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10篇

2018-04-23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10篇

  《如何参观美术馆》是一本由[荷] 约翰·艾迪玛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1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一):中规中矩但值得入门者一读

  嗯,比如我。

  初见这本书是在方所,坐在地板上俩小时看完的,虽然有像其他评论中说的一些缺点(“没有必要买,在书店/图书馆读一读就好”),但是确实值得一读,特别是值得像我这种被艺术唬住的入门者。

  来广州上大学一年半,第一年学校里忙得要死没怎么出去逛逛广州,所以很少能接触到展览,基本都是去一些地标性的建筑(比如广东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和自己兴趣的一些独立书店里才能偶然地看看展览。年少无知,看过好几个展览都匆匆忙忙的,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十分浪费。当时一来不知道怎么改怎么看,二来同行的小伙伴本对展览无感,所以步伐很快,一直催促着我快走,没能仔细停下来观看展品和仔细思考

  而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决定学期开始之后认认真真地去开始看一些展览,用上书里提到的一些建议,和自己对那些建议的一些感悟认识,用和以往不一样眼光去看展。

  以前的我虽对艺术、展览并不反感甚至有所向往,但是那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距离感和怎么也看不懂的迷茫让我觉得艺术这块肉很难啃,遂心生畏惧。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其实艺术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没有那么难理解,甚至没有“正确”的理解,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和其他人怎么看无关——它就是什么。

  意识到这一点的我突然觉得,也许我可以用听古典的心情去看待艺术,看待艺术家们的作品。我也许完全了解艺术家和这件作品的种种,但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我和它产生怎样的联系、它带给我怎样的感受,就是它对我的意义了。

  至于那些创作背景,若是我觉得了解了会让我对它的认识和感受更深一个层次,我自会去了解。若我觉得现在这样就足够了,那也不了解也无所谓。并非所有东西都有正确的答案,艺术尤是。甚至有一些艺术品,扩大一点便是音乐诗歌书籍,在作者把它“完成”的那个点,它其实并没有“完成”,而是要在和读者/观者/听者结合交流过后,才是真正的“完成”了。所以不要太过于纠结最开始的那一方,最后的我们——观众的这一方,也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整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正视且重视你对这件作品的看法、感受,甚至是和它交流。

  大胆地去想象,去感受,不要害怕自己一无所知妄自菲薄。也许你成为不了什么艺术鉴赏大师,但你可以成为那特别的一个观众,形成你对作品独特态度

  ———————————————以下是一些摘抄和感想————————————————

——用警卫的见识来让你获益,他们是美术馆的眼睛。——员工推荐是美术馆的灵魂。他们了解正在展出什么,有的人自己就是艺术家。有非常明确的审美偏好,问问他们觉得你应该看什么,为什么答案可能会让你又惊又喜?而他们也会有所收获。——与陌生人交流的乐趣:聊艺术的时候因为没有绝对标准,我们不太有争辩对错压力,就让我们不用太担心被人指责更轻松分享自己的观点批评,因而加深我们的艺术体验。从抛出一个简单问题开始你渐渐会发现别人的知识或者幽默会为你理解艺术提供崭新而又惊喜角度。这里没有陌生人,只有尚未邂逅朋友

  尝试着去和他人交流探讨,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何欣赏风景画?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的风景,而在于形成新的视野。风景画时对现实不同程度的复制,甚至完全出自于想像艺术家想要你看到什么样的风景,这才是关键,也是欣赏风景画的真正乐趣和挑战所在。接触的风景画可以传达出细腻微妙情感,而这些情感反过来又可以激发对生活的思考,所以不要只是欣赏风景,试着去感受它在你心中点燃的火花。思考艺术家真正想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任何风景画都是某种精神状态的反照。——如何看待裸体艺术?不要压抑裸体可能在你心中激起的这种尴尬情欲好笑愤怒、甚至邪念的感受,试着去接受,甚至享受这样的感觉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可以撩动出你在这是世界体会到的所有感受。在美术馆中感到不舒服,常常是个好征兆,这预示着你已经快要走出你的舒适区了,生活中很多激动人心事情,常常在此刻发生。——如何欣赏肖像画?解除的肖像画从本质上而言,其实是描绘被画对象内心世界。每幅用心创作的肖像画,描绘的都不是模特,而是艺术家自己。肖像画常常会超越模特本身和其他绘画类型一样展示出对生活的思考。当你碰到一幅真正接触的肖像画你会忘掉画中的脸孔本身转而想起自己生活中经历的那些戏剧时刻以及防徨,希望和梦想。一定要想尽办法去找到那幅能给你带来这种身心感受的肖像画,这比看心理医生管用多了。——如何欣赏静物画。艺术家选取的静画对象通常都有象征意义。象征手法使用让静物画成了或轻松简单或高深莫测的谜题。如果有必要掏出你的手机了搜索线索,看看艺术家想要通过展示的物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优秀的静物艺术家可以通过物体及其本质,而不是人物或者景致来吸引你,画家需要表现的是物体在他心中唤醒的情感。

  重要的不是作品展现的内容,而是你透过这件作品看到了什么。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杰作。没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一件作品就谈不上名字,一幅画,就像一棵树,或者一座教堂,你得让他自己慢慢生长,最终成为名作。无论一件作品是否名作,最终还要看他是否吸引你。——如何解读极简抽象的作品标题。艺术自身就应该能表达其主题和要传达的信息,无需使用标题。如果艺术家选择不会作品起名字,可能是他不想影响你对作品的理解。你说能做的是试着去理解他的动机。——扩展你对美术馆价值的认识。对于美术馆的带给你什么,对此你的任时越具体就越容易找到相应的机会去深化这些意思。——欣赏一幅艺术品的时间由你决定。尝试把美术馆看作一份菜单而不是待办清单。艺术品并不会自己开口说话,所以要耐心地探索一下,到底什么方式适合你,能让你与艺术产生最亲密的联系。——由你自己来问艺术品写解说词。——比起如何欣赏令人震惊的艺术。问自己这种感受从何而来,让你不舒服的点在哪里,试着接受你的情绪本身,然后像欣赏其他作品一样欣赏眼前的艺术品,重新去读解说词,再找找线索,艺术家如此刺激,你是否为了表达某种重要的观点,他是想让你正视自己的感受吗。——拍照是情境艺术才与艺术的一种方式,不要拍艺术品本身,而是拍你对艺术品的感受。发挥你的创意,用摄影的方式进行你的再创作。

  倾听自己的声音

——如何区分艺术的好坏。初看感觉平平却回味无穷,渐渐令人惊叹的作品,从长远来看会为我们带来更大的收获。如果你第一眼看到某件作品时就很讨厌它,不碍事再多看一会儿。——画框如何影响艺术效果。艺术在哪里结束世界就从哪里开始。画框就好比雕像的底座或者剧院的舞台注意凸显化作的独立性,这样的话,你才能瞬间感受到画作一幅寻常存在。画框应该是画作和世界的过度,引导观众的视线自然而然的从墙面转移的话作的想象世界之中。——弄清楚你对艺术的期待。艺术能帮你逃离现实,表达政治观点和个人主张,可以帮助你思考,增强感知力,挑战既有观念和外部世界,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你希望的方式去认识世界。我们应该珍视的,正是这些想法,他们可以完美地协助你搞清你对艺术的期待。——音乐是欣赏艺术的最佳伴侣,在音乐的辅助下。可以表达出艺术的晴的艺术的主题或戏剧性的一面,甚至对此进一步升华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二):致和我一样的菜鸟们

  嗨,各位,我现在刚刚看完《如何参观美术馆》,还沉浸在书中不按牌理出牌的思路里。 背景音乐还是《Still falling for you》这样感情澎湃的歌。 整个人有点High... 港真,我喜欢看展览,可是也有点厌恶。 精湛缤纷的色彩奇异的构思、造型,无法理解的创意,这些,随便一样都会让我一开始热情洋溢好奇心兴奋感最后都随着疼痛的双脚变的令人难受难过气懈。 啊,我是不是个麻瓜(来自哈利波特,喩指不懂魔法普通人),为什么看了艺术展,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收获,没有学习到任何东西!我是不是根本没有任何的艺术感受能力!天啊! 以上,是我一次次看完展览后的心理活动和感受,别看我一脸镇静,其实呢,呵呵了。 发现这本书时,不亚于高中毕业考时知道自己地理竟然及格了。 感谢苍天放我生路,指向光明全书总共102页,全彩印,纸质厚实,拿在手里还没看就有一种满足感。 鉴于以前翻过一些艺术类的书籍,我猜测这本书也许也是洋洋洒洒很多严肃理论,派别,专业名词满天飞的类型。 然鹅 Real是一本为我这样想看艺术展却不得其解的入门书。 书里的内容总共32条建议,每一条的讲解篇幅阅读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而且所举的例子话语,非常好理解。 比如,一上来,作者就点明,好好利用美术馆里的工作人员,警卫,接待人员,甚至保洁员。 他们由于长期在美术馆里工作,对于展览,也能有很亮眼的见解哦。 再来一个例子。 很多人在看展览时,很容易碍于自己的面子姿态,有些问题不好意思开口问,这时,你永远想不到漂亮解决这个问题的神队友是谁。 答案就是:孩子! 我当时看到简直诧异到想大喊胡说八道! 看了作者的解释后,要承认,的确,孩子的直觉和发现角度都要远远敏捷于我们这些呆板僵硬成年人。他们打开的是上帝视角,看到的远远超越于我们可以思考到的。而且他们很小,就算问些所谓的蠢问题,反而打开了我们和艺术品之间僵持的关系。 还有弄清你对艺术的期待啊,如何区分艺术的好坏啊,如何看待裸体艺术等等等等这些我们太容易在观展时碰到的问题。 这32项建议有趣而且有用,帮助我以及和我类似的艺术菜鸟们不再迷失在艺术馆里,盯着一副展品,琢磨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看还是不继续看下去,该向谁寻求提示和帮助,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知道我们到底该如何确认自己在一次次的展览中寻找到了什么。 艺术,它没有固定的表达模式,我们需要的,只要做好一些简单的准备即可。 好了,我立了个Flag,今年要看20场展览哦!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三):这份指南,亲测有效

  “听一场交响乐要四十分钟,看一部电影要两个小时,但一件艺术品应该看多久,美术馆却让你自己决定。” 我是个超爱逛美术馆的人,所以一看到这本书,我就立马买了读了,看完只想说,这份指南,真的很对!以下我结合自己的经验随便聊聊

  1. 美术馆的眼睛

  警卫是这样一种人,每日每夜地面对着别人需要专程前来欣赏的艺术品、以及欣赏着艺术品的人们,但似乎没有人需要他们发表意见,和他们的交流也只有问问卫生间或者某件艺术品在哪里。可如果他们对艺术品的所在了如指掌的话,也许他们对于艺术品本身也是很有见解的。我在Asia Society看镰仓时代的佛教艺术展时,站在门口的警卫三番五次的踱步到我这里,先是问我是否喜欢这里的展品,再是给我送来了放大镜,告诉我我正在看的这件雕塑要放大了看才能更好欣赏它精巧的结构和微妙的色彩,并和我分享了他最爱的一件展品,最后在我走出展览时,他告诉我,他来自非洲的一个小国,在那里他本科读的是数学,明年他想去读一个统计。如今回想起来,我突然好奇,他拿的是什么签证呢,可当时的我只觉得,人们常说Art is a conversation,而他给我的,就是一段不同视角的艺术对谈。就好像我坐在马桶上把洗面奶背后的文字读了一遍又一遍,警卫们整天对着一件又一件展品生发出的无限感慨,要是没有人去倾听一下,实在也太可惜

  6.艺术在哪里结束,世界从哪里开始

  艺术和这个世界真的有界限吗?如果有的话,那就是画框了。洛杉矶的Getty Museum举办过一个专门的画框展,让大家把关注投向这些从来没人注意的框,如果说画画的是艺术家,那为什么做框的只能叫工匠呢?画家把他对事物的理解投射在画里,而做框的人则把他对于画的理解倾注在了框中,并没有简单的几个公式就可以概括的装裱定律,这是如假包换的艺术品。那些对于生活有一种莫名其妙仪式感的人,画框就是如虎添翼道具了,它可以是记忆的收集罐,也可以是情感的放大器,艺术在这里开始,但世界绝对没有在这里结束。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四):进入美术馆时,请随身携带

  如何参观美术馆

  标注着这个名字的书被出版、被摆到书架上,本身就标志着一种觉醒的追求。

  就像本书的推荐者,荷兰国家博物馆馆长维姆·派伯斯所说的,提出正确的问题,要比给出清晰的答案更能给人以启迪。看到这个书名远比看到“经理人的第一堂课”,“成为乔布斯”这些书欣喜,是因为忽然之间,好像有人忽然对你忽然承认了美的价值,承认艺术品对你施加的视觉、触觉、甚至听觉和嗅觉的影响的意义,承认高雅在这个时代还是具有它的地位,承认我们还是对日常生活之上的那个层次怀有期待。

  那么这本书究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1. 不要恐惧

  如何把美术馆日常化,最好是我们逛美术馆就如同我们逛公园,郊游或者是逛街,对着莫奈的画作思考并不比对着一棵枫树思考困难,相信路过艺术所带来的好处能够跟呼吸到令人身心放松的新鲜空气处在同等地位,这些想法会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美术馆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这本书没有把原本就高高在上的美术馆变得更为高高在上,相反,写作者尽力使美术馆之旅变得普通,并且建议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艺术以外的东西上,除了美术馆本身之外,你可以合理地分配你的体力,随身带个小马扎,或者望望窗外,诸如此类的看起来很像旅游小贴士的提议,让我们可以放松地谈论美术馆以及里面的一切。

  为什么不在美术馆中野餐?你甚至可以无视那些铺面而来的艺术氛围,去观察那些观察美术品的人们,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兴趣。美术馆本身并不存在什么定式,只需要遵循社交场合的常规礼仪

  2. 展示视角

  美术馆不是为了教导你什么,我认为。如果你更希望学习多于路过,那么就在进入美术馆前自己准备好需要背诵的材料,尝试理解每个艺术品背后时代的历史风气,或者是练习口述作者所喜爱的风格。如果你更希望思考多过于知识,那你要做的应该是为自己的思考寻找一个主题,然后借助美术馆里的那些艺术品,那些思考的材料来进行。

  艺术品更像一个触媒,它可能在一瞬间给你带来丰富的情感冲动,不要错过它们,抓住它们,思考背后的含义为何,借助它们去认识你自己的原则,认识你自己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抓住你自己的那把切割世界的刀柄,多了解自己一点,对于你和周围的人都有好处。

  试着想想作者在画这幅画时是什么感受,或者从标题开始,为你提供一些想法的切入点,甚至你可以站在美术馆大门前,先想一想美术馆对于里面的艺术品意味着什么,然后带着你新鲜出炉的结论迈入这扇大门,你的心可能会为这种体验而满足。

  3. 对话,尽可能地对话

  大概你和我一样,立刻在脑子里浮现出了静谧的美术馆上空高高飘荡着响亮而尴尬的句子的场景,但在这本小书的建议中,对话的部分多得异乎寻常。和警卫对话吧,和游客对话,和艺术品导览员对话,和你自己的孩子对话,甚至去找留言簿来,尽可能地读一读。

  艺术是一种人为加工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不去找人本身来进行解读呢?我们可能太过于忽视他人(除了艺术家本人)在艺术作品中发挥的作用,如果你想谈论关于作品的知识,那么就像我在第二点中所说的,去寻找资料来进行背诵,这一点儿也不难,任何一个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能做到。在美术馆中应该心怀敬畏,但也无需过于敬畏,解读艺术并不会像很多人所担忧的那样,暴露愚蠢,尽可能地谈论它,分析它,展示你对艺术的认真程度,又有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呢?

  如果你希望获得的是一本让你读完后立刻可以在美术馆中熟练地侃侃而谈的精细指南,那么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可能会让你失望。

  不过,如果你下午就要去参观一家美术馆,那就带上它吧。在那之前,花上十分钟,随手翻看一两页,然后带着这些平凡普通的小建议去逛上一下午,那么,或许从那个下午开始,美术馆在你的心中,就会永远地改变形状了。

  (受虎嗅旗下书入法网站邀请写作)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五):在美术馆遇上老司机

  一本字少图多、排版疏朗,教读者如何在美术馆撩保安大叔、搭讪观众的书,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无良作者和出版商的粗制滥造之作。《如何参观美术馆》的确冒了一个被读者误判的风险。荷兰艺术顾问约翰·艾迪玛(Johan Idema)将可以富有成效参观美术馆的32条建议写进了这本书。艾迪玛清晰地认识到,专业人士应该不大可能读这本书。但对想到美术馆探索、寻觅或是别有所图的人来说,那些不好意思问的、被忽略的、不敢直接说出口的问题都涵盖在内了。

  如何在美术馆撩保安大叔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六):太过初级读物,且不适合国情

  这本书对我的启迪很少,而且我相信如果把这本书交给我的奶奶读,启迪会更少。

  1.美术馆作为一个白色立方体,它太过干净了,干净的脱离现实,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艺术品展示方式。

  2.关注于感受本身,特别是感到不适时。(在我而言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感受的激发,无所谓美丑)

  3.花时间欣赏艺术,也需要花时间消化。

  4.不要急于看解说标签。

  我们没有诗人的笔墨,连自己最深刻的感受都表达不出,何况一件艺术作品。对于我个人来说,取得感受就可以了。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七):虽然艺术不言自明,我却有话要说!

  我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他们去博物馆不是为了欣赏勃鲁盖尔的精彩画作,而是为了照相,活活把艺术变成了证据。并不是「瞧瞧勃鲁盖尔做了什么,真是一幅杰作」,而是「瞧瞧我做了什么,去了鹿特丹,亲身站在一幅勃鲁盖尔的画作前面」。——戴维·塞达里斯《与猫头鹰一起检查糖尿病》

  每次踏进美术馆,我们所期待的都是一场不虚此行的经历。但常常会发现,从作品晃悠到作品,每件艺术品停留个十秒二十秒之后,别人兴趣盎然,我却疲惫不堪。为什么有那么多教我如何吸收艺术的好书,却没有一本告诉我如何以对自己最有益的方式,合理利用美术馆呢?而我又需要如何去欣赏和理解作品,才能体会到美、欣喜、感动,甚至与艺术之间产生更私密的联系呢?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八):下次去美术馆就这样做

  1.慢慢走,但别停。 2.注意没有人的画(风景画)。''任何风景画,都是某种精神状态的反照。'' 3.美术馆是个适合观察人的地方。看别人欣赏艺术,和自己欣赏艺术一样令人兴奋。 4.第一眼很讨厌的作品,再看一会儿。 5.注意画框的作用。''没有画框的画,好比没有躯壳的灵魂。'' 6.跟其他观众交流想法。 7.一件作品是否名作,最终要看它是否吸引你。 8.千万不要错过任何让孩子解说作品的机会。 记得有一次去四川博物馆,进去会有个一个小导览员跟着解说,虽然看得出解说词都是背下来的,但还是很好的体验。 9.美术馆跟书店的一个不同,没人给你推荐,随性观赏。 10.触摸作品(好像一般都禁止,虽然我也很想这么做) 11.杰出的肖像画是在描绘被画对象的内心世界(橙色那幅没有吧) 12.听一场交响乐要四十分钟,看一部电影要两小时,但看一件艺术品应该看多久,美术馆让你自己决定。 13.自带马扎(有点难) 14.听听音乐,看看画。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九):美术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参观美术馆成为流行的休闲方式,参观的过程就是一场与艺术的对话。如何参观美术馆?你可能需要一些攻略。

  《如何参观美术馆》一书中提及的以下几条Tips,对于观看各类艺术展、博物馆也同样适用。

  1、为什么每次参观完美术馆,我都感觉特别累?

  美术馆中空旷而浩大的展厅会让人走断腿,繁多而主题丰富的作品又会让大脑负担过重,因此,当逛完美术馆,很多人会感到大脑缺氧,身心俱惫。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首先,在参观前要调整好心态,对想要参观的展品有大致的了解。其次,在参观的过程中,花时间去重点观看几件作品,而不是一件不落地看下去。把美术馆看作一份菜单,而不是待办清单。第三,为了避免腰酸腿疼,要慢慢走,不要停顿,因为一旦停顿,双腿的压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加。

  2、碰到完全看不懂的作品,怎么办?

  参观美术馆时,常常会遇到一些作品,让我们心中升起一串问号:这也算艺术???产生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不足,或者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意思太过隐晦。这时候,可能需要我们改变固有观念中对艺术的定义。

  书中引用的一位艺术家的话讲得很好:“艺术能帮助你逃离现实、表达政治观点或个人主张,可以帮助你思考,增强感知力,质疑世界,讲述故事,留存并保持记忆的鲜活,挑战既有观念和外部世界。用诗意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你希望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3、到美术馆中拍照,究竟好不好?

  一些美术馆是禁止拍照的,在那些不禁止拍照的场合,作者鼓励我们带着创意去拍照,不仅拍艺术品本身,更要拍出对艺术品的感受。他认为:“拍照是亲近艺术、参与艺术的一种方式,释放着我们内心的激动之情与参与感。拍一张巧妙的照片,可以与艺术产生更有意义的互动。”

  4、去美术馆除了看展品,还看什么?

  展品固然是美术馆的主角,此外,美术馆的建筑、窗外也都是不可错过的风景。尤其是窗外的风景,它不仅能让我们获得片刻的休息,而且,当看完艺术品后,再将目光投入到现实世界当中,我们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理解,这是一种玄妙的感受。

  5、到底为什么去参观美术馆?

  书中将参观美术馆的动机分为五类:

  寻觅者,直奔所崇拜的艺术家的作品而去;

  辅助者,陪伴别人去参观,更多是一种社交行为;

  充电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放松;

  专业人士,带着研究的心态去参观;

  探索者,满足更宽泛的求知欲。

  你是为什么去参观美术馆呢?

  更多精彩书评、影评,请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

劲在眼前(withinsight)

  《如何参观美术馆》读后感(十):小手册的形式更适合它

  刚拿到书,撕开塑料薄膜就觉得书非常小巧,短短一百来页。大概一翻,不仅页数少,图多字少,字大行稀。本书副标题——资深艺术顾问给艺术爱好者的32条参观指南,明确指出是个指南手册。但是手册为何弄个硬皮,搞得好像精装本似的。我看应该做成小册子放在美术馆门口,观众随手拿就好。或者像小学生行为手册那样一则一则印在美术馆外墙,参观者昂头一扫而过。总之,不值得做成书,更不值这么多钱。

  作者在引言中说,32条参观指南完全可以独立看待,想读哪条就看哪条,不用按照顺序。但身为读者的我看到这,恐怕会有所失望的。我更期待一本有逻辑且相互关联的指南,至少可以分几个大主题进行阐述。即便是零零散散的建议,也写的不那么用心。比如“美术馆的灵魂”与“美术馆的眼睛”这两条,一个是问员工,一个是问警卫。我想可以合并同类项一起说了,这样就是31条指南。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本书确实如推荐语所说,有些水土不服。我闲逛美术馆的时候看到员工都美美地站在那,相互打趣逗贫。他们也会饶有兴趣地观察参观者,希望从参观者身上看出点什么。要是咨询他们些问题,恐怕有些“难”了。

  既然作者散落地给出32条指南,我也只能同样散落地给出看书时的思考和延伸了。因为只能真的没什么好说的。你难道能将小学生行为手册扩写个千八百字?搁我我做不出来。

  “白立方”的语境

  作者开宗明义,直接表示出对当下美术馆的的布展风格极其不满,以及对于美术馆冰冷环境嗤之以鼻。作者更主张一种温馨的,充满交流氛围的参观环境。

  我倒是认为美术馆的环境应该与外界明确隔离开来。当进入馆内,人就应该进入参观者的身份,并且认为馆内的一切都是用价值的,并且在表达着什么。作者举出听音乐会、看电影的例子,我觉得挺合适的。尽管参观路线和时间没有限制,完全由参观者决定。但也应该有个“启动键”与“结束键”,就像电影放映前的关灯,开始催眠。这就是所谓的“仪式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会使事物陌生化。倘若杜尚的小便池出现在厕所,没人会大惊小怪。但出现在美术馆里,就会引发大家的思考,改变了艺术史。

  读点艺术史有帮助吗?

  我曾经也试图通过阅读艺术史来看懂这些作品,但后来一想也不太对。毕竟这些艺术史的知识是理性的结果。你知道这幅画,可能是作者在何时何地所画,当时主流画家的画法,他新开辟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通过矿物粉末混合做出了新的颜料。等等这些,但真的有帮助吗?

  我想不会的,这些只不过会让你知道写什么,或者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是对作品的理解或者说共鸣,能有多少呢?这些不会让你在作品面前泪流满面或者心中一紧。我想这些美的感觉,情感共鸣是归感性管的。而理性,只能在里面添乱,让你离感性更远。

  “如果能用语言表达,我也没必要画画了。”

  这句话是艺术家爱德华·霍普(Edward Hooper)(有英文是不是很专业(捂脸。这句话看上去很对,得到很多艺术家的认同。但对不对恐怕要借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来判断了。

  人类思考多数会用惯用语思考,个人经验来说,当我思考的时候总是和某个虚拟的人对话。相信你也有类似的体验。这位投机取巧——我姑且这么认为——艺术家,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遮羞布”拒绝回答作品的意义。我想批评是,有些假冒艺术家做些驴唇不对马嘴的作品,故弄玄虚,会引用这句话来故作深沉。艺术家可能是有些小脾气,喜欢高高在上、信口开河糊弄观众,他们多数是不真诚的。当然,真不真诚并不妨碍他做出好的作品。

  写到内语言突然想到,有些人是天生的画家,是天生的作家,或是天生的导演。因为在他们在思考时使用的内语言是一笔一笔勾勒出来的,或者是细节场景写出来的,或者是推拉摇移出来的。在脑中演练多次,就像打腹稿。这种练习恐怕得成千上万亿次。有科学实验证明,体操运动员在比赛前进行心理准备,也就是俗称的把动作在脑子里过一遍,会有助于提高成功率的。

  如何欣赏肖像和静物画

  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到头来都是表达人的情绪和感觉和观点。古人云寄情于山水。王尔德说“每幅用心创作的肖像画,描绘的都不是模特,而是艺术家自己。”

  “静物画的一个特点是试图以最有创意的方式将色彩、形状和质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给人以感官愉悦的构图。”这应该是发展出抽象画的思想源头。静物多数有象征意义,就像中国的古诗,什么杨柳啊,蓬蒿啦都象征的某种情感。静物画也是如此。

  当然,没有文化语境这些影射的情感都是虚的。古代送人出城时会有长亭,会有古道,会有柳,伤感之情难免寄予这些物上。现代的话恐怕会因为机场的播音腔而勾起回忆吧。

  关于这本书,以及的我联想已经讲述完毕。不推荐购买。如果有闲情雅致的话可以在书店里站着读完,书的设计和排版还是很高端的,可以学习借鉴。

  注:本书为书入法鲜读团活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