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6: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10篇

  《私人生活的变革》是一本由阎云翔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一):不止是私人变革

  1. 通俗易懂,利用了很多实际事例,因而故事性强,线索清晰,可读性很高

  2. 过于依赖和相信村民的叙述,导致部分结论推导过于绝对,忽略其他可能性

  4.50年代以后女性权力的上升,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可是作者没有深入探讨进去。是由于政策的支持,如妇女拥有了离婚的权利,以及男女平权的政治宣传?还是两性关系变化(平等化),使得女性的地位上升?还是财权在女性手上的原因?加上家庭结构的变化,即父权下降(上一辈地位的下降),夫妻话语权上升?不管怎样,都可以看出,性别权力与两性关系、家庭结构、资源结构、大环境等一系列因素都有着互动的关系。

  5.生活是靠一系列因素支撑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要击溃(改变)某种生活是很难的,因为生活中某个要素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其性质,因为其他要素会作出调整,尽可能维持原来的面貌。但是,一旦一系列因素发生变化,这个系统就会迅速崩溃。

  6. 无公德的个人是本书最大的亮点,切中当今社会要害和困境。政治有意或无意中造成的恶果,最终令整个社会无法自我纠错,陷入泥沼之中,如何才能走出去?作者最后的总结为全书蒙上了悲观的色彩。但需要补充的是,如今网络平台崛起,是否能充当起中间组织的功能,通过一次次社会舆论重新树立起价值体系?或许可以拭目以待。

  7. 这本书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典范,结构全面而清晰,论点明确,数据充分。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二):农村自我中心主义泛滥的起因

  《私人生活的变革》书中提到个人的崛起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是实现农民主体性以及高度自我中心的个人之崛起的主要推动者——这听上去颇具讽刺意味。

  阎云翔的这本书通过在黑龙江下岬村多年的田野调查研究,得到下岬村私人生活的转型以三个方面的特征形成了一个充满悖论的过程。第一,国家是一系列的家庭变化和个性发展的最终推动者。第二,非集体化后国家对地方社会之干预的减少却引起了在私人生活发展的同时而使公众生活迅速衰落。第三,村民的个性和主体性的发展基本被限制在私人领域之内,从而导致自我中心主义的泛滥。最终,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无视对公众或他人的义务与责任,从而变成无公德的个人。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三):国家影响下的私人生活变革

  国家影响下的私人生活变革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

  一

  近年来,每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讨论的话题除了原有的节日氛围、春晚节目之外,农村生活的种种变化也会进入大众的视野,成为令人瞩目的话题。这首先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大量到城市谋生乃至安家的“村里人”,在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城市中国”返回“农村中国”。他们的城市生活经验,成为观察农村变革的参照系。另外,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兴起,不仅大大方便了人们表达,也提升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使得对农村今昔不同有所体会的人能够迅速积聚起来。有学者将城市返乡者记录农村现状、反映农村问题、思索农村出路的文字,概括为“返乡体”(杨胜刚:《“返乡体”底层视角下的农村叙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4期)。如果说“返乡体”是用较为直观的形式记录农村的变革过程,那么,要想深刻地认识农村的变革——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的变革——也离不开严肃的学理研究。阎云翔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就是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农村变革的一部力作。该书将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家庭上。作者不仅在黑龙江下岬村有过亲身生活经历,而且多次深入村庄进行跟踪式的田野调查,积累了有关农村家庭的大量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民族志的写法,对农村家庭的变革做了一番深入细致的描绘分析,文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可读性颇佳。

  二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家庭的变革和个体的崛起?阎云翔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实现农民主体性以及高度自我中心的个人崛起的主要推动者”(P262)。一方面,建国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传统大家庭解体的主因。例如,国家推行的反封建措施在削弱父权和夫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从集体化到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国家逐步从农村生活的诸多领域退出,释放出了个体成长的社会空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梅因曾将“从身份到契约”的变化过程视为社会进步的一般趋势。农村制度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次“从身份到契约”的变革。农民不再是捆绑在集体政治经济体制之上的一个零部件,而是发展成为日益经济化、商品化的社会的一名参与者。这显然为私人生活和个体独立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社会空间。本书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应该是“社会主义下的私人生活”,或许更能表明作者的主旨所在。

  但是,国家权力干预程度的下降同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农村公共生活的衰落。在集体化时期,私人空间几乎是不存在的,人们某种意义上都是生活于集体之中的“公共人”。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例子。“在70年代初期,大队给每家都装了广播喇叭,一般都正好在炕头上。喇叭没有开关,无论是广播内容还是广播时间都由县广播站来控制,大队的广播系统不过是县广播站的分支。因此,村民自己无法控制听什么和什么时候听。每天他们都被迫听大量的官方新闻、政治宣传、干部讲话、娱乐节目等等。”(P49-50)改革后,国家权力逐步退出,既为私人领域的发展释放空间,但也导致公共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大不如前。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在个体的私人性得到伸张的同时,个体的公共性的培育和发展失去了有效的土壤。由此造成越来越独立自主的个人,自我意识增强,但公共意识淡漠。作者将这种摆脱了传统大家庭控制的个人称之为“无公德的个人”,并表现出困惑和担忧。由于全书的重点是个体的崛起,所以作者对公共生活的衰落过程以及这一变化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分析不多。这也就是本书的一大缺憾。

  三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的研究止于1999年,中文版于2005年首次面世。如今,时间已经到了2017年。之所以强调时间,是因为包括农村在内的中国的变革速度非常之快,变革广度也非常之深,这就导致书中的一些资料在当前看来难免有些“过时”。例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青年结婚的物质条件之一是盖新房。到今天,在不少农村地区,一所农村新房已经难以满足女方的要求,成家通常需要在城镇买房。当然,用“过时”这一说法,有些过分苛责和勉为其难,因为这并不能归咎于作者。在中文版自序里,作者也强调,这是一本“未完待续”的作品,他正在进行新的田野调查,准备开展新的研究。但是,客观上,迅速变革的社会现实,对以实证材料为基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那就是,现实的发展究竟是验证了还是推翻了学理上的研究和判断?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学者们持续不断的调查、反思和研究。

  农村社会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农村社会的变革也一直是学者们心心念念的问题。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到贺雪峰的《新乡土中国》即是一例,反映了学者们的持续的现实关怀和学术努力。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期待包括阎云翔在内的学界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记录乡村的变革,思索乡村的出路。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四):思考与批判

  将这本书纳入阅读计划并非缘于它备受好评,也不在于它曾获列文森大奖。相反,我其实没有将这本书当作学术专著看待,因为刚购得此书时,也曾粗略翻过,只是感觉一些叙述太过熟悉,甚至有种“不值得看”的错觉。后来因要乘火车到外地查档案,闲暇时光需要打发,所以带上了这本书。就这样,在嘈杂不堪、令人不甚欣悦的环境中,我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小书。与之相伴的,是不断地扼腕叹息与思考,间或伴随着些许的感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额外的惊喜。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所以在阅读这本书时,总有着很强的代入感。书中的故事与人物总让我想起自己村里的乡亲父老,乔迁新居、虐待老人、含悲自缢,这些故事亦曾发生在我的身边,因此我甚至还会不经意寻找与之相仿的典型。特别是后面的几个章节,涉及到婆媳关系、赡养老人、天价彩礼、生育观念的内容,即便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这些问题却并未烟消云散,反而愈演愈烈,困扰着当代乡村的每个家庭,每个个体,特别是每一对父母。

  在作者阎云翔看来,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在家庭变革中所充当的关键性角色。集体化时期,国家意识形态的重点在于使个人从家庭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个人由忠于家庭转变为服膺于集体,进而忠于国家。但出乎意料的则在于,个人主义在这一时期却开始无心插柳般得到了孕育与发展。集体化结束,国家对家庭的干预退却,进一步导致了以利己主义为突出特征的个人主义急剧发展,导致个体在寻求极大满足欲望与享受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他人的道德责任与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以上是阎云翔的解读,似乎并无太大新意,好像是你我都明白的道理。粗略翻看了一下一些评论,也确有细心的读者指出上述问题。不过依我的浅见,我们在品评作者此书毫无新意时,似乎有落入思维惰性陷阱的危险。或许我们只是感觉上认为我们对作者的观点已有洞悉,但这并不见得我们对此进行过细致的思考,我们自然也不会援引那么多事例证明自己的那种未成型的感觉,更不会找来一批人做细致的民族志访谈。所以,那个感觉也只是感觉,没有形成文字,也没有转化为共享的知识成果。

  我们还需注意的是,这是一部英文著作,亦即初次写成此书的时候,作者预设的读者群体应该是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外国人。导论中批评的理论是中国家庭研究的合作社模式,因为在那种模式下家庭仅仅是理性的生产单位,而个体的私人生活与情感却遭到忽略。作者的研究所要弥补的正是这方面的空白。作者的主要意图或许是让西方人明白,私人生活与亲密关系并非西方现代家庭的专利,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同样存在。

  当然,任何著作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这本书自然不会例外。依我不成熟的观点,作者在分析家庭关系变化时,并未对集体化与非集体化两个时期作出截然二分的考察。相反,作者更为重视其延续性,这是值得称道的地方。不过我们仍需思考的是,集体化时期对个人主义思想的孕育究竟达到什么程度?更多的变化是发生在集体化时期还是非集体化时期?除了国家的角色外,书中亦谈到的文化因素又有多大的影响?

  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部杰出的人类学著作。我们从中应该学到的是,以批判性思维看待发生在我们身边司那些空见惯的事情,通过深入的思考做出自身的判断与分析。很多时候,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学术空间与思想园地。我们需要的是,思考后的理性批判。

  《私人生活的变革》读后感(五):社会主义国家下的私人生活

  在导论中,作者由对中国农村家庭研究的“合作社模式”的批判,引出了他用以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将私人生活看作一个道德过程,通过近距离参与式的民族志深度描写研究,着眼于个人体验以及个人的主体性,即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对故事的青睐,对人与生活的重视,是作者作为一个人类学家近乎自觉的选择,而这种可以称得上是专业素养的特质,却使得他得以在前人研究的丛林中寻找创新的可能性。

  通过年轻男女择偶、订婚与婚后夫妻亲密关系与日常交往、房屋居住空间格局、家庭财产如彩礼、老人养老与夫妻生育观念等方面的变迁,作者试图勾勒出一副变化的图景:社会主义中国50年,国家政策推动着农村私人生活的变革,不论是70年代及以前的大力干涉,还是80年代以后的突然撤出,国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个变革的主要体现,则是核心家庭的兴起,以及与之相关的,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出现了。

  全书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并不新颖,对中国农村稍有认识的人,对于作者所描述的现象也不会陌生。只是,在他最终的理论与整本书的经验描述之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我知道在民族志的写作中,理论与经验、故事很难结合,有时甚至会因为过度追求经验的细节化与具体化而忽视了理论的深度与概括性。这个时候,人类学研究文本就会很尴尬地沦为小说与学术研究的中间物质,得不到双方的认可。

  不过,书中有几处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在养老问题上,作者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过去,反传统孝道、平等的意识形态和家庭养老的事实相矛盾,大家庭中,夫妻主轴替代了父子主轴,老人的家庭地位下降,却得不到社会化养老的制度保障,于是,养老问题凸显。同时,由于女性地位有所上升,养儿防老逐渐让位于养女防老。由此,我们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近几年,中国传统文化又重新走上舞台,过去几十年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市场经济、消费主义等带来了机会,它们填补了中国年轻人价值体系的真空状态。国家不得不在传统文化中寻找解药,只是这种解药是否有效,能持续多久,只有时间才知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