的——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但要精确地了解自己的价值,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

  也许某天,好运降临,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有幸能够依靠非劳动所得而生活时,如遇房市震荡、房价暴跌、银行突然急催返还贷款等。将房产全部卖掉之后,资产负债表上就只剩下“渺小的自己”。

  《精准努力》读后感(五):当我们谈论提升职场个人价值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要说有什么话题是成年人张口就能聊的,除了天气,也就是工作了。 年底正是跳槽高峰期,马云说过: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 并不是说现在的人都钻钱眼里了,嗜财如命,而是对于职场人来说,薪酬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个人价值。 但是果真如此吗? 野口真人在《精准努力》一书中告诉我们,这是错的,大家都想反了。从金融视角来看,不是工资高的人价值就高,而是个人价值提升了,工资才会涨。 听上去还挺有道理,这位野口真人是何方神圣? 野口真人是日本的超人气MBA导师,曾先后任职于瑞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长期活跃于金融界。 他创办的Plutus Consulting为200多家上市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多次拿下日本私人咨询公司排行榜的第一名。 野口真人将金融公式PV(现值)=CF(未来的现金流量)÷R(折现率)贯穿《精准努力》全书,教我们如何精准提升职场个人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个公式出发,分别来看这本书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PV(现值)是什么?如何提高? 第二个要点,CF(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什么?如何通过提升未来的现金流量提升现值? 第三个要点,R(折现率)是什么?如何通过降低折现率提升现值? 先来看第一个要点,PV(现值)是什么?如何提高? 现值,顾名思义就是现在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提高的职场个人价值。 野口真人认为,衡量一个人的现值,主要是看这个人能不能帮公司赚钱,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精准努力》里有个挺爽的例子,讲的是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中村修二。 这个人做起研究来,管你天王老子打电话发邮件,他也是不搭理的,更别提让他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了。 这要换了普通人,早就被炒鱿鱼了。 但是中村修二的发明能帮公司赚大钱啊,所以大家都忍他!不仅如此,还很多公司抢着挖他,根本不计较他的古怪性格。 所以衡量自己现值的时候,要看自己对公司来说是不是不可或缺的赚钱利器。这就是《精准努力》的第一个要点。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现值呢?从公式PV(现值)=CF(未来的现金流量)÷R(折现率)可以发现,要提高现值,要么让CF(未来的现金流量)升高,要么让R(折现率)降低。 我们这就来谈谈第二个要点,CF(未来的现金流量)是什么?如何通过提升未来的现金流量提升现值? 现金流量就是我们帮公司赚到的钱,野口真人认为,想提高自己帮公司赚钱的能力,需要想公司所想,不能局限于本职工作。 举个例子,野口真人刚进入银行工作的时候,负责跑开户业务,每天就央求银行周围住的老阿姨们帮忙。 老阿姨们都穷,开户也就存个100日元保底。但银行却要付出1000日元的工本费,明摆着是亏本买卖。 野口真人说当时他觉得工作任务完成就是了。但是回想起来,如果他能跳出本职工作,想办法帮银行避免这种亏损,他帮银行挣的钱也变相提升了。 所以想提升自己为公司赚钱的能力,一定要培养金融思维,站在公司角度,不要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就是《精准努力》的第二个要点。 想提升现值,我们不仅需要提高CF(未来的现金流量),还需要降低R(折现率)。 这就到了我们要讲的第三个要点,R(折现率)是什么?如何通过降低折现率提升现值? 简单来讲,折现率衡量的是“以后能挣钱”这件事靠不靠谱,折现率越低越靠谱。 怎么才能让公司相信,我们有能力持续帮公司赚钱呢? 野口真人告诉我们,要想显得靠谱,首先要讲信用。其次时间就是金钱,帮公司把能挣的钱先挣了,博个好评。但有一点要注意,得把目光放长远,别断了公司未来的财路。 举个夸张的例子。假如有个销售员,为了快点拿下业绩,制造靠谱的假象,然后绑架了客户的孩子威胁客户成交。他的折现率能降低吗? 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直白的说,公司一般认为赚不到大钱但是入账稳定,且不会捅出大篓子的人,是最靠谱的。 所以想要公司相信我们很靠谱、能赚钱,就是要尽量把细节做到位,好的信誉,好的赚钱能力,好的稳定性,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精准努力》的第三个要点。 以上分享就是《精准努力》中最核心的三个问题,如何提升现值,如何提升未来的现金流量,如何降低折现率。 通过贯穿全书的公式PV(现值)=CF(未来的现金流量)÷R(折现率),我们可以明确一件事,提升职场个人价值,其实就是在提升我们为公司赚钱的各种能力。 从头到尾都是钱钱钱,不俗吗? 俗是俗,但我们想方设法提升个人价值,为的不就是在职场出人头地、实现财务自由吗? 祝你我早日解决眼前的苟且 把酒共叙诗和远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