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传习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传习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0 18:04: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传习录》经典读后感10篇

  《传习录》是一本由王阳明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一):王阳明《传习录》——成功之路,关键在于修心

  提起王阳明,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心学。高中政治书上唯物唯心这一章节提到,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王阳明。而当时对于王阳明和心学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如今,遇见了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的新版《传习录》,也对“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等观点有了更深的体会,深感幸运。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全书由上卷、中卷、下卷三部分组成,内容大多是王阳明和弟子之间的对话或书信。而新版的《传习录》,是在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点校版本的基础上,再次完善而成。

  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既可上马治军,也可下马治民,集文韬武略于一身。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和王阳明极为相似的全能大儒就是曾国藩。

  为什么他们都能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和赞誉呢?《传习录》给出了答案:修心。无论立德、立信还是立言,都要审视内心,遵从天理,知行合一,才能达到至诚、至信、至精的境界。

  至诚

  “凡学问之功,一则诚,二则伪。凡此皆是致良知之意,欠诚一真切之故。”

  凡是做学问的功夫,“精一”就是真诚,三心二意就是虚伪,这些都是因为致良知的心还缺乏真诚确切。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步履匆匆,忙忙碌碌,有的人看到别人买房买车或是月入百万,就艳羡不已、心浮气躁。其实,他们的内心是不坚定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电视剧《风筝》好评如潮,其导演、主演柳云龙顶住压力和质疑,用五年的时间迎来了“风筝”的展翅高飞。在电视剧快消时代,五年足够漫长,如果换做普通人,恐怕早就放弃了吧?

  为什么柳云龙可以坚持到底呢?这离不开他内心的坚守。作家六六说:五年的心路历程,从骄傲到妥协到坚韧不拔。也许,柳云龙在决定拍这部戏的时候,就已经把后半生的金钱、前途和声誉押进去了。是诚意,是信仰,是对历史的尊重,才能把一个优秀的演员磨砺成伟大。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诚是心之本体。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以良知为指导,以真诚为根本,摒除私欲,永葆初心,才能最终实现目标,赢得未来。

  至信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认知是践行的开始,践行是认知的成果。圣人之学只有一个功夫,认知和践行不能分成两件事。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知,是良知。良知是天理最灵动之处。只有听从内心的良知,切身实践,方能日益精进。

  互联网红利时代,看到别人通过写作轻松实现月入过万,内心写作的愿望就无比强烈;看到别人有马甲线,于是自己也想健身塑形;羡慕别人可以飚一口流利的英语,于是也想练习英语口语……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很多人的目标也仅仅止步于“我想”而已,根本就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里,导师章子怡不止一次强调,演员要有信念感。其实,所谓信念感不仅仅是一种专业精神,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在追求梦想或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诱惑,王阳明先生强调,此时要“克己”,在良知的指导下,用强大的信念来助推行动。只有踏实践行,不说空话,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才能逐渐识得天理。所以,永远不要给自己的拖延找借口,成功只属于实干家。

  修身在正其心,知行合一,去做就对了!

  至精

  “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心即是理。如果人心没有被私欲遮蔽,就是天理,不需要从外界增添分毫。

  如今,我国大力提倡各行各业从业者要有“工匠精神”,这与王阳明先生提出的“立志贵在专一”异曲同工。如果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追求工匠精神,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么,即使从事再普通的工作也能获得很大的成就。

  有个同事生娃时请的月嫂,虽然学历不高,但一直从事月嫂行业,工作尽心尽力,比普通的月嫂更贴心、更周到,她服务过的每一家都对她十分满意,赞赏有加,并且主动把她介绍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如此,一传十,十传百,行业口碑好,掌握的资源更多。如果有人想请她做月嫂,都需要提前预约。

  至诚、至信、至精,都离不开日常的心性修养。用心做事,用心做人,只要功夫到了,你所付出的,别人都能看得到,时间也会给你最好的回馈。

  如果你现在比较迷茫,找不到人生目标,亦或者工作生活遇到困难,不妨拿起这本《传习录》,慢慢品读,细细品味,将王阳明先生的思想精髓,化身为自身成长的内生动力。

  《传习录》读后感(二):追求“知行合一”

  上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无意间看到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传习录》,书中对王阳明的主要学说进行了阐述,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的版本很多,而现在我手上拿的这本是由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编校的权威版本。本书主要内容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对孔子儒家的思想传承和发扬。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因筑室在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王阳明的主要学说即是心学。“心即理”本来传习录是陆九渊的命题,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本书的内容是王阳明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编校,是本书读起来很顺畅,可以说是一本学习王阳明心学理论的权威范本。

  《传习录》读后感(三):知行合一

  有位友人指岩中花树问王阳明,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这主要强调的内心强大的重要性。实物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你看到了花,花才鲜艳,你不去看它花就寂灭不曾存在,世界存在理由只在于你的想法。

  王阳明的话都是很有哲理。王阳明是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这么多头衔集一身在历史上恐怕没有几人。他所带来的影响之广之深,至今仍然存在。《传习录》就是王阳明著名代表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

  王阳明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良知,存在每个人的心中。只是有些人的良知被恶习、欲望埋没。所以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也就是发现本心、体悟良知的过程。《传习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末民国以来蒋介石、东乡平八郎等人对其极其推崇。而王阳明的思想立德、立功、立言的经历一直为现代人津津乐道。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最被别人推崇,知行合一不是理论联系实际。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作一处,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驱使。知行合一是要使良知时刻关照着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人不会失其本心,不会让意志为外物所动摇,沦为外物的奴隶。

  现实中没有“心”的人,是找不到真善美,找不到幸福,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四):时时遵循本心,人人皆可圣人

  《传习录》读后感(五):知行合一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

  对王阳明最初的印象是《明朝那些事》里那个憨厚的形象,读完这本代表他精神精髓的书才发现这样一个憨厚的人居然有如此伟大的见识,这是值得我们一生仰望的学说。

  也许是 “万山丛薄,苗、僚杂居”的龙场给了他太多的感触,也给了他太多的灵感, 在这个时期,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而一直都在强调必须要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唯物论者们似乎看中的是要先有饱满的理论基础,再把掌握的理论基础付诸实践。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却强调“知”和“行”一定要同时付诸行动,同时进行。如果只是先有“知”,那么这里的“知”就会显得单薄、寡淡,而“行”则会脱离实际。只有把“知”和“行”同时付诸实践,才能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传习录》中对“知识不长进”、“看书不能明”的解说让我很有感触,王阳明认为“为学必须要有个本源,必须要从本源上用功,才能逐渐有所进步。”只有找到知识的本源,并在本源上用功,才能让知识有所进步,才能会有长进。而“看书不能明”是因为看书的时候只在追求文字的表面意思,所以才会无法明白作者的意图。

  确实,如果看书只是去追求文字表达的表面意思,而不去深究作者在文字背后隐藏的信息,那么当然就看不明白作者到底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了。这又提到了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那就是看书必须得思考,思考是寻求本源的动力,也是滋养本源的雨水,只有具备充沛的思考雨水,才能让本源壮大、滋长,并做到“看书能明”的目的。

  至于对“鬼”的害怕,王阳明在书中也有解释,说是因为心中有鬼才会怕鬼,呵呵……似乎确实如此,俗话说:“心中没鬼,不怕鬼敲门。”只要心里坦荡,当然不会害怕鬼了,只有心里有鬼,内心不得安宁的人,才会担心鬼怪的到来吧。呵呵……

  叶圣陶校注的这本《传习录》值得珍藏,一边玩味儿文言的艰深,一边思考白话的晓畅,这感觉,太酸爽,就像大半夜吃了个棒棒糖,呵呵……

  《传习录》读后感(六):修身先修心

  以前的我对于中国古文化类的书籍真的是又爱又恨,爱是在于它们真的博大精深,其文字本身传达出的逻辑循循相扣,说话艺术令我向往无比,总想多读古书以丰富自己,却是又恨,在图书馆拿着一本文言文类书籍实实在在的不知从何下手,从此,向往古文化的我对此类书籍只得望而却步,每次买书都看了又看却终是不敢下手。机缘巧合得此一本王阳明大师的《传习录》,收到书那天真是高兴得走路都在笑,终是觉得该摒弃情绪,重头静心细读。于是这两天即使快期末了,也早读晚读,每每读一篇,内心都是震撼,于是写此书评,希望大师的作品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看这本书的时候,因为注释详细,某些语句的出处以及人物也都有详细的说明,叶圣陶大师的翻译部分超级棒,能够做到含义清楚明了,语句温润不硌人,不至于读的时候半截不懂或者晦涩难懂,我是第一次读这类书籍,是真的很为自己高兴,能够看懂。

  经典都是经过了时间的苛刻校验,不朽的作品却更是比经典深邃一层。品质的作品只来源于品质的作者,“一生俯首拜阳明”,先生的人格魅力实在是令人赞叹。他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 圣人!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也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

  此书新版是叶圣陶先生点校的修订版,在原有的版本基础上,新添了部分注释,同时修订了原版中百余处的错误,增补两处缺失的翻译,以及一处原文部分的缺失内容。所以新版属于优化版本,使得大师作品更显水平。

  整本书讲述了阳明先生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心学部分,后文中讲述了阳明先生对于书院教学的方法和对于民生教化的一些看法,实在是独具慧眼,所提观点清晰独到,却又是言之有理。整本书的思想都是围绕着各种功夫来达到致良知的目的。

  首先格物致知部分。文中提到“天理”,其实是讲求顺应人性,顺应生活,特别强调不可“刻意”,讲“心”是主体,讲“心即是理”,所有身体外在的行动都时来自于内心。如冬温夏清,也只是想要尽孝心,唯恐有丝毫私欲夹杂在其中,如果真是很纯粹的内心,即是天理,是这颗诚挚于孝顺双亲的心,让人在寒冷的冬天自然能够思量父母的寒冷,很自然的去考虑给父母保暖的事情,夏天也是一样的会去考虑父母的纳凉的事情。心应纯粹,是“诚意”,气节不动,意念不动,就是“无善无恶”,区别与佛家的“无善无恶”,佛家的是如槁木死灰的状态,是不管天下任何事,这样的无善无恶不能管理天下。

  其次,讲“格物”是需要切实下功夫的,“正心”“格物”“致知”“诚意”都是为了“修身”,又讲不应通过“修身”来让自己的内心达到“格物致知”,应是由内而外,由心出发,修炼心,争取做到内心的纯粹,就足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也就做到了“修身”,所以最需要下功夫的是对心的格物。

  “知行合一”是阳明先生提到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所谓知行合一,并不是强调“知”“行”分开,再分别做到,而是只说认知,就已经包含了践行在里面了,只说践行,就已经包含认知了。正如书中提到的例子,当你闻见臭气味时,觉得它臭,其中,闻见是“行”,觉得它臭,是“知”,自然知道臭的标准,或许是已经闻见过这样的类似的气味。知道某些感情上的伤害会让人很痛苦,自然是经历过这样的或者类似的伤痛。古人强调“知”“行”,意思是只是为了更好的教化世人,世人中有类人是随性做事,完全不考虑琢磨,所以提出“知”的重要性;还有类人,只知思考,却不去践行,所以要强调“行”的重要性,单纯的为了不补偏救弊,教化众人而已。

  《传习录》的中间部分,提到了阳明先生书院的教学方法的说明。讲每天规定的讲习内容尽量要少,有利于保持学生对于学习有积极性,老师需要用礼仪来引导,用善良来培养学生,不可一味的求聪明。唱吟诗歌与礼仪的合时宜只是先人用以教导民众人伦刚常的手段,最主要的是内容,而不可过分的强调手段,教育重心的转移,倒变成光学习到了细枝末流的知识了。实在不可取。

  书的末尾还讲了对于民众的教化。文中讲先人的乐曲中都是圣人的生平事迹,有德人听了之后,就能有所思考有所体会。后世作曲,只谱写曲调,和民风教化没有一点点关系,于是,艺术失掉了它本来的作用,只变得了娱乐的工具,这是遗憾之处。如果将今日乐曲中的淫词滥调都删去,填上忠臣、孝子的故事,能够使得民众理解,利用艺术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他们的良知,有利于改善民风文化,并可以恢复古乐的作用,正所谓一举两得。

  看完了《传习录》真的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需时刻下功夫,正心、诚意的格物致知,努力朝向情绪的未发之中看齐。以前喜欢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今才知道,我曾经的理解是佛家的“无善无恶”,心是槁木死灰的状态,不管外界,努力不被打扰,自然可以做到淡定。看完了阳明先生的见解,更觉阳明先生的顺应和不刻意,与追求本心的纯粹,即是古人所言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更为活力,更为柔和,对此更是深深地被吸引。

  现代生活节奏的快速导致了人心的浮躁,无论工作上,情感上,更是处于一点就着的待爆状态,双眼所及处都是不高兴,意的海啸般的翻腾,心是随生活节奏的支配,这都是不该的。人的生活该是心平气和,做事应是讲究君子行为,没有人越线去争夺刁难,自然没有那么多的悲剧和不开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就是这修身,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阳明先生的精髓思想,争取从自我做起,影响更多的烦躁的人变得平静些。

  《传习录》读后感(七):20180110书评~王阳明《传习录》~立德树人 立言至善~

  近来在读王阳明《传习录》,书名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本书分上、中、下三卷,是语录体的论学书信。上卷与下卷是论学言论,中卷是论学书信,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教育价值与艺术价值,你值得拥有。

  教育家与他的教育内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弟子众多,门生无数。

  王阳明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建树颇丰,弟子很多。在这本《传习录》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亲听其教诲的弟子最少有四百人。投其门下的无名门生更是不计其数。他大多时候聚众讲学,类似现在的国学讲堂。除此之外,他在偏僻地区开设有正规学校,江西历史上有“办学多层次,兴教多形式”的称誉,和他有密切关系。

  因其弟子众多,才由弟子、门人整理了平日对话、语录和书信,组成了这本《传习录》,传不朽之经典语录。而由叶圣陶点校的《传习录》更是让此书熠熠生采,这是一位现代教育家对另一位古代教育家的点评,更是两位大家智慧的碰撞,火花四射。

  教育哲学,立言至善

  王阳明提到“教人为学,不可偏一执。”,在本书《教约》中王阳明先生提到:“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叶圣陶先生这样点校:”每日功课,先考察品德,其次背书读书,再次是练习礼仪或者研习课业,之后是读书讲书,再之后是唱歌吟诗。

  同时王阳明提出“圣凡平等”的教育原则,在这一点上,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言外之意是教育要有差异性。

  亚圣孟子继承了这种教育原则,他提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言外之意是学生们接受教育能力有差别,教学者应该因材施教。

  王阳明接过儒家教育衣钵的同时,却同时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也。”任何人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唯一的区别是:只有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良知。在我看来,他在强调个体人格精神上的平等。不失为积极的一面。

  同时王阳明在书中解释《大学》中关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时候,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教人明德,达到至善。喜欢这本书里的一句句教育哲学,只言片语,皆为一师,让人在教育的路上醍醐灌顶。不失为一本好书。

  心学家与他的心学内容

  里程碑主题语录文

  王阳明是心学家,一本《传习录》就是一部心学录,四大命题主旨明确:“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 “心即理”是起点,“知行合一”“致良知”和“万物一体”是“心即理”的推广。“知行合一”是用功的行动,“致良知”是一种内心的反省,“万物一体”的目的是保持世界的纯净,这本语录体的论著,第一次把古代语录体的散文引向主题语录方向,可以说里程碑。

  问答式文体结构文

  《传习录》结构完整,形式采用“生问师答”形式,弟子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提问,先生作答。学生提问针对性强,先生有问必答,论学在一问一答中新意尽显,简单的问题就一言答之,或者三言两语,复杂的问题就设置专题展开论述,直到学生弄明白。这种对话结构因为每一问每一答都有小主题,而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同时,语录体中还有单单的场景描写,使得本书具有了审美意义。

  学生问:“我的知识没有长进,怎么办?”

  先生答:“你学习必须有个本源,必须从本源上用功,才会慢慢进步。”“就像种树一样,先生根发芽……

  你是不是经常做后悔的事呢?

  没有关系,先生告诉你悔悟是药,重在改正。如果仅仅停留在悔悟的念头上,于事无补的。

  先生说,为学大病在好名。

  学生说:我去年就觉得自己这个毛病改了很多,但是细细想想,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听到赞扬就高兴,吸到批评就与么民,我又发病了。

  听听,看看,这句话说的太对了,世间大多人都是闻誉而喜,闻毁而闷,于是每个人就陷入焦虑状态。看看先生如何回答吧:务实,务实,务实之心重一分,务名之心轻一分。如果全中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读到这里,你是否心动了呢?

  钱穆是这样说的:“这本书也是人人能读的...至于王阳明自己是一个大学者,但他讲的道理,却说不读书人也能懂,他的话不一定是讲给读书人听,不读书人也能听”本书句句良言,篇篇精辟,看本书立德树人入身,读本书立言至善入心,无论你是读书人,还是非读书人,都值得拥有。

  1/10/2018

  *.�M���*

  《传习录》读后感(八):经典的传习录

  《传习录》是一部反映王阳明的心性之学的伟大著作,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到今天,王阳明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其深刻的影响。《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从思想理论上是继承了孔子儒家的思想,又有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传习录》由问答式的语言构成全书,是王阳明的语录形式传世的伟大著作,有孔子的《论语》的风格。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因筑室在会稽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军事家,是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在陆澄录中,陆澄问道:“有人夜晚怕鬼,怎么办?”王阳明答道:“这种人平时不知道行善积德,心里有亏欠所以才害怕,若行为正直有什么可怕的,心里有鬼,才会怕鬼。”由此可以看出先生的心胸宽阔,坦坦荡荡。

  书中 这些学说都是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讲学方法,多用生动活泼、善用譬瑜、带有机锋的语言艺术。王阳明对私欲是持批判态度的,指出烦恼的根源就在于私欲,如果处于无私的状态,就不会有烦恼了。无私之心是这本书提倡的,他要求我们时时检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想把名、利专为私有。这就是传习录给我的启示。

  《传习录》中记载了王学最为重要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所强调的是知行合一。那就是你信仰什么,就要一定践行。不能说一套,而是另做一套。再有就是强调良知。良知最为重要,不管是什么人都得讲良知。必须要经过内心良知的检验。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传世经典之作,中国古典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承。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提出“心学”二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再加上心本论与知行合一,与其格物,不如格心,这便构成了王守仁心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传习录》是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后世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王阳明的一生也充满着传奇色彩,他是一位儒学者,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最令人称道的是,他曾在四十天内从手无一兵一卒到平息了宁王的十万叛军,更是成为整个明朝最为经典的战役。当时宁王叛乱,声势浩荡,王阳明手中无兵,却临危不惧,轻松调集军队,迷惑敌军,最终取得胜利。可见王阳明的用兵之道,神出鬼没。在多次战役中取得辉煌的战绩,素有狡诈专兵之名。

  译注者叶圣陶对该书的译注准确,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把握的非常到位。他认为,王阳明的学说在我国思想史上是一大支,人人都应该知晓的,他在研究阳明心学上卓有成绩。

  这本书的装帧精美大气,用轻型纸印刷,重量轻,开本大,阅读舒适,是一本可以珍藏和经常阅读的好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