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10篇

2018-04-21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10篇

  《中国国民演变历程》是一本由张宏杰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一):《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2》| 解读

  

关于作者

本书作者张宏杰,清华大学历史博士后,师从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先生。他原本是辽宁一家银行普通工作人员,是中国民间最著名的历史写手之一。作品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饥饿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等,本本畅销。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书,与同类书籍相比,它没有满足于在抽象意义上谈论一般的国民性,而是在历史发展宏观视野下透视国民性演变的历史脉络,试图把握其中的规律,并且勾勒出这种演变历程和中国古代制度演进过程因果关系,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中国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春秋时代的贵族文化、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元明时期的流氓文化以及清朝的奴隶文化这几个发展阶段,每次国民性格的转换都和古代制度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二):中国人的劣根性?

  作者的观点很明确:中国的国民性远比不上西方。

  最根本原因:专制制度的荼毒。作者分析了中西方制度起源缘由,我比较赞同。

  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地理环境适合农耕。农耕文明的最大特点稳定,安土重迁。人群定居、婚配,就会形成血缘关系为基础固定群体。血缘关系,讲究长幼有别,单向的责任及服从。在民众心里埋下专制的种子

  西方文化,发源于希腊,多山靠海,不适合农耕。古希腊人的生存立足于对外拓展、掠夺。航海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开拓进取,不墨守成规。人群的流动性很大,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契约关系,讲究双向的责任和合作。在民众心里埋下民主的种子。

  另外的原因:异族的入侵。

  有句话说的是“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蒙古侵略者征服了中国,异族的“自卑性”让他们通过贬低汉人去维持统治的稳定性,这深深打击了汉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自尊

  在元朝之前,知识分子地位较高,尚能极大地约束皇室的统治。经有元一朝,汉族知识分子的血性和傲气已经被磨杀殆尽,整个社会呈“流氓化”。

  其实本书过于主观,历史分析也过于情绪化及片面化。中国的国民性确实在某些方面不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但我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气量(包括中国人对外来物的善良),或许也是西方永远也比不上的吧。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三):这本书有标题党之嫌

  起了这么大的一个标题,结果就写出个中学历史的水平,而且作者观点有明显的前后矛盾,比如43页结论说“春秋战国是中国人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时代”,到了242页又说“百家争鸣必然结局正是思想专制”“先秦学派没有思想宽容意识,他们一致认为自由思考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再比如前面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上升时代,后面又说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期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实在看不懂作者想表达什么。还有一些观点不能认同,比如用秦始皇给王翦60万大军事例想说明秦始皇用人不疑,然而王翦出征时故意向秦始皇要求物质回报正是想打消秦始皇对自己的怀疑诸如此类观点多有以偏概全之处,总体感觉比较失望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四):贵族精神渐行渐远--------读《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

  已发表于纸媒。

  1984年,台湾《中国时报》刊登了龙应台的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国人懦弱自私形象再度跃然纸上文章广泛流传,引发了对中国国民性的讨论反思研究。再往前推,鲁迅、柏杨也曾就中国的国民性做过深刻剖析,对于近当代中国国民性中一些负面的内容,大师们都曾经做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喟叹。

  国民性是通过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精神特质价值观念,反映了人内在的性格特点与思维方式。对于国民性研究的书籍有很多,2016年8月青年历史学家张宏杰全新修订版《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带着与众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从历史层面对中国国民性进行了全新解读。

  国民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政治制度与文化特点密切相关。作为意识层面的国民性的形成与特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诚如书中所言,中国的国民性在随着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不断地演化。春秋时期在国民性上崇尚贵族精神,也堪称中国国民性的黄金时代。书中解读了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故事。贵族精神是国民性完美层面的一次展现。通过书中对历史掌故地述评,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精神上自由,行为上高尚。精神上自由则可以表达自己,于是有延续至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思想盛景。行为上高尚则可以让行为光明磊落,勇于担当,重视责任,轻利而重义。而秦汉时期,秦皇嬴政焚书坑儒,刘邦起于草莽,对国民性进行了冲击。但仍有不可再现的国民性的魏晋风流时期。大唐时期文化鼎盛,宋代也是不可多得的平民盛世,国民性仍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宋代是中国国民性发展的分水岭。中国国民性以突兀之势下滑则是始于蒙古铁骑的南下,随后大明王朝趋于僵化,至清朝则国民性趋于奴隶化。

  中国曾一度以文明和繁荣为西方所向往,在西方眼中,中国国民也以朝气蓬勃彬彬有礼受到景仰。直到1793年马嘎尔尼使团抵达中国,中国人辉煌形象的大厦开始一点点倾塌,在清廷暴力统治下的中国人,国民性呈现出了扭曲的特点,奸诈、唯利是图冷漠麻木胆怯,马嘎尔尼认为清廷专制统带来了在灾难性的影响。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一落千丈。可以说中国的形象轰然倒塌了。时至今日,伴随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与歧视仍未消除。其中根源之一不能不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上的中国遭遇,以及国民性中的负面因素存在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专制的原则恐怖,专制的目的平静”。书中剖析了中国国民性发展变化的根源。有两点值得我们深思。其一是,自秦以降的专制制度是对国民性的摧残。专制制度的强化又伴随思想专制的强化,于是中国国民性中的基于自由成分的贵族精神被一点点蚕食。其二是唐宋之交以及宋以后频发的战乱,在政权更迭中,中国人国民性中的自尊被一点点剥离,最终没有丝毫的残剩,于是索性走向另一个极端,从高尚沦为苟且。而以铁骑征服中原的蒙古人与鞑靼人又加剧和加速了这种毁灭性。正是这种国民性的沦落,许多人的终极追求变为生存和利益。并且为了生存或者利益,做出许多令人咋舌的事情,唯利是图、道德沦丧成为普遍的行事规则

  在书序中,作者提到了作家关仁山讲过的一个故事,抗战期间日军在河北滦县扫荡,把一个村子的300多居民集中起来,组织他们挖掩埋尸体的大坑,村民知道这是埋葬自己的,仍然没有反抗,一锹一锹地挖好,最后被枪杀,然后埋于自己挖好的大坑。看着这样的故事不能不令我们热血喷张,但是这并不是孤例。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在中华大地上出现数量庞大的汉奸群体还有良民群体。抗战时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无疑是国民性中懦弱、麻木对中国人一次集体性惩罚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叙述宏观,又深入浅出,是一本普及性的著作,书中引用的文言文及难于理解的历史典故,都在下面做了旁白性质的解读,让我这个历史专业出身的人不得不为作者的细心点赞。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于让我们了解我们的国民性,追溯历史,寻找根源,我们国民性中普遍性存在的不足源自哪里?而我们在时代发展中又将何去何从

  在书中的第三部分,就如何改造我们的国民性,作者阐述梁启超、鲁迅、胡适三位大家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国民性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事情,从宏观角度来讲,需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有必然的联系,从微观角度来讲,和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又有着必然的联系。我的母亲退休已经多年,儿孙们常常听到她说,原来她用几分钱去买某种商品的事情,而我们家楼下的超市肉价已经30多元一公斤了。

  从国民性改变的角度来看每个人做好自己,至少不要太坏是国民性改变的社会基础,也是微观基础。我常听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乡下亲戚说,某种蔬菜今年长势不好农药使用的那叫一个多,也听从事某种食品加工的朋友说起,他们从来不吃那种商品。不由得让我想起诗人有路兄一句戏谑的话“不像这个操蛋的世界投降”。

  在社会转型地今天,我们的国民性中更需要一些“贵族精神”,能够勇于担当,重视信用,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和道德。有时想想,这种贵族精神是做人最基本的规范,却成为这个社会所呼吁的东西,也是值得每个人去深思和改变的。

  感谢豆瓣小站:书评人家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五):贵族?

  这是一本深入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书,与同类书籍相比,它没有满足于在抽象意义上谈论一般的国民性,而是在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下,透视国民性演变的历史脉络,试图把握其中的规律,并且勾勒出这种演变历程和中国古代制度演进过程的因果关系,兼具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

  核心内容

  中国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历了从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元明时期的流氓文化,再到后来清朝的奴隶文化这五个发展阶段以及四次转折。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

  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遵守信

  比如,春秋时期贵族之间打仗,很讲究战争规范: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擒获须发斑白的敌人、敌人处于险地时不能乘人之危、敌人陷入困境时不能落井下石、敌军没有做好准备时不能实施偷袭等等。这些都是春秋时期贵族文化的体现。

  2. 珍惜荣誉

  1793年1月21日,法国大革命正值高峰,路易十六和皇后被送上了断头台。在皇后上断头台的那一刻,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这就是贵族文化的首要特质——优雅。此刻她的丈夫路易十六,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留下的也是一段坦然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怨恨怒火。”可见贵族对自己荣誉和风度的珍视。几分钟后,路易十六和皇后便身首异处了。

  其实,珍惜荣誉的人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很常见。比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竟然是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

  3. 崇尚勇敢

  春秋时期的贵族特别崇尚武力,上古贵族几乎都是武士,贵族男子也都以当兵为职业。要求学生掌握的“六艺”,就包括射箭这一项。楚康王继位五年没有战事,竟然认为是自己的重大失职。这种尚武的精神影响了后代很久,一直到唐朝都还存在,所以唐代的边塞诗很发达

  不过这种尚武的精神到了宋代以后就慢慢消失了。宋朝对武力的贬抑,导致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有人甚至说,即使“率兵数十万收复燕云十六州”,也赶不上状元及第时候的荣耀。宋代男人开始失去尚武精神,不再追求强健体魄、立功疆场、马革裹尸,而是沉醉在案头书牍之中,浅吟低唱。整个民族,开始朝文雅方向发展。

  春秋时代的贵族精神到了后来就慢慢衰落了,开始和西方的贵族精神分道扬镳,走上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贵族阶层在西方一直保留了下来,一直延续到17世纪,而中国的贵族社会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基本消亡了。

  西方贵族阶层之所以能够延续,主要在于他们分家的方式。西方贵族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爵位、财产都只传递给一个儿子保证了贵族家族的地位、财产的高度稳定。但是中国社会不同,秦始皇在建立皇帝制度以后,就必须要彻底消灭贵族阶级,他采用“诸子均分制”,贵族阶层由此消亡。

  二、魏晋时期的士族社会

  贵族社会并不会一夜之间就消亡,强大的历史惯性决定了汉代不可能一步跨入平民社会,贵族制借着汉代的“荐举制”借尸还魂。所谓荐举,就是地方推荐地方上的人才来当官。

  地方官在荐举人才的时候,自然会从自己最熟悉的上层社会中寻找,这就导致了官位基本上仍被上层社会垄断,阶层之间形成了一种非常封闭的、不流动的状态

  这时,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贵族精神的第一次下行,出现了整个社会的士族文化面貌,这个时代的士族文化有三个重要的特点:

  1. 重视门第

  在士族社会里,既然没有贵族阶级的世袭制度,出身家教森严的豪门大户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平民仍然没有机会登上历史舞台,整个社会的阶层基本是固化的。一个家族的文化积累和门风传统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标准,所以士族对家族教育非常的重视,家书、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的兴盛。

  南北朝集大成者——《颜氏家训》,就是士族家族教育的经典。

  2. 蔑视权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整个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皇权不断更迭的背景之下,社会上的世家大族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很多士族的富贵程度远胜于皇族,这也导致了天子只能和士族分享权力,有的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王权变得不再具有权威,士家大族反而变得更加有独立性,最终导致了蔑视权贵这样的社会风气。

  3. 挑战名教

  因为当时政治权威崩溃,当初所确立的儒家也就不可能再是唯一的价值体系。既然儒家学说不能一统天下,又没有什么政治前途可以追寻,当时的文人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人认为生命不应该被伦理教条束缚,因此冲破名教约束就成了士人普遍的精神风貌。

  金句:

  1. 整个宋代社会是一个扬文抑武的朝代。正是因为宋代对武力的贬抑,导致了中国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以立功疆场为荣耀。宋代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2.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社会就提前进入了大一统,基于统治的需要,必须通过“诸子均分制”消灭贵族阶层,让皇权直接面对平民;而西方因为“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得以一直保留了贵族制度。所以,中国贵族比西方要早消失两千多年。

  3. 汉朝以后,一方面,官位都由皇帝任命,不再是贵族继承;另一方面,荐举制又导致皇帝和平民之间产生了一个新的士族阶层,虽然高级官位不再是世袭的贵族,但是却由上层社会垄断,下层社会人才很难跻身上层社会。中国社会开始出现贵族精神的第一次下行,出现了整个社会的士族文化面貌。

  4. 士族为了传承家族的精神,对家族教育非常重视。世家大族为了保持自己的文化优势,会制定各种各样的家规,所以家书、家训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兴盛。

  5. 魏晋时期,大一统的政治秩序被打破,很多的旧门人借门第的资本,不再对权力俯首帖耳:反正皇帝换来换去的,而他们却一直都是世家大族。王权变得不再具有权威,士家大族反而变得更加独立,才会产生蔑视权贵的社会风气。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六):从贵族到士族

  复述知识 1. 中国国民性第一次迭代是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过渡到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 2. 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是这样的: 3. 第一,遵守信义。打仗都得讲究规范,不能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不能擒获须发斑白的敌人、敌人处于险地时不能乘人之危、敌人陷入困境时不能落井下石、敌军没有做好准备时不能实施偷袭等。古人还真的遵守追求这样的所谓“公正”的打仗,今天很难想象打仗不能“犯规”了。 4. 第二,珍惜荣誉。孔子学生子路,在战争中阵亡,临死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竟然是系好被对手砍断的帽缨,正冠而死。 5. 第三,勇敢尚武。春秋贵族男子几乎都是武士,“六艺”就包括射箭。影响到后世,唐朝边塞诗很发达。 6. 贵族文化终究还是衰落了,原因是秦始皇为增强皇权而消灭贵族,采用“诸子均分制”,不再是“长子继承制”,贵族家产越分越少,发展不起来。而西方贵族阶层能够保存至17世纪,那正是因为他们一直实行“长子继承制”。 7. 面对消亡贵族阶层不会没有反抗,官场虽然不再是贵族世袭,但后世的科举制还没有出现,朝廷是用“荐举制”(地方官推荐)来找平民人才的。贵族阶层利用了“荐举制”,地方官推荐的大多是他们熟悉的上层社会,官位还是垄断在上层社会中。贵族变成了士族。 8. 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是这样的: 9. 第一,重视门第。出身好就能当官,平民基本没机会,社会阶层固化不流动。整个社会以家族的文化积累和门风传统来评价一个人,由此士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书家训盛行。 10. 第二,蔑视权贵。魏晋南北朝大动荡,世家大族却很稳定,于是天子常常换,士族一直是士族,王权根本没有权威。 11. 第三,挑战儒家思想。大动荡时期,儒家不是唯一的价值体系,竹林七贤就认为生命不应该被伦理教条所束缚。冲破约束成为士人普遍的精神风貌。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七):制度之变,国民性之堕。

  一直困惑于中国自春秋时代士君子之风度,北勇南悍尚武之精神,是如何沦落为愚昧欺枉,奴性懦弱的,屡思不得姐,读张宏杰老师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有眼罩顿除、茅塞顿开之感。

  中国国民性演变或者说堕落的根本在专制,而“专制总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父子关系的诞生,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国是典型的内陆封闭性农业社会性格,自氏族部落起,人们的关系网就是一张血缘网,为一“尚老社会”,祖先崇拜。同时,部族通过不断的战争进行扩张,而战争最易产生集权和专制,随着扩张,家长转变酋长,进而君主(联盟首领),夏殷而至西周,最终建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制,建立完备的礼仪制度,始贵族文化成型,即重礼、誉、信且尚武之士君子之风。战国秦孝公商鞅变法,强王权而消灭贵族,取缔世卿世禄,奖励耕战,限制大家族形成,并随秦统一而由始皇帝将此制推行至全国,底层文化取代贵族文化。

  至秦汉,中国历史上真正有统一之政府,汉延秦制,秦为汉之始,汉为秦之续。中国立国之规模,不是向外征服,二是向心凝结,当适时条件下,所谓向心凝结,直白说就是要集权专制。个人观点,汉制起码皇权有相权的制衡,地方郡、县两级扁平化,郡、县自治的松散化,政治算为开明。在选举上为“乡举里选”荐举制,举孝廉,后魏时陈群发明“九品中正”制。各地方官推荐多为所熟知的上层社会,势力阶层利用荐举,官位基本垄断在上层社会中,造成门阀新贵族。此门阀贵族已非春秋士君子贵族,奢靡柔弱,空谈玄学,汉国民之尚武精神慢慢消却。

  五胡乱华,大混乱必然带来大融合,隋、唐这带有少数民族血统的朝代兴起。汉人胡化,胡人汉化,中华文明出现了新的气象,社会民风开放、兼容并包,胡风为中原文化注入了刚强和活力,汉民族之精神似要从两晋南北朝之靡弱中走出,“阳光与雄健”之大唐屹立世界。隋开始有科举,唐将科举发张,利用科举“开放政权”(从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到唐后期及五代十国,名族贵胄渐渐退出,寒族出身之军人军阀政权当立。

  中华之民族,汉以后有唐,唐以后再没有汉唐那样的声色,值得我们歆羡朝慕的朝代和时期了。宋之于唐,好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政治制度无根本之变化,所变者皆为术,但通过这术,民风却是大转折。宋太祖在成为皇帝前,也是一军阀,职务是禁军统帅殿前都检点,军阀最明白枪杆子的力量,所以登基伊始,通过杯酒释兵权、削分相权、军队调度权和指挥权分离、重文抑武、没收民间兵器铁器等等,强集权,弱民风,造成文弱之宋,为契丹、党项、女真、蒙古反复揉搓。

  元、明是中国社会流氓化阶段。在上说汉、魏、两晋南北朝、隋、唐、宋时,只说集权,没说专制,不是说其没有专制、独裁,只是留了这专门词汇给元、明、清。元对汉人,犹如牲畜,汉民族几十年抗元,精英阶层整体消失,书毁人杀。科举无,文化毁,读书最无用卑贱,臭老九之名成。上层文化消灭,底层文化起。底层文化就是生存文化、流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私德无公德,到元时私德公德皆无,道德滑坡,世风日下。及至明太祖朱重八,强化户籍,严禁人口流动,严禁言论自由,兴起文字狱,起八股,造冤案灭大家族,间谍风云,禁锢思想,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农村的集合,皇帝太监专政,士人无节操,百姓无道德,人与人毫无信任,国民流氓性十足。

  到了金人清朝,在我们流氓化的国民性上,加上了奴化的枷锁。如果把汉人统治统称为“士人政权”,那么元清就是“部族政权”。部族政权的最大特点就是种族区分,通过剃发易服、屠杀恐吓、文字狱等等彻底摧毁汉民族的人格自尊。不仅如此,清还将儒家提倡的个人品格追求也作为打击对象,士人大臣也是皇帝的奴才,不应在乎自身名誉,太关注自身修养,因为这会妨碍他作为奴才为皇帝服务。如此,清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缜密、完善、牢固的专制统治,民众权利剥夺殆净,国民愚昧,相互欺诈,揣人从恶,奴性懦弱。

  国民性之形成和变化,不是一时之力所成,也不是一代之期所能改。从清末、民国、建国后,梁启超、鲁迅、胡适、蒋介石、毛泽东,多少人在呼吁、在行动,在为国民性之改变而努力。然时至今日,国人之看客心态、人情冷漠,依然让人心寒心痛。借用鲁迅对旁观者的批评结尾,刺痛依旧。“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旁观者,如立于东岸,观西岸之火灾,而望其红光以为乐……”。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八):背负黑暗,心向光明

  以前读史,谈到周伐商后就取消了人殉,秦穆公死后,据说用了人殉,而被中原诸国所耻笑,而后来又看到明朝初期又有人殉的时候,第一次看以为是假的,后来一对比,发现原来确有其事,而感到震惊,时隔千年,这种野蛮的方式居然还能复燃?为什么?

  再一次就是读到刘渊想在晋朝做官,有大臣劝武帝司马炎,说出了那句名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后,经过300年左右的大分裂,唐太宗对外族的认识已经是平等化了,但是后期看看宋明士大夫对异族,依然有着鄙视的态度,那这300年的融合,又有什么意义?

  最后就是觉得,凡是尚武的民族,华夏化以后,最终都走向文弱,远如楚国在庄王之后,华夏化深入,国力却难以振兴,近入满清,莫不如此!难道华夏化、中原化天然带着柔弱的基因?

  本书解读了国民性近千年的变化,道出最核心的问题是专制,在上千年的华夏历史演变进程中,国民性演变最核心的推动力量是专制,炎黄子孙为何从古代变成今天这样,专制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简单但却有力的答案?这是本书的亮点所在,我读到这有点眼前一亮的感觉。

  本书前面几个章节,以时间为轴线,介绍各个朝代国民性的表现,我觉得泛泛而谈,论据不充分,没有什么说服力;

  后面的章节介绍中华专制的渊源,结合家族传统、血缘关系之类谈中华专制生成的基因,再与国外相关文化的横向对比,前面内因分析的合乎逻辑,跟国外对比这部分,我个人觉得同样存在说服力不足的问题,欧洲中世纪也不能完全说不是专制的。

  总体而言,历朝国民性的小故事有点意思,专制社会对国民性的影响,我也认可,读完后,我倒是觉得,现在的中华可能还在摸索,但是仍在崛起,人民最终还是会朝着自由风向前行。自由引导人民!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九):有什么样的权力,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复述知识 1. 隋炀帝建立科举制,但教育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科举制并没有发挥出选拔平民的作用。于是,隋唐时期还是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2. 到了宋代,皇帝为加强皇权打压武将,重文轻武。教育普及开来,平民终于实现通过科举考试当官的梦想。社会阶层流动起来,士族文化演变为平民文化。 3. 平民文化是这样的: 4. 第一,皇权独尊。没有世家大族的限制,皇帝自由了。 5. 第二,民间自由。阶级、户籍不固定,人口大面积流动。详情请参考《清明上河图》。 6. 第三,市民“俗文化”。白话小说、戏剧艺术出现,雅俗共赏。 7. 到了元朝,蒙古“外族”入侵,看不懂诗词,看不起读书。读书人参加不了科举,只能创作时人还算看得懂的戏曲。所以,元戏曲繁荣。 8. 蒙古“外族”入侵,平民文化转变为流氓文化。原因如下: 9. 第一,汉民族几十年抗元,精英阶层整体消失。书被毁,人被杀。蒙古人不懂汉文化,畏惧汉文化,一度取消科举制。 10. 第二,元朝和明朝两朝皇帝文化素质低,多好女色。整个国家从上到下沦为“流氓”。 11. 第三,蒙古“外族”入侵,不用儒家思想,又没有一套自己的思想。于是全国道德滑坡,世风日下。 12. 到了清朝,流氓文化沦落为奴隶文化。 13. 清朝为了集权,把儒家的人格追求也作为打击对象。如果一个大臣过于注重自身修养,过于在乎自身名誉,就会妨碍他全心全意为皇帝服务。 14. 在这种制度下,很多大臣成为了有才干没思想的奴才。春秋时期那种讲究人格尊严、珍视荣誉信义的贵族精神彻底堕落。 15. 总结一下,国民性的每一次演变,都伴随着权力和制度的变化。贵族文化转变为士族文化,是因为秦始皇建立了皇帝制度;士族文化转变为平民文化,是因为科举制的建立和普及;平民文化转变为流氓文化,是因为“外族”入侵和专制的需要。 16. 有什么样的权力,就有什么样的国民。

  《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十):从贵族到流氓

  本周看的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古代的中国人与后来的中国人,似乎根本不是同一个民族,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历程如同跌宕下来的三叠瀑布,其落差之大,让人惊讶,源头的中国人,品格清澈;唐宋时的中国人,雍容文雅,到了明清,中国人的品质大幅劣化,麻木懦弱,毫无创造力。“五胡乱华”与“崖山之后无汉人”,不是一时口舌之快。

  从富有“贵族精神”的春秋战国,改变了纯粹贵族血统的秦国,流氓气息开始侵入的汉朝,狂放不羁不可再现的魏晋风流,雄浑伟健不可一世的大唐,文弱书生之风日盛的宋朝,踏断民族脊梁的罪恶元朝,流氓化上下盛行的元朝,世人皆为奴隶的清朝,打倒一切旧文化的五四运动,各种运动群众的群众运动……沿着这条脉络,中国人的国民性演变历程,如同瓜地里的藤蔓,在茂密的绿叶覆盖下,延伸向结出的瓜果。

  远古时期尧舜禹的禅让制,到启与益交伐,化国为家,权力由天下公器而成为一族之私有。春秋战国,富有“贵族精神”,贵族阶级以执戈披甲为荣,视冲锋陷阵为乐,秦国选择国君,首要条件就是勇敢:“择勇猛者立之”,社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风气浓厚,孔子游列国而不侍,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既有诸子百家供他们选择,又有“稷下学社”让他们“辩则明,比泽清”……到鲁迅、柏杨、龙应台,撰文反应、批判、痛骂国人劣根;梁启超、陈独秀、胡适,提出种种改良方案,到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或“训练民众”,或“狠斗私字一闪念”或试图塑造新一代中国人。可是迄今为止,那些国民性缺点,大部分还鲜活扎根在社会深处,而且在某些方面愈演愈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