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1 21:4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拉格气象学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古拉格气象学家》是一本由[法] 奥利维埃·罗兰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一):《政治风波的飞絮》

  因为自身政治知识空缺,也跟不上作者跳动思绪,直到阿列克谢被捕才觉得整个情节舒畅很多,也看得懂些。 试想一下,在那北国,一入脑海的便是白色,雪白,在那个动荡混乱时代还有鲜血点缀。也不知谁主谁副了。红色或许比白色还多,五月化雪时都融为一体了吧。 其实一开始以为这是一本气象学父亲教育女儿的书,然而,这只对了一半。这不过是写那时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一个热爱劳动而忘我的人,一个心中时常心心念念家里的男人。太普通了,为什么要写他?他做了什么贡献? 没有,什么没有。我想作者是借他的生活反应当时在斯大林时期平明百姓的生活肮脏,冷血,死亡,生命在那时多么脆弱啊! 阿列克谢什么原因被捕具体连作者也不大清楚,在那个时期,个人的生命有价值可言,不是作者来写这么一个真实存在事实,几乎没有什么人去在意政治风波的上飘扬的飞絮。混乱时期人们只在意那杆枪是否对着自己的后脑勺,是否也将成为早被处决的千万人中的一个。化成骨骸谁会在意呢,谁会记得呢。如若不是有些个对这种热衷,恐怕一切都将悄无声息了。 虽然生活在冰冷的世界,但主人公阿列克谢还是个热爱生活的气象学家,似乎刀枪火海都抵挡不了他心中爱。气象学我非常陌生根本是不了解的,但在这本书里,至少我从此刻就多了解了一点气象学,晓得了这个领域有这么个人物。 最让我暖心的是他对他“小星星”的关怀,宠溺,对家庭坚定与不弃。在纷乱时,他的心好像坚如磐石,又暖火炉。 最敬重的则是他从未耽搁学习研究,在劳改期,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那儿的图书馆成了他的学校……三年,他还没有毕业啊…… 他还没有给女儿的画画完,他还没有写完给妻子的信,更重要的是,他还没有来得及看到“小星星”寄来的画啊! 战争大地在沸腾,云海在翻滚,人呐,渺小得如同蚂蚁人性呐,那果真是人性。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二):古拉格的教训

  古拉格的教训

  云也退

  十月革命明年就将迎来一百周年,在预想中,肯定会有一场血雨腥风话语大战,有人缅怀,有人重估,有人清算。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维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最近访华,谈及她的近作《二手时间》,就是关于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人心情的。读其书,感觉不少俄罗斯人很有些“十月革命情结”:对比现状,他们宁愿回到过去,因为那时物质匮乏,毕竟精气神旺盛。他们还无比想念二战以后国家占据世界两极之一的感觉,大国,强国,给他们带来了太美好的感觉。

  身为一个出色采访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即使在书中保持隐形,也掩抑不住对同胞愤懑:他们太不争气,太善于遗忘,只记得苏联在世界上呼风唤雨时刻,记得在二战中阻击纳粹和二战结束后的国家威望,却忘了十月革命后的血腥内战,忘了1930年代的大饥荒、大清洗,忘了斯大林在最后几年里发起的疯狂迫害,好像连臭名昭著的古拉格也给忘了。只要那些践踏人权的惨事没有发生到自己头上,它们就相当于不存在;只要独裁者已不在人世,就可以选择性地怀念他的“历史功绩”。

  所有以“古拉格”为主题作品,都是冲着这种健忘而来的。《古拉格气象学家》,法国人奥利维埃•罗兰的一本新书,跟丰厚沉重的《古拉格群岛》相比,它只是小小的一点“试吃品”,但对于了解那个时代的黑暗已经足够。

  书名里的气象学家有个荷兰人的姓氏,叫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范根格安姆,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小村,时间是1881年,一直搞科研,最大的抱负是建立一个全球气象信息网络,也很少关心政治,“他的领域是云,是风,是雨、等压线,北方海路上的浮冰”,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曾过问过苏联已经发生和正在大行其道的饥馑和谎言。罗兰认为他的心理和当时其他苏联科学家没有二致:认为自己在为国家处理最重要的问题,处理完毕,其他一时的混乱都可迎刃而解

  因此,当政治找上门来,而且是以手铐脚镣的方式时候,他的反应是不太常见的“不能这样,国家需要我的贡献”,和十分常见的“肯定是搞错了”。机器开动了,不管你是哪一路“公民”,掉进来的都做一样的处理。罗兰的书中充满了猜想,因为他能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十分有限,不过好在关于入狱的记忆都是差不多的。在被移送古拉格之前,他先在卢比扬卡监狱里待了四个月,书中提到了“囚徒被扒掉衣服检查身体,收回衣服时扣子都是掉了的”这一细节,可以跟《古拉格:一部历史》一书中某政治犯的女儿的讲述相对照:

  “这里是卢比扬卡,你已经不再是个人了。而且你周围也没有人。他们领着你经过走廊,给你拍照,让你脱衣,用机器检查你的身体。所有事情毫无人性地进行着。你期待有人投来带有人性的一瞥……但是你的希望落了空。你衣冠不整地站在照相机前,试图多少整理一下衣衫,一根手指指示你坐在哪里,一个空洞声音要你‘面向前’和‘侧过去’。他们不把你当人看……”

  只有当尊严被践踏,你才会体会到自己的羸弱。去年的天津爆炸事件小区居民横幅上访等等也引发了“一不留神变草民”的感慨:面无表情的官僚机器随时可以让良民沦为贱民。然而,只要没落到自己头上,你很难去主动体味别人的恐惧和无力,更不用说付出义愤了。

  罗兰的书试图把恐惧与无力滴水不落地传达给读者。首先,监狱里的暴力并不止步于达到让人服从的目的,采取暴力者会轻易地越界,去享受凌虐他人尊严的快感。除了衣服扣子的细节外,罗兰还引用了曾入此狱的德共领导人诺依曼的妻子的话来阐明这种切身感受:“只有到那一天,当我们身处一扇没有把手的门之后,才能真正意识到监狱的含义;但是囚犯是什么,任凭他人支配身体意味着什么,在卢比扬卡第一次搜身后,就会明白了。”

  转到古拉格后,就是漫长等待,希望—落空—再希望—再落空的不断循环。这种故事读起来会给我们一种满足(虽然很残酷):我们知道结局,而书中人却蒙在鼓里。阿列克谢很有信心地写信申冤,期待斯大林早日看到,让他获释,重新回到国家最重要的岗位上。我想,即便对斯大林和古拉格一无所知的读者,都会预感到他是在幻想,甚至期待看到他一点点幻灭的过程

  只有从当事人自己角度发出的声音,才可能力量撕碎读者的隔岸观火感。我想到索尔仁尼琴的早期小说《癌病房》,其中写到一种心理演变的过程:刚刚入狱的新人揣着的自由梦想常常被老囚犯嘲笑,那些人好像因为出不去而产生了什么优越感;而时间一长,新人自己会向老人靠拢,主动去掐灭希望。最初靠希望活着,后来则要靠不抱希望活着。《癌病房》的男主角奥列格在服刑数年之后,心里一旦产生幻想,甚至只要有点高兴起来,他都会情不自禁地鄙夷自己:你怎么还没长大呢?一道命令下来,叫你带着东西走出牢房,你怎么还会以为看到自由的曙光呢?无非是让你听个文件,然后换个地方关押罢了……

  服刑者心里的愿景也会逐渐降低层级。在被剥衣、审问、任意驱遣、侮辱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反抗意愿,只想回家,再后来,过了几年,回家已被认定为不切实际,他们就只是怀念待过的某个相对较好的流放地。奥列格后来因病被转入医院,本来是类似保外就医”的机会,他却觉得城市的“大千世界”太复杂,根本无法适应,反而是流放地更加令人神往

  奥列格够幸运的了。反观阿列克谢,他赶上了最黑暗的1930年代,在一封封给斯大林的信始终石沉大海之后,他也被迫降低一级愿景——去向内务人民委员尼古拉•叶若夫递交诉状。正是这个有着“血腥侏儒”之称的叶若夫,日后签署了将数万囚徒集体处死的命令。在写给妻子的信中,阿列克谢坦言“不抱任何希望”,求助于叶若夫,“还不如去感动一条鲨鱼”,但是“我的意识要求我也要试试这条路”。

  奥利维埃•罗兰收集到了阿列克谢的狱中书信行动自由遭限制的人,写下的文字会带有一种特殊味道,就像《二六七号牢房》的开头两句“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饭碗里的一片菜叶,脚边一株新长出来的杂草,某种气味,远方火车的汽笛声,乃至早晨起来打两个喷嚏,都会被他注意到而进入笔下。阿列克谢的记述还算是粗疏的,不那么富有“匠人精神”,“我被分配到大棚里干农活,”他写道,“一天的工作从早上6点开始到下午4点结束,10格小时,中间无停无歇。”接下去,他就开始给女儿画小画,画些植物叶片

  罗兰希望读者也能被这些画所打动:假如这些八十年前的倒霉蛋的遭遇不足以让你同情他们,你是否能从这些笔触正常的画中感觉到自己到他们并无不同?叶片的画风素雅颜色很匀,近乎标准的植物图谱画,旁边的序号都仔细地描绘成艺术字体。有几幅画是用叶片、鸡蛋等物来图解圆形、五边形、椭圆形、心形。1936年12月17日的信里还夹了一头驯鹿的画。他画的动物都尽量写实,没有掺入个人的情绪

  于是又想起林达那本《像自由一样美丽》,写二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一所集中营里孩子们画作。这些作品可解读的空间很小,引起的情感反应也是单一的:孩子很无邪,纳粹灭绝人性,如此而已。但是,五十多岁成年人画画就不一样了,他缺少天马行空想象,因为心中被死亡的阴影所笼罩,即使有意愿,也无法画出能给女儿带来孩子一样直率的快乐图画,哪怕他已经嘱咐妻子告诉女儿,爸爸去北极考察,归期不定。再者,他是个科学家,是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看待它们、绘制它们的;然而正因为这一点,阿列克谢至死不肯放弃自由的幻想,对他而言与其说是一种求生之道,不如说是更其痛苦折磨

  《古拉格气象学家》还让我想到苏联名作家安•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也是关于一个被流放的年轻人久久难以回家的故事;我甚至想到意大利作家布扎蒂的《鞑靼人沙漠》,一个驻边的士兵浪费了大半生来等待莫须有敌人,从这等待中琢磨出了一种荒诞幸福。这些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主角都没有改变自身处境的可能。他们的一生对他们自己而言是一场奋斗,对读者来说则是一次无法挽回的教训。

  可是我们无法从这教训里学到什么,因为我们不可能回到苏联和古拉格的环境下——这一点正是那些俄罗斯人怀念十月革命、怀念斯大林帝国背景:不能相见,不如怀念。《古拉格气象学家》除了警示我们那个时代的可怕以及再也回不去之外,还能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性的闪耀?还是人性再闪耀也敌不过质地厚实的黑暗?

  从1986年开始,奥利维埃•罗兰先后去过俄罗斯(起初是苏联)将近三十次,平均一年一次,他花了大量时间去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接触俄罗斯人,这种关切,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我和法国知识分子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俄罗斯人通过追思苏联时的集体荣誉感来冲淡眼下的失落(阿列克谢耶维奇曾记下一个俄国老太太的话:“我们曾经是一个伟大民族!而现在我们只是小贩,是抢匪……是谷物商人经理人”);罗兰同样觉得眼下的俄罗斯一无是处商业消费至上,贫富分化,治安低下,民族问题爆发,但他还乐意呵呵一笑,去点醒那些沉溺于大国梦里的俄罗斯人。

  虽然《古拉格气象学家》是一个顺藤摸瓜调查成果,但奥利维埃•罗兰的写作姿态中有股很不讨喜的自恋。他很把自己的发现当一回事,告诉我们,俄罗斯这个国家并不值得他如此重视,可他依然屈尊俯就地屡次造访那里,还在西伯利亚的重镇伊尔库茨克,跟那里语言大学学生讲解亨利•米肖和克洛德•西蒙的文字之美(罗兰的品位倒还不错,这二位都是语言特色鲜明知名度相对偏低的法国作家/诗人)。不过,他对写作此书之缘起的解释还是让我信服的:“当我谈论革命,我谈的……是千万人梦想中的那一个,是改头换面的世界,是没有阶级社会”,而气象学家的故事呢,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故事的一部分,因为和他们一起被屠杀的,是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之前的一代人)曾经共享的希望。”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三):莫名其妙的消失

  1934年的苏联肃反运动,让无数生命莫名其妙的消失。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入狱,甚至还抱着相信政府态度结果却是他们无声无息离开。《古拉格气象学家》中的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范根海姆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他只是气象学家,却不可思议地陷入了一场“屠杀”中。

  作者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曾获法兰西文化奖、费米娜文学奖,代表作《世界的创造》、《苏丹港》等。本书属于纪实文学,真实地回溯了一位气象学家被当成“反革命”的命运,同时通过他的故事看到了苏联肃反运动的惨烈,就算这样有些人包括阿列克谢也依然相信他们的政府,维护苏维埃政权。从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讲述阿列克谢的背景以及他被诬陷被抓,生活在索洛韦茨基监狱;二是描述索洛韦茨基集中营1116人前往凯姆,登上了不归路。另外,书中最后十几页附写了阿列克谢在狱中给女儿的信,用植物图集教女儿数学,可以想象这是一位多么爱家的气象学家,我为他伤感,也为莫名其妙消失的生命难过。

  阿列克谢,只是一位普通的气象学家,却卷入了一场腥风血雨之中,他的入狱与卡夫卡笔下的约瑟夫•K相似,都是无辜的,阿列克谢顺从政府,依然相信会有希望,无数次申诉,执着地写给斯大林信件,可是却没有一丝改变;约瑟夫•K也不断地抗辩,找人帮忙,寻找真相,证明自己的无辜,结果他还是被带走了。他们相似的结局更加反映着社会的黑暗,极端权势的掌控、法律的忽视。阿列克谢的冤死只是苏联肃反运动残暴的一个缩影。

  书中最后部分描述着1116人的“消失”。NKVD的行刑者马特维耶夫几乎亲自将他们枪决,那种场面无法让人理解,可是当肃反的人们被平反时,当初行刑、组织的领导们却并没有处以刑罚,马特维耶夫依然活着。阿列克谢被禁止十年的通信,造成了他活着的假象,直到最后他的妻子也不知他是生是死。苏联肃反运动让我更加看透了斯大林的“本色”。曾经在读《生存与命运》时了解过他有着希特勒一样的极权主义,苏联红军进入欧洲地区时对无辜的人民进行大量的屠杀,而本书正是二战之前的一次大清洗,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滥杀无辜。作者用阿列克谢的故事反映着斯大林的残暴。

  《古拉格气象学家》不只是在写一位气象学家的故事,而是诉说着苏联肃反运动的真相。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四):小人物的故事 大人物的精神

  来源:微信公众号 范米粒阅读(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及阅读推广人培训)

  这是一本略显沉重的书,书中的故事就像它的封皮纸一样灰蒙蒙且压抑。阅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可能都会需要一点时间去冷静,沉淀自己的情绪。

  或许你们会疑问为什么要推荐一本悲剧气息如此浓厚的书籍给你们呢?那大概是因为这本书的一大特点:政治恐怖色彩下的爱。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感情表现方式,感情在书中那样的白色恐怖下会显得如此奢侈,可正因为它的奢侈,反倒显出了它的可贵与真实。

  在古拉格的劳改营里,气象学家范根海姆坚持给年幼的女儿艾莱奥诺拉寄去小画、标本、谜语,直到被处死的前夜。我们可以看到,极端政治暴力下的恐惧和绝望一点点从信的字里行间渗出来,“我从内心深处担心没有人关心真相”,“我完全无法理解”。可即使是这样,范根海姆也并未停止对爱人和“小星星”满怀深情的温柔絮语。这样的“爱”令人动容。它成为了这个灰暗的故事中最亮眼的色彩。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整个故事的历史背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为范根海姆这样一个小人物作传,以此丝丝缕缕地牵出古拉格历史。范根格安姆生来不是一个抗争者,纵使对环境失望,也不知从何说起。“反抗不在他的性情之中,也没在他受过的教育之内”。他近似迂腐地固守着空洞的希望,大抵这是一个光明磊落读书人的自然选择。他以及同他一起无声息的死去的那些人,都是那段历史的牺牲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进一步看见争斗中的残酷,进一步认识现在生活的美好。或许有的人会觉得范根海姆的做法可笑且可悲。但我想,至少他活着的时候是真的在活着。苦难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作为人不懂得“惜福”与“怀抱希望”。你们说,对吗?

  《古拉格气象学家》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一部作品。作品书写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一个人“消失”的真相:气象专家范根格安姆在肃反期间以“反革命破坏”的罪名被捕,只是因为前一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饥荒,“总要找一个人来背黑锅”。而在整个审讯与羁押、直至流放到古拉格的过程中,范根格安姆的表现都是极为顺从的。他在牢狱中期待着光明,以通信的方式保持与家人的联络,并希望告诉自己女儿关于世界的美好。然而不幸地,他最终也未能等来自己坚信的光明,甚至连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被处死,都无从知晓。

  这是一部纸上纪录片,罗兰没有按照非虚构作品的一般写法,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取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立体展现。这四个角度是故事讲述、场景再现、人物访谈和作家经历,最后将范根格安姆写给女儿的图画信作为附录。这不是一本“客观严谨”的记录,而是带着作者强烈情感色彩的投入书写。

  作者简介:奥利维埃∙罗兰早年对政治和颠覆性的革命行动极为热衷,在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学中,他曾指挥左派的一支武装力量进行街垒战。风暴过后,世界和人的灵魂的复杂多样引起他深入的思索,以政治理解世界在罗兰的眼中已不再如人意,而之前被他忽视的文学逐渐进入其视野。他认为小说作为“复杂精神”(昆德拉语)的个体书写,更能反映世界和人的本质。1983年,罗兰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未来的现象》,但使其声誉鹊起的则是十年后写出的《世界的创造》(1993)和《苏丹港》(1994)两部小说,后者在当年的费米娜文学奖的评选中,以八比二的高票折桂。此后,罗兰的创作渐入佳境,他的《梅洛埃》(1998)、《纸老虎》(2003)、《水晶旅馆套间》(2004)、《房间》(2006)、《狮子猎人》(2008)、《巴库,最后的日子》(2010)等小说在技巧和创作思想上日趋完善,形成了其作品内省、多思的独特风格。

  一、看小自己,活出谦卑

  所有被抓捕的人,包括本书主角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进入卢比扬卡大楼都要被搜身检查,瞬间变成罪犯。“空旷的大厅,被照亮得如同白昼。一名身穿白大褂的男人,脱衣,转身,蹲下,双腿叉开。那个光着身子被捏摸、操纵、侮辱的人,彻底告别了同志的身份。”如何来应对这种突然而至的变故?又怎样适应身份的巨变,从教授变为囚犯,而且是因为子虚乌有的罪名?气象学家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反抗,进入到集中营的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表现出严重的对抗,尽管这些人中有音乐家、话剧导演、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神甫、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等等。不是这些人没有节操、精神软弱,气象学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在审讯中连累一个活人;不是这些人没有反抗精神,逆来顺受,气象学家在三年的劳改中始终在努力申诉,希望争取自己的清白。身处高位,在水文气象局局长任上,着手建立全苏联气象监测网,建立风力档案和日照档案,梦想一个全世界统一的气象监测网;被投进集中营时,诚恳地劳动,当上了劳动突击手,管理图书馆,整理书籍、报纸到凌晨6点。一个大学问家,却是一个将自己看小、活得谦卑的人。身处高位时不妄自尊大,沦为阶下囚时不怨天尤人。这一点在所有集中营的劳改精英身上都能看到。做学问,最后修得的就是这样一份谦卑心呀!

  生活中,反而是因为不能将自己看小、不谦卑,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怒气与戾气!面对门卫的阻拦可以破口大骂;看到别人的车挡着自己道了,就怒目相向;听到不同观点、听到对自己的质疑,就愤愤不平、难以平静……所有对规则的不尊重、对观点相左的不接受,都是不能将自己看小、活得谦卑的表现呀!活得心平气和,就是一个将自己看小、学会谦卑的过程!越有学问者,越能活出这份谦卑!愿我们都努力学习,突破对自己全知全能的自恋,越学越谦卑。

  二、无用之用

  在索洛苇茨基岛上,冷风吹到囚徙背上就能冻成冰;房子裂开了缝,得将墙修补好才能暖和一些;洗澡和热水成了特别的优待;身上长脓肿很普遍……物质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在索洛苇茨基岛上,有图书馆,书籍都是随着这些囚徒来到岛上并且留在那里,存书几万册;人们在这里开音乐会,演奏勃拉姆斯和拉赫玛尼诺;画画,本书主人公范根格安姆给女儿画灰雀和蓝狐狸、画西瓜和茶炊、画北极光和海冰,线条干净、天真、沉着,画很美;有学者用优美的文字形容在岛上看到的极光“一束束光线从云的周围迸射而出,打在海面,让人想起拉斐尔的《以西结的异象》”;气象学家开展讲座,讲火星上的生命,同温层……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人们依然有这些丰富的精神生活。正因为有这些精神文化生活,即使苦难重重,依然可以乐观地应对。

  这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中要提倡孩子们学些“无用”的东西。只是应付考试、取得文化学习成绩是不够的。受些文学艺术的熏陶,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在生活困顿、遭遇失败的时候,正是这些精神素养能帮助人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啊!几十年后读到这些当年集中营的精英们留下来的文字、图画,我依然能感受到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我相信收到图画与书信的气象学家的女儿与妻子也一样深受鼓舞!身体可以受到囚禁,可以遭受折磨与凌辱,但精神的力量却永存!

  平日里积累精神文化素养,正是在积累精神力量啊!“无用的教育”,是为了在生活中发挥大用处呢!

  三、民主与自由

  信仰共产主义的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以及一大批精英被杀害了。是信仰的问题吗?不是。是国家机器不受约束与控制,有权利的统治者利用国家机器来控制人民,不许人有不同观点,最后发展到滥用权利。一句话,人民自由与民主的权利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所以才会出现这一时代悲剧。正因为悲剧的发生,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争取民主与自由奋不顾身。

  讨论实现国家的民主与自由,题目或许太大了。往小里说,民主与自由的精神得从家庭中开始培养。一个真正民主与自由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具有民主与自由精神的公民。

  最近在准备一份演讲稿的过程中,我突然领悟到,一对温和的父母,就一定会让他们的孩子完全听话吗?不可能的。孩子也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独立的意志。父母温和坚定,带着爱意,只是让孩子更愿意顺从与跟随,但是不会让孩子百分百的听从,孩子也要展现他的意志啊。这时候,作为父母你怎么办?

  尊重孩子,给孩子发表自己观点与想法的机会,让孩子有展现自己意志的机会与空间。这就是一个民主与自由的家庭,民主与自由的精神就在孩子心里生根发芽了!如果父母学习所有的技巧与智慧,只是为了让孩子听父母的,那就是控制。在严格控制下会发生什么呢?看看国家里面发生的这些时代悲剧就明白了。控制之下,只会有人受到冤屈,只会诞生悲剧。

  欢迎关注 范米粒阅读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五):当真相比整个世界还沉重

  奥利维埃·罗兰的《古拉格气象学家》没有特别明显的标注,因此很容易被当成一本小说,其实它记录了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就是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

  这是一部纸上纪录片,罗兰没有按照非虚构作品的一般写法,以新闻纪实的手法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采取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全书分成四个部分,从多个角度立体展现。这四个角度是故事讲述,场景再现,人物访谈和作家经历,最后将范根格安姆写给女儿的图花信作为附录。这不是一本“客观严谨”的记录,而是带着作者强烈情感色彩的投入书写。

  作者“我”在2012年来到俄罗斯,偶然邂逅了气象学家写给女儿的图画信“信件中有植物图集,有线条干净、天真、沉着的图画,用铅笔或水彩着色。里面有北极光,有海冰、黑狐狸、母鸡、西瓜、茶炊、飞机、船、苍蝇、蜡烛、鸟…”,这启发了作者探索这位科学家经历的想法。读到这里,我本以为会接触到极权残酷下的脉脉温情,毕竟这样有童心的科学家居然没有被极权扼杀想象力,但如果只注目于这些就太轻忽了。

  范根格安姆是苏联20世纪30年代消失的千千万万之人中的一个,他是一个普通的气象学家,本书开篇就说“云,是他的专长,他身上没有什么轻柔的特质,我甚至疑心他有些呆板”。他是国际云委员会里的苏联代表,他在1929年成为苏联水文气象局的第一任局长,在1930年创建了天气办公室,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他都是那种苏联工业建设时期努力奉献的忠实科学家。“在后来的信中,他经常以一种相当奇怪的方式,称统一气象水文局为‘我们的孩子’…”他和各个行政机关斗争,只为了获取科学数据,去扩充他的气象站网点。

  谁曾想,极权的猛兽也向他伸出了利爪。

  1934年,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范根格安姆被流放至索洛韦茨基集中营,他被捕时女儿还不满四岁。这劳改营,便是臭名昭著的“古拉格群岛”。安妮·阿普尔鲍姆在《古拉格:一部历史》中写道“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古拉格’代表着苏联镇压体系本身,它有一套被囚犯成为‘绞肉机’的程序:逮捕、审讯、用没有取暖设备的运牛车押解、强制劳动、毁灭家庭、常年流放、过早及无谓的死亡”。

  可气象学家又犯了什么错呢?被迫害的同事“招供”了,在水文气象局中有一个反革命组织,而“性格专横、野心勃勃、政治上敌视党”的范根格安姆教授,就是秘密组织者。“阴谋的目的:通过打乱气象站网络、篡改天气预报、破坏抗战斗争”。这是多么荒谬的诬陷!但在当时人人自危的社会背景下,却又显得多么无奈。

  就这样,气象学家被押解至集中营。在第一部分,作者还介绍了当时苏联的社会背景,斯大林无处不在的阴影与大清洗的可怕,讽刺的是,气象学家被逮捕的住所如今成了一所音乐学校,奇怪的感觉:“想到今天、80年后,我所讲述的残酷故事,是从这栋平静的音乐之屋开始的——但是说奇怪,可莫斯科又有哪栋房子没有见过可怕的事呢?”

  当气象学家被抓进卢比扬卡大楼,他的命运就彻底扭转了。1934年7月10日,一艘名为“突击手”的船把他和一批犯人一起运往索洛韦茨基。在集中营,作者通过展现气象学家的信件来展现他的生活。严酷的环境让他无法阅读,他请求妻子寄给他一本英俄词典。他负责整理图书,不停给斯大林写信“斯大林同志所在的世界离被流放的范根格安姆比月球或火星还遥远”。他心怀侥幸,总觉得自己能够伸冤,可写的信都石沉大海“我给斯大林寄去了我的第七次申诉,目前一切都是徒劳,我完全无法理解”。1937年9月,在他寄给妻子的最后一个邮包中,他夹了一副小小的斯大林碎石肖像。

  他的信念在动摇,即使他一直在内心深处抗争着。

  在气象学家死去16年后(妻子根本无从得知他的死以及是在什么地方)1956年8月10日,苏联给了他的家人一张轻飘飘的平反决议。死亡被取消,事情了结,但还没完,死亡被重复在1942年。就这样,20年后,气象学家“收获”了两次死亡,分别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却一样的无可奉告。

  这是一个人的悲剧,也是一整个时代的悲剧。罗兰不仅勾勒了气象学家的故事,还讲述了许许多多同样遭遇的人们,冷冰冰的数字掩盖不了血色的事实,甚至荒谬到为了无情消灭异类,低00447号行动指令将矛头对准了“前富农、社会危害分子、反苏维埃党成员、前白军、邪教成员、教士、犯罪分子和其他反苏维埃分子”,任何人都是目标,每个州或共和国都必须按要求完成定额刑罚。

  当范根格安姆毫不知情地服着他的十年劳改徒刑,一遍遍梦想着他无论如何会被还以公正,想象着不管怎样十年后他就会被释放,却万万没想到的是,作为注定被清洗的目标,他早已倒在专门为他们设计的死亡机器上。“正如我们今天可以重现的那样,如何在经过强制命令、备忘录、笔录、各种有用没用的文件、签名、盖章之后,换来洞穿后脑勺的一颗子弹。”

  这本薄薄的书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强烈的对比让人震惊,一个忠心负责的科学家,与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一样,走向了连他们都不知情的荒谬死亡。当真相揭穿,真相就比整个世界还沉重。极权主义的利刃碾压过他们的身躯,刽子手与无辜者都未能幸免,就像索尔仁尼琴《第一圈》最后,陷害了无数人的秘密警察头目也走入了他设计的死亡机器。这很吊诡,却也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六):《古拉格气象学家》:是国家暴力,还是命运使然

  我们讨论苦难,总喜欢“冤有头,债有主”,希望能给所有损害找到一个理由。“古拉格”的灾难自不必说,,它必然是国家暴力对人性、正义的再一次典型凌驾。可我们又很难不对任何一个看似笃定的结论产生怀疑:国家暴力带来的乌云,真的让所有人都逃无可逃吗?

  《古拉格气象学家》是法国作家奥利维埃•罗兰的一部作品。作品书写的目的,是为了探寻一个人“消失”的真相:气象专家范根海姆在肃反期间以“反革命破坏”的罪名被捕,只是因为前一年乌克兰发生了严重饥荒,“总要找一个人来背黑锅”。而在整个审讯与羁押,直至流放到古拉格的过程中,范根海姆的表现都是极为顺从的。他在牢狱中期待着光明,并且以通信的方式保持与家人的联络,并希望告诉自己女儿关于世界的美好。然而不幸地,他最终也未能等来自己坚信的光明,甚至连何时何地,因何种原因被处死,都无从知晓。

  人生最悲惨的境遇,是自己有朝一日离开,便可能永远无法回来。他心心念念的是高墙外的生活与自己所爱,到最后却发现自己陷入的囹圄其实永远无法逃脱。对于范根海姆而言,他作为一个受难者的特殊性,在于自己本有机会移民,逃离这“是非之地”——他的哥哥正是这样做的才逃过此劫。而范根海姆不愿离开的原因,又正是以为倘若离开,便再也无法“归来”——他的所有梦想,所有期盼,全部都交付给了看似充满阳光与可能性的国度。“即便乌云布满天空,阳光仍会照耀这里”。

  我们不难将这样的情节,与我们熟悉的故事做一个类比。在知识分子中,理想主义者永远是大多数。也许是视野太过开阔,他们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太愿意相信一切风雨不过是一时的祸患,而那些被信仰的,将注定永生——事实或许确实如此,但倘若选择如此,便必然要以自己微薄的命运来抗衡实际的暴虐与残忍——邪恶与暴力固然短暂,但却足以占有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切。

  事实上,《古拉格气象学家》的书写是十分艰难的。范根海姆未能幸存,他的故事也不曾被任何人完整记下,因而作者十分努力,才利用手中存有的、并不丰富的事实资料,拼凑出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的时光。作者不得不加入自己的观点来充实这个故事,但这些观点又往往因为事实的缺乏而显得轻浮。但这部作品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古拉格是真实的,范根海姆是真实的,而他对于女儿的爱与期许,也通过作品最后收录的私人信件得以展现。那一幅幅细腻的博物画作,告诉孩子自然有多美妙,而丝毫不见阴暗与痛苦的言语,则保护了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想象。

  关于苦难,我们听过的想象与流言太多,以致令人麻木。可些微的真实都会令人难以释怀。也许对于古拉格的悲剧,所谓“国家”将负有绝对的责任,但我们仍然无法否认个人选择在其中的参与。而所谓命运,不过是一个人坚信、不肯丢弃的东西。他为此付出所有,也将收获应得的一切。至于阴霾,就姑且把它看做是荣耀的附属吧。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七):翻译逆天,逼死语言强迫症患者

  看到第六页,结果就悲剧了。这翻译,第一段不通,第二段也不通,尼玛,这页就两段。信达雅不说了,能给个正常的中国话表达吗?逼死我这语言文字强迫症患者了!

  没看过原著,但是,翻译成〈我记忆中有个5月~~〉〈海水一年中有半年在上冻,一上冻就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抵达那里了〉……调整下语序行不行?我就问行不行?

  等我继续读,读完继续更这噎死我的翻译。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八):大环境下产生的悲剧

  文/文小妖

  据说,奥利维埃·罗兰的《古拉格气象学家》这本书买不到了,于是找来读了一读。

  整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平凡的气象学家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在斯大林时代所经历的一切直至到生命尽头。从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的身上折射出了当时弥漫在整个国家的恐怖气氛。诚如书中所写,“在斯大林的统治下,每个苏联公民都是潜在的罪人,需要的只是去发掘罪行,那就是’机关’的活儿了”。那个时代,诬陷、背叛、出卖足以让一个无辜的人致命,甚至凭空消失。

  其实,奥利维埃·罗兰讲述故事的方式并不高明,甚至在技巧上有些劣拙,然而,也正是这样的讲述方式给读者留下来了很多的遐想空间。

  从作者有限的资料记录来看,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可谓是活得有点浑浑噩噩,他对苏维埃政权的极度信任让人觉得可悲。可是换另一个角度来想,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呢?我想,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头脑是清醒的,比如他每次用碎石子拼完斯大林的画像后,紧接着又回拼一副动物的画像,虽然这种做法连他本人都不知道为何?(作者奥利维埃·罗兰认为)。但是在我看来,这就是证明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头脑清醒的一个小证据,以他那么聪慧的人,怎可看不出当时的时局,以及斯大林是一个怎样的领导者?他用碎石子拼斯大林的画像,为女儿作画,与妻子通信时表白自己对党的决心等等,其实都是为了保全他最挚爱的妻女。在这个无情的国度里,唯有亲人才是内心最柔软的存在。

  读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思考,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除了移民外,一个人如何才能自保而又不伤害他人呢?显然,这一点很难做到,有可能今天审判你的人,明天就会成阶下囚,后天就被枪毙。每个人命如蝼蚁,漂浮在不稳定的政治走势之中。斯大林的这场大清洗运动中,大部分人都成了受害者,看着一连串死亡数据,让人讶然的同时,也不得不愤怒,这不亚于一场战争中的伤亡数据,最可悲的是,自己人在杀自己人,那些无辜死去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敌人是谁?其实,他们都是斯大林错误思想下的牺牲品。

  虽然全书都沉浸在一种悲伤的氛围当中,可每次看到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与妻女通信时,总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温暖。尤其是他给女儿画的那些小画册,足以看出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他明白,虽然不能陪伴着女儿的成长,但是他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参与到女儿的成长中去。那些画册是他在这世间上留给女儿的“爱的礼物”。

  读完全本,我似乎读懂得了作者的意图,他只不过以阿列克谢·费奥多谢维奇的故事为引子,从他身上牵扯出当时的环境所造就的悲剧。但愿这样的悲剧不再出现!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九):云的使者,与太阳相恋,与风为伴

  08/01/1934至03/11/1937,从卢比扬卡到索洛韦茨基,一块位于俄罗斯与芬兰接壤的狭小土地中,静卧着一座被冰川侵蚀,被森林覆盖的群岛。在这个冰与夜的国度里,囚禁着数以万计屈辱、冤屈的灵魂。他们是所谓的间谍、叛徒、破坏分子、反社会分子、旧战犯、国籍可疑分子,异教徒。其中有着大量的“前知识分子”,讽刺的被缩写成bitchs。囚禁他们的除了这片土地,还有对因特耐雄耐尔一如既往的忠诚。再坚定的信念也禁不住时间和无情事实的打击。当绛红色的拱形极光在空中舞动,死亡之星悬在头顶,这些愚忠的“bitchs” 把大地的胸膛浸入黎明当中,徒然地成为了政治暴力的殉葬者。这里埋葬的不仅仅是苏维埃政府的极端残忍,更是可耻的谎言。俄国曾经是全世界受苦者的堡垒,是梦想中改头换面的新世界,是没有阶级的社会,是就要变为现实的乌托邦。欲火煅烧后,这些人并未在这个国家的灰暗阴影下瞥见旧日全世界希望的摇篮,取而代之的是埋葬这一希望的巨大坟墓。时过今日,革命仍存在于几代人的记忆中,是无数被高涨的热情传染的知识分子们的乌托邦之梦。气象学家的故事,以及其他所有在壕沟深处被处决的无辜者的故事,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自己的故事。因为与他们一起被屠杀的是我们曾经所共享的信念…

  《古拉格气象学家》读后感(十):11岁小朋友的书评

  看到一位11岁小朋友的读后感,居然是《古拉格气象学家》,11岁能有兴趣读完这样一本书,真不容易。就像一百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百种角度一样,周新雨小朋友从《古拉格气象学家》里读到了父爱,即使充满稚气,也很美好。

  父爱如山,你一定会发现

  ——读《古拉格气象学家》有感

  《古拉格气象学家》讲述的是一名在古拉格劳改营里的气象学家——范根格安姆,他坚持给女儿寄去画着谜语的小卡片和标本、小画,直到这位父亲被处死的前一天晚上……

  范根格安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爱他的家庭,他的事业,他那颗明亮的“小星星”——他的女儿、艾莱奥诺拉。他正直忠厚,可他最后还是随着一声枪响,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无情的,却充满了爱的世界。这一声枪响也结束了我们之前的一辈人希望。

  范根格安姆靠标本和图画教给女儿简单的几何和算术,尽管他被捕的时候女儿还不满4岁。本书中有一段让我感动到几乎要落泪。

  我亲爱的女儿,他在9月底写信给艾莱奥诺拉,我将有一段时间不能给你寄我的画了,但我希望你可以把你的画寄给我。这一天……他是否认为隶属于索洛维茨基鉴于的白波运河劳动营的管理层会把信转交给他?你收到第二只蓝狐狸了吗?他问。这是他写的最后一封信……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我自己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太忙,是爸爸把我背在肩膀上,送我去的;吃完晚饭,我就坐在爸爸的大肚子上“骑大马”,搞得爸爸一个劲大叫:“哎哟,我的肠子都要吐出来啦!”吓得我马上下来,大叫:“爸爸你没事吧!”爸爸就会哈哈大笑:“笨瓜!逗你玩儿呢!”;晚上,我会把书放在爸爸的身上,或者把头靠在爸爸的肚子上,不一会儿就睡着了,加班回来的妈妈见了,就会说:“唉,你们父女俩。”……

  是的,当你跌倒时,你背后会有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你,帮你拍拍衣服上的污渍;当你哭泣时,有一双手,拍拍你的背,为你拭去泪水;当你成功时,有一张嘴,会露出欣慰的微笑,鼓励你继续前进;当你遇到危险时,有一个人,会毫不犹豫地冲向前,保护你的安全,他就是——父亲。

  父爱如山,一直在你身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

  周新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