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10篇

2018-03-10 21: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10篇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是一本由陈赛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一):半个策划编辑要说的话

  虽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卖瓜的没有说自己的瓜不好的,但是你我大家都心知肚明,瓜的质量事实上参差不齐的,但这书确实真的的确是个非常非常非常好吃的瓜,真的。

  为什么说我是半个策划编辑呢呢?接手这本书是因为我休了一个长长的产假刚回到工作岗位(不是我们社福利好,是我辞职回家带娃了~),而同事小姜要去休产假。任何一个做过编辑的人都知道,半路接手一本你不了解的书并且要负责它的下厂印刷、上市前后的事情有多么痛苦,尤其是还需要销售渠道介绍这本书。前面两次都是同事代讲,但这种事情你不能总是麻烦别人,对不对,那会儿我真的想死。因为我能做的无非两种,或者因循前面的人总结出来的东西,但那样总是让人觉得很无力,我连自己都说服不了;或者从头来过,像自己走过前面的审校过程一样,逐字逐篇阅读,费事费时。偏偏我是最不喜欢无力感的,加上文字编辑敏敏一直在跟我说,看的时候有多感动,终审老师赞不绝口与提前预定,还有其他同事的交口称赞,作为一个孩子妈妈,我决定自己看一遍。我想,我应该永远都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而庆幸。除了不会错过一本好书,不会耽误一本好书,可能这也决定了我要为这本书做些什么。编辑的热情,在遇到自己心仪的书的时候,便不可抑制地爆发了。

  必须得承认,这书读下来感觉相当好。作者陈赛的文笔非常之流畅而且动人,她把自己多年来对童书的思考集合到一起,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近距离体察童书作者,理解作者的故事和故事形象背后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在创作时正在或者曾经经历过的感情,了解作者创作的原因目的,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画,为什么画这些,以及为什么……而这些之后,就是对童书的深入导引,作者带我们像孩子一样,阅读世界经典童书、绘本。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们眼里的世界是这样的,是这样看周围的人和物的,而不是那样的,至少跟成人世界的完全不同。在中国,大人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来,去评判甚至否定孩子。这样对孩子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是弱者。虽然我们现在都在标榜,一切为了孩子,但这样扪心自问,你是真的看到并且懂得孩子的感受么?我看不尽然

  作为孩子正处于童书阅读年龄的妈妈,在给孩子选书的时候,包括我看到过的朋友圈的发行推广,很多路子都是先感动父母,然后再引导父母去买书。确实,这是必要的,毕竟掏钱的是父母,这也说明父母在某些层面需求跟孩子是相通的。但真的买回去给孩子读,我有时候觉得读得懵懵懂懂,因为你不是真的懂童书的作者跟他所创作的这本书。而这样,也会影响亲子阅读的质量。看完陈赛的书,我的这种感觉越发明显,真的,很多绘本我之前真的只是表面的理解与感动。我也知道了,真的看懂了童书跟作者,那种感觉是多么的酣畅淋漓。就好像,之前我是戴着毛玻璃做的眼镜走亲子阅读的路,而现在,我的眼镜变成了高清的镜片,还是防蓝光的。

  看完这本书后,我列出了一个长长的书单,给我的孩子,也是给我自己。之前,同事一直对我跟孩子一起看动画片很不可理解,就像我告诉她的,动画片很好看,书也一样,真的,不骗你们。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二):人的一辈子有3+1次读童书的机会

  偶然看到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书名特别,随手翻看了一下。在书首页,看到作者陈赛写的序“置身时间之外”。 序言节选: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 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终结,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写过一本叫《时间心理学》的书,专门谈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如何决定了他/她看待事物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他/她 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孩子体验时间的方式其实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它哪儿也不去。所以,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 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因为他们更有耐心,也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为了找回我的天真,我的好奇心,我的想象力,还有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我决定读一读这本不是童书的童书。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三):阅读,是为了建构孩子的未知世界

  文/R郭郭

  一个孩子最初的阅读,先从撕不烂的布书开始,再到文字极少的图画书,然后过渡到文字多于图画的程度,最后就是与成年人一样的文本阅读的模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阅读的培养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场攻坚战,长期的坚持才能够收到理想效果。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爱去阅读,没有经过图画书的洗礼,怎么会一下子爱上他们认为枯燥的文本呢?童书不仅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最先接触的,一定是指引孩子们爱上阅读的大人们,陈赛的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带着我们成年人来了一场童书大揭秘,引领我们认知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童书,解剖关于童书中鲜为人知秘密

  俄罗斯文化大师德·谢·利哈乔夫说过:“要理解一件艺术作品,一定要了解它的创作条件,创作目的,画家个性以及时代特点。”作者陈赛对于童书进行了一场类似剖析艺术作品的解读,不是停留在文本和插画的表层,而是更深刻地从童书作者的背景介绍、创作情境画面光线色彩材料、基调等方面进行解读,这为喜爱给孩子阅读的大人们提供了一个拓展阅读的机会,我们可能都知道那些童书的名字名气:《小王子》、《柳林风声》、《野兽国》、《长袜子皮皮》……但只有当我们深入了解一本书的背后故事,才能让我们更贴近他们。在阅读中,大人们的作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文字传播器,更应该给孩子们表达蕴藏在故事中的那一种情感和隐喻。不要害怕孩子们听不懂,在孩子们古灵精怪的脑袋里面,能够容纳的思想比我们想象当中要大得太多。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提倡亲子阅读,这不仅拉近了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让大家在阅读中寻找一种成长的乐趣。在阅读陈赛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之前,我一直有一个误区,我觉得在童书里,似乎只有文字的部分才是重要的,不知道原来对于孩子来说,插图的部分占有的地位和文字是同等的重要,当孩子还不懂得认知文字的时候,他们完全是靠童书中的插图和大人们对于故事的解读来认识一本书的,孩子们虽然不识字,但他们对于线条颜色以及图形并不陌生。孩子利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体验来阅读一本书,慢慢地加深记忆,从而内化成为自己与世界共处的方式。

  我们对于教育和表达,一直存在着这种焦虑,我们一心只想把积极健康向上的正面美好形象传达给孩子们,害怕负面情绪伤害孩子的内心。而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告诉我们两点道理,第一,童书世界里面不只是有真善美,还有伪恶丑。当我们还在担忧黑暗、死亡、感伤恐惧……这些可怕的负面情绪给孩子会带来伤害的时候,世界上那些童书的作者和插画师告诉我们,“童话并不只是教化真善美,而是直面人生的真相”,孩子们在童书中感受到的那些负面情绪的表达,也是学习认识世界和懂得接受事物多面性的一种方法,毕竟教会孩子真实的人生,比给他们虚构一个完美的囚笼更加重要。

  阅读,是为了建构孩子心中的未知世界,请保护孩子旺盛的好奇心以及探索世界的积极性,这是我从陈赛这本书中学到的第二点道理。玩对于孩子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任务,而我们大人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如何引导以及怎么做,我想这是很多人一直想要得到的答案。阅读童书吧,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从童书中去发现孩子世界中的游乐方式,这比单纯电子产品或是电视动画吸引孩子更加有趣。孩子们的阅读是为了建构内心的世界,让内心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得到一种良好链接,从而能够更好地培养精神独立人格。而成年人阅读童书,那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回归,可能是为了重温童年时代,或者也可能是为了享受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甜蜜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四):对的时间遇到这本书

  前天跟一位老人讨论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到底是带他出去见见世面重要,还是怎么样,我突然特有主张地声明,我觉得还是带他多读读书,让他拥有一个富足的童年。老人说其实动画片很形象啊,比起读书有什么差别?除了对眼睛不好。动画片是二度创作的成品,我认为还是读书更容易唤醒孩子的求知欲。

  老人沉默了,幸好他还没用读书无用论来与我争论,我得承认很多人都持有这种观点。甚至我曾经也觉得读书对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并无明显的帮助。可是我喜欢读书,并这些年做了一些坚持,虽然算不上精读,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一些沉淀,《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认同。

  通过我陪孩子一起读到很多我不曾知道的童书类型,我现在越来越明白,童书是打开一个孩子心灵窗口的神秘钥匙。尤其是一些优秀的童书,透着思考和探究或许在读过的书里可以找到自己人生旅程里非常重要的兴趣职业,甚至性格参考。

  那么在难得可贵的童年时光里,该读哪些书呢?我想如果你有幸读到这本书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作者陈赛在书中也推荐了诸多优秀的书单,而且把有些的读物里精彩之处做了部分展示,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我和孩子一起看过的一些书《小王子》《洞》《小熊的梦想》等,但比起作者列出的更多优秀书单,我更确认了读得太少。

  亲子阅读的互动使得跟孩子的交流自然平等。孩子喜欢家长也容易发现他的思路走向,完全跟生活里的谆谆教诲是不一样的,你不会主动端起家长的架子居高临下或者不知不觉中居高临下的姿态。因为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你和孩子都是读者,角度不同才有可能碰撞出火花,你才明白孩子是那样思考和汲取所谓的知识经验,这样就给你平时跟孩子交流提供了参考。

  关于亲子共读,我认为很重要的是选书和读懂,孩子在更小年龄时喜欢反复阅读,而你眼中所谓的经典未必在孩子那里能够得到及时的共鸣。所以我并不强调一定要读经典,但对于经典自己先读,启发式地亲子共读或许可以收到不错的阅读体验。但有些经典童书并非限于孩子阅读,有时作为家长读来可能都需要思考才得到更好地阅读体会。因此当你决定开展亲子阅读时,一定要准备好重复,和花样。真正引导孩子对读书发生兴趣,这样才可能在更远的将来介绍他读到更多经典童书。因此《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这本书里所提到的大部分经典童书我是没读到的,起初有种误导孩子的错念,似乎要否定之前的努力和成效,但是,冷静下来,没有阅读基础,直接读经典或许是起点高,但我更愿意让孩子读到更多乐趣,经典童书带给读者做不同的思考,这对认识世界和认识生命都有很大帮助,因此读书是要不断获取不同的阅读体验,而不限于获取更多知识。

  所以此刻阅读到这本书《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便是那么好我提供了孩子到10岁左右的好书单。因此阅读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便是深感庆幸,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书,帮助我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五):童书,带给我们的大小世界

  文/文小妖

  儿时陪伴我最久的童书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那时的想法最单纯,思绪总是随着字面上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喜欢灰姑娘、豌豆公主那样的大团圆结局,也会为小人鱼牺牲自我而变成玫瑰色的泡沫而耿耿于怀到至今。

  再大一点,读王尔德的童话,读出了一种莫名的隐隐作痛,却无法说出“痛”的理由。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原来世界并不像童话世界里那般美好。再后来,很少再读童书,因为傲娇的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读一点“大人”的书,才不会显得很幼稚。

  直至怀孕后,重拾童书,发现童书为我的世界开启了另一扇大门。很多时候,我觉得,童书不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更像是写给大人看的。这几天,读陈赛的《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我更肯定了这个想法的同时,也对童书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和《新知》杂志编辑,许是因为职业的敏感和惯性,书中,陈赛不仅深入地对很多著名的童书进行了细致的解析,她还对该书的作者也进行了深挖(甚至进行了采访),陈赛借着对童书的感悟以及童书作者的经历告诉大人们如何去了解孩子。

  丹麦教育家格龙维曾说过,“我们没办法把老年的整齐和严肃、智慧和谨慎灌输给小孩子,实际上却只是拿着死亡和老年的衰弱移到他们的心灵和肉体里去,我们将多少儿童的活力全部毁坏了。”

  童心最难得,但是在经历了许多苦难以后,依然还能保持一颗童心更是难能可贵。很多经典童书作家显然已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抛开了大人的身份,站在孩童的角度,或是努力回忆自己孩童时期的经历和感受来为孩子发言、引路。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感受和感觉,诚如罗尔德·达尔所说的,“大人如果真想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跪着生活一个星期,他就会知道小小的孩子生活在人高马大、高高在上的大人的地盘上是一种神秘感觉。”他们用笔下最浅显的故事和色彩丰盈的插画将智慧和哲理蕴含其中,等待孩子们去发掘。他们用最温和、婉转的方式教会孩子们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好与坏。

  与此同时,陈赛对童书的热爱,也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对童书如此执着,甚至不惜花大量的时间来考证、分析,并以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许多人眼里,童书应该是为孩子服务的,孩子最有发言权。大人来对童书品头论足,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然而,读完《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也就能明白陈赛写此书的目的了。

  龙应台先生在《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写到自己给儿子安安选择童书的小片段,让人读懂了母亲对孩子选择书本的担忧。不是不能读,只是在什么阶段给孩子读适合他的,能帮助他成长的童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今,面对林林总总,数不胜数的童书,让孩子们无法辨别书的好坏,稍有不慎,可能有样学样,误入歧途。因此,大人就成了为孩子的童书把关的关键,也是他们在阅读中的引导者。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里面所出现的很多童书,能看出陈赛选书时的用心和诚意。每本童书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孩子看到的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故事情节和色彩艳丽的插画,而大人要看到的则是隐藏在故事背后所发生的一切。因此,在童书中,大人能看到大世界,小孩能看到小世界,每个年龄段在童书中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很喜欢书中引用了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的那句话,“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病、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刻意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对此,我深以为然。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六):给自己一个重读童书的机会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柳田邦男

  我们都知道,每本书都有其被创作出来的理由与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这本书想表达的东西很明显,就是它的书名——关于人生,人们所知道的一切都应当来自童书。

  什么是童书?

  童书的定义是基于幼儿及儿童阶段生理心理发育特点,编辑、审订、发行的纸制或电子版文化读物的统称。其实,说直白点,童书就是为儿童创作的书。

  有人可能觉得这个观点有些过于夸大童书的重要性了,因为我们都知道,童书只是我们小的时候启蒙的时候看的书,而当我们长大后,基本便很少再回头去翻看那些童书了。明明长大后就基本不去触摸童书,又怎么能说人们所知道的关于人生的一切都是源自童书呢?

  作者陈赛其实原本也和我们保有着同样的想法,“以前,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

  不过如今的陈赛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因为他们更有耐心,也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作为一名童书作家,陈赛清楚地知道,每一本优秀的童书,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童话故事,其实都是作者在用更妥帖的方式向孩子介绍这个世界。

  然而父母们往往并不能明白个中深意,也就无法将这些饱含深意的养分传达给孩子。这本书向父母们引介了最优秀的童书,还在父母与童书作者之间架起一个桥梁,帮助父母们看懂童书、读懂故事,构建亲子共读第一步。

  只有读懂童书,读懂绘本,读懂孩子,我们才知道如何把世界介绍给孩子,才知道如何让孩子与世界的相遇更美好。

  是了,人们在长大的途中,一直在不断地失去着一些很珍贵的东西,而陈赛从童书阅读中找到了一

  个重回新奇世界的入口,从《小王子》到《花生》,从《野兽国》到《长袜子皮皮》······

  童书保留着最简单直白的眼光、最朴素真挚的道理,以及最细腻温暖的情感。陈赛用优美的笔触记录了这一段旖旎的阅读经历,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寻回童真与快乐,并提供心灵的滋养。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如果第一次你没有机会,第二次请不要再错过,第三次希望你依然保有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七):置身时间之外

  文/陈赛

  前不久,我看了一部叫《心灵病房》(Wit)的电影,讲一位学识渊博、不近人情的英语文学教授维维安,穷其一生钻研英国17 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道恩关于死亡的诗词。有一天她突然被诊断为末期卵巢癌,从此必须每天在病床上毫无尊严地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病痛和医生的冷漠令她备受折磨。直到最后,她的老师爱弗斯教授来看她时,她像个脆弱的孩子一样向教授倾诉自己的痛苦。教授将她抱在怀里,想给她念一首道恩的诗,但她拒绝了。于是,老师又拿出一本《逃家小兔》,轻轻地念道:

  “从前有一只小兔想逃家……”

  最后,维维安安静下来,在老师的怀中沉沉睡去。

  归家、离家、归家,是小兔子对生命的遐想,也是生命最真实的轮回。在一位学者人生最后的时光里,面对死亡带来的种种恐惧和忧伤,却是这样一本小小的绘本,给了她最纯粹的平静、安宁,

  以及抚慰。

  日本儿童文学家柳田邦男说:“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

  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

  其实,人生这三次读童书的机会,说起来都与时间有着莫大的关系—事关生命的开始与终结,唤醒的是我们生而为人最根本的生之困惑与死之焦虑,逼迫我们从日常琐事的生存模式中跳出来,重新对生命中的轻重缓急进行排序。

  我们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写过一本叫《时间心理学》的书,专门谈一个人对时间的认识如何决定了他/她看待事物和生活的角度,也决定了他/她

  的生活。

  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孩子体验时间的方式其实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对成年人来说,时间像一支箭,始终指向一个方向;孩子们的时间却像一个圆圈,它哪儿也不去。所以,我们的时间高效却贫乏,而孩子的时间虽然没什么效率可言,却是开放的,充满了可能性—万物都是惊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世界每天都焕然一新,闪闪发亮。

  我觉得真正优秀的童书作家对于这一点体会极深。比如一本叫《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的日本绘本,讲一个5 岁的小姑娘第一次独自上街买东西的故事。就在离家几步路远的一个街口小店,她一路走过去,却是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不亚于一场辉煌的冒险,因为她所遭遇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意外,都闪耀着新奇和初次体验的光芒。人生所有的第一次不都是如此吗?

  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也被童书吸引,大概也与这种置身于时间之外的感觉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我自己,每次重读《柳林风声》或者《小熊维尼》时,都会觉得是从岁月那里偷回了一点点时光。百亩林里从来不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次平凡的远征,在森林里四处串门,被莫须有的长鼻怪吓得魂飞魄散……这样的慢慢悠悠、磨磨蹭蹭、无所事事对成年人而言未免过于奢侈,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再自然不过的生活态度。

  以前,我总以为童年是一个阶段,一段不成熟的时光,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生做准备。只要我足够努力,就会变得睿智、强大,可以洞悉人生的意义。但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失去而不是不断获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失去天真,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失去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也许比我们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也更懂得生活的艺术,因为他们更有耐心,也更忠于自己的本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前不久,我遇到瑞典的著名童书作家乌尔夫·尼尔松先生。他60 多岁了,跟弟弟一起来中国旅行,北京只是中转站,他们真正的目的地是蒙古希拉穆仁草原,因为他们听说那里天大地大、白云碧

  草、风景壮阔。

  我问他:“通常这种旅行都是跟妻子一起,不是吗?”

  他若有所思地说:“当你60 多岁的时候,可能也会愿意跟你的弟弟一起去一个遥远的国家走走,作为一种人生重聚的方式。”

  我想,阅读童书也可以作为一种人生重聚的方式吧。隔着二三十年的时光,和自己内心那个10 岁的孩子重聚,试着用他/她的时间重新度量人生,用他/她的时间眼睛重新打量世界—那种对世界尚

  且充满温柔、善意和期待的目光。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八):童书,叫我怎能不爱你?

  文/心婧如水

  公众号:珞珈小径

“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我们都会出乎意料地从童书中读到许多可以称之为新发现的深刻意义。”—柳田邦男

  这是我第二次开始读童书。也是在第二次读童书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本《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来自童书》。

  每个人读这本书都有自己的方式,我更愿意把这本书当作给儿子挑选童书的一个索引,当作了解童书的一个窗口。

  我们为什么喜欢童书?

01 童书很美

  它们用最简洁的图案,滋润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用简洁但不简单的线条,明丽的色泽,刻画出一个个小小灵魂内心的世界。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九):童书,每人心中的一粒种子

  自从生完孩子后,经常与一些父母讨论给孩子选书买书的事情,渐渐的我们又一次扎进了童书的世界里。我们常常笑言,“真是奇怪,原本给孩子们看的书,却必须由父母来挑选。”虽然我们自身都经历过孩童时代,现如今却偶尔的难免产生理解偏差。我们精心挑选的书,孩子未必都喜欢;或是孩子爱不释手、要我们反复讲读的童书,父母却体会不出书里的乐趣在哪里。长大成人的我们,还能懂得孩子的世界吗?而好的童书作者是否正如周作人所言“是诗人,也是一个永久的孩子”?

  陈赛一定是非常了解父母的这种困惑,以她多年的童书阅读经验整理出一本童书世界里的指南针——《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陈赛在书中将那些经典的或是感动过她的童书,从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对作者的采访等各方面进行阐释,让人对童书的理解不再单纯停留在奇妙的情节或是天马行空的想像中。童书,原来并不仅仅指“童年看的书”,每一次读童书都是一次与童年时光的相聚。父母从童书里发现的那些关于人生的答案,还有父母从童书里能带给孩子的不同启发,哪些值得推荐的书单,都包含在这本“指南针”里。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曾说过,“没有详细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就不能理解它的真正含义”。通过陈赛整理的“背景介绍”,对于童书的真正含义便多了一层理解。

  在这本书中陈赛所列举的那些童书故事里,都略带一些感伤的基调在里面。死亡、失败、悲伤,这些同样存在于童书中。而童书正是在过滤真实生活中的那些琐碎,让读童书的人认识到困境,却不被困境所围困,排除掉困境后,生活中的那些美好与宁静都悄悄浮现。童书,有着一种高超的平衡技巧,让悲观与乐观完美融合在一起。就如罗尔德·达尔想告诉小小读者的那样,“困境中的挣扎是不可避免的,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但如果一个人不逃避,而勇敢直面这些难以预料、经常是不公平的困境,他最终能克服所有的障碍获得胜利,或者说幸福。”如何去理解童书里那些关于悲伤的话题,在这本书里给出了具体又详细的解释。

  《小王子》,一本被无数次解读的经典,关于这本书的意义陈赛说是没有答案。可是她在书中将这个故事与圣—埃克苏佩的故事放在一起,关于玫瑰关于小狐狸,还有那场战争,这背后同样有着迷人又忧伤的故事,真实与虚构的两个故事交叠出我们对于生命甚至是命运的思索。

  那位创作了彼得兔的波特小姐,曾分析过兔子们的骨骼结构与肌肉运动。她用科学与常识来进行绘画,用画画取悦自己,又用超凡的商业头脑经营她的绘本生命。《花生》充满着荒凉的基调,却又用幽默感动着人。“绘本界的毕加索”莫里斯·桑达克说童年的真相是一个噩梦。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林格伦说“死亡与爱,是身为一个人,无论在任何年纪都必须体验的两件事。”面对这么沉重的话题,“需要艺术来提升与唤醒”。看过这些与童书交织着的故事,我们更懂得了童书的意义。每一个故事的背后,从来不是作者的灵感突然来袭那么简单。

  关于人生,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生存的智慧”还是“思辨的智慧”?在越来越务实的今天,原本该读童书的孩子们奔波在各式的兴趣班,仍旧爱读童书的成年人需要躲闪着他们诧异的目光。然而我们知道,读童书并不是一种无聊的消遣啊。那里有着感动我们的瞬间,有美丽的图画引领着艺术的启蒙,精挑细选的童书指引着迷津,带领我们进入童书的魔幻世界。

  柳田邦男说过人的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也告诉过我们“要生存下去的话,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写在童书之中了。”而这,也正是《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想告诉我们的,童书,就像埋进我们内心里的一粒种子,它在悄悄发芽成长,陪伴我们以最好的姿态面对人生中的所有问题。

  《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读后感(十):关于童书, 什么时候都可以读

  文:薇薇爱阅读

  记不清楚是从哪一年开始喜欢上看童书的了。 我自己小时候能看的童书有限, 那时候资源没有那么多, 没太多的机会去新华书店, 我们当地属于小城市,也没有图书馆可以去借书看。 童书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 就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 那时候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两本了。 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孩子之后,又开始了对童书的探索, 给女儿找适合她看的书, 也了解了很多关于童书奖项的事儿, 还有关于童书的作家的一些故事。 会选一些孩子喜欢的书。 我们的初衷是给孩子看书, 而不是作为教材。

  阅读,不论何时都是一个好的习惯,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阅历的不同,喜欢的书也有着或多或少的区别。 现在也有很多公众号推荐适合的书单。 从一个人的书架就能看出TA的喜好和风格。

  很多人长大了之后不再看童书了。 为什么? 因为长大了啊。 有人说,人一辈子有三次读童书的机会,第一次是自己是孩子的时候,第二次是自己抚养孩子的时候,第三次是生命即将落幕,面对衰老、疾苦、死亡的时候。 如果第一次你没有机会,第二次请不要再错过,第三次希望你仍然保有对世界的热爱和好奇。 还记得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读到最后陶瓷兔子在商店里见到了小女孩的妈妈、长大了的阿比林的时候, 我当时感动的留下眼泪来了。 经历了那么多年,当初的小女孩,如今已经长大了, 但是爱德华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她, 爱德华的内心终于明白了爱是什么。 在他的旅途中,众多的人教会了他如何去爱, 在商店的橱窗里等待的日子里,他知不知道阿比林仍然期待着与他重逢。

  跟孩子一起看书是最近这几年的事儿, 孩子上幼儿园了, 慢慢的我们开始买书,看完,然后再买。 渐渐的她有了自己的小书架, 有时候晚上我们一人拿一本坐在地毯上看书, 她比较喜欢的书,睡觉的时候也要放在枕头下。 我想我没有错过第二次看童书的机会。

  当我第一次看到《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于童书》,这个名字好长,也挺有趣儿的。作者在书里面给大家展现了很多关于童书的故事, 关于童书的背后你不太了解的那些作者的故事。 其中很多都是之前看过或者听别人提起过的书。 之前给孩子读《逃家小兔》的时候, 这本书中的小兔子想了很多办法离开家,但是妈妈总有办法找到小兔子。 是一个很温馨的故事。 还有《小熊维尼》《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兔子彼得的故事》这些书都是大家熟知的, 不同的是,作者没有讲这些书的内容,而是描述了作者的故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者完成的这本书。 他们的性格又是什么样的。

  跟孩子一起读书的几年里, 也搜索到了一些书单, 这本书的作者也推荐了一些,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出差过程中看童书被同行的人鄙视的情景, 关于童书,不管什么时候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我还记得跟孩子一起看一本《呀!屁股》的书的事儿, 这就是一本简单的讲述屁股的事儿的书。 我觉得很新奇,之前都没有见到过类似的书, 而屎尿屁也没有人拿来写, 但是这位有爱的作者妈妈, 用有意思的方式讲述给了大家。

  十几岁的时候读《小王子》和几十岁的时候读《小王子》的心境一定是不一样的。 热爱童书,喜欢读书,从来都不是因为年龄就不能参与的一件事情。 只要你喜欢,随时都可以拿起一本书看。 不论是愉悦心情,或者亲自共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