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出梁庄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出梁庄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出梁庄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出梁庄记》是一本由梁鸿著作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4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出梁庄记》读后感(一):阅《出梁庄记》有感

  被推荐才去选择阅读,因为什么,因为我想知道这本书里是否会真实的写底层人民生活。 梁鸿与她的父亲奔走在各个乡亲间,他们分布在西安,南阳,内蒙古,北京,郑州,南方,青岛。但他们始终都是梁庄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前,农民开始不甘于农作,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拓展全新的视野,希望更加富有可笑的是逃出了农村,还是逃不过农民,在外就被叫“农民工”。 这三个字,最早是在电视上听的,那时候已经有农民工被迫跳楼丧命的事了,房地产拖欠工资,是主要原因。后来什么“农民工”题材电视剧小品相声一轰而至,受人民关注喜爱,叫好。现在很多人都说,往上三代,咱们哪个不是农民?其实大家都一个样。 梁鸿很渴望能为梁庄做点什么,去把基层人民的生活破开,更加真实的被展现。然而,她也只是文字工作者,在这个烂摊子面前,她显得无奈,越来越沮丧。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那些人的生活,有时候想逃跑,想放弃。但我想当她看着梁庄百姓们,似乎也很难有理由后退。她的确做到一位广播者该有的职责,可是,实际解决,难。但这本书毕竟不能用这种角度来看,它不是如何解决,而是让我们知道如今,或曾经到现在梁庄“农民工”是处于社会状态形成,和变化发展。这才是这本书的主结构。 与其说给“农民工”一个说话的机会,不如说也是给那些高阶层,与农民相差有些距离人们一个了解他们的机会。而梁鸿在此刻就起到了桥梁作用,拉进了不同人之间的距离。但她也说过,人心涣散,久了还是会再次的遗忘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人和事。梁鸿在后记中反思:路边倒下的那个老人超市里的问题牛奶马路突然下陷的大坑,被拆掉的房屋,都不是与“我”无关的事物。它们需要我们共同承担起来,否则,我们的“自我将彻底失落。” 《长夜行》有一句:人们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总是只想着自己。 “外乡人”还算得上略微好听的词,总归是融不进脚下这块繁华大城。梁庄里多数人都不会愿意扎根在城里,没啥感情,说梦里都是梁庄。 “回家也没少花钱,可回家高兴,吃饭、喝酒、打牌,也花了四五千。就是多花俩心里美。” 曾几何时,我也当过“外乡人”,即便当地人不错,但始终摆脱不了陌生感。现在是“本地人”,就开始反思,那些在我出生生活的地方的外来工作者找不到归属感,是不是自己也要负点责任,是不是自己的态度不对,是不是自己没有做到让人觉得在家乡无异。 每当别人说“外地人,外地人”怎么怎么时,我都有点反感。难道我们去别的地方就不去外地人?为何明明可以更妥善称呼却要以这种略带嘲讽的呢。久而久之,外来务工人员也自嘲,“就是进城要碗饭吃,啥好不好的。” 其实兴哥没有认弟弟尸体那一段,我尽然没有什么言辞凿凿的理由来说他的闲话。身为一个依旧算得上是农村的人,是晓得他的不易的,尽管是不对,多数人还是把唾弃的话留在嘴边。大家都有私心,大家都穷困,在人性面前儒家之道变得不那么重要。 黄包车,也就是骑三轮的,现在依旧是城市里一道风景线。去街上,看到都是年老的人三五成群,扎在客流量多的地方。我几乎没有怎么坐过,并不是因为嫌他们,而是,付的钱对于路来说,不值,对于他们来说,少了。有次和朋友坐,两个人坐在后面看着眼前头发都花白老人奋力的踏车。明明一小段路,他给的价格的士绰绰有余,但我和朋友都没好意思讲价,于心不忍。 我们这里骑黄包车的外地本地都有,本地人明显要硬气些。说着普通话的外乡,难得多,不仅要和本地人争客人,还要被查,被扣。表面平安无事,其实该行业规矩不知道有多深,“黑狗子”“托儿”,想都不敢想。 黑车也是一种病发症的现象,人遇到困境,就会想法设法从困境里钻出来,即便是出卖尊严。就像民中那样,起初是厌恶这种状态,后来融入了这种状态,为了生存,抛弃了引以为傲的尊严。 关于“扯秧子”的说法实属头次听说,但其实这种实际情况样子早就熟知。头一个外出打工的人处于重要地位,后来的人就按照他踩出来的脚印跟着走。你去那发展,我也去那儿,人生地不熟就有个照应。随之,一浪接着一浪,亲朋好友都跟来,形成一个小团体。这一“扯”了不得,扯出了一个村,扯出了与城市不相容的东西,扯出了一个新的关系网,一个依靠。 但自始至终,一个村是虚幻的,是城市的黑户,是早晚都要陨灭的,那只不过是个暂时的落脚地。此时那遥远的梁庄,却坚实的成了心理寄托,成了在另一个地方存活下来的理由。 再大城市也容不下这些飘落的魂魄乡愁支撑着他们。 “也有人尊重,但是没有了归属感,就好像风筝断了线。”建升这句话,再贴切不过。 氰化物,可怕的东西,在工业使用很广泛。从事电镀,洗注,油漆,染料,橡胶的人都长期与之相处。吸入氢氰酸浓度达0.5mg/L即可致死。可光亮叔他们却每天都与这种剧毒的东西待在一起,不过是为了钱,为了孩子。难道就不能换么?那就意味着要重新再来过,已经不年轻的他们,为了家人是不能那么任性了。何况越危机生命的工作越没有人做,越是这样工资也就能可观一些。 “不过,心里也清楚,干这个活儿都是慢性自杀,不是早死,就是晚死,早晚都得死。” 许多生命已经在这儿消失,牺牲,可却依然没有合理的管制,如果监管部门严一点,封杀像类似这种不合格的厂,那样,就不会有“农民工”不畏生死而跑来挣血汗钱。以慢性自杀方式换来的钱,也就从此断落了。 老板在压榨工人,工人唯有承受压榨,才能在城市里落脚,承受不住就是死。 在最后,我能感到作者有点无奈和迷茫,兜了一圈,牺牲乡亲们价值几十块钱的时间,可还是到达了原点。 起初,梁鸿已经盘算什么时候走了,但她还是坚持例行功课。了解农工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就是功课,这本书看似记录着“农民工”的生活,其实另一方面,作者自身也是随着记录而慢慢成长,开始接受一些她从前无法接受,或是无法理解的事。 如果从小养尊处优,没有经历过在泥土摸爬滚打日子,就不要翻开这本书了,里面实在有你曾无法想象,甚至看了后还是没有办法感同身受一面,为了他们的尊严,请不要打开。 但是,换句话说,正因为没有经历过,就更要在这本书里模拟的经历一遍也好。生活在底层,够不到高层空气,生活在高层也一样感受不到底层的浑浊。来体验一次,或许你会和作者一样被吓得想要逃跑,但细心的体会后会发现“农民工”,他们不过是可人的劳作者,农民则是祖先慈祥模样

  《出梁庄记》读后感(二):哀痛和忧伤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

  看完这本书,留给我的除了忧伤就是哀痛,“悲伤逆流成河”,因为你没有办法解决那些问题,你无能为力,但你又痛着他们的痛,特别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一开始总觉得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父母主观上的原因引起的,总觉得应该有解决的办法,但看了此书之后,我终于不得不再次难受,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这是极难解决的问题。想着那么多的儿童都不能在父母身边长大,那个因思念父母而每天嚼头发咽入胃的女孩,那个因思念而只能在晚上躺在床上抠墙壁男孩,那些隐忍一切痛苦无处诉说的孩子们,“一个孤独的儿童彷徨无知地长大,那是什么样的心路历程?”为什么有那么多来自农村的未成年人成为通缉犯,就因为我们好多的儿童在没有父母陪伴下的无知中长大。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许多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他们的工作涉及到许多报纸上经常负面报道的工作,比如污染严重的电镀厂,比如公路常见的校油泵,专门打售房信息基金投资等骚扰电话销售员,拉三轮车苦力,各种艰辛的营生都一一展现,而我们一般人只了解到这种工作本身很苦,还不知道的却是即使这种工作他们都要很艰难地才争取得到,得到了都还总是被层层盘剥,比如工资不能及时拿到,比如要交各种管理费。太难了!太难了!还有,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留守儿童,而且,如果农民一直不能得到公平对待境遇一直得不到改善,这种情况会持续发生根本避免,现在,即使是还没有结婚生孩子的年青人已经都决定好了生完小孩就会交给老年人带,自己出去打工挣钱,因为在农村完全没有活路。所以,留守儿童这个疮光靠呼吁是永远治不了的!

  知道这本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来自去年某一期《看天下》上对作者的介绍,然后记住了书名,然后某次去书店时就买了,作者出了类似的有两本书,一本就是《出梁庄记》,还有一本是《中国在梁庄》,在决定先看哪一本时,我看了书中的版权页信息,前一本出版时间更早些,所以我以为这本书是写在前的,应该先看。哪知在书中读到一个情节就是其中有位人物将作者写好的《出梁庄》给自己的朋友看,我才觉得《中国在梁庄》应该是先写的吧。前几天才看完了同类题材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于是决定趁着痛苦把另外这两本描述农村的书看完,要悲伤就痛快地一起悲伤吧,免得悲伤不止,毕竟我还是要继续我的生活

  曾经以为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连好多外国人都来中国谋生,觉得至少农民们应该更好谋生,结果看了作者的一句话,觉得这个希望又落空了,农民的日子还是不会好过的“经济的发展、贸易繁荣、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并不意味着一个普通老百姓就可以致富,同时,即使致富,也并不意味着他就可以更幸福、更安全,也不意味着他的生存空间更大,反而可能面临着环境更为恶劣、生存压力更大和安全感丧失的情况”。

  很多关于农民工的负面报道,看了这本书之后,你都会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做,比如“他们作假、偷窃、吵架,他们肮脏贫穷无赖,他们做最没有尊严的事,只要能得到一些钱,他们顶着这一羞耻的名头走出去,因为只有借助于这羞耻,他们才能够存在”。报纸上常见的他们的形象是“占道经营,或为了一块钱打架......”而多数时候是因为他们的尊严被践踏得一无所有而心有不甘,再不维权,生存都难以为继。“啥公平不公平?人家要啥有啥,要啥给啥。城市不吸收你,你就是花钱买个户口也是空户口,多少人在这儿办的户口都没用,分东西也没有你的。连路都不让你上,成天撵。路都不是你的,那啥能是你的?”为何总有报道说农民工不珍惜公共设施,为什么农民工对城市没有感情,这就是原因!城市根本不接纳他们!老一代的更多地会觉得是自己命不好,而在从小被宣传“新社会好”长大的新一代的农民工,则背负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农民、三轮车夫这些称号对这个年轻人来说,是羞耻的标志。在城市的街道上,他们被追赶、打倒、驱逐,他愤恨他也要成为这样的形象”。

  我以前一直有个想法,认为应该对农民工进行一些培训,让他们更适应城市的生活。看了这本书,了解到真有这种“工友之家”的创建,但目前来说基本上是失败的,因为“这些要上进理念又好像和他的生命内部没有真正对接,无法激发他的某种意志力,无法改变他无力的生命状态” 。

  关于留守儿童,我摘抄了其中几位人物的心理想法,基本上可以窥见这其中的无奈:(1)“俺们娃儿老埋怨俺们俩,说从小不管他,扔到外婆家。我说,房子给你盖,老婆给你接,那还不算稀罕你?后来娃儿为啥不上学?他说,人家上学爹妈跟着,买这买那,我就一个人,我不上了。也是我们常年不在家造成的”——留守儿童变成失学儿童,就这样自然发生了。

  (2)“咱大闺女,在县里封闭学校上学,一年三千多元的学费,虽然贵些,但是有人管,不需要咱操心。娃儿四岁半了,三岁半的时候送到登封一个武院,吃住全管。送去一年多了,可不错,我去看过一次,管得可严,早上跑得慢的,还用棍子打,那也高兴,说明人家真用心教了”——看到这里,难过得想哭!

  (3) “其实放人家那儿比放在我这儿强,我和媳妇照顾一摊生意,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在学校,有人照顾,还能学武,还安全”——你们知道是怎么被照顾得吗?你们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照顾,还指望有人来好好照顾?

  1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城市是直线的、大道的、广场的和主旋律的。它忽略了活生生的社会现状,忽略了那些随机的、还没能达到所谓“现代的”和“文明的”存在和生活。现代的城市每推进一步,那些混沌卑微而又充满温度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得不退后一步,甚至无数步。

  2 普通民众为何会相信传销,因为,它们让他们窥到了一个一直不可触摸的空间:成功富裕高雅平等,可以拥有除了存活之外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个越来越难通过努力成为人上人的社会里,传销为普通民众获得金钱、权力和尊重提供了一个很有诱惑性的通道。而传销也是道德感匮乏所致。所以,传销在中国的勃勃生机恰恰显示出我们生活内部一种惊人的发育不全:过于丰盈的肢体和不断萎缩的内心。

  3 其实很多时候,生活就有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从来不愿正视它。

  4 他仍然是城市流浪者和农民工,但却不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仅为生存而奋斗的人。他在试图对自己的生活、精神和存在进行解释,这使得他能够保持一种与现代精神并行的独立姿态,并拥用某种尊严。

  5 一个农村妇女遇到难处,无法找到生存的依据时,她想到的不是法律和制度,心灵的痛苦从来不是法律和制度的范畴,而是最古老的方术。她可能不甚清楚这些传统有什么依据,但她可以从中找到安慰。这些依然是她重获意义的最本源方式。

  6 对生辰八字、五行八卦,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事物,我们缺乏真正的传承和真正的理解,它们也就失去了在现代社会重新打开的可能性。那用抛起的蓍草的方向与形状来推测命运的术士,他们与天地之间的感应,与宇宙秩序的应合,他们在自然肌理中寻找生命秘密的努力被看作愚昧的行为。——我终于知道用蓍草是如何推测命运了。

  7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

  8 当青春的激情面对冰冷坚硬的现实时,那一堵围墙开始发生作用,他倒下,崩溃,失去了自我。在精神的深层,他无所归依,不知道何去何从,他被阻隔在一个地方,再也无法达到完整的人生

  9 伤心是如此普遍的存在状态,以至于我们把它尘封在心里,以为忘了它。当我们提起它时,那泪才突然迸发出来,那伤心仿佛刚从黑暗中醒来、萌牙,并慢慢生长。

  10 怠工、偷盗、破坏、吵架等,我们通常会把这些归结为农民的劣根性,但其实,这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被强烈的被压迫感的群体所唯一拥有的反抗方式。他们的反抗只能以匿名的、不合法的方式进行,或者说,这是一种自救式犯罪。

  11 人们抱着面对“奇观”的态度去观看,既泪流满面、感叹万分,又事不关已、冷漠无情,“只有轰动,而没有真正的事件”。

  12 哀痛和忧伤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

  撰文刘萍 2017年5月17日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08506688014103&mod=zwenzhang

  《出梁庄记》读后感(三):残忍的消解掉亲笔写下的“呼愁”

  梁鸿的《出梁庄记》是应时而生的一本沉痛之书,作者用人类本真的良心来凝视今天的所谓盛世,来凝视被天罗地网的核心价值观所掩盖的真实人间,揭掉现代性和国家话语这层皇帝的新装,为理直气壮去遗弃故乡的中华民族招魂。

  梁鸿对这本书书写模式的处理恰到好处,攫取的对象是被主流话语强行疏离并定性的边缘人群中各色生存方式的典型,在看似无意的复述中揭示这种所谓主流的自以为是和所谓边缘的并不边缘。各类典型的凝视并不会让人起腻,心中生腻的读者应该反思的是自己心中那道从小被阶级斗争教育砌起来的柏林墙,以及对自己到底归属于墙里墙外的模糊身份认知。这本书在典型凝视后的思考点到为止,愤怒哀痛无奈等等情绪都只有冰山一角,冰山一角的种种情绪中唯独期待缺席。

  作者极度克制以至于被部分眼翳读者批评不深刻的原因我们是大体可以想见的,这类问题根本无法言说,内在因素太过复杂深奥,不仅仅是历史人性和文明的问题,再加上权力黑手和资本阴谋种种利益交织博弈,体制的遮羞布连碰也碰不到,所以梁鸿的种种表露中唯独没有期待。也正是在这种考量上,这本书的书写模式在可能的限度内达到了感染力的效益最大化,如施战军所言,因其凝视的着眼点有足够强大的辐射性,所以不必借助刻意显露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家国情怀便足具震动人心的力量。

  除却借凝视性辐射叙述以记录时代废墟中群体“呼愁”的立意,这本书更高一层的水准在于作者又以极其绝望悲哀的方式消解了自己记录下的这种“呼愁”,然后再一次极度悲哀的重新呼唤它的归来!作者大义凛然的把自己送上了解剖台,把自己内心中的卑劣和羞耻赤裸裸的解剖给读者看,要读者知道我们亲笔记录下的“呼愁”多么虚伪,我们所有的凝视是多么做作。我们要的绝不是这种虚伪,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呼愁”!刘瑜便是在这个基准上评论道: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如此呼唤“呼愁”有希望么?反正梁鸿没有流露丝毫期待,现在看来她是对的。

  就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北京传来了驱逐“DDRK”,万人QJDC流落街头的消息。这本《出梁庄记》出版在2016年9月,梁鸿写她2012年最开始接触“DDRK”走进城中村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政府为什么不规范化为什么不取缔,而当采访结束时,她完全变成了和“DDRK”一样的心态,无比庆幸还有这一方天地可以存活,不论这方天地多么肮脏混乱危险,都是劫后余生。——而可能梁鸿自己都没有想到,就在这本书出版短短一年之后,她的庆幸就完全破灭了,并且是这样残暴的方式。每想到这位满怀失乡哀愁失魂苦痛的学者,想到她劫后余生的庆幸存活不过一年,我就无比痛心。

  《出梁庄记》读后感(四):出了梁庄的何止是梁庄人

  隔壁的同事就是河北农村出身,家里三个孩子里唯一上了大学离开当地的。虽然她已融入城市已经很多年,但交流起来还是会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现在进城的乡土人民。

  本书用来了解一下新一代出来人的生活经历和心态,环境还是有收获的。特别说到他们在生活打工的城市没有归宿感那永远不是他们的家时非常的应景。

  那位隔壁的同事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也有5、6年,虽然延续了他们老家的习惯对认识的对他有利的人一口一个哥姐,但谁都能感受到就是那层利害关系在才那么亲热,大家可能连点头之交也算不上。能称得上朋友的本地的人或外乡人一个都没有。所有要好的还都是本县留在当地的或是一个地儿出来在这座城市里工作的老乡,羡慕的那些生活都是遥远的在当地市里国企获得了稳定的职位或是考上了公务员的人,字里行间尽是对家乡安稳生活的羡慕和对现在的紧张工作的不满抱怨。虽然也能看出他也不甘心回去平淡了此一生,但他的心又何尝在这里呢?

  《出梁庄记》读后感(五):开卷读梁庄,回首见故乡

  梁鸿的作品《出梁庄记》从题目上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出埃及记”,不同的是“出埃及记”中的以色列人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离开埃及前往应许之地迦南。而《出梁庄记》中的梁庄村民却是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离开故乡,开启漫漫的打工之路。以色列人因为寄居埃及饱受压迫,渴望去到应许之地,渴望有属于自己的家园。如今的梁庄人却要离开世代祖居的村庄,离开田地,走进他乡。无论是回归还是离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缘由,那就是为了生存。

  梁庄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穰县吴镇,梁鸿身为地道的梁庄人,在梁庄生活了二十年,见证了梁庄多年的变迁。而梁庄的变迁并不是中国广袤乡村的一个个案,而是一个缩影,读者能从当中读到自己的家乡,读到熟悉的村人,仿佛她就是在讲述我们身边的被我们忽略了,却时刻在发生的故事。

  作者追踪梁庄人在全国打工的足迹,辗转西安、南阳、内蒙古、郑州、北京、深圳、青岛等等多地,深入他们工作的工厂,生活的城中村,与他们聊天,一一记录他人的工作生活,甚至试图探寻他们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要离开故乡?

  某一天在小区花园发呆的时候听到旁边两位老人的对话,两位老人说起现在种麦子不说赚钱了,等到收获以后还要倒贴钱。他们村中的老人摔倒住院了,还惦记着家里种的两亩小麦正直收获季节,于是就让儿子代为去割麦。儿子很不愿意,一来村里的耕地多位于山地,机器无法开进地里,只有依靠人工收割,着实是个累活;二来儿子说的也自有道理,他在县城打工,工钱每天100块,回家割麦至少需要三天时间,耽误工钱不说,麦子晒好卖出还收不回种植的成本。最终请了邻人代为收割,麦子也抵了劳务费,多余的麦子邻人送回了老人家中。

  新一代的农村人很大一部分不会选择从事农业种植,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土地也开始被集中起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本地的居民更多的选择是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有着复杂亲缘关系的同村人散落于全国各地,留下来的多数是老人与小孩,成为了经常所说的“留守儿童”以及“空巢老人”。

  梁鸿在回到梁庄之时,发现留下的人与外出打工的人联系并不多,他们普遍的想法是“在外,只是暂时的,讨生活的,最终都会回来。也因此,他们没有认真地去思考自己的亲人在外打工的状况,即使谈起来,也以一种非常模糊的,完全逆来顺受的态度。”

  打工者的工作生活状态

  梁鸿所最终的梁庄人散布于全国各地,他们普遍的从事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蹬着三轮车穿行于西安各大市场,在内蒙古荒凉的公路旁校油泵,在郑州庞大的工厂流水线上机械的插零件,在青岛毒气呛人的车间里做着电镀。他们中的极少部分人确实生活得到了改善,也赚了钱,但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模式从未曾改变。

  梁鸿去到他们拮据的城中村的租屋中,亲身体验其中的生活,听村民们讲述一天的用度,与他们的担心。他们的担心主要集中于物价、工作收入、还能干多久、生病以及自己留在家中的孩子。他们的用度很少,多数人都攒钱用于孩子,畅想将来回到梁庄盖起新房安度晚年。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凸显出属于农民特有的单纯与坚韧。

  去年同事突然收到同学不幸离世的消息,在震惊中缓不过来,闲时给我们讲起她同学的故事。她的同学与老公长期在外打工,没日没夜的加班干活,也赚到了钱,甚至在当地买了房子。但是却选择将小区的房子租出去,夫妻俩仍然住在廉价的出租屋中,加班工作,对自己的生活用度近乎苛刻,钱都为孩子攒下来。其实厂里在前段时间体检的时候已经查出来她高血压的问题,她担心看病的花销太大,想着也没太多不舒服,注意就好了,结果出了事。同事说,觉得非常的心疼,攒再多的钱,现在人的没了,辛苦了一辈子又有什么用呢。

  书中有很多与之相似的人,他们打工的目的便是为了赚钱,从未想过要留在当地,要融入当地的社会。他们几乎与房东与本地居民毫无交集,双方生活近在咫尺,却好似有一堵无形的墙体将他们隔离开来,相互对垒于意识层面。

  说道孩子的教育问题,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后来娃儿为啥不上学?他说人家上学爹妈跟着,买这买那,我就一个人,我不上了。也是我们常年不在家造成的。贵贱就不上。我说,你上吧,不行我回来算了,你好好上,反正不管咋着能供起你上学。他又说,好大学考不上,不好的大学上着没啥意思,还不如去学个手艺,也是,好多上大学的娃儿也没见有个啥好工作。他不上就算了。农村人就这样,你上了上,不上就算了。不过还是有距离。俺们也有感觉。看起来父母跟孩子不能离,时间长也不行。这也是打工带来的。”

  读到此处也常常想起自己当年在乡村教书时候所遇到的困惑。我在教书的时候发现当时初中的辍学率就非常高,并不是因为上不起学,当时九年义务教育早就取消了学费、书费、学杂费等等,政府的营养餐计划还免费为学生发放牛奶与面包。那为什么辍学率还那么高,我一直很奇怪这个问题,觉得自己小时候傻傻的从来没考虑过不上学这个选项。很多次跟着学校老师一起去家访,简单来说就是叫不上学的学生回学校上课。和家长交流一会儿,说道这一问题,家长都说,“他不想上了,我有什么办法。”这话我听了很多很多遍,有些学生在私下聊天的时候告诉我他是他们村同年龄段的唯一一个还在上学的了,他们村的娃娃过年回家的时候总是想喊他一块儿出去打工。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门口遇到一个辍学的学生,从外地回来,染了黄色的头发,穿着廉价却又前卫的衣服在门口晃荡。我并未教过他,但是大家彼此都认识,打过招呼之后我问他现在在那里,在做什么?他用还不甚流利的普通话回答我,自己在漯河上一家食品学校,是同村的谁谁谁介绍去的。我当时就很好奇这个所谓的食品学校是个什么样的学校,以及他反常的用普通话和我交流的心态是什么?

  当时我的也只是将这些疑问藏于心底,没有去深刻的探究,现在想来着实有些后悔,感觉错过了很多值得积累与探询的东西。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开始觉得经历、所见、疑问都是一笔财富,需要好好珍惜。现在的我肯定会选择做一份问题大纲,找他们好好问一下记录下来。

  文中还有一个特别的人,在南阳从事算命的贤义。作者来到他的家中,感受到了与其他人截然不同的居住环境与心境。虽然依旧贫困,虽然从事着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职业,但是贤义的内心出气的平静柔和,小院种植着花草,收拾的一尘不染,非常有乡村恬静生活的气息。

  “贤义的小家庭温暖、健康。言谈举止、态度都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光明性。相反,他的姐妹们,尤其是和贤义的神情及与生活的理解相比,却似乎少了一重空间,一重光亮的,开阔的空间。他的姐姐梅兰,十九岁就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一名工人,还差点当上厂长,不知为何,以我突然和她接触的直觉,她身上似乎有某种奇怪的麻木,没有未来,没有更高价值,只有现在,只看到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则没有她关注的事物。还有秀兰嫂子,似乎外部世界的变迁与她都无任何关系。这一切或许与农民身份无关,而与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狭窄有关。”

  村庄的变迁

  外出的村民有一个集体的称谓“农民工”,但是一个单一的词无法概括一群人,同样一个人也无法被一个单一的词概括。我们无法将城市治理的各项原罪强加于他们之上,也无法去居高临下的以同情者的身份过度谈论他们的生活。虽然日常生活中很多关于他们的报道,但是更多的是将他们作为一个新闻热点,更多的是在塑造这么一群人,而不是去呈现他们的生活。塑造与呈现相比,强加了太多叙事者的主观诉求或者是大众希望看到的主观诉求。

  就像作者说的,“一个词语越喧嚣着强化使用,越是意义不明。与其说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倒不如说它是一个符号,被不同层面,不同阶层的人拿来说事儿。人们抱着面对‘奇观’的态度去观看,既泪流满面,感叹万分,又事不关己,冷漠无情。只有轰动,而没有真正的事件。”

  前段时间看“一席”邀请广为流传的文章《他奶奶的庙》的作者前来演讲,每一张图片展示都能引起观者哗然的哄笑,而在这些粗暴直接的民间造像背后可能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它们之所以存在,人们争相前去膜拜,你可以在心中冠以“迷信”的标签,并对他们报以嘲笑的心态。但是对于一个普通民众来说,这是他们一种朴实的心灵寄托,你跳出来告诉他们这是迷信,你们不能这样,是无意义的。生活环境不同,思维模式不同,人与人之间有着很深的认知壁垒,觉得可笑不如是试着了解。

  如今去到乡村,一座座相似的二层小楼,水泥地,却少了很多乡村生活的气息。村民极力扩展居住空间,将更多的空间纳入建筑面积,放弃了院落,每一个住户都像一个水泥盒子,把人们困于其中。有时候觉得过大的居住面积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舒适感,反而会浪费更多的经历于多余的面积,而忽视了环境的营造。或许,现代化需要不仅仅关注居住硬件的改善,也应该去关注意识层面的提升。

  《出梁庄记》读后感(六):跟《中国在梁庄》相比,这本明显放水

  “相同的风景,相同的命运。如果都是在工厂打工,电子厂、鞋厂、服装厂,年轻夫妇多在附近租一个小屋,或在附近农村租一个房子。房间里的风景和生存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出租屋,除了相对稍好和稍差之外,都是差不多的精神气质。千篇一律的小型的、简陋的企业,几台机器,几个人,就是一个工厂。至于环境、待遇、污染和劳动法,那都是不说也罢的话题。”作者的这段话极好地对本书进行了总结。 虽然看得出作者的努力,奔赴十几个城市进行调查采访,但这本书的冲击力和带来的震撼远远没有第一本强。也许是每个农民工的故事太过相像了:“拔秧子”一样老乡亲戚被带出来,抱团式聚集;不停换工作,在温饱线上挣扎;在城里被欺负,并且用犯法的方式报复回去;和所在城市的隔离,家乡变成田园牧歌式的精神寄托,但早已回不去等等。第一本还能看出农村不同势力的角力、没落宗族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新旧并存的复杂伦理,这本书就单调很多,因为每个人的套路都差不多。其次,作者很浅尝辄止,用一个篇章介绍一个地方打工者的故事,却没有深度挖掘他们背后的精神世界。光是强调了广度,没有强调深度。就这点而言,没有何伟老婆写的《打工女孩》好看,因为《打工女孩》是经过长时间回访完成的,而不是人物口述历史,所以更能看出打工者的人生脉络和他们的悲欢离合。这本书有点太轻飘飘了,感觉像借着《中国在梁庄》的风头,再来圈钱的

  《出梁庄记》读后感(七):故乡是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根据2017年5月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82亿人,城镇常住人口为8.2亿人。简言之,在城镇中每遇到五个人,就有一个是农民工。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进入城市务工和在当地或异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快递小哥、保洁阿姨、保安、建筑工人大多为农民工。媒体上也时常可见农民工聚居区环境奇差、安全隐患大、农民工讨薪等报道。但是农民工究竟意味着什么?这2.82亿人都来自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经历?有什么样的梦想与失落?他们对城市对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久居城市的人多半是不知道的,也从未想过要去了解。

  然而,和任何一个群体的人一样,这些被称为农民工的人,他们一样有着十分丰富而又迥异的个体经验,他们不是一个能被统一对待的名词。和所谓工作光鲜的中产阶级一样,这些被称为农民工的人同样是现代化建设中被利用然后被抛弃的一环。他们生长于现代化的梦幻初期,被现代化的景观吸引,在现代化逐渐消逝的过程中进入城市,并在城市中切身体会现代化留下的无尽碎片。

  梁鸿的《出梁庄记》是一部关于农民工的口述史,它的重点不在于从学术上分析农民工群体的渊源和历史背景,而在于尽可能真实地展示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从河南梁庄,南到深圳,北到内蒙古、北京,东到青岛,梁鸿寻遍梁庄人在全中国的几大聚居区,这些人中有底层打工者、有小商人、有都市白领,也有凤毛麟角的成功人士。一个村庄如万花筒般折射出农村人向城市迈进的步伐、城市与农村的裂变和越来越深的鸿沟。

  作者梁鸿,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她也是一名作家,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首届青年作家以及《南方人物周刊》2013年度“中国娇子青年领袖”等。

  城市与农村

  故事从梁庄开始。因为南水北调工程,梁庄的土地被征用,村民按照人口划分土地进行补偿,而像公路、村垄这样公共或者零散的土地则因为无法计算进入到灰色地带,也不被纳入补偿范围。土地被征用是梁庄村民离开村庄前往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的丧失,意味着梁庄人失去了在本地谋生的手段,政府补偿一亩地一年一千来块钱,不过是杯水车薪。怀着寻求更好生活的愿景,以及城市里能挣到更多钱的想法,村民开始一个两个,乃至于携家带口前往城市。

  梁庄人在城市的开始多半是由已经在城市工作的老乡介绍工作的。如果介绍人是三轮车夫,那么后来者也是三轮车夫;如果介绍者是校油泵的小老板,后来者也从校油泵的学徒开始做起。这些人的起点一致,开始时的工资和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住的环境也很相似,多半是在城中村,空间狭小、空气不流通、卫生也不好的地方。梁庄人见不得自己人被欺负,如果有梁庄以外的人来抢生意或者欺负了本庄的人,往往就会集结一帮人去打架、讨说法。因为一块钱而打群架的事情并不少见。

  而梁庄人和众多怀揣着赚钱梦想来到大城市的农民工一样,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赚钱梦的破灭。因为所谓建设文明环保城市的需求,大多梁庄人居住的城中村以及他们从事的人力车夫、低级技工、小工厂等工作被列为不合规范。政府定期不定期抽查,以暴力形式取缔。但取缔也只是表面功夫,下层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夺走生产工具,只有拿到所谓的处罚金才肯罢休,处罚金多半在三五百元,而村民每天的收入最多也就一百来块钱。为了不影响挣钱,村民大多选择赔钱私了。如果有的时候事情闹大了,村民就会集合起来反抗,但这样往往只会使事态更为严峻。西安的一次事件中,村民因为气不过和官吏僵持,最终损失了一辆价值三千元的电动车。

  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则是从一开始就产生的。梁庄人从事的多半是机械劳动,发展空间小、可替代性高,老板也是能少发工资就少发,能延长工时就延长。梁庄人初到城里的月工资很少有上二百的,到了现在月工资也基本在3000元左右;一个月基本休息两天;不请假、不迟到,一个月的全勤奖是50元;过节有的工厂放假,有的工厂不放假;每天工作时间基本都在12小时以上,鼓励加班,加班费是正常工资的1.5倍,但也有很多工厂克扣加班费。待遇不好的另一方面还在于工厂环境奇差。在青岛的电镀厂做事的光亮常年和氰化物打交道,上光要用氰化铜,定色要用金属,还要加氰化钠、氰化钾加银,这些氰化物都属于剧毒物,只要吸入的空气中氢氰酸浓度达到0.5mg/L即可致死。光亮工作的电镀厂中空气又酸又涩,一进去便有如锁喉般的剧痛。而工厂配备给工人的防护工具不过是两幅手套和一双胶鞋。几百平米的工厂中,只有前后两个排风扇,远低于国家的最低标准:4个排风扇。然而,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在青岛、内蒙古、北京、深圳,凡是有工厂的地方,都能看到梁庄人以命挣钱的场景。

  在这样的困境之中,梁庄人的生活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他们最初要在城市赚钱发财的想法落到了最简单的:回村盖一栋楼房。城市对他们来说是另一个地方,他们没有空余时间、没有娱乐和精神上的放松,极目所见只是日复一日看到的城中村和工厂。他们只是借城市谋生,期求有朝一日离开这个城市。

  回不回家?

  在谈及农民工的问题时,很多人都会提到他们为什么不回家。作者也不例外,她像时针一样询问每一个梁庄人是否要回家。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前途的无望让很多人心灰意冷,但村庄更为凋敝的环境是他们继续留下的一个重要理由。

  外出打工的梁庄人大多把回家盖房作为一个成功的里程碑。能在村里盖上二层小楼的都能成为村民眼中神话般的打工人物。然而,即便是盖上了小楼,村民们并不会就此结束打工。盖一栋楼需要花费十几二十万元,而这几乎是一个正常打工者的全部积蓄了。盖了房子,反而没钱,需要打更多的工来赚取生活费用。盖完楼,全家出去打工,楼房空置成了村里普遍的现象。楼房就好像成了新时代的牌坊,它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数十年披星戴月的成果,即使自己已经对生活麻木,只要有一栋楼就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一个可以称道的成绩。而这个可以回去的地方,往往是人生的最后一个落脚点。这个可以称道的成绩也只是活在别人的口中。

  除了极个别成功人士——这样的人不是在城里买了房便是有了几千万的资产,不过他们非常稀有,大多数梁庄人都选择离开自己打工的城市。城市对于梁庄人而言只是个讨生活的地方,城市中的文化、娱乐和便捷和他们没有关系。基本保障福利方面和城市居民的差异又让梁庄人觉得自己是被排斥的一方。工作朝不保夕、生活空间不断地被挤压,除了工作几乎不与人交流,他们像一个个孤岛生活在城市这个咆哮的机器上,却觉得城市远在他方。不知道哪一天就要被驱赶,不知道哪一天就又会衣食无着,城市不仅没有兑现现代化初期的梦幻图景,反而给梁庄人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赚了钱就离开城市的想法在梁庄人中是主流。很多梁庄人不眠不休地工作、拒绝一切不必要的开销,就是为了能早日有一天离开这里。

  但是离开这里之后去哪里呢?回家吗?每每提到这个问题时,梁庄的村民反倒没有提起梁庄那么积极了。梁庄是自己的故乡,但是坚定地要回到梁庄的人并不多。梁庄的土地已经被收走了,回去没有地种,种地也挣不了钱,还得靠天吃饭。村里没有别的产业,打工都没有地方去,开个店铺都不一定有生意。很多梁庄人在城市里学到的手艺一回到家里就毫无用武之地。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不好,路没修好、学校没盖好,干什么都不方便。虽然在城里只能卑微地活着,但是回到乡下,一年连两万块都挣不到。村庄承载着梁庄众人美好的记忆,但这个地方一旦从记忆中走出来,那一种无可避免的萧条扑面而来。回到梁庄成了一个痴人说梦般的呓语。但不回梁庄,他们又能回到哪里呢?

  梁鸿的《出梁庄记》是一本十分厚重的作品。不仅仅因为页数多,更在于这上面记录的,在现代化过程中,每一个个体经历的深重的生命体验。在二十世纪,现代化的开始给了人们无限的幻想,经济发展、技术发展、文化发展,城市一座座地兴起,繁荣成了漂浮在世界上空的彩虹。它给了每一个人愿景,在这个愿景下每个人都愿意献身到现代化的浪潮之中。然而现代化也是残酷的,它的大机器运作模式、它的短视、它对个人心灵的漠视,在这其中幻灭的梦想就如美人鱼公主的泡泡一般碎掉。而裹挟进现代化过程中的每一个人都深受影响。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常觉得,梁庄人那种被工作碾压到麻木的面容在北京的地铁上随处可见,梁庄人那种不工作就不知道明天该如何生活的不安全感在所谓中产人士身上一样存在。梁庄是一个远去的田园童年,一个艰难破碎的青中年,一个不知道将会如何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索梁庄,便是在思索我们自身。

  《出梁庄记》读后感(八):《出梁庄记》读后感

  《出梁庄记》读后感

  甚至,

  每一片都能写下一首十四行诗的

  梧桐叶,

  纷纷落下。

  这是我在开始读《出梁庄记》的时候,在书的首页写下的一句话。时间是2017年10月。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的感受就更强烈。

  虽然之前就知道,农民工这三个抽象的字是无法概括这一庞大群体的,更重要的是,这个词背后所代表的每一个鲜活的,有故事的生命。为了生存而艰难挣扎的群体。

  现代社会更强调的现代性,在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城镇化的发展,对所有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般的存在都有着天然的趋向性。在这一过程中,受伤害最大的反而是作为最庞大的群体----农民。作为了落后、贫穷的显著符号,每个出现在公众视野里的农村或者农民的形象,不是穿着破破烂烂的仿佛上个世纪的人,就是载歌载舞的没有任何苦痛的开心面容。农民形象几乎一直是符号化般的存在,很少有其群体自身关于自我的描述,缺少话语权和财富,就令这一最大群体整体失声和被歧视。虽然在所有的宣传中,农民兄弟还是我们最可靠的联盟,是为社会默默贡献的支柱力量。

  最近,路过每个水果摊或者每个小吃摊的时候,就会想起他们就是某个梁家人,在某个城中村的低矮的屋子中,规划着自己在梁庄的大屋子和孩子,在时代遗留的角落,顽强的生存。

  每个时代,总要有一批人被前进的列车抛弃,但一下抛弃这么多人,我们是否也该反思我们前进的轨迹了。

  再来谈谈这本书,整体上对于农民工的关心和记录还是不错的,但梁鸿在书中对场景的描述就显得过于刻意了,她试图给我们勾勒出每个场景以及人们的窘态和痛苦,都是作者站在自己的角度的理解。然而现实里,那些农民工自己对未来还是充满着希望的。不过,在呈现社会的复杂性上,这本书有了很好的效果,至少不会让大家可以用几个毫无生气的词语就能概括这数以亿计的生命和错综复杂的故事以及情感。

  《出梁庄记》读后感(九):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一本特别好的纪实文学作品,相比柴静的《看见》一书,这本书的关注点更集中:梁庄和它外出务工的人,梁鸿描写、叙述他们的健康、工作、家庭和精神世界。

  这些河南人以自己的村庄为圆心辐射出去,流连在中国的天南地北。幸运的人,能够致富,成为同乡艳羡的对象,但太少;不幸的人,早早健康受损,不得不回到老家;更有甚者,在哪个阳光照不见的小角落横死他乡;而更普遍的情况,夫妻两人在厂里打着没日没夜的工,在灰尘、重金属和硫酸里损耗着自己的青春,没有保障。小孩们坐在家里望眼欲穿,青春期的少年们没有足够的支持。背叛、酗酒、吸毒、逃学,这些字眼在别人看来是新闻的事,反复地发生以至于麻木。有些具体的痛苦,那个瘫痪在家的大丈夫不得不面对的一切日常问题,都很难想象。

  但是还要努力生活下去,出梁庄便成了新的本能。城市也许是一座巨大的绞肉机,但在家务农更是一条死路,所以前赴后继地出走,即使遍体鳞伤,心里仍怀有一丝希望。

  却还是想落叶归根,死也要回到家乡—这只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还是身份认同迷茫、城市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一件件具体的事情让他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冷漠面孔,在一个地方打了十多年的工,却不知道小镇的名字,然而,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城市从来没有热心地接待过他们,不热心,甚至于不顾死活。

  他们怎么办呢?不禁想到在这个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人都想更聪明,良好的教育愈加重要,体力活的地位越来越低,但农民工也有求知上进的权利,问题是他们有没有可能?有没有机会呢?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关注是改变的第一步,我们不能忘记他们,这个世界是如此大,千丝万缕的联系让人措手不及,每个人都需要陌生人的存在。他们不只有一张面孔。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出梁庄记》读后感(十):向死而生:他们这样过生活

  向死而生:他们这样过生活

  文/良月

  看完了梁鸿的《出梁庄记》,合上书页的时候,突然感到五味杂陈,有种说不出的悲哀之感。这本书,是作者跟随家乡梁庄村的打工者,远赴他们的打工地,撰写的带有采访见闻性质的纪实著作。从梁庄出发,至南阳、西安、青岛、郑州、北京、内蒙等多个地区,作者以女性细腻的情感笔触,缜密的观察和思考,呈现出梁庄打工者的集体群像。

  虽然是学者执笔的写作,但《出梁庄记》和之前的《中国在梁庄》,都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记者视角。丰富的见闻描写和口述故事,让书籍的可读性大大增强。划定写作空间,将梁庄和梁庄人作为主角,在零散的结构中,总能找到人物命运的故事脉络,突出章节主题的同时,让读者有了作者视角的感情共鸣。作为一部纪实文学,《出梁庄记》有着这样的特点:把问题拿出来去听、去看、去触摸,不把问题简单化、片面化,试图挖掘表象和语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不回避情感冲击的同时,尽量做到客观、真实。

  中国乡村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就是一锅粥,乱且稠,要想说清理清非常难。这不仅有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有社会层面、文化层面的问题。因此,《出梁庄记》较好地把握住了中国乡村的特点,没有把这郭粥搅浑,也没有添油加醋或是稀释一番,简单的阐述,以及用观察者的视角去陈述,让问题简单化,也让每一个读者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农民工”一词的含义是什么?是否带有阶级色彩和歧视眼光?它又与“工人”、“蓝领”、“自由从业者”有着怎样的含义区别?当越来越多关注“农民工”的报道出现时,我们是否真能理解他们的异乡心情,是否真能懂得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下的异乡情节?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中国社会许多现状的产生原因,它不是能够简化成为定义和规律的逻辑,而是民族心理最深层次的挣扎与和解。

  “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就好像是一条腿插进城市,另外一条腿一直举着,不知道往哪里放?”这是书中一位打工者的讲述,他是一名室内装修设计师,他也是一位农民打工者。复杂的制度因素,产生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从严重的城乡发展差异、地区发展差异,到混乱不堪的用工环境,外出打工者面对着极其严峻的求生问题。此外,复杂的文化心态,也让他们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很多年前,我总是感慨:人家美国人想去哪里去哪里,换工作、搬家、认识新的邻居,说去哪个州就去哪个洲,无拘无束,这才是生活。现在,我终于明白,限制中国人流动的,并非完全是制度,而是文化心理。“打工者”外出谋生的目的是什么?更多的是挣钱养家,有足够的资金后回家盖房,然后再挣钱,为孩子结婚生子,最终落叶归根。农村的人情社会业已植入到文化基因中,异乡人来到城市,总以最快的速度制造熟人环境,很难融入到城市中去。他们互相扶持,互相介绍,租住在棚户区、群租房,只为了在城市里挣钱,并不想适应城市或者久居下去。他们走出家乡之后的理想只有一个:衣锦还乡。因此,文化心理的负重,远远超出制度的壁垒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中国特殊国情所在。当然,伴随新一代人走向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融入到城市中去,这些书中并未涉及,或许又是崭新的现象正在诞生。

  话说回来,文化心理和时代变迁又有着绝对的矛盾。穷极一生回家盖房,最后孩子们依旧外出打工,农村的房子恢宏壮观,却还是没有人住。一个问题衍生出又一个问题,渺小的人求生其中,像是被一个又一个怪圈套起来,无法挣脱。书中不乏老生常谈的问题叠加出现:留守儿童问题、医疗问题、婚姻问题、空巢老人问题、传销与诈骗问题、非法用工问题等。这些怪圈追根溯源都能找到原因,但原因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很多问题是多种原因交替产生或是衍生出的新问题,解决方式不仅需要制度手段,还要解决累积在基因里的文化负重和深层教育。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若想改变现状,最需要的还是时间。时间之外,在漫长的生活中,他们依旧在用汗水和生命一点一点凿出历史。历史是一个过程,要想走到未来,我们别无他法。通读全书以后,一个词语自然而然地产生在了我的脑海:向死而生。

  书中最令人动容的,是“死亡”。就连作者自己都没有想到,这次写作会涉及到这么多的死亡。所谓死亡,最可怕的还不是富士康的跳楼,被权贵铲平的交通肇事,以及被漩涡吞噬的留守儿童。最可怕的是向死而生,不反抗死神的走近,朝着悬崖毫不犹豫地迈出步伐。在青岛,梁鸿的乡亲们都在电镀厂打工。他们知道工厂里毒气很重,已经有几位老乡突然猝死,但他们为了挣钱,依旧在呛人的毒气里加班加点。所谓换位思考,都无法让我理解他们的处境。巨大的悲哀笼罩着我,更多的是同情——我知道他们不想死,但是他们没有办法。

  哀痛和忧伤不是为了倾诉和哭泣,而是为了对抗遗忘。生活一词的残酷可以没有底线,但我们需要记住,不仅是出于人文的关怀,更是为了人的本能。友善源于同情,同情带来理解。看完《出梁庄记》,我想起了很多人。家里装修时,那位只有18岁的门窗安装工,他告诉我,最惨的一次,是手指被钉在了门框上。他的手艺不太好,但满脸木屑的面孔,让我记忆犹新。还有,为新车做装饰的小工,不言不语,藏着很深的委屈一般,总是独身加班到很晚,也总是被车主骂,手艺确实很差,但一想到都是有娘的孩子,我就说不出狠话。还有很多人,虽然可气、可恨、可叹,但更多的是可怜。这本书所做的,也只能是“对抗遗忘”,唤醒同情,所谓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落在纸面上,将一筹莫展。

  时代在扑朔迷离地进步着,蝼蚁众生将走向何方?生下来,过生活。一日三餐,悲欢离合,我们全都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