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1:1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10篇

  《美丽世界》是一本由[英] 奥尔德斯·赫胥黎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一):假幸福

  与《1984》所描绘的专治黑暗的世界不同,美丽新世界描绘了一个人们各司其职,心中充满幸福感社会

  然而,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幸福社会又是如此令人心恐惧。在美丽新世界中,α,β,γ,δ,ε不同阶级的人按照其被定位的阶级通过人工的方式繁育出来,并在胚胎时期就根据阶级定位进行了生理心理的陪育(有些是扭曲,例如对ε个体会在其培养液中掺入酒精成分),并在其成长过程中通过睡眠教育进行思想控制,这样在个体长大之后就能够遵从自己身份来从事相应的工作,即便所从事的工作再苦再累,也不会产生不适念头,因为他们天生就认为自己就是要做那个工作的。因此,美丽新世界中的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幸福

  新世界中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他们坚定不移信念,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微不足道的。

  新世界中的人从小就被教育死亡并不可怕,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通过医学的方式,人们的容貌不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衰老,但人在六十岁的时候就必须欣然的接受死亡的处理

  新世界中是没有亲情感情概念的,“父亲”“母亲”等称谓被认为是下流可耻的;新世界中是禁止人们有思想的,所有的诸如文学名著宗教书籍都被列为禁书。

  美丽新世界之外的“教化之外”的保留地中的人被称为野人,当一个野人被带回新世界时产生了系列的不适应,一个熟记莎士比亚的野人面对着一个“追求痛苦而不得”的社会产生了深深绝望

  在本书后半部分的《重返美丽新世界》中,作者现实与美丽新世界进行了比较,其结论就是专治政治正在以各种隐蔽的方式进行着,时刻提醒着人们美丽新世界距离我们可能并不遥远人类必须提高警惕。

  通读本书,这种以失去自由,思想,感情等人类基本的生存要素代价来换取“幸福”的世界中的各种特征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幸福和自由哪个更重要

  2017.07.04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二):没有什么可以认真追求了

  文/张晚钟

  【无苦痛,无意义的美丽,无呐喊、无拯救的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一个充满永久和平的世界,却与奴役联系在一起,统治者消灭了一切不愉快、不确定的变数,创造稳定运转的社会体系。从技术上它打破了固有的“生而平等”、“人定胜天”、“人生实苦”等信念,因为它从根源上使人放弃改变自己的一切尝试,因为你并不属于你自己。

  你没有独立的思想、激荡的灵魂与痛苦的情绪,你只是被社会安放在某个位置使用组织批量制造身体,连你依靠苏摩得到的欢乐也是出于组织的恩赐。你在社会中行动,其实是从一条传送带走到另一条上。你因不会衰老也不会给周围带来任何感伤因素,就像橱窗中完美展示的商品,是当内部损旧就被下架、替换的工具而已,不具备不可替代性,而象征着稳定、统一积极

  从基因培育、睡眠教育到苏摩,组织通过对人的全面掌控,实现了无呐喊、无拯救、无不平、无解决、无苦痛、无意义的“美丽新世界”,差异得到众人承认,工作从不会使人疲惫危险情感早被隔绝,而欢乐从未延迟,苏摩触手可及。

  阿道司·赫胥黎

  对家眷恋、对爱忠诚、对死恐惧、对生命敬畏,对不如己意的一切抱有怀疑,对难测不定的命运痛苦感伤……那一切使人生而为人理由,已被扭曲为大逆不道行为。在我主福特的英明指引下,这些都不再需要一劳永逸

  因为工作能创造价值,创造能带来欢愉,欢愉则出于我主福特的赏赐,人民永远保持对主的热情感激。基因培育从根本上抹平了人的差异,它微弱的多样性仅服务于组织对阶层和工种的设置,而灭绝了个性,在培育的过程中加强或减损智力体力指标加以区分三六九等

  通过胚胎分裂技术制造波卡诺夫斯基多胞胎,他们分享着同样的面貌、体格和有限姓名,而他们日后将进入同一家车间,在劳动后领得同等剂量的苏摩。因培育过程会注入各种疫苗以远离任何疾病,所以他们的生命进程也亦无二致,不会受意外因素的搅扰。在死亡时孤身一人,无亲无朋,或许还参与进另一组波卡诺夫斯基的死亡教育,向孩子们示范平静的死亡方式。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美丽新世界》

  组织通过培育首先确保了社会结构的稳定,再通过睡眠教育、性教育、死亡教育等手段,使结构中的人在心理上始终平衡。将所有的不等视为与生俱来而无需克服的天性加以认同习惯,从而提升了结构的安全指数,使其行之有效,运转良好

  最后,对付那些个体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偶然因素,组织用苏摩与之对抗,将其消化,无害的苏摩创造出独立的假期与欢愉的乐园,人在其中忘乎所以,逐渐恢复健康乐观的情绪,同时消除了宿醉带来的疼痛不适与毒品那不可逆的反噬。于是,人们习惯、热爱并拥护这一世界,这美丽而致命的、被奴役的新世界。

  在新世界中,偶然出现的个性行为都像星星之火,虽引人注意,但都不强烈,最终也将熄灭而融入到集体中,秩序重新恢复死亡般的冷静节制。如伯纳德对身体的缺陷感到极大痛苦,他不仅被区隔开,更被限制作为上等阿尔法的优越特权姑娘很少与他接近,集体对他很是排斥,他的心因此领受到孤独滋味,愤恨背后遭到下等人的奚落。

  对于生而有之的遗憾他既无力改变,有时便刻意放大,强化这一痛苦的感觉格格不入处境,本可能刺激选择不同的行为,但当他将野人带回并因此获得特权时,他因集体的认同获得了无上的快乐。感到被尊重、被需要、被崇拜后,他抛开了从前孤独的自己,而自豪拥抱集体,也在野人不再配合他时重感落寞。所以他的存在可能真是生育中心某一工作人员的失误,在替代血液中不小心掺放了酒精。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1984》

  当组织掌控所有人的思想体系和无意识教育,并从外部限制了激发想象力的一切条件时,人便被囚禁在已有的经验中,所谓文艺的创造仅是对现有资源的排列组合,并不创造新的价值,所以伯纳德的朋友——情感工程学院的讲师赫姆霍兹虽然对自己的作品不满,却又不知从何突破。由于睡眠教育破坏人性中最美好的概念,他失去了对莎士比亚的戏剧的鉴赏能力,只觉得将那低劣、肮脏爱情加以歌颂时多么可笑

  全书最让人心动的细节,是莱妮娜因捉摸不透野人的态度心烦意乱,导致工作失误,忘记给胚胎注射疫苗,导致多年后一个阿尔法因病死亡,为近五十年的首例。虽然莱妮娜的特殊好感值得怀疑,但这一极富人性的细节,我觉得是全书最有趣描写。小小的紊乱是对这一有序、平衡的体系的讽刺背叛

  有人的处世原则是及时行乐,因为现实的世界从不公正。快乐与痛苦的分配随机而定,不得而知,有人在欢愉的巅峰时亦有人深陷于无望的深渊。这一切几乎相辅相成,有一人上升就有另一人沉沦。痛苦既然时有发生,搅乱心境,而在可把控的时空内,便要积极地寻求快乐,以覆盖痛苦的郁闷

  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但如果痛苦可以规避,欢乐能够永存,那欢乐从此也不再珍贵,它若能随时获得,便不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准则,这就是美丽新世界最为绝望的地方。还有什么可以认真追求呢?这是世界的尽头,生命存在的意义仅服从于某一团体心意,覆灭也是瞬间的事。组织若转向虚无,生命即可统一、迅猛地倒地死去。

  -----------------------------------------------------------------------------------------------------------

  【误入其中的野人,在集体的碰撞中被无辜牺牲

  与新世界相对应的,是落后且不曾管制的保留区,生活在其内的印第安人仍保持着传统习俗、生活手艺与宗教信仰,崇拜着鹰神普空和耶稣,奉行苦行观念祈神降雨,使谷物生长、万民安乐

  当年来此观光的次等贝塔琳达误入其中,并诞下了野人,伯纳德与莱妮娜便碰上了他,伯纳德意识到琳达是他上司生育和培育中心主任那消失的情人,因为上司威胁要将不合时宜的他发配冰岛,他出于报复与猎奇的心理,请求上层批准他将琳达和野人带回新世界。

  野人十分兴奋,因为琳达曾给他灌输过许多关于新世界的幻想,更关键的是,他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那由爱情创造的混杂着兴奋与不安、牺牲与沉醉的世界,世界的中心是莱妮娜,他对她一见钟情,她的白皙丰满洁净轻盈,塑造了无与伦比的美丽,符合被莎士比亚俘虏的他对女性的全部想象。而他将要去的世界,是现实的她归属的那个世界,他当然愿意。

  反乌托邦三部曲之《我们》

  当伯纳德把野人当作商品一样四处展示时,他其实处于强烈的情绪起伏中,激化又否定自己的爱情,一时忠诚一时神经,在仰视莱妮娜的美妙时不断杀死卑微的自己。向她靠近,与她相处,是求之不得的幸福,是挥之不去痛楚日夜辗转,万般隐忍后,他向她坦白,而她随即回应,脱衣献身。

  这使他神圣的爱情受到了肉欲的侮辱婚姻在她的思想中是肮脏的念头,而在他则是升华爱情最纯粹力量。贞洁是他热爱的第一个情人,是爱情最初也是最后的象征,而她被情欲控制的表现如此不洁,她温柔展开的双臂,迎接他正像它曾接纳过的无数男人般积极。在极度的愤怒下,他将她斥责为娼妇,打击并协助失去贞洁的她,杀死他心中曾经曼妙无比、超越一切的女神,然后掉头不顾。

  爱情幻灭后,野人变得尤为清醒。在他的知识与价值全来自莎士比亚的作品的基础上,他的判断显然超过了他的理智,他只是被作者赋予了表达功能,像作者的一个产品,正像一组波卡诺夫斯基多胞胎是生育中心的产品一样,毫无个性可言。

  他的情感没有血肉,他的思想凭空而生,野人还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时就被带入新世界,他对多胞胎们的不满显得非常脆弱,仅像是作者态度的反映而无真实的力量。所以野人最后选择苦行以自赎,这才是他仅有的思想,如保留区的所有人一般,他只是集体的一分子,闯入新世界后显得不合时宜,这才是他最真实的痛苦。而他崇拜痛苦,并非因为他将此领悟,而是同其他人一般,将其当作生命的天条加以接受。

  反乌托邦电影《V字仇杀队》

  祭神仪式强调痛苦,正如睡眠教育强调服从,都是一种训练,不加节制就成为奴役。所以野人向主宰者要求不幸福权益理所当然地希望所有人都能意识到痛苦的珍贵时,读者并不真正关心他的命运,他的情感不曾获得感同身受的认同,因为它来得任意,所以愚蠢

  他一见钟情心醉神迷时,心中翻涌的全是莎士比亚的字句,是诗人比喻,而引用是难以服众的。爱情带来的冲击如果仅像诗句的反复吟诵,那么这是我们早已熟悉的震动,而非新的波澜、新的思索。莎士比亚的作品简直是他的圣经,如苦行信仰一般被野人珍视,是他贫瘠思想中为数不多闪耀着的火花

  未经智慧启发头脑是多么疲乏,野人和多胞胎们在集体面前,一样渺小可怜。多胞胎所接受的教育仅是主的偏见,个性既然从未出现,对于抹杀它的行为就失去了愤怒的凭据。人是无法为自己未能拥有东西辩护的,那不正义也不可信

  就像对生而便是奴隶的人而言,打破镣铐的必须是受奴隶教育较轻的人,是体验过自由并能进行比对的人。野人在表达对新世界的不适与对幻觉的鄙视时,不过是复述着保留区的生存规则,如莱妮娜感到痛苦就服用苏摩一样,是寻求庇护与享受秩序感。

  所以野人的故事并不能唤起我的同情,他要求的并非自由,抵制的也不是组织抹杀个性的残忍,而是生老病死感知爱恨情仇,并享受随之而来的痛苦与生而幻灭的无力,他的诉求仅仅回归到保留区便能满足

  面对陌生失控环境,当所有人对他信赖并习惯的痛苦加之欣赏和嘲弄时,野人绝望自尽,人们竟然拍摄电影来欣赏他的痛苦而从未想过忍受。主宰者很聪明,他只将野人放逐,而没有采用高压的迫害手段,因为他明白,观念的冲突将引野人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在集体与集体的碰撞中被无辜牺牲。

  (2017.11.0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张晚钟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三):幸福就够了吗?

  老实讲,《美丽新世界》的小说技巧并不高明,甚至有点粗糙,但是这本书仍然值得一读。因为赫胥黎通过小说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乎未来的社会,也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生存的意义。

  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忙忙碌碌,辛苦一生,所求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会说,是幸福。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就明确表示,当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之后,人类的目标,将会转向永生和幸福。

  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东西?是满足感?是愉悦?是快乐?它还包括别的什么吗?

  幸福说到底是一种感觉,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越来越发现,这种感觉是可以控制的。实验室里,小白鼠会为了寻求快感,一次次的按下阀门,快乐到死。如果生化科学能够控制这一切,幸福还有意义吗?

  所以有了第二个问题,幸福就够了吗?

  赫胥黎通过《美丽新世界》设想了一个充满幸福的社会,但是我们经由作者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时,却觉得有点可怕。虽然人人都很幸福,但终其一生,人人都在“规定”的轨道上进行,幸福并不是追求而来,而是被喂食的。

  被喂食是一件讨厌的事情,它违背了人类的自尊,在我们的概念里,一个人是有理性的,是能够做出选择的,是自由的。

  《美丽新世界》所描绘的世界之所以可怕,就在于,在那个世界里,人人都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其实,他们正像宠物一样被豢养。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动机,统治和被统治者,两厢情悦,共谋共生。

  不过,宠物的生活有什么不好呢?如果这样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感到幸福,牺牲自由,有什么不可以吗?

  这正是关键所在。

  赫胥黎所持有的价值观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幸福并不是唯一,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自由。

  在书中,主宰者和野人约翰有一段点名主旨的对话,主宰者说,“事实上,你要求的是不幸福的权利。”

  约翰回答:“我正是在要求不幸福的权利。还有变老、变丑、变得性无能的权利,患上梅毒和癌症的权利,吃不饱的权利,肮脏的权利,总是生活在对明天的忧虑中的权利,患上伤寒的权利,受各种难以言状的痛苦折磨的权利。”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不自由,毋宁死。”

  赫胥黎担心的不是有一个独裁者来限制我们的自由,而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一起放弃了自由。就像书中的主宰者说,“我们的信仰是幸福和稳定”。

  为了实现幸福和稳定,人的内涵被缩小了。

  在这个世界里,人从出生前就有出厂设置,出生后,还会有配套的教育和洗脑,以至于根本不需要思想警察,因为一方面,你想不到有另外的可能,另一方面,生活稳定,欲望被完全的满足,想买就买,想和谁做爱就和谁做爱,想怎么开心怎么来,没有什么好反抗的。当然会有无聊,可是无聊也被取消了,有一种叫做苏摩的药品,一吃就high了,一支不够,那么两支。

  《美丽新世界》和《一九八四》都描绘了一个未来的极权社会,但是,奥威尔和赫胥黎选择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一九八四》里,恐惧弥漫在国家的每一个角落,但在《美丽新世界》中,每个人心中反而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就像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分析的那样: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一九八四》已经成为大家警惕的对象,但我们似乎正一步步走向《美丽新世界》。整个消费主义就是在尽力激发并满足我们的欲望,这是不是一种驯化的过程?人的价值是不是只剩下消费价值?

  赫胥黎在《重返美丽新世界》这本书的最后提醒我们:失去了自由,人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因此,自由是最高价值。或许现在威胁自由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没有办法长久的抵抗下去,但不管怎样,我们的责任就是尽自己的能力进行抵抗。

  不过,很多人会逃避自由。毕竟自由也意味着责任。如果真有一个选择摆在眼前,我想,很有可能大部分人会选择幸福的感觉而不是自由。而也许,并不会有这么一个选择,一切都是慢慢发生的。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四):适应与改变

  这本《美丽新世界》被列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在书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新世界:人类的产生来源于流水线制造,从授精开始已经被设计成各种等级的社会成员;没有人会不开心,大家都很满足于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各类欲望可以得到无限满足,即使在现实中得不到,也可以通过服食苏摩来达成愿望。

  但真的是这样美好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这本书就该是乌托邦式经典小说了。其实,从故事开头,作者就慢慢地给我们举了很多反例。比如那个不愿玩情色游戏的小男孩,比如4个多月只有1个性伴侣的莱尼娜,比如传说中血液里被注入酒精成分的伯纳德等等……甚至作者还告诉我们流水线的操作会由于某位技术人员的失误导致某个个体成年后死于传染病,告诉我们苏摩一旦服用过量会导致早衰和提前死亡等等。

  而这些还远远不够,琳达和约翰的出现就是两个极端的表现。琳达从小接受着阿尔法阶层的教育,但却阴差阳错地来到了野人保留区,所以当她一旦有机会回归,宁愿在苏摩的幻境中早登极乐;约翰出生在野人保留区,却被带到了“美丽新世界”,最终难以与这个“新世界”融合而把自己放逐了……

  看完书,我开始在那里思考,我到底是喜欢哪个世界呢?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我出生于现在的世界,成长于现今的社会,我需要的是适应,是融合。尝试改变的琳达和约翰都倍尝痛苦,我怎么能免俗呢?

  当然,唯一让我心动的是文中介绍的睡眠教育,就如作者在《重返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这种所谓的睡眠教育应该只适用于人的浅睡眠状态或对人进行催眠过程中。文中提到的睡眠教育时只能进行道德教育,觉得完全可以在孕妇的胎教时进行尝试,这是否就可以避免一些我们人性的弱点呢?我不知道,将来真的有机会时是否会在第三代加以尝试呢?其中有会有何利弊呢?

  总之,美丽也罢,丑陋也好,适应了就是最好的。往往最痛苦的就是那些普通的清醒者,他们异于常人,为大众所不容。至少我是不愿意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融合最重要。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五):美丽新世界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为什么思考。” 科学是危险的,我们必须非常小心地给它套上笼头和缰绳。 操作员和护士就是孩子长大以后的翻版 尽可能地不让你们产生任何情感。扼杀人类的情感――滥交 命运规划室 他们的意识会接受培育以认同他们的身体的感受。 培育优等阿尔法知识分子 体外培育、新巴甫洛夫式条件作用培育和睡眠教育 思想的判断、欲望和决定都由这些暗示所主宰,而所有的暗示都是我们的暗示!”“国家的暗示。” 没有父亲母亲和家庭观念的时代 “做卑微的自己,也不愿做别人,无论那会多么快乐。”――伯纳德是清醒的。如果我是自由的,而不是被我的培育所奴役的话,会是什么样子呢?” 幸福从来就不是宏伟壮丽的。” 一个人的信仰是由培育决定的。人们信仰上帝是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培育使然。”

  “我不要舒适。我要上帝,我要诗歌,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美好,我要罪恶。”

  “事实上,你要求的是不幸福的权利。”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六):新世界,喜不喜欢呢

  发生在新世界里的故事,有一个主宰在控制着全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人类被划成几个等级,低级得在受精卵时期注入酒精让他们失去思考质疑的能力,只会成批成批得出现在工厂中,这样一群人让野人感到可怕,这不是人,这是一群被苏摩喂着的无意识的机器;每个阶级都认可自己的身份,是最好的,这样就避免了社会流动带来的混乱。高级的阿尔法中的两人是故事的主角,伯纳德因自卑无法融入欲望放大化的世界,因而能较清醒得意识到苏摩的虚幻无法给心灵带来感觉,睡眠教育告诉的都是些蠢话,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一旦被满足,就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被打碎时就哭着求饶;而赫姆霍兹则是超高的智商,让他无法忍受愚蠢的工作,性欲的空虚,觉醒意识表现出来时便被流放到冰岛,他也不能超离他的生活实际,无法感受野人那种炽热的感情,创造不出动人的诗歌。他们没有服用苏摩,也没有沉浸在性爱之中,这个新世界就无法控制他们。(这两种方法是从小就被教育,要学会去享受的感官快乐,这是主宰者用来麻醉人类意志的工具)。新世界里只有幸福,没有对真理的追求,没有费心思的科学,没有怀疑,什么都是不假思索说出来的,由试管婴儿孵化过来,活着是,做爱、打球、看电影,死都是很美好的事,一切都有制度可循,所有可能产生悲哀的地方都有美好的东西掩饰,完美无瑕,人类被套死这里面。(我会喜欢这样一成不变的世界吗?看似优越的生活,有点喜欢额,不会寂寞,又好像有事可做)。莱尼娜是典型得新世界人民吧!还被留下的旧世界是腌臜的,有暴力,有偏见,野人有不被他们接纳的困恼,有宗教团体,画面是鲜活的,人是有生命的,有好有坏,它是包容一切存在,看似无序的背后,有他们崇拜的自然之神。相对比新世界的井然有序,莱尼娜感到格格不入,她恐惧的不仅仅是陌生的环境,更是那种蓬勃的感情,有对宗教的狂热,也有婚姻的忠贞。 看似没有矛盾的世界里,野人来了,他在爱人面前的犹豫,在失去亲人时的悲哀,有了情感的流动,甜蜜也是,忧愁也是,和这个冷漠的世界是不同的。野人要的是不幸福的权利。野人痛斥主宰让下等人机械重复,主宰说这是为了社会稳定,他们得有事可做,才不会造反。不喜欢这里,跑到灯塔过去苦行僧的生活,鞭笞自己,认为自己是有罪的,痛苦让他的心灵变得盈满,这样才可以面对这个空荡荡,没有母亲、爱人、朋友的世界。灯塔还是被好奇的新世界人民包围了,他们是如此猎奇,对野人生活兴致勃勃,破坏了灯塔的宁静生活,野人又该去哪里呢?野人是依靠上帝活着,信仰给了他慰藉。而主宰者说新世界不需要上帝来承诺幸福、永恒,并没有存在的价值。(连死亡都不是个事) 这是没有自由的世界,自由得思考,自由得接触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被设定好的,按部就班走完一生就好,不知自由为何物,是集体无意识状态,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所以我也该和他们一样。自由意味着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可能出现的后果,而过程是痛苦漫长的,快乐是刹那的,不愿意再让心灵煎熬,做了最后一个选择,放弃自由--享受奴役的生活。

  后面的重返新世界,反复强调了政治宣传使用的手段,泛娱乐化、药物控制、心理层面来达到培养政治家所需要的“听话”的人,为了社会稳定和效率,过度组织化,牺牲个人利益成全组织。我们要怀疑那些不言自明的东西。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七):快乐一定站立在自由的对面吗?

  个体的自我从诞生时就全部被统一设置,与机器人无异,这种社会情景自然想想就毛骨悚然。因为这其实代表着人类这个物种已经灭亡,只剩下最顶端的少数规则制定者“主宰者”还拥有可以称得上“人之为人”的东西,但他们的世界观显然不是大多数人类可以接受的。 当快乐和舒适,正站立在自由和真理的对面时,人类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即使故事里的野人由于无法忍受非自然文明的荒诞和疯狂,拒绝接受被灌输而非来自自我的快乐,最后选择了自杀,《美丽新世界》也并没有给出答案。对于我个体来说,显然会选择真理和自由,即使那代表着会可能得到痛苦和难受。当然也有人会选择相反,而我们也无法评价哪种选择更好。但说实话,追求真理和自由的尽头,大多时候会是快乐和舒适,而不是书里描写的相反。 客观来说,这本书如果作为科幻小说并不那么让人信服,因为里面描绘的社会情景只可能会出现在机器人社会中,而且前提是那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类。主题会是“几个没按标准生产的机器人的自我觉醒之路”。 里面提到的能让人瞬间进入快乐幻觉的药片“苏摩”,其实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海洛因,只是消除了负面作用。 不过从反乌托邦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依然足够和《1984》站在一条线上。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八):浅谈自由

  在《重返美丽新世界》中,赫胥黎提出“组织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只有在一个由自由合作的个体组成的实行自我管理的社区里,自由才能存在和拥有意义。”按照这一理念,自由的存在有两个前提,一是自由合作的个体,二是实行自我管理的社区。而在这一前提之下,是否真的就能获得自由?对此只能存疑。

  《1984》用惩罚和思想监管来控制群众,《美丽新世界》里则用阶级分化和享乐来稳定社会。实则都是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的冲突。而按照赫胥黎的理论,组织始终是自由得以存在实现的前提。而个人自由与集体主义的冲突也不可避免,由此是否可以推出自由其实并不存在?

  《美丽新世界》制造出了一个没有病痛衰老,一克苏摩可让人忘却烦忧的社会。在文中的两个异类,一个是传言“血液中加入了酒精”的伯纳德,另一个是能力过剩而不满足于当前社会框架中创作的赫姆赫兹。诚然两位都不具有代表性,甚至可以称为“科学的失败作品”。而所谓的野人区,完全是未开化的原始部落。假设是一个已经开化只是尚未成形的社会,野人约翰的到来所造成的文化冲突或许更能感同身受。但从原始到对文明的冲突,这似乎有点毫无说服力。野人之死,有些致敬《圣经》的意味。但却缺乏了人性的考究,仅仅只是道德和文化层面的冲突。

  一个大胆的假设,或许“自由”只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用以逃避现实的工具。我过得不快乐,因为我不自由;我不幸福,因为我不自由;我无法实现梦想,也是因为我不自由……人类最擅长的就是找借口…

  再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假如一个特权社会,以“自由”作为统治的手段,是否就能让人类心甘情愿的成为“自由”的奴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