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1 21:5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精选10篇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由刘震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一):感想

  这本书我看第一天不时笑出声来,觉得实在有意思了。后两天心情截然不同,昨天夜里做梦,梦得都是那些话语人物。刚刚翻完最后一页,愣神了许久。有太多有共鸣地方。关于朋友的,交流的,成长的。这几年升学到处换地方,不自觉发现回头能交流得确实就那几个。有的时间淡了,有的关系变了,有的也怕自己以为着交心对方却不是,所以也是半揣着心。看到这本书倒有些释然,这样的情况看来也不怕是太少。面对这种困境有人选择忍受着,有人大胆地抓着说得着的人逃离,这两种人又都在互放枷锁伤害,于是就有那么一出一出的外逃与寻找。年少无忧无虑,怕的只是老师家长,想不通有时大人的那些无奈缘何而起。杨百顺变成罗长礼的这一辈子,看得我20出头倒有些发怵。杨百顺何尝不曾是个顽皮少年,可又无可奈何离开那个伤心地,在异乡变成那个牛爱国眼里陌生老头孤独惋惜倒不是这本书里最大的感触,而是书中每一个人角色都覆盖着那种苦楚。前行吧,既然这苦楚不是一人独属。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二):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

  原发于公众号:乘桴浮于水缸

  我读刘震云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一句顶一万句》,读起来感受最好的也是它。中国作家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故事发生地,如老舍的北京,莫言的山东,大都是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刘震云是河南人,他也爱写出生的地方。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活法矛盾。边疆的人们被动荡和战争撕扯,都城的人们被大时代碾过,而中原的人们,千百年来在土地里默默劳碌,被生活折磨。中原的乡土,常给我一种被困在永恒中的感受,这里的人一代困顿于“活”中,为了活而默默承受着一切。《一句顶一万句》似乎被有些人说成是中国的千年孤独。至少“千年”这个词是有的。

  这本书被刘震云的女儿拍成电影,英文名《someone to talk to》,“能说得上话的人”。遇到说不到一起的人,一万句顶不上一句,遇到能说得上话的人,一句顶一万句。一句“知音难觅”,不仅是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也是所有人类的千年孤独。

  书的开头有一句一段提纲挈领。一句是“经心活了一辈子,活出个朋友吗?”一段是老汪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读。“有朋自远方来”一段“歪解”非常有趣。借老汪之口,刘震云说出了圣人常人都能体会到的感受:身边相处无数熟人,一眼望去无一个能说得上体己话。

  从小活在中国的传统农村,我常会感受到,许多人似乎是没有精神生活的。尽力活下去,似乎已经占去了人所有的时间精力,精神生活好像太奢侈了。看完书我知道,他们有精神的享受倾诉就是最基本的精神生活。所以一个“知己”显得无比重要。谈“知己”这个词好像也太高级了,他们只是想对个人说说话而已。用小说里的话说,人这么活着也实在太“实”了,没一点盼头,没有点“虚”的东西实在不行啊。精神的追寻,谁都有。

  这本书好看,最好看在刘震云讲故事的手法。中国有几个作家善于用传统的“说书演义”方式来讲故事。刘震云写小说像说评书,更像面对面地“喷空”。密不透风的话语和车轱辘子话让故事有趣,耐听更耐想,绵密的语言像网一样描述着人之间像网一样的关系。

  刘震云写关系,就像从衣服里抽出一个线头一样,一抽把整个衣服抽了个底儿掉,现了原形。人和人,事和事的关系就像蛛网一样牵来扯去,彼此影响现实中的关系何止如此啊,很多事不只是牵着一串起因,尚且能让刘震云为我们理得清,还有没来由的想法纯粹的偶然等等无数因素参与,事的来由往往理也理不清。真实的生活只要撕开小小的一角,就能让人震惊。这本书正是通过掀开生活的表皮,让我们隐约看到了忽视的肌理。

  整本书中的人和事以关系为线串联起来,撒开一张大网。关系有友情亲情爱情,但一切关系的好坏,还取决于能不能交心。我们看到,百顺和百利虽为兄弟,却还没有和父亲人家孩子交心;夫妻之间关系冷淡情人相处却句句中听;牛爱国先和冯文修好的要命,后却和他成了仇人。关系的好坏因为什么?刘震云没有说。我想是因为机缘,因为性格,因为时间和距离。有机缘,素昧平生的人能说得上话;性格对,对方说的什么话都中听;时间变了,人心就变了,原来的好朋友也会变得不得劲;距离远了,再好的情谊也会被扯细,扯断。

  刘震云在书中为我们设计了数百个人物,有个特点。大多的人物都被他透露了他们的心路事迹,前世今生。这些人物在我们看来是透明没有秘密的。作者通过这一方法更好的呈现人事复杂。但至少在我读来却少了一种更深的共鸣。所幸他还留了那么几个“不那么透明”的人。前半段的老汪算一个。

  老汪,一个嘴笨的教书先生,自他教书以来就是忧愁的,月月散步就为了排遣郁闷。他似乎心里装着什么别的沉重的东西,对人对事心不在焉。写他女儿意外死去后看到女儿咬过半口的月饼突然泪如泉涌;梦到女儿站在窗前要帮爹掖被窝。这段着实击中了我的要害,几乎把我读哭。最后老汪远到宝鸡吹糖人儿,吹出个忧愁的“开封小媳妇”,这才让人隐约理解了他一生的忧愁。那个开封的姑娘年轻时的老汪有过怎样一段令人唏嘘往事?因为这些,我在书中最喜爱的人物不是主人公们,而是这个小小的教书匠。至于其他人,刘震云大多写得太满了,反倒失去了让人细细体味的愿望

  觉得有趣的摘录:

  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用这句话劝劝身边不停劝人的人吧。

  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啊,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而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而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留下了眼泪

  嘴小,能塞进个花生豆。

  想起家乡骂人的话“你能吃!”把“只”字省掉了。

  心里痒痒不光图个玩,而是比起琐碎日子,舞社火有些“虚”。

  有条理,把一件事说完,再说另一件事。说一件事时,骨头是骨头,肉是肉,码放得整整齐齐。

  顶生活化的比喻,和钱钟书不同,刘震云书中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比喻比比皆是

  原来一个人的面容,这么不经想。

  想起《我的名字叫红》里的话:人会慢慢忘记那张久未见面的面孔的。第六年,我明白幻想中的脸已经不是我留在伊斯坦布尔的恋人的脸了。第十二年,我再次忘记了自己在第六年是心中误认的脸。我早已如此这般地把我脸人的容颜忘却了。 作家把记忆被时间扭曲的无奈和暗暗的伤痛刻画得太动人

  非心所愿谓之“悲”。

  想起窦文涛的 从心而行谓之“怂”。

  关注公众号 乘桴浮于水缸,更多读书、电影分享等着你!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三):一句能否顶一万句,就看能不能说得着。

  匆匆告别2017,一转眼属于新时代的2018到来了,刘震云绝对可以说得上是这几年最火的中国作家之一,由其作品改编的电影也被搬上了大荧幕,也算是越来越被我们熟知了。但是电影和书本毕竟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想更加了解刘震云大师的作品、更加了解刘震云笔下的那些一个个性鲜明却又极其平凡小人物,还得去细细品味他的小说。

  我写这个评论,不是说自己多有才,非要对这本《一万句顶一万句》发表自己的见解;也不是说自己非要发表见解,而是看完小说之后有一种不吐不快感觉;也不是说不吐不快,而是书中的那些小人物让我有了一种挣扎与孤独之感。

  都说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号称是中国的百年孤独,看完之后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借用莫迫桑的一句话:“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得那么糟。我觉得人的脆弱坚强都超乎想象。有时,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话就泪流满面,有时,也发现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长的路。”我发现这句话用来作为这本书的读后感或者说对书中人物行为及其生活的感受很贴切

  我将再读一遍这个小说,而后再来叙说这个评论。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四):执念的传承

  据说是刘震云最优秀的小说,我没看过他其他的作品,也不好妄断,但几个晚上阅读下来确实深感酣畅淋漓欲罢不能

  同样作为“中式苦难”的见证者和讲述人,余华侧重的是在历史命运双重浪淘沙下小人物于物质肉身上的颠沛流离,而刘震云却在人物精神层面的解构上花费更大的笔墨:吴摩西、牛爱国的遭遇相比于福贵家破人亡不幸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但人们对吴摩西和牛爱国的同情不见得比对福贵的要少。刘震云用27万字的《一句顶一万句》向世人宣告-----精神苦难并不只是知识分子的独遭。

  杨百顺市侩、怯懦目光短浅本性忠厚、善良质朴,是市井阶层的一个缩影人物。几经易名改姓后,杨百顺成了洋不洋中不中的吴摩西,如此大费周折仅是为了能够吃口饭。名字的意象即是自我,可见在生存面前,中国人的自我有多苍白

  中国人太苦了,相比于西方个人对抗世界的孤独主义,中国人的苦更多地显露在“入世”范畴里。老婆跟人跑之后,追与不追寻,按理说都应该只是吴摩西和牛爱国私人的事,与旁人无关。但如上所说,在世俗的牵制之下,个体行动往往身不由己,于是经过岳父老吴和牛爱花的鼓吹,私事也上纲到“给家族交代,给延津个交代,给沁源县个交代”的风牛马不相及的层面。当初吴摩西要是没去找,也不会丢了巧玲,没有弄丢巧玲就不会出现后续分崩流离的悲剧。相隔七十年,两代不同的人上演着相同的命运,不知道该将责任归咎于社会还是时代。

  印象最深的是,老汪小女儿灯盏死的时候,老汪没哭,还说:“家里数她淘,烦死了,死了正好。”数日后偶然发现灯盏生前咬过的月饼还留着灯盏的牙口,睹物思人,悲从中来,双手撑着淹死灯盏的水缸痛哭。刘震云的写作看似平白直叙,实则杀人于无形,寥寥几笔就让人不觉自行代入书中,共情心跃于眼眶

  整本书没有特别大的起落,人物的选择,情节走向都能接洽,自然而然却饶有兴致。 “不是...是....;也不是...是...”的句式贯穿始终,中国人好面子,哪怕对着自个儿,也要在心里给个台阶下,行事的念想千缠百绕,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倒把真正的目的给消化没了。不过这样也有一定好处,吴摩西杀人路上最后还不是靠自个儿把杀意给绕没了,当时若是一根筋,指不定要出多少起惨剧。

  什么叫生活,生活就是每天在和自己不断的斗争中逐渐学会与自己和解;生活还是送走了一个又一个的别人,又等着别人送走自己;生活也是肉身消亡后,执念还在传承。好话不投机,万句耳旁过,一句解千愁,或许这就是一句顶万句吧。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五):中国式孤独

  《一句顶一万句》第一次听到这书名以为是本鸡汤文,教授大家说话的艺术之类,后来才知道是茅盾奖的作品便有了些好奇,好奇什么话能一句顶上一万句!但读完全篇才知道完全不是这个思路

  小说从民国写到解放后,虽说写了几代人的生活,但这几代人都在做同一件事:要找一个说得上话的人,朋友也好、爱人也罢,当然还有亲人。可这几代人也都得到了同一个结果:没找到,或者说还一直在寻找着吧。

  全书分“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两部分,出延津记讲述第一主人公吴摩西(杨百顺、杨摩西、罗长礼改过好多次名)从离开杨家村到因弄丢自己的养女巧玲而离开延津的故事;回延津记则记录了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从出生到三十五岁的人生经历。这相隔半个世纪的两代人,却有着相似的四处寻找的故事。小说结尾牛爱国决定远走他乡去寻找那个他唯一说得上话的章楚红,正如当时的吴摩西离开延津去寻找那个他唯一说得上话的养女巧玲一般。

  书中人物众多,每一个人物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他的营生一起,比如传教的老詹、杀猪的老X、剃头的老X、弹棉花的老X,而且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会不停有新人物加入,之前的人物渐渐淡出,为什么?因为说不上话就不是朋友,不是朋友就慢慢不来往了,慢慢不来往了就得去找新的朋友。所以在这本小说中就只分为两种人:“说得着的”和“说不着的”。

  开始读时只局限于当下的一个个故事,因为不了解在那些地域中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就觉得作者真会扯,扯个没完没了,等全部读完,再仔细一回味,情感上就有了些许不一样的感受。吴摩西也好,牛爱国也罢,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人:曹青娥、章楚红,甚至庞丽娜……他们都心里苦,心里苦是因为遇到事情无处说,遇到事情无处说是因为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就像柳永在《蝶恋花》中所写:无言谁会凭阑意,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愁绪,是一种说了也无人能懂得的愁绪,这个时候孤独感就来了。

  刘震云说:“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那么在整部小说中,弥漫着的就是这样一种孤独,中国式的孤独:充满沉重感,充满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那种隐忍“精神”。书中的一个情节记忆犹新:私塾先生老汪给孩子们讲孔老夫子两千年前的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都以为是老朋友从大老远来,心里很开心。老汪却说:“你们都不明白孔老夫子的心思。从远方来的这个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呢,反倒是因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才能放心地把心里话说给他听。心里话说了,就舒坦了。”初读时觉着幽默,觉着是作者耍聪明,溜笔杆子,再回味时,就觉得有苦味,重重地压在心头。整本书就是这样一种风格,越回味越不是滋味。

  再扯开去就要讲中国人的孤独与西方人的孤独,《百年孤独》、《局外人》、《歌尔德蒙与纳尔齐斯》……这些作品中的主题总能与孤独沾上边,但他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中国人希望寻求认同,所以身边没有说得上话的人就要四处去寻找,可越找越孤独;而西方人则追求自我与内心的完满,没有说得上话的就与神对话,就去追求内心的渴望。所以一个压抑一个奔放。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六):一生难觅一知己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刘震云著作的《一句顶一万句》就是一串“寻找说得着的人”的故事。

  故事分上下部。上部围绕着买豆腐老杨的二儿子杨百顺的一生展开。杨百顺的一生并不如他的名字一样百事顺利,而是疙瘩接着疙瘩,一路不顺。为寻找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杨百顺走出了延津;下部围绕杨百顺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的生活展开,牛爱国的生活也如同杨百顺一样,处处透着闹心,同样为了摆脱孤独寻找“说得上话”的朋友,走向延津。

  从小摊上个爱耍心眼爱贪便宜的爹,只耍的杨百顺伤了心,铁了心不靠他爹,离家找营生。杀猪,祸从口出,师徒反目;染坊挑水,却被猴耍,放猴归山;跟老詹当徒弟,去老鲁的竹业社破竹子,打着瞌睡听经破竹子一样没干好;沦落街头挑水;去县政府种菜;入赘“吴记馍坊”,却一结婚就顶着个绿帽子,姘头是自己最喜欢的朋友;老婆跟姘头跑了却留下女儿巧玲,一个不小心弄丢了这小棉袄……

  作者似乎卯着劲儿要让杨百顺倒霉到底,一步步走来,没有一步不坎坷。从在家不受待见到出门闯荡学手艺再到成家立业,没一件顺心的,每一件事都透着闹心与不祥。最终总要出来个大绊子,让稍透口气的他还没站稳就一个趔趄,摔得鼻青脸肿。

  巧玲五岁被拐,被人贩子换了几道手,到了老曹满仓家,改名曹青娥。养母好没跟人跑,亲爹死的早,养父摩西好可惜找不到。小小岁数遭遇如此命运,处处透着对这命运的无奈,只能选择逆来顺受。多舛的命运下,锻炼出曹青娥的生活智慧,悟出生活的箴言:“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什么都能选,就日子不能选。”

  一段段故事接着地气儿,揭示着人性与世道的真实与残酷。

  豆腐老杨,死占便宜不吃亏,凡事一定要先算计自己的得利才做决定。交老马这个朋友就是为了占便宜,因为老马此人论起事来,“同样一件事,我只能看一里,他能看十里,我只能看一个月,他一下能看十年”,从此大事小事让老马出主意;老马不把老杨当朋友,嫌他烦却也不明说,每次给老杨出主意都憋着坏;铁匠老李从小不受母亲待见,不说,等母亲老了,再慢慢报复;牛爱国知道老婆庞丽娜给他戴绿帽子却听朋友的劝,打死不离婚拖住她;... ....

  不是人贩子的老尤第一次拐孩子,竟对乖巧的巧玲生出感情,人贩子老萨的话耐人寻味:“没卖之前,你可以把她当闺女;现在你卖过她,她也知道了,你就养不得她了。本来是头羊,等她长大了,也会变成老虎;啥叫养虎遗患,这就叫养虎遗患。这是一道坎,一过了这道坎,你再亲她,也成不了亲人了。”又上去踢了老尤一脚: “既然冒充猫,就别哭老鼠了。” 这一段话说的人心底发凉,这就是人性啊。喜欢又怎样,你把我拐了卖了,想反悔,我已经知道了真相,不会原谅你。

  人性到底是什么?亦正亦邪、非黑非白,再善良的人心里都有小恶魔,再恶毒的人也会有善良的灵光乍现。

  老杨为了自己的得失跟自己的儿子耍心眼,耍散了家人的心。大儿子急着自立门户脱离父亲,二儿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几十年不愿回家,三儿子在外当那个司炉工加“喷子”也不回家。好好一家人让老杨搅得七零八落。

  剃头老裴,一次失误造成一生短处捏在老婆手里,从此跌落云端,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老婆得理不饶人,一遇上事就七牵八扯,日娘老子的翻开来骂,全然不顾一个男人的尊严。

  姜家弟兄仨,三家三条心,鸡毛蒜皮,针鼻大的事儿都扎人。鸡飞狗跳,尺短寸长,争夺不已,最终分了家。姜虎和朋友说的着,跟同胞兄弟说不着。宁跟外人亲不跟自家人亲。为朋友送命都行,不肯在家吃一点亏。

  吴香香跟人私奔,却将自己的至亲骨肉留给了并不是亲爹的杨百顺。

  利益面前,所有感情都得让道,亲情亦不能免俗。一家人之间没有该有的信任,比陌生人还心凉。相比之下,杨百顺对并非亲生的女儿巧玲的呵护心疼,牵肠挂肚,失去后的心痛、疯狂寻找;老曹对买来的巧玲视如己出,百般呵护,竟是那么的真实而自然,不是血亲却胜过血亲。

  杨百顺和染布坊小宋是同窗,在同一家染坊却不是统一战线的朋友,反倒距离越近心越远;姜虎为朋友出头丧命,朋友却连他真正的死因都不肯对他家人说;入赘后喜欢的朋友银匠老高却是给他戴绿帽子使毒计害他的老婆的姘头。把牛爱国当朋友的李昆,却被牛爱国结结实实的扣了一顶绿帽子……

  牛书道和冯世伦,为一个馒头就断送了两人十几年风雨相伴的友谊;牛爱国和冯文修,不顾仇家大人的反对做了朋友,从小可以为朋友而“杀人”,却为几十块钱、好事者的几句闲话大动干戈,伤了情分;李智给牛爱国出了个打死不离婚的主意,转眼就为了自己的工作劝牛爱国离了痛快... ...

  一个个噎人的故事说明在这个世界里,纯粹的友情是不存在的,都被这磨人的生活给吞噬了。现实、残酷却又非常写实。

  小说里,爱情最为淡泊。

  这里有爱情吗?也许有。如果那些琐碎的令人绝望的感情叫做爱情的话。

  爱情总是被附加的东西蒙了面目,在这些条件之下,爱情是那么苍白、不堪一击。家庭条件、婚后前景、个人本事、传宗接代,这些是首要考虑因素,至于爱与不爱,去,纯属无稽之谈。时代使然?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表达比较含蓄?我不懂。只是觉得,似乎生活里百无一用是爱情。

  小说里,对牛爱国和章楚红的爱情(如果那感情可以被当作爱情的话),崔立凡的一番话:“你现在跟她说得着,是因为她现在有丈夫养着,你就是与她说个话,等你养着她,就成了日子,到时候就该说日子了。”一番话就说退了准备带章楚红走的牛爱国。爱情和日子之间,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多么丰腴的感情,到了过日子这里就都变得现实而骨感。

  曹青娥说得好:“世上别的事情都能挑,只有日子不能挑。”到了日子这里,什么事都得低头。

  整部小说如同一个话痨的老人遇到了“说得着的人”,絮絮叨叨将自己的前身后世捋麻绳一般细细捋一遍,冗长而纷杂。童年、长大、求学、谋生、寻朋友、找知己、结婚、出轨、拐卖、生活、认命,在令人绝望的絮叨里揭示生活的本质,人性的真相。厌烦却又不得不看下去,如同不胜其累却又不得不坚持下去的日子。

  豆腐老杨、打铁老李、教书匠老汪、赶大车老马、杀猪老曾、剃头老裴、染布老蒋、榨油老姜、竹业社老鲁、银匠老高……纷纭出场的小人物用自己的悲欢演绎着“寻找一个说的着的人”的故事。说不着,一句都嫌多;说得着,一句顶一万句。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七):话憋在心里头,脑门子就长了犄角,见谁顶谁。

  断断续续的铁打的心和摸黑的愿,终于看完了这本《一句顶一万句》,本想着牛爱国带着心里的念想去继续找了人,文学的道义观确实打败了现实社会,心中念着一句高深,默默的合上了书。

  迷迷糊糊的,刘震云似乎讲了杨百顺到吴摩西到罗长礼的故事,也讲了牛爱国的摘不下的绿帽子,

  但还是深深刻刻的讲了,不爱说话的人,大都执拗的故事。

  话说出去了,心里的火也就散了,人也就不杀了。话憋在心里头,脑门子就长了犄角,见谁顶谁。

  所以,这一句顶一万句,也就是这个理儿。

  刚翻着书评,看到一位先生说,刘震云厉害的不是文学,而是说这个理儿。

  看了三本他的书,《手机》里的严守一,《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一句顶一万句》的杨百顺和牛爱国,都是因为,自己或对他人,说对说错那么一句话,导致了小人物的不同走向,可能一落千丈,可能委屈终生,也可能执拗到底。

  这样的文学艺术,彻彻底底的平实有趣,又彻彻底底的看着书里的人,想着身边的谁谁谁。

  还是借那位先生的话,刘震云厉害的地方不是文学,而是说理儿。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八):我二舅的三姑的妹夫的五哥喜欢这本书

  一句顶一万句 初读一句顶一万句我是拒绝的,虽说这是友人所赠,但看了十几页便感觉自己如毛驴拉磨一般,蒙圈了,或者说思维在来回转。 若那时让我说这本书讲的啥,不就是延津杨百顺(吴摩西)及其八竿子打得着的人发生了什么事,对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后来寒假无聊便重拾此书以打发时间,果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把我绕晕了。 这本书内容很充实,从吴摩西能写到他大舅的四表弟的三妹妹的二哥的六婶的七哥哥的媳妇养的猪,围绕着吴摩西展开的情节和人物关系,作者利用了所有可以利用人、物,写了男主从少年到为生活奔波,而又因为各种因素不断更换职业到最后的结婚及有了孙子发生的事。 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能败事,有时就算你不说话,也会影响你的命运。无穷尽的茫然,走不到头的路和心的疲惫,所以可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活的这么累。 原来这种累,或者说你累,别人也累,祖祖辈辈都会感到累,但这种累又反过来磨砺着我们。越挫越勇,越不如意,越痛苦就越要努力,想要追寻“一句顶一万句”?别了,还是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吧。 哦,看完书才发现我错了,是杨百顺和他孙子牛爱国及其八竿子打得着的人发生了什么事,对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九):你认为的,不是你认为的

  一、背景:

  第一次写这种写评,介绍一下写这书评的背景吧。

  2017年春节自2018年春节期间,这一年,给自己订立了几个计划。和以前的计划比起来了,这年的计划可谓务实多了,比如打XXX场XXX球云云。2017年中国传统年历中的一个计划就包括:

  “2 读15本书,写12篇读后感”

  (PS 评论提交完后,还是可以编辑修改的,赞)

  目标很小,适逢近来读完这篇小说,便一鼓作气,写篇小文,发在一个没有自己认识的圈子,静静让它沉寂着。

  “读书尽可以了,为什么要在一个目标中加读后感呢?”这个问题,也是这几年来思考比较多,诸如,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考CPA的过程中,听着课件,觉得这些知识点全部都理解,没有问题,都掌握了。但是遇到有人提问或者是试卷出题时,往往会有些结巴或者思路受阻。正像《一句顶一万句》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如教父老詹和姐夫宋解放之类,都是茶壶煮饺子,没有办法成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终究还是没有用处可言。因而,加上一个读后感的要求,读后感的数量略小于读的书的数量,一方面,给自己放懒的机会,避免产生不想写逼自己写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读到了让自己心如止水的书,或者要写也只能无病呻吟的类型,可以免掉。读书是看,是听,是经历书中的人物,读后感是想,是总结,是加工后的再创造。

  二、出延津记

  这书分成上下两篇,标题分别为互相对应,上部为出延津记,人物像逛菜市场一样多得繁杂,好在看到书的后半段,找到了主人公是谁。故总结出,上部为主人公是吴摩西(原名杨百顺吧?但是好像千事万事均不顺,陆续用过杨摩西、吴摩西、罗长礼作为自己的名字)。他的经历用他使用过的名字可以概括得出:

  杨百顺,他的不顺,可能就源于他父亲,做豆腐老杨的无主见。老杨自认为赶车的老马是其最好的朋友,凡事都向老马追诉,凡事做决定的事情均去寻求老马的建议,又几乎都采纳老马的建议。有些老马并非好意提出的建议,他也当成宝贝一样去执行。杨百顺最挚爱的事情就是去听罗长礼喊丧,新式学堂没有上成。因贪玩丢了家里的牲口,被老杨训斥,跟人学杀猪、到染坊当个挑水的,几经辗转。

  杨摩西,恰恰有个不成功的意大利传教者老詹,辛辛苦苦传教二三十年,在延津地带只发展了8个信徒,传教之心仍孜孜不倦。因走投无路,杨百顺答应跟老詹信主,并改名为杨摩西。老詹为杨摩西务了劈竹的差事,白天劈竹,夜里听老詹给杨摩西讲经文。杨摩西并没有像老詹给他起的名字那样神圣,没有引领众人,却因夜里听经文白天太困,工作失误惹恼了走戏的老板。流落在街头为人挑水。

  吴摩西,因过年热闹的社火,临时找了杨摩西替演阎罗,杨摩西演得出色,被当时的县长选中在后院为其种菜。做馒头的吴寡妇因与夫家兄弟不和,正有意招个上市夫婿,杨摩西因当时为县长种菜,被吴寡妇看中,杨摩西入赘吴寡妇家,并改姓为吴,从此名叫吴摩西。入门后,吴摩西与吴寡妇说话说不着,家里大事小情均由吴寡妇做主,过得窝囊,过得憋屈。恰恰,吴寡妇与前夫的女儿(是前夫的吗?还是需要打个问题)巧玲(此处有重点,因为是巧玲是连接上下两部内容的纽带)感情日益深厚,巧玲的一口一个“叔”地喊吴摩西,其实心里俨然比对父亲一样看待着吴摩西。

  罗长礼,因东窗事发,吴寡妇与隔壁老X(老高?老王?记不清了,原来真的有这回事)已经在吴寡妇与前夫以及吴寡妇与吴摩西的期间相好起来了。后两人双双私奔。吴摩西倒落个清静,后因扛不住舆论的压力,吴摩西带着5岁的巧玲走上了找人的道路。巧玲在路上被人拐走,吴摩西疯了似地遍地找寻,找到私奔的两人,却寻不见说得着话的巧玲。一路伤心向西行走,火车过隧道的时候为自己的过去狠狠地喊了一次道别,从此改名罗长礼。

  三、回延津记

  【断了两天,再续显得相当费劲】

  故事从牛爱国说起,一个吴摩西式的人物。一个不被父亲爱,不被母亲喜欢的儿子,有个疼自己的姐姐,去当兵的决定也是仅仅和姐姐商量便去了。

  当兵返乡回来,故事一直进行着,开起了车,结下了婚,生了孩子。一步一步通过他在生活中的困境,去寻找友人的建议过程中,剥开了他在当兵过程中认识的朋友。那些朋友的相识,往往是通过一些偶然,一些简短的照面,一些简单的交流。

  困境埋在了生活的土壤中,牛爱国与他妻子的结合是一种将就,结婚之后,就越来越说不着。异地的分居,双方工作性质的不同,见面的频率越来越低。跟着传出牛爱国他妻子与照相馆小蒋的传闻。

  想找人说话,想修复这段下沉式的婚姻,越是无济于事。

  因被抓奸,小蒋的爱人喝农药自杀,小蒋放弃了牛爱国妻子,回去与他的妻子重修于好。这种情感上的懦弱,让牛爱国妻子难受,但也没有让牛爱国妻子转回对牛爱国的情感。

  牛爱国母亲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与牛爱国谈论些心事。时常提及一些她年轻时候的事情。牛爱国母亲常劝自己的儿子:“日子是过以后,而不是过着从前。“

  牛爱国还是离开了这片是非之地,远离了妻子、女儿和母亲。在外地工作的日子也与一个有夫之妇产生纠葛,正值母亲病重回乡逃避了这种突如其来的抉择。

  牛爱国的妻子与她姐夫老尚私奔。牛爱国羡慕并佩服老尚这种敢做敢当,说走就走,不顾一切的果敢。自寻清静,牛爱国有心向明白,怎奈明月照沟渠。各方亲戚均来劝说牛爱国去把他跟人跑的娘们追回,给整个县城的人一个交待。

  被迫无奈,牛爱国与吴摩西一样,走上了寻找妻子与携自己妻子私奔的人之旅。吴摩西的经历,再一次在牛爱国身上上演。

  一步一步地,牛爱国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就是以前跟着吴摩西出门的巧玲,当年在出延津时被人贩子给拐的5岁小女孩。走到一个心头不乱的地界,牛爱国突然听闻离延津不远。便去寻找了以前的故人,踏上了回延津的路。

  四、结

  小说的作者刘震云,描述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看书的过程像是一个提着菜篮子到了上年世纪五十年代前后的街上逛了一圈,东街的银匠铺,西道的箍桶师傅,南边的棺材铺,北边的米店,一间一间,一张一张生活的面孔,像是电影镜头逐一略过一样,平等地给每些个人出场的时间。读这小说的过程,像是一个听人唠嗑的过程。首先,他会告诉你一个结论在先,比如:吴摩西在结婚后半年被人打了。然后再以三四页的篇幅介绍了一下吴摩西被谁打了,那人的情况如何,那人为什么要打吴摩西,他打吴摩西身后站的人是谁等等。说话绕啊绕,罗呀索,但是我绝对不是说这文字的不好,恰恰相反,因其这种绕绕正是生活画面的真实记录与反馈。看着小说,像是吃着一块有嚼劲的牛肉,咬着费劲,吃着香,完事大半天还能在牙缝中舔到些残渣。

  一句顶一万句,这一句是什么?书中给了一句:”日子是过以后,而不是过从前“。

  我的理解,这一句,应该是:说得上话。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十):日子过得是以后,不是从前

  第一次读刘震云的小说,知道他还是从冯导的《我不是潘金莲》,然后在朗读者上见到了他本尊,作者本人看起来挺接地气的,他的书也如是。这本《一句顶一万句》,读来有些弯弯绕绕,但是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想法,像书中吴摩西那样,漂泊半辈子改名又改姓,好不容易有个能说得上的非亲生闺女,还给弄丢了,一切都是造化弄人,辗转半个多世纪后,当初丢了的闺女,她的孩子又重蹈覆辙,走了吴摩西的老路,去假找,但是找着找着又成了真找。

  书里人物众多,大多数都是市井小民,他们眼界不高,却又生活气息浓郁,从一开始的杨百顺,却一直不顺利,工作住处一换再换,找不到一个能说的上的人,这心理一句话到底该去跟谁诉说?每换一次名字,虽然面上看起来似乎无所谓,但是内心里还是想跟过去一刀两断的吧!

  有的人话多,有的人话少,事情辗转离合,从出延津到回延津,历史的车轮又回来了,经历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牛爱国也就是吴摩西的外孙,思前想后找不到一个能说得上的朋友,想投奔却无处可去,几年前的好朋友,分离后有了各自的生活,即使以前再能说得投缘,周围的生活变了,感情基础也就逐渐崩塌了。

  书中的一句顶一万句到底什么含义,在我看来,能找到说得上的人,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就胜过千言万语了,比如曹青娥,和自己的几个孩子都说不着,临死之前的意思由于无法用言语表达,任谁也没明白。吴摩西和巧玲说得上,巧玲和日后的百慧说得上,甚至牛爱国的姐夫和百慧也说得上,说来也是怪,大人没有和同龄人说得上,反而和孩子说得上,是大人心思过于复杂,想事情总是弯弯绕绕吗?我觉得是的,孩子们多么的天真,不会考虑利益、人情等诸多烦心事。

  总之,日子过得是以后不是以前,过多的纠结在过去总会让人永远有解不开的心结,踏踏实实、平平淡淡过好现在就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