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下而上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下而上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9 20: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下而上的读后感10篇

  《自下而上》是一本由[英] 马特·里德利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下而上》读后感(一):4星|《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罗辑思维强烈推荐,优生学在欧美造的孽令人震惊

  旁征博引型著作。引用多个领域事实专家观点,论证作者的观点:不仅仅是有基因生物,以下这些事务也是自下而上演化而来的:道德经济文化语言科技城市企业教育历史法律政府宗教金钱社会,从上而下的设计一般不会让这些事务发展得更好。

  观点上不算新颖,引用的示例有不少是没见过的。最震撼的是优生学曾经造的孽。

  个人认同作者对全球变暖的质疑。

  这类书的缺点是有可能只引用对他的观点有利证据,有意无意忽略反方证据。

  总体评价4星。

  以下是书中一些信息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书中的页码:

  1:有一点非同寻常的事实,大多数人常常记不住:盎格鲁人恪守的法律,完全不是出自政府之手。英美法归根结底都来自普通法,这种道德准则,没有专人撰写,但每个人都要参与。#521

  2:这正是达尔文思想精髓所在美丽复杂的生物,竟然无须任何人知道怎么制造,就能制造出来。一个世纪之后,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LeonardReed)写了一篇文章——《我,铅笔》(I,Pencil)。他认为技术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从无到有地制造一支铅笔。#646

  3:用来构建白蚁堆的每一粒沙土、每一捧泥巴,都由白蚁运输就位,可是白蚁并没有接收到指令,思想上也没有计划(它们压根就没有思想)。#1082

  4:我们的习惯制度、语言甚至城市,都在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机制竟然惊人地符合达尔文主义:它是渐进的、无指向的、突变的、不可阻挡的、组合的、有选择性的,在某些模糊意义上,也是进步的。#1085

  5:例如,常用单词往往短小,如果它们被频繁使用,单词会越变越短:如果我们经常要用到长单词,就会创造缩写形式。这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减少呼吸时间纸张浪费。这是完全自然自发的现象,我们基本上意识不到。#1111

  6:对经济和创新来说,城市越大,两者增长速度就越快。城市的规模翻倍能让收入财富专利数量大学数量、创作人数量增加大约15%,不管这座城市在哪里。#1288

  7:他罗列了一长串跟《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主题大同小异而且J.K.罗琳从未读过的冷门书,语带讽刺评论说:“因为有大把的钞票围着《哈利·波特》转,我们发现,在这个时代的西方文化里,出现法师小男孩带着宠物猫头鹰到魔法学校就读、通过火车站进入异世界故事根本不可避免,虽然说这听起来有些奇怪。”#1654

  8:然而,最近有学者揭穿了这个故事,认为它要么是神话,要么出自亨利王子自吹自擂。和大多数创新一样葡萄牙的航海进步来自水手的试错,并不靠天文学家和制图师的猜测臆想。就算两者之间真有什么联系,也是探险家的需求推动了科学家,而不是反过来。#1810

  9:故此,创新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现象。迄今为止,为促进它发展的政策(专利、奖金、政府的科学资金)有时候或许能帮上忙,但整体而言难以预测。只要条件合适,新技术将带着自己节奏自然而然地在最合它胃口地方和时间产生。#1880

  10:只可惜,随着国家的介入,神话愈演愈烈,并最终篡改了历史的原貌(也即国家在一无所有基础上创造了现代教育制度,并为其后数代国民提供了教育)。#2368

  11: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马铃薯饥荒,是当时掌权的英国政治家根据马尔萨斯式的偏见一手无限恶化的。#2578

  12:这套模型,加上他与达文波特干劲十足的游说,最终说服了30个州通过法律,对低能儿、精神失常者、有犯罪倾向者、癫痫人士、酒鬼、病人盲人、聋人、畸形者和需他人照料者进行强制绝育。等到20世纪70年代初废除此类法律时,已有近63000人被迫绝育,更多的人接受说服自愿绝育。#2650

  13:先有雷文霍尔特执掌人口事务署,后有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McNamara)拒绝向不执行银行所设节育配额的国家贷款,于是印度这样的国家就只能动手强制绝育,换取粮食援助了。#2729

  14:但如果你仔细审视中国1978年发生了些什么,这其实是一个远远比通常所述更接近演变的故事。一切都是从农村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个人拥有土地和收成。但这种变化并非来自政府从上至下的指导,它来自“下面”。#2818

  15:古腾堡带来了便宜的印刷书籍,由此拉开了识字率增加的帷幕,造就了眼镜市场,眼镜市场带来了对透镜的研究,后者促成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明,最终开启了“地球绕着太阳转”的重大发现。#2841

  16:由于疟疾存在一个多月的酝酿期,新来的法国人和美国人直到战斗结束后才开始生病。“蚊子,”麦克尼尔说,“帮助美国人打破僵局,夺下了革命战争胜利,没有蚊子,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明年7月4日蚊子咬你的时候,别忘了这个故事。”#2863

  17:不,在一家公司里,真正发挥作用东西劳动分工:你做你擅长的事,我做我擅长的事,我们互相协调行动。这才是大多数公司真正的实践内幕,良好管理意味着良好的协调。#2905

  18:20年来,一家名为“晨星西红柿”的加利福尼亚公司一直在尝试“自我管理”。结果是,晨星西红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西红柿加工厂,加工加利福尼亚40%的西红柿。公司利润迅速增长,员工流失率非常低,并且具有高度的创新能力。#2908

  19:整体而言,20世纪末,亚洲通过经济发展走出了贫困,非洲经济却未能通过援助摆脱贫困。事实证明实现经济繁荣发展的最佳途径贸易,而不是援助。#2952

  20:真相是,狂野的西部的确没有太多政府,但它和无法无天差得很远,甚至也称不上暴力。……因为没有政府高压垄断,形成了多支私人执法部队,在自然选择的推动下,他们之间的竞争带来了进步和创新。#3019

  21:都铎王朝的君主和塔利班像由完全相同的布料裁剪出来的一样。一如亨利七世的行为就像是黑手党老大,伊斯兰国、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黑手党本身、爱尔兰共和军,做起事来也越来越像是政府:他们执行严格的道德准则,对商品(鸦片、可卡因、废物处置)“征税”,惩治违规者,提供福利。#3079

  22:无论是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又或者是从科布登-穆勒-斯密式的视角来看,20世纪的各种主义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社团主义、保护主义、科学管理的泰勒主义、政府干预主义(dirigisme),它们都是以计划为核心的集中系统。#3229

  23:2011年,蒂姆·哈福德在《适者生存》一书中指出,不管是在伊拉克推进和平、设计飞机还是写一出百老汇音乐剧,成功的执行总是允许大量的低成本试错和增量调整。从世界经济到激光打印机,我们使用的一切都是迈着小步子逐渐产生的,而非靠着宏大规划突然成形的。#3272

  24:其他企业家竞相效仿。不久(与劣币驱逐良币定律恰恰相反),代币赶跑了伪币,成了一种合法货币,比主权货币还受欢迎,甚至能在遥远的伦敦流通。#3579

  25:19世纪,瑞典有一套自由银行体系,银行争相自行发行钞票。这套体系带来的效果是:“在它存在的70年间,没有一家发钞银行倒闭,没有任何一名票据所有人损失过一个克朗,没有一家银行关上提款窗哪怕一天。”#3648

  26:巴拿马、厄瓜多尔和萨尔瓦多这三个国家决定使用美元作为货币,将本国经济“美元化”。这自然意味着,它们的银行没有最终贷款人,因为美联储不大可能帮助巴拿马银行摆脱困境,但此举带来了相当积极后果。#3679

  27:总之,次级贷款的爆炸,是一场彻彻底底自上而下政治工程,授权的是美国国会,实施的是政府资助企业,有法律撑腰,有总统鼓励,受施压集团监控。下一次你听到人们责怪是自由市场造就了次贷泡沫时,请务必记住上面的话。说问题来自放松管制,完全是个神话。#3740

  28:如今,新形式的自组织货币层出不穷,如航空里程、手机积分、比特币等。它们最终会取代官方货币吗?我猜真会出现那么一天。肯尼亚就意外地走上了一条发展手机货币的道路。#3798

  29:再说了,如果你真的认为阿帕网是互联网的起源,不妨解释一下:为什么政府守着它足足30年,却几乎没用它做过任何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阿帕网得到了有效的私有化之后,才产生了爆炸般的效果。#3851

  30:一边允许好事演变发展,一边主动做着糟糕的事,素来是历史上的主导局面。这就是为什么新闻里全是办了糟糕事,但等它们过去了,我们却发现,天大的好事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好事情是渐进的,坏事突如其来一言以蔽之美好的事情是演变而来的。#4081

  31:也即历史的飞轮来自不断试错的增量变化,创新靠重组来推动,这适用于各种各样事物,远不仅限于有基因的生物。这也是道德、经济、文化、语言、科技、城市、企业、教育、历史、法律、政府、宗教、金钱和社会变化的主要途径。#4094

  《自下而上》读后感(二):别把旁观者当成肇事者

  文 / 静待花开

  我手里的这本书,似曾相识

  今年五月份,在得到的“每天听本书”节目中,听过一期万维钢老师推荐的“神书”。记得当时说只有英文版,中文版还没引入,所以做成音频节目让读者一听为快!节目内容是观点颠覆、结论神奇,甚至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然而,却能有理有据地打动我。

  那么,今天我拿到的竟然就是这本传说中的——《自下而上》中文版。(感谢可乐师兄咯)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马特·里德利,如果你关注过一本叫做《理性乐观派》的书,应该对他不会陌生。那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也不要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标签有多少吧:

  英国记者,科学家,商界人士,英国上议院议员,著名的科普作家

  不难看出,这是一名十足的“斜杠青年”。里德利博士在政界、商界、媒体、科学等多种领域都有所涉足,而且成就斐然,形成了令人崇拜的跨界影响力

  那么,这样的一位“斜杠博士”,写出的作品会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先一起来看看目录:

  怎么样,感觉如何?单单是这14个领域,就足以够我们眼花缭乱一会的了。

  那么,我建议暂且放下每个词条的定语。仔细分辨你会发现,这本书说的就是“演变”。

1、什么是演变

  书中说:演变是一个故事,讲述世事如何变迁

  好吧,这本书就是从14个方面,分别给我们讲述了一段“变迁的故事”。你想不想听呢?

2、演变的特点

  除了定义,作者在书中还给出了“演变”的几个特点,分别是:自发性、渐进性、必然性、无特定目标,主要以试错作为前进发展的手段

  也就是说,以上所有领域从古至今的发展,都是依从这几点特征演化而来的。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是上帝创造了人类,是爱迪生发明了灯泡,是乔布斯创造了智能手机……

  说到这,相信很多朋友会想到进化论。达尔文他老人家告诉我们:人类不是上帝放在地球上的最优良物种,是从猴子一步步进化来的。也就是说,物种演变是自然根据“自发、渐进、必然、无目的”的原则发展而来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由某一个人或者神设置好的。

  你说这个理论我上学的时候就明白了呀,有什么新奇的呢?

  那如果我说,不仅是生物进化,经济、教育、道德、信仰等等领域,都是依从这个原则发展进化的,你能够认同吗?

  而这,就是里德利博士在这本书中最主要的论点之一。

3、关于创新

  记得在得到的那次音频节目中,解读者为我们选择了生命婚姻大脑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而在自己读过原书之后,我对“创新”这部分的内容,反而情有独钟。毕竟,这是一个随时随地发生着创新的时代。

  说到创新精神,相信我们都不会陌生,从互联技术到党政建设无处不在鼓励宣扬创新。“在变中求发展”,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个人成长顺应趋势关键所在。然而,那么多人都在说“创新”,实际上呢?真正的创新寥寥无几。难道我们一直说的是个“假创新”?

  今天就不妨从里德利博士的这本书中,找找答案吧。

  什么是创新?

  牛顿被苹果砸中后,发现了“物理三定律”;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发现了“浮力”;乔布斯在2007年发布了“无键盘”的大屏智能手机。通常我们会认为,这些都是创新,是发明者经过刻意探寻后得到的成果。然而,书中告诉我们:创新是自然产生的。

  我们往往会记住历史时刻关键节点上的某个人,而忽视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周边资源,以及成果发表前各方面的准备和付出,以及必然成熟的相关技术等重要因素。

  就像我们目睹了一起车祸,明明是为了躲避突然出现的小学生,又差点碰到路边的小摊位,紧急打轮后与隔离带进行了“亲密接触”。这时你能说隔离带是罪魁祸首吗?当然不能。如果没有前面的种种状况,隔离带是很难成为“最终停靠点”的。

  那么,在发展创新的理念上,我们是否也该将目光收回,看看身边到底出现了哪些自发的、不可阻挡的“新东西”呢?

  比如说,我想创新出一套成熟落地的“读书法”。是翻阅各种经典,然后凭空想象出一套方法论;还是看看身边有读书困扰的朋友们,在哪里遇到了问题,而他们自己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的呢?

  当然是后者。这就是“自下而上”的理念,从自发性的底层出发,逐渐试错演变成成熟理论。而不是由谁直接定了规则,然后照本宣科。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世界是一个自我组织,自我变化的地方。所有的模式自然出现,而趋势在逐渐演变。历史上没有五星上将,也别把旁观者当成肇事者。

  —END—

  《自下而上》读后感(三):读物《自下而上——万物进化简史》

  “事情的发展,它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非人类设计的结果。” 我们在宗教的信仰里,一直跟寻着某种教义的指引,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统摄万物、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这是自上而下的宿命论。 然鹅, 图样图森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万物的进化,一切都是自下而上演变的结果。政府的产生如是,金钱的产生如是,互联网的诞生如是,甚至连网红的风靡也不是谁路演出来的。可我们一直低估了从底层推动的自发变革的力量,而着迷于从顶层设计变革。 “进展顺利的事情,大多是无意偶得;搞砸的事情,却是有意为之。”依照作者的观点,“演变是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变化的最佳途径。而它有自己自发的势头,不为外部所推动。它基本上是靠试错产生的,而试错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演变有一套通论,适用范围远超生物领域。它适用于社会、文化和道德等领域。” 如果2017年影响最大且最烧脑的一本书是《人类简史》荣登榜首,我想2018年,应该会是《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读后感(四):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只有靠自己。

  演化论看似平淡,但它跟其他的命运论又或目的论有着根本哲学上的区别。其他说法都认为一件事情的决定是“自上而下”,就好像天上有一双眼睛或者说有一套法则在指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演化论认为,老天没有任何决定,一切都是自己碰运气和奋斗的结果。

  1.世界观:演化没有目的

  宇宙并不是“为了让生命出现”,才有这些常数的设定。我们只不过恰好生活在这么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宇宙之中。对这个世界来说,有没有生命无所谓,有没有你也无所谓。如果这是一场游戏,那游戏的整个设定,是没有任何目的的。

  2.社会观:好东西没有设计

  当我们观察生物界的时候,总会赞叹生命的伟大,说“这真是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 其实根本没有什么“造物主”。生物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一步一步演化出来的。语言、文化和法律,也都是从下到上自发形成和演化的结果。

  3.价值观:自发演化的东西往往比设计出来的东西好

  市场讲究的是自下而上,而政府则是个自上而下的系统。那如果要解决什么问题,哪个系统更厉害呢?这个价值观就是演化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比较过去这么多年各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市场化的商品都是越来越便宜,哪怕最底层的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也大大超过一百年以前。可是医疗和教育这两个政府插手的项目,却常常是越来越贵。演化这个思想,落实在生物界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落实在经济学上就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

  4.人生观:符合天道

  如果一个人的三观是以自下而上的演化思想为主:

  他会不迷信权威,不相信什么救世主,愿意靠自己。

  他不会有那么多人生的困惑,不会质疑命运不公平,不抱怨做好事怎么没有好报,更容易接受现实。

  这个人还会比较谦虚,他知道好的东西都是自发演化出来的,不是什么圣人设计出来的,所以他就不会有妄想,不会幻想自己能一手遮天,搞个什么顶层设计一下子就能治理好国家。

  如果你接受演化的价值观,如果你认为演化就是“天道”,那么有三件事最值得干。

  第一是传宗接代。当然这不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传宗接代,也包括文化的传承,手艺、技术的传承。你去学习前人的好东西,让它流传下去,这总是好的。

  第二是交流。交流就等于异性繁殖。你有一个好想法,我有一个好想法,咱俩交流一下,让好东西结合,也许就能产生一个更好的东西。交流可以带来综合式的创新。

  第三点是创新。还有一种创新是随机产生的突变式的创新,相当于基因变异。创新不一定是科技创新。如果你认为这个社会现在有问题了,你大胆创造一个新的行事方法,从自己开始慢慢影响周围的人,最后改变社会规范,你这就是一次创新。

  《自下而上》读后感(五):震惊!专家发现非生物体也在“进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结论。从维多利亚时代至今,饱受争议,却逐步为人们所接受。

因为进化,生命由海向陆进发。因为进化,恐龙逐步灭绝。因为进化,人类从树上下来,逐步成为真正的“人”。

  这里的进化,我们往往默认其主体是“生物”,即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生命体。对此,英国上议院议员、纽卡斯尔英国国际生命中心的创始主席与终身总裁马特·里德利在他的著作《自下而上》中得出结论:

人工的制品、人类的社会习惯,乃至人类的各种政治、经济体制,都是进化的结果并依然在进化的过程。

  咋一看,这个结论并不是稀奇。谁都知道产品会迭代,我们手上的iphoneX比当年的诺基亚炫酷的多;谁也都清楚,我们的社会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这样逐步演变。把这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当做结论,还写了一本三百多页的书籍,这哥们是不是骗子?标题说“专家发现”,通常这样的“专家”应该是“砖家”吧!?

《经济学人》的生物学博士

  最早听到马特·里德利 (Matt Ridley)这个名字,是我在罗辑思维视频里面看到一期节目,罗胖在回答“这个世界会好吗”的时候介绍的一本书,叫做《理性乐观派》。这本在豆瓣上打分8.5分的作品,正是马特·里德利得意之作。如果说这位英国议员、《经济学人》科学编辑出版《理性乐观派》这本关于经济发展的书籍还算主业的话,那么,手头这本《自下而上》,囊括宇宙演变、生命起源、基因序列、科技发展、性格形成、经济教育和体制的变迁……这是否是作者在跨界走穴呢?其实不然,马特·里德利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同时也在以研究基因、神经生物学和癌症为主的纽约冷泉港实验室任客座教授,他用生物发展的视角去审视当今经济发展最为擅长,因此,他一直就以其在科学、环境学与经济学领域的著作而闻名。之前的著作如《人类基因组》、《灵敏基因》、《红色皇后》、《理性乐观派》很多入围六大文学奖项,其中包括《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与美国国家科学院颁发的最佳科学图书奖。从这个角度上看,他写一本关于进化的书,尤其是一本囊括生物环境、生命本身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书籍,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啦!当你嗤之以鼻的说:

谁都知道事情总是变化着的!

  其实,你是把进化和静止相互对立了,因此你以为作者这本书是在说一堆“正确的废话”。而事实上,作者提到的词——evolution(中文翻译为演变或进化),它强调的是三点:

进化是自发的。进化没有目标。进化是靠试错产生的。

  从这次可以看出,这里强调的“进化”是相对于“规划”而言。正如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

我们所有人都犯过同一个惊天大错,存在一个盲点,那就是:人人都以为,世界这个地方主要仰赖规划。

  如果你认为设计对这个世界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这个世界冥冥之中有造物主或由某个伟人所设计规划,进而得到发展,不妨看看这本书。看看它是如何论证这个世界不需要“设计”的。

自下而上,没有“天钩”

  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一个“天钩”的概念。天钩是一个想象中的钩子,从天而降的把物体吊在空中。是不是很荒谬?但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在认识世界的时候总是有这样一个“天钩”在心里面存在,认为总是出现某个自上而下的标准、设计或者规划,影响我们的行动或决策。我们在政治课上都学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作者看来,所有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教育制度、政治和经济制度,都是自下而上一点点堆积出来的。他们都来自于脚踏实地的“起重机”,而不承认存在“天钩”。记得曾经神学家培里在证明上帝存在时说:

假如你捡到一块精心设计的手表,你会想:“究竟是谁设计了这块手表”。同样,如果你看到大自然中的精巧设计,如苍蝇的复眼,蝴蝶的翅膀,那么你也有理由相信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设计者”——上帝。

  作者正是基于此出发,从运转的宇宙到精妙的生物构造,从自私到想要延续后代的基因,到浩瀚的法典,人口的爆炸,以及政府、宗教、经济的变迁,一一去证实这个世界都是自然演变而来的,没有一个存在自上而下加工出什么来。有人会质疑:

难道不存在设计和规划吗?小到我们个人,大到政府组织,都有自己的年度规划和计划,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吗?

  这些规划事实上都客观存在,只是,结果并非因为被设计,而是被发现。越是宏观角度上看,越不存在绝对单一的因果,在这种浩瀚面前,那些过分坚持设计论和规划导致进步的观点,如同一只每天早上喔喔叫的公鸡在趾高气扬:

都来赞颂我吧!我能唤醒太阳!!

假如发明电灯泡的不是爱迪生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

  对于一切都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进化这个结论,在我们这个唯物主义的国度里面更加容易接受一些。但如果说,在历史进程中不存在某位伟人来推动,我们的经济社会、科技发展“都是一系列的偶然”产生的,只怕我们也很难撕掉各种红头文件,去寻求某个叫“偶然”的家伙去领导我们。作者坚持:

人类历史上的沧海巨变,都是其他事情的偶然副产物。

  即便是哥白尼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样的划时代突破,也是如此:

古腾堡带来了便宜的印刷书籍;从此拉开识字率增加的帷幕;所以造就了眼镜市场的繁荣;人们因此开始对透镜进行研究;进而促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发明最终开启了“地球绕着太阳转”的重大发现。

  作者在书中发问:

假如爱迪生还没想到灯泡的点子之前就触电身亡了,历史会因此全然不同吗?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他拿出23个除爱迪生以外的其他灯泡发明家的例子,告诉人们自己的观点:发明是一种演变的现象,技术进步(或者说进化)是压倒必然的,是不可逆转的。不同地方都会出现对特定问题的相同解决方案。即便是2007年,乔布斯没有“重新发明手机”,世界上依然趋之若鹜的大概会是另一款炫酷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因为科技积累已经足以让更大屏幕、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系统的新技术瓜熟蒂落。

在这个进化的世界里我们该怎样演变?

  当我读完这本《自下而上》以后,我的第一感觉有点儿脊梁发冷——难道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其实和一百万年前的非洲一样,依然是那个“适者生存”的丛林时代吗?万幸的是,世界的进化依然是不断变好,不断自下而上逐步改变的,而且,这种文明的趋势不可逆转。所谓“适者生存”,是指万事万物,而不仅仅人类本身,所以,你不必担心因为不适应或不能胜任,就被抹杀,如同两千年前的秦帝国,或者90年前的法西斯那样。而是说,我们身边的一切,从婚姻制度到儿童教育,从智能手机到法律条文,都是在渐进的、增量的、无预定方向的、自然发生的,并受种种竞争理念自然选择的推动下,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步进入分布式秩序和扁平化模式,我们的管理风格、工作模型甚至我们的制度也因此而“进化”,让一切变得更有效率,更加美好,在这个进化的道路上,没有终点,更没有设计师。

  《自下而上》读后感(六):得到解读

  amp;lt;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改变我们思维方式的书。作者试图扭转人类的一种惯性思维:世间很多东西不是领袖,神灵,经过顶层设计得来的,而是自下而上的演化和涌现出来的。 一、生命是一个可以存盘的游戏。 达尔文提出:生物是从一个简单的小细胞自己摸索演化,直到进化成人。就像打游戏一样,每通过一关保存一些进化基因,直到变成今天的大boss。 二、婚姻并不是一个神圣的选择。 一夫一妻从来不是神圣的道德,而是一次理性的选择。 1、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上来了。劳动分工细化了大家不用群居而生了 2、随着人类商品交易的扩大。社会形成了平等的意思。大家更倾向于变成独立的个体,家庭。 3、武器威力越来越大。当个体的暴力影响变小。 其实所谓道德,只不过是反过来追加认可那些已经达成底层社会共识的习俗,如今社会的底层架构又发生了变化,也许未来一夫一妻制可能还会发生变动。 三、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乱哄哄的村委会。 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从上而下主观做决定的,而是从下而上,由每一个内部成员一起决定的。 <金句> 只明白一个真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找到使用真理的方式。

  《自下而上》读后感(七):奇迹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自下而上的演变

  这是一本颠覆常识的书。把以前认为对的,符合常理的观点改变了。用一句烂大街的话来讲,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再加上不能完全证伪性的这一苛刻标准,这也许就是另一个错误,当然,更可能的是另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真理”——演变才是造成现在这一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不是上帝或者英雄或者天才。一切的发生都会是必然的,当然,这又是另一个悖论了。

  一、道德、文化、社会的演变

  这些都是虚构的现实,所以它们不是唯一不变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定下来的规律,其实都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一脉相承的源头就在于此。

  二、基因的演变

  自私的基因是为了生存,从而使被当作载体的我们有了存活的外挂———但这是相互的。 因为被当作载体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更有其他现存于世的生物。也许,当都灭亡的时候,它会寻找其他的载体。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被生物性控制的原因,因为这本就是我们被创造或者说是演化到现在的原因。互为因果的二次混沌系统。

  三、婚姻的演变

  从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是必然的。所以,这就给了低价值的男性和高价值的女性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好的选择。至于以后怎么样,也许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也许会有更多的选择,谁知道呢?因为每个人都有掀桌不干的权利。

  四、经济、技术、创新的演变

  经济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这是必然的。但能不能在这个好中搭上顺风车,又是偶然的。只能加大概率,但不能确定百分之百,因为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带来的只能是保守下的衰落,这是与生物性相悖的。

  技术与创新都是必然会到来的,就如人的本性一般,只有交换才能带来改变,试错是演变的唯一途径,当追求的是确定性时,面临的只能是死亡。

  五、教育的演变

  教育的最大错觉在于是为了更好的被利用,而不是自我的学习成长,与“君子不器”完全相违背。造成了教育有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由其本来的性质决定的。

  对于下一代的教育,要从基因上给予一定的基础,然后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使孩子更加适应这个社会,形成自己的思考,不器于物。

  六、经济的演变

  由上至下的最大弊端在于有利益结合部,而由下至上的利益结合部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因为最大的利益就是自身。

  股票与区块链不是同一种行当,但在股票已经处于领先的情况下,区块链属于一块未被充分开发的地域。就如银行一般,藏富于民只能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因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情况下,只有通过扩大自身的利益结合部才是最优选择。

  七、演变还是演化?

  作者演变的观点本质上有种宿命论的即视感。而这一观点的难点在于用自己的语言理解了各种事件的发生,可证实不可证伪就是它最大的弊端。对于以前的例子谁也无法否认,但导致的原因真正是什么只可以听一家之言了。因为结果已经出来,在认知偏差确认偏误的作用下,原因在于自己想要的那个。

  但,自下而上的演变试错却是目前对于个体而言最有效的方法论。虽然,时势造英雄,英雄出现的必然性是可以预知的,不过,谁来当这个英雄才是对于个体来说努力或者奋斗或者坚持的意义。

  不管怎样,未来必定会越来越好,这是必然可见的。演变或者演化其实也是一种力量,一种大势所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机会。也许会更好,但不会比这更差了。要么死,要么奔走在路上,除此之外没有第三种选项。这也是演变的意义。

  而这一切都有可能是错的。

  《自下而上》读后感(八):只明白一个真理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找到使用真理的方式。

  生命是一个可以存盘的游戏

  我们以前固有的认为:生命是由上帝、女娲等主宰创造出来的。我们生存的环境需要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刚刚好,让我们有水可以喝;需要黄赤交角让地球有四季的变化;需要臭氧帮我们阻隔有害的射线;需要感谢每一处都恰到好处的出现才有了人……当什么都要感谢的时候,我们只能感谢上帝,认为是它创造了我们。达尔文提出:“生物是从一个简单的小细胞自己摸索、演化直到进化成人。”就像打游戏一样,每通过一关保存一些进化基因,直到变成今天的大BOSS。不要认为宇宙很神奇、生命很神奇,只要试错的机会足够多,出现的生命就足够惊艳。我们是自下而上一点点演化出来的。

  婚姻并不是一个神圣的选择

  同样我们固有的认为: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是天经地义的道德标准。实际上婚姻也是自下而上逐渐演化形成的。一夫一妻从来不是神圣的道德,而是一次理性的选择。

  最开始的人们群居而生,那时的首领有很多的妻子。后来经过三个底层原因,才转变成今天的一夫一妻制:

  1. 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上来了,劳动分工细化了,大家不用群居而生了。

  2. 随着人类商品交易的扩大,社会形成了平等的意识,大家更倾向于变成独立的个体家庭。

  3. 武器威力越来越大,单个个体的暴力影响变小。

  其实所谓道德,只不过是反过来追加认可那些已经达成底层社会共识的习俗。如今社会的底层架构又发生了变化,也许未来一夫一妻制可能还会发生变动。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乱哄哄的村委会

  你以为大脑是一个独立的领导,单独决定着你的行为?其实不然,大脑也是自下而上的产物。比如说有一种大脑疾病,叫做“异己手综合症”,简单说就是你的手不受大脑的控制了。有可能右手往杯子里倒水,左手就把水倒掉。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脑里有一部分断掉了。

  这就像是一个吵吵闹闹的村委会,平时要做出什么决议,都是大家凑在一起开会,最后达成平衡,输出一个平均值。但如果什么东西断了,那就相当于有一个村民没有参加村委会,它就会做出一些不代表本村的怪事出来。

  《自下而上》读后感(九):让万物演变

  本书围绕着演变展开,演变(evolution)本意为“渐次展开”,作者核心观点即万事万物都是演变的,是渐进的、必然的、不可抵挡的。我们的历史太过强调设计、指导和规划,太少关注演变。 本书作者马特·里德利,是我见过的知识面最广、最博学的人。他从宇宙、道德、生命、基因、文化、经济、技术、思想、性格、教育、人口、领导力、政府、宗教、金钱、互联网16个层面,揭示了“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一、宇宙的演变 作者提到了给予他本书的灵感的一个古罗马时期的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他坚持理性主义、物质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由精神,但却无法解释人类明显存在的自由意志。而任性地提出,原子必定是偶尔不可预料地偏离,因为神祇命令他们这样做。这就是后文经常提到的“卢克莱修式偏离” 这种偏离一直存在,启蒙运动就一次次地展现出这种折中模式:从上帝手里夺回一座城池,却仍然坚持上帝永远把持着城池以外的地方。 二、道德的演变 道德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彼此调整行为的偶然副产品。一种以规律为基础的成因,时间和空间内化在我们的体验过程当中 三、生命的演变 本章围绕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释了:生物在互相竞争中分化繁殖,足以累积产生形式与功能相适应的复杂器官,无需任何人事先在思想上理解其原理。 四、基因的演变 生命在于利用信息消耗能量,从混乱中制造局部秩序,逆转(至少局部的)朝着无序混乱(也即熵)状态漂移的能力。有三种特别的分子形式,对折三种能力至关重要:储存信息的DNA、制造秩序的蛋白质、充当能量交换平台的ATP。 正如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非常棒,值得一读)中所说:理解生物体的唯一方法是,把它们看成是不可避免死亡的暂时性载体,其用途是有效的保护写在DNA中的数字序列,使之永存不朽。是基因的自私,促成了生物个体的无私(蜜蜂自杀式地去蛰威胁蜂巢的动物,为了自己的蜂巢而死,好让基因活下去) 科学家发现,生物体中有很大一部分DNA从未录成蛋白质,要解释这些盈余DNA的方法,就是把它们看作寄生虫,往好了说,也无非是没害处也没用的乘客,蹭了其他DNA创造的生存机器的便车。从反面看,进化生物学家瑞安·格雷戈里说的很精彩“任何人要是认为自己能为人类基因组里的每一个字母分配功能,都该好好想想,为什么洋葱的DNA需要5倍与人类的DNA“ 细菌对于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因为它们通过自然选择出现了生存机制。所以说,对抗微生物、癌症的战斗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演变军备竞赛” 五、文化的演变 有这样一条生态铁律:赤道附近的物种多,但活动范围小;两极附近的物种少,但活动范围大。于此相同,语言多样化随维度降低的程度,跟物种多样性随维度降低的程度几乎一样。 人类革命的的标志性特点不是文化,因为从传统通过学习代际传承这层意义上来说,许多动物都有文化,标志性的特点是文化的累积,也即增加创新却又不丢失原有习惯的能力,这是一轮非常缓慢的积累式文化。 基因的变化是文化变迁的后果。一个习惯经环境的力量,被特定部落偶然采纳,有可能足以选择出让部落成员更擅长说话,交换,规划和创新的基因。(比如乐器变化很欠是彻底的创新,而是其他乐器改良带来的后裔。音乐的演变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演变的一个特点,是它能产生事后回想起来有意义的变化模式,但当初看不出一丁点有意识设计的端倪。 规模经济说城市的人口规模每翻一倍,人均基础设施成本就降低15%。人类通过对概念的组合和重新组合来进行创新,网络越大越密集,冒出来的创新就越多。 六.经济的演变 本章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核心。亚当斯密具体论述的演变概念的实质,就是这种秩序和复杂性的区中心化分散的产生。熊彼特将经济变化,称为产业突变的过程,他认为经济体就像生态系统,生存斗争使得企业和产品互相竞争,有所改变。 那该如何解释创新呢?因为解释需要无所不知,也就是把四处分散的知识加以集中。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创新,我们只能说,每当人们可以自由交换的时候,他就会神秘出现。 七.技术的演变 本章以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为中心。 发明是一种演变现象,只要到了该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必然会被发现和发明。所以会出现“趋同演变”的等效现象:不同的地方都出现了 对特定的问题的相同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技术形成了类似生物实体的自主性,布莱恩阿瑟认为,技术在摄取、发散能量维持自身的同时 ,有着自组织, 实际上能够复制繁殖 ,还能对环境做出响应和适应 ,故此,有资格说它是活的生物体。所以可以这么说,是创新的浪潮将我们携卷而走,而不是我们推动创新的浪潮。所以对技术下禁令是没有用的。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对专利的怀疑 态度,但在我看来,对专利的保护完全持否定态度并不可取,保护专利应有的是期限。 八、思想的演变 巴鲁赫斯宾诺莎,对思想持有更为激进和演变的观点,他发现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欲望 ,却忽视了决定欲望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度,不超过山顶 滚下的石头 对自己运动的控制度。 安东尼达马西奥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思想,为身体而存在,参与讲述身体各种各样的故事,推动这一故事优化生物体的生命。 这些都是与萨姆哈里斯得出的“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的相同结论。因为思想和意图来自我们并不知晓的背景原因,而对这些背景原因 ,我们不能施加有意识的控制。正如生物学家安东尼卡什摩尔所说的,任何行动 ,不管看起来多么自由, 都仅仅反映了在该行动之前不足一微秒的短短 瞬间有机体的遗传和环境的历史。 所以,接受事实吧,我们无非是大脑的神经信号,再复合 我们遭受的多重影响所形成的。 但有一些相容论者提出,源自身体的无意识自由, 本身就是意志的源头,“只要爱着身后的提绳,木偶就是自由的” 九、性格的演变 (说个题外话 ,在这章里我看到了一个以前看到过的例子,但二者的结论截然相反,却都似乎言之凿凿,未免觉得有点好笑) 这香的意思就是,性格、智力和性取向都是遗传决定的。我对这章的结论持保留态度吧 十、教育的演变 这张先谈了 谈学校的本质,学校本质上是一个高度专制强调教化的地方。公共教育的目的是,把不守纪律的孩子变成讲究纪律的公民 ,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而非满足个人的需求。所以福斯特教授提出,应建立私立为主 ,国家为辅的教育体系。 而国有化教育的真正悲剧在于它看不到创新,长期担任美国教师联盟主席的阿尔伯特说,是时候承认公立教育的运作 就像计划经济了。 下面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设想,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自发产生,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 长大,可参照蒙特梭利学校。我十分期待这一天的来临 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他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也是宣传和灌输的工具 ,是精神上的专制枷锁。 我们应该做的是,政治家和教师主动让最合适的做法自然涌现 并发展,国家充当推手 ,而不是一昧的发号施令,鼓励学生学习 ,而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想些什么 ,最热心学习的人成为系统的主人, 而非仆人,让教育自由的发展 十一、人口的演变 作者在这章痛批了优生学,认为这是为杀人辩白,人口爆炸的解决方案是绿色革命和人口结构的转型 。这是自发现象,人口增长 趋缓是渐进的自发的计划外现象, 因为变得更富裕、 更健康、更城市化、更自由,接受了更多的教育,人们开始组织规模更小的家庭。 十二、领导力的演变 面对自然不可抗拒的必然性,领导者获得了太多光彩。孟德斯鸠认为,人类仅仅是附带现象 ,历史是由更普遍的原因推动的。(作者在这里竟然提到了中国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为它具有自发性质) 人类历史上的沧海巨变 ,他们都是其他事情的偶然副产物。全市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约翰麦基是自由市场力量的坚定支持者, 他认为自由市场的力量能瓦解社会的不平等 ,使社会扁平化 。他认为企业并不是一台真正的机器 ,而是一套相互依存、不断发展 、有着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系统的构成部分。 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威廉伊斯特利说,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国家力量不受约束 ,而贫困群众没有权利。正如哈耶克认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是社会摆脱贫困的途径。 十三、政府的演变 究其本源,政府是公民之间执行公共程序的一种安排。当人口达到特定规模,政府会以收取保护费 组织的形式自发出现。(对,就是帮派)凯文威廉姆森就认为,政府最开始就是收取保护费的黑手党,垄断暴利,抽取租金,保护自己的公民不受外人掠夺。是自然出现的。 政府演变的下一阶段是走向国际化,有权决定人们生活诸多方面的跨国官僚机构的发展 ,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道格拉斯卡斯韦尔在政治的没落及民主自由的开始中说,精英弄错了 ,因为他们无休止的追求 通过设计实现掌控,这个世界只有靠着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才能得到最佳的组织,公共政策的失败根植于规划者对细意设计过分有信心。(这是对美国的现状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十四、宗教的演变 神明通过对适应人类本性的某些方面来不断演变,宗教是在文化实验里对变异加以选择,不断试错所得的结果,是自发现象。 作者对宗教的一个理解 十分有趣,他认为,宗教们无法证伪,借助权威,还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就连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未来 将导致危险的全球变暖理论,也带上了些许宗教色彩。 十五、金钱的演变 作者在开篇就说明,金钱必须由政府垄断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一个国家不靠金本位,不靠中央银行,不靠最终贷款人不需要太多监管的货币, 也能够运行稳定。 作者在这里举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例子,他认为这次危机是信用系统受自上而下的干预所触发的。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一样 ,直接原因是资产价格 ,尤其是楼价,的过度泡沫吹破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压低利率,承托股市,在网络泡沫吹破以后挽救华尔街的政策(格林斯潘对策),是官方主动鼓励 不负责任的放贷。 3所以打破政府的垄断货币印刷发行权至关重要,如果政府确定自己的货币是最优秀的货币, 他就不应该害怕竞争。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货币为什么不可以竞争呢?加密货币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十六、互联网的演变 互联网是无设计、无意的、 不可测地逐渐形成的。独裁者们喜欢类似于广播和电视这种发起方少接收方极多的通信技术,电话和互联网 这样的多对多技术却削弱而非加强的了专制政权。互联网是一股个人解放的力量。 史蒂文约翰逊说,和定义了数字时代的许多奠基技术一样 ,互联网来自分散的科学家、程序员、爱好者向整个世界免费分享及智力劳动成果的过程, 而且将继续受此过程的塑造。米尔顿弗里德曼也说,我认为互联网将成为削弱政府角色的一支主要力量,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 ,并且很快就会开发出来, 那就是可靠的电子货币。 接着作者介绍了区块链和比特币,正如纳西姆塔勒布说的,比特币是一场伟大事业的开始 ,让货币脱离政府之手,这是一件必要且势在必行的事情。而区块链,它能从根本上让社会变得更分散。 以上就是16个维度的演变。进展顺利的事情 ,大多是无意偶得,搞砸的事情,却大多是有意为之。那些心怀伟大计划的人,会为众生带来痛苦和磨难。(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挺偏激的) 不管怎么说 ,让万物自然演变吧。

  《自下而上》读后感(十):让万物演变

  本书围绕着演变展开,演变(evolution)本意为“渐次展开”,作者核心观点即万事万物都是演变的,是渐进的、必然的、不可抵挡的。我们的历史太过强调设计、指导和规划,太少关注演变。 本书作者马特·里德利,是我见过的知识面最广、最博学的人。他从宇宙、道德、生命、基因、文化、经济、技术、思想、性格、教育、人口、领导力、政府、宗教、金钱、互联网16个层面,揭示了“The Evolution Of Everything” 一、宇宙的演变 作者提到了给予他本书的灵感的一个古罗马时期的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他坚持理性主义、物质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由精神,但却无法解释人类明显存在的自由意志。而任性地提出,原子必定是偶尔不可预料地偏离,因为神祇命令他们这样做。这就是后文经常提到的“卢克莱修式偏离” 这种偏离一直存在,启蒙运动就一次次地展现出这种折中模式:从上帝手里夺回一座城池,却仍然坚持上帝永远把持着城池以外的地方。 二、道德的演变 道德是人类成长过程中彼此调整行为的偶然副产品。一种以规律为基础的成因,时间和空间内化在我们的体验过程当中 三、生命的演变 本章围绕查尔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阐释了:生物在互相竞争中分化繁殖,足以累积产生形式与功能相适应的复杂器官,无需任何人事先在思想上理解其原理。 四、基因的演变 生命在于利用信息消耗能量,从混乱中制造局部秩序,逆转(至少局部的)朝着无序混乱(也即熵)状态漂移的能力。有三种特别的分子形式,对折三种能力至关重要:储存信息的DNA、制造秩序的蛋白质、充当能量交换平台的ATP。 正如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这本书非常棒,值得一读)中所说:理解生物体的唯一方法是,把它们看成是不可避免死亡的暂时性载体,其用途是有效的保护写在DNA中的数字序列,使之永存不朽。是基因的自私,促成了生物个体的无私(蜜蜂自杀式地去蛰威胁蜂巢的动物,为了自己的蜂巢而死,好让基因活下去) 科学家发现,生物体中有很大一部分DNA从未录成蛋白质,要解释这些盈余DNA的方法,就是把它们看作寄生虫,往好了说,也无非是没害处也没用的乘客,蹭了其他DNA创造的生存机器的便车。从反面看,进化生物学家瑞安·格雷戈里说的很精彩“任何人要是认为自己能为人类基因组里的每一个字母分配功能,都该好好想想,为什么洋葱的DNA需要5倍与人类的DNA“ 细菌对于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因为它们通过自然选择出现了生存机制。所以说,对抗微生物、癌症的战斗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演变军备竞赛” 五、文化的演变 有这样一条生态铁律:赤道附近的物种多,但活动范围小;两极附近的物种少,但活动范围大。于此相同,语言多样化随维度降低的程度,跟物种多样性随维度降低的程度几乎一样。 人类革命的的标志性特点不是文化,因为从传统通过学习代际传承这层意义上来说,许多动物都有文化,标志性的特点是文化的累积,也即增加创新却又不丢失原有习惯的能力,这是一轮非常缓慢的积累式文化。 基因的变化是文化变迁的后果。一个习惯经环境的力量,被特定部落偶然采纳,有可能足以选择出让部落成员更擅长说话,交换,规划和创新的基因。(比如乐器变化很欠是彻底的创新,而是其他乐器改良带来的后裔。音乐的演变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演变的一个特点,是它能产生事后回想起来有意义的变化模式,但当初看不出一丁点有意识设计的端倪。 规模经济说城市的人口规模每翻一倍,人均基础设施成本就降低15%。人类通过对概念的组合和重新组合来进行创新,网络越大越密集,冒出来的创新就越多。 六.经济的演变 本章以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核心。亚当斯密具体论述的演变概念的实质,就是这种秩序和复杂性的区中心化分散的产生。熊彼特将经济变化,称为产业突变的过程,他认为经济体就像生态系统,生存斗争使得企业和产品互相竞争,有所改变。 那该如何解释创新呢?因为解释需要无所不知,也就是把四处分散的知识加以集中。我们永远无法预知创新,我们只能说,每当人们可以自由交换的时候,他就会神秘出现。 七.技术的演变 本章以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为中心。 发明是一种演变现象,只要到了该来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必然会被发现和发明。所以会出现“趋同演变”的等效现象:不同的地方都出现了 对特定的问题的相同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技术形成了类似生物实体的自主性,布莱恩阿瑟认为,技术在摄取、发散能量维持自身的同时 ,有着自组织, 实际上能够复制繁殖 ,还能对环境做出响应和适应 ,故此,有资格说它是活的生物体。所以可以这么说,是创新的浪潮将我们携卷而走,而不是我们推动创新的浪潮。所以对技术下禁令是没有用的。 在这里,作者提出了对专利的怀疑 态度,但在我看来,对专利的保护完全持否定态度并不可取,保护专利应有的是期限。 八、思想的演变 巴鲁赫斯宾诺莎,对思想持有更为激进和演变的观点,他发现人意识到了自己的欲望 ,却忽视了决定欲望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度,不超过山顶 滚下的石头 对自己运动的控制度。 安东尼达马西奥阐述了类似的观点:思想,为身体而存在,参与讲述身体各种各样的故事,推动这一故事优化生物体的生命。 这些都是与萨姆哈里斯得出的“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的相同结论。因为思想和意图来自我们并不知晓的背景原因,而对这些背景原因 ,我们不能施加有意识的控制。正如生物学家安东尼卡什摩尔所说的,任何行动 ,不管看起来多么自由, 都仅仅反映了在该行动之前不足一微秒的短短 瞬间有机体的遗传和环境的历史。 所以,接受事实吧,我们无非是大脑的神经信号,再复合 我们遭受的多重影响所形成的。 但有一些相容论者提出,源自身体的无意识自由, 本身就是意志的源头,“只要爱着身后的提绳,木偶就是自由的” 九、性格的演变 (说个题外话 ,在这章里我看到了一个以前看到过的例子,但二者的结论截然相反,却都似乎言之凿凿,未免觉得有点好笑) 这香的意思就是,性格、智力和性取向都是遗传决定的。我对这章的结论持保留态度吧 十、教育的演变 这张先谈了 谈学校的本质,学校本质上是一个高度专制强调教化的地方。公共教育的目的是,把不守纪律的孩子变成讲究纪律的公民 ,这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而非满足个人的需求。所以福斯特教授提出,应建立私立为主 ,国家为辅的教育体系。 而国有化教育的真正悲剧在于它看不到创新,长期担任美国教师联盟主席的阿尔伯特说,是时候承认公立教育的运作 就像计划经济了。 下面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设想,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教育自发产生,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中 长大,可参照蒙特梭利学校。我十分期待这一天的来临 教育也是一把双刃剑,他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也是宣传和灌输的工具 ,是精神上的专制枷锁。 我们应该做的是,政治家和教师主动让最合适的做法自然涌现 并发展,国家充当推手 ,而不是一昧的发号施令,鼓励学生学习 ,而不是告诉他们应该想些什么 ,最热心学习的人成为系统的主人, 而非仆人,让教育自由的发展 十一、人口的演变 作者在这章痛批了优生学,认为这是为杀人辩白,人口爆炸的解决方案是绿色革命和人口结构的转型 。这是自发现象,人口增长 趋缓是渐进的自发的计划外现象, 因为变得更富裕、 更健康、更城市化、更自由,接受了更多的教育,人们开始组织规模更小的家庭。 十二、领导力的演变 面对自然不可抗拒的必然性,领导者获得了太多光彩。孟德斯鸠认为,人类仅仅是附带现象 ,历史是由更普遍的原因推动的。(作者在这里竟然提到了中国改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为它具有自发性质) 人类历史上的沧海巨变 ,他们都是其他事情的偶然副产物。全市公司的创办人之一 约翰麦基是自由市场力量的坚定支持者, 他认为自由市场的力量能瓦解社会的不平等 ,使社会扁平化 。他认为企业并不是一台真正的机器 ,而是一套相互依存、不断发展 、有着多重利害关系的复杂系统的构成部分。 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威廉伊斯特利说,贫困的真正原因是,国家力量不受约束 ,而贫困群众没有权利。正如哈耶克认为个人权利和自由是社会摆脱贫困的途径。 十三、政府的演变 究其本源,政府是公民之间执行公共程序的一种安排。当人口达到特定规模,政府会以收取保护费 组织的形式自发出现。(对,就是帮派)凯文威廉姆森就认为,政府最开始就是收取保护费的黑手党,垄断暴利,抽取租金,保护自己的公民不受外人掠夺。是自然出现的。 政府演变的下一阶段是走向国际化,有权决定人们生活诸多方面的跨国官僚机构的发展 ,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 道格拉斯卡斯韦尔在政治的没落及民主自由的开始中说,精英弄错了 ,因为他们无休止的追求 通过设计实现掌控,这个世界只有靠着自下而上的自发过程才能得到最佳的组织,公共政策的失败根植于规划者对细意设计过分有信心。(这是对美国的现状的一个很好的解释) 十四、宗教的演变 神明通过对适应人类本性的某些方面来不断演变,宗教是在文化实验里对变异加以选择,不断试错所得的结果,是自发现象。 作者对宗教的一个理解 十分有趣,他认为,宗教们无法证伪,借助权威,还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就连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未来 将导致危险的全球变暖理论,也带上了些许宗教色彩。 十五、金钱的演变 作者在开篇就说明,金钱必须由政府垄断是没有任何理由的。一个国家不靠金本位,不靠中央银行,不靠最终贷款人不需要太多监管的货币, 也能够运行稳定。 作者在这里举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例子,他认为这次危机是信用系统受自上而下的干预所触发的。和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一样 ,直接原因是资产价格 ,尤其是楼价,的过度泡沫吹破了。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压低利率,承托股市,在网络泡沫吹破以后挽救华尔街的政策(格林斯潘对策),是官方主动鼓励 不负责任的放贷。 3所以打破政府的垄断货币印刷发行权至关重要,如果政府确定自己的货币是最优秀的货币, 他就不应该害怕竞争。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货币为什么不可以竞争呢?加密货币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十六、互联网的演变 互联网是无设计、无意的、 不可测地逐渐形成的。独裁者们喜欢类似于广播和电视这种发起方少接收方极多的通信技术,电话和互联网 这样的多对多技术却削弱而非加强的了专制政权。互联网是一股个人解放的力量。 史蒂文约翰逊说,和定义了数字时代的许多奠基技术一样 ,互联网来自分散的科学家、程序员、爱好者向整个世界免费分享及智力劳动成果的过程, 而且将继续受此过程的塑造。米尔顿弗里德曼也说,我认为互联网将成为削弱政府角色的一支主要力量,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 ,并且很快就会开发出来, 那就是可靠的电子货币。 接着作者介绍了区块链和比特币,正如纳西姆塔勒布说的,比特币是一场伟大事业的开始 ,让货币脱离政府之手,这是一件必要且势在必行的事情。而区块链,它能从根本上让社会变得更分散。 以上就是16个维度的演变。进展顺利的事情 ,大多是无意偶得,搞砸的事情,却大多是有意为之。那些心怀伟大计划的人,会为众生带来痛苦和磨难。(其实我觉得这句话挺偏激的) 不管怎么说 ,让万物自然演变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