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的读后感10篇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是一本由李泽厚著作,中信出版社·活字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一):发现美、感受美、创造

  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文/米雪

  《美的历程》是哲学家李泽厚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系统介绍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中“美的历程”。美需要欣赏,需要感受,也同样需要引导。由诗人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系列丛书”中,《美的历程》赫然在列。作为艺术与文学美的启蒙,这一次“将它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删节,保留适合孩子看,也有必要让孩子阅读内容,并根据内容配上了109幅图片,使之更容易理解,也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味。”

  在序言中,作者表达了能选中本书的欣喜同时也不无担忧的说,“但同时我又觉得,你们读这本书可能还是深了一点,用宋丹丹小品中的话来说,这本书仍然是‘相当地’难读、‘相当地’难懂。”

  说到难懂,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历程,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历朝历代不同审美以及艺术形式转变,艺术的演变过程,它所体现的不同形式等等需要丰富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有所理解。但,欣赏文学和艺术中美的历程,感悟美带给人的各种不同享受,在欣赏的同时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渐渐成长日子里,有一本这样的书为伴,也是一件美事。所以,作者又不无感慨的说道:“我只愿你们在这多义、朦胧和不明确性的领悟琢磨中,能读出些中国传统味道兴致来。”读书快乐,在书中发现它的美。

  这本书按照的是中华文明的发展时间顺序为基准,用十章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从上古传说说起,每一章各自独立为一个重要历史时期或艺术发展的门类,有具体艺术作品的赏析,也有各种因素综合的艺术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门类,那些古典艺术中蕴含的各种形式多样的线条、纹路、色彩形状,通过上百幅逼真的影像图画,读者从中发现中国古文明的美。

  在《魏晋风度》这一章中,作者说:“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艺等等,都经历转折。”这历史时期比较特殊,从东汉末年直隋朝的统一,只有晋朝短暂的统一30年,大部分时期是处于分裂时期,但正是这样一个时期,哲学重新获得解放、思想活跃,哲学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体现在美学上,即是人的觉醒。思考人生,感受生活,魏晋的玄学发展远胜前朝。这样的艺术感受,并不能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来呈现,而需要通过各种承载着艺术的载体用心体会,感受美。

  从“龙飞凤舞”到“楚汉浪漫主义”,从 “佛陀世容”再到 “宋元山水意境”、“明清文艺思潮”,作者在浩若烟海的历史资料中,筛选、整合了有关文学、艺术的特质,从远古走来,带着艺术的美,浸染着生活的每一处。在感受着美的同时,去创造美的生活。凝聚着几千文明史的《美的历程》,读起来很美,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二):历史感的培养

  感谢Terrence在2017年的8月借给我这本书, 在办公室放了将近半年才拿出来仔细阅读, 内容详实, 或者是说太纷繁复杂, 没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博文强记的本领, 只能尽力去记下自己感触的部分. 这本书通过从远古到现今的时间线讲何为"美", 从壁画图腾青铜建筑, 讲到诗词曲画舞雕塑等各种艺术品类, 经济生活决定每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精神文化.

  洋洋洒洒博古论今,

  (1) 龙飞凤舞

  远古图腾与歌舞展现有意识的一些形态, 各种器具上的几何图形线条或重复或对称, 表现神秘怪异意味, 夸张的龙飞凤舞的神怪形象展现活泼愉快的想像风格.

  (2) 青铜饕TI

  到达青铜时代, 以礼为旗号的祖先祭祀, 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占据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 神秘恐怖威吓的原始力量与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 成为美. 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 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 作为祭祀器具的青铜器展现怪异狞厉之美, 比如饕TI,同时凶狠残暴的形象中, 保持着真实的稚气, 一种原始天真拙朴的美. 殷周青铜器分滥觞期, 勃古期, 开放期, 新式期(堕落式, 精进式).

  (3)先秦理性精神

  到达先秦理性精神, 发展出儒道互补的儒学路线: 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 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 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 而不做抽象的玄思. "礼"被重新解释为为"仁", "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乐"也从原始巫术歌舞抽离出来, 变成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 及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的, 更广泛的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 绘画雕镂建筑仪仗田猎肴馔等. 赋比兴开始兴起, 建筑美学追求空间规模巨大, 平面铺开, 相互连接和配合群体建筑, 人们以赏玩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 追求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 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 建筑中大量使用"线"的艺术.

  (4) 楚汉浪漫主义

  到达楚汉浪漫主义, 南中国仍弥漫着奇异想象和炽烈情感图腾, 在文艺审美领域, 即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 屈骚传统. 汉代艺术特点没有受儒家狭隘功利信条束缚, 通过神话跟历史, 现实和神, 人与兽同台演出丰满形象画面, 极有气魄的展示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世界, 即神仙世界, 人对世界的征服和琳琅满目的对象, 表现在具体形象, 图景和意境上, 则是力量运动速度, 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5) 魏晋风度

  到达魏晋风度, 开始重新寻找和建立理论思维, 思辨哲学达到纯粹性和相当深度, 产生真正思辨理性的纯哲学, 真正抒情感性的纯文艺, 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新的世界观人生观, 反映在文艺上即人的觉醒, 人的活动和观念从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JI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 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 对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对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公开宣扬人生行乐, 在生人感叹中抒发着蕴藏着向上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 两汉五彩缤纷世暂(动的行为)让位于魏晋五彩缤纷的人格(静的玄想), 玄学规代经学, 本体论(内在实体的追求)取代自然观(外在世界探索). 以形写神和气生动的美学理论和艺术原则被提出. 文的自觉产生, 陶潜和阮籍开创了超然事外平淡冲和及忧愤无端慷慨任气的艺术境界.

  (6) 佛陀世容

  到达佛陀世容, 佛教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 并占据社会统治地位, 在隋唐达到极盛, 产生出中国化的禅宗教派而后衰亡, 石窟艺术也随时代变迁阶级升降而变化, 中国民族清醒的理性主义, 历史主议的华夏传统战胜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接受佛教改造消化并最终摆脱它. 宗教是现实的麻药, 天上到底仍是人间的折射, 五彩缤纷的敦煌壁画和佛像在在魏唐前期唐后期及五代宋都不同, 魏时期是悲惨世界, 佛像表彰和树立智慧内心和脱俗风度的人格, 到隋唐时期, 统一和平稳定使雕塑产生另一种美的典型, 秀骨清像婉雅俊逸消退, 逐渐过度到健康丰满的形态, 从超凡绝尘充满不可言说的智慧和精神性转变到人情味和亲切感, 从超然自得高不可攀思辨神灵到管辖世事可向之请求的权威主宰, 从对悲惨现实和苦痛牺牲描述来求得心灵喘息和精神的慰安, 到以对欢乐幸福幻想了得心灵和满足和神的恩宠, 到唐中期, 出现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是成佛,不需要什么特殊对象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体偶像崇拜, 宗教艺术被世俗艺术代替. 到宋代之后, 石窟不复北魏图案的活跃跳动及唐代图案的自由舒展, 只是规范化的呆板清凉贫乏无力呆滞,数百年中国佛教艺术可划为三种: 以理想胜的魏, 以现实胜的宋, 及以二者结合胜的唐.

  (7) 盛唐之音

  盛唐之音, 到达李唐帝国, 政治财政军事上的强盛, 均田制实行, 农奴式人身依随逐渐松弛, 出现"仕"与"婚"的课题, 官阶爵禄日益替代阀阅身份, 社会风尚逐渐变化, 非门阀士族即世俗地主阶级势力在上升和扩大, 科举制度突破门阀世胄的垄断, 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理在向更广大的知识分子开放, 首先是边塞军功, 诗中展现少年时代的憧憬悲伤, 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大的深切感受和珍视, 对自身存在有限性的无可奈何感伤惆怅和留恋. 盛唐痛快淋漓天才极致在李白身上达到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 结合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 草书, 或者是狂草, 在唐代也发展到极致, 绝句, 草书, 音乐, 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 将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新阶段, 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 之后杜诗, 颜字, 韩文 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进行确定和建立, 讲求形式, 并要求形式与内容严格结合和统一, 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8) 韵外之致

  到过韵外之致, 中国古代社会三大转折, 魏晋, 中唐, 明中叶. 中唐均田制不再实行, 贸易发达, 科举制度确立, 中上层广泛追求豪华欢乐奢侈享受. 不像盛唐之音雄豪刚健光芒耀眼, 却更为五颜六色多彩多姿, 各种风格思想情感流派并存, 达到诗, 书, 画的高度成就, 中唐起, 一个深刻矛盾在酝酿,理想与信念, 生活和奔走的前途不过是官场利禄宦海沉浮上下倾轧, "文以载道"的同时追求"独善其身", 既关心政治热衷仕途却又不感兴趣或不得不退出和躲避, 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 山水画爱情宋词和宋瓷大获成功, 大而化之唐诗转化为纤细柔媚的花间体和北宋词. 在词里面, 中晚唐的这种退缩和萧瑟, 对日常生活的兴致的时代心理找到合适归宿. 各种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通过景物各种微妙细致的比兴而传达,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越韵味, 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反对矫揉造作装饰雕琢, 将一切提到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 诗到词的转化非神秘的"气运", 而是社会时代的变异发展使然,

  战国秦汉的艺术, 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 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 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 中晚唐宋呈现的人的心境和意绪,

  (9) 宋元山水意境

  到达宋元山水意境, 到达中唐前后, 随着社会生活的重要变化和宗教意识的逐渐衰淡, 人世景物从神的乱罩下解放出来, 日渐获得自己的现实性格, 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化, 士大夫日益又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 即自然风景水花鸟,

  门阀士族以世袭阶级地位为荣, 世俗地主以官爵为荣, 六朝门阀时代的隐逸是政治性的退避, 宋元时的隐逸则是社会性的退避, 士大夫由野而朝, 由农而仕, 由地方而京城, 由乡村城市, 丘山溪壑野店村居是他们对荣华富贵楼台亭阁的一种心理需要补充和替换, 萧条寂寞而不颓唐, 安宁平静却非死灭, 符合世俗地主士大夫的生活, 理想和审美观念.

  宋元山水经历北宋前期, 南宋, 及元三个历程, 宋初山水的风格强调"气韵", 又要对自然景象做大量详尽观察和对画面构图细致严谨安排, 既要真实又要很大的概括性, 要求广阔长久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地的真实再现, 而不是一时一景的可望可行的片刻感受. 即第一种基本形象和艺术意境: 画面经常或山峦重叠, 树木繁复, 或境地宽远, 视野开阔, 或铺天盖地丰盛错综等, 表现出无我之境.

  到南宋, 变成对细节忠实诗意追求, 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有更多真接表露,

  到元画, 变成"有我之境", "气韵生动"的美学基本原则, 不再放在客观对象上, 而完全放在主观意兴上,

  (10) 明清文艺思潮

  到达明清文艺思潮, 汉代文艺反映事功行动, 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精神思辨, 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襟怀意绪,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 性爱题材的说唱戏曲, 逐渐演化为通过音乐, 舞蹈, 唱腔, 表演而呈现为文艺的灵魂抒情特性和线的艺术. 木板刻画成为戏曲, 小说的插图变为商品广泛流传,

  明中叶, 下层的现实主义与上层反抗伪古典主议的浪漫主义彼此渗透, 成为反对虚伪矫饰主张言私言利的浪漫洪流,

  到清初,资本主义因素被全面打压, 在巩固传统小农经济, 压抑商品生产, 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的国家指导思想下, 社会氛围思想状貌, 观念心理到文艺各领域, 出现全面的倒退及变异, 从明代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 变成清代盛极一时的全面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议, 上层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化, 产生<<桃花扇>><<红楼梦>>等对社会生活具体描述揭发和批判的作品, 之后发展到文学思潮的第三阶段, 批判现实主义的个性反抗, 即与黑境现实社会的不协调.

  总结:

  终于明白中国人的无神论及儒释道的人生态度的由来, 也终于明白中国建筑恢宏庞大善用线条的起源,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不同时代的文学形式不同了, 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形神态差异迵然, 一切都与经济发展及意识形态有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三):把中国之美传给孩子

  中国具有丰富悠久的美学传统。以系统、历史的观点梳理中国美学思想脉络,借此重构中华民族文化源流,成为当下 “美学热”中诸多学者的共同追求。在众多的实践中,《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以其基于历史原物的美学阐释、对艺术规律的总结升华以及对中国古典美学脉络的写意概括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被广泛研究借鉴。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是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作的一次简要但不乏深刻的美的巡礼。从审美积淀论、生命的律动和对比的方法三个角度来看,作者李泽厚在本书中对中国的古典艺术进行了深邃而美丽的解读,使中国古典艺术之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读后感(四):美的历程

  前阵子有篇文章很热,标题是“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借了吴冠中的口,说中国现在文盲不多了,美盲才多。

  我翻找了下吴冠中的文章,吴冠中应该没写过这样的原句,但有文章确实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他说自己“行路长见闻”,看到了“美盲”种种:

  青年游客在青山绿水间的扁舟上掏一本小说来读;陈列馆里将“神态突兀”的老树根涂抹彩漆;他在南阳看汉画像石,孩子们扛着旗帜组班去博物馆,吵嚷嚷来,吵嚷嚷去,只留下满馆灰尘。

  吴冠中感慨,这些汉画像石中表现出的手法、艺术法则,正是后来西方艺术追寻的法宝,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却都对其对面不识。

  以上几种都是美盲。吴冠中尤其强调的是,美盲不能和文盲划等号,美盲并不等同于知识缺乏,很多术业有专攻的人,在审美上就是贫乏、单一,甚至是恶趣味的——也许恶趣味也比贫乏好。

  美盲对生活中到底有什么妨害?一个对美无感的人,对生活富有情趣的细节必然也是无感的;一个不能够被美激动、震荡的人,也必然很难在情绪上体验那种“忘我”的感觉,说得通俗点,就是很难跳出自我眼前的利益,去感受更宏大的价值。

  所以你看,为什么吴冠中一篇写于30年前的文章,现在大家一讨论,又火热起来?

  原因无他,问题仍然在,差别在于,在吴冠中的年代,“美盲”可能还是一个隐蔽的问题,似乎没有“美”,靠一种单向度的重复,日子也能不太坏地过下去,但到了现在,这个从很多方面看都处于一个朝向未来世界转折点的时候,缺乏对美的感知,可能“问题很严重”。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对“美”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很主观的东西,但实际上,对“美”的认知却是一项极其依赖知识体系建构和眼界拓展的能力。

  这个话题很宏大,我只举其一端。现在很多期望保护孩子创造力和自主研究精神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国际教育体系,但同样问题很多,其中一项就是,送出去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有自我认同感。

  换句话说,学英语、学科技,说到底我们在这些能力层面都是不输给别人,但当孩子将来处于一个非常多元的文化场景之中,他最终会因为“我是中国人”感觉另类、局限、被压制?还是感觉骄傲、充实、意气昂然?说实话,是跟他能否真正“审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的。

  如何能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孩子将来生活的底气,帮他们在其中拾得趣味、在将来形成他们可以自成趣味的生活方式、甚至发展成价值取向,这实际上都是我们需要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重视,并和孩子一起探索,不断广闻博见的一项“修炼”。

  这件事听上去好难!

  在“审美”中国文化的方法上,我觉得基本上一定要做的,是这两件事:

  第一是知识层面的,要去了解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历史人物、文学艺术、风格器物、建筑雕塑……到底“什么是什么”;

  第二,得能识别美。说白了,就是得见“好”东西,不管什么门类,当孩子见识到那些在美学上真正高级的艺术,形成美的观念,再去看那些甚嚣尘上的、喧闹的、低级的视觉形象,自己就能在心里区分高低。

  而有了这样审美判断力的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大概都不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但第二件事也很难做到。把中国文化分类、割裂,然后以学科的方式教授给孩子,看起来是做第一件事,但可能教给孩子的同时,那些文化性格、美学上的东西也被撕碎了,所以我们有语文课、有中国历史课,但是孩子不会觉得有认同,也不会认知美感。

  所以需要将美的观念放置在知识中、需要找到美的载体——那可能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切片”,或者按照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所说的,“把时空冻凝起来”的那种艺术品。

  把这类艺术品介绍给孩子,《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恰好的指南。

  这是活字文化“给孩子”系列的第6本,之前,我们跟着这个书系读唐诗、散文,现在终于出到美学。

  这本书是根据李泽厚那本大书《美的历程》做了删简,然后插入109幅插图,编成一本给孩子的中国美学启蒙书。

  序还是李泽厚老爷子亲作的,很可爱,他认为:尽管出版社做了删减,但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还是太深了。他觉得这本书会是“相当地难读、相当地难懂”。

  但我读完全书,却觉得,的确不适合给低龄的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进入初二以上,并且做好准备要学国际课程,将来还要留学出国,那这本书一定是一本必读书。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在结构上保留了李泽厚原书的样式,分十个章节,分别是:

  龙飞凤舞

  青铜饕餮

  先秦理性精神

  楚汉浪漫主义

  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盛唐之音

  韵外之致

  宋元山水意境

  明清文艺思潮

  这十个章节包含了一个关于中国文化的纸上博物馆,从青铜器、文学、书法、绘画、工艺器物、雕塑到园林建筑,包罗万象,品评尽致。

  这座“纸上博物馆”能给孩子一种直观的美感,原来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活泼、蓬勃、富有朝气,或者精致得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原来我们当下追逐的日本极简建筑与工艺、美国电影和电视剧、英国文学、法国时装,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形式更绝妙,内涵更丰富的作品。而见识这些杰作之后,这本书还将源源本本教给你一套来自大师的美的观念。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说,如果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不美的东西自然会被辨别出来,被抛弃掉。

  那什么是美?为何而美?通过杰作和杰作之间的PK,李泽厚将教会孩子看见更深层次的东西。

  稍微讲两个例子:

  李白的诗和杜甫的诗,孰好?汉、唐、宋三代的雕塑,孰好?

  在书里,李泽厚会教给我们一种角度:李白的诗好在他的巧妙天真,朝气蓬勃,是盛唐之音,杜甫虽然跟李白同年代,但他的妙处是规范了格律,开启宋及以后的严谨、致密的审美与思维,所以在后世为尊,但已经不是盛唐之音。

  所以李泽厚说,李白的美是“内容溢出形式”(溢出这个词用得真好!),而杜甫开始,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确立美学标准……讲求形势,要求形式和内容严格结合和统一。”

  在讲诗的章节,李泽厚同时举出书法的例子,从源起王羲之的孙过庭、渐变成狂草的张旭、怀素,最后收束成规整的颜真卿。

  所以这在汉、唐、宋三代的雕塑作品赏,也是同样的“审美”观念:

  李泽厚最为推崇汉塑,认为其轮廓虽粗,但古拙之中充满运动、力量和气势之美,所以在韵律感上更加优越、高明;宋代雕像虽然工整,但“一派清凉、贫乏、无力和呆滞”;唐代佛像则是二者相加、平均之后的一个升级,兼顾了气势、韵律,也有流丽的美,但跟汉代佳作相比,还是有逊色之处。

  当然,这些评价本身可能还是有不同意见,当家长和孩子一起看这本书是,重要的也不是“孰美”的答案,而是李泽厚理解这些艺术样式的思路。

  文章发表于外滩教育12月24日少年书房栏目,原标题为《如果孩子选择国际教育,这本该是他们行囊里的必读书》

  《给孩子的美的历程》读后感(五):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指向未来

  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给孩子的美的历程》作为给孩子们系列丛书中的一本,它以不那么深奥作为基准,对原著进行了一定的删改。虽然为孩子们带来方便,但对于某些完美主义者来说,这是并不可取的手段,甚至李先生在本书的序中也颇有为难,然而,美学总是关乎着教育体系,认识到美学的重要,从孩子开始培养美学概念也是应该的。

  《美的历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学,沿着历史脉络展开每个朝代的艺术发展轨迹的同时,剖析这些文化之中的鲜明特征,将美学的细节做了详尽解读。图文并茂是本书的优势,带给孩子直观的感受,将传统文化更加有趣化。比如,最早的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李泽厚说这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是一种原始舞蹈,延伸发展出戏剧和文学。龙蛇与凤鸟的渊源考究,古代陶罐图案由图腾到画面,到线条,最后孕育了美学的形式感雏形。

  文化随着朝代变更,历史演变,一直发生着循序渐进的变化。每个历史时期有独特的文化气质,也受当时的社会制度所影响,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美学体验,艺术随着生产水平也在发展,恰恰文化艺术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在分段上,将时代特征作为隔断,着重文化点,记录人文形态,分为几个关键时期,先秦,楚汉,魏晋,盛唐,宋元,明清等。

  先秦,首先深入儒家,因其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顺着李泽厚的审美视角,他还肯定了两汉的粗放;魏晋的超脱人生观,妧籍和陶潜归隐,在文字里抒发情怀;盛唐的壁画表现了历史意义——“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更加关注于现实,神被世俗化,回到了人间。他还关注到李白杜甫的独特性,苏轼的美学意义。

  美学体现在文化元素,图腾文化、雕塑、壁画、诗歌、书画、书法,包括音乐,舞蹈,都在李泽厚尊崇为“线的艺术”范畴里阶梯型发展。到明清时期,戏曲文学主导地位,通俗小说上台阶,《红楼梦》《聊斋志异》是代表作品。李泽厚说,“文艺毕竟走在前头,开时代风气之先。”针对艺术形式在不同时期的共性和延伸,解读美学的意义,由各个时期具有的特性,延伸出美学的形态。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产生了相对应的文化艺术,文化艺术又根植于什么样的社会。政治极其发展的背景,这些都在李泽厚的美学研究范畴,展现给我们的是中华文化的大观。

  李泽厚的渊博知识,让我们领略了历史中纷呈的艺术世界,中华文化就像魅力的瑰宝一直绽放光彩。而发现的眼睛需要磨炼,美学是发现的一个历程,一个必不可少的体验之旅。对历史和文化的敬意让作者当作“历史巡礼”,艺术作品的美是永恒的,是璀璨的印记,要享受历史留下的美,这种陶冶、造福着后人的美,所以美的历程不会止步。正如李泽厚所说,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