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内境·外象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内境·外象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1 20: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内境·外象经典读后感10篇

  《内境·外象》是一本由姚仁喜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018-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内境·外象》读后感(一):建筑诗意

  2016年在上海当代艺术曾经举办过主题为“内境·外象”的姚仁喜个人展览,引起了大陆建筑界对姚仁喜的关注。在台湾,姚仁喜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从业三十多年,作品遍及各种建筑类型,在海内外多种建筑评奖台上获得大奖。姚仁喜喜欢把他对诗与哲学美学体验融入到建筑之中,在他的设计作品中,读者看到的建筑空间不只是设计、营造的领域,更是承载人们生活记忆的诗意舞台

  在姚仁喜看来,建筑迷人地方在于它能够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微妙平衡。建筑创作过程成果实际上就是对建筑师“内境”的一种表达。建筑师一种“情境”,“情境”在更好的状态下会升华成为一种“意境”。意境是一种心里面的东西,而情境是一种外在的东西,情境是“外象”,意境是“内境”。

  对姚仁喜而言,建筑设计也是一种修行。他的建筑设计一直带有一种哲学上的思考。本书的第一章节的主题是“堂奥”。那么,什么是“堂奥”?“把门打开,刹那的东西是堂,门后看不到的东西是‘奥’,‘奥’在心里,是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姚仁喜从建筑的角度阐述了他眼中的“堂奥”哲学。在姚仁喜看来,建筑不是理论抽象的东西,而是戏剧的空间,是人类情感容器。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就可以领略乌镇大剧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兰阳博物馆、罗东行政中心、寒舍艾丽酒店等建筑的魅力

  本书的第二章节的主题是“建筑是舞台”。人的一生中,我们要扮演很多很多角色,扮演的角色要和周围的环境氛围匹配比较合适。建筑给人的各种角色提高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建筑空间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建筑要有地域特色,一看到这个建筑,就能想人联想到这个地方,地域特色在全球时代显得更为珍贵。对于建筑师来说,要亲近地域文化,要把一个建筑的地方特点发挥出来,延续下去,让它变得更好,而不是把它破坏掉。在本章节中,姚仁喜的苏州诚品、台湾高速铁路彰化站、新北市立美术馆、黄山城市展示馆、台湾中钢集团总部等作品比较好的诠释了这些观念。如何把传统的、特有的东西发挥出来,的确是当下每一个建筑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本书的第三章节的主题是“静谧的心”。姚仁喜是比较在意建筑的禅意的。建筑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筑自然而然生成当然是最好的。所谓“自然而然”?就是一个空间能够让我们感到自在,就算是自然了。姚仁喜对建筑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向往“无为”,没有造作,一切事情变得容易,变得自然而然。建筑要做永久的东西,而不是顺从流行风格,这是作者追求。姚仁喜的水月道场、法鼓文理学院、函谷山庄、台湾大学宇宙学馆等作品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设计理念和追求。

  建筑大师姚仁喜的这本建筑美学随笔集,对我们理解建筑的美学和诗意打开了一扇窗。

  �I^��Lu

  《内境·外象》读后感(二):感悟建筑之美

  建筑是一种建立在实用基础上的艺术,按照中国现代建筑学开山鼻祖梁思成先生说法,它兼顾社会实用、工程技术和艺术审美,是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和美术的交叉综合。正因为如此,建筑要在现有科学技术允许的条件下,在限定地域的范围内,在适用基础上,通过空间运用、情境营造带给人以美的视觉呈现、情感认同精神体验,则更有一番难处。所以说,建筑不是单纯的建筑师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影响众生活环境的公共存在,建筑师们并不能任意放飞自己想象,每一处建筑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在笼子里的舞蹈

  姚仁喜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能够在笼子里长袖善舞的建筑师,他所主持的大元建筑工场近年来在海峡两岸都做了很多个项目,都极具特色,个个精彩。在书中列举了他所做的14个不同类别的项目,对每座建筑都通过设计说明作了解读,阐释他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以此来表达他对于建筑艺术的理解。

  他认为建筑是人类情感的容器,是每个人都可以体会感受并产生共鸣的空间,所以他设计的乌镇大剧院采用了“并蒂莲”的隐喻,这一外在形象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不但完美的融入乌镇这一精巧古典的江南水乡之中,而且笼罩在温蕴的文化气息之中,营造了一种别样的美的意境。他认为建筑是一种外在的“情境”,而在更好的状态下又可以升华为一种“意境”,从而达到了内外的统一,达到了形象与情感的统一,所以他设计的兰阳博物馆整体呈20度倾斜的三角形从大地拔出,与远处海面上的龟山岛相映成趣,由此描画出了宜兰子弟有关故乡独特意象,能够触动家国思绪。他认为建筑是相互沟通结果,是建筑师对于业主意图的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是双方思想碰撞的成果,同时也是建筑师与社会公众之间沟通的平台,所以他设计的黄山城市展示馆与周边地势相协调,既显示出黄山的巍峨气势,又营造了流水潺潺的意境。

  我们不难看出,袁仁喜先生是在通过对自己的作品来阐述对建筑,特别是建筑之美的理解。对于匆忙现代人来说,日常居住、生活、工作的建筑作为规模建造的产物,实用性、坚固性放在第一位,顶多追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很难有艺术美感联系起来,建筑的艺术性更多的体现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上。事实上,现代建筑的实用功效早已不是问题,象征意义也大为减弱,更为重要的则是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在姚仁喜先生看来,建筑通过轮廓、体量等外在形体所表达的是外象,建筑师通过对其比例尺度、搭配、色彩和节奏的调和搭配,将这一外象巧妙的融入周围的环境,再通过嵌入一定的历史元素、文化符号则可以激发人们特殊心境情绪和情感共鸣,由是而为心之内境,从而使得建筑之美由视觉艺术上升为一种情感体验。正是如此,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哲学思索、美学感受和情感体验等,便有机地统一在建筑艺术里,蕴含于一座座具体的建筑之中,从而成为“人类情感的容器”。

  正如谢佩霓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姚仁喜先生通过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于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悟,更是他通过自己的建筑实践而体悟到的人生。这本书也是一本关于建筑美学的教课书——我们通过他对于个人作品的全方位解读,得以理解他通过建筑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潜藏的设计思想和理念,从而一窥建筑艺术之堂奥,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对于建筑的理解能力欣赏水平,得以领略建筑之美。

  《内境·外象》读后感(三):建筑美学

  1

  城市是人们生活的家园,当我们置身都市观察一栋栋高楼大厦或其他建筑时,我们眼里所看到了的和心里所感知到的,就是对于建筑的想法。建筑大师姚仁喜曾说,建筑对我来说不是理论、抽象的东西,而是戏剧的空间,是人类情感的容器。在这本建筑美学随笔集中,姚仁喜大师把建筑与艺术美感相融合,为读者讲述建筑中的心境、语境和意境。图书中精选富有代表性的建筑,如乌镇大剧院、苏州诚品等,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阐释了建筑意象和建筑意境,启迪人们开发视角,多意境的去观察建筑,发现美。

  建筑与美学是新兴的一门学科,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我们看待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感受的不是孤零零的钢筋水泥,不是单纯如雕塑,也不是设计的玩物,而是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们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风格、色彩、布局等等体现着统一与均衡,韵律和尺度,彰显着其独特的美感与意境。建设设计注重场地选择,注重设计的逻辑,考量构造的和谐冲突,体现最佳的视角。

  姚仁喜崇尚建筑的“无为”“自然流露”和“历史延续”,在无为中展现大有,千百年前老子有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话蕴含着朴素的哲学原理,“有”和“无”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他们统一于“道”,这个道便是客观规律。人们在建设美好城市的时候,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实现“有”和“无”的科学配置,实现无之以为用。城市建设不应该“无中生有”,而是要“有无结合”。中国的苏州园林,让人感到节奏感和韵律感之美,来源于建筑师的巧夺天工合理安排有无布局。城市建设亦如此,不能一味追求快速的城市化,而要结合自然生态人心态的匹配,让空间协调融合。图书中大量的建筑实景照片,建筑美学的心境娓娓道来,这部图书不仅适用于建筑城市规划学生设计师,对我们普罗大众也是一次建筑心境上的洗礼,用建筑的内镜与外境来窥探艺术美学的真谛

  《内境·外象》读后感(四):我们在谈建筑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接触姚仁喜是个很偶然的机会,因为前些日子触及宗萨蒋扬钦哲上师所写的藏传佛教书籍,而译者恰好为上师的弟子姚仁喜。宗教信仰是一个需要经历艰涩繁杂的过程,而姚先生在译文中所表现大道至简,平实自然也暗合了其在建筑设计领域的独到审美——空间和心境。

  先来看看《内境·外象》里有关建筑美学里“禅”的定义

说起自然,我们可以说是把森林草原,或者就是把绿意搬进建筑来,但事实上,自然不是这么简单道理。中国人说自然而然,一个空间能够让我们感到自在,才是自然。

  以光影形式呈现佛经文字,这是在此之前从未有过尝试。“水月道场”其名取自创办人圣严法师入定观出的“空中花,水中月”一言,而光线透过镂空文字所产生的空间感配合经文的庄严,使得建筑与内质完美结合,水、光、佛、静,纯粹又不繁复。这种设计颠覆了以往传统佛教圣地仪式与视觉感受,而另一面又暗合了禅宗所秉承的花开半朵、话不说透的参悟。

  更精妙处还在于大雄宝殿西面巨大木墙上,姚仁喜透空刻出的汉字《心经》,随着太阳的起落,光线穿过透空的文字打在木墙后面的柱子上,会呈现出不同的方位和视角体现,有种“转经”的意味

  不懂佛的人永远无法将佛教设计得如此纯粹。

  姚仁喜这一神来妙笔得益于其在建筑设立层面的见地,而这种天赋是难得的,其对国学艺术的认知使得他经手的任何一个场域都可以体现人文气质,这也是国人推崇备至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先前于上海所办的“内境·外象”展览会,还是更深一步的文字叙述,姚仁喜灌注其中的都是始终保持着的高度热情和专注,这也与他自序中提起的“不变初心”有着很强烈的共鸣。

  马未都曾在一期访谈中提到过“匠心”一词,他的解释为当你热爱这项事业,并将任何投入其中的时间精力都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那么你做出的每件事物都有“匠气”在里面。姚仁喜的积累和广博是他创造力源头,他所做出的每一次努力都能让人看清一个设计师的“良心”,心安则理得。

  如果更进一步来说建筑与文化的传递,那么就不得不提姚仁喜为台北故宫博物馆南院所做的以“龙”、“象”、“马作为隐喻的流线型量体交织设计。建筑师是一个关心历史的行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建筑的完工将会是未来几十几百年的屹立,所以在这个不可逆的行动中,应该对时间抱有敬畏,这也是姚先生为什么会一直强调“隽永”的概念

  正如梁思成先生在保护文物古迹上的坚定立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姚仁喜同样认为,建筑的出现是该融入文化和地域性思考的。所以他将中国书法中的浓墨、飞白、渲染体现在台北故宫的整体之上,并借由现代数码设计呈现龙纹、云纹等式样,自见厚重

  两千多年以前,中国的文人给自己提出了“三立”的标准。《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不朽。”据此也又有“君子之儒”与“小人之儒”的分别——君子之儒者,怀兼济天下之才,忠贞爱国,扶正祛邪,惠及当时,名留后世;小人之儒者,携雕虫小技以傲,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自誉翰墨,数黑论黄,下笔或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而建筑美学在到达这个程度开始,未尝不是文化的另一种延伸方式,姚仁喜所展示便就是文人畅行的修行风骨——谦和、自律、专注、贯承、弘扬。觉察生活的真谛,以建筑实相表现万物万象,“使用者跟建筑互动,是建筑师最大的的乐趣。”要知道,姚仁喜的自然之美是有人气在里面的。

  就像如果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诚品书店”,对于任一心仪文化之人都是醉生梦死的好去处吧。

  我们在谈建筑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建筑之于一个城市的美感应该是起到主导作用的,而一座城市是否拥有它独特的气质,也是每一个建筑师该赋予自己的使命。那么中国建筑的气质应该是什么样的?中正平和、豁达自然。哪怕是用钢铁语言来表述情感,那份意境依旧该是举重若轻的。纵观姚仁喜建筑的设计说明,不难发现其对清水混凝土的执着,行内人都该明白此材料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施工工艺难度的提升,但其朴素大气的特点依旧让姚仁喜为之着迷。

  善施佛理,采纳阴阳、调和、中庸的理念,姚仁喜先生为中国建筑领域带来的,不止是技艺的提升,更是文化的传承。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国人与自然的共鸣便都在其中了。

  《内境·外象》读后感(五):建筑的禅意与无为

  造房子这件事,无论怎样也是件大事。好歹是要矗立几十年上百年的,且不论帕特农神庙2000多年还立在那里。文人总爱说流芳百世,建筑更是如此。敞敞亮亮站在那里,想要遮羞都不可能。前段时间某博士历数奇葩建筑种种,逐个看去真是忍俊不禁,从没想到过建筑也会令人如此喷饭。

  机缘巧合之下,看过佛光寺,看过太谷古民居,那些榫卯结构的木头随随便便摆在那里,都是好看舒服。

  当然,以上所指还只是外观。

  好的建筑是内外皆美的。这里所说的美绝不仅仅是观感,更是置身其中的行走发现,站立停靠。就像台湾著名建筑师姚仁喜先生所言:“情境是外象,意境是内境”。建筑与其他任何设计,都是“心灵探索的活动”。

  作为台湾大元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的姚仁喜先生是台湾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内境•外象——姚仁喜的建筑美学》是他从业三十多年的创作心得,虽说是以随笔的形式出现,但书中同时呈现了与文字相应的建筑设计的手绘图、效果图及最终完成图,对建筑界人士来讲,尤为珍贵。一建筑一心得,每个建筑设计的缘起、历程与回顾皆在此间完整记录,与其说是随笔集,不如说是个案集更为恰当。朱赢椿领衔的装帧设计不是浪得虚名的,仿佛映照了前文所言,这本书也宛如一个好的建筑,表里皆美。

  很多事情的触发需要一个节点。一个人三十九年前,离开一个小城,去美国读书。因转机需要在东京停留,闲来无事,看到了丹下健三的作品——两座场馆,当下震惊。三十九年后再次路过,这两栋五十多年前的建筑,仍然令他心潮澎湃。这样的撞击不是偶然。这个人就是姚仁喜,所说的是他自己最真切的感动。对建筑的兴奋与新鲜,保持了几十年。

  他对建筑的想象是镜头式的,创造一个空间去支撑和彰显日常活动中的故事。

  他认为建筑是有背景的,无论是历史的,还是自然的。要让他们层层展现。建筑与其他艺术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建筑有它的地域性,是“植根于一个地点”生长出来的。“台湾虽然每个站都很小,但是它们都想讲自己在地的故事。”要把地点感发挥出来。

  他说,建筑不必要合理,但构造要合理。

  他还说,“创作中你越舍不得,就越做不出来”。有一个好点子的时候,要像职业杀手那样把原先的东西砍掉,要“杀人不眨眼”,“思想不是很重要,自由才重要”。

  纵观全书,姚仁喜先生是在用谈诗、谈艺术、谈哲学、谈宗教的方式谈建筑,尽是禅宗和庄周的味道,但又不失热诚和趣味。他讲建筑是沟通的结果,正如业主和建筑师的联姻,太离谱呢,就算了吧,还可以呢,就得沟通,最终的结果既是建筑师没想到的,也是业主没想到的,在“因缘和合”当中,一定要有弹性。这个说法就十分有趣了。恨死甲方的设计师不妨一观。

  谈到建筑的禅意和自然,一个空间让人们感觉到自在,方为自然。而好的设计更是自然而然的,不做作的。“绞尽脑汁的撑不了太久,容易改变”,用力过猛的东西就有了矫饰和勉强。

  我们不是设计者,也不是发明者,我们只是经由和参与的人。

  此间自有真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