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运营之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运营之光》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22 20: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运营之光》经典读后感10篇

  《运营之光》是一本由黄有璨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运营之光》读后感(一):全面阐述了运营工作的一本书

  本书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了运营的工作,对于运营的主要分类以及各分类的重点技能要求,以及运营如果升级打怪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很有帮助。

  一直做社区社交产品设计工作,做的越久越觉得产品和运营的藕合度越高。运营通过创造短期价值用户对产品形成感知,从而为实现产品的长期价值提供基础。之前对于产品和运营分工协作不是特别清晰明确,读了这本书有个更清晰深刻认识

  之前读书都记录读书笔记,这次是通过思维导图来记录,觉得比读书比较的方式直观,举例且抽象概括,后续都会采用这种方式。

  《运营之光》读后感(二):运营的价值

  开宗明义作者先明确定义运营在互联网产品中的地位作用,与主打品牌影响知名度市场部门以及创设新产品自带光环的产品部门不同,运营是最能够将客户体验发挥到极致的部门。同时高于传统意义上的运营维护与客户服务主观能动性更强,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可能创造的价值潜能更无可限量。

  全书对于从事运营或者相似工种的人来讲简直是一针鸡血。看得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简单说,运营就是有能力将用户价值挖掘放大到极致的部门。魔鬼都在细节里这句千古不变的话依然适用于运营工作。每个看似繁琐碎片式的行为环节,如果做到有心和细致,对用户久而久之的宠爱体贴之后,就会形成一道独有的护城河,之后再能懂得运用这些用户习惯、用户数据,不断改造完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就是真的有本事了。

  恰恰因为运营的闪光点不容易被看到,因此也不容易被偷被抢,靠的都是累积的经验和持续地有心创造。

  客户体验上升必然带来客户价值,再运用价值发挥更大想象力。但过程中切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道理。只有扎实口碑踏实稳定信用才真的架得起用户的助力。

  最后难得的是,作者还在书里结合自己微信公众号三节课,给读者梳理了很多详实的公众内容运营要点,其中可借鉴地方不少,很值得记录收藏。

  最接近客户的那些部门,都是有挖掘潜力的部门。但真的重视或者能做到最好的寥寥。那些朴素无华的道理和心得才真的宝贵用心做,谁都了不起

  1、运营的工作为产品赋予了灵魂,将产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用户。

  2、如今的互联网世界里,很多产品的体验和业务流程,可能都胡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差异不大。于是,决定一个产品是否能够在竞争脱颖而出的,可能就会越来越变成了:运营。

  3、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比较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只能划分: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产品运营。

  4、互联网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

  5、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起来关系,我们所需要使用的一切敢于手段

  6、“市场部”的职能定义是:创造和管理消费者无形价值的部门。

  7、市场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瞄准着扩大品牌、产品的用户认知提升产品的无形价值。

  8、运营所做的一切,都应该瞄准着具体的用户使用场景或转化场景,所做的一切,也更多都是引导铺垫,最终目的也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用户转化,提升具体的产品数据。

  9、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10、一旦产品的长期价值已经特别明确和具体了,这时候运营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包装策划营销等一系列手段去面向用户把合格价值传递出去。

  11、运营最好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场景与用户关系。

  12、唯有你创造的用户价值足够多了之后,你才有资格去消耗它一点点。

  13、很多时候运营在做的事,就像是攒一个“局”。即,设计或假想出来一个最终可以拉动N多人一起参与一起玩一起high的事情,并一步步去让这个事情从假想变得落地。

  14、假如你是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观点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

  15、运营,往往就是通过很多看似琐碎无趣的事情,最终赋予了一个产品闪耀的光芒

  16、极度精细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你通过层层拆分,对用户更了解,也对整个站内的生态更有掌控力。

  17、你可以对于那些表现显著要好的用户和服务在不同维度上进行进一步挖掘,寻找其背后的一些共性用户行为或特征,然后再把这些特征放大到极致。

  18、“内容运营”要做的事,其实就是持续关注内容从生产消费再到流通和传播的全过程,并通过自己撰写、编辑组织加工、外部渠道传播等一系列手段去更好地促进这个过程的发生

  19、做内容,永远都需要关注长短两条线。短线,尽一切努力初级内容的被消费。长线,则是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起一种识别度和信任感。为了做好后者,你必须要明确你的内容边界,并给你的内容打上某种风格化的标签。这个事,就叫做定位和调性。

  20、调性是什么?一是,你必须要给自己的内容调性找到显著的不同和差异。二是,调性即便真的找准了,你要落地到实处找到具体的发力点,也很不容易。例如作者的“三节课”,是一个只关注产品与运营的、有温度的微信公众号。

  21、我们希望三节课公众号可以具备的标签以及我们对其进行拆解落地的逻辑

  (1)原创。我们的内容90%以上都是原创;

  (2)有实例。我们60%以上的内容都是真实的产品和运营案例分析、评论方法论输出;

  (3)有态度。我们总会在我们的内容中持续强调和输出以下几个态度——言胜于行、不性感毋宁死、唯有爱与用户不可辜负;

  (4)有情趣。我们时而会有10%-20%的搞笑趣味内容;

  (5)有温度。我们偶尔还会有点人文关怀式的内容。

  22、结合定位和调性,从你的内容背后提炼出一些棱角分明的标签,再用一系列具体、切实的行为动作支撑起这些标签。

  23、在内容运营的链条上,还有起码3个点需要关注和各个击破。一是内容的生成,而是内容的组织包装,三是流通。

  24、互联网仅有两种内容生产模式: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和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模式)。前者是雇佣专家写手,后者是用户发言产生内容。

  25、三节课几个比较常见的选题策划方向

  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对经典案例/对象的专业深度分析;

  颠覆认知式的观点、论点;(为什么我们用2年时间制作了1500个用户)

  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数据、盘点、预言类;(2016年度十大互联网产品预言)

  共鸣问题解读;(不花钱,给我从0做到20万,你怎么办?)

  与星座八卦大众话题结合的娱乐类内容;(最适合做产品经理的星座居然是?)

  精彩故事段子类等消费娱乐型内容。

  26、在长期内容规划上,常见策略常规内容保底,爆款内容重点突破

  27、提升短文案转化率的两个原则

  第一,傍大款。有意识地跟某些明显势能更高、影响力更强的人或事物形成关联

  第二,颠覆认知。有意识地抛出某些可能会颠覆用户常识性认知,甚至有点不可思议的观点或言论,从而引发用户好奇,借此撬动用户的点击访问意愿

  28、当我带着这种更接近于我真实性格特质来做我的内容完成我的表达时,用户是更容易认可喜欢我的。

  29、要相信内容的价值和力量,不要只把内容当做一种工具和手段。以“让我做的内容能得到用户认同”为导向,而不是博眼球

  30、弗洛伊德:一个人有三大硬性需求:求生本能、性冲动渴望伟大

  31、竞争和比拼,永远是人的天性。你只要为它创造一个空间,这种天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32、想要让用户基于自己的社交媒体形成传播,“炫耀+猎奇”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33、任何一个好的社区,一定都有某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普遍是利他性且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最终会体现在一些规则上。

  34、“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的逻辑。运营的层次感要更加丰富,它绝不等同于推广,也是这个道理。

  35、只有在你的产品已经拥有了很扎实的口碑后,你才能把“增长”作为你的目标来看待。

  36、知乎更是一直在长达两年时间内都保持着邀请码注册的机制。因为邀请码的存在,他们最大限度保证了早起产品氛围的纯度及可控性。

  37、绝大部分产品的运营工作如何规划,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来评估,最后再把三个维度下分别评估得出的结论汇总到一起。

  三个维度分别是:商业逻辑、典型用户行为频次、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

  38、运营工作有两个导向,一是拉新,二是用户维系。

  39、个人要想快速成长,不外呼两种方式,一是承受压力,二是背负风险,并能够试着在高风险或大压力的情况下去试着解决问题产出成果,除此外无他。

  《运营之光》读后感(三):运营之光摘录

  运营之光

  1纯职能支持

  2目标导向

  例如客服 1类单纯回答问题等时间。

  2类懂得选取汇总,总结改进方向,用幽默语言进行回复设计自己回复语言。

  效率意识

  所有工作都可能是成本,如何优化成本投入,最大化产值。

  如反思一周所做的事情中产出效率进行对比,反思源头清楚因果

  无论何时何处慢慢积累下来用户认可会在某个时刻赢来小爆发。

  别做只有。。才。。去做既然。。那么。。(回报后置)。

  传统—以交易达成 互联网—用户价值

  先创造用户价值后消费。

  种不确定条件下总有一个核心影响因素,互联网中这个因素便是用户,一个基于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自发的认可。

  以低成本去验证这个假设。

  寻找至关重要的破局点,一层层解决问题。

  小的杠杆撬动大点

  1对新鲜事物极度敏感,懂得借势,学习利用新事物。

  2让自己拥有对用户的洞察,让自己成为真正的用户。

  3学会更具打动力和说服力的表达

  获取注意力,抛出新奇观点后一一解释

  说服对方,先举实例

  一,流程化思维,先思考做成一件事的流程再从中寻找方法与突破口

  1界定清我想要的目标结果

  2梳理清楚全流程与主环节

  3在每一个环节上可做什么可以达成目标

  反思失败也同理

  二,精细化思维

  细分任务并把每一个都精化完成。

  三,杠杆化思维

  任务层次化,寻找杠点。

  四,生态化思维

  将用户群生态化,各种人的相互关联打通。

  拿到目标之后

  1界定,指标有哪些分支或哪些要素构成

  2之前提出的要素是否存在提升的空间

  3具体思考,可提升的要素拆分与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

  运用数据进行逻辑分析于推理

  建立框架思维

  数据反映

  1客观反映产品当前所处的好坏阶段

  2反映一件事中哪些做得不够

  3寻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途径

  4极度精确的数据帮你进行用户拆封并更加了解

  5发现意想不到的潜在利处

  定位 与 协调,明确内容边界并将其打上风格化标签

  寻找差异 提炼出棱角分明的东西,再用具体切实的行动去支撑

  内容的生产,组织与包装,流通

  如何让内容

  1有自己的主线

  2复杂的部分或需要特别传递的部分用图表展示

  3用实力事实做铺垫与引导。

  Ugc(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1内容初始化

  人为填入一些话题,一些符合社区网格的

  2少量用户加入生产

  邀请并私下沟通引入第一批用户(大牛最好)

  3内容生产者激励

  奖励用户(关注度,存在感或物质,一定要符合你的社区网格)

  4更多新用户加入

  将优质内容外放

  5鼓励引导更多用户成为参与者

  1产品层面引导

  2制造话题

  3造典型树立标杆

  cc型(专业内容生产模式)

  选题策划

  1对知名对象的吐槽

  2对经典案例典型对象深度分析

  3颠覆认知式观点,论点

  4热点事件差异化,视角解读分析

  5数据,盘点预言

  6共鸣性问题解读

  7与星座,八卦等话题结合的娱乐类

  8精彩故事,段子等消费娱乐性内容

  关于内容的具体编写可先搭框架后填充内容形成固定编排风格

  如何维系

  1固顶话题发表文章

  2定位精准

  3常规文不低于一定水平,定期有爆款文章。

  内容的组织

  1单篇内容的组织与标准建立

  1对其样式构成进行一系列标准化约束

  2相关内容的聚合

  3整体内容导览与案例

  4核心拳头的呈现

  内容的流通

  1对内流通

  1内容运营人员人为干预组织

  2算法智能推荐

  3依靠用户关系与用户行为

  2对外流通

  4产品机制,运营手段鼓励用户自发分享

  5依赖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与分享

  转化型文案

  短文案

  1傍大款

  2颠覆认知

  中长型

  1引起注意,逐步激发兴趣---促成行动

  2故事开头--激发矛盾点---一一解决

  3将用户问题一一列举解答说服

  先建立认知才会激发兴趣

  传送不只是咨询,而是思想知识,价值主张从而得到认可。

  丰富经历,从多角度看问题。

  从朋友角度来看读者

  合一,内容与真实的自己符合

  1内容去争取用户认可而非为了吸引眼球

  2将内容作为与用户交朋友的手段

  3节制,做自己喜欢与相信的内容

  4体验新事物,多思考

  撬动用户参与

  1物质激励

  2概率性事件

  3营造稀缺感

  4激发竞争意识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6营造强烈兴趣与认同感

  7赋予尊崇感与被重视感

  8通过对比营造超值感

  一,别走单一线性要有层次感

  二,初期多完善产品如产品不够完美的情况下大量增长用户只会适得其反

  三,早期口碑十分重要,产品不行别从单一方面来增加口碑

  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

  一,依不同发展阶段或者当前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进行判断1

  二,依不同产品形态与业务类型2

  1:

  1探索期产品

  2快速增长期产品

  3成熟稳定期

  4衰退期

  1 主要为发展与未来,并非用户大量的增长

  封闭式测试(邀请码)

  邀请大v

  对早期用户的关怀达到顶峰

  2 快速增长用户,占领市场

  各渠道推广,各种活动推出

  精细运营,更具不同的用户

  3 关注活跃度,关注商业变现路径,全面精细化运营

  4 在新产品没成功前尽量维护老用户减少流失

  2:

  1商业逻辑

  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商品或者服务

  1有能力寻找优质货源与可售卖的产品

  2商品包装与营销能力

  3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1品类运营

  2商品运营

  3供应链团队

  4营销团队

  2免费+增值服务

  1免费试用用户获取能力

  2用户使用习惯依赖性培养

  3日常行为-》付费服务之间路径搭建

  4最终增值服务或者第三方服务之间的售卖

  初期不断通过各种途径推广

  寻找大V使之代言

  官方组织集体活动

  推动增值服务

  围绕高级账户售卖

  3免费+流量or数据变现

  1引导用户发生特定行为,搭建特定氛围能力

  2持续维系住用户形成活跃用户的能力

  3对内容数据与现有重点用户资源整合的能力

  典型用户频次

  一次性:

  1关注

  1获客渠道的铺设与广告的投放

  2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3客单价

  2方式

  1在所有客户可能出现的场景中投放广告,吸引了解

  2精细化运作销售流程

  3用尽各种方法(如捆绑销售)把单价做高

  低频次使用:

  关注

  1脑海中有需求是第一时间出现的是什么

  2最近是否听周围人说过或者推荐过

  3搜索引擎应用商店结果是什么

  方法

  1渠道铺设,占据入口

  2品牌传播,占据认识

  高频次用户:

  1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用户引导等培养用户使用习惯

  2思考如何撬动现有用户的号召力

  建立连接性质社区

  一注重氛围打造

  二完善规划边界约束条件

  建立运营体系

  一,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运转

  1梳理一款产品的主要流程

  2结合流程思考为了保证核心业务运转,运营端至少要完成的任务

  二,尽量把产品“开源”与“节流”变成固定动作

  开:思考如何构建稳定用户增长路径

  节:1梳理出流失行为高发点

  2结合访谈与行为分析定义流失原因

  3针对原因逐一解决

  三,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概率

  四,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一什么条件属于

  二如何与这类用户更好的维系

  五,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社区:

  一创立与初始化

  寻一主题,建立一个普遍的价值观

  二信任感与价值确立(让人们明白有用)

  三社区中心化

  1培养发掘追随者

  2通过引导帮助用户建立关系

  四社区自成长

  1建立规则与边界

  2选取优质内容二次传播推送

  3帮助零散内容聚合为整

  4运营好活动

  《运营之光》读后感(四):从运营角度分析,《运营之光》如何给三节课引流加分

  2017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就是《运营之光》。作为一个两年经验的运营人,这本书真的给我很多帮助。有观点,有想法,有案例,有实操,看完以后很有启发。于是,也想从内容运营的角度分析,这本书是如何给老黄的三节课引流的。

  《运营之光》的读者群体,基本都是互联网从业者,或者希望涉足互联网的人,而这个读者群体也和三节课的用户群体是相重合的。那么该如何打动这些三节课的潜在用户,让他们愿意接受你的安利,成为真正的用户呢?我简单分了两点——有用+有爱。

  有用,是一切内容和产品的基础,你的产品肯定是满足了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用户才有动力去使用。有爱,则是把你的产品和其他同类产品区分开来的关键。老黄在本书里,运用了各种手法,成功传递了“三节课有用+有爱”的理念,反正我作为一个以前仅仅只是“听说过”三节课的人,变成了一个三节课的用户啦~

  先来说说“有用”。

  1、各种三节课的标志露出。

  老黄在书中,运用了很多流程图,来辅助文字说明。除了案例分析过程中使用的懂球帝、简书的截图外,80%的图片,都有三节课的logo露出。这个方法虽然已经用烂了,但绝对是个好方法,占领用户心智嘛,多看几遍我就记得了。

  2、在文章中各种拿三节课举例。

  这里是我觉得老黄写得高明的地方,案例并不是“为了举例而举例”,看完以后会有思考和收获,而且能够从中感受到三节课的运营理念和价值观。

  比如说1.3部分,老黄讲运营与市场的区别与关联,前面举例了ABC三个不同阶段的公司,市场和运营分别是干什么的;然后画风一转,说到D公司,也就是三节课,“对不起,我们没有市场……” 后面得出市场偏务虚,运营相对务实的一个观察结论,既让读者明白了运营和市场的区别和联系,也间接向读者输出“三节课是一个务实的公司”这一概念。

  还有2.4运营的做局与破局,举的是三节课举办高端招聘活动的运营思路。我相信很多运营人也遇到过跟他们类似的情况。老板要求搞高逼格的活动,时间紧、资源少,怎么办?老黄把这个活动的思路到具体操作都讲的很清楚,很精彩,相信很多读者看完以后会有所启发。那从这个案例里,读者就能对三节课的运营能力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我相信也有很多人起了“想拜老黄为师”的冲动。那上哪儿听老黄讲课呢?三节课呗……

  3.3.4如何思考内容的组织和流通部分,老黄把一篇三节课实习生写的,对于知乎内容流通的文章全文登出,内容有趣,逻辑清晰,干货满满……那个时候她才刚在三节课实习两个月。(内心碎碎念:两个月啊!我之前实习的时候都在干嘛啊摔!!)这篇文章看完以后,相信很多渴望进步的人,此时会产生两种冲动——1、我要去三节课实习!!2、我要去上三节课的课程!!

  再来一个3.6.3部分,分析简书的神转折大赛案例,把三节课和果壳,简书放在一起,聊不同的活动名和文案对活动传播的影响。三节课的文案是这样的:“三年培养300位顶尖互联网人!三节课‘3.3计划’第0期低调启动!”,面对这样的文案,我就问你心不心动吧,我就问你想不想成为顶尖互联网人吧。

  3、关注三节课微信获取书中延伸知识素材。

  这一招,也是各种实体书为微信公众号引流很常见的方法,但是老黄用的很克制,全书只有三处。关注三节课公众号,回复不同关键词,可以看到一个视频(创意营销),一份工作表(运营工具),一堆文章(内容运营)……这些推荐关注的内容插入恰到好处,而且形式和模块区别很大,可以满足不同诉求用户的需求,让人有关注的欲望。

  再来说说“有爱”。

  许多运营相关的文章,都把“爱用户”,“爱运营”这些东西挂在嘴边。但是我觉得爱这种东西,如果太刻意展现,反而让人觉得做作。大家看过的套路多了,自然就免疫了。

  但是在《运营之光》里,也许是老黄套路太深我看不透,反正我看到了很多真诚,很多爱。

  首先,我看到了黄有璨对运营的爱,我不相信一个不爱运营的人会这么用心去打磨每一个活动、每一篇文章;还有他对三节课的爱,书的内容有部分之前在三节课连载过,都很走心,内容的质量很高,字里行间也透着他对三节课的自豪感。如果不爱三节课,我也不信他写得出来。

  同时,我看到了很多用户对三节课的爱,不管是前面的读者推荐,还是文章中黄有璨贴出来的三节课的学员对三节课的评价截图,就像淘宝的走心好评,让后来的人对这个社区充满好感。

  这样一个有用又有爱的社区,不管你心不心动,反正我是心动了。

  写在最后:运营是一项入门容易,做精很难的职业。入行两年,我一度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在哪。虽然这本书,不能做到看完我就不迷茫了,但它至少给了我一点希望,让我相信运营是有光的,只要你真诚得对待你的用户,认真做好你的工作,一定会有所回报。

  谨以此书、此文,与同行的运营人共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运营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运营之光》读后感(五):要好好做運營

  可以說這本書在我從開始做運營就一直陪伴著我支撐著我⋯⋯上下班的時間都會打開來看⋯⋯因為每天做完事情都要9點多了,休息這件事都交給了週末。

  我在想,成為一個chief operating officer 是一件多麼難的事,特別是在互聯網這個變數很大的行業,資深的COO根本屈指可數⋯⋯運營真的很瑣碎,很費心力,費到一沒看到成效就會有很大很大的挫敗感⋯⋯一直不斷的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真的不適合~才發現自己的確急於求成,也覺得付出跟得到沒有成正比⋯⋯而本書的作者也透露了,一個運營在任何階段都可能出現迷茫跟瓶頸⋯⋯要去面對形形色色的用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到現在也很難抓住百分之20的核心。

  有堅持的部分,也有讓我不斷大跌眼鏡的部分,這些都是用認真跟用心去完成的,雖然一切都在摸索階段。當自己去接受去獨當一面的時候,太多的不可行跟不可思議還有退卻想要離開的心情。

  沒有做COO的偉大夢想,但我有我的精神,也有我想做好這件事的心,不能夠小瞧這一份職業,因為有太多的細節需要注意,思維方式需要轉變,才能夠成就所謂的“專業”。至少現在還有熱愛,那就做下去,把熱愛耗盡,就離開。

  最後感謝贈我此書的書友!讓我省了41塊哈哈!記得有好書要分享啊~

  《运营之光》读后感(六):读完《运营之光》,我学到了什么

  前段时间我买了一些运营方面的书籍,其中就包括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 与自白》,这本书在运营圈的口碑一直特别好,读完之后,我也是觉得收获满满。

  拿到书的第一课,我一般喜欢看序言和目录,对于全书内容框架有一个大概了解,全书的结构很清晰,先解释运营是什么,接着谈到了做运营的一些基本意识、核心技能以及运营深层思考,最后谈了运营的职业发展和运营人的自省思考。在读的过程中,我也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这本书能够有如此好的口碑呢?

  1

  我的第一个收获是运营体系。

  初入运营的同学,可能都是从基础做起,小到一个文案的撰写,一个用户群的维系,后续随着自己工作的积累和看书学习,逐渐加深对运营行业的理解。但是可能很多同学也会有这样的困惑,就是见过很多人说运营,包括自己也能说两句运营,可是自己就真的非常了解运营了吗?这里面的困惑在于,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见树木而未见森林,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往往能说的头头是道,可是要是评价其他领域或者更高层面来谈运营,就会觉得有一些困难。

  读了本书后,对于运营体系,我又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从运营的具体工作来看,运营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拉新、引流、转化,第二是用户维系。第一种包括种子用户冷启动、新媒体、渠道推广、广告投放、品牌传播等,第二种包括运营机制设计、用户体系建设、用户激励、用户召回、活动等。

  从运营的全貌来看,运营可以分为3个层次,第一个是“微观的运营” ,指的是具体的运营手段,这也是很多初入运营的同学在做的,比如如何做好一场活动,如何写好一篇软文等,我理解此类工作性质偏执行,类似于运营专员一类的工作职责;第二个是“宏观的运营”,指的是运营的策略、规划和资源分配,我理解此类工作偏思考,比如搭建产品整体的运营体系,类似于运营专家一类的工作职责。第三个,作者说认为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运营,我理解这一类工作偏情怀,就是不再完全也产品或者KPI为导向,而是坚定按照某种“信念”去做好运营这件事。

  2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运营技巧。

  市面上写运营的书很多,但是能够由浅入深,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干货的运营类书籍,可能这本《运营之光》做得比较拔尖了。

  作者既谈到了高阶运营需要具备的思维与意识,也谈到了具体运营日常工作中可以用到的实操技能和方法。这其中干货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点,那就是如何结合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差异。我觉得这一节的内容特别接地气,因为对于运营从业者来说,每一次跳槽或换岗,面对的产品都可能不一样,如何对新产品快速了解,并找到运营的侧重点,这应该是每一个高阶运营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作者通过三个维度:商业逻辑、典型用户行为频次、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形成某种关系,来讲述了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时需要侧重的点。比如用户中低频次使用的产品,如求职类产品,可能1~2年一次,对于这类产品,主要侧重1、渠道铺设,占据入口。2、品牌传播,占据认知。

  除了以上三个维度,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想到另外一点,那就是结合市场整体行情以及竞品情况,去进行更切合实际的调整。举例来说,以打车软件为例,如果市场上其他家都通过高额补贴来培育用户使用习惯和占领市场,那么这时候运营的重心需要重点侧重于用户激励体系的建设,寻求更具差异化的优势,以免因为竞争对手的补贴力度太大,导致自己产品逐渐被用户抛弃。

  3

  我的第三个收获是价值观。

  都说写书是作者价值观的流露,我觉得这一点在这本书中体现特别明显。作者作为一个行业前辈,有着自己对于运营的信仰”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最好就用它来更好地拯救这个世界“。同时从字里行间中,也能读出作者对于用户的喜爱以及对运营职业的喜爱。更难得可贵的是,作者的每一个案例,都能体现出作者背后的思考,以及作者那种靠谱、追求极致的品质。对于运营行业,作者更是提出了自己对运营新人的殷切希望、对于行业建议和思考,以及倡导运营需要遵守的道德底线。

  全书读下来,看的不仅仅是书,更是能体会到作者想传递的价值观和态度。固然运营行业还不太规范,想成为一个高阶的运营很难,但是作者身上体现的这种运营人的态度,可能需要每个人好好学习。

  以上3点是我读完书后的收获,也是我觉得本书能够拥有较好口碑的原因。以往的运营书,要么高深莫测故弄玄虚,不具备实操性。要么废话太多,个人感受大于经验价值。但是这本运营书,给人的感觉是是一本”有血有肉“的运营类指导书籍。不仅仅是看书能学到知识,从写书的角度,这本书也提供了一个范例,想写好一本好的运营书,理论、案例、方法论总结、由浅入深的运营体系、作者本人的运营思考,可能都是需要具备的要素。

  最后,感谢老黄的真诚,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运营的光。

  首发公众号大雄说运营(ID:daxiongshuo100)

  《运营之光》读后感(七):感谢老黄,让我们看到光

  这本书,我毫不犹豫打了五星。我想推荐给每一个在做运营甚至做产品的小伙伴。

  诚然,有人会说,对于已有很多运营经验的人来说,这本书干货不够多。但对我这样一个运营小白来说,这本书塑造了从事运营职业中最重要的东西——运营观。老黄用真诚的表达,触动我们,把他自己健康成熟的运营观传递给了我们,对于初入门的我,对于处于迷茫期,或被KPI所累的运营人来说,这是一条希望之窗,打开这扇门,就可以看到光。

  如果你还没入门,对于运营一知半解,那么你可以看看这本书,你会大概知道运营是什么,运营要做什么。

  如果你做着运营的工作,但苦恼一直打杂,那么建议你看看这本书,你会知道对于运营来说,打杂是基础,但也许最后你会知道怎么从打杂开始做有更高能力要求的事。

  如果你忧虑自己的作为运营的未来,那么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请你相信,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将是运营驱动,而你只需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好运营,注意,不仅仅是成为一个技能熟练,经验丰富的运营,而是一个有着健全运营观,完整的认知和思维体系,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的优秀运营。

  如果你已经有很多经验,但遭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期,你觉得你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当前的工作似乎已经给不了你新的挑战,你看看这本书吧。如果你愿意跳出当前的舒适区,为自己寻求更大的挑战,去独立完成一个活动,一个项目,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你想规划自己运营职业的发展,你同样可以看看这本书,从入门到小白,到专业运营,再到更高层面的COO,老黄都给出了他真诚的建议。

  如果你只是一个互联网从业者,但你若想了解运营,这本书会是不错的选择,你会更了解运营,并且更尊敬运营。

  如果你很努力,但工作的琐事就已经让你疲于应付,看这本书同样会有收获,因为成长为更好的运营,和成长为更好的产品,更好的用研,更好的UI是一样的道理,职业成长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也一样。

  我并没有过誉这本书,也没有替老黄吹捧,我是真的认为,看了这本书的我,通透了很多,而我只是一个对运营感兴趣的非运营从业人员。

  老黄是如此真诚,只要你相信老黄,并像老黄一样开始思考,你总会有触动。

  祝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运营之光》读后感(八):产品是1,运营是0,互为表里

  作者对运营的理解和操盘很值得学习,算是五星的书,好的地方就不多说了,想说的是,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来看产品和运营,产品是1,运营是后面的0,运营是围绕产品进行落地的,具备产品思维,围绕用户痛点和需求出发,创造惊喜的爆品,正如文中提到:产品是界定和创造用户长期价值,运营是创造用户短期价值+辅助产品发现长期价值。

  运营四点:内容、用户、活动、产品。

  内容运营:围绕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一个良性循环,提升跟内容相关的数据,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

  用户运营:拉新-留存-促活-传播、用户间价值关系;

  活动运营:围绕活动事件的策划、目标、推广、数据跟踪、效果评估;

  产品运营:通过运营手段(活动策划、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拉升产品特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数、用户访问深度(pv与uv比)、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

  具体工作划分:一是拉新、引流、转化,二是用户维系。

  做运营,永远向迭代要数据,也依据数据做迭代。

  宏观理解运营,为了连接好产品和用户,可能会使用的一切手段。

  产品与运营:产品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运营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产品烂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产品很烂,但提不出解决方案,或者压根不想去解决和优化,这样的产品,可能就真的留不住用户了。

  好团队大家互相填坑,而烂团队则是大家互坑。

  《运营之光》读后感(九):运营人员是连接器催化器

  在看《超级版图》的时候,作者将全球化等同于供应链,链接的是资源和基础设施,而内在是资本供血和人力供血,而往上抬一点视角,其实对于互联网来说,运营人员也就是供应链,它的身份链接的是产品、用户和市场。

  当下的工作大概可以分为用户运营、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其实作为互联网产品,多少还是带着产品运营思路和社群运营思路,基于你的对象和你所能使用的工具,运营手段只是你熟悉开始的第一步,思维方式和执行力才是你的工作进阶。

  做运营,《运营之光》里说的那些概念并不新鲜,但是框架和体系在娓娓道来中,运营2个字的维度第一次清晰起来,作为一个运营你当然对自己的运营手段和各类运营工具非常熟悉,但是运营对象的不同,决定了它的运营方式和手段是不同的,甚至有时候是相反的。

  面对不同的运营对象,它们当中的大部分你都需要能够搞清楚背后的逻辑,以及具备落地执行的能力。你了解完自己运营的对象后,还要能站在对自己理解的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层面上,理解自己运营的产品和目标,其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可能是什么,并且 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完成和搭建起来一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

  你是连接器,也是催化剂。

  就现有的工作来说,光是对象细分就可以拆解出很多分支指标。

  KPI只是终点线的一个数值而已,一个不懂得跟数据打好交道的运营,就如同盲人在战场上,目标和阵地都分不清楚。

  而任何KPI运营指标的拆解和落地,你都需要首先界定出,这个指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或哪些要素构成的?

  你需要把你的目标指标和这些要素间的关系界定出来,最好变成一个公式的样子。然后你要匹配的是你能使用的工具和你的工作当中的部分,哪些是支撑以上要素的东西。

  给自己提问。

  这些被你提炼出来的指标或要素现在是否还存在可以提升的空间?

  你所能执行的渠道的流量,假如你们站内的总流量是X,但目前导到你指定活动页的流量只有X的1/25,那这个地方有没有其他你可以去做的事,用以提升。

  具体来思考。

  如果要提升某个指标,它是否可以往下拆分,然后我们需要将其落实为哪些具体的运营手段?比如是优化几个文案标题,还是多申请几个渠道,亦或者是做几个活动搭配刺激礼品来引流,还是再多发几篇微信图文、多发几篇微博、或者多在几个社群分享?

  准备-思考-执行,解决问题的套路和手段是不会变的,例如:

  从写文案到做传播

  从活动策划执行到广告投放

  从运营群到管理一个社区

  从线下地推到线上的用户维系

  有过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盘经验,例如通过协作十几个人的多部门的主题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协调活动资源,涉及开发、产品设计、渠道推广、整体传播等各环节,然后发动线下BD,然后协同操作中,如何利用甘特表、邮件、后台、知识库、公司IM等工具中达成这种中大型运营活动,从而促使用户或者交易额增长等目标。

  运营中有千万个可以提升效率和标准的节点,只是看做事是否有心,或者思维往提升上面去考。

  假如你手边的数据足够充分,且分析运营手段能直接关联起数据,从数据反馈上你就能更好的去调整你的手段,同时增加你的经验。理论上你会对整体站内用户的构成、行为习惯和当前产品的主要问题做到了然于胸,也会对站内的整体用户生态更加具有掌控力。

  其次是在做具体内容传播的部分,除开目标的拆解,做内容这方面pgc内容时,作者一定要先有信仰,你首先要相信,才有制作。现在内容流量都是依靠红利期的流量大号走,但是内容本身大部分还是很有水份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短线,那么你就尽一切努力促进内容的被消费(浏览置换)。如果你的目标是长线,那么你就需要保质保量保平常心,以一系列长期、持续的内容为载体,面向用户建立起一种价值观和信任感。

  书很不错,但是作者来回重复的段落也不少,运营案例集中在他自己的主打“三节课”上,作为框架很好,作为案例太少。

  《运营之光》读后感(十):2018.3.28

  一、互联网时代中“运营”的角色

  互联网发展初期:产品为王(无竞争对手,野蛮生长)

  互联网发展中期:渠道为王(抢占用户)

  现在(充分竞争的环境):运营为王(留住老用户,发展新用户)

  目前的互联网环境,产品同质化严重,已经很难有一个功能全新,难以替代的产品横空出世,因此更加需要运营来为产品添力。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产品就像是弹药库,而运营的各种手段就像子弹,能否精准地打中目标用户,对每一个运营人都是一场考验。

  “唯有爱与用户不可辜负”

  二、运营是什么?

  传统产品价值=功能+体验

  互联网产品价值=功能+体验+用户参与价值(用户黏性、UGC、WOM)——依托运营实现

  定义:运营是在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起关系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

  分类:内容、用户、活动、产品

  与产品间的关系:

  产品——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

  运营——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

  三、运营需要具备的思维和能力

  四个关键性思维:

  1.流程化思维(目标与结果-梳理流程-每一个流程上可以做什么以达到目标)

  2.精细化思维

  3.杠杆化思维(有哪些可能会起到杠杆作用的节点)

  4.生态化思维

  三大能力:

  1.学习能力(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2.洞察力(自己先变成一个典型用户)

  3.表达能力(具有打动力与说服力)

  四、如何对一个运营目标的进行拆解?

  1.目标是由哪些分支指标或哪些要素构成的?

  2.分支指标/要素是否有可提升或完善的空间?

  3.如果要提升某一分支指标,怎么落地?

  五、两种内容生产模式

  1.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模式

  UGC社区的典型内容生产通路:

  内容初始化—少量用户加入生产—内容生产者激励—更多新用户进入—鼓励和引导更多用户加入生产

  2.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专业内容生产模式

  GC型内容生产生态:内容至上,选题是关键

  一个有了一定量基础内容的PGC社区如何运营?

  (1)内容的组织

  a.单篇内容的组织&标准建立(规范化)

  保证单篇内容的质量—人工审核(早期)/外包(后期)

  规范化—保持一致性,提升阅读体验(豆瓣的所有文章都是相同的字体、字号、行间距)

  .相关内容的聚合

  话题、相关推荐、精选

  c.整体内容的导览与索引

  分类、搜索导引、优先推荐机制、信息流、Feed流

  d.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

  站内Bannner、核心推荐位、浮层、弹窗(把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2)内容的流通

  对内:

  a.内容运营人员的人为干预和组织(适用于专业度高/用户内容需求个性化程度小的社区,如罗辑思维)

  .算法只能推荐(用户体量大)

  c.依靠用户关系或用户行为,显示关注人点赞/转发/评论(适用于已经形成用户关系链的内容产品/用户对“人”的依赖大于产品本身)

  对外:

  a.通过产品机制、运营手段(分享有积分奖励)等鼓励用户把优质内容分享到第三方平台

  .运营人员主观挑选优质内容分享到第三方平台

  六、四类产品的运营重点

  1.探索期产品

  (1)挑选首批用户;

  (2)找到具有背书效应,且与产品定位相符的意见领袖式人物,并服务好他们;

  (3)对首批种子用户一定要给予足够多的关注。

  2.快速增长期产品

  (1)推广:渠道铺设

  (2)营销:制造话题、事件

  (3)补贴:大规模补贴用户

  (4)运营精细化:开始对不同类型的用户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

  3.成熟期产品

  (1)关注用户活跃度

  (2)关注商业变现路径

  (3)运营更加精细化

  4.衰退期产品

  (1)延长生命周期1.(2)老用户的维系

  (3)流失用户的召回、承接

  七、撬动用户互动参与意愿的8个指导原则

  1.物质激励

  2.概率性事件

  3.营造稀缺感

  4.激发竞争意识

  5.赋予用户某种炫耀、猎奇的可能性

  6.营造强烈情绪&认同感

  7.赋予尊崇感&被重视感

  8.通过对比营造超质感

  八、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1.几种产品的商业逻辑

  (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来盈利

  (2)免费+增值服务(各类会员)

  (3)免费+流量/数据变现

  2.典型用户使用频次

  (1)用户一次性使用(雅思、出国中介、婚礼、葬礼)

  a.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

  .销售转化的有效性

  c.客单定价(一定要cover成本以及各种宣传费用,且尽可能增加利润)

  (2)用户中低频次使用(求职类产品)

  a.渠道铺设:占据入口

  .品牌传播:占据认知

  (3)用户高频次使用(社交、阅读、外卖、打车)

  a.通过补贴、活动、运营机制等手段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打通“分享”场景,形成病毒传播(红包、H5小游戏)

  九、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与逻辑

  1.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2.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的现象,往往会加速其死亡;

  3.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口碑”进行。

  十、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1.保证基础业务的顺畅运转;

  2.把产品的“开源”和“节流”稳定下来;

  3.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实现用户增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