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5: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是一本由[以色列] 施罗默·桑德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读后感(一):真实的犹太人和以色列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读完

  这是作者施罗默·桑德写的“虚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虚构的以色列地》,第三部是《虚构的犹太民族》。对他有敌意的人称这三部曲为“反以色列三部曲”最极端者称为“反犹三部曲”。

  作者从犹太人的历史开始谈起,谈到了二战的种族灭绝,最后谈到了以色列的现状,放弃做犹太人不是不爱以色列,而是爱之深悲之切,以放弃做犹太人的声明来表达对现行以色列实行种族政策的不满和愤怒,他希望以色列能包容那些目前被它排斥在外的公民,不再强调“犹太国”的狭隘概念。

  在远古的时候,远到犹太人统治过的地方,他们对待别人的行为与后来在其他地方别人对待他们的行为是一样的。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长期作为外族人生活在深切的不安中,他们不被允许拥有土地。

  19世纪末的中欧东欧的犹太人占在欧洲犹太人总数的大多数,他们是卡扎尔-犹太帝国”的后裔,从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这个中世纪王国的衰落和瓦解导致了犹太人向西迁移。突然想起了《哈扎尔辞典》讲的就是三大宗教进行辩论,以决定哈扎尔要信仰哪个宗教,最后犹太教获胜,哈扎尔人信了犹太教,哈扎尔也就是卡扎尔。

  生活在西欧的少量犹太人已经和当地人混杂在一起了,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语言都是和基督教本地人没有分别了。而东欧的犹太人在几个世纪里都集中在市郊小镇或单独分开的地方生活,他们是多数派或者代表着非常重要的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上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特征,基本也不讲当地的语言。另一方面,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疆土都非常辽阔,也很落后,不可能按照西欧各国的历史进程在世俗的基础上为聚集人民的统一民族的出现提供国家平台。泛斯拉夫民族主义是沙皇政权掌控和压迫人民的一种工具,波兰人,乌克兰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等等都是在泛斯拉夫的旗帜下出现的分裂的基于宗教和语言多元性的,分散的,地方的各民族居民。

  以色列的建国者主要是东欧的社会党人,他们不信教,也曾群起反对犹太教,但以色列这个国家却是以宗教为主要的文化特征的。以色列国强调自己是犹太人的国家,而不是以色列人的国家,如果你是犹太人,不管你人是否在以色列,你都可以是以色列公民,它可以包括全世界的犹太人,如果你不是犹太人,比如你是阿拉伯人,哪怕你祖辈都生活在以色列的土地上,你也不是以色列公民。如何定义犹太人呢?母亲是犹太人,或者皈依犹太教,而皈依犹太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犹太教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教律,你选择不信犹太教,但是如果你没有信仰其他宗教,犹太教并不会放弃你,他们认为你总还是会回来的,要放弃犹太人的身份,能做的就是改信其他的宗教,只有这样,民族属性才能从犹太国家档案里消除。

  以色列在其国内对非犹太人实行种族政策,非犹太人不能享受法定公民应该享有的各种特权。以色列国也是一个很分裂的国家,它没有一种共同的世俗文化作为立国基础,而是选择了很多人并不信的宗教,一方面抱怨宗教带来的束缚,另一方面却用宗教的来区分犹太人的身份。

  书里描写以色列的殖民地里巴勒斯坦人在自己祖辈居住的土地上被夺走了土地,被剥夺了公民权,丧失了尊严,这些是正在发生的事,而且欧洲各国因为愧疚,对此熟视无睹,一个曾经被人因为种族属性被歧视的族群,在自己额头上贴着被害者的标签,用自己祖先曾经经受过的伤害来对付另一些人。作者作为一个道地的犹太人表示无法认同和接受这种行为,所以他要放弃做犹太人,他想做以色列法律规定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以色列人,没有种族区分,在以色列国国土上的所有人享有共同的公民权。

  感觉接下来要把《犹太人的故事》拿出来读了,一鼓作气捋顺犹太人。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读后感(二):以色列的神话和谎言|《虚构的犹太民族》&《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以色列是一个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国家:犹太人是一个散居于世上的民族,因为被异族打败而流亡各地,而巴勒斯坦地区是他们有权回归的祖国。

  以色列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在他的《虚构的犹太民族》指出,犹太人并不具备民族属性,以色列官方认可的历史也漏洞颇多,所谓的“大流散”更接近神话,缺乏史实支撑,而对巴勒斯坦地区的领土要求更是荒谬:离开了祖国2000年的人,为什么比在此居住了1200年的人更有权自称主人呢?

  桑德在书中梳理了以色列建国以来的犹太历史研究,总结出,犹太人实际上是一个宗教团体,没有共同的种族特征。虽然犹太律法规定不对外传教,但历史上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人皈依,原本的犹太人也因为受征服而改信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再加上民族融合,很难说现代犹太人就是《圣经》里提到的长老的后人。现代的DNA检测手段,也无法证明犹太人拥有共同的祖先。

  在早期犹太历史研究中,有一派《圣经》考据学,基本原则就是用考古来《圣经》里的故事是真实历史。这其中当然出现了很多对不上号的情况,比如,人们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大卫和所罗门时代留下的遗迹,也就是说,这些故事很可能是虚构的。

  所谓的“大流散”也缺乏历史依据:如果发送了大规模逃亡,一定会留下相应的痕迹,而考古事实并不支持这点。更有说服力的是当时的犹太人改信了其他宗教,因此导致犹太人数量锐减。《圣经》里提到的第一第二圣殿的陷落,本质上是神话传说,而不是确切的历史记录。

  从历史学的角度,这些都已经是老生常谈。可是,以色列当局还是坚持这套“统一民族”的说法,把国家建立在一个虚构的民族基础上,自称犹太人的国家,使得祖辈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人(血缘上很可能更接近古犹太人)成了二等民族。

  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概念是为政治服务的,民族主义塑造了民族。以色列喜欢宣扬犹太人的天生优越性,本质上说,这和纳粹污蔑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一样,都是民族主义的逻辑。人种学只不过是把偏见加上了科学的包装,没有哪个民族天生优越,也没有哪个民族天生劣等。

  为了抗议以色列政府对国内其他民族的压迫,桑德放弃了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他在《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里写道:

  “由于无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强加于我虚构的民族属性,更难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诩上帝选民俱乐部的成员,我愿意放弃做犹太人并不再自认为是犹太人。”

  犹太人的身份真的可以放弃吗?

  很难。

  萨特说,犹太人是被他者创造的。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反犹主义风潮中,具有犹太血统的人,即使信仰的是天主教或新教,也依然被认为是犹太人。

  可是,到了以色列建国后,抱着“回归祖国”的心情来到应许之地的犹太后裔,却被告知,必须满足母亲是犹太人或者信仰犹太教的条件才能被登记为犹太人,否则就只能按照原来的国籍当俄国人、德国人……在出生的国家被所有人当作犹太人,却在所谓的“犹太人的国家”成了异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在《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桑德重申了自己的观点,用更通俗的体裁说明了犹太民族的虚构性,并谴责了以色列政府压迫国内非犹太民族的做法。

  更迫切是取消占领。

  可以说,以色列是用犹太人曾经受迫害为借口去压迫另一个族群。

  总之,以色列必须抛弃犹太民族的神话,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撤出占领区,让巴勒斯坦建国,使双方成为平等的实体,才能实现和平。

  如果你对犹太人的历史和以色列的现实感兴趣,你应该读一读施罗默·桑德的这两本书。他还有一本《虚构的以色列地》,和《虚构的犹太民族》、《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合称“虚构三部曲”,相信你看完后,不仅会佩服他的学识,还会赞赏他发出不同声音的勇气。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读后感(三):【转载】邓皓琛:为了纪念的忘却

  细心的读者看史书,大概会揣摩史家剪裁往事的用意;而史家掂量往事,更是会预先权衡各材料的比例分寸。哪些话要浓墨渲染,哪些话应收敛在脚注的行间,史家都有意为之。可一切历史,无非都是当代史。每一次史海钩沉,背后都藏着那个时代的问题意识,回应着那个时代的问题。以色列史家施罗默·桑德(Shlomo Sand)的“虚构三部曲”《虚构的犹太民族》、《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和《虚构的以色列地》,便是在二十一世纪对犹太人问题的又一次回应。

  桑德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的这两本著作,还原了一幅层层沉淀、却又时时筛选的思想地貌。犹太人复国的努力,超越了政治事件的一连串罗列,是各股思潮的合力。更确切地说,是各时期思想史的一部重叠史。桑德很清醒,单凭军事和政治上的枝节,无助于当前巴勒斯坦问题在知识层面上的深入讨论。他用希伯来语孜孜不倦出版的著作,就是要透过历史上诸位犹太史家的著作,解构犹太史。贯穿全书的,首先是犹太民族的自我认识问题:所谓的“大流散”表述,果真指代同一犹太血缘在不同时代的连续四散流亡?近现代散居在俄国、西欧、北非的犹太社群,有着什么样的身份意识?他们相互之间确实有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同种同宗情怀?抑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当地主流社会有着各不相同的互动、进而造就出好几段平行独立的犹太史?

  一位特拉维夫大学历史系教授向以色列的主旋律发出不同声音,质疑犹太民族的同质性、连续性,这本无甚惊诧之处。毕竟,就在《虚构的犹太民族》中,桑德已经援引过那些对以色列主流史观的局部发出过异议的学者。他要向我们传递的观点,前人在这处那处也都早已传递过。问题是,正统的犹太叙事已经深入民心,这些声音亦随之越来越微弱。在中东力量对比压倒性地向以色列倾斜的时刻,桑德倒要拆解犹太复国主义者长期以来的一意孤行。很可能,在后者眼中:恰是为了纪念,有时才要刻意忘却。

  质疑主流犹太民族观的缘起

  年轻时负笈巴黎攻读法国思想史的桑德,可没有忘却。在当代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谈论何谓民族,其实在百余年前法国思想家勒南(Ernest Renan)的演讲中几乎已一锤定音:对共同体有着政治上的主动参与,而非强调语言、种族或血缘。而在当代以色列,种族和血缘不仅成了政治辩论的红线,更是塑造今天以色列犹太人集体叙事的底色。桑德当然知道,作演讲的这位法国哲人精通希伯来史、阿拉伯史。他也没有忘记,当代巴勒斯坦裔知识分子萨义德在《东方学》中对勒南某些针对犹太人、阿拉伯人的观点有过猛烈批判。而最可贵的是,桑德自己竟拾起勒南对早期犹太史的发见,以之驳斥所谓犹太种族在血缘上的纯净。不过,让桑德最为上心的,还是法兰西对民族的独到理解。法式的民族观,讲的是各个个体理性意愿的合奏;以式的民族观,讲的是血统绵延不绝的全体犹太人在长期流亡中对故土的热盼及最终付诸行动的“上迁”。

  眼见以巴两国方案愈发兑现无望、以色列知识界愈发附和政府,桑德偏要“放弃做犹太人”。在《虚构的犹太民族》中,他着力回顾了有关十九世纪德语学界对犹太史的讨论。在现代意义上以学院派方式首次书写犹太史的,正是当时使用德语的犹太裔史家。系统地写一部通史,本身已代表史家对犹太社群产生浓厚兴趣。更何况,到了德意志各个公国兴起公民权时,生于斯、长于斯的犹太人便不得不思考:自己的社群到底该“脱犹入德”,还是该“以犹入德”?如此一来,德裔犹太史家研究自身历史的出发点,便落到了积极融入德意志的问题意识上。那时,启蒙运动思潮影响下的德裔犹太人,仅视犹太教为一宗教团体,且视自己为天然的德国人。

  然而,随着基于血统和种族的民族主义兴起,德语犹太裔史家的立场便出现了变化。对一些人来说,犹太史,不仅是教义和教会史,还是一部基于圣经的民族史。在教义之外,不朽的还有犹太民族独特的血统。一边是东方犹太血统,一边是西方日耳曼血统,这便在德语史学界引发起涉及犹太教及犹太人种族本质的大讨论。从那时起,为了和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德国的非犹太裔学者对《圣经》叙事真实性的质疑相抗衡,犹太裔学者便愈发要去论证《圣经》的言之凿凿,也愈发要论证犹太人是一个不曾间断的流亡种群。在随后的整个二十世纪,大多数学院派犹太学者更是几乎对这一整体思路深信不疑。即使有异议,也无非是针对某一历史细节而已。

  对犹太史部分暗角的纪念

  恰是在犹太民族连续性问题上,桑德的个人立场和前面提到的勒南相近。早于1883年,勒南便提出:在罗马帝国时期,犹太教曾一度在地中海沿岸、阿拉伯半岛和东非传播。如此一来,多数犹太复国主义者和今天一般犹太人所情愿的血统纯洁论和持续流亡论,便很可能要被这些地区的异族改宗群体所证伪。在这个关键要点上,《虚构的犹太民族》以足足四分之一的篇幅对百多年前勒南的观点进行了新方向的拓展。非但有外族改信犹太教的史实佐证,从而大大弱化了犹太人血缘同质的断言;而且就连原朱迪亚地区犹太人在当年皈依伊斯兰教后的后裔,也很可能依然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耕作!这样一来,巴勒斯坦上的“阿拉伯人”,便很可能反而是血统上息息相关的犹太人。桑德耐心地引用某位当代犹太史家在1967年的一系列大胆假设。可惜,如桑德自己所坦承,这一研究想法当时得不到经费的资助。而1967年的六日战争,恰是影响随后以色列及周边阿拉伯国家走向的大转折。

  桑德试图进一步弱化“大流散”表述的努力,还体现在《虚构的犹太民族》论述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那个归信犹太教的希米亚王国、北非柏柏尔王后的犹太血统以及位于今天俄罗斯南部的卡扎尔犹太王国的篇幅中。对我们这些遥远的中国读者而言,撇开具体的地理和人名,单是这一系列外族信奉犹太教的例证,便让以色列强调共同血统的主旋律叙事颇为尴尬,因为这很容易产生一种分布上各踞一方、相互毫无血缘联系的推论。此外,有了《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中桑德作为意第绪后裔的自述,我们便可以不啻揣摩他何以对卡扎尔王国特别感兴趣,何以对十九世纪俄罗斯帝国境内数量庞大、且文化上不同于西欧犹太人的意第绪社群特别在意。

  对那些谙熟犹太史的中国读者来说,桑德对“流亡”和“上迁”概念的思想史梳理,恐怕要到第三部《虚构的以色列地》的中译本才能详细领略到。就已有的两部曲而言,我们无意置评它们到底在以色列实际政治和公共舆论中产生多大效力。不过,单是桑德对近两百年犹太史研究中诸多问题意识的系统呈现,已经让我们身处犹太人的角度,饱览以色列立国的一幅思想画卷。再大而化之来说,他对主流犹太民族话语条分缕析的拆解,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时势和史家价值立场的微妙关联。细细想来,不同时势催逼下的史家,总会留下不同分寸和比例的叙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表面上的厚此薄彼和避重就轻,恰是立场的含蓄表态。主流的犹太叙事,多谈血统上的绵延同质,少谈改宗外族的异质。犹太复国主义者为了保住这片来之不易的祖地,也许确实有意识地选择了忘却。幸好,经桑德提醒,我们才懂得哪些更需要纪念。

  原载于《新京报》2017-09-16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9/16/content_695561.htm?div=-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