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论语正名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论语正名读后感10篇

2018-03-30 21: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论语正名读后感10篇

  《论语正名》是一本由丁睿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语正名》读后感(一):他是神坛之圣,更是饱满的人

  孔子说,识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记录,是后人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要著作,不过,圣人一言而俗夫千解,后人由其中解读出的孔子形象却各有不同

  后世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把孔子和儒家的某些思想有选择地截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强调的是“臣臣、父父、子子”,统治者应该负起的责任培养道德却常常不知所踪,孔子说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被选择性遗忘更何况所谓“天子”也早已不是孔子所推崇的尧、舜、禹那样的“圣王”了。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传道授业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寻求“圣主明君”,只可惜他们多“问马”而不“问人”,“好色”甚于“好德”,孔子和弟子们只好一路周游而一路失意。更可悲的是孔子生前不被统治者理解重用,其理论又在身后被选择性地作解,他强调的“礼”变成维持秩序工具,他提倡的“德”多被施政者抛之脑后。

  除了统治阶级对于孔子思想的截取和曲解,一般知识分子社会世俗将孔子及《论语》中的言论“教条化”“口诀化”。《论语》中的语句大多提炼简短,虽然富有哲理意味深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被贴上道德的“附加”和片面的误读。

  孔子争议极大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争议,句读暂按此),就免不了让维护孔子的人要消除掉“愚民”的影响,以保持圣人的形象。再比如子夏的那句“学而优则仕”,不知有多少父母用它来教育孩子读书是改变命运做官为宦的出路,也不知多少学子把它作为奋斗目标可能励志促进的本意虽好,但是“仕”则变成了最终的目标,而这句之前的“仕而优则学”则被“滤过”了,所以,很少听到为宦者在“仕”之后还钻研于“学”,可能这一句“被隐藏”的影响没那么大,但是想想“被放大”的后一句的作用,“仕而优则学”产生的能量也未可知。

  当权者将孔子一封再封,世俗文化将“圣言”公式僵化,甚至具体到孔子的画像,既有“佩剑”的孔子,也有“执笏”的孔子……无论哪一种解读,都偏离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本来面貌,只不过是各取所需产物,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重新、全面研究孔子中去,丁睿的《论语正名》正是这样一部研究作品。虽然前人的研究作品众多,但我觉得靠现当代的研究视野可能更为开阔,一是因为不再有“经典”的绝对压力,二是因为研究可以结合参考的经验和思想更为广泛,所以解读出的孔子和儒家思想也更为全面一些,反而可能更加贴近那个真实的孔子。

  我对于《论语正名》中的不少解读是“心有戚戚”的,作者观察正是有以上两个优点,他反对用观察圣人的角度去看待孔子,更反对片面理解孔子的思想,没有包袱,角度自由灵活地寻找和比较《论语》中涉及的中外文化异同点,既独立思考,又博采众长,不拘泥于儒家的思维范畴,且有明显时代感。

  我最为赞同的是书中对孔子进行人性的解读。孔子固然有很多高尚伟大地方,但一味拔高,将其竖为标杆反而曲解了他的本意,不从“人”的角度来看孔子,也就丧失了实际的教育意义,相反,强调同为“人”的孔子通过“勤学”“修身”“修德”而最终成为大写的人,这样的激励作用必然显著

  书中谈到了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朱熹将其解释为“仁人之本心”,而作者则理解为孔子对自然敬畏,对天道的尊崇。从结果上来看,孔子的确是“仁爱”的,但普通渔夫也知道“竭泽而渔”的危害猎人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把这点看作是孔子将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自然规律的践行不也顺理成章吗?高尚的孔子不会因为做普通人也会做的事情而变得“普通”,相反却更加具有教育意义。

  再如,孔子对于颜回的喜爱,颜回去世后,孔子悲伤的说:“天丧予!天丧予!”这样的孔子是多么少见啊,这时的他是一个偏爱学生老师,更像是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那朝堂之上庄严拘谨的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的孔子,怒斥冉有为季氏搜刮的孔子,和弟子围坐笑谈理想的孔子,甚至那被笑如“丧家之犬”的孔子,都是同一个人,而此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悲痛的“人”。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孔子是饱满真实的,而愈是在这样的“血肉之躯”上散发出来的光辉才愈加灿烂

  《论语正名》中对孔子的“人性”解读只是我喜欢的一个方面而已,作者反对将孔子过于“神圣化”,尤为可观的是,他结合考古学的成果文字学上的训诂,以及考虑到孔子的时代性去理解孔子和儒家的思想。同时,作者也毫不避讳孔子的局限性——走近孔子的时代是为了清晰地了解孔子,而站在整个历史以及中西方的文化面前看待孔子思想的不足,也是为了全面的阅读孔子。

  当然,对于孔子及《论语》的研究不会有唯一的标准,研究学者的观点也各有异同,正如孔子的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就让各方大家争论不已……生前不甚得志的孔子可能万没想到,在后世自己会得到如此多的关注,他的言语会被奉为经典,也被多方琢磨不已,这算是孔子生前的遗憾还是身后的慰藉呢?虽然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我觉得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全面地“近距离地理解孔子,孔子应该还是倍感欣慰的,正是“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正名》读后感(二):快来“扶”下孔子!

图片来自网络

  岁月流转,年复一年不曾停下变化步伐,在万事万物生灭不变的上千年中华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的精神和那些被实践过滤后的思想代代流传。我们的大部分思想都与孔夫子有着不解的渊源。中华大地发展至今,孔老夫子的思想和文化已经被国际认可,并掀起了一场“中国热”,当真是令中华民族自豪,因为那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想精髓

  《论语正名》是由作者丁睿所著,《论语》作为小学生也能背诵几句的国学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种语录体。简短的一两句话中便蕴藏着及其深广的道理,上至君主治国,下至君子为人处事修身齐家,可谓是人生哲学思想精华。《论语正名》这本书以原文、译文的排版形式将整部《论语》的内容一一记述,这一点倒是继承了其他同类经典书籍的优点,而本书最大的特点则是来自作者阅读思考后的札记部分,通过作者分享自己阅读后的所思所想,将一两句精短的原文深挖下去,联系到我们的古今生活,使读者更接近孔子的真实面貌,阅读来自古圣贤的哲思。

  所谓术业有专攻,作者对于《论语》的思考还是很独到的,至少我凭一己之力很难思考到这样的深度。中华的文化发展至今,历经了起起伏伏考验,许多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很难有时间精力静下心来研读我国传统典籍。在来来往往的口耳相传中,孔子的思想和形象也经历了几度“刷新”,以至于神圣化,或者被简单粗暴地贴上了“古”的标签

图片来自网络

  如若不能认识真正的孔子,就很难以一个平和尊敬的心态去接纳他的思想,高高在上的神是不可能令人有种愉悦和被探讨的可能的。所以,作者要通过一本《论语正名》来扶一扶孔老夫子,让他卸下各种后人追加的名誉负担,从一位有哲学思想和理想的老人家视角来读孔子。他有功亦会有过,所以我们才要在发展中既要继承,又要完善

  孔子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或许一个孩子还没来得及认识孔老夫子爷爷,但他一定有着他老人家的理论思想,比如要孝敬长辈为人谦让和善、要懂礼貌、不可以为了一己私利欺骗朋友,再大一点会知道要顾大局,守信等等。这些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可以说我们每位中华儿女身上都流淌着这份“仁、义、礼、智、信”的血脉,不管经历了多少的历史变迁,不管生活多么辛苦,这种思想已经扎根心中,并以神州大地为中心,向世界散播着带有中华气息的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完善并非断章取义或者曲解

  现代的各种社会化书籍很多,比如人际的呀、管理的呀、沟通的呀、教育的呀等等,很多书籍并非不好,一本书的价值正是作者分享自己的看法见解的载体,供大众评价和探讨。然而谁都无法避免传播过程出现的差错,一丁点误解就会在传播中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完全改变了原本意思

  对于好好先生,最初应该是一个贬义词,而现在好像这褒贬的界限模糊了许多。孔子在《论语》中就已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乡原,德之贼也。”作者札记中提到,孔子向来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因为“好”并不是要对谁都好,没有原则的好,要在礼的约束才能有道德,故而孔子并非如现代的有些传闻,我一定要以德报怨,一定要善待所有人,而是要有底线,有几本原则的去执行礼和爱。

  对于礼,孔子认为可分成形式和内涵两部分,并且更为重视内涵的礼。虽然现代的礼节形式变化很快,但自古礼的内涵从未更改过。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仿佛太过关注礼的形式,而本末倒置了。正如《论语》中子游所言“丧致乎哀而止”。就是说丧礼能够表达悲哀就够了。这不正是一种注重实质胜于形式么?那些嚎啕大哭却内心打着算盘的丧礼当真需要反思下哭之为谁了。

图片来自网络

  《论语正名》不仅是论语的简单翻译,更是古文化同现代思想的比较和反思过程,也许我们真的需要扶一扶这位创造了中华思想的老者,借此正一正被误传的思想内涵。

  《论语正名》读后感(三):重新认识经典

  由丁睿编写的这本《论语正名》,旨在建议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们抛弃旧看法,用新眼光来重新看待和学习诸如《论语》这些中国传统经典,从而能够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更好的去理解孔子好儒家理论。

  我是一名八零后,在我这将近三十年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当中,关于这些所行成的印象统一都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古时候的这些老夫子们,闲来无事,召集一大帮闲人,也不见他们从事什么生产活动,整天坐在那里互相说着似懂非懂的文言文,一个劲儿的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虽然我们一路上的教育当中古代经典从不缺席,但无非都是一些空洞无着的大道理,来不来就是子曰子曰的,子还在川上曰什么的等等。反感谈不上,但总归印象不佳。走出校门之后,随着我们开始全方位的接触社会,我们的内心急需要这些古人的智慧指点,可是我们却离这些经典和贤人的思想渐行渐远,因此,在浮躁社会里接受经典的教化,这也是《论语正名》这本书对我们的意义所在

  回想上学时候为何反感这些古代经典,一方面是古汉语的直观意思不易读懂,另一方面则是时过境迁不易理解。

  《论语正名》正是抓住了这两个要点,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用全书的九成章节对《论语》一书当中进行札记注解。这样的注解也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将该章节的论语正文直译成为现代汉语,第二把这则论语的意义及所代表的孔子思想进行解读,第三把这则论语通过对比旁征博引方式推而广之进行应用。如此一来,我们可以读得懂《论语》自不必说,而对于《论语》的认识自然不会在停留于表面,同上学时候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如何应用,懂得了如何将我们内心的困惑与儒家经典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相结合,也就是学以致用

  而谈到《论语》就不能不说孔子,说到了孔子则不能不提儒家思想,《论语正名》这本书在书的第二部分也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作者观点的总结和概括。也将孔子以往的老夫子形象进行修正,我们的孔子本身就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大丈夫,他的人格高尚,也具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身边吸纳着很多优秀人才不计回报的追随左右。而孔子的教育理论更有意思,我们现在上课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将半天,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很少有发问的,这样的课堂就是优质课堂,而从孔子的《论语》当中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理论:主张因材施教,以学生们提问老师回答的形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消化-吸收这一高效流程

  丁睿的《论语正名》给了步入社会的我们一个重新认识经典,重新了解孔圣人的机会

  《论语正名》读后感(四):闲读慢品识论语

  

闲读慢品识论语

——评《论语正名》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身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司马迁笔下文化传承的“至圣”,孟子口中的“集大成者着”,孔子的思想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国人血液中,他弟子和再传弟子为了记录他言行的《论语》,也是我们不可不读的经典。

  孔子生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春秋末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殷商以来逐步确立的宗法体制以及上下尊卑贵贱等级制度面临土崩瓦解,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新贵族与国君、奴隶主贵族之间的夺权斗争中,大大提高了“民”的社会地位,新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形成。于是周天子衰微,诸侯逐渐强盛,齐桓、晋文先后称霸,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君主,无奈的被诸侯摆布。随着争霸真正的进行,权力的控制权从国君转向卿大夫,又由卿大夫转向家臣。

  孔子所在的鲁国,国政被号称“三桓”的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原有秩序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希望重建秩序的孔子在做鲁国的司寇,代宰相行使权力的四年中,对外在和齐国会盟的时候杀掉齐国带来的东夷艺人,对内杀聚众讲学、宣扬不同思想的鲁国的大夫少正卯,主张克己复礼想要统一鲁国的思想;意图拆毁季孙、叔孙、孟孙三个大夫家族的城墙,想要削弱“三桓”的势力。结果孔子“堕三都”激化了鲁公跟各卿大夫之间的矛盾,也激化了卿大夫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鲁国的内战。此后鲁公不敢再用孔子,鲁国的各贵族家族也不敢再让孔子担任权职了。

  郁郁不得志的的孔子,怀揣着重建西周的理想,用十四年的时间先后游历了卫国、曹国、宋国、郑国等诸侯国,宣传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并短暂的在卫、陈两国出任官职,但孔子想要重建西周那样的礼仪社会的理想却和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进程无法逆转,孔子的政治思想注定是要失败的。

  作为政治家,孔子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作为教育家,他却是无比的成功。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写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孔子作为一个平民,他的学问传了十代人,学者都以他为宗,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很多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人才。孔子传承的文化,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文明,他的思想早已深深融入的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是我们思想的源头之一。

  中小学的时候,老师们都是在“打倒孔家店”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被他们教出的我,潜意识里有着儒家是迂腐、伪善、道貌岸然的错觉。

  经年之后,偶然读到《孔子世家》中郑人和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的时候,却被这个执着于理想的老者感动。最后“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十二字的出现,隐隐然让我有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感觉。于是我第一次正式拿起《论语》。

  多年来看过多个版本的《论语》,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深邃却简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离现在又太远。丁睿的这本《论语正名》言辞平和、通俗易懂,每节之后都附上一段或多或少的札记,记述这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和感悟,十分方便大家对论语的理解,实在是一本初学者不可错过的好书。

  星云敬上

  2017.11.6

  《论语正名》读后感(五):读《论语》,知孔子

  孔子和《论语》,应该说很少有人会不认识、不知道,但如今仔细研读过《论语》并且加以深入思考的却未必就有多少。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孔乙己再落魄、再迂腐,也多少还记得“多乎哉,不多也”那几句。历史上的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的《论语》一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虽然这本书里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却仿佛仍能够从中看到真实的孔子的模样,以及他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所以,道听途说者可以休矣,一知半解者可以休矣,想要“知”孔子,还是要从《论语》入手,自己好好读一读,自己好好想一想。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有一个评价:“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虽然只是寥寥数语,却概括出了孔子的一生及其价值所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其实已经不再需要多说什么了!

  “八零后”研究者丁睿在《论语正名》一书中,首先对《论语》全书内容进行了逐章逐篇的翻译入解读,然后介绍了他自己对孔子思想的一些认识——包括孔子的理想、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政治学说以及生死观等几个方面,不回避孔子思想的局限性,也谈了孔子思想中“仁”和“礼”所具有的现代意义。莎士比亚说过一句话:“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每个人眼中的孔子也都有各自的具象。对孔子究竟如何认识才是正确的认识,对孔子思想的意义及其价值如何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也许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进行解读。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知识的局限性、材料的局限性,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个“孔子”和以及《论语》!只有力求“百家争鸣”,才能确保“百花齐放”。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被尊为“圣人”,虽然一开始是出自于封建统治阶级统一民众思想、治理国家的需要,但纵观孔子的一生,从他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气、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到晚年潜心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其积极的一面需要肯定,局限性也需要明晰。毕竟,儒家思想从产生至今,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会将斗争矛头对准了孔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进派急需一个突破口,但并非是说儒家传统道德就是落后、愚眛的象征。如今倡导学习传统文化,对包括《论语》《大学》在内的“四书五经”的认识,也都需要更有力地执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自己首先要“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然后才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才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最终,才能收到“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的预期目标。

  正确地认识孔子,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论语》。《论语》的博大精深,需要研读者真正地静下心来,不急不躁,关于总结、概括、提炼,取有取的理由,舍有舍的理由。惟有如此,才能读出一个更接近历史真实的孔子,此外再没有其他的捷径。

  《论语正名》读后感(六):深入浅出悟论语------评《论语正名》

  经典的著作《论语》为是人称颂。作为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读物,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更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时至今日,《论语》这部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的读本的阅读价值更加地引人瞩目,耐人回味。在越来越重视国学的今时今日,《论语》无疑让现在的人们收获无穷。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跨越时空的浩茫,《论语》用着古人的简短精悍文句构筑着其璀璨的精彩。虽然我习惯于现代文的流畅阅读,但是我同样也推荐孩子和我一起走入《论语》的深处去感悟古代文学的精辟分享。由于古文和现代文之间表述方式的不同,我们现在的人们读《论语》总难免会遇到某些词汇,句意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解。这个时候《论语》辅助学习用书《论语正名》相当不错地为我和孩子开启着更为深入的解析《论语》模式。

  以《论语》为祭奠,以今时专业人士解读《论语》为编写方向,这本论语研究类的读本《论语正名》给予我们书外的读者深入浅出的阅读分享。一如本书编者推荐的,这里详细翻译了《论语》原文,并且在此基础上逐章加以阐释,结合东西方哲学深入研究了《论语》中诸如仁、礼、中庸、义等概念的内涵,很好地诠释了《论语》对于现代人的指导作用。相较于以往我们接触到的《论语》解说类版本读物,这本书最为大的亮点就是除了分享《论语》的精彩内容,解释了每句《论语》的句子,更在此基础上札记的版块内容。相较于我们以往读过的《论语》读本,这个版块的内容无疑最为让人动心。对于初学《论语》的读者而言,这里的内容咨询无疑让我们可以对原本枯燥的论语有了一个全面的,互相关联,背景解析等多方面的了解和学习。尽管时隔久远,但是我们无疑可以在编者旁征博引的开刀下对论语有着一个更为生动的认知和学习。尽管札记的信息穿插入了编者主观意识的领悟和理解,但是对于门外汉的读者而言无疑有着不少可以触类旁通的感悟学习。相较于以往孤立无援地学习论语的模式,我个人觉得这本《论语正名》的资讯量无疑给予学习论语的读者有着很多的启发。

  有了这样的一本《论语》学习的辅助参考读本,我觉得孩子学习老祖宗遗留下的精神财富无疑添力不小。除了诵读《论语》,我们更可以由此及彼地深入了解各个经典名句背后的引申含义,知道其中的出处渊源,开拓眼界。

  《论语正名》读后感(七):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读《论语正名》

  文/望月听雪

  “永怀古人今已矣,感此近世何为哉。申韩百家爇火起,孔子大道寒於灰。儒衣纷纷欲满地,无复气焰空煤炱。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 晤言相与入圣处,一取万古光芒回。”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其中孔子的许多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始于千年之前,而于今日之社会,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那是一个纵横捭阖、战乱纷飞的大时代,“仿佛是绑在战车上跌跌撞撞前行的,”“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朝连婚姻,夕结冤家;明为盟友,暗为仇敌。”底层百姓饱受苛捐杂税、颠沛流离之苦。那个年代,想过上安稳的日子都成为了一种奢望。面对如此残酷的世界,孔子怀抱着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在一种“天生德于予”的使命感的推动下,想要重建以“仁——礼”为核心的新秩序,希望建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美好社会。科技发展至今,物欲横流,人的追求远远不止饱腹、温暖,有更多物质上、精神上的追求,对金钱的渴望也因此无尽无止,当疾病来临,更是不堪重负,如泰山压顶一般的境况下,作为人的尊严都会几乎丧失殆尽。如何缓解心中的压力,如何云淡风轻、看淡生死,成为了一门大众必须去探究的心理学。来自古老中华大师的思想,面对坎坷困境,“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始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已经足以鼓励我们这代生活在更新文明之中的人类了。

  此书第一篇以札记的形式递出,分为二十节,每节围绕一个话题,逐层展开,先递出原文,然后译文,再加以更多的注释札记,最爱看的即为札记篇幅,不限于原文注释,高于原文,娓娓道来的经典故事意味深长,对孔子思想的剖析浅显易懂。

  学而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篇便劝勉读者“学而时习之”,可见孔子对于教育的重视。自亘古以来,知识的积累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到如今,知识的庞大体系必须由许多人分工来掌握、传承,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心致志于自己擅长或者喜爱的一项技能并能发扬光大是功不可没的一件事,人类倚靠着不断积累的丰富知识,把时间在相对延长,把空间在不断缩小,甚至缩小到没有时空的限制,每一次跨时代的变化或者发明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为政第二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待得今天的诠释,个人认为学习是不断的,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知识,也学习生活的真谛,在学习中享受乐趣,尽量保持阳光积极的正能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只要有心去做,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做到。”

  第二篇总结归纳了孔子的思想简论,他的理想、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政治学说以及生死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所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生恍惚间,半世年华已过,回首过往,白驹过隙、浮生若梦,然而生活的态度无论何时都应该是乐观积极的,孔子坚信自己的德行是上天赋予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也坚信传播文王的大道是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所以他在面对桓魋和匡人的威胁时乐观不惧。

  所谓正名,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孔子,如其所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首先把他从圣人的神坛上拉下来,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去研究,作为一个哲人,孔子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他能够在旧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一种新的合乎历史潮流的思想,这就是孔子伟大的历史功绩。”也是悠悠中华历史长河中最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论语正名》读后感(八):从《论语》中了解真实的孔子

  古人说话总是之乎者也之类的,作为听惯了大白话的今人,总觉得阅读古文有些困难,再加上上学时背文言文的心理阴影,因此对于一些古代文学典籍完全无感,很担心自己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若是真的如此,那就丢人丢大发了吧。不过,偶然一次听身边的朋友推荐说《论语》里充满了智慧,各种警世名言都有,非常适合现在浮躁的社会人士。我就暗暗有了重新阅读《论语》的心思。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论语》可谓是耳熟能详,自然也有很多人为《论语》注解,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的问题。《论语正名》就是作者丁睿编著的关于论语的讲义,起因也是因为对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或者事情感到困惑、迷茫,所以才静下心来开始阅读并深入研究《论语》。

  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对论语推崇备至,所以早早地把《论语》以及大圣人孔子捧上神坛,成为让人仰望的存在。不过丁睿偏偏不是这样,他通过解读《论语》,为读者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他不是被古代专制统治者捧上神坛的圣人,也不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而是一个充满使命感、孤独无助却又不丧失信心、一心一意为人类的社会大同而传播以“仁爱”为主的思想革命者。

  《论语正名》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语》札记,也就是按照作者的理解翻译了《论语》的原文,并通过原文+译文+札记的形式,细致地分析解读论语,还原出一个实实在在的孔子和他的众多弟子们。第二部分则是对孔子思想的简述,包括他的理想、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政治学说、生死观等内容。

  记得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意思就是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这样的话孔子说过很多次,从中也可以体会到孔子为人的豁达通透之处。倘若我们不能理解他人,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而怎能要求他人为我们着想呢?可见,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孔子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众弟子们,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论语正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论语》中的故事,去解读孔子的思想,让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打破迷茫,可以豁然开朗地走下去……

  《论语正名》读后感(九):人人都要读一读论语

  现在中国人是自小就开始接触孔子的言论。从小学刚一入学时,我们就要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开始诵读孔子言论。而孔子作为中国的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第一圣人形象对中国人的影响也可谓入骨深髓的。虽然孔子的名头这么响,言论这么普及。但学生时代一过,又有多少人还会去想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深刻意义呢?无不都是考试一过,就将之束之高阁。嫌弃而又畏惧的不管不顾了。现在想来,真是觉得无比可惜。学生时代那几句半知不解的孔子言论怎么代表深邃的孔子思想呢? 孔子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做过短时的鲁国司寇,但他的一生其实无比的艰辛和颠沛的。那个是一个秩序崩坏、社会混乱的年代。各国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在这种环境下孔子毕其一生都想统一民众的思想,恢复以“仁”、“礼”为核心的新秩序。重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安定社会。但没有国君能够懂得他。也很少人能理解他。他的孤独和困苦又有谁知道?但他面对这些逆境,反而不怨天,不尤人。始终坚持自已的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而开创了影响后世的儒家学说。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传宗至今而不断。山东曲阜一直也是圣人之乡。宋时宰相赵普就曾半部论语而治得天下。后世之人,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莫不用到儒家的学说。真可谓博大而精深。 孔子的儒学学说是经久而不衰的。现今经济高度发达,人民财富极聚增加,物质生活享用不尽。但精神世界何其贫乏,所有传统的东西和秩序也都在分崩离析。在这种时候,我们更应该静心思考,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富强的新社会。所以,孔子的儒家学说在现今社会更有其重要的价值。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年轻人。一方面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另一方面就要吸收优良的传统智慧和学说来充实自已。博学自已。以此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儒雅大气的中国和中国人。所以,人人都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论语正名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