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声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七声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8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声读后感精选10篇

  《七声》是一本由葛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声》读后感(一):淡极始知花更艳

  初识葛亮是因为小说北鸢,在那个故事里,我们重又经历一回人情义理、烽火硝烟具存的旧时代。旧时代渐渐隐没,然而里面的人事到最后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交代,所以在《七声》上市的时候,因为看到简介里写着“在这部叫作《七声》的小说中,这些关心他们命运的读者会寻找到答案。”时,我便毫不犹豫的将之收入囊中。然而在阅读时,我却忘了初衷,一头跌进了毛果的世界里。

  毛果是葛亮的小说《七声》中的主线人物,由毛果的姓氏可以推断出他和北鸢中毛克俞的亲缘关系,不过这些都是我在读完所有的故事后才慢慢发现的,因为当你进入这个全新的世界后,你的眼你的心再也容不下其他的东西

  这正是葛亮小说的一个特点,耐读而且引人。葛亮小说中的人、物、事,明明没有哪一个可以称得上出奇二字,可是这些故事却偏偏有着让人一读到底的魅力。就拿小说集《七声》来说,除了首篇琴瑟讲述的是毛果外祖父母琴瑟龢同外,其他篇章都是以故事中的人物作为篇题。这些人物有毛果小学时的邻居洪才,捏泥人的尹师傅大学暑期实习饭店里的打工妹阿霞,大学的朋友学姐,旅行时遇到的藏族姑娘英珠等等。这些人物初看不过是些个普通人,只是葛亮写来,不知怎的就入了人的心。

  《洪才》里的阿婆,没有文化却又有着大智慧,毛果因为养蚕采桑叶被狗咬,而被拘禁在家里学习。阿婆找到毛果的妈妈说“羊圈里圈不出赤兔驹,阿毛头一个人,没有兄弟姐妹,是很可怜的。你不应该关着他”。很朴实一句话,却说出了教育真谛。在后面的情节里,阿婆放走洪才的姐姐洪芸,她说“不关姐姐的事,是她拐的他们两个,是她替姐姐打的包”。纯乎的慈爱更看出了阿婆的明理与善良心地。可是阿婆没得青打了,因为拆迁,阿婆家葡萄小麦秧都被毁了。人力愿望是无法和城市发展相抗衡的,所以阿婆没熬过夏。小说其实写的一直都很平淡,可不知怎么,就那么几句没得青打了,却让我红了眼眶,或许是因为这故事里的人让我想起了某位长辈,又或许只是因为这些文字,便已经有了唤起内心感动力量

  葛亮除了精于这种貌似白描实则洗练的文字描写外,他对人物的塑造同样有着绝佳的天分。在小说《阿霞》里,毛果第一次上班迟到了,阿霞不依不饶的数落告状,及至了解到阿霞的精神不很正常,我才渐渐谅解了她的这些行为。安姐被顾客为难,阿霞仗义却也冲动鲁莽,惹了大祸的她惴惴不安,终于留下来却又躲在厨房里不敢出来,对阿霞我开始有了同情和可怜。安姐偷了店里的钱,阿霞直通通的说了出来,可是当她看到安姐被打到流产,阿霞却又有杀人的勇气为安姐报仇。对阿霞,我不知道该报以怎样的感情,又或者说,我对她的感情杂糅了不解、支持、同情、无奈等等太多的感情,这里面带一些恨又带一些爱,说不清道不明,总之阿霞住进了我心里。及至结尾,阿霞成了村妇,不推辞的收下了毛果给的红包,我有一些错愕,却也有一些释然。

  这样的阿霞在这样的家庭与时代里只能有这样的命运,可是为什么我会对她有那种不切实际期待呢?只能说葛亮对人物的拿捏把握到了细致入微程度,所以在他那看似平铺直叙的书写下,那些纷繁复杂的情感才会相继出现

  葛亮对人物塑造的功力除了表现在能够让故事里的主人公渗入到你的内心,他笔下配角同样以寥寥数笔便有了独立性格风采。洪芸的温柔美丽在毛果的眼里被放大,她的笑她的泪她的抗争与出走都在洪才的故事里清晰可见。安姐在小说中也不过出场了几回,可她对阿霞的回护,对婚姻软弱妥协,同样能够让人反复咀嚼,念念不忘

  葛亮笔下的故事初看都是极淡的,同时又是极悲的。不过葛亮小说里的悲不是浓墨重彩痛彻心扉的那一种,而是一种茫茫然失落。对世情,对人性,葛亮写来,总让人在见了光明后又被黑暗笼住。所以阿婆去世了,洪才回了乡下;阿霞成了寻常不过的村妇;尹师傅死了,儿媳妇跑了。然而在这种茫茫然中,你总会感觉一种不知何来的不妥协,是英珠的歌声坚持给予的吗?细想来也不见得,这种不妥协更多的是葛亮小说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就好似这些悲剧的収梢并不是真正的结尾,在毛果看不见的地方生活会继续却也会慢慢的改变,向着好的那个方向改变。

  人物出彩,情节动人,故事才能好看。葛亮的故事在情节上亦有着属于他的独特之处。《七声》以毛果的视角串联起了这许多人的故事,毛果在些故事里,不是主角却胜似主角。因为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葛亮成功的让故事有了强大真实感,毛果成了葛亮的化身,在某些瞬间,我甚至觉得毛果经历的就是葛亮经历的,他不过是借着毛果的壳写了他眼里心里的事情。也因此,这些事情能够轻易的唤起人们共鸣,因为阅读他们就像在听葛亮讲那些沉静自己内心的回忆,回忆看似平铺直叙,其实那些感受情绪早已烙印在这些故事里。

  烙印在葛亮世界的除了这些感受与情绪,还有那种旧年月里温润的,不慌不忙的做派。所以他的小说总带着点旧风味,他的笔调总有着与其年龄不符的老成持重。家学渊源、天分心性都表现在了葛亮的小说里,从《北鸢》到《七声》,从《七声》到《戏年》,乃至那些我未曾读过的小说中,都深藏着这种独特的韵味。这种韵味,或许能够称的“淡极始知花更艳”吧。

  《七声》读后感(二):水粉画

  在书城闲逛,偶然地拿起这本书,封面设计得很有趣味,信手翻看作者介绍,似乎是个有趣的人,于是决定看看。这几年来看书,都是先看作者。一个有趣的人,才能说些有趣的故事。说起来最近好像很有几个从南大出来的作家,张嘉佳算一个,葛亮算一个,而且这2个人年纪相近。是不是作家也需要土壤,也需要同类,这样的成长更快。

  短篇读起来不累,每段情感都很饱满,取最精华部分,加最好的佐料,看上去色香味俱全,吃下去味道不错,只是少了些回味。什么时候要拿些葛亮的长篇来读读,那才是真的见功力的。

  作者的遣词造句有意思。当然中文科班出身,底子是厚的,家学也是深的。只是看到“朱古力加云尼拿”这段有些失笑,看来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是潜移默化

  《七声》读后感(三):掷地有声,必有回响

《七声》

  图、文/文小妖

  冬夜,闭门煮茶读葛亮的《七声》,也是乐事一桩。

  之前,总觉得现代作家中,文字里有几分张爱玲味道的,女有钟晓阳,男有葛亮。在读《七声》的过程,居然发现葛亮也是读过钟晓阳的,这算得上一大惊喜,毕竟是在自己喜欢的作家中找到了一丝相契合的共鸣。

  葛亮的文字好,悠长有韵味。他笔下的人物似乎带着一股悲壮的底色,被命运、时代裹挟,在人生轨迹中苦苦挣扎。他写短篇,写小人物,一写一个准,直击人心,让人触动。那些人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符号,而是芸芸众生中某一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内心、命运、人性的恶与善跃然于纸上,生动于葛亮的笔下。

  《七声》仍然以一众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为主线,他们经过毛果的人生,毛果是他们人生中过客时间抹平了一切,葛亮试图用文字来唤醒曾经,唤醒那些逐渐被忘却的人与事。《洪才》一章中,虽然以毛果与洪才的友谊为主,但洪才的阿妈、姐姐以及面目有些丑陋,内心却善良,明净的洪才阿婆才是故事中的主要亮点,他们承载着故事的高潮,承载着历史与时代相衔的转合,他们是历史的缩影。

  小说中,洪才家昏暗的堂屋后面的那一片规划齐整的精致田地以及那些悠然自得院落中散步的母鸡、白鹅仿佛是一个真实的梦境,与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却又是难得的一隅净土。然而,这片净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古旧、封闭与迟暮,早晚是要被取代的,犹如洪才的大哥取代了父亲工作职位一样。最终,这片净土的消亡伴随着洪才阿婆的逝去,一个时代结束了,永远的结束了。毛果在洪才家里经历的一切,犹如昙花一现,成为了最美而又悲凉记忆

  葛亮擅于写别人的故事,就算置身其中,他也保持着一种低调理性与克制,偶尔传递出来的情感,却能让人忽而心动。比如《安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异性知己间的那些小事儿,可我却从中读到了一种在暗夜里才能滋长的情愫。毛果对安的关心,看似是朋友知己间的情谊,淡淡的,甚至有些漠然,然而,这看似淡淡而又漠然的里面是有着毛果对安的一份超越友谊的情感的,让人读着读着不由地鼻子一酸,为安的命运感慨,也为这份永远都不可能说出口的情感为之感慨。

  一个个故事翻去,让人倍感惊艳的是在《威廉》一章中,竟然读到了《北鸢》里主人公命运的注脚。毛果和卢威廉在温哥华的那些时日,将爷爷辈的故事穿针绕线串了进来,含蓄,转折,之后让人喟然长叹。然而,这便是命运,只不过用文字记载了下来,也算得上是在这世间留下了痕迹。诚如葛亮在自序中所言,“有一些人,在缭绕的人间烟火中渐渐清晰……他们的人生,已是水落石出格局。经年的快与痛,此时此刻,已成一波微澜”。

  许多人的故事已结束,而有人的故事刚刚开启新的篇章。葛亮的文字,掷地有声,一声声敲击灵魂,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读懂了人性与人心,读懂了命运起伏的回响。葛亮说,“一均之中,间有七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七声中的一音,在时代的洪流中,或轻或重,弹奏着自己的声响,这声响便是人生!

  《七声》读后感(四):人生的跌宕起伏

  之前没读过作者的任何图书,自然也不了解他的文笔如何?因为喜爱精装版,所有此书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翻看图书,慢慢地被作者所描写的小说情节所吸引,其笔下生动的故事让读者有种强烈阅读的欲望,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读完此篇小说,总是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时常还在回味小说里的内容,写得太精彩了。

  这部图书,写有七部短篇小说,描绘出七种人生的风采,涉及有外婆外公间的关爱普通人家的生存,老手艺人的苦难个性耿直的女服务员活泼开朗的女学生,充满爱意的女藏民,人生拼搏中的富二代。小说名常常就寓含着故事里的主角,当然还有那些陪衬主角的人物,这些平民百姓的生活,在作者的笔下闪闪生辉,焕发着各种的色彩。这也就是书名《七声》的由来。

  我很爱那篇小说《英珠》里女藏民的故事,因为家庭的不幸,英珠只能独自打拼自己的生活。在她的身边,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养育的两匹小马,那就是其所依靠孩子。因为无比喜爱它们,不忍心让它们受苦,自然也不愿意将宝贝似的马匹送到提供给游客服务的马队之中,害怕在哪儿会收到虐待,而自己照应它们,自己寻找赚钱的方法

  女藏民和小说里的旅行者结为了伙伴关系,在严冷的雪地上进行探寻之旅。半路上遇到了可怕的雪暴,和其他的两位旅行者一起,躲避在帐篷之下,没有灯光,周围黑漆漆的,外面只有可怕的风暴之声。同行中,伴有女性的哭泣声,这是害怕马上要死了,还是怎么啦。反正,如果我在女藏民身边,我的内心必然安静的,平静的,没有任何的害怕。而,女藏民的关心点,还是在自己心爱的马匹上,令可让自己受冻生病,也要脱下自己的衣物,让心爱的马匹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如果,我也能和作者一样,去藏民游玩时能遇上这位可爱的女藏民,那就太高兴了。她对待游客非常热情,哪像现在,要时刻担心旅游时遇到黑着良心赚钱的人,有时也只得随了这些人的愿。像上次去敦煌之行,自费吃“满汉全席”,导游介绍的那么好,那么精彩。待亲自品尝时,同行的游客纷纷表示,烧出来的口味太差。如果能和这位具有爱心的女藏民,带着我们一起去旅行,必然是快乐之旅。

  《七声》让读者对小说里所刻画的人物留下了很时刻的印象,当然作者的代跋也同样精彩,从中能体会作者的成长之旅,还有其写就的香港风情,让读者有种马上想前往香江体验生活的冲动。

  《七声》读后感(五):七声

  七声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正是这些零零落落声音组成了真正的大和之声。

  第一次接触葛亮的作品是《北鸢》,一部让我读来有着淡淡的忧伤,又有些莫名的熟悉和亲近之感,其中有一句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她让自己的脸紧紧贴着他。他的睫毛闪动了一下,潮湿而温。她听到两个心跳,在冲突间渐渐平稳合一,啐啄同时。”葛亮对于感情的描写是一位真正的高手,以淡淡的温暖慢慢渗入你我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感让我投入到《七声》之中。

  这是作者一本半自传形式小说,记叙了特定的年代不同阶级的人们的各自的经历,正如七声一样,每个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声音,给予你我不同的感受。无论是爱情,还是时代的错误……无都不体现着“生活”两个字的精髓,一切都是生活之声。葛亮的作品最能勾起对过去的回忆,无论是北鸢的民国,还是七声的现代,都能让你我融入,都能让你我想起自己逝去的年华。

  七声的魅力主要集中在一个字“变”。从时间的变化,人物的变化,主人公变化的视角看待逝去的记忆。像阿婆如此好的一位老人,靠着自己的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生活被城乡的变革打破,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来日益加快的城市化与我所向往的乡村闲适生活的冲突,以前大姨家里有着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里一棵葡萄树几乎遮满了整个天空,就留下来两处空白,一棵枣子树和一棵银杏树直冲而上,院墙外一棵应该有四五十年的梅花树。夏天就看着银杏翠绿的样子,秋季的葡萄都是用盆装的,待到冬天的时候,梅花的叶子落光之时,一枝梅花入墙来,淡淡的梅花香起使得冬天的寒气都驱散了几分。可是这一切都只在记忆之中了,拆迁的脚步终于踏进了这个宁静的院子,现在看到的只有一座座平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了,虽然生活可能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生活的情趣确实少了太多太多。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阿霞的变化。阿霞一个性格鲜明的女子,最后却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一员。我们现实生活中可不是这样嘛,我们总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小时的梦想,青年的理想最后都化成了中年的蹉跎。我们原本都坚信自己是最特殊的存在,却在一次次的人云亦云中消耗着自己的特性,最终成了平庸之人。

  宫,商,角,清角,徵,羽,变宫,每一种声音后面都是满满的故事,都是你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声音。请好好保留他们,时常想想他们。

  《七声》读后感(六):曲有七声,人生悲喜不过如此

  1:

  在喜欢上葛亮之前,韩寒是我所知里最为少年老成的新派作家,不同于受时代限制的大多数年轻作家总会呈现出的在“形式”上用力过度,这两人的脚踏实地是罕见的。韩寒第一次带给我的感觉是“震撼”,十四五岁的年纪就已经可以用近乎于离经叛道的方式应对这个平庸的世界,这也不难怪造就了他表面上的锋利和张狂,然而葛亮就文雅了太多,家庭教育里留下的书生意气冲刷掉很多本该属于这个年少成名的人身上的刚愎自用,没有那些指点江山,自然就不会给读者带来对立感。

  如果以短篇小说论,葛亮是优秀的,虽然我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是《北鸢》,并由此在一年以前开启了自己的书评生涯,但不可否认,他对于短篇小说或者说在叙述小段故事上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让年轻人以更大的“趋利”心思去应付写作,个人经验的缺失也往往带来浮文巧语过多,吸引力则逐渐缺失。

  葛亮肯于走一条更艰辛点的道路,他的故事里从没有缺少过旧地旧人旧事,就像是浸透了茶水又被风干的枯黄纸张,这种“朝前”延伸的写作风格其实很难被锻炼出来,它需要有力量的事实为烘托,然而这些都是很难想象和模仿出来的。好比《泥人尹》中对动乱时期的描述,职业问题的批斗会,革委会主任的刻薄阴狠,以及箱子里留存的毛主席半身像,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和记忆,你很难真正责怪年轻人忘记历史,因为还有人会记得。

  2:

  城市里万声迭转,一时一地目光所及都有零落声响汇成记忆长河,而《七声》本就奠定了本书的厚重意味。其实我始终对于城市的描述是弱项,定位不准确,词汇量的匮乏也是其中原因,所以在别人的书里我最爱找寻有关城市的介绍,而葛亮便是行家里手,无论是小镇也好,都市也罢,那些具象的表达方式都是我钟爱的模仿对象。

  他会很好地区分北方、南方、以及更南边的城市,这些语句的堆砌铺列是讲究的,比如《洪才》一篇中对上海与南京给出的对比:

南京…这日子过得很砥实,对未来没有野心,所以生活就像被砖块一层层地垒起来,上海人的作风…外面是有些张扬的,日子是用来过给别人看的。

  南京的“土”是具有包容力的。无论上海还是南京我都去过,前者不甚喜欢,后者最为钟爱,可这样的形容是我万万想象不出来的,只会说着上海洋气精明,南京古朴犹在。可当那股子老城土腥味带来的归属感被葛亮倒退二十年的光阴写出,还未拆迁的院子、盘满了青藤的木架、窄巷尽头的桑树这些具象的事物的时候,哪怕如今的南京城也再难留住市井味道的衰退,这种回忆的感觉也足够回味了。

  3:

  如果说阅读开始时的浓烈怀旧情绪是被石头城勾起的话,在“毛果”成长中经历的老旧物件则顺理成章地成为情绪的发泄口。教师母亲调侃中的“遗老遗少”毛果和他父亲,对昆曲、泥人、字画、手工家具都有着不小执念,而这些在东西难免与毛果幼时的“改革春风吹满地”有着一丝格格不入,可这些又同样造就了毛果身上的读书人气质:温和、内敛、坦诚。很难说得清楚,我是因为喜欢毛果这个人物所以开始对他记述的东西产生兴趣,还是我本就同样着迷所以觉得毛果分外亲近。

  就出生地而言,我从小便喜欢黄梅戏这样的“老玩意儿”,后来接触相声,对艺人们口中的皇城根下的吃食、穿衣、娱乐又产生了浓厚兴趣。什么海龙的帽子,什么猪肉脊椎骨内侧上的小里脊,什么遛鸟斗蟋蟀,对我来说都是讲究人最有意思的介绍。而葛亮恰恰满足了我这一点,失传手艺的“青团”面点、养蚕时候爬高上梯摘下的“奶桑”叶子、老人们在神龛前烧香、藏歌声中的呢喃,每一个被他足迹踏过的地方都拥有着最具标识性的片段。

  或许对城市的介绍有千万种方式,但这样的群嚣中寻找静谧,细细采剥出每一件凡人凡物中的独特声响,由繁至简,最讨人喜欢。

  4:

  其实我不太喜欢悲剧收场的故事,完整的东西被敲碎难以收拾心情不说,从喜到悲又总会让人忽略到曾经获得过的温暖。

  可葛亮又并不如此,写《戏年》的时候我说,葛亮会让人觉得悲但不会有凉意,因为他塑造出的人物都太立体,因果交集地厉害,所以既然普通人难以一帆风顺,书上人同样不会受到优待,你只会默默感慨一句世情所迫,不胜唏嘘。

  《阿霞》故事的老父亲,打瞌睡时候意外被绞肉机夺去了手臂,这和我妈提起年轻时候工厂里上班因为机械问题常出事故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常情”,而阿霞弟弟考入南京不愿再接受农村那个家庭的破败,又何尝只是发生在阿霞一个穷苦家庭的悲哀。

  《安的故事》又将时间线再度推进了数年,大学生流行起出国的热潮,而安在不断寻求外籍老公换取出国合法证件的过程下落又下落,直至迷失自己,再如今看来依旧不是个案。

  这些故事和《泥人尹》中的“大运动”一样,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同岁月一起湮没在日常生活里不留痕迹,人间烟火中的普通人与毛果不断交集又分开,他们在各自人生里渐行渐远,这些都是最“正常”最合逻辑又最惹人伤心的情节。

  当大多数人都在向“西”走,葛亮是少有地往“东”方归的作家,他笔下名叫英珠的藏族姑娘迎着阳光歌唱温润空灵,那个尹师傅比起出国办泥人展览更宁愿留在朝天宫做小生意,还有他自己,出国的意愿更是为了追寻祖辈的足迹找回旧故事。也许如同葛亮借姚伯伯说的那句,“时间长了,心尖上打了一个中国结,竟然真的就解不开了。”

  5:

  葛亮在扉页中写到“给毛果,及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对他本人而言,这些故事就是他对那些时代的回忆,所以他可以超越政治和道德的立场,不丑化恶人,也没有赞美弱者,人心间的善良小事都被好好保存,对恶言恶语也不会加诸讽刺。

  人生是残败破像也好,圆满开通也罢,他只是勤恳地记述着这个时代,哪怕旧人都已经不在,哪怕那些符号式的标识都已成为了故事。

  《七声》读后感(七):七声阿霞有感

  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这是葛亮《七声》在大陆首次出版的封面配语。

  很久没有花上一个小时一下子阅读完一本书,念近日买书较多,索性拆一本,读一本,打开《七声》,读着就没放下,直到书完纸空。

  读完《七声》,想起了《皮囊》。如果不看分类,会误以为两本书都是同一类的,《七声》是短篇小说,《皮囊》是随笔集,一个短篇小说带着自传性质,一个是带着短篇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两本书的语言,没有刻意去炫技,有的是质朴与一气呵成的浑然天成,是一湾清泉绕过曲折,转过遮掩,娓娓道来。

  《七声》,七个故事串联起来。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怎么生、怎么活。这些零落的声响,凝为和声,在民间上演。

  阿霞是个“缺根筋”的女孩,在毛果实习的牛肉面馆里当服务员。

  毛果第一天上班迟到,经理没有训斥毛果,员工的阿霞却一直记在心上,并拉着毛果找经理理论,质疑经理的不公。这样旁逸斜出、有些“异类”的阿霞,引起了毛果的注意。

  怀有身孕要养家的安姐,将面汤洒在客人身上引来客人的不满,阿霞想也没想就挺身而出和客人恶吵一架,等待阿霞的便是被开除,此前在这家店打工、缺了一只手的父亲来把阿霞带走,父亲空空如也的袖子,苍老的面容让店主姚叔叔诧异,最终阿霞又留了下来,只是换了岗位。

  而家境艰难的安姐,在面临身体要补,有个失业还有酒瘾、毒瘾的丈夫要养的窘境下,一时糊涂因偷了店里的钱,被阿霞当众揭发,安姐失业了。安姐不仅失业,还被丈夫家暴,失去了腹中的胎儿,更严重的是失去了生育能力,被丈夫抛弃。

  这个时候的阿霞又做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惊天动地的事儿:做了缜密计划的阿霞把安姐的前夫砍了,主动自首。砍人入狱,因阿霞精神有些问题,两个月后被放了出来,而毛果,实习结束,没再见到阿霞。

  本以为再也不可能见到阿霞,然而事情总是那么巧合,总是未完待续地在下一个路口等着重逢。因为抗洪采访,毛果在向下遇见了阿霞。此时的阿霞,已是村妇模样,眼里没了光彩。

  没结婚前的阿霞,是单纯的、善良的,她的世界里只有好和坏,她没有隐藏的立场,没有立场判断。她打工的店里,大家是友善的,以高度的默契给予阿霞照顾与宽容。

  七个故事的七个人物,每个都从孩童的视角去看待去接触,不带有主观判断,对每个人物充满悲悯之心,每个人物,作者不去做过多的评价,很节制地点到为止。

  故事是他的,也可能是你的,判断理解也是你的。

  《七声》读后感(八):一均之中 间有七声

  均是中国古代乐器,七声则是乐器演奏的七个音律。香港大学博物馆陈列有一件出土文物的复制品,就是均。葛亮毕业于香港大学,因此猜测书名《七声》由此而来。

  《七声》,是葛亮的短篇小说集。小说以南京为背景,通过主角”毛果“的视角,以第一人称叙述。本书由七个短篇组成,按毛果的成长经历排列,从未出世到可为人父之年,记录了不同时期的故事。

  本书叙述平静,贴近常态,看着十分舒畅。间有文气点缀,像是清澈溪流中偶尔出现的一尾银鱼,点出灵气和生机。在故事上,像是浮生六记,写的都是身边事,记童趣、记爱情、记民间艺术,也不避讳生活苦楚。

  前四篇琴瑟、洪才、泥人尹、阿霞,可以读到从无到有的新奇,还有普通生活中的些许辛酸,生动而克制,极为精彩。行文间提及的南京地名很容易拉近距离,心中窃喜住在南京也成了一种幸运。后三篇记得是成年的一些事,似乎落了俗套,个人不太喜欢。

  整体而言,《七声》无论是在故事性还是文笔上都很优秀,是本值得阅读的好书。80一代的青年作家中,韩寒有魏晋风,是个随性的人;七堇年、笛安多少有些小资情调,欠成熟;张悦然在写作技巧的研究上越陷越深;葛亮作品少有轻佻浮躁,出版《朱雀》、《北苑》两部长篇小说之后也更显稳重,似是最符合文人形象。

  《七声》读后感(九):那么轻又那么重

  因为自己的读书阅历浅、范围狭窄,对于纯文学的作品接触不多,初次听到葛亮时,他的《朱雀》、《北鸢》已经广受好评,被称为纯文学的年轻作家代表之一。对《七声》有兴趣却不是因为那些名声和获奖经历,而是被文章的介绍所打动。这是一部充满“人间烟火”的作品,是一个人的记忆与成长经历,也是一群小人物的人生记录。我个人很偏爱小人物的故事以及有关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描写,在大时代中,我们每一个人只是其中一粒微沙,无法决定历史车轮的走向,不能选择自己的宿命,只能被时代的浪潮卷起汇入历史的洪流。然而我们的生活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尽管微小,我们都在努力生活着,有笑有泪,有痛有美,而有人能把这些琐碎记录下来,我们的人生悲欢于是有了归处。

  全书以毛果的成长为主线,描写了一众与他相关人物的人生走向及命运。第一篇《琴瑟》起篇于毛果出生前,几段简笔带过了外公外婆的大半生,后段主要描写他们的老年生活,结尾处:过寿的外婆“一回首,是泪流下来了。”我也忍不住眼底起了湿气。人生无常,能如此琴瑟和谐共处的人和日子都是难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洪才》是较为轻快的基调,主要是毛果的童年时光,以及与小伙伴洪才的交往。自在的童年时光,养蚕、探险等记忆能引起很多同年代人的共情。不过最令我侧目佩服的,还是洪才的奶奶,尽管文化不高,在处理孩子间关系及帮助洪才姐姐的事情中显出极高的生活智慧,这样的老人最是难得。

  《泥人伊》的悲剧色彩稍重,不过作者依然坚持了节制的书写,没有站在悲天悯人的上帝视角,而是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一个老熟人的故事,但因为他的语言精准,所以刻意的低调并不会削弱故事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读者的冲击。关于文革的描写,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严歌苓的作品,《陆犯焉识》。与葛亮不同,严歌苓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浓墨重彩的,情感激烈,人物命运多磨难曲折。葛亮的描写则更加隐忍,字里行间透出包容、慈悲的感觉,尽管没有大开大合的情节,但他的文字很有魅力,能够吸引人不断地读下去。还有类似描写的,是冯骥才先生的一个短篇《高个子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同样是收敛式的写法,但余韵悠长,读过后很久我都难以忘怀,记得最后矮丈夫打伞的样子。

  《阿霞》、《安的故事》和《英珠》都是女孩的故事,但又是出身、文化程度、性格、结局完全不同的人,却都令人唏嘘。《英珠》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她的善良坚韧,温柔勇敢,都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对于恋人而言,“情深不寿”真是一个残忍的结句。

  《威廉》的故事既讲了自己的朋友威廉,也牵出了毛果外公的故事,几代人的命运翻转,友谊更迭都汇集在一个小短篇中,条理清晰,互有关联,可见作者的文字功力。

  这部短篇集,那么轻又那么重,轻盈的是成长中的美好记忆,重的是人生的磨难。作者举重若轻,言辞诚恳,感情细腻地为读者娓娓道来人生历程中遇到的人与事,人生百态都一一呈现。

  《七声》读后感(十):一均之中,间有七声。

  初读时以为是七篇类自传小说的短篇集子。读罢才发觉是一个故事的七个篇章。

  毛果一路走来,见证着这世间人儿的变迁,这些人也反衬出毛果的变化。

  葛亮写的是人间事,苦辣酸甜,却只是一池微澜。一均之中,间有七声。细细品味,人生路上,我们身边皆是风景。

  喜欢琴瑟中的相濡以沫,喜欢洪才中的阿婆与童年,喜欢那个愣愣的反而被小心呵护着的阿霞也最痛心她的岁月磨灭,喜欢拥着马儿歌唱的英珠...

  童年与亲情,葛亮的文字烂漫。余者几篇的文字情节便雕琢的略刻意些,初读心情会随之起伏,但一回味总有些淡淡的知音味道。

  没有态度,没有评判,没有原因,仅仅是在讲故事而已。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七声读后感精选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