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9 21: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的读后感10篇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是一本由陈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一):童书,每人心中的一粒种子

  自从生完孩子后,经常与一些父母讨论给孩子选书买书的事情,渐渐的我们又一次扎进了童书的世界里。我们常常笑言,“真是奇怪原本孩子们看的书,却必须由父母来挑选。”虽然我们自身都经历孩童时代,现如今却偶尔的难免产生理偏差。我们精心挑选的书,孩子未必都喜欢;或是孩子爱不释手、要我们反复讲读的童书,父母却体会不出书里的乐趣在哪里。长大成人的我们,还能懂得孩子的世界吗?而好的童书作者是否正如周作人所言“是诗人,也是一个永久的孩子”?

  陈赛一定是非了解父母的这种困惑,以她多年的童书阅读经验整理出一本童书世界里的指南针——《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陈赛在书中将那些经典的或是感动过她的童书,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对作者的采访等各方面进行阐释,让人对童书的理解不再单纯停留在奇妙情节或是天马行空的想像中。童书,原来并不仅仅指“童年看的书”,每一次读童书都是一次与童年时光相聚。父母从童书里发现的那些关于人生的答案,还有父母从童书里能带给孩子的不同启发,哪些值得推荐的书单,都包含在这本“指南针”里。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曾说过,“没有详细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就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通过陈赛整理的“背景介绍”,对于童书的真正含义便多了一层理解。

  在这本书中陈赛所列举的那些童书故事里,都略带一些感伤的基调在里面。死亡、失败悲伤,这些同样存在于童书中。而童书正是在过滤真实生活中的那些琐碎,让读童书的人认识困境,却不被困境所围困,排除掉困境后,生活中的那些美好宁静都悄悄浮现。童书,有着一种高超平衡技巧,让悲观乐观完美融合在一起。就如罗尔德·达尔想告诉小小读者的那样,“困境中的挣扎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但如果一个人逃避,而勇敢直面这些难以预料、经常是不公平的困境,他最终能克服所有的障碍获得胜利,或者说幸福。”如何去理解童书里那些关于悲伤的话题,在这本书里给出了具体又详细的解释

  《小王子》,一本被无数次解读的经典,关于这本书的意义陈赛说是没有答案。可是她在书中将这个故事与圣—埃克苏佩的故事放在一起,关于玫瑰关于小狐狸,还有那场战争,这背后同样有着迷人忧伤的故事,真实与虚构的两个故事交叠出我们对于生命甚至是命运思索

  那位创作了彼得兔的波特小姐,曾分析兔子们的骨骼结构肌肉运动。她用科学常识来进行绘画,用画画取悦自己,又用超凡的商业头脑经营她的绘本生命。《花生》充满着荒凉的基调,却又用幽默感动着人。“绘本界的毕加索”莫里斯·桑达克说童年的真相是一个噩梦。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林格伦说“死亡与爱,是身为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年纪都必须体验的两件事。”面对这么沉重的话题,“需要艺术提升与唤醒”。看过这些与童书交织着的故事,我们更懂得了童书的意义。每一个故事的背后,从来不是作者的灵感突然来袭那么简单

  关于人生,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生存的智慧”还是“思辨的智慧”?在越来越务实的今天,原本该读童书的孩子们奔波在各式的兴趣班,仍旧爱读童书的成年人需要躲闪着他们诧异目光。然而我们知道,读童书并不是一种无聊的消遣啊。那里有着感动我们的瞬间,有美丽的图画引领着艺术的启蒙,精挑细选的童书指引着迷津,带领我们进入童书的魔幻世界。

  柳田邦男说过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也告诉过我们“要生存下去的话,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写在童书之中了。”而这,也正是《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想告诉我们的,童书,就像埋进我们内心里的一粒种子,它在悄悄发芽成长陪伴我们以最好的姿态面对人生中的所有问题。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二):半个策划编辑要说的话

  虽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卖瓜的没有说自己的瓜不好的,但是你我大家都心知肚明,瓜的质量事实上参差不齐的,但这书确实真的的确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好吃的瓜,真的。

  为什么说我是半个策划编辑呢呢?接手这本书是因为我休了一个长长的产假刚回到工作岗位(不是我们社福利好,是我辞职回家带娃了~),而同事小姜要去休产假。任何一个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半路接手一本你不了解的书并且要负责它的下厂印刷、上市前后的事情有多么痛苦,尤其是还需要销售渠道介绍这本书。前面两次都是同事代讲,但这种事情你不能总是麻烦别人,对不对,那会儿我真的想死。因为我能做的无非两种,或者因循前面的人总结出来的东西,但那样总是让人觉得很无力,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或者从头来过,像自己走过前面的审校过程一样,逐字逐篇阅读,费事费时。偏偏我是最不喜欢无力感的,加上文字编辑敏敏一直在跟我说,看的时候有多感动,终审老师赞不绝口与提前预定,还有其他同事的交口称赞作为一个孩子妈妈,我决定自己看一遍。我想,我应该永远都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庆幸。除了不会错过一本好书,不会耽误一本好书,可能这也决定了我要为这本书做些什么。编辑的热情,在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的时候,便不可抑制地爆发了。

  必须得承认,这书读下来感觉相当好。作者陈赛的文笔非常之流畅而且动人,她把自己多年来对童书的思考集合到一起,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近距离体察童书作者,理解作者的故事和故事形象背后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在创作时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的感情,了解作者创作的原因目的,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画,为什么画这些,以及为什么……而这些之后,就是对童书的深入导引,作者带我们像孩子一样,阅读世界经典童书、绘本。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们眼里的世界是这样的,是这样看周围的人和物的,而不是那样的,至少跟成人世界的完全不同。在中国,大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来,去评判甚至否定孩子。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是弱者。虽然我们现在都在标榜,一切为了孩子,但这样扪心自问,你是真的看到并且懂得孩子的感受么?我看不尽然

  作为孩子正处于童书阅读年龄的妈妈,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包括我看到过的朋友圈的发行推广,很多路子都是先感动父母,然后再引导父母去买书。确实,这是必要的,毕竟掏钱的是父母,这也说明父母在某些层面需求跟孩子是相通的。但真的买回去给孩子读,我有时候觉得读得懵懵懂懂,因为你不是真的懂童书的作者跟他所创作的这本书。而这样,也会影响亲子阅读的质量。看完陈赛的书,我的这种感觉越发明显,真的,很多绘本我之前真的只是表面的理解与感动。我也知道了,真的看懂了童书跟作者,那种感觉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就好像,之前我是戴着毛玻璃做的眼镜走亲子阅读的路,而现在,我的眼镜变成了高清的镜片,还是防蓝光的。

  看完这本书后,我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单,给我的孩子,也是给我自己。之前,同事一直对我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很不可理解,就像我告诉她的,动画片很好看,书也一样,真的,不骗你们。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三):半吊子的诚意感动了谁?

  (那些说我这篇书评“没用”的同道,如果你是读者,我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是本书的编辑,不如在评论说说我哪一条说得不对了?或许你们为这本书做了很多工作,但褒奖不是努力了就理应获得,而是要沿正确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形成被认可成果才能获得。) 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点,本书豆瓣评分9.0。 我是在三联书店看见这本书的,码洋只余2本,一本拆开作试读。我大概翻了翻,感觉不错,就买了。 仔细一读,我的总体评价是,这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尽管她原本可以被做得更好。 本书最显著的问题是印刷质量。显而易见的是不同页码间墨色深浅不一,有偏色的情况。更加深刻的是彩印的线数不够。本书插图众多,而且内容多为对童书(大多数为绘本和插画)的介绍,引用了许多图片,彩印线数不够,直接导致图片呈现质量不佳;彩色文字部分有套色不齐、晕色和毛边的现象。这一现象甚至累及封面成本不是这么个省法。这种做法让我想起“童书妈妈三川玲”那个团队操作模式,不知道本书策划是否有她们参与其中。 图片质量不佳,除了彩印线数不够外,图源质量不稳定也是要因之一。试想,如果图源就未达到印刷用标准,机宣印也救不回来。图源不佳,说明出版方并未拿到原图,甚至某些图片的使用是否符合著作权人的要求,也是存疑的。 尽管书中图片较多,然而纸张厚度略欠,读时很容易被背面的内容干扰。虽然说可以在设计选择更厚一点的纸张,但那会增加书的厚度(进而增加仓储物流压力),目前的选纸虽不是最完美,但也还可以接受——然而减弱整书的精致程度就是不可避免的。其实,既要增加纸张克数,又要不增加书的厚度,办法是很多的,只看你愿不愿意去想办法,愿不愿意去做。 美术设计方面,有点小家子气。想看看是谁设计的,结果版权页上什么也没有。之前我抱怨《与手枪的不幸相遇》版权页上对于出版参与人员只写了责任编辑的名字,而这本书什么人的名字也没有。也许这本书是无性繁殖的吧。(哦,原来都在护封上,看来编辑是不知道图书馆把书上架时是会取掉护封的。) 美术设计的小家子气,首先体现在扉页和章节页的粉红竖条纹上,和封面实在不搭。其次是篇目名采用的居然是老掉牙的姚体。字体使用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本书使用的字体过多,有时候一页上有5种字体,而且它们放在一起也不和谐形式的问题大略如上,是比较容易发现的。内容上的问题就隐藏得比较深了。 作者陈赛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这倒让我想起《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出过的一系列书,我读过其中一本《年夜饭的艺术》。编者来到5个城市,每个城市选择20家餐厅,每家餐厅以一道招牌菜为采访对象,以此切入传统风格与创新。虽也是一篇篇文章的合集,但因其主题明确,结构统一,图片精美,成书的层次自然就高些。 本书细细读来,我感觉也是随笔集。为什么要说“感觉”呢?因为作者没有介绍成书的来龙去脉。无论从书名、序(当然序可以不承担这个功能)、目录上,你都无法了解成书的肇始与经过,自然也难以了解作者写作的目的与心得。本书也没有前言或后记,用作附录的是一些手记。我顿时有种感觉:这是作者写的童书相关文章的合集,按文章主题粗略分了类,不好分类的,就以附录形式放在书末。换言之,本书结构不完整,欠缺很多要件;出版方是不知道这本书缺这些要件呢,还是知道而特意没去张罗;无论哪一种,都说明出版方的心态行为都过于随便。(写到这儿我真想把《一九〇六:英伦乡野手记》摔在她们脸上见贤思齐一下) 种种迹象表明,这本集子是道大杂烩,没有甄别与选择,下文提到的文章内容上的薄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本书非常不幸,我是接着辛德勇教授的《中国印刷史研究》后面看的。辛教授的这本书被评为“中国印刷史研究的总批判与总吐槽”,全书都在客观陈述、周密举证、谨慎推理。与之相对,本书行文的随意与零散,简直辣眼睛。即使是第一部分关于大师级童书作家的内容,也没有对其生平与主要成就提纲挈领的介绍。完全就是把以前写的文章原封不动地收进来,没有任何为本书这一汇编作品进行的删改和增补。不同文章间体例风格不一,很多关键信息没有交代,读来一头雾水;主题浅尝辄止,剖析流于表面,更多的是情感的堆积与素材的罗列;文中引用的一些材料也很少起到画龙点睛的功用,恰恰反映了作者写作时主旨不明确,认识不深刻。以上症状在不同篇目里轻重程度不一,以第一部分为例,写林格伦的那一篇是相对而言最好的,我从中感到了作者表达冲动;但也只是及格而已。 话说要介绍大师级童书作家,拟定哪些人为写作对象,不是该好好推敲一下么?至少通过前言后记有个交代吧。然而并没有。因为作者现在就写了这么几个人,所以就是他们几个啦。呵呵。 编校错误自然也是避免不了的,而且都非常低级,低级到校对软件发现不了,只能人工校对的程度。比如: 第66页,图片下面的4行内容,应是图注,被误排为正文;最后一行后,漏掉了一个空行。 第109页,最后1自然段的第1句,有语病。 第168页,这篇文章是介绍马特·德拉培尼亚的一本童书,但通篇没有讲这本书的书名是什么,也不知道作者是哪国人,书出版于哪一年。童书版本信息不全的问题贯穿本书始终,只不过在这一篇文章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说明作者和编者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一节。 第235页,作者小传第4行,病句。 这本书的内容有没有可取之处?有的。本书可以归入索引型书籍中,早年我看过《书商的旧梦》《生涯一蠹鱼》,就是介绍图书的索引型书籍,前文提到的《年夜饭的艺术》,也可看做餐厅的索引书。索引书的重要任务就是提供信息,这一点本书根本没有完成。有的文章配了作者小传,大部分没有;有的图片有出处,大部分没有;大部分文章没有由来(是书评、采访手记、纪念文章),没有写作时间;各篇文章的排序遵照什么原则,是作家生年、国别、领域、风格,还是本书作者写作时间?换句话说,作者和编者知道什么叫汇编作品吗? 写到此处,我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杨义先生选评的《鲁迅作品精华(选评本)》;该书是再版,杨先生根据近年鲁迅研究的新成果,几乎重写了所有点评文字。而本书的出版,文字方面很可能没有在原文基础上做任何改进。一想到让一群不懂书、不尊重读者的人来生产图书,无人限制他们的无知与狂妄,还任由他们通过营销毁灭读者对“好书”形态和标准的感知,我不由得从心底感到可悲、可怕。 因此,惩罚性地给出一星。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四):阅读,是为了建构孩子的未知世界

  文/R郭郭

  一个孩子最初的阅读,先从撕不烂的布书开始,再到文字极少的图画书,然后过渡到文字多于图画的程度,最后就是与成年人一样的文本阅读的模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阅读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场攻坚战,长期的坚持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爱去阅读,没有经过图画书的洗礼,怎么会一下子爱上他们认为枯燥的文本呢?童书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最先接触的,一定是指引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大人们,陈赛的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带着我们成年人来了一场童书大揭秘,引领我们认知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童书,解剖关于童书中鲜为人知的秘密。

  俄罗斯文化大师德·谢·利哈乔夫说过:“要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定要了解它的创作条件,创作目的,画家的个性以及时代特点。”作者陈赛对于童书进行了一场类似剖析艺术作品的解读,不是停留在文本和插画的表层,而是更深刻地从童书作者的背景介绍、创作情境、画面、光线、色彩、材料、基调等方面进行解读,这为喜爱给孩子阅读的大人们提供了一个拓展阅读的机会,我们可能都知道那些童书的名字和名气:《小王子》、《柳林风声》、《野兽国》、《长袜子皮皮》……但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一本书的背后故事,才能让我们更贴近他们。在阅读中,大人们的作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传播器,更应该给孩子们表达蕴藏在故事中的那一种情感和隐喻。不要害怕孩子们听不懂,在孩子们古灵精怪的脑袋里面,能够容纳的思想比我们想象当中要大得太多。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提倡亲子阅读,这不仅拉近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让大家在阅读中寻找一种成长的乐趣。在阅读陈赛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误区,我觉得在童书里,似乎只有文字的部分才是重要的,不知道原来对于孩子来说,插图的部分占有的地位和文字是同等的重要,当孩子还不懂得认知文字的时候,他们完全是靠童书中的插图和大人们对于故事的解读来认识一本书的,孩子们虽然不识字,但他们对于线条和颜色以及图形并不陌生。孩子利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体验来阅读一本书,慢慢地加深记忆,从而内化成为自己与世界共处的方式。

  我们对于教育和表达,一直存在着这种焦虑,我们一心只想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正面美好形象传达给孩子们,害怕负面情绪会伤害孩子的内心。而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告诉我们两点道理,第一,童书世界里面不只是有真善美,还有伪恶丑。当我们还在担忧黑暗、死亡、感伤、恐惧……这些可怕的负面情绪给孩子会带来伤害的时候,世界上那些童书的作者和插画师告诉我们,“童话并不只是教化真善美,而是直面人生的真相”,孩子们在童书中感受到的那些负面情绪的表达,也是学习认识世界和懂得接受事物多面性的一种方法,毕竟教会孩子真实的人生,比给他们虚构一个完美的囚笼更加重要。

  阅读,是为了建构孩子心中的未知世界,请保护孩子旺盛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是我从陈赛这本书中学到的第二点道理。玩对于孩子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大人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如何引导以及怎么做,我想这是很多人一直想要得到的答案。阅读童书吧,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从童书中去发现孩子世界中的游乐方式,这比单纯用电子产品或是电视动画吸引孩子更加有趣。孩子们的阅读是为了建构内心的世界,让内心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得到一种良好的链接,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精神独立的人格。而成年人阅读童书,那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归,可能是为了重温童年时代,或者也可能是为了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甜蜜。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五):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2017-10-13 23:58 · 字数 1353 ·

  听说人生中有三次读童话故事书的机会~

  第一次是童年。记忆中,童年的那本书因为父母之间的一个玩笑被撕烂了~~记忆中还有灰姑娘的小高跟呢,特别可惜。那是童年记忆中唯一的一本童话故事书。

  第二次是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可能因为童年缺失了太多美好的故事,所以给姑娘买了好多好多的绘本故事呢,还有那种可以在故事书里玩游戏的小设置,读起来就更有趣味了哈哈~

  第三次就是人之将死,会带来难得的慰藉。

  所幸的是,我实实在在地拥有第二次读童话故事书的机会。昨天看《红酒烩鸡》时,其中有一段提到,主人公亨利在纠结如何告诉小女孩自己才是她的亲生父亲时,另外一位父亲提到,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童话故事在这里成了链接大人的世界和小孩的世界的桥梁,恰到好处。我想这也是我和姑娘之间最享受的一种相处方式了。

  今天在回福州的路上车子抛锚,进了修理厂。看着小姑娘一脸好奇,我和她说:“你看,马达先生的汽车修理厂开业了呢,他正在用千斤顶要给我们换轮胎。”(注:马达: 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姑娘马上兴致大起,“妈妈,这和故事里一样的!”维修大概持续了半个小时,小姑娘一直趴在车窗上看着维修工人来来去去~ 没有丝毫急躁。

  我很庆幸,我和她共读了不少故事书呢~和现实联结,又有一定的距离,让她拥有一种非大人的眼光去诠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真好~ 童年本该如此。

  今天因为姑娘生病,我们共读了不少《小熊的学校》系列~这个系列的作家赋予了每个故事一个温馨的结局。讲的是一个纯真浪漫的姑娘身上的故事,调皮捣蛋,任性,敢于追求敢爱,浑然天真的形象。

  “我们的心不容易被触动,但孩子会。”《小熊学校》利哭哭笑笑,吵吵闹闹,日子一个个晃悠悠的过去,有时候平淡无奇,有时候又好像很奇幻,不是《哈利 波特》那种奇幻,而是一个小孩子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随处可见的幸福——只要你愿意睁开眼睛观察,那种幸福仿佛天然中藏着魔法的火花。

  比如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东西,大家一起穿漂亮的衣服,干活,做糕点,种西红柿,各种无所事事和漫无目的的玩耍。最打动我的,应该是杰琪很用心很努力地对待了她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

  印象中比较深的是,小熊很认真的准备了一场运动会比赛,结果在靠近终点的时候摔跤了,哥哥们回头,抬着她一起穿过了终点线。她种西红柿的时候,每天去照料他们,下雨的时候都不舍得离开,又是遮风又是挡雨,还为西红柿向老天爷祈祷~ 那样子真是很可爱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共读了越来越多的童话故事,所以总是会特别想留住孩子的这一片天真无暇,会想着去成全她的童话世界,在那儿有公主,有戴着项链的美人鱼,有一起为小动物搭家的积木王国......会想着保护这样一个世界,当你自顾自的跳舞,当你抱着娃娃哄着她睡觉,当你用童话故事里的伙伴和我对话时~ 当你对这世界上的一切充满好奇心的时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小熊的学校中,又一次小熊问哥哥们,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在各种天马行空后,哥哥说,就这样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很好。小孩和大人之间谈幸福,小孩子未必能懂大人的点,听说这则故事写在东海岸大地震之后,正因为经历了大灾大难,日常中的美好才更加弥足珍贵。

  总之,我还在探索中~谁知道我还能收获什么呢~期待ing

  但是我知道,长大后的我,除了喜欢童话故事本身的绚丽色彩,还喜欢~每个作家的隐喻,在似懂非懂中,构成了一个特别的世界~纯真而美好

  记:十月份第五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六):阅读童书,可让人生重聚【蜡翼·札记】

  5p 生命归根结底不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而是人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人被抛入这个世界,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以行动赋予生活以意义。

  7p 活在“观念”之中的人,意识不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那些荒唐的编号。他们把具体问题抽象化、理论化,以致模型变得比现实更重要,最终以僵固的心灵去看待一切存在的事物。

  9p 评判别人之前,先评判自己。

  10p 渴求他人崇拜,等于不是为自己而活。

  12p 探索也应追随直觉。

  22p 我看不出什么理由,常识不能比多愁善感更能激发对美的更健康的欣赏。

  23p 因为耐心和等候,我的故事终于圆满。

  28p 我们大部分都谙熟失败,而非成功,刻薄得以彼此折磨为乐。

  34p 把一副人生烂牌打得风生水起、妙趣横生,别管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39p 绘本是儿童在视觉艺术上最初的启蒙。画画是孩子天然的表达方式。

  46p 爱丽丝在兔子洞的冒险其实是一种身份的追寻,找出自己是谁,在哪里,以及如何融入一个诡异的世界。

  48p 在孩子眼中,大人之所以显得丑陋,是因为他们总是的往上看,而没有几张脸经得起这种视角的检验。

  51p 大人如果真相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是跪着生活一个星期,他就会知道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人高马大、高高在上的大人的地盘上是一种什么感觉。

  61p 全世界的布尔乔亚就像西西弗斯推石上山那样,在权利斗争、装点门面的日常需求、小规模的胜利与中等规模的挫折之间无尽循环。

  62p 现代人过着一种平庸的生活,充满了陈词滥调,但这种平淡无味的日常生活呈现出深刻的矛盾、暧昧和复杂的意味。所谓激情、崇高、永恒,都与他们无关,他们向生活寻求的,只是维持、安全和不确定……

  70p 幽默不是讽刺去,也不应该是尖刻的,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忧伤和温暖——“别逗我了,我满眼都是泪水”。

  78p 孩子们无礼、粗暴但也可爱。即使在最可怕的命运面前,也有欢笑的能力。

  98p 我喜欢去墓地里散步,读一读墓碑上的文字,就会觉得内心非常安静。

  102p 比起语言的隐喻,视觉的隐喻形式更敏锐、生动和丰富,甚至超越眼睛的界限,进入心灵更深刻的范畴。

  107p 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模式识别”的能力——当我们制造一个隐喻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不仅物与物之间有相似性,人的不同感知与心理层面之间也有相似性。

  107p 隐喻绝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一种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我们大量的思维和推理是以这种类比的方式展开的,并由此衍生出各种语境的交换与思想的交流,使我们得以学习、交流、发现和创造。

  117p 做一个小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安静不容易,交朋友不容易,不知道该如何融入,融入哪里。很多时候,儿童会觉得自己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了解这里的规则,只有你不明白。

  118p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感官无时无刻都在为日常的经验所磨损,微现实的逻辑所桎梏,被隐秘的恐惧所封锁,我们一个劲儿地为世界何以如此寻找解释,却在寻找的过程中失去了欣赏欣赏与感受惊奇的能力。有时候,只有在为孩子所写的故事里,才能找回那种属于自然和原始的感受力。

  140p 人生而孤独我,无法改变,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享受美好的事物,比如森林里长长的漫步、捡蘑菇,朋友做的一顿饭……

  141p 聪明的文字和漂亮的绘图未必造就最好的书。真正造就好书的往往是一个聪明的想法。

  145p 友谊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最好的友谊就是让一个人自由地做自己。但是,友谊也会逝去,你只能学会接受。

  170p 有时候,如何看世界,是得有人教的。

  185p 如果说母亲的职责是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安全感,父亲则是以一种“建设性破坏”的方法,为孩子的生活注入不可预知性?不稳定性和挑战性——陪他们玩闹、探索、见识外面的世界。

  189p 创造不光有乐趣,更多的是挫折感,而这才是失败的价值——除非你一次次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尝试,重新思考,重新检查问题,否则无法获得成功。

  191p 失败是成长的跳板,绝非愚蠢的证据。不问东问西,追根究底,是一种更简单的过日子的方法。

  191p 首要关注点是学习,而不是成功或失败两分法;无论对错,帮助拓展现有知识与技能范围的信息才是需要关注的。

  196p 孩子开始上学后,对结果的关心逐渐取代对过程的好奇。因为他们发现大人(尤其是老师)都更喜欢答案,而不是问题——在大多数场合,提问都被视为是对权威的挑战(或者无知的表现),鼓励提问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放下权力和控制,这对成年人来说很不容易,所以能容忍就已经很不错了。

  215p 观察的艺术,必须以“专注”为基础,这是一种很简单的实践——留意新事物,积极寻找差异。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

  215p 观察力最有效的训练之一就是记笔记。无论走到哪里,随身带一支笔,一个本子,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就会丰富许多。很多念头一闪而过,只有用笔才能记录下来,有些事情只有用笔写下来,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

  259p 悲伤的结束,并非关系的终结,而是关系的重建。

  306p 睡前故事是一种仪式,反映出父母的双重愿望:一方面他们希望把故事当作一种镇静剂,靠它将精力充沛、好奇心旺盛的孩子变成安静的、昏昏欲睡的小动物,训练他们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时又希望这些故事的魔力能让他们心醉神迷,并由此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情感。

  309p 在童话里,你经常能看到美与恐怖以一种古怪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美是抽象而富有想象力的,恐怖则是具体而生动的,“黑暗中的火光”是“点燃”力量的最佳比喻。

  311p 父母不应当向孩子阐释童话,因为任何的解读都会破坏童话的魅力机制,剥夺了孩子成功应对一个困境的良好感觉。

  313p 资本主义的寓言——残酷竞争导致的赢家通吃逻辑,而我们似乎看不到救赎的希望。

  318p 夜间恐惧最好的解毒剂不是通过哭闹要求父母介入,而是坚忍地退到童话的想象世里,独自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情绪。

  323p 在识字之前,孩子是天然的图像阅读者,一流的图画书为孩子的审美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分。但绘本所开辟的视觉探索绝不仅限于审美的层面,而是更加丰富多元的层面上。正是通过图像,孩子理解故事所设定的世界,他们通过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与身体语言阅读角色的情感互动。还有幽默感,就视觉的幽默而言,没有比绘本更多样化的表现媒介了,温柔的、机智的、风趣的、闹剧的……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七):给自己一个重读童书的机会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柳田邦男

  我们都知道,每本书都有其被创作出来的理由与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很明显,就是它的书名——关于人生,人们所知道的一切都应当来自童书。

  什么是童书?

  童书的定义是基于幼儿及儿童阶段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编辑、审订、发行的纸制或电子版文化读物的统称。其实,说直白点,童书就是为儿童创作的书。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观点有些过于夸大童书的重要性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童书只是我们小的时候启蒙的时候看的书,而当我们长大后,基本便很少再回头去翻看那些童书了。明明长大后就基本不去触摸童书,又怎么能说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人生的一切都是源自童书呢?

  作者陈赛其实原本也和我们保有着同样的想法,“以前,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

  不过如今的陈赛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因为他们更有耐心,也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作为一名童书作家,陈赛清楚地知道,每一本优秀的童书,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其实都是作者在用更妥帖的方式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

  然而父母们往往并不能明白个中深意,也就无法将这些饱含深意的养分传达给孩子。这本书向父母们引介了最优秀的童书,还在父母与童书作者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帮助父母们看懂童书、读懂故事,构建亲子共读第一步。

  只有读懂童书,读懂绘本,读懂孩子,我们才知道如何把世界介绍给孩子,才知道如何让孩子与世界的相遇更美好。

  是了,人们在长大的途中,一直在不断地失去着一些很珍贵的东西,而陈赛从童书阅读中找到了一

  个重回新奇世界的入口,从《小王子》到《花生》,从《野兽国》到《长袜子皮皮》······

  童书保留着最简单直白的眼光、最朴素真挚的道理,以及最细腻温暖的情感。陈赛用优美的笔触记录了这一段旖旎的阅读经历,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回童真与快乐,并提供心灵的滋养。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如果第一次你没有机会,第二次请不要再错过,第三次希望你依然保有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八):童书,带给我们的大小世界

  文/文小妖

  儿时陪伴我最久的童书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那时的想法最单纯,思绪总是随着字面上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喜欢灰姑娘、豌豆公主那样的大团圆结局,也会为小人鱼牺牲自我而变成玫瑰色的泡沫而耿耿于怀到至今。

  再大一点,读王尔德的童话,读出了一种莫名的隐隐作痛,却无法说出“痛”的理由。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原来世界并不像童话世界里那般美好。再后来,很少再读童书,因为傲娇的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读一点“大人”的书,才不会显得很幼稚。

  直至怀孕后,重拾童书,发现童书为我的世界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很多时候,我觉得,童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更像是写给大人看的。这几天,读陈赛的《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我更肯定了这个想法的同时,也对童书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和《新知》杂志编辑,许是因为职业的敏感和惯性,书中,陈赛不仅深入地对很多著名的童书进行了细致的解析,她还对该书的作者也进行了深挖(甚至进行了采访),陈赛借着对童书的感悟以及童书作者的经历告诉大人们如何去了解孩子。

  丹麦教育家格龙维曾说过,“我们没办法把老年的整齐和严肃、智慧和谨慎灌输给小孩子,实际上却只是拿着死亡和老年的衰弱移到他们的心灵和肉体里去,我们将多少儿童的活力全部毁坏了。”

  童心最难得,但是在经历了许多苦难以后,依然还能保持一颗童心更是难能可贵。很多经典童书作家显然已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抛开了大人的身份,站在孩童的角度,或是努力回忆自己孩童时期的经历和感受来为孩子发言、引路。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感受和感觉,诚如罗尔德·达尔所说的,“大人如果真想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跪着生活一个星期,他就会知道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人高马大、高高在上的大人的地盘上是一种神秘感觉。”他们用笔下最浅显的故事和色彩丰盈的插画将智慧和哲理蕴含其中,等待孩子们去发掘。他们用最温和、婉转的方式教会孩子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好与坏。

  与此同时,陈赛对童书的热爱,也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对童书如此执着,甚至不惜花大量的时间来考证、分析,并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许多人眼里,童书应该是为孩子服务的,孩子最有发言权。大人来对童书品头论足,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然而,读完《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也就能明白陈赛写此书的目的了。

  龙应台先生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到自己给儿子安安选择童书的小片段,让人读懂了母亲对孩子选择书本的担忧。不是不能读,只是在什么阶段给孩子读适合他的,能帮助他成长的童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今,面对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的童书,让孩子们无法辨别书的好坏,稍有不慎,可能有样学样,误入歧途。因此,大人就成了为孩子的童书把关的关键,也是他们在阅读中的引导者。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里面所出现的很多童书,能看出陈赛选书时的用心和诚意。每本童书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孩子看到的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故事情节和色彩艳丽的插画,而大人要看到的则是隐藏在故事背后所发生的一切。因此,在童书中,大人能看到大世界,小孩能看到小世界,每个年龄段在童书中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很喜欢书中引用了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的那句话,“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病、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刻意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对此,我深以为然。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九):童书,叫我怎能不爱你?

  文/心婧如水

  公众号:珞珈小径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柳田邦男

  这是我第二次开始读童书。也是在第二次读童书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来自童书》。

  每个人读这本书都有自己的方式,我更愿意把这本书当作给儿子挑选童书的一个索引,当作了解童书的一个窗口。

  我们为什么喜欢童书?

01 童书很美

  它们用最简洁的图案,滋润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简洁但不简单的线条,明丽的色泽,刻画出一个个小小灵魂内心的世界。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十):人的一辈子有3+1次读童书的机会

  偶然看到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书名很特别,随手翻看了一下。在书首页,看到作者陈赛写的序“置身时间之外”。 序言节选: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 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写过一本叫《时间心理学》的书,专门谈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如何决定了他/她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他/她 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孩子体验时间的方式其实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它哪儿也不去。所以,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 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因为他们更有耐心,也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为了找回我的天真,我的好奇心,我的想象力,还有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我决定读一读这本不是童书的童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