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经典读后感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与自己合作艺术

  本书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他是当今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也是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作为弗洛伊德的弟子,他是该学派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自己导师的人。

  本书的核心内容旨在阐述:自卑感优越感是如何推动个体成长的。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与生俱来一种感觉,当个人成长到可以通过对比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不足时,自卑感便产生了。为了消除自卑感,人便会想法设法寻找优越感来补偿,而能够真正补偿自卑感的,只能是通过与人合作而获得的优越感。

  本书共分12个章节,其中的联系看似较为松散,但实则由一条主线贯通。人生中不同时间阶段与身处环境所带来的记忆经验,构成了这条主线外层;而个体对于该阶段的不同认识与理解,也就是赋予他们的意义,构成了这条主线的核心。文章部分内容都在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和生活状态下的人,所经历生理心理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提出了解决它们的方法,读者也可以从中对照自己,参考如何应对

  由于文章中观点众多,而且案例多是阿德勒本人对于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对象有着相对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普适性不强,所以这里只就一些核心思想来说。

  由于人天生渴求意义,那么甄别其正确与否就很重要

  我们认知能力的局限,注定了我们所理解的事实,与完全意义上的事实并不相同。人只有通过自身经验的加工后,才能认识某样事物,这就赋予其一定的主观性。基于个体的差别,我们所得出的认识也是不同的,赋予事物的意义也往往大相径庭。但我们可以从中寻找一个相对普遍规律,也就是衡量正确与否的一般标准,来指导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指导我们去采取何种选择。当选择做的多了,得出的结论可以对行为造成影响了,也就是说可以指导我们采取行动了,价值观也就此产生。

  就如李笑来老师所说,我们必须不断把自己洗脑,我们要检视自己的价值观,寻找符合我们价值观的原则,然后坚持践行。如果遇到左右为难之时,便要反思之前的价值观是否牢固,是否有必要更新它。人只有价值坚定,才能抵抗随波逐流诱惑风险

  拥抱不确定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差异把我们与我们向往达成的目标分隔开来,产生了一种称为自卑感的情节。也就是当我们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会感觉失去了对于生活控制,这导致了心理上的失衡状态,这种失衡需要依靠优越感来中和。

  有的人理解失衡的原因,他们会着重去解决导致这个状态产生的问题。而有的人则会选择逃避问题,通过自欺欺人的行为,比如用自杀来逃避责任,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来躲避与人接触压力等,以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容易方式来获得优越感。由于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获得短暂安宁,但是却不能解决产生自卑的源头问题,所以其实是有害的。

  《反脆弱》一书中有个核心观点,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接触一些可以产生良性压力的事物,比如负重锻炼,比如有目的写作,来提升我们机体头脑的反脆弱性。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更加从容自得,也可以更容易解决它们。所以,虽然自卑感的产生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却可以认识和利用自卑感,作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动力,而不是逃避困难借口

  同时生活中总是充满不确定因素,也就是各种问题。但这种不确定性,正是希望的来源。虽然我们渴望掌控生活,但也要了解,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完全控制未来,所以我们才有可能成长。

  与人合作的重要:

  虽然每个人都在追求人生活的意义。但阿德勒认为所谓有价值的意义应当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中。也就是说,只有你与旁人连接上了,产生了交互,才能诞生出意义。这是阿德勒的学说与弗洛伊德学派最根本分歧。阿德勒认为人对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追求,才是真正驱动其采取行动的原因。

  如果我们想要解决各种心理上的问题,就必须培养出一种善于且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这必须从儿童时代开始着手,无论是学校家庭,都需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教会孩子为了自立而学习,同时也得为他人着想。阿德勒强调通识教育重要性,也就是学习不应当只专注于一门技能,而应该包括各方面知识,这种教育才能培养出眼界开阔性格开放,懂得尊重与理解对方的人。阿德勒对于婚姻方面,也秉持着这种态度

  这里我就想到了李笑来老师所提的,关于个体价值=社会贡献率的观点。与阿德勒不断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一样,如果一个人无法对他人对社会提供价值,做出贡献就不会得到多少回报。留给自己的,只有一团浆糊般的大脑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在其中蔓延滋生。因为他们一直搞不清楚“自己那么努力”为什么没钱,别人好像“随随便便”就赚得盆满钵满。如此一来,更多的嫉妒与猜疑就会有机可乘,钻进那原本松懈的大脑中。产生诸如“别人都是侥幸”,“他们肯定有关系”……之类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需要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与信念,不要陷入对于自身缺陷的泥潭中,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同时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生意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立足现实的心理学著作

  开读之前,考虑作者是弗洛伊德的学生,所以觉得书中会有一些观点受精分的主观成分影响较大。然而,读完之后,发现并非如此,书中每次提出一个结论之前,作者都会声明这一结论所依据事例数据,观点和结论的推理过程相对来讲还比较客观,容易让人信服,尤其是我这种“三观稳固”的人,没有依据、不合逻辑的结论我一向是不置可否的,但是这本关于个体心理学的著作,让我心生佩服,尤其是关于人类三大人生问题的阐述,本人相当赞同,对“合作”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友谊工作爱情,都是基于合作的基础展开,的确如此。人类的社会性,自始至终都是不可忽视的,社会性能的丧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产生,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这一功能发展不良必然导致生活、工作出现障碍

  懂合作、会合作,对工作至关重要,对爱情和婚姻亦是制胜法宝,对“合作”的深入理解,是读完本书最大的收获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请关闭“自卑情结”的潘多拉魔盒

  一个人五岁前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其对人生经历的解读和回应的方式,并“知道能对世界和自身期待些什么”。

  ——Alfred Adler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02.07-1937.05.28),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深陷自卑情结而不自知”。本书是打开理解之门的最佳工具

  一、主要内容

  本书基于自卑情结视角论述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享受充实快乐的生活。

  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关注他人以及合作。儿童时期的不良经历,如生理缺陷、溺爱和忽视等,往往导致其过度关注自我、缺乏社会情感误解生命的意义,进而形成不正确的生活方式,而且梦境会强化其生活方式。

  当我们发现所处环境有不尽如意时,往往会怀有些许自卑感。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感,人们会被压力逼迫着采取某些行动,以获得优越感和安全感。如果一个人理解真正的人生意义、拥有正确的生活方式,他将积极地直面问题,利用一切资源直接改善现状,解决问题后获得优越感。随着问题的解决,他将深化人生意义的正确解读,强化正确的生活方式,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时(即自卑情结),他们将设立与困难无关的目标,采取相应的行动,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虚拟的优越感。由于问题的根源还在,因此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不过是让他们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骗之中,而所有的问题都会堆积起来,越来越急迫,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造成不幸一生

  由此可见,不恰当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很可能造就悲观的自卑情结,对人生产消极的影响。阿德勒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校教育有助于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

  母亲有两个责任,一是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成为孩子们的可领带的第一人,初步培养其合作意识,同时也必须做好准备引导这种信息友善扩散至父亲。同时,父亲应该妥善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职业、社会和爱情,还必须与妻子一起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兴趣和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对于多子女的家庭,父母应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相同的爱。

  学校是孩子们第一次独立面对陌生环境的场所,他们根据已成型的思维模式解读所遇到的人和事,按照各自的生活方式采取行动,以获得优越感。家庭教育失败往往使儿童无法正确面对新奇校园生活,这时,发现学生的困难、纠正家长错误就成为教师职责。他们应该像母亲一样和孩子建立纽带,赢取他们的关注,破除生活中他们给自己的能力所设置的重重限制,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兴趣。

  对于已出校园的成年人和那些身陷囹圄的人,他们则需要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心理学家的帮助,而且成功前提是这些人愿意合作。心理治疗本身就是有关合作的练习考验,只有真心诚意关心他人,才有望获得成功。就算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他们,但除非他们也理解自己,否则就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我们是对的。

  二、启示

  《自卑与超越》从两个视角给我启示

  一是作为个体的我,自卑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情结。在阿德勒的启发下,我对自己的“最初记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书中观点一致。这种对“海量回忆”的“有限选取模式”,足以窥见到我的思维模式和潜意识中的某些特点,是认识自我、解剖自我的一个门径。同时,我也对身边的亲人朋友的行为进行分析,解开了我长久困惑。事实证明,阿德勒的理论有助于个体进行自我剖析,有助于理解周围的世界。

  二是作为准爸爸的我,“五岁定终身论”深深地震撼了我,切身体会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因此我将与爱人一起讨论、制定孩子的培养方法,特别是前五年的生活,争取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方式。

  三、评价

  《自卑与超越》一书是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典籍,久负盛名,但亦有缺憾

  1、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三大约束中的第一个约束和第三个约束面临一些挑战。人类向外太空的不断探索,必将使人类走出地球,面向宇宙。而人们对于伴侣需求与作者所在年代发生较大的变化,如同性恋的合法化、单身主义者流行。此外,丁克家庭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生育观念厉害的是,放开这两个约束,作者的大部分观点依然很有人生指导意义。

  2、作为本书的理论基础——儿童五岁时可形成自身的“生活方式”,这个年龄的来源作者并未给出经验证据,降低了该理论的可信度。

  3、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我对作者的一些观点不敢苟同,如125页,作者认为“任何无法以友善方式进行的教育都是错误的教育”。但事实上,当孩子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时,在劝告无效的情况下,打骂是必要的;面对三观不正的学生,适度挫折教育是恰当的。

  四、补充-关于梦的解析

  利用阿德勒的理论去解析梦境是一个很有趣事情

  前天晚上被车撞了,当时脚踝巨烈疼痛无法站立倒地不起,幸运的是医生确认没伤到骨头。第二天早上,爱人告诉我做了一个梦。有位平时学习成绩很的女生向她请教四个英语问题,看完题目后发现前面两个会后面两个不会,她就去找我,然而一直没找到,最后就醒了。

  听她讲完,我明白是前一天的被撞影响了她的情结。她碰到了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向我求助,然而找不到我。梦境中的她将晚上的情结全都表现了出来,爱人对家人怀有深深的依赖感,而我的被撞让她感觉孤立无援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自卑与超越》的译本问题及内容线索

  最好译本个人觉得是曹晚红的版本,初读可选。

  1.人生三事决定了人不可能脱离群体社会活着(至少不能有质量的活着),而人生意义也是与人的联系体现的,换言之,作者观点是,人生在世,必须证明自己是对他人有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才有意义。

  2.阿尔弗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并不完全由过去决定,过去的影响由人的对此的解释决定。换言之,你的过去对你的影响,由你对此的看法决定,你的改变可以是此刻。

  阿尔弗雷德如何看待过去的观点可以从《被讨厌的勇气》中看到,这本禅师对话年轻人的方式解答具体现代人的社会心病,更加浅显。

  3.自卑的观点。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但告知他人存在自卑,于改善他的处境无益:他必须知道怎么做。自信不是张扬,是平静,而张扬外放都是内心存在自卑感的一种表现形式。三个孩子由妈妈带到动物园看到狮子的不同表现。

  4.婚姻是一种责任,即需要被看做一种工作,于人生意义的角度看,人必须谨慎对待婚姻,并为之付出最大努力。孩子是完美婚姻的必要因素,因为传宗接代也是有责任感的人类的使命。夫妻相处之道是平等。一夫一妻制是美满婚姻的最本质解决之道。

  现在看来作者部分观点偏武断,但是仍旧不失为一本好作品。一句话,整本书的观点还是,人必须证明自己对他人有价值。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阿德勒理论在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应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在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而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这种时候,大部分人克服自卑情结的方式便是建立自己的优越目标,来补偿弱势心理。而这种优越目标又来源于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描绘。阿德勒认为,人的生活方式一旦形成了,便会贯穿始终,由现实到梦境,由过去到将来,这让我联想到电影《心灵捕手》。

  主角威尔是一个从小被父母抛弃的孤儿,被收养过三次,但三次都被养父母虐待。电影一开始,麻省理工学院的蓝波教授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难倒了学生们,却被当清洁工的威尔轻松解决。更令人震惊的是,威尔是个问题少年,每天的正事是和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几个朋友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只用闲暇时间来做看书做题这种“不正经事”。可以看出他绝对是个百年难遇的天才,他最拿手的是去MIT或哈佛大学“三分钟摆平一个笨蛋。”。威尔不幸的童年遭遇使他产生自卑感,又对他人总是保持在防御状态,而他热爱通过展现自己的聪明来凌驾于别人之上更是证实他深深的自卑感。因此,蓝波教授找了很多心理医生来为他诊治,想帮助他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即建立起属于威尔的正确的优越目标。虽然说有多少人类,就有多少种生命的意义。我们作为威尔人生的旁观者,并不能说他成为数学家为整个人类作贡献和按照他的本来意愿平淡度过一生哪一种对他来说更具有意义,但是首先要让他去好好审视自己的未来,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且有能力成为怎样的人。然而,阿德勒也指出,童年的最初记忆储存了个人对自我及环境的最初的基本判断,对于威尔来说,他的聪明是他可以用来伤害别人、拒绝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武器,所以他用他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攻击了前五个为他治疗的心理医生,我们再一次通过这个行为看到了威尔的自卑感。

  在书中,阿德勒说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源于他们对自己、对自身经历的解读,可能同样的事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归因出不同的意义,从而产生不同的态度与发展方向。而这种生活方式又往往是在早期形成然后伴随一生的。如果像威尔一样,因为童年的不幸遭遇而对周遭世界都怀有敌意,不擅长与人相处,很多时候都在结束一段关系。作者给出的方法是:给他启迪,让他从做了一辈子的梦中唤醒,让他摆脱旧有的解读和对自身潜力轻视所造成的有害影响,让他不给自己设限,帮助他平息对自身处境和社会问题的恐惧。电影中的心理学教授西恩正是这么做的。

  西恩发现威尔不敢与世界建立联系,所以只沉浸在书籍中,对他说了这么一番话“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他与教皇相交莫逆,和他的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吗?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你肯定未见过吧? 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大可以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背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你也未尝过失去的感觉,因为要爱对方甚于自己。我怀疑你是否有去爱的勇气,因为我望着你时没有看到智慧与自信, 只看到一个狂妄懦弱的少年。你是个孤儿吧?但你认为我能看穿你的悲惨生活仅仅是因为我读过《雾都孤儿》吗?我无法通过一些破书来认识你的点滴,除非你先谈论自己,告诉我你到底是谁。

  这番话颠覆了威尔二十年来的认知,他一直通过书籍来与这个世界对话,甚至将尼采、莎士比亚、康德等看作心灵伴侣,而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对话的知己。与此同时,史凯兰的出现使威尔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除自己以外的人身上。如阿德勒所说,要帮助自卑的人超越自卑,就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他人的兴趣,教会他们如何合作。爱情的出现使威尔接受了一项合作任务,但也使他挣扎在自己对这个世界旧有的解读和史凯兰带给他的全新的逻辑和西恩带给他的新的与世界建立关系的方式中。长期形成的自卑感还是使他不敢去相信史凯兰对他的感情,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这是童年经历带给他的对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评估。

  阿德勒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是追溯到这种生活态度形成的源头去纠正这些错误。正如电影的高潮,西恩拿着记录威尔受虐经历和种种罪行的档案,一遍又一遍对威尔说着“这不是你的错“,把威尔逼向墙脚。最后,威尔的防线被彻底击溃,他扑在西恩身上痛哭。一方面,威尔终于成功与他人或说与世界建立起了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他于自己讲和,生活态度也从此转变。至此,威尔找到了正确的方式去面对自己的职责,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也找到了自己正确的优越目标,在西恩的帮助下超越了自己的自卑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我们都在无所不用其极的寻求优越感

  书的一开始就有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人活着的意义。 首先,是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其次,作为社会人,与人合作;最后,男女关系。 现在总听到说,改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书中却认为,只从自己出发的无法带来最有动力的改变。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美,想尽办法改变,其实是在放大这些不足,事倍功半。

  而所有人的思维、行为模式,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形成,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因素,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的世界观,来寻求自己的优越感。如果出现错误,大多是根源上就出现了问题。小时候的经历往往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改变其中一个行为是无法达到目的的。

  然后,这本书跟大多数市面上的心理书一样,都非常详细地说出了许多问题的可能成因和现象,却没有给到解决之道。看完以后只能更加确认自己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无法超越,不知道应该如何拯救自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