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4 21: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精选10篇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是一本由[英] 珍妮特·温特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一):新旧版译文各有特色

  曾购读过新星出版社的旧版。这次新版改进为精装,封面与旧版各有特色,也都漂亮,译文有较大修订,有的进步,有的不如旧版,并且感觉新版更倾向口语,试举三例: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跟父母生活了很久。我父亲喜欢看角斗,我母亲喜欢角斗,但那无关紧要。她总是站在光明正义的一边,就是那样。”[旧版]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跟父母生活了很久。我父亲喜欢看人格斗,我母亲喜欢与人格斗;喜欢的内容并不重要。她总是站在光明正义的一边,就这样。”[新版] “角斗”换“格斗”,二者区别不大,“但那无关紧要”换“喜欢的内容并不重要”有点画蛇添足,这里新旧译文各有千秋。 “每当工党人士工人居住地组织选举,她就把一张保守党候选人的照片贴在窗上。”[旧版] “每当选举季,在一个属工党阵营的镇子里,她会在窗上贴一张保守党候选人的照片。”[新版] 这里新版的意思清晰明了,也不失原有含蓄的戏讽,有进步。 “最初,还有我。我被她拖入了一场抵抗“我们以外的世界”的拉力赛。”[旧版] “以及我,起初是这样。我被她拖入了一场与“我们以外的世界”格斗的车轮战。”[新版] “最初,还有我”肯定比“以及我,起初是这样。”更简明。后半句中,新版加“与”和“格斗”三字,让整个语句变得被动,大倒胃口明显反不如旧版更简洁有力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二):错失良机城里,全是那些选择墙的人

  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温特森提到了很多意象,除了标题中提及并贯穿小说始终的“橘子”,“墙”的意象也多处可见。温特森说:“错失良机城里,全是那些选择墙的人”,她还说,设“一道墙给身体同时也是画“一个圈给灵魂”。就连谈论“橘子”时,也在谈论“墙”,她说:“橘皮硬得很,怎么都剥不下来”,这橘皮不正是牢牢橘子果肉,将食客与其隔绝的“墙”吗?说起“墙”,我想每个人都不会觉得陌生,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墙”,不管最初因什么原因被建起,都起着隔绝的作用,“出墙”即是逾矩,“翻墙”可能被定性为违法行为;墙常常被建得很高,防止墙内的人窥见墙外的世界。“墙”在小说中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意象,传达着丰富信息

  初读时,《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的故事让我想起了《儿子情人》,两本小说虽创作背景相异,但都以主人公生理成长为主线,心理成长为故事主体,因此尽管小说中的故事与自己人生经历不尽相同,读来都有较强的代入感。这些初看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故事,总在某一个维度离我们很近,我们可在不经意间于字里行间瞥见自己的影子。两部小说的相同点还在于,都是人与“墙”的故事。在成长过程中,个人总是被置于家庭宗教社会的大环境下,接受它们的教导,而以家庭、宗教和社会为代表约束话语与个人的内心欲望常常代表不同的诉求,这种矛盾会在某段时间集中爆发,此时这些约束性话语就成了限制个人的“墙”。经过一系列战役”后,二者或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或以主人公穿过家庭和社会的桎梏认清自我并坚持自我告终,却因为墙内是社会,墙外是游离而一度“无家可归”。另外一种结局上述两篇小说并未涉及到,但却非常可悲地频发于现实社会中,即个人欲望遭到家庭与社会的全面压制,以致于个人失去自我随波逐流而浑浑噩噩,终生为“墙”所困。

  但《橘子》和《儿子与情人》在讲述个人成长故事时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一不同也可看作《橘子》一书的作者传统意识主流社会的有意偏离和拒绝,是作者反叛精神体现。《儿子与情人》曾受女权主义者的批判,因为劳伦斯在小说中将女性描述男性成长过程中的陪衬和辅助,有把女性工具化物化的嫌疑,男性沙文主义色彩浓重。而成长于二十世纪的温特森经历了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同性恋者对自身权益的争取,作为社会中的少数派和弱势派(女同性恋者),其小说内容更加大胆,敢于发声。她明确传达自己对男性的反对,并反对男性背后的庞然大物——异性恋传统,一堵由男权社会砌成的有着漫长历史强大支撑铜墙铁壁。她甚至公然挑战男权社会,曝光了男性强权下对女性的偏见现象。比如小说中珍妮特讲道时曾受反对,因为在大众看来,教会不应由女性过多掌权,领导阶层理应是男性,而不管男性是否真的更加胜任。这一观点毫无合理根据可循却在长久以来被奉为真理,“后台”不可谓不强大,但这也为男性强权社会的不合理提供了佐证。

  基督教是男权社会的产物之一,它将欲望(Lust)定为原罪,认为有欲即是有罪,因此要压抑人欲。所以书中珍妮特的母亲(一位虔诚基督徒)会把放纵做爱的隔壁邻居视为魔鬼,并在给珍妮特讲《简•爱》的故事时篡改结局,好让它听起来更符合“压抑人欲”的诉求。而同性恋更是不可饶恕,这些人“爱的是错误的一类人”,他们对同性“产生浪漫情愫就是罪孽”,需要经历“驱魔仪式”。就算没有基督教的影响,爱欲也一直被当做魔鬼,人们认为这种本能阻挡了文明发展。因此统治者们一再打压爱欲的抒发,其产物就像是用黑纱蒙住的美丽脸庞,被长袍罩住的姣好身材,目之所及处全是黑压压一片,毫无任何活力生机可言,压抑感堪比黑云压城。而珍妮特相信自己的本能,也许对她来说,对本能的压抑即是对身体的背叛,背叛自己的身体不就等同于背叛自己?这样太分裂了。遥想当初犹太人走出埃及一路返回迦南,也是听了自己身体的声音,身体不愿再受压迫为奴为隶,才有了《出埃及记》中的无畏迁徙,熟读《圣经》的人却忘了这一点。

  《橘子》的形式和它的内容高度契合,八个章节名取自《圣经》,但宗教的外壳下却是基督教绝不允许的同性之爱。此时,书页已经不仅仅是书页,它们也是墙,从章节名到每一个空格都是互相累加的砖块,而文字则是在砖块间艰难呼吸个体。温特森却没有允许她的文字被困住,她在主体故事之外穿插若干个其他小故事,多次打断叙述,颇有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架势。这些看似与主故事无关的“次故事”不循常规,却拥有着嫩芽破土而出力量,也是对已有标准的“破壁”。对温特森来说,打破形式的局限就像打破“性别的局限”一样有必要,这是对权威的反抗。而对于她来说,只有打破权威,无视既定规则真实的自我才有可能存活,不必再像逃兵一样遮遮掩掩、到处隐藏。因此,小说中的珍妮特没有成为教士,在她看来,“教士的书里,所有言辞都已确凿。古老的语词,众所周知的语词,有权有势的语词。永远浮于表面的语词。适用于每一种场合的语词。语词有效力。它们理应起到什么效果,就产生那种效果;或慰藉,或规训。”而这种“有权有势的语词”正是作者和小说中的珍妮特都在反对的。

  “此时或彼时,总要选择:你,还是墙?”当石头成功骨头和灵魂皈依,骨头和灵魂的主人就会选择墙。而人在做出选择的同时也总要失去些什么,“选择墙的人”最后会出现在“错失良机城”内,比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的奥利弗失去了艾利欧和真爱,又比如《1984》中的温斯顿失去了重获自由机会独立思考能力,也如《橘子》中的梅兰妮失去灵魂变得木然。最重要的是,选择了墙,他们将真实的自我搁在了墙外,留下的只有一个听任摆布的躯壳。没有灵魂的躯壳又与机器何异?这就是一些人期望结果:把大部分人变成机器,机器是不会思考的,这样大部分人就能像机器一样便于控制,像机器一样“搬砖”了。

  再来看看参与“砌墙”的机构吧,小说中是宗教(珍妮特的家庭其实是宗教的延伸),迷途人协会和莫克姆旅店是它的代言人。协会最终解散,其原因竟是神职人员秘书的贪污腐败事件信徒将钱捐到协会,最终这些钱却成了秘书和妻子的“分手费”,而这位秘书则和情人生活在一起。莫克姆旅店也到处收揽不义之财而遭到批判。这令人不禁咋舌,“筑墙”的人以各种神圣名义众人圈入墙内,并宣称和众人一样在墙内克己禁欲,实则逍遥墙外,真是“有两副面孔”,将伪善之术炼至炉火纯青。这样看来,小说中的社会实在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一个部分人过分压抑,同时另一部分人又过于放纵的社会。

  诗人约翰•多恩说:“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人与人应该是相互联系的。但墙的隔绝作用却决定了每个人实际都是孤岛,因为被隔绝的不仅仅是人和自身,还有人和他人。站在墙的一侧,我们不能指望可以和另一侧的人深刻交流,互相理解,毕竟此时的我们连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这也是温特森在书中传达出的另一条信息:理解的匮乏。珍妮特一直不懂她母亲的心思,周围的人(除了唯一理解珍妮特的艾尔西以外)也一直没有试图去理解珍妮特的感情。他们只是在不断尝试改变,想用各种神圣仪式让珍妮特变得“正常”,然而温特森告诉我们,“你必须充分理解你要改变的对象才能改变事物”,“改变你所不理解的事物是邪恶本质”。因此有了下面这样的等式:用神圣仪式改变珍妮特=改变你所不理解的事物;改变你所不理解的事物=邪恶的本质;所以,用神圣仪式来改变珍妮特=邪恶的本质,简化后:神圣=邪恶,对=错。又一则尖酸的讽刺,又一次对强权和既定规则的解构。

  温特森的宝贵之处还在于,她不止于批判,而是有所升华,“墙的本质注定了墙终将倾颓。吹响自己的号角,你会看到四壁倒坍。”拨开绝望迷雾看到希望是勇气、是智慧,是温特森的作品蕴含的独特力量。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三):《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书籍名称:《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 【阅读感受】 是因为书名才买的这本书,此书是英国当代女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处女作,故事发生于英伦乡间一个传统保守的小镇。女性在人生道路上,面对挫折与质疑时,如何成为自己,而不是在一定的规定范围内去做特定的事,人生还有无数种可能。

  【精彩摘抄和启迪】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鬼,得到什么样的魔鬼,取决于你灵光的颜色。我们是为了保你身心完整而来的。 2、背叛是他们与生俱来天性。 3、凡事都有双面性,有天使就有魔鬼,有善有恶。 4、性别的分工并非由生理决定,并非开生如此,而是由社会文化教导人们按此来分工的。

  【下一步行动】 1、不要被固定思维限制,颠覆传统想法。 2、不会因为他人的语言,就限定自己的可能性,不去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鬼,魔鬼都是邪恶的吗?未必,与众不同罢了,记录每日的小确幸,增加幸福感

  【每日一句】 任何瞬间的心动都很珍贵,不要怠慢了它。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四):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你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

  如今59岁的珍妮特•温特森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还是一家有机食品店的老板。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到:“2018年有什么新年愿望吗?”她说:“教我的猫学会说话。”

三十余年来最经久不衰的小说处女作

  珍妮特·温特森23岁时开始写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两年后的1985年,小说完成并且得到出版。这是一位年轻作家的处女作,讲述的也是一个小女孩7岁到16岁左右的成长经历,却充满了不可思议成熟力量,打动了许许多多读者的心。这部作品甫一出版即得到诸多肯定,并获得了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奖项之一——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更特别的是,时间推移时代更迭,这本书并没有化作旧日时光的布景,反而一直保有年轻而强劲的力量,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并且进入了英美中学和大学课堂推荐书目,可以说,这本书同时得到了奖项和时间的双重认可,也收获专业书评人和普通读者的双重肯定,是近几十年来尤其值得阅读的小说作品之一。

  全书以主人公珍妮特的童年回忆作为主线,以多则自编童话寓言故事传奇故事和圣经故事作为副线,讲述了珍妮特在家庭、信仰学业、正常等等束缚中的挣扎,以及她的成长、交往、出走乃至与过去和解的经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这是一本典型的成长小说,主人公珍妮特从懵懂走向独立,从倔强走向坚定,面对种种打击和背叛,依然勇敢地坚持自我,激烈而深刻地活出了自己的人生。

  然而,在这个有着激烈情绪和种种冲突的故事里,温特森依然不疾不徐地展开叙事,用不动声色幽默化解了可能的戾气,用与主线情节相关的自编故事穿插其中,既是对主线故事的打断和发散,也是对珍妮特成长过程中种种疑问和探寻的补充和解释,作者用语言将小说织成一座旋转舞台,悲喜交替的真实生活在此上演。正如张悦然所说:“温特森是天赋的化身,她的语言,是一种有高度粘合力的语言,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引领他们一直读下去。这本书是这个时代里非常重要、无法忽视的小说。”

是小说,还是自传?

  这本书的主人公有着和作者一样的名字,主人公的经历也和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有着诸多重合之处,因此常常被解读为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性小说。作者本人和小说主人公一样,自小被一个有着严苛宗教信仰的家庭收养,严肃而刻板的母亲一力培养她成为传教士,用圣经教她习字,让末世论统领家庭生活,这样的成长环境让珍妮特与她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在学校里无法得到老师的认可,也交不到任何朋友,然而,当珍妮特逐渐长大,她爱上了一个女孩,她感谢上帝让她们相知相爱,实际上这段恋情却让她最终遭到了唯一接纳她的环境——教会——的驱逐。自此,她不得不离开家,靠兼职打工养活自己,支撑学业。

  对此,温特森本人曾说:“在这本书中,主人公拥有我的名字,因为我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虚构人物。有一部分确实是自传,因为所有写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传,必然会牵涉到你自身的经历,但又不是一切都照搬事实,而是将其改头换面,变成另一种经历。我把自己看做变形人,拥有各种各样的人生。别的作家也会这样,米兰•昆德拉如此,保罗•奥斯特也是如此。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小说会被冠以‘元虚构作品’的美名,可女作家们这样做,别人只会说是‘自传体’。这真是不幸。”

  这可能确实是女作家不得不面对的一种无奈处境。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书中虚构和真实之间的暧昧界限,实则构成这部小说奇特魅力的来源之一。本书译者于是就这样说道:“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会经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会经历多少归零式的起步?每个人自我逐渐成熟的过程,就是忍受分离、孤独、背叛、愤慨的逐一攻破。在非常态的信徒家中长大的珍妮特或许离我们很远,但离家独自生活、重新追寻爱的真理的珍妮特,就是我们自己。”

是做安全的选择,还是追随自己的心?

  在被问及如何定义这本小说时,作者本人在其官网上留言说:“如果挑战常识、拒绝过循规蹈矩的生活,你将会面对什么?这本小说写给所有对此心有戚戚的读者。是做安全的选择,还是追随自己的心呢?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确实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女性。”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无疑是一本大胆的、不同寻常的、光芒四射的小说,但也是一本机智、有趣、温暖的小说,它讲述的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爱、悲伤和愤怒。生病的珍妮特渴望得到母亲的抚慰时,来自母亲的唯一照顾是“吃个橘子吧”;渴望得到老师认可的珍妮特在课堂上努力积极表现,却被老师看作怪胎、被同学嘲笑;坚持既爱上帝也爱梅兰妮的珍妮特,却遭到爱人的背叛和母亲的遗弃……然而珍妮特一一走了出来,并通过讲出自己的故事找到了救赎,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每个人讲故事的方式都不一样,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个人眼里的故事都是不一样的。有人说,故事中有真相可寻,还有人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被证实。我不相信这些说法。……在故事里,你能找到秩序和平衡。……每当有人告诉我他们听说了或看到了什么时,我会相信他们,也相信他们的朋友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去相信,我可以把这些见闻见解全都拼凑在一起,但不会因此得到天衣无缝的奇迹,顶多是一个三明治,浇上了我的芥末酱。”

  这本书就是作者用自己的故事制作的三明治,也正如书名所暗示的,人生总有别的选择、别的可能,成长并没有唯一的方式。也许有人曾为我们铺出一道已经画好的路,或者划下一道道高墙,我们却不必为此限制自己。也许扭曲的童年阴影、生命中的那些阴霾从不会真正离去,但当我们做出抉择,也就分离出一个属于过去的自我,这个过程就像陶匠做一只陶罐:“如果陶匠有了好点子,她会把它贯彻到一只陶罐里,它就能脱离她而存在,以它特有的独立形态兀自存在。”这样,过去依然存在,甚至我们可以与过去偶然邂逅、擦肩而过,但与此同时,新我已然重建,我们也就找到了救赎。

  一代代读者阅读这本小说,似乎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正如Goodreads的一位读者所言:“这本书就好似一个宝箱,读者从宝箱中拿取自己能够或者愿意拿到的东西。每个人都能有不同的解读。”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读后感(五):我渴望有人暴烈地爱我,至死不渝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刚刚落下帷幕,好评如潮的《伯德小姐》入围了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五项提名,虽遗憾陪跑,但它仍不失为一部充满惊喜、精彩非凡的电影。关于青春与成长题材的影片比比皆是,《伯德小姐》却依旧从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处于青春期女生特有的苦恼:为彰显个性,给自己取名“lady bird”;担心同学看到父亲开着低档车送自己上学,于是提前下车;与母亲的关系更像是灌满水的气球,随时随地都会炸裂。

  Lady bird最大的愿望就是像小鸟一样,飞离乏味沉闷的家乡,远方的一城一树,都可以幻化为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然而,在历经挫折终于考上异乡心仪的大学之后,她又赫然发现,自己曾经向往的地方,可能没有那么闪耀,曾经想要逃离的地方,才是心底最爱的故乡。她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平凡,也终于与母亲握手言和。

  影片以这样的结局收尾,令人欣慰。但更多的人,恐怕无法潇洒地释怀。同样是关乎成长的故事,也面对几乎相同的困境,《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的珍妮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有些人的童年是一座孤独破败的花园

  每逢礼拜日,珍妮特的母亲都会祷告,不允许任何人在十点前进入客厅。结束之后,她便走进厨房喝茶,对珍妮特说出以下三句话之一:

“主是美善。”(冷钢般的眼神盯着后院)“这是什么茶?”(冷钢般的眼神盯着我)“圣经里年纪最大的人是谁?”(或者其他关于圣经问题的变体)(《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在以后数不尽的日日夜夜里,母亲那“冷钢般的眼神”似乎从未离开过珍妮特的生活。

  但珍妮特知道,母亲也会有开心的时刻,那就是参加教会活动、研读圣经的时候。她会对珍妮特讲述圣人的光辉事迹,告诉她如何才能得到救赎——心无杂念地跟随上帝的脚步,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敌人——隔壁邻居(因为他们是异教徒)、性行为、喝酒、被别人察觉自身家境窘迫,以及学校。

  所以,在母亲的“指引”下,珍妮特的启蒙读物是圣经,启蒙课堂是教会的礼拜,天堂的盛景与地狱的烈焰在她的世界里司空见惯。然而,当母亲迫于压力不得不把她送入学校之后,这一切却令她成了师生眼中的“异类”。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作“稳态”(Homeostasis),指人需要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和维持家庭的运行状态,如果家庭环境是异常的,那么在这种环境之下调节了自我的人,也会习得异常的思维模式,并且发展出一套非正常的应对方式。

  入学之后的珍妮特,一直都很“丧”,终于有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她兴致勃勃地念起了作文,希望与师生们一起分享她充实的暑期生活——跟着教会夏令营举行证道仪式、如何为治愈伤患布道会准备洗礼仪式、担心贝蒂阿姨可能会因为腿的病情死掉……

  然而,这些关于宗教、信仰、死亡的经历在师生眼里却过于古怪另类,珍妮特的满腔希望,换来的是师生的冷眼与嘲笑。

  倔强的珍妮特不服气。在学校布置的绣布作业上,她经过深思熟虑,绣上了经文“夏季已完,我们还未得救”(典出《耶利米书》)送给挚友,不过,与邻桌女孩那句“献给深爱的妈妈”相比,珍妮特显然又一次“不合时宜”。

  面对老师的质问,她只能悲伤委屈地说“我很抱歉,我以为那很有趣。”

  就像一个小女孩双手捧起自己心爱的玩具,真诚地希望和对方分享的时候,却换来了鄙夷和厌恶。

  有一次,她因为淋巴腺发炎聋了三个月:母亲竟然没发现。幸运的是,教会朋友及时将珍妮特送往医院,但母亲看望过后,留下一封长信就匆匆离开。在她的世界里,总有其他事情比给予孩子的爱更重要。

  遭受忽视、不被理解,这些无疑在年纪尚小的珍妮特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理查德·耶茨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十一种孤独》里,有一篇叫作“南瓜灯博士”。小学生文森特家境非常贫穷,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即便有老师的关爱,他也依旧无力抵挡充满恶意的孩子世界,最后,他为了变得“强大”,甚至反过来伤害一直给予自己帮助的老师。

  珍妮特虽然还未陷入耶茨笔下这种人性的“失真”状态,但几乎切身感受着同样的贫穷、苦闷与孤独。离开母亲周围的世界,来到“外面”的她也忽然发现,一切和她从小认识的大不相同:

“我不理解这种规则,我把他们所认为的事实真相颠来覆去地组合搭配,以尽可能地安慰自己。”(《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我们都曾渴望被父母关注,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同学的喜爱,然而很多时候,是失望伴随着落寞与孤单,悄然而至。我们不知如何处理它们,也不知向谁寻求答案,在所有这些事物面前,节节败退。童年对于有些人而言,是一座孤独破败的花园。

童年时期的珍妮特•温特森

社会加诸于身的标签那么多,但如何选择仍取决于自己

“我的上帝,”但以理说,“他差遣他的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王啊,因我是无辜的。”——《但以理书》

  圣经中,先知但以理因仇敌陷害,被扔进了狮子坑,但上帝被他的虔诚感动,伸出援手,封住了狮子的口。

  然而,珍妮特在玩游戏的时候,布置出了狮子张口正要吃掉但以理的场景,险些被牧师发现,熟读圣经的她不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

  珍妮特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慢慢长大一些之后,她对女人和男人的关系产生了深深的疑惑。这源自住在同一条街上的女人,这个女人几乎对所有人都说过:她嫁给了一头猪。

  珍妮特很可怜她,认为她一定是被这头猪骗了,毕竟,类似《美女与野兽》那样,只要亲吻一下,王子就会出现的情形还是太少见了。

  接着,珍妮特意识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世界上是不是有很多女人嫁给了野兽,但是还未察觉?她苦苦思索未果,甚至躲在垃圾箱里偷听女人们的谈话,最后她决定:不要跌入情网,还是专心成为传教士比较好。

  就在这个决定之后不久,她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初恋的味道就像涂满蜜糖的青橄榄,混合着酸涩与甜蜜。经过小心翼翼的试探,她们终于确定了彼此的心意。但这对于母亲和教会而言,无疑是一件堪比世界末日的大灾难。

  在众教友面前,牧师说,“撒旦的恶咒已让她们堕落”,她们“已堕入淫欲邪恶之罪”。

“你在说什么啊?”我绝望地问。“你能否认对这个女人的爱是夫妻之爱吗?”“不,是的,我是说,我当然是爱她的。”“那你就不爱上帝。”“爱,两个我都爱。”“你不能两个都爱。”(《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在珍妮特的世界里,爱是自然的馈赠,是美好的情感。

  她不明白,爱和爱,难道有什么区别吗?

  面对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珍妮特的初恋“忏悔”了,遭受背叛的珍妮特不肯屈服,被囚禁在家,就是在这个时候,她终于真正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如同生活在“楚门的世界”,已被虚伪的高墙压制在内,她的人生被横七竖八地贴上了丑陋的标签,她必须冲破藩篱,勇敢保有内心的坚持,无所畏惧。

“墙是庇护,也是限制。墙的本质决定了墙终将倾颓。吹响自己的号角,你会看到四壁倒塌……别害怕,都是些古物。它们沧桑而智慧,值得尊敬,但它们也不是永恒的存在。内含灵魂的身躯才是真正唯一的神。”(《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奇葩大会》第二季第二期,曾患有躁郁症的姑娘刘可乐分享了一段故事,结束之后,包括马东、高晓松、蔡康永在内的所有观众起立鼓掌。

  她说,每次看心理医生之前,都要做一个测试,测试的最后一道题是:你觉得你有躁郁症吗?你觉得你需要治疗吗?

  答案有三个选项:是的,我觉得我有;可能吧;不,我觉得没有。

  她很疑惑:难道我觉得我不需要治疗,就可以不治疗了吗?

  后来,心理医生对她说:设计这道问题的初衷是想知道,你到底还在不在乎自己对自己的看法。

  每个人都会遇到社会强加于身的各种标签,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标签,你如何看待自己?当种种打压与质疑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你还是否能够有勇气坚持最初的坚持,成全内心最本真的世界。

  莎士比亚在戏剧《裘力斯·凯撒》中说: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自己。

  要真正意识到,最终的选择权仍在我们手中,同时,也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的珍妮特从未随波逐流,也从未被强大的情感势力与社会势力所压垮。多年以后,作者珍妮特·温特森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说:“我认为我们每天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保持清醒——活得明白,想得通透。”

  不管书里还是书外,“珍妮特”一直是那个我们喜欢的珍妮特,她伤痕累累,她勇敢无畏。

记忆是打满结的线,我们很难知晓开头与结局,但这就是成长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问世于1985年,是英国著名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处女作,一经问世,便获得声誉极高的英国惠特布莱德小说首作大奖,后由温特森亲自操刀,改编成BBC热门剧集,获戛纳最佳剧本等多项国际大奖,如今已成为英国中小学教师力荐书目。

  也许在每位作家的处女作里,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作家本人的身影。《橘子》的主人公也叫珍妮特,同样从孤儿院被领养到一个虔诚信仰天主教的家庭,也同样因爱情而与家人渐行渐远。甚至很多读者认为,《橘子》中的故事就是珍妮特·温特森本人的真实经历。

如今59岁的珍妮特•温特森在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还是一家有机食品店的老板。在一次媒体采访时被问到:“2018年有什么新年愿望吗?”她说:“教我的猫学会说话。”

  就这个问题,温特森在2011年撰写的自传中给出了答案:

“关于《橘子》这个改编版本,我认为对我而言最悲哀的是,我写了一个自己可以承受的故事。另一个故事太痛苦。我无法从中幸存。”(《我要快乐,不必正常》)

  记忆就像一团打满结的线,我们不过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拆解成不同的图案,可最真实的图案呢,在哪里?它或许早已被遗忘,因为它不应该被记住,也不能被记住,正如温特森说:

“当处境艰难时,人们抛弃过去便毫无顾虑。血肉会焚毁,照片会烧掉,而记忆,那算什么?”(《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爱情总是来得毫无征兆,在第二次爱上一个女孩之后,珍妮特再次遭遇了孤立与惩罚,但这次不同。如果说第一次是对她情感的压抑,那么这第二次就是对她生而为人之意义的否定,连同母亲在内,教会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她掌控教会权利的恶果,开始反对她布道,认为布道应该是男人的事情,讽刺的是,在此之前,正是母亲一心一意地要她走上这条人生之路,她也一直认为,这会是自己的归宿。

“这就是我的处境,我在讲坛上的成功反而成了堕落的缘由。”(《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珍妮特毅然决然选择离家出走。她去殡仪馆打工,兼职卖冰激凌。后来,她去了精神病院工作——那里可以提供住宿。这对于经济窘迫、无家可回的她而言,再好不过了。

  漂泊在外多年以后,珍妮特踏上了回去的路。

“十个街区,二十盏路灯。”我自发地数了起来。很快就会到了……突然间,我再次站在了家门口……我徘徊良久,而后猛然鼓足勇气,推开了前门。(《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当她一个个一盏盏地经过之时,关于过去的一幕幕是否会陆续涌现——那些关于家与爱的追寻和背叛。

  “家”是一个普通的词,更是一个复杂的词。《奥丽芙·基特里奇》中,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出了一句直抵人心的话,“许多人无家可傍,尽管他们仍有家可归”。

  这种情感在米兰·昆德拉的《无知》(“遗忘三部曲”之三)中则更为微妙,“家”的意义也化为更大意义上的“故乡”。

  主人公伊莱娜流亡法国二十多年后,终于得以返回故乡,遗憾的是,随之而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熟悉安稳,而是迷惘、困惑和忧伤。实际上,对她来说,异乡的生活更加安乐,回归故乡反而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显然,与伊莱娜不同的是,珍妮特对于故乡并没有多么美好的期待。关于这一点,她早已做好准备。

  母亲的教会忙碌依旧,昔日的邻居有去有留。当珍妮特站在最初离开的地方,面对熟悉的场景与昔日的初恋时,她终于明白“时间是最厉害的杀手,人们遗忘,厌倦,变老,离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她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离开过。也许,在离开之前,早就有部分自己永远停留在了原地,停留在任何一个曾经去过的地方。

  也许,在某时某地,我们都曾和过往的自己擦肩而过。

“有人说,故事中有真相可寻,还有人说,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可以被证实。我不相信这些说法。唯一可以确信的就是事情都很复杂,你很难找到开头,也不可能搞清楚何谓结尾。”(《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珍妮特远离家乡,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无法一劳永逸地抛却重重阴影——那是童话里的情节。可是,她始终有勇气坚持自我,从未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故事还在继续,而这就是成长。

  作者:水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