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3 20: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精选10篇

  《一个定理的诞生》是一本由[法]塞德里克·维拉尼 著 / [法]克劳德·龚达尔 绘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一):顶尖数学天才日记自传

  这本书是顶尖的数学天才的日记体自传。

  得到这本书,就想看一下曾经学过的专业,还有一份感情,而且也有不少类似心路历程

  去年读过图灵新知出品的《庞加莱猜想:追寻宇宙形状》,感触很深,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献身数学、不求名利的奇才的故事,与登山队员差不多需要勇气毅力

  而今天读的这本书,大部分内容很专业,是研究讨论过程,很艰涩。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这条漆黑的小路恰如一个数学研究课题在刚起步时,那种暗无天日状态。达尔文似曾说过:‘数学家就像身在一间黑屋里的盲人努力想看清一只黑猫,而那只黑猫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他说的没错!无尽的黑暗,就像霍比特人比尔博误入咕噜的洞穴一样。” (第44章)

  但与众不同的是,这本书里还穿插了一些诗句,甚至有长篇对音乐爱好描述特别是在第28章(普林斯顿,2009年4月14日)中,他写道:“还有音乐,拜托,要是没有音乐,我会死掉。……世上再没有像音乐那样,能快速将人带入忘我的境界。我还清晰记得,当祖父第一次听到我演奏一小段弗朗西斯·普朗克的乐曲时,他脸上浮现出震惊的表情。……我曾多次对音乐一见钟情,无论古典、流行还是摇滚,一些曲子我反复听了上百遍。音乐之美让我暗暗惊叹。……有时,音乐世界科学世界也会相互交融。那些陪伴工作的音乐,总能让我回想起自己研究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我知道,不少数学家都喜欢音乐,特别是巴赫的音乐,是一种对称的美感

  书中还提到不少华裔数学家的名字。例如,在第22章,作者提到:“席间,我们讨论了很多话题,譬如著名的上海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法国政界和媒体对此如此大家追捧。我同张圣容探讨这个话题的时候,猜想她会有什么反应。张圣容既是世界顶尖级数学系科的教授,又是华裔。她会不会为这个颇具分量中国排行榜感到骄傲自豪呢?但她的反应却让我吓了一跳:‘塞德里克,上海排名是什么啊?’”

  有意思的是,第7章还提到作者乘火车去听硬头乐队演唱会,然后搭女司机的便车回里昂的住所一路上他和女司机关蜘蛛佩饰和关于自己数学研究的对话,女司机不收他钱,只想给她写一个数学公式留作纪念

  这本书来之不易。首先,数学家喜欢写作的不多,而且做到顶尖的水平,还如此喜欢写作,更是难得。其次,译者熟悉作者的经历和专业,也是做数学的;虽然是第一次翻译,也得心应手不然难以胜任。对于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的学子,很有必要了解数学研究的真实过程。

  看了版权页,竟然印了两次,总计6000册。不太明白这样的书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销量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二):天才与疯子距离——《一个定理的诞生》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数学家应该属于一群很神秘群体:他们或许是一群高智商的天才;或许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用谁也听不懂的术语讨论着深奥理论;或者将一堆堆我们看不懂的数学符号写满整个黑板;或许我们用的草稿纸是论张计算的,而他们是论斤的...

  当时的我也很好奇:数学家是如何做研究,如何写论文?真正的科研生涯是什么滋味的?

  然而这本《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完美回答了这些问题

  这本书是以第一人称日记体的形式编写的,完整记录了作者塞德里克从开始选择研究题目到荣获菲尔茨奖这一千个日夜中的酸甜苦辣。有遇到瓶颈时的苦闷,有研究成果取得进展时的喜悦,有发表论文时被拒时的心酸,有从头再来,不怕困难坚毅...

  听起来像是一部励志书籍常见套路,确实,因为作者成功了,所以他的事迹才被我们所知道。在获得成就前,他就像个疯子一样,研究着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问题,房间里各处散乱着各种奇怪符号的纸张

  我特别欣赏本书第120页和165页作者写的一段话:扑面而来的质疑督促我奋力前进!事实再一次证明,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把自己置于逆境之中。 /如今,我们的结果已经非常可靠,可谓日臻完善。当然,我们任何时候都可能在这里或那里再次发现一些错误。但目前为止,各部分都衔接得天衣无缝,我信心十足,即使出现漏洞没关系,我们肯定能把它修补起来。

  从这两段话中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曾经我也问过我自己:你想要的人生是要像y=一个常数似的平平淡淡,还是像y=sinx或cosx一样跌宕起伏,有收获也有失去。如今的我心中已经有了确定答案

  寻找乐曲与科研工作称得上异曲同工人们探索各种可能,静静地观察周围,聆听一切;之后,偶尔会有智慧闪电划过脑海;继而,人们将全身心投入一个课题,成百上千次地反复钻研,除此之外,全世界都被抛之脑后。这段话摘自书中第144页,它使我联想起小时候的我们喜欢好奇的问这问那,如果喜欢,将刨根问底的问下去,或者自己去实现。然而现在我们似乎懂得多了,对一些日常事务习以为常,不再产生兴趣,缺少了发现的眼睛,也就消失了好奇,灵感也会随之消逝吧。

  往事,承载着新发现带来的希望,也背负着缺憾带来的失落,还有曾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某个灵感。科研生涯就是这样,混杂着喜悦与忧伤感受朝气乐趣,当然,还有一只陪伴着我的、洋溢着激情的音乐。

  我想,每件事情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有人喜欢愿意为之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从中寻找快乐;有人不喜欢,觉得无法理解他们眼中的“疯子”。人们常说,天才与疯子之间仅有一步之遥。但什么是天才,什么是疯子,两个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或许天才到了极致,就会在别人眼里当做疯子吧,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其实就已经很幸福了。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三):让大众了解数学家的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篇小小的读后感,不是书评

  本书主要是给大众看的,讲了数学家的工作和生活是什么样子,以及他们是怎样发现和证明定理的。

  有几点感受:

  1,合作交流、讨论甚至争辩很重要,会让你产生灵感的火花并且意识到自己可能的错误。合作会让工作更易完成且更加愉快

  2,勤奋很重要。即使像他一样的顶级数学家也经常工作到凌晨两点多。有一天晚上,当他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休息室里拿茶叶准备夜战之时,发现另一位数学家的办公室里依然亮着光。

  3,研究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经得起挫折考验,不断思考,不轻易放弃。比如作者与其合作者的一篇重要论文就有55版之多(当然,我觉得并不是写完之后又改了54遍,而应该是写完一部分就有一个编号),他们经常发现自己的论文有错误,并尝试解决

  4,多思考。作者每天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应该是非常多的。即使是在地铁里。当然,我不推荐在吃饭的时候思考数学问题,毕竟还得集中精力享受面前的美味呢~

  5,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比如作者对于音乐非常喜欢。他在某几页列出那么多歌曲的名字把我惊到了。

  最后,谈谈本书的不足之处。我认为要是能写一下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大学以至博士的经历、为什么对数学感兴趣、以及为什么选择数学家这个职业,就很好了。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四):真实的晦涩

  1. 作者Cédric Villani, IHP所长, 2008年EMS prize,2009年Fermat prize,Henri Poincaré Prize,2010年Fields奖得主,主要表彰了其在nonlinear Landau damping和Boltzmann equation方面的工作。这本书算是Villani在获得Fields后对获奖工作nonlinear Landau damping的回顾,以纪实为主。

  2. Villani似乎和一般的(非数学家眼中的)数学家形象不太一样,他着装精致(时常胸前别一只蜘蛛装饰),善于social,并不掩饰对于名利的渴望。比如,书中数次明确表达了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拿到Fields奖的担心忧虑,以及对于自己希望获得Fields奖的渴望。这一点,在过去是罕见的。一般来说,书面或者公开场合,大多数数学家不说表现得像Grigori Perelman那样孤傲离群,至少也要表现出对待名利一副淡然模样,当然,我值的是拿了Fields奖之后。像Villani这样直抒胸臆的,的确是不多见。这多少反映了Villani的直率的性格。要知道,历史心胸狭窄但是功成名就大人物比比皆是(比如Newton)。希望数学家,或者更一般的,科学家,甚至作曲家,画家作家都必须具备风轻云淡置身事外超然,是不现实的。尽管人们总是对那些大人物抱有这样的幻想

  3. 按照一行公式会让读者减半的定律,即便这本书最初目标是全世界所有的人,到头来真正的读者可能拼不成一个人。但是Villani还是执意加入了许多latex的源代码,尤其是在Clement的信件中。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实际上,如果不从事相关方向研究(比如我),几乎完全不能理解其中的细节。所以,直接跳过去就是最好的选择。

  4. 翻译的很好。因为涉及许多专业知识和术语,所以良好的专业素养是译者所必需的。在这一点上,译者做得很好,不生硬同时数学味道又很浓。许多注记也加得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些非数学方面得评注。

  5. 书里附带了许多数学圈子小故事,以及数学工作者的合作方式,日常生活,尤其是一些一般人眼中大人物的日常生活。总的来说,大人物也是人,也会有一般人所需要面对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和烦恼。比如,Villani和Clement的第一版200页的长文还不是被Acta拒了……

  《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五):《一个定理的诞生》读后感

  数学界的马云打扮艺术,还演小品出书,堪称被数学耽误的XX。考虑是否接受庞加莱研究所所长职务时要谈条件,我原以为是要进行制度变革,结果是要提高个人待遇富有激情,经常熬夜。科普了好多数学家,数学研究所。研究笔记之外的文字,行文蛮文艺的。列的歌曲曲目真多,可以建一个歌单。作为一个顶尖数学家,作者把自己研究,社交,访学,职位投稿,获奖等多方面的学术生活展现得很好。在我印象中,法国数学家厉害得不要不要的,而书中作者对匈牙利的数学家推崇备至。

  作者毫不掩饰自己汲汲于名利之心,这跟佩雷尔曼截然相反,不过并不妨碍两人都是很了不起的数学家。由此可以想见,可能几十个菲尔兹奖获得者就有几十种不同的人生吧。不过环境体制这些方面应该也都很重要。从法国有很多菲尔兹奖获得者,作者博士时期导师也是菲尔兹奖获得者这些事实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我喜欢阅读这种很厉害的人自己动手,跨界写的传记风格会跟作家写出来的不一样,但可以让我多了解一种生活状态。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论文原文:On landau damping,https://projecteuclid.org/download/pdf_1/euclid.acta/1485892568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