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05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经典读后感10篇

  《不可思议心理控制实验》是一本由理查德•怀斯曼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读后感(一):精华提炼

  一。 我们解开了通灵阅读背后的心理学技巧,以及灵魂出窍背后的真相要点

自我本位偏见人们常常对于自身的性格能力抱有不切实际乐观态度,总是倾向于把成功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他人。 选择记忆:当信念很强的人被问及争议话题时,往往只看到他们想看到的。 知觉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认识知觉对象特点,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 如果改变惯有的感官信息,那么产生脱离身体感觉就不难解释了。感官习惯,是出体现象核心因素之一。

  二。揭开了意念大师面具明白所谓的超能力只是利用人们某些心理规律结果罢了。要点:

强烈先入为主的信念,就像对鸭子喜爱之情会让你完全看不到兔子一样相信灵异力量存在,忽视了“意念大师”耍诈的可能性。 横向思维,可以成就高明的骗术。 假灵异师们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利用了人们的记忆漏洞,因为人的记忆往往是不可靠的。

  三。我们学习了与亡灵对话、梦魇、幽灵这些灵异现象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关键词:无意识行为,快速眼动睡眠(REM),动念动作,心理暗示要点:

“桌灵转”的参与者们无意识的手部动作是导致桌子移动的唯一也是全部的原因,而不是什么灵异的力量插手。 大脑活动先于我们的意识。 梦魇体验是由于做梦时人的脑干抑制了四肢和躯干的运动,以免你在做梦的时候伤害到自己,而不是什么邪魔附身。 梦通常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REM)。 幽灵、闹鬼现象只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人的大脑存在一种超敏感媒介装置,这个功能时常会过度兴奋,即使是无意义刺激,也会被检测为人类行为。

  四。 我们看到了所谓神奇读心术背后的秘密,只是对人们动念动作的精巧把握。而洗脑术涉及的社会心理以及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更是远超我们的想象。要点:

门槛效应:首先让对方接受一个小的要求,等对方满足该要求后,再慢慢向其提出更大、更加夸张的要求。 从众是指个体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行为和信念的倾向。 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去做的倾向。 自我辩护的心理会让人们因痛苦认可某个组织

  五。 我们了解梦境预言事件不过是“选择性记忆”“焦虑”“大数法则”等因素的综合产物。而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心理学家分别从多个角度给出了解释。要点:梦境预言事件是“选择性记忆”“焦虑”“大数法则”等因素的综合产物。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无意识中被镇压的显现。 进化心理学家观点是,梦是人们可能现实中遇到的危险事件的演习。 梦是大脑无目的性活动的产物,没有任何意义。这个理论被称作“活化—整合假说”。 梦是大脑对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的一种方法,它扔掉不重要的信息,重新组合事件与想法之间的关联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读后感(二):干货较少,打个三星吧

  如果内容都是干货的话,这本书会被封面设计书名害惨。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但凡有点想认真研究心理学的人,看到这样的标题也不想买。就好比,爱情买卖歌词华丽、炫目,音乐小资们也不会把这首歌挂在嘴边一样。

  不过,说实话,这本书内容确实没有太多料。从心理角度解读看面相、跳大神、巫术……有点《走近科学》的感觉,满足你的猎奇心理,想再深刻了解点猛料,没有。总之,这本书符合畅销书的特点:好玩,浅显。不适合想认真探究心理学的读者阅读。

  现在微信流行发一些惊悚的文章,阅读量和转发量还很高。什么“我做梦梦到武汉发大水了,没想到果然发大水了,太神奇了”“眼见为实!监控拍下鬼魂游走”“‘这个妹妹我好像在哪里见过’的背后竟然是……”当看到这些文章,你明明知道点什么,竟无语凝噎,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好啦,读完这本书,你可以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驳斥他人了。

  我觉得仅此而已。因为作者挑的都是这一类型题材,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缺少了系统性,略显浅显,缺少深度

  也不能说一无所获,干货较少,打个3星吧。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读后感(三):竖起一道强大内心壁垒

  又一次在理查德.怀斯曼的幽默中学习心理知识,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在那本《正能量》问事之后,全球刮起了正能量之风,这种向上的风力无形中影响了所有称之为人的生物。而这本书读完之后,收获的不仅是心理学知识,也有科学上的知识。这是一本由一个个心理测试与各种心理学家做的实验得出的心理效应以及各种心理解读的集合体。着重的强调了大脑在我们的意识与无意识的形态中对我们的影响或误导。我们在聪明的,精密的大脑的指示下,或真或假的体验或是感受着这个精彩纷呈世界创造着或是破坏着我们赖以生存生活空间。我们在享受着大脑这个指挥中心有条不紊地控制与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或心理时,也同时体会着大脑这个淘气鬼偶尔调皮的带给我们的欺骗或戏弄。

  在这个世界上,地域肤色民族文化宗教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其不同性质,但无论地域跨越多大,文化有多么大的差距,只要是人,心理的活动却是古今中外都有其相同性。比如我们很容易接受着别人的暗示,不知不觉中就会为那个不经意的暗示而买单,或是无形中遭到别人的操控却不自知,只有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横向思维,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误导或是走入极端组织与教派。新闻中常常看到,那些传销的二十几岁的姑娘小伙子男女混寝住在极其简陋房屋,吃着没有营养的“猪食”,他们之所以被人“洗脑”,并不因为他们缺根筋,少根弦儿,有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因为他们有了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贪欲鼓动,控制者才会一次次拎起那根能动的弦,进行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催眠。

  觉得这是一本充满了人文情怀的书,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指引,明白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动机与效应后,得到的是多长几个心眼,为内心竖起一道固若金汤地壁垒,只有自己的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抵抗得了那些“外来生物”对我们“免疫力”的破坏。我们的一生充满了诱惑欲望,不经意间我们就会掉进被别人挖好的给点甜头的陷阱中为其不遗余力,还以为自己得到了欲望的满足,殊不知却是给别人做了“嫁衣”。所以学习做一个强大的自己,抵得了诱惑,挡得了“枪淋弹雨”,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了未知与多变性的人生体验中活的更加充实有意义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读后感(四):算命大师的这六把刷子,你见过几把?

  人类历史有多长,巫婆神汉和打假斗士们互掐的时间就有多长。气功大师、心灵感应和灵魂出窍之类的传闻,直到四个现代化已经实现了的今天,也仍然屡见不鲜

  不少职业科学家也投身到了研究灵异和超自然现象的大军中。例如,双胞胎灵感应、预测未来的灵媒、儿童回忆起上辈子的事、灵魂出窍看到病床上的自己……

  有一位“聪明人”认为,与其去确认这类神秘灵异事件是否属实,倒不如去研究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经历,把心理现象而不是灵异现象当做研究对象去好好深挖一下。

  “聪明人”之所以带引号,不是反语,而是因为此人的名字就叫“聪明人”,英文名叫 Wiseman,貌似祖宗八辈生来都是聪明人,所以他代表月亮站出来破除封建迷信也是应该的。

  前两天看到一本关于治水的学术书,作者叫X禹,感觉这孩子父母套路真的很深,直接用名字引导孩子选了个专业

  没想到老外的套路更深,Wiseman 居然专门写书教我们如何练习并学会预言、算命、灵魂出窍这类神乎其神事情

  今天咱就先把手上的封建迷信帽子收起来,怀着开放包容心态,跟着这位“聪明人”,换个角度来研究一下算命大师行走江湖随身携带的几把刷子,来一次高逼格的批判之旅。

  每年都有数百万人去访问各种形式的算命先生和某某大师,并且对结果深信不疑。国外叫灵媒或者通灵师,跟魔术师有些类似,混饭吃靠得是巧妙视觉引导和心理暗示。

  不论是算命大师还是千年灵媒,他们都是心灵魔术师,在一场表演中通常需要用到六把刷子,或者说利用人心理上的六个漏洞。

  1 乌比冈湖效应

  乌比冈湖是美国幽默作家凯勒在作品虚构的一个小镇——乌比冈湖小镇,在地图上找不到,这里“所有的女人都很美,所有的男人都很帅,所有的小孩不同凡响”。

  尽管凯勒是开玩笑,但“乌比冈湖效应”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人们对于自身的性格和能力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换句话叫“自我本位偏见”,举个例子立马透彻

  假如我们去分别询问每一对夫妻,问TA们在家干家务活的比例,最后得到的结果相加,肯定大于100%,可能会到150%。

  类似地,75%的商人会认为自己比一般商人更成功,80%的司机认为自己是老司机,94%的人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幽默,95%的教授认为自己学术能力强,98%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娃比普通娃聪明……

  呵呵,再加上国产美颜技术推广普及,让原本良好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催生了更多的自拍瘾者和晒娃狂魔。

  2 达特茅斯队vs普林斯顿队效应

  1951年的美国大学生橄榄球比赛,达特茅斯队和普林斯顿队上演了一场粗暴的比赛,场面异常惨烈:一边有队员鼻子断了,另一边有队员腿断了。

  可是事后两个学校报纸对这场比赛的报道截然不同,都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对方,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当社会心理学家采访当时的观众发现,大家仿佛都只记得是对方球队最开始动粗的。我们经常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过,两个小男孩打架被大人拉住之后,通常嘴里都会嘟囔着“是他先打我的”。

  其实研究人员还在很多其他场合发现了这种“选择性记忆”,尤其是某种观念很强的人被问及争议性较大的话题时,人们对是非对错判断,往往会根据自己想看到的结果有“选择性记忆”。

  算命先生看掌纹的时候,会说出几个具有两面性的套词,然后等着你自己选择性回忆起你想听的一部分,自动屏蔽掉不想听的那部分。例如:你很敏感,同时也非常脚踏实地;你可能有点儿害羞,但又是一个敢于直言的人……

  3 福克斯博士效应

  1970年代,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找了一位演员,假扮成简历非常牛B的“福克斯博士”,在一次教育论坛上让对教育一窍不通的“福克斯博士”用模棱两可、双面陈述、捏造词汇等方法,做了一个长达一个半小时演讲,事后让观众评价对福克斯博士的印象

  听众们从“福克斯博士”瞎诌的话中,听出了渊博独到见解,认为他条理清晰分析到位。85%的听众表示他组织材料逻辑性非常强,95%的听众认为他的讲话很有启发性,呵呵~

  这就是福克斯博士效应:在合适背景情景下,人们善于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形状中看出自己含义。下面一张图,不仅说明了福克斯博士效应,还能告诉你装B和装13的区别

  所以心诚则灵还可以有一种比较学术的解释:人们的想法不是被动地存放在大脑里等候外界信息给予肯定或否定;相反,是这些想法影响了人们怎样去看待一件事物,尤其是当某种巧合出现时。

  假如我们做了一个梦,第二天发生的事正好和梦境有联系,我们很快就会想到自己具有先知的能力,可这样想的时候就忽略了我们经常做梦,更多时候并没有成为现实。

  政治家深谙这个技巧,对大众的讲话,信息量很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同时,这也是罗尔沙赫氏沙盘心理测试背后的心理学主要原理之一,也能解释我们为什么经常在没有生命物体上看到“人脸”。

  4 姜太公效应

  英文原文叫“鱼和叉效应”,但二郎觉得“姜太公效应”这个名字更合适,更符合中国国情。

  我们在平常聊天的时候甚至会不自觉应用上这个效应,在和不太熟的人聊天时,尝试不同的话题,事业家庭情感爱好等等。然后根据对方的反应表情语调姿态等)选择TA更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聊下去。

  不会聊天的人,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而会聊天的人,是哪壶能high提哪壶。

  算命先生们将这个简单的聊天方法发挥到了极致,Ta们个个都是见风使舵、见人下菜的姜太公。Ta不主动表达出自己的主观判断,而是试探性地根据收到的反馈来改变话锋。

  5 独特错觉

  算命先生会向你透露你“特有”的事情,比如你有一把不知道开启什么锁的钥匙放在抽屉里,或者你有一双再也不会穿的鞋,或者你出于某种原因竟然没有将一个很好的公众号(比如二郎琐语)分享给其他人,等等。

  哇塞!大师好厉害!营造了一种Ta很了解你的感觉。

  这一招利用的是独特性错觉,即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但其实这些东西或经历大部分人都曾经拥有。

  这一点和乌比冈湖效应类似,都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

  6 自圆其说套路多

  大师常在河边走,算命哪有不湿鞋?算命先生难免也遇到几个非主流奇葩。这时大师就要一些万能的马虎眼来为自己开脱,最常见的一句是“我只是打一个比方”。

  不多解释,直接讲个故事。

  某天,有一个叫王宝强的男人请大师给算一卦。大师通过观察了王宝强的衣着和外貌,猜出他大部分时间在室外活动,八成是体力劳动者,很有可能是农民工。

  于是大师假装看了一下王宝强的手相,说:老夫看到了三个字,土木金。土木两个字很大,但是金字却很小,摇摇欲坠,看来你最近缺金呀!

  王宝强流露出失望的神色,摇摇头,说:俺是一个著名演员,出道以来从来就没缺过金。

  大师倒吸一口凉气,赶紧解释道:老夫只是打个比方,金字摇摇欲坠,代表你原本拥有让人羡慕的东西,可现在遇到了危险和困难。

  王宝强的眼神突然一亮,说:对对对……我那金屋藏娇的老婆最近好像是跟经纪人走得有点儿太近,您这么一说,我还真得防着点儿。

  算命大师长舒一口气,心里想:幸亏师傅教了这一招,要不然今天就阴沟里翻船了。看来即使是干算命这一行,平时也要多看新闻电视和娱乐八卦啊!

  《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读后感(五):跟着心理学大师防骗——评《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

  文/煅煜

  在理查德·怀斯曼这本《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里面讲了很多有关于魔术性骗局的例子,也用很深刻的科学来解释人们相信这种魔术的原因——它们都利用了心理操控的原理,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大众心理学教授,一个百万级畅销书作家,这次带来的《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同样和之前的《正能量》、《怪诞心理学》一样,是一部难能可贵的经典之作。

  翻看作者履历,原来在之前,《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一书作者怀斯曼就曾经钻研21年,在伦敦大学攻读心理学学位之前,也曾经是一名职业魔术师,这样得天独厚的资历,使得他在《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一书叙述中如鱼得水,大有读完之后觉得开卷有益之感。也因为作者曾经竭力学习魔术和骗术还有黑魔法的缘故,使得本书充满了对这些手法的解密和骗局的揭穿,如果你或者有朋友正对此深信不疑,或者对某个“大师”深信不疑,那么就有必要看看这本书。

  曾经看过一本易之写的叫《我是个算命先生》小说,这本书的内容就讲了一些江湖骗术的事情,并且以小说的形式阐述出来,里面有关于那些江湖的伎俩的内容很让人印象深刻,他们也都很符合心理学的原因才让人如此深陷其中,而《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一书也阐明更多的有关心理控制方面的科学与经验,如果把阅读知识比喻成吃饭之事,那么像是《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这样的书籍可以称之为盛宴了。

  我感兴趣的是,《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一书当中提到的骗术骗局,比如“意念翻书”或者用“意念移动铅笔”,在严格的控制之下、在限制条件下,那位掌握神奇力量的“大师”就再也难以用意念翻动或者是移动铅笔了,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式,来达到观察一个人和验证说法的目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便知,这样的方法古已有之,比如姜子牙的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比如诸葛亮的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期之以事而观其信,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比如吕不韦的喜之以验其守;惧之以验其持。 而距今最近的“古人”曾国藩曾写过《冰鉴》一书识人,更是“望闻问切”使了个遍,我也曾经不觉然的用过《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中的方法在生活中,想来这些方法很想瑞士军刀,多用的同时又是一把利器。

  和卡尔·荣格、艾瑞克森等这样的实打实的心理学大师不同,世间总有一些想要快速的、走捷径的“大师”,毕竟成为真正的大师的道路太艰辛,也需要天赋,甚至需要一些偶然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可思议的心理控制实验》一书之中正把这些过往的案例告知给读者,对于那些已经走下神坛的“大师”,我不想做出评价,世间也的确出现过佛陀及其他的圣弟子这样罕见的拥有神奇力量的群体,也有欺世盗名用着障眼法蒙蔽世人的群体或者个体,在近代仍旧出现过拥有实打实拥有神通的圣者,如阿姜曼尊者和孙伦西亚多,他们对法的开示也是刻骨铭心令人难以忘怀的,重要的是这样的真正有超越凡人力量的人,你随时可以验证他们的神通的,你可以拿一箩筐树叶,问他有多少片,就像是《孙伦大师传》提到的那样,或者直接询问他,自己的银行账号号码。

  曾经在等火车的候车大厅里的时候遇到一个小伙子自我夸耀,但身体语言和服装却将自身的欺骗暴漏无疑;或者遇到自称能看见自己轮回多世,每次轮回都是皇阿玛、阿哥,而且还能同时轮回同时代的两个人,解释为什么轮回成为两个人,他说都是他的前世,是他的分身,当然这在佛学上根本是不成立的,但却有很多人都成为他的追随者。如果能多学习一些像是《不可思议的心里控制实验》这样的书,多一些思考,多听一些被骗的经历,社会上就不会被骗的那么多,我听说还有女孩因为神棍而被骗的失身、还有的则是倾家荡产,我想,这些人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应该和我一样觉得相见恨晚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