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10篇

2018-04-28 20:4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10篇

  《发现薇薇安·梅耶》是一本由童加涵 / 薇薇安·梅耶 Vivian Maier / 王瑞著作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的柔脊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2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一):万物静观皆自得

  标题引自书中收录的王瑞所撰文章《摄之如饴:薇薇安.梅耶的拍照人生》。确如此言,我觉得薇薇安终其一生,几乎每日从取景器阅人观物,拍照十余万张,并不是打算告诉他人什么。我读薇薇安,如同刚好路过某个自言自语人身边,不知不觉被其所言吸引,就一路听了下去。

  薇薇安是一点一点引起我关注的。最早是因搜集街拍摄作品,在网上一通乱搜,薇薇安的“保姆摄影师”头衔给我留下一个与众不同印象。后来看了马洛夫获奥斯卡提名的纪录片《寻找薇薇安》,对薇薇安那谜一样身份性格留下深刻印象。

  再后来,陆陆续续总能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我熟悉的拍摄角度。当然我不敢说我和她有相同的观看之道,而是说她的作品洋洋大观,冷不丁你会在自己拍过的照片中,惊喜的发现她也曾有类似视角。薇薇安的照片全都没有出版,很多在生前没有冲洗,所以这些照片也都没有名字

  当发现图书馆有一本专门讲述她的书,立刻借来看,就是此书。这本书前面三分之一的篇幅都是文字,讲述薇薇安被发现的经过专家找到的薇薇安家族史,薇薇安作品商业过程版权争议,以及对薇薇安现象折射出的美国街拍摄影史的评论。可以说,这些文字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它们从幕后对薇薇安的影像为什么以及怎样呈现在我们面前,做了初步却条理清晰诠释。后面的照片反而成为了注解,因为数量相当有限。现在随便在网上搜索,都可以看到更为丰富的薇薇安作品。应该说,此书的出现,恰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薇薇安世界后门,让我静悄悄地观看到很多其所以然的幕后故事

  然后,又在网上顺藤摸瓜,找到了BBC拍摄的另一部纪录片《薇薇安》。

  “我不认为她喜欢这样,对她的探究太多了,探究于她是谁,她是什么......我不会去摄影展,去看他人对薇薇安的解读,因为对薇薇安,我有自己的解读”。芝加哥的相机商店老板,一位曾经受薇薇安邀请看过她底片的受访者这样说道。

  是的,薇薇安眼中的世界蔚为大观。十六七万张底片,一座大城市的十几年,怎么可能有一个角度、一个总结来概括?正如上述那位相机店老板所言:“也许我悟到了什么,但那一定是真实的吗?也许那只是他人对真实的另一种解释。”

  世界是一个谜,自己也是一个谜,摄影则是连接这两段的一段隧道。薇薇安作为一个极少和被人分享、从来没有公开发表作品的业余摄影师,为我们证明照相,不仅仅是用来向他人展示用的,也可以是用来与自己对视的一种生活方式

  薇薇安仔细地观察着她所在城市,记录着那些落魄者、被抛弃者、工人小孩,就好像在观看一出戏剧同时,她也在观察中反照自己。

  别问我凭什么自认为知道她的想法,喜欢拍照的人,大概就喜欢由己及人地推想另一个喜欢拍照的人。

  当我把各种信息交织在一起,就渐渐地沉浸在薇薇安的世界里,想象她如何日复一日地端着禄来慢悠悠地走在芝加哥的大街小巷里,观察着各色人,一天拍一卷胶卷。她一定是从这些拍摄对象中,看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部分,看到了自己梦想的一部分,看到了自己惧怕的一部分。总之,她对外在世界和内心深处的体悟,都融入进了走动和观察之中。定格拍下的照片只是这些走动和观察的沉积物罢了。

  《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二):人生赢家薇薇安同志

  我觉得我越来越能理解薇薇安为什么在有生之年没有发布过一张照片,为什么把创作这件事藏得这么深。

  只有把这件事藏起来的时候,创作才能回归到创作的本质

  她不用担心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被大众理解。不被大众理解的话人会被打击,轻则抑郁几日,重则放弃摄影;要是被过度认同可能又会形成我执最终失去自我

  但是为什么薇薇安选择沉默创作,来钱的路是给人当保姆,而不是做纪实摄影相关的工作或者嫁个有钱人被包养什么的?

  不在那个专业行当之中,便不用被行当里的价值观套路困扰影响。这里说的影响其实是积极的一些互动比如说身边儿有人关注到你做出来的东西,询问你的爱好心情,而创作这件事这么私人,如果你说我的爱好是搞个人创作,我的爱好是搞纪实摄影,总觉得自己是个傻逼。当保姆的话就没有那么多北京朝阳大妈之类的来管你的闲事儿,询问你的思想品德。另外你有这点儿手艺,你是想做艺术家,不是想做给人打工的。

  被包养的话便是更无望了。被包养首先是建立在亲密关系上,你要艺术创作,普通社交都会侵蚀你,“亲密关系”对你的影响就是翻云覆雨了。除非你万分幸运,包养你的人是个懂艺术的人,它甚至不用懂你的艺术,但是他得懂艺术创作的状态为此做的“无用”的聚合。然后他还得使劲支持你,产生“理解”或者“同情”是最高要求,最起码的要求是:他得不让你觉得你每天对牛弹琴。然后就是要有默契认知审美。如果这些都达不到,然后他还是一个对文学艺术人类思想与美没有感知力,没有审美能力,没有需求土豪金,那你就完了。一般来说你就会陷入一种一直碰壁的围墙里,你创作的勇气动力会逐渐被消磨,后来你想说也张不开嘴了。

  啊,“搞艺术之难多在艺术之外,需要劈波斩浪才能游到艺术的门口。”

  《发现薇薇安·梅耶》读后感(三):宿命光影垃圾

  大约2002到2003年间,我在大学里念编辑出版专业,学校当时也安排一些新闻方面课程,其中一门是摄影基础课。老师发给我们一些海鸥、凤凰的单反相机,配的都是50毫米的定焦镜头,而胶卷需我们自己买。

  尽管这位老师手里有最新型的数码单反和粗壮的镜头,但他并不诉说器材的重要。彼时柯达公司大行其道,他鼓励我们去买一种随处可见的,四只胶卷加一枚塑料相机合起来售卖的柯达套装,一套99元。这枚相机的一切功能,仅只于按下快门。对摄影者唯一的要求,就是框下眼前的事物,按下去。老师认为,镜头后面的眼睛,而非对镜头的追求,才是最值得培养的。

  在摄影方法上,老师所教的并没有什么记下的。我只模糊地记下他的一句话:无限接近你的拍摄对象,你要拍人,就想尽办法凑上去。

  那个时候,诺基亚功能机盛极一时,好一点的数码相机也就500万像素。你拿着相机在街道上凑近拍摄对象,人们好奇地看着你的相机,然后笑眯眯地冲你招手。

  时光飞快。

  去年在德国,闲暇时间多,又买了胶片相机来玩。我仍记得老师说的那句话,于是将镜头向人们脸上去聚焦。但取景器里目见的,是各种敌意谨慎与拒斥。不论德国还是国外,手机已经在生活中取代了相机,自拍杆成了最新的生活美学,而隐私成了摄影者的新敌人。就像摄影诞生之初,人们担心灵魂被照相盒子摄取一般。

  所以,当我看到《发现薇薇安·梅耶》一书中,梅耶的那些照片逼近人的面部,而人们却毫不避讳自己真实的状态被摄入相机,心中迅即起了一丝激动

  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也作薇薇安·迈尔),一个毕生在芝加哥富人区做保姆的女人,她去世之后,她所拍摄的大量照片才为世人所关注。

  薇薇安·梅耶自拍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