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浮生杂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浮生杂忆读后感10篇

2022-03-21 15:37: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浮生杂忆读后感10篇

  《浮生杂忆》是一本由汪曾祺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浮生杂忆》读后感(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封面上江南风光的小桥流水人家,配上湖蓝色的腰封,这是我喜欢的风格和我喜欢的颜色。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他是一个活庄子。天然恬淡,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我想这是很多人对汪曾祺的印象吧。这本书名虽然叫做《浮生杂忆》,但是整本书中文章安排还是有章可循。从《自报家门》说起,谈及家乡、家人、恩师还有他的颠沛流离,使每个人都能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自己的生活。

  这本《浮生杂忆》拿在手上,瞬间感觉到了生命的重量。它不轻,因为这本书承载了汪曾祺一生的回忆,坎坎坷坷,颠沛流离;但它也不重,因为在书中完全看不出汪曾祺对生活和命运的抱怨,他将自己的生活轻描淡写,记述了他随遇而安诗和远方

  《浮生杂忆》读后感(二):看狗拉屎也不看打石头的

  说起门风家教,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孔孟家风、王氏祖训、曾国藩家书等等,都可以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思。但说是一回事,做则又一回事了。11月,两则最大的新闻(朋友圈刷屏)应该是“豫章书院”和“红黄蓝”事件了(细节去找度娘打听,此处省略500字)。教育专家郭飞霞说,所谓问题少年,不过是父母监管不力、陪伴不够、引领不足、教育不当的牺牲品,不过是不学习不反思不自省的父母,为掩盖自己无能的说辞,不过是一个家庭日积月累的亲子矛盾在一个弱小孩子身上的总爆发,不过是一个丧失谆谆善诱、擅长粗暴功利的教育环境催生的替罪羔羊。

  汪曾祺先生在《浮生杂忆》一书中说到“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的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今年的五月十六日,是汪老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说实话,把“豫章书院”、“红黄蓝”和汪曾祺先生放到一起,确有点亵渎了。但相信,如果这鲜明的对比能给家长们带来些许的关于孩子教育的丁点启发,也就善莫大焉了,汪老的在天之灵肯定也会原谅,依汪老的修养,或许我这本来就是杞人忧天,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现在的教育,太过功利,而且是急功近利。教育集团化、产业化、资本化。铜臭裹挟着书香,一路狂奔,没有跑出健美的身心,而是留下了一地鸡毛。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先进科技,速度越来越快,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的躯体被高速运转的信息绑架着,眼花缭乱,身心俱疲。看不清花的颜色,闻不到花的香味,触不到花的温度。现在的家长和孩子,不是在辅导班,就是在去往辅导班的路上。而全然没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从容。没有了汪曾祺先生甚至生于70年代的童年那份开心和快乐。

  我是一个很怀旧的人,用当年一大学同学的话说就是“虽长得孔武有力但内心不失细腻”。对家人、对朋友、对生活,总是时时执念,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近日读汪曾祺先生的《浮生杂忆》,从“自报家门”一篇说起,谈及家乡、家人、恩师、街坊还有他的颠沛流离的生活,使每个人都能自然而然地回忆起自己的生活。所以看他的文章总能撩拨起自己对家的思念,对朋友的想念,对生活的信念,颇有感慨,颇觉温暖。

  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是水乡,儿时看水,看船,看打鱼,去西堤,看画练字,还有童年的游戏,总能给人“读他人文字,思自己童年”之感。至今犹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陌生人,是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十天半月,或朝阳初升,或夕阳将落,先是杳杳缈缈的听见拨浪鼓的声音,立马就把魂勾了去,支楞起耳朵去定位那犹如仙乐的声音。顺着进村的那条土路,极目远眺,慢慢的投射在地上的极长的影子进入眼帘,视线尽头的那个身影慢慢的从地里长出来。一根长长的扁担,摇晃着两个重重的百宝箱,眼神随着百宝箱一起颤抖。一直跟随着走到村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一群孩子围成一圈,静静的看着货郎放下担子,慢条斯理的打开一个个小抽屉,各种糖果、玩具、针线等五花八门,井然条理。至今,记忆最深的还是一种玩具“鼓噹子”,这是老家附近的博山产的一种玻璃玩具,杯底薄如蝉翼,收口如管,内吹外吸,玻璃隨气进出而振动,用力适度方能发出噼啪声,力小则不响,力大则损。极精细、极珍贵的玩具。吹鼓噹子时唱的儿歌一直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鼓噹,鼓噹,啪,一分钟就玩仨”,可见其易坏和珍贵。

  汪曾祺先生写他的家人、恩师、乡亲。祖父创业,还有点浪漫主义气质、诗人气质;祖母勤劳,针线活好,象贾母一样疼爱着他;父亲聪明、随和,“多年父子成兄弟”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生母故去,对她的记忆只能从画像上寻找,从邻里的闲话家常中寻找。这样的家风造就了汪先生随和、圆融、豁达的性格。特别是在写到他的“师恩母爱”一篇中对启蒙老师王文英的那份真挚的感情不禁让人感慨泪洒。回忆自己15年的求学生涯,于教过我的老师里而言,印象最深刻者非初中班主任莫属了。史老师人很瘦小,肤色黝黑,一头桀骜不驯的鲁迅式短发,一张紫黑色的薄薄的嘴唇,口齿凌厉,训起话来吐沫横飞,风云为之变色,鬼神为之退避三舍。除此,让人见而生畏的是那双与身体毫不成比例的长胳膊和在辛劳的农活中打造出来的那双粗糙的大如沙包的大拳头。当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上自习课纪律混乱的时候、有孩子调皮捣蛋恶作剧的时候,这双大拳头会毫不客气的雨点般落在你的身上。雨点般只是形容拳头速度的密集,落点却是精准集中在右胸位置,每一拳的落点偏差不会超过2厘米,一拳下去,身体犹如风摆杨柳转向一边。史老师脚下一个小跨步,拳头仍然准确无误的击打在右胸上,如是循环,直至画出一至多个不规则的圆方才罢手。当时在挨老师的打时,总是幻想着学成绝世武功,来个绝地反击。近日回想,不禁莞尔,严师出高徒,没有老师的严格要求,一群调皮孩子能否走好人生的路呢?时至今日,唯有感恩。

  汪曾祺先生写他在昆明的七年求学生活。不远万里,报考西南联大,只为北大自由的学风,寻找潇洒;西南联大的校舍,斯是陋室,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使他成为这样一个人、一个作家;关于喝茶,他曾在《泡茶馆》中描述过,“昆明七载成何事?一半光阴付苦茶。”回想自己20年前,跟着父亲大包小包的,历经近20个小时的绿皮火车,跨过太行山,穿过黄土高坡,一路咣噹到古城长安,办完入住手续,跟父亲躺在床上休息,还是感觉天旋地转,跟着火车的颠簸节奏在八百里秦川上前进。西北政法,当时我为什么会报名这所学校?不像汪先生对北大如此了解,且喜欢他的那种潇洒的学风。而我,始终有点茫茫然,而且这种茫然贯穿了整个大学四年的光阴,一如入学第一节课,来自湖南的湘妹子总结的那样,西安——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还有灰蒙蒙的人,我就这样灰蒙蒙的混了四年。这种混日子,不是偶然,而是绝大多数。记得我们宿舍的七个兄弟,有来自四川的睡神,晚上睡觉,白天也在睡觉,睡不着的时候也是躺在床上,就这么在床上躺了四年,得绰号“混世魔王”;有来自河北的书神,大学四年,把学校周边的租书店的各类小说看了个遍,武打、言情、玄幻、推理照单全收,四年除了租、还书外,都是歪在床上看小说,常年不见阳光、不锻炼,脸色蜡白,得外号“白面书生”;还有苦恋四年而不可得的“无情浪子”;篮球场、足球场、操场无不见其身影精力旺盛的“青面兽”。不一而足,时至今日,唯剩“长安四年成何事?一半光阴梦混沌”的追忆。

  《浮生杂忆》,以平淡的笔触写平凡的人事,但岁月的温情悄然而生。在这看似不经意处,却最能搅动心底那一番波澜。“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在先生的杂忆中,絮絮叨叨的追忆了几多回忆,既算是与先生的回应和共鸣,也算是对自己还略显单薄的经历的一份梳理和总结。

  2017年11月26日(周日)深夜写于安之庐

  《浮生杂忆》读后感(三):一生求得一份真实

  汪曾祺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家,很喜欢他的写作风格,朴实之中见真情,朴素、平淡、韵味无穷, 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

  这本书延续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朴实平淡,读来却让人欲罢不能,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好书!

  《浮生杂忆》读后感(四):多年父子成兄弟

  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图章初宗浙派,中年后治汉印。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他认为乐器中最难的其实是胡琴,看起来简单,只有两根弦,但是变化很多,两手都要有功夫。他拉的是老派胡琴,弓子硬,松香滴得很厚――现在拉胡琴的松香都只滴了薄薄的一层。他的胡琴音色刚亮。胡琴码子都是他自己刻的,他认为买来的不中使。他养蟋蟀,养金铃子。他养过花,他养的一盆素心兰在我母亲病故那年死了,从此他就不再养花。我母亲死后,他亲手给她做了几箱子冥衣――我们那里有烧冥衣的风俗。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

  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我们那里叫“百脚”),是用染了色的绢糊的。放风筝的线是胡琴的老弦。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用胡琴弦放风筝,我还未见过第二人。清明节前,小麦还没有“起身”,是不怕践踏的,而且越踏会越长得旺。孩子们在屋里闷了一冬天,在春天的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他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从外面可以看到金铃子在里面自在爬行,振翅鸣叫。他会做各种灯。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真是美极了。用小西瓜(这是拉秧的小瓜,因其小,不中吃,叫做“打瓜”或“笃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非常羡慕。

  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我小时了了,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 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我对写意花卉那时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者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给我出过一点主意。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这建议是很好的,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有“张猛龙”的影响。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我的嗓子很好,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我的同学有几个能唱戏的,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浮生杂忆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