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料理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料理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料理的故事经典读后感10篇

  《料理的故事》是一本由[日]宫崎正胜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一):漂洋过海而来的食物

  在冷链运输系统的席卷之下,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足不出户同时采购一年四季全球产品。食物,有时候就是手机上点几下后,很快就有人送至家门口。在如此便利的今日,食物所赋予人们意义似乎越来越少。饮食餐桌上已发生改变,正如宫崎正胜说他写《料理的故事》一样,这是关于食物的“被改变”。从古至今,食物也在发生着变化。饮食文化历史一样,在时间长河中融入不同时代,而非亘古不变。

  日本因为其地理位置特殊性,料理品种多为外来引进后再进行改良的版本。这其中受影响最深的自然是中华料理。大概因为立场不同,《料理的故事》与其说是在看日本料理的转变史,我却更愿意将视角转变为中华料理的海外经历。那些曾经的食物漂洋过海到了日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它们还是原来的面貌吗?甚至有些是从我们餐桌上早已消失的食物,却被告之“这也是中国传来的”,莫名有种神秘感。牛蒡就是其中之一,因苦涩味重早已退出中国与欧洲家庭的餐桌,日本却因其被赋予良好祈愿,一直被保留至今。

  说起日料的历史,作者并不是简单的一句“某某时期由中国(或者荷兰等其他国家)传入”,而是更详细的从传入国的食物引进开始介绍。比如写纳豆,必定要先写它在中国的历史。在中国被称为“豉”,据传是康伯从西域带回,汉以后开始生产,再由遣唐使带回日本。这种将食材根源可能的追究到底,使得食物很自然的也融入到历史更深层的空间里。

  似乎是为了增强阅读趣味性,在料理中加入历史名人参与其中,也是作者喜欢使用技巧之一。河鱼之王“鲤鱼”因与皇帝的李姓谐音,到宋朝才可以捕食。明朝皇帝讨厌筷子横着放,所以现在中国都喜欢竖着放筷子,而日本保留着横放的习惯。德川家康与天妇罗的传言……每一种食物都是与人相关的,才被称之为“料理”,而这种食材的历史中,也少不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曾在一本儿童绘本时看到过这样的句子:“我们吃下去的,不仅是面包,还有麦田的风,和云雀的歌声。”因为面包是麦子做的,而麦田里的麦子是随着微风摇摆,听着云雀的歌声长大。这是一段关于食物的非常诗情画意的描绘,就像《料理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好多食物是如何转变而来,仿佛看见了每一种食物的成长,比如日料食材里就有着许多漂洋过海而来的艰辛浪漫

  万事万物都在发生着变化,而读这本料理的历史,即使许多方面都仅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展开,却已将料理的“来时路“说得非常清楚,再加上那些富有传奇色彩历史人物的参与,让每一种食材的“改变之路”更显得不简单。也就更能理解宫崎正胜所说的,“我们是如此幸福接受着食物的思惠”。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二):历史对于食物的意义

  身份为北海道教育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的作者宫崎正胜,在书写时确实秉持了大学教授中规中矩的风格,对于他所设想的主题——以饮食为题的日本历史书,完成度尚佳。如宫崎正胜所言:“饮食可以反应世相”,从绳纹时代开始,日式饮食的变迁贯穿于整个日本社会发展之中,进而将食品的引进路径作为切入点,可以一窥日本与世界各国的互动。全书将不同类别的食物从起源开始追踪,既溯其源,又追其踪,对于想了解食物演进史的读者,不失为一本较为通俗的入门书。

  虽然在读完全书后,对于不少食物的历史确实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知识性上得到了不错收获,书的考据与研究让人觉着扎实,颇有厚重之感。而作为情怀感性远大于史实与理性的选题,一位疑似非吃货却好考据的历史学家所写的日本食物史,多少欠缺了些食物的色香味。这大抵便是身为非专业人士读完宫崎正胜所写的《料理的故事》后,颇有些失望原因。在趣味性上的欠缺,让这本书显得过分严肃需要以写论文心态来探讨与啃读,光凭着对食物的一腔热情,也许很难坚持到底。

  食物的历史,在我的心目中,大概可以有比现在书中所述更有生趣的表达方式。书中引发阅读兴趣部分在于旁征博引了名人与某种食物的关联,或偏爱、或与之息息相关,但不少次均有些太过浅尝辄止,还未尽兴已翻篇了过去。比如书中在写煮蒟蒻这样食物时,提到了松尾芭蕉这位俳句大师对这种食物的热爱,但几乎是一笔带过,而关于这种食物如何演变为当今颇为流行的关东煮的过程,亦没有深入展开;书中提到的作为“寿喜烧之歌”的坂本九之《向上而行》,亦没有录入完整歌词,只能依靠读者自行检索阅读;连“云吞”得名与科举考试关系,也只是点到为止惜字如金。书中所举的最具体令人印象深刻的食物与人的故事,大抵是澄清了德川家康死于天妇罗的流言,是时作为贵族专属的油炸天妇罗,并没有直接夺去德川将军性命,只是加重了他的胃疾,明知对身体健康有害却仍要品尝,足见昂贵的油料成为了食物尊贵象征。如若这样的例子再多些,大抵读起来会更加聊有生趣罢。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料理的故事》大体上还有一本挺有料的书,可以让人“吃得明白”,至于能不能增添滋味,只能智者见智。也许人与书之间的契合,存在某种机缘,我所不能适应的平淡文风,也许亦是有人颇为欣赏返璞归真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三):不谈历史只谈吃?

  文/夏丽柠

  从《孤独美食家》到《深夜食堂》,日本人可谓将“吃饭”这件事演绎到了极致。可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聊“吃”?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恐怕要归根溯源地从日本的饮食历史谈起了。

  《料理的故事: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是宫崎正胜教授所著的一本“以饮食作为主题的历史书。”正如序言里所说,本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能以观看电视台里杂学节目般的轻松气氛来阅读。”可有读者吐槽,说这本书不如想象的那么色香味俱全!

  宫崎教授毕业于东京教育大学部史学系,专业为世界史教育。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是他的《航海图的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让一位历史教授,不谈历史只谈吃?好像不太容易

  评论家竹村公太郎在《日本文明的谜底》里谈到,“日本列岛一无所有,且灾害多发”。具体说来,日本既无丰富的矿产和物产资源,也无适合大面积耕种小麦大豆棉花的种植园。地震、海啸、洪水泛滥更是家常便饭。从土地资源来说,日本不是一般贫瘠。但这下问题来了,那么日本风靡全球的“料理”是怎么来的?宫崎教授的这本书里,有完美答案

  宫崎教授认为,“日本列岛的环境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也是极具个性。”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大面积的“湿地”形成了丰富的“渔业”;地貌高低不平,使低地更易于利用水田盛产稻米;多山的地势令“狩猎”成为了日本获取肉食的主要方式。鱼类和贝类几乎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各种杂米饭和寿司必不可少,而日本人最钟爱的“肉食”当属“猪肉和鹿肉”,这些都拜地貌环境所赐。

  可日本饮食文化史里最有趣的恰恰不是认知,而是饮食的发展变迁。

  首先,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尤为重要。遣唐使数次往返于列岛与大陆之间,不动生色地影响着日本的饮食文化,甚至连器物也发生了变化。从圣德太子时代开始使用的筷子,就是从中国传入日本。然而,日本人吃的煎饼,竟然是唐僧人空海大师带给他们的。

  其次,虽然日本的绝大部分吃食都刻有中国的影子。但是他们的改良能力的确值得夸赞。宫崎先生特意称室町时代的饮食改良为“文艺复兴”,可见他对改良的满意程度不可小觑。茶由我国传入日本时,只是作为提神的饮品。可他们将茶与素食相结合,形成了今日风靡世界的“茶道”。无论是“怀食料理”,还是“昆布与鲣节”,甚至连“日本酒”都是饮食“文艺复兴”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日本人对饮食之用心,不亏为吃里藏满爱。

  最后,在东亚三国里,日本人“西化”最厉害。海上的便利交通条件,令他们更容易受到由葡萄牙和荷兰传来的食物影响。从各种味道的香料到奇形怪状的瓜果,应有尽有。到了江户时代,日本的饮食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

  尽管宫崎正胜在全书结尾说,如今的餐桌已经趋于全球化了。但他仍然认为饮食具有深刻的历史烙印。比如书中提及的明治时代便开始营业的“鹿鸣馆”;1888年时在东京上野最有名咖啡店“可否茶馆”; 夏目漱石在《三四郎》里写到的“咖喱饭”,都是鲜明证据

  虽然这是一本历史书,而绝非美食书。但我相信,当我们谈食物时,谈的就是历史!

  转载请豆邮联系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四):料理亦是民生

  日本文化通常意义上都是被视为中国汉唐文化的遗风及本土化的结合,有其独特的东方审美体系,即使是一衣带水的中国很多时候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到邻邦关于事物见解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近代逐渐学习西方国家建立的工业体系等方面富强国家之后,从世界的角度来说,他已经逐渐摆脱了汉唐的影响,除了中国人对于汉唐文化辐射圈与有荣焉以外,可以说日本其国家的自身名片可谓是非响亮独具特色的。

  《料理的故事 : 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由日本的史学教授宫崎正胜所编著,在史料记载方面可以说是绝对的详尽和严谨,作者创作此书的初衷是因为日本国内逐渐闭塞的发展方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些微见解来拓展出一些新的尝试,现在我们很多看见的东西已经并不是我们最初见到是的模样,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他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我们最熟悉的料理食材入手,通过史学家的眼光来展示日本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虽不宏伟壮阔,却也是让读者生出更多的感慨,好像生命中的很多事物就是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悄然改变,在那个当下的人们甚至不会察觉,幡然转身,原来已是沧海桑田

  本书作者共分为了六个章节从大自然馈赠基本上对应着农耕社会即短暂奴隶社会,人们会在生产和生活中总结经验,从果实种子处理食物方式的变化,人们在适应也在改变,将稀松平常的原材料变成了美食,这中间我们不能对史学家有太多的期待,他不是一个美食推荐者,我们在阅读时会遗憾没有彩页插画,也没有详尽的制作工艺,很多食物甚至是一笔带过,如何形成和发展才是作者着墨的重点。奔着在历史中寻找美食的打算的可能会略微失望,本书的装帧与设计也很一般的美食书籍有一些差距,以至于他的上架建议被划分在饮食文化方面显得对读者有些误导,对本书本身也是一种误判,因为期待值的不同会影响读者此后对于本书的整体观感。并且史学家的遣词用句称不上多妙趣横生翻译方面也未多加色,很多国内不常见的鱼类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较为困难,甚至无法得知那是一种什么形状的鱼类。毕竟不是每一个向往日本料理的人都知道自己面前摆的这盘刺身是从深海或是近海中捕捞上来的模样,沿海城市的读者可能没那么困难,对于内陆地区的读者来说,配上一点插图可能会更好。在接下来的封建社会中,日本受汉唐影响之深几乎是普遍共识,但涉及到当时的地区划分以及国家名称的变更等,这时候配上一些地域地图会让读者更为直观,既然是为人们展示变迁的历史过程单单依靠文字显得很单薄,也不是那么有趣,茫茫然给读者说起无异于平地建高楼,不能寄希望于每个读者都是一位有扎实根基朋友

  在众多外传原材料中,可以屡次发现僧侣的身影,他们为着自己的信仰东渡海峡,渴望将佛家思想传播众生,也在不经意间真的造福了众生,让贫瘠的小岛居民获得了越来越多样的食物,让更多的人获得了得以果腹的食物,在丰衣足食之后进一步推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得以分配从事技术创新等工作。除了这种很和平的传播方式另一种则是通过战争,历史上日本由弱变强不断学习和开拓的过程也改变着自己的餐桌,因为开放态度积极的创新,在过去的千年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是逐渐分化的料理,对于食材处理渐渐失去了本来意义的料理,料理似乎逐渐成为了一种富有人群才会去考虑的事情单一追逐新奇特,不考虑本国固有的情况,将咽喉送至他人手掌之下,情势很不容乐观,但人们沉迷于此,逐渐忘记了居安思危道理

  民众在最初创新了料理的处理方式,在实践中改变着食材秉性,让他们越来越适合本国需求,最终在时代浪潮中逐渐被抛弃,这不是发展的利好方向,民众需有权选择而非被迫市场推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非被迫选择最便捷和可以承受范围内的,让料理回归餐桌,回归本土。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五):追根溯源“品”日料

  既然要看《料理的故事》,那至少要先知道“料理”的含义。料理在汉语中的本意是处理、整理,在日语中却是菜肴的意思。以前提起日本料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饭团、寿司、刺身、天妇罗等等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饮食,而随着日本料理在世界各国落地生根,料理一词也不再只为日本料理专用,韩国料理,中华料理等等,也成为了人们熟知的用法。 在《料理的故事——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中,作者宫崎正胜尝试用轻松的方式来讲述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通过对日本料理中各种食材和饮食习惯的追根溯源,来寻找那曾经“被改变”的历史。宫崎正胜再三强调“改组重建”的视点,希望能够以此启发读者,“让生活变得有乐趣”,“让宅男变身为专家”,“培养出积极的生活态度”。 所以,《料理的故事》首先是一本历史书,其次是一本文化书,最后才勉强算是一本饮食书。这恐怕要让那些抱着一探日式美食究竟的吃货读者们大失所望了。不过,作为一个既不太精通日料,又对日本文化史不甚了解的人,这本书倒是比较符合笔者的胃口。 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作者从日本列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讲起,引出日本历史上的饮食话题。这是一次日本饮食历史的基础性总览,从受自然恩惠的时令食材,到大米文化的开始,以及粥、赤饭和寿司的诞生,包括“藻盐”的出现和“盐之道”的开拓等等。 在最初的这个章节里,读者可以大致了解日本饮食文化诞生的历史背景和自然环境,虽然题为“自古而来的丰富'饮食'”,但越是清楚地了解这些就越是惊叹于日本料理强大的“改组重建”功能,因为正是在这样“贫瘠”的土壤之中,日本人大量吸收了外来“饮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收为己用,进而发扬光大。 第二章“从大陆而来的'饮食'文化”与第三章“'饮食'的文艺复兴——室町时代”是整本书内容最丰富有趣的部分。简单点说,就是讲述了自中国的隋唐时期开始,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如何随着“遣唐使”的出现而传入日本。唐代饮食文化被多种多样地引入日本,使得日本的食材、烹饪方法,以及食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黄油和奶酪从唐朝传入日本宫廷,盐味纳豆被当做“点心”从中国的禅院带到日本,糖果子、乌东面、味增、怀石料理、甚至寿司的雏形等等,都是由中国传入日本。随着一批又一批禅僧学成回国,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食材和烹饪技巧被带回了日本,经过吸收和改良,逐渐内化成为日本饮食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如今在日本作者的书中回望这段历史,依旧会为中国唐代文化历史的强盛而骄傲自豪,同样也更加感慨中国文化传承过程中的日渐薄弱与深层断裂。正如书中所言,日本文化是重视形式的文化,所以,当具有一定精神性的“道”被定式化了之后,就很难再毁掉。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沉淀下来并且能够流传至今的精神性“仪式”已经几乎不存在了。 虽然宫崎正胜认为像“茶道”、“花道”、“歌道”等因尊重各个领域制作的“道”形成之后,即便有所弊害人们也很难去结束它,这或许正是制约日本迈向全球一体化的原因,但在今天的中国,有些读者,甚至很多年轻人看来,却是十分值得推崇,或是正在努力学习这样的文化。这种现象着实耐人寻味。 我们喜欢日料店的服务、秩序、清洁,喜欢日料的轻软、洁净、如法,喜欢寿司、刺身、乌东面、味增汤,殊不知这些日本美食的根源其实全都深埋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大地之上……我们对历史知之甚少,对文化的发源缺少探究,我们沉迷于口舌之快,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今当我们痴迷于日料的美味,跟风日式生活美学时,究竟是在寻找着精神世界中缺少的什么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才是笔者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 《料理的故事》用简洁明快的讲述纵览日本文化历史发展,从餐桌上的演变来思考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虽然在饮食这一领域不能算作专业之作,但却是具有宏观视角和深刻用意的一本小书。值得当下所有痴迷日本料理和日本文化的中国人一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是一面镜子,餐桌上的历史亦然。

  《料理的故事》读后感(六):“严肃”的日本料理

  文/文小妖

  说起日本料理,许多人都特别喜欢。有更甚者去日本并非为了欣赏美景,而只是为了亲自尝一尝正宗而又本土的日式料理。然而,我们对日本料理的了解,也仅仅只停留在视觉和味蕾上的享受。对于这些料理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很少有人知晓。重庆大学出版社新出版的饮食文化集《料理的故事: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白,日本学者宫崎正胜从日本料理着手,与日本史相结合,挖掘出了日本饮食文化的前世今生,让读者对日本的历史和饮食文化窥见一二。

  这本小书语言简洁有力,内容丰富。并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所喜的日本寿司是“酸”的意思,亦是日本古人为了将食物保存起来的手段之一;而砂糖最早并不是调味品,而是珍贵的治疗感冒的药材;金枪鱼曾是不入人眼的下等菜;甲午战争的爆发,让日本百姓的餐桌上多了一道蔬菜——大白菜;香肠在日本的诞生,全靠德国的战俘……这些涨知识的饮食文化在书里随处可见,日本各色的饮食里,飘浮着自己的历史以及世界的发展史。

  战争、贸易是各国饮食食材、习惯的一种互通方式,于日本也是如此。从最初单一、原始的饮食方式到现如今层次丰富,花样百出的饮食,日本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饮食不断的更新。同时,许多饮食文化在日本得到了蓬勃发展和发扬光大,比如:茶道、豆腐、咖啡以及中国唐朝时的一些各色点心。

  书中,宫崎正胜提及了筷子的由来。追根溯源,筷子是从中国传入日本,虽为两根棍儿,日本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及文化。中国旅日作家万景路先生在其文化随笔集《扶桑闲话》中,也专门用一个章节讲述了中国与日本之间的筷子渊源。显然,对比来看,万先生对中日两国筷子的研究比宫崎正胜要生动有趣一些,略胜一筹。宫崎正胜是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日本筷子的演变史,宫崎先生的研究只能说是尊重历史的客观讲述。而万先生对筷子的研究,更多的是偏向人文方面,因而读起来觉得好玩有趣,有味道,且对中日筷子文化的对比也一目了然。虽然,两位笔者对筷子的讲述方式不同,但却能让国人从中感到一种遗憾,现如今对于“箸”文化传统的守护,日本人似乎比国人下的功夫和花费的心思要多出许多,这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守护,我们应该像日本学习,尽力地去守护和传承。

  《料理的故事:餐桌上的日本文化史》的最后一章,竟然,让我读出了一种淡淡的伤感情绪。我想,这大抵也是宫崎正胜先生写下此书的意义吧!随着世界饮食文化的快速流转共通,日本的饮食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麦当劳、可口可乐、汉堡等的国际化快餐的入侵,洋快餐、功能十足的电器等等进入平民生活,使得人们在面对饮食文化的时候,出现了一种“倒退”现象。比如因速冻食品的便利,也为食材的安全度打了折扣(防腐剂、色素和香料的添加)。同时,也滋生了人的惰性,甚至会疏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叮”的一下,微波炉加热了所有食物,但这也缩短了以餐桌为中心的家庭、家族的共同社会的时间,甚至曾经一起共食的时间也因饮食的便利被切割成碎片。谁饿了,自己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就行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母亲做好饭菜,等父亲下班孩子放学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共进晚餐,每个人都能从这一餐食物中感觉到做饭人的用心和爱意。这种情感的缺失,其实也是饮食文化的一种缺失,毕竟,饮食也是人间百态的一种世相再现。

  全书读毕,犹留余味。稍显遗憾的是,对于很想深度了解日本饮食文化的读者来说,很多知识点仅仅点到为止,少了几许深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